『壹』 塗鴉是行為藝術
塗鴉分兩種,一種為「不文明現象」,一種為「行為藝術」
我現在住的地方離「七九八」不遠,那裡每天都有各種「現代藝術」。有一天一個朋友跟我說,非要我那天陪她去看一展覽。她說人家畫家宣布,就展覽一天,而且一邊展覽一邊刷牆(畫是直接畫在牆上的),也就是說,畫展結束將是一面白牆。這叫行為藝術,主題可能是說「現代社會要求的高度文明是對人類想像力創造力的扼殺」吧?
這讓我想起北京幾年前最有名的一件「城市塗鴉」作品,幾乎可以說是標志性作品,我覺得那件事情更「行為藝術」。當時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牆的地方就有「碼根碼」,三個歪歪扭扭的字,「碼根碼」,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有一天報紙上忽然就報道了,說是那個到處寫「碼根碼」的被城管抓到了,是一個五十多老頭,問他為什麼到處寫這三個字,人家說是因為他發明了一種比王碼五筆輸入微軟拼音都更好用的漢字輸入,但是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理睬,所以他只有到處寫。後來城管的看老頭又可憐又可氣,就罰他把全城的「碼根碼」全擦掉。老頭後來知道不能這些幹了,就一有展會就推個平板車去,車上就是他的碼根碼,他也不說話,有人問他,他就塞給人家一張粗糙的說明書,告訴人家照著說明書,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漢字輸入。他的「碼根碼」只要2元錢。我有朋友買過,反應說非常好用,確實比所有的輸入都簡單好學。但這就是命運吧,「碼根碼」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
『貳』 學習塗鴉
笑。`
哥們 塗鴉這種東西 你別把它看死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審美意識 創作意識
你開心怎麼弄就怎麼弄
至於好不好看
這就靠你的審美意識了
畫的時候多去感覺它 感覺怎麼好看 怎麼畫
覺得這種顏色不對 就換一個顏色
這條線不對就 就畫另一條線。
塗鴉還是屬於 新興藝術。
內在文化比較低 沒有專業的學科和教學。
國外一些比較牛B的 塗鴉者
他們其實是用 塗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 和 繪畫。
而不是把塗鴉單獨放在一個別類
如果你想做塗鴉非常好的話
可以買點 素描 排版 3大構成 這樣的書來看
都是可以通過這些 衍生出來你的塗鴉。
慢慢加油。
小弟拙見
『叄』 有關塗鴉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方面的文章
將街頭塗鴉運用在平面設計的鼻祖是123KLAN。
所以可以在網上收集他們的資料,也可以購買《設計師123KLAN》這本書,裡面講了他們運用塗鴉在平面設計的一些知識。
『肆』 怎麼寫活動策劃書啊 我是新手 誰能幫我寫個基本框架啊
備註:國慶節促銷活動的背景、主題、時間、地點、創意說明、促銷內容、宣傳推廣等促銷創意方案。本促銷案根據區域情況因地制宜,特此說明。
一、促銷方案前期分析
1、2008年自10月起下半年的節日:
A、國慶節;B、感恩節;C、聖誕節;D、元旦節;E、賀歲等
本促銷方案關鍵在於承啟,為建立其它節假日的顧客忠誠與品牌人氣作基礎,作呼應。
二、本次促銷流程如下:
(一)活動背景
如今的鞋業市場競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能在市場佔住腳的,也算是洗牌留下來的行業精英,但細分一下,店鋪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店鋪除了死撐面子之外,虧多賺少,有些把店改小或者改位置或者撤下商場的廳櫃,也有幾個知名的鞋業品牌通過不同定位的「店群」拉動消費,即在縣市中心商圈建立據點,展開營銷上的攻勢,樹立一城領先優勢,氣勢逼人,單店業績也不錯。如果不主動採取促銷拉動,市場份額將會被競爭對手奪走。
(二)、國慶促銷主題
促銷口號:
備用一:迎國慶,健康有禮(你)。。。。。。
備用二:迎國慶,某某皮鞋,與你(禮)同行。。。。。。
主題說明:現在同質化競爭,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同樣的款式同樣的價格上,更體現在人文關懷、品牌感恩上,我們誠然知道,消費者購物是非常現實的,我們不能忽悠我們的上帝,我們在大方地送禮和快樂地賣產品的同時,也要給我們的消費者最真誠的一句關懷,我們的主題口號就是這樣感出的!
