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打噴嚏宣傳

打噴嚏宣傳

發布時間:2021-10-06 16:30:47

宣傳防疫知識內容是什麼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呼吸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和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應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鍾。當室外空氣質量較差時,應適當減少換氣的次數和時間。

(1)打噴嚏宣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共廁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往往有灰塵和污物,人流量大。如果不及時消毒,病毒可能會留在環境中。進入公共廁所時要戴上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封閉場所要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更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線。除了COVID-19,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以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❷ 請寫幾條宣傳語來告訴周圍的同學如何做到文明打噴嚏

1,打噴嚏時請注意閉嘴。
2,一口噴嚏細菌多,切勿張嘴對大哥。

❸ 預防新冠的健康宣傳知識有哪些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建議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2、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在室內,務必確保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並告訴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確做法是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



4、廢棄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環境下用過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環境用過的口罩要按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5、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處理食材應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❹ 2021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有哪些

202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標語

1、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病毒預防很重要,防護意識要增強,出門記得戴口罩,人多不要湊熱鬧,如果發燒又咳嗽,快到醫院去檢查。

3、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4、不能迷信板藍根和熏醋,一定要聽聽醫生的話!

5、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

6、吸煙喝酒,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7、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8、科學預防疾病,不信謠、不傳謠。

9、清淡飲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10、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少揉眼。

11、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12、動員起來,科學預防,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13、全省動員、全民行動,集中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14、放假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15、吃維生素C、抗生素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16、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17、群防群控,眾志成城,遏制疫情,我們一定能贏!

18、如有不適,盡快就醫,沉著冷靜,謹遵醫囑!

19、疫點返鄉回到家、居家觀察14天、出現症狀要報告!

20、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請自覺做好自我防護。

21、保持手衛生,用流水洗手,或使用含消毒成份的洗手液。

22、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3、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

24、生熟食品要分開處理,肉類蛋類要徹底煮熟。

25、放假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26、發熱症狀患者,請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27、積極防護,保護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噴嚏咳嗽捂口鼻!

❺ 防疫情宣傳標語

1、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2、不圖聚版會熱鬧,全家健權康重要。

3、有症狀,早就醫,不恐慌,不傳謠。

4、請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5、出門就把口罩戴,利人利己顯關愛。

6、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7、不聚會,少出行,防控疫情莫大意。

8、個人防護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9、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

10、重科學,聽官宣,謠言消息莫去傳。

11、復工復學要注意,觀察兩周看體溫,如有症狀早報告,盡早就醫別遲疑。

12、戴口罩、勤洗手,不給病毒有可乘之機。

❻ 防疫知識宣傳標語

1、省小錢不戴口來罩源,花大錢卧床治病

2、如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症狀,請佩戴好口罩到正規醫院就診。

3、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

4、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

5、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

6、戴口罩 講衛生 打噴嚏 捂口鼻 噴嚏後 慎揉眼

7、少出門 少聚集 勤洗手 勤通風

8、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9、我們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10、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11、帶病回村,不孝子孫!

12、戴口罩總比帶(戴)呼吸機好,躺家裡總比躺ICU強

13、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洗手。

14、武漢回來別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

15、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

16、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❼ 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專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屬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7)打噴嚏宣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❽ 著涼了,為什麼身體會打噴嚏

孤寂感冒了..........