(三)、時間
准備階段:2008-09-16至2008-09-28,共9天,促銷活動期間的倉庫盤存、貨源、禮品,廣告宣傳品、報表、信譽單據、人員安排等;還有媒體選擇、室內平面廣告、店堂望聞聽的綜合體驗氣氛塑造等。
執行階段:2008-09-28至2008-10-07,共9天,促銷執行階段,帶動新品暢銷,甩掉不良積品。
總結階段:2008-09-08以後3天內,評估,對於淺色單鞋、部分半涼鞋、過季鞋、滯銷處理鞋等原則上堅決不留尾貨,徹底消滅干凈!通過globrand.com依次的促銷活動(A、國慶節;B、感恩節;C、聖誕節;D、元旦節;E、賀歲等
),按照正常的產品生命周期順利過冬,挺過難關。
(四)、活動地點
XXX省指定專賣店
(五)、促銷內容
方案一:
促銷內容:
凡一次購買正價產品滿198元:
送精品皮具(皮帶或皮夾)+精美雨傘(各一)
凡一次購買正價產品滿388元:
送精美皮具+健康禮品(根據市場選擇)(各一)
說明:具體禮品根據庫存禮品安排
註:活動僅限正價皮鞋,特價鞋除外。
活動時間:2008-09-28至2008-10-07
活動地址:XX縣XX專賣店
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某某集團享有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
方案二:
全場正價鞋會員價後滿288元,送價值30元的現金禮品券一張,憑此券下次購鞋抵用。
註:活動僅限正價皮鞋,特價鞋除外。
活動時間:2008-09-28至2008-10-07
活動地址:XX縣XX專賣店
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某某集團享有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
3、圖片創意主題設計
說明:圖片創意此處略
4、店頭橫幅內容:
備用一:迎國慶,健康有禮(你)。。。。。。
備用二:迎國慶,某某皮鞋,與你(禮)同行。。。。。。
(六)捆綁特價鞋的促銷(表單略)
對現有積壓鞋進行盤點,理出明細,作好品類與價格的結構與檔次區別,理出少數XX元價格起步的過季鞋款,主要是為了達到吸引人氣的目的,製造賣場氛圍。因為店堂有了人氣才能帶動其它正價鞋的銷售。建議大部分特賣價:XXX-XXX元左右,部分鞋款保本甚至虧損銷售,此次促銷以清倉為主要目的。
(七)店鋪促銷預備事宜
預備事項
1、清潔衛生:清掃門頭,擦試玻璃,清潔貨櫃;
2、整理庫房,騰出方便取貨換貨的倉庫位置;
3、執行人員配置:培訓導購人員;
4、產品組織的到位,陳列促銷用品;
5、渲染活動背景,櫥窗促銷海報展示,電視宣傳,傳單分發的落實,製造氣氛;
6、落實現場監控,促銷現場安全的把握;
7、信息收集與傳遞;
8、加大禮品的支持和服務,保證禮品管理的有序進行,監督終端商的促銷禮品落實情況。
等等。
(八)宣傳策略與組織及物料籌備詳見下表:
編制好自己店鋪促銷費用的預算(表單略)
(九)預期目標
1、銷售目標:9天的促銷目標為:最低目標XXX雙(日均XX雙),中間目標XXX(日均XX雙),理想目標XXX(日均XX雙)。
2、現有過季鞋產品清理完畢,釋放不良庫存積壓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壓力,同時帶動新品上市的銷售。
3、加速了某某品牌在XXX各縣市的深入過程,增加了某某的新顧客,為冬棉的順利上市奠定基礎。
4、增加了銷量,擴大了市場佔有率。
『伍』 生活與健康,大班塗鴉板塊教案
活動目標:1、 通過「變魔術」和塗鴉活動,對油畫棒的色彩及其產生的痕跡感興趣。2、 了解油畫棒的形狀和收放、使用方法。3、 能夠大膽、隨意作畫,樂意參加美術活動。活動准備:
1、 12色油畫棒人手一份。
2、 油畫棒一盒(教師用),大的圖畫紙一張(貼在黑板上)。
3、 幼兒用書《神奇的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油畫棒,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向幼兒介紹繪畫工具的名稱。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好朋友,你們知道它們叫什麼嗎?它們叫油畫棒。還記得你們在哪裡見過它們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跟油畫棒一起玩游戲吧!
2、引導幼兒觀察油畫棒。
教師:看一看,有許多油畫棒住在盒子里,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它們的顏色一樣嗎?都有哪些顏色?
二、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繪畫。
1、教師邊講邊示範如何正確使用油畫棒。(拿筆的方法和正確姿勢,用完放回原處等)。
教師:今天,老師要用油畫棒來變魔術,請你們看看我是怎樣變魔術的。
2、教師取各色油畫棒,在大圖畫紙上簡單的畫讓幼兒欣賞,如小花、小雞等,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剛才我用油畫棒變出了什麼?你們還想讓油畫棒再變出些什麼呢?
教師:剛才我用油畫棒變魔術的時候,我的手是怎樣放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三、引導幼兒了用油畫棒在幼兒用書上隨意作畫。
1、鼓勵幼兒大膽、隨意地作畫,並提醒幼兒換不同的顏色。
2、用游戲化的語言引導幼兒及時把畫筆放回原處,並注意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握筆姿勢。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體會作畫的樂趣。
教師點評,並提示幼兒收放好油畫棒。
『陸』 「塗鴉」一詞的由來。
塗鴉一詞,原是唐朝盧仝說其兒子亂寫亂畫頑皮之行,後來人們便從盧仝的詩句里得出「塗鴉」一詞,流傳至今。而我們在此所說的「塗鴉」並非上述的「亂塗亂畫」!
「塗鴉」英文是「GRAFFITI」。很多不了解塗鴉的人們會認為塗鴉就是亂塗亂畫,其實不然。GRAFFITI是一種視覺字體設計藝術,塗鴉內容包括很多。
主要以變形英文字體為主,其次有3D寫實、人物寫實、各種場景寫實 、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艷麗的顏色讓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宣傳效果。
塗鴉的社會影響:
20世紀,塗鴉在中國慢慢的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大大小小的塗鴉作品在每個城市都有出現,大城市更為明顯。社會上的一些企業商家投資商也都看中了塗鴉這一文化的潛在價值。
當今社會在很多領域都能看到塗鴉的身影:
1、夜店,酒吧,籃球場,餐廳,大型演出,舞蹈室等各種場所!
2、服飾,標志,海報,玩具,電子產品,體育用品都陸續出現了以塗鴉文化風格的相關產品!
3、在平面視覺設計上更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雖然我們國家還沒有形成塗鴉之風,但是只要我們稍加觀察,就不難發現身邊無論是高檔名牌,小型派對活動,甚至大型戶外廣告都不無塗鴉文化的蹤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塗鴉
『柒』 塗鴉藝術的發展
塗鴉首先出現在60年代的美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塗文化鴉已經散布到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紐約、柏林、倫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並慢慢被人們接受。而且逐漸成為一種藝術,而並非最初美國街頭的反叛與黑人青年地域性的反文化行為。現在存在的幾十年的塗鴉文化,正方興未艾。有借於此,本小組對街頭塗鴉文化進行深入地研究與探討。
一、 社會背景
美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其根本的經濟制度導致美國社會中,人們生活的水平貧富差距十分懸殊。這樣的社會狀況便會挑起人們的一些不滿與反叛,從而出現了一些像街頭籃球,街舞,塗鴉,HIP&HOP,RAP的歌曲等一些美國街頭特有的文化行為。這也是美國街頭反叛文化產生的根源。