感冒common cold,總體上分為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感冒influenza,epidemic influenza,grippe。普通感冒,中醫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雖多發於初冬,但任何季節,如春天、夏天也可發生,不同季節的感冒的致病病毒並非完全一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於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
感冒病例分布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並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5~7天痊癒。
感冒也是一種急性傳染性鼻炎,俗稱「傷風」。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從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並傳播,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如受涼、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煙酒過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響呼吸道暢通等,容易誘發感染。感冒發作後繼發細菌感染。感冒起病時鼻內有乾燥感及癢感、打噴嚏、全身不適或有低熱,以後漸有鼻塞、嗅覺減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腫、有大量清水樣或膿性分泌物等。若無並發症,病程約為7-10天。
因為病毒生存在人體細胞內,世界上沒有葯物可以直接殺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體免疫系統。所以感冒應以支持療法為主,特別注意休息、大量飲水、飲食清淡。這可給免疫系統充分的體力支持。
感冒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但是千萬不可隨便使用葯物治療。在人體免疫系統殺死病毒後,絕大部分感染會自動痊癒。盲目葯物治療會增強細菌抗葯性,也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的作用。
更有甚者,英國國家部門曾耗資數億英鎊推出一系列廣告和宣傳活動,向人們宣講抗生素無益於感冒和咳嗽的治療。
[編輯本段]感冒的其他意思
網路用語
意思是對某事物有感覺、有興趣或很在乎很敏感的意思。
不感冒:意思就是對某事物沒什麼感覺,沒什麼興趣。
感冒分類介紹
"流感"、"感冒"、"傷風"、"上感"、"夏季流感"我們統統稱之為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極易變異,往往造成暴發性流行或大流行,三年一個流行高峰。發病人數多、全身症狀重,嚴重影響健康和勞動力。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型,是指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大部由病毒引起,部分為細菌所致,其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氣管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及細菌性咽-扁桃體炎五種疾病。祖國醫學稱"傷風",兩個病名內涵一致。其主要病原體是鼻病毒,其次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柯薩奇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並細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症為主要表現。
夏季流感,由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症狀較輕,常發生於夏季,多見於兒童,通常無暴發或大流行。
方言
意思是對人或事物有好感。例如:他愛吹牛,我對他不感冒。
[編輯本段]感冒並發症
天氣漸漸變冷了,兩歲的棒棒前幾天受涼患了感冒。經過一周治療,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等症狀消失了,但是一讓他洗臉,棒棒就會大哭大鬧。醫生發現,棒棒患了中耳炎。
井水咋就犯了河水
正常情況下,耳朵、眼睛和口腔、鼻腔是相通的,連接中耳與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連接眼部與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淚管。咽鼓管開口在咽部,當打哈欠或吞咽時,咽鼓管開放,有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鼻淚管開口在鼻部,在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淚液可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由於小兒生長發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較短且直,感冒後,炎症極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進而累及中耳。在門診耳鼻咽喉科就診的中耳炎小患者中,80%以上的是感冒導致的。
早期防治 保護聽力
如果中耳炎沒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療,就能發展成為慢性中耳炎,不僅治療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發展為化膿性、滲出性中耳炎,可嚴重影響孩子的聽力。因此,在此提醒家長,孩子感冒後要留神觀察他的耳朵,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檢查治療,以防因為中耳炎治療不及時而導致聽力下降。
【天氣多變 合理葯膳防感冒】
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發熱、頭痛、流涕、噴嚏、周身酸痛等。辨證可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大類。風寒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為惡寒、發熱、無汗、苔白等;風熱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為輕微惡寒、發熱、有汗、苔黃等。亞健康者、老年人、兒童、體弱者易患。患上感冒後,除要服用有針對性的抗感冒葯以外,食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因為感冒多伴有發熱,所以應多飲水,每天攝入液體總量在2 500~5 000毫升之間,有助於退熱發汗,排除毒素。可飲用開水、清淡的菜湯以及新鮮的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藕汁等,稀粥、蛋湯、牛奶、豆漿也可。亦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患感冒時可有腹脹、納差、腹瀉、便秘等胃腸機能失調症狀,因此飲食應素凈、清淡。佐餐則宜選用各種醬菜、豆腐、肉鬆等清淡食品。應忌食油膩、油炸、黏滯、咸辣、過硬及海腥食物。