1960年代到80年代的紐約市區是一個充滿熱誠又講求快速步調的城市,居住環境的狹隘把生活拋露在街頭,加上社會的貧富差距懸殊,對於生活在此種社會壓力下的次文化社會邊緣的人,已足以形構成所謂的反文化小團體。何況貧民區里有著一群被視為社會問題的失業、輟學的西裔或黑人青年。他們在反種族歧視,反戰,反性壓抑,反權利壓抑的運動思想潮流中,觸及生存環境所帶來的種族問題,貧窮,就業的束縛,形成一股地域性的反文化社會行為。這些行為包括了街頭籃球,街頭塗鴉,街舞,HIP&HOP,RAP的饒舌歌曲等活動。其中,塗鴉就起源於瀕臨毀滅的紐約社會邊緣,由一群敢與美國政府當局挑戰的小孩將世俗文化的碎片重新建築起來。其中塗鴉文化開始於60年代後期,至80年代盛行不衰。從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已有一群塗鴉愛好者依此為生,發展其有獨特的塗鴉藝術來表現自己的主張以及起鮮明的個性。到了後期便不再是單純的反文化社會的行為,而加入了藝術的東西在裡面,使其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更加合法。慢慢得從地下走到地上。
二、 塗鴉之意
塗鴉(Graffita)的義大利文之意是(亂寫),而塗鴉(Graffiti)(其復數形式)則是指在牆壁上亂塗亂寫出的圖像或畫。基本上,Graffiti是一種近於書寫的行為,文字占的比重很大,形象的符號或標志、圖形也是常見的內容,但多半的形象是以類似書寫的方式,扼要地表明意圖,不刻意地去描制描繪。但是後來的塗鴉藝術中圖畫,符號,標志卻反過來壓倒文字在塗鴉藝術中成為了主導。圖畫相對與文字更能體現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和其作品的主導思想。
三、 塗鴉藝術的形成與發展
1970年代初期,當罐裝噴漆可以隨處買到以後,從地下鐵的火車車廂到月台上到街道的牆面,一直到廁所了的牆壁,到處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鮮艷、個性鮮明的塗鴉。早期的塗鴉創作以文字為主,那些塗鴉畫的創作者稱自己為(寫手){writer}而非(畫家){painter},而且通常是匿名的,他們流行用街道號碼去假名,比如TAKI 183、JULIO 204、FRANK 207,他們的塗鴉畫地盤的意味十分的濃厚。大部分的塗鴉創作者既不是專業的藝術家也不是專業的藝術系學生,而是來自紐約布朗克斯,布魯克林和哈林區的街頭少年。塗鴉的行為本身是一種對權威的反叛,而塗鴉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藉由這樣的行為,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行為藝術,能很快地引起社會政治界,媒體,以及主流藝術傳統藝術文化界的注意,於是塗鴉的文字逐漸減少,轉變成為大型精緻的卡通繪畫圖象。學院派藝術家也跟進,於是專業塗鴉人開始出現,類似聯盟、社團的團體也紛紛出了,之後塗鴉藝術開始進駐藝術畫廊,供人欣賞、收藏、買賣、投資。自此塗鴉的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於是,世界各國便興起了一股塗鴉藝術的熱潮。塗鴉藝術跟同一時段的搖滾樂和RAP音樂十分相似。一開始人們借這種創作反抗體制、表達不滿、發泄情緒、控訴社會。到後來,這些塗鴉藝術的原始本質卻被整個資本體系收編,有原先的反文化藝術變為一個真正的藝術的分支。成為與傳統繪畫擁有一樣性質的一種藝術。塗鴉的原始性質逐漸在別國的塗鴉創作中消失。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紐約的畫廊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塗鴉藝展覽,把街頭的塗鴉藝術家請到畫廊中來,塗鴉因而成為高壓的藝術創作形式。重要的活動展覽有:
1、第一次塗鴉藝術展覽是1972年由紐約曼哈頓的蘇活區的刀片畫廊舉辦。
2、 1975年聯合塗鴉藝術家(United Graffiti Artists)在紐約的藝術家空間(Artist SPACE)展出。
3、 1980年推出時代廣場展—塗鴉從此真正開始大批的展示,並引起藝術界的高度關注。
4、 1983年是塗鴉藝術的巔峰時期,首次的美術館大展在鹿特丹的伯依曼斯—范·波尼肯美術館(Boyman-van Beuningen museum)展出。
四,塗鴉的風格戰
1. 早期的塗鴉喜好單一色彩,並用非雙關性引用語,如煙縷的符號及哈羅等。
2. 接著,將文字形式的箭矢變化成王冠,讓它戴在頭上以示威嚴。
3. 後來,以耀眼、醒目、突出為目標,開始以高彩度噴漆在地鐵或大街道上寫自己的名字並以對比色或黑色將其圍繞,甚至又以鑲條、斜紋、星形、西洋棋盤或圓點花樣等裝飾,希望見名字突顯出來。
4. 70年代中期,以改變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現,內容大多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這些人物多數以類似被攻擊、辱罵等一些不尋常的姿勢出現。
5. 塗鴉背景越來越復雜,噴漆以為裝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發揮到極至,也使塗鴉的藝術性與個性發揮到了極至。燃燒的太陽,星星,子彈劃風而過,畫風景,自畫像,抽象符號等,組合並重生出另一個有趣的畫面。
四、 塗鴉者與塗鴉藝術家的差異
1、塗鴉者沒有傳統的包袱,可以以自己的喜好與思想自由創作,直接傳達其情緒;受過學校訓練的塗鴉藝術家則以美學的態度來調和社會現狀。
2、塗鴉者以一種無特殊記號的簽名方式,出現製造突出群眾的風格;塗鴉藝術家則以一種除去個人化的風格融入社會中,其作品風格如廣告或政治宣言,以標準的印刷字簽名。
五、 美學觀與社會學的探討
談到塗鴉,他通常給予人兩極化的看法;大多數的人都將它視為一種壞、污損、瘋狂、侵犯、恐嚇;但也有一些人則認為塗鴉是一種真正的美學性產物,是被壓制者或沒有發言權者的個性獨白。例如,卡吉(John Cage)就認為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塗鴉記號;1974年的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在她出版的《塗鴉的信仰》一書中,把塗鴉的現象看作是對罪惡的工商文明之種族性的反叛,並將它浪漫的解釋為社會自由的無秩序的顯示;藝術評論家蘇勒·加布立克(Suzi Gablik)則認為那些街頭少年被渴求新鮮的藝術市場所發覺。
六、 代表人物
1、 哈斯·哈林(Keith Haring)1980年代期間紐約派中最主要的領導人物。他對於1980年帶流行的觀念藝術與極限主藝術具有很明顯的反感,而對於街頭到處可見的塗鴉和老普普的一些藝術家作品有濃厚的興趣。美國普普藝術家湯姆·奧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鳥》那種具有卡通角色的歡樂趣味的特徵對他影響很大。哈林的作品充滿了非常歡樂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徵形象,描繪的手法非常流暢而簡單、明確、游戲娛樂感很強。他的許多作品都被稱作(無題)。他的(小人)形象目前也被廣泛地應用在服裝、室內裝飾、廣告設計上。可謂是塗鴉藝術的一代宗師。
2、 尚—米契·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非學院出身。運用非洲圖象,色彩鮮明,涉及美國社會有色人種的話題,可說是有色人種問在美國社會的典型例子。
3、 肯尼·沙佛(Kenny Scharf)汲取了卡通動畫,超現實等特長,表現出俗艷、豐富的視覺世界,強烈的刺激視覺。
4、 奎諾尼斯(Lee Quinones)
5、 斐圖拉2000(Futura 2000)
世界各地的塗鴉文化
認識塗鴉,必須追溯到它的起源,中國的塗鴉文化雖然在慢慢壯大,但仍然不能與西方的國家的塗鴉文化相比,對此,本小組決定利用周末時間,上網查找世界各地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塗鴉文化,通過本次活動,我們通過對塗鴉文化的了解,讓我們對中西文化的差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海口街頭文化塗鴉取景
為了能對塗鴉文化在海口的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本組決定在海口地區的各個大街小巷的塗鴉進行徹底的調查。於本周周末,本組組員仲晨、岑凱捷到海秀路附近,對一部分塗鴉進行拍照。通過本次活動,我們更深透的理解塗鴉文化對本土的影響,從根本上認識了塗鴉的廣泛和普及。對本課題的研究邁了成功的一步。
世界各地的塗鴉文化
認識塗鴉,必須追溯到它的起源,中國的塗鴉文化雖然在慢慢壯大,但仍然不能與西方的國家的塗鴉文化相比
『捌』 課本塗鴉現象小作文
老師在講台上授課,自己卻無心聽講,遂拿起手中的筆給課本中的插畫來個「加工」,想必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課本上信手的傑作,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配上嚴肅的課本名人,甚至可以讓老師氣到噴血。
近日,繼兩年前「杜甫很忙」系列之後,一組由學生信手塗鴉的「作品」被曬上網,課本塗鴉話題再起爭議。
A 83.7%網友有塗鴉經歷
據媒體的調查顯示:有83.7%的網友表示在課本上畫過很多或一些類似的塗鴉,有16.3%的網友「很愛惜課本,從未畫過」。
「從小學開始,大家沒事兒就喜歡在課本上塗鴉一下,比如給黃道婆畫個耳環、手鏈,給努爾哈赤添個小鬍子等等。有一些課很無聊,這樣的塗鴉就『拯救』了時間。」南京某大學大三學生王思哲說。
「仔細想想,有幾個人不曾在自己的課本上胡亂畫過?魯迅先生不也曾在課桌上刻過一個『早』字嗎?」網友「@謝飛君」認為學生偶爾來點再創造,「娛樂放鬆一下」,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微微一笑就過去了。
網友「@會躲避的魚」:在課本塗鴉總比從開學到放假課本如新發的要強,我曾為了要避免如此,抽時間把課本畫滿了。
網友「@Panda」:我小學時候上課經常塗鴉,那時候美術考試次次高分。
B 網友多持寬容態度
網友對課本塗鴉行為多持寬容的態度。在討論中,認為教育無趣導致學生通過畫插畫來自娛自樂的支持者最多。
26.2%的網友認為,課本塗鴉現象說明小孩童心未泯,這些畫很搞笑也很溫馨;有32.3%的網友認為,有些畫得很好,有想像力也有美術功底;有33.8%的網友認為,當教育讓學生感到無趣時,學生會自己發掘樂趣;有6.1%的網友認為這只是學生無聊時的塗鴉,不值得深究;僅1.6%的網友認為這是對知識的一種不尊重。
網友「@丁廷柱」說了自己往年趣事,「初中語文書、歷史書上有圖片的基本都是被我塗鴉了,有次被老師看到臉都綠了,每翻一頁還瞪我一眼。下課後全班圍觀我的書,現在想想也真是醉了。」
「在課本塗鴉其實承載著現代人的社會心態。」網友「@蕎麥地」認為,塗鴉沒有很多惡意,不是為了侮辱歷史名人,從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幽默感,對這種創新不應扼殺,而應該呵護和鼓勵。
網友「@楊羽」則認為需要對於現行的教育體制進行反思,為何現在的塗鴉比古代的經典更受歡迎,我們應該如何讓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更加走進校園。我們其實關注的並不是塗鴉的內容,而是應該是那些人的動機。分清娛樂與文化的界限,保護歷史沉澱下的深厚文化是責無旁貸,但如何進行引導更為重要。
C 日本學生塗鴉作品讓人嘆服
近日,日本一家網站就對1500名20——70歲的人群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他們是否有在教科書或是資料集中的歷史人物圖片上塗鴉過。
調查結果顯示,有35.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經在教科書的偉人圖片上亂塗亂畫過」。
對於為歷史人物「增光添彩」的體會,那些曾經的「畫手」表示:「給禿子畫上頭發才是王道!」、「想塗鴉的腦袋正好就在眼前。」「我覺得誰都做過這件事兒。」
在日本,學生在教科書塗鴉中給偉人「添油加醋」還算是小兒科級別的,如果是更高規格的塗鴉,可以將體育書中人工呼吸的示意圖變成正在舉行魔法儀式,或是將數學的圖形改成女孩兒的屁股。這些調皮的學生們筆端呈現出的創意讓人哭笑不得之餘又不得不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