下面列舉幾種對治療感冒有一定作用的葯膳供大家參考。
風寒感冒
1、橘皮飲取鮮橘皮30克或干橘皮15克,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加白糖適量飲用。
2、大蒜紅糖飲取大蒜、生薑各15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臨睡前加紅糖適量服用。
3、白菜湯取大白菜根3棵洗凈切片,加大蔥根3根,煎湯500毫升,加白糖少許趁熱服下。或取白菜心250克,加白蘿卜60克,水煎後加紅糖適量,食菜喝湯。
4、生薑芥菜湯鮮芥菜500克洗凈切斷,生薑10克切片,加水2 0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用食鹽調味後分次飲服。
5、生薑炒米粥生薑30~50克切片,炒米50克,共煮成粥,食鹽調味後食用。
6、桑葉薄荷飲取桑葉6克、淡竹葉15克、菊花6克、薄荷3克和適量白糖,將桑葉、菊花、淡竹葉加適量的水煮沸,即將葯液潷入茶缸中。飲時加入適量的白糖,當茶飲服。(注意:外感風寒無汗者不宜服用)
7、五神湯取荊芥10克、生薑10克、蘇葉10克、紅糖30克、茶葉6克,將荊芥、蘇葉、生薑切成粗末,與茶葉一同放入瓷缸內,用開水沖泡,蓋嚴。將紅糖放入另一個碗內,將用開水浸泡的葯液趁熱倒入,與紅糖拌和,置文火上煮沸,趁熱飲下。飲後覆被而卧,待微汗出即可退燒。剩下的葯液,煮熱當茶飲。(注意:風熱外感者禁忌)
風熱感冒
1、梨水生梨一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隔水蒸服,適用於風熱咳嗽。
2、 菊花茶杭菊花、枸杞子各60克,紹興酒適量,浸泡10~20天,去渣加蜂蜜少許,早晚各飲25毫升,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痛。
3、橄欖蘆根茶咸橄欖4隻,蘆根30克,加水1 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後飲服。
4、黃花紅糖茶取黃花、紅糖各30克,加水煎服。
5、蘿卜飲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加白糖少許,趁熱服用一半,30分鍾後再服餘下一半。
6、雙花飲取金銀花15克、蜂蜜50克、大青葉10克,將金銀花、大青葉放入鍋內,加水煮沸,3分鍾後將葯液潷出,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當茶飲。
對於感冒,預防最重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是抵抗感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合理的飲食習慣,防患於未然。
[編輯本段]預防感冒吃醋更比聞醋妙
春節即將來臨,誰不想能健健康康地除舊迎新呢?可是,每逢這個時候,天氣總是特別的冷,孩子也非常容易感冒,因此,父母不能光顧著迎春大掃除和采辦年貨,還要做好預防感冒的護理工作。
以前,「燒醋」是家庭預防流感病毒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一屋子「酸溜溜」醋味實在讓人受不了,在此,我們推薦一種新的方法——用醋烹菜,它和「燒醋」的方法有曲同工之妙,而且味道酸卻不嗆人。
·醋熘白菜
做法:取青口白菜的二三層幫葉約400克,切斜片。鍋內放油,油熱後放花椒10粒左右,炸黑後放白菜,立即將一小酒杯米醋入鍋,翻炒放少許白糖、味精,再翻炒,放鹽適量,稍候勾澱粉少許,即可出鍋。
·醋熘土豆絲
做法:將切好的土豆絲放入清水中過一遍,去掉其粉質,防止抓鍋底,用料與醋熘白菜相同,但不需勾澱粉。
·醋烹豆芽菜
做法:豆芽菜醋烹後立即翻炒,放味精、鹽適量,翻炒立即出鍋。火候要大,快炒,豆芽形狀基本不變。
[編輯本段]「感冒」並非「傷風」
·方舟子·2008.12.27(《中國青年報》2008.12.31)
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為流行性感冒,由其他病毒(多達一百多種,以鼻病毒、冠狀病毒最常見)引起的為普通感冒。二者的症狀很相似,但是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本文說的感冒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是指普通感冒。一個成年人平均一年要得兩、三回感冒,它是最常見的、也是最被誤解的疾病之一,許多臨床醫生也對之存在錯誤的認識。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感冒是風邪由皮毛、口鼻乘虛而入引起的。有人認為風邪就相當於病毒,即便如此,這種說法也弄錯了感冒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感冒病毒並不能由皮毛、口腔進入人體,它的入口是鼻腔(有時也從眼睛進入,但也是經由淚管抵達鼻腔)。鼻腔粘膜上長有纖毛,這些纖毛會從前向後擺動,把粘在上面的東西往鼻咽部送去。進入鼻腔的病毒就這樣被纖毛送到了鼻腔後部的淋巴組織——腺樣體。腺樣體細胞的表面有一種叫「細胞間粘附分子」(簡稱ICAM)的受體。每種受體有專門和它結合的配體,但是感冒病毒卻能冒充ICAM的配體,和ICAM結合,讓ICAM把它送進細胞內。感冒病毒進入腺樣體細胞後,就把細胞劫持了,利用細胞內的設備大量地復制病毒。被感染的細胞最終死亡、破裂,釋放出新復制的病毒,去感染其他細胞。感冒病毒的感染能力非常強,很少量(1~30個感冒病毒顆粒)的感冒病毒就足以導致感染,而且感冒病毒一旦進入鼻腔,95%的人都會被感染。感冒症狀通常在病毒感染2~5天以後出現。被感冒病毒感染的細胞只佔鼻細胞的一小部分,對鼻粘膜的損害很輕微。感冒症狀主要不是由於病毒造成的損害導致的,而是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做出的反應。感冒病毒感染了鼻細胞後,人體免疫系統發現了入侵者,就會像對待其他入侵者一樣做出反應,釋放出許多稱為「炎症介質」的生物活性物質,例如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等。這些炎症介質引起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白細胞和分泌液滲出,於是就導致了鼻腔堵塞、流鼻涕。炎症介質也能刺激神經系統的噴嚏、咳嗽反射和痛覺。
實驗表明,感冒完全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挨凍並不能增加患感冒的風險。為什麼世界各地的人都普遍認為「著涼」、「傷風」會導致感冒呢?可能有幾個因素引起了誤解。感冒在冬天較常見,這是由於在冬天人們多數時間呆在門窗禁閉的室內,因此感冒病毒在冬天容易傳播,會讓人誤以為是寒冷引起了感冒。患者被感冒病毒感染後在感冒症狀出現之前有時會先發燒,感到寒冷、顫抖,之後發現自己感冒了就以為是著涼引起的,其實是倒果為因。此外,在挨凍時會流鼻涕,也容易讓人誤會那是感冒。有些醫生知道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不過他們認為著涼會降低人的免疫力,因此容易招致感冒病毒入侵。然而實驗已表明只要感冒病毒進入鼻腔,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被感染,可見與著涼與否、免疫力的高低是沒有關系的。並不是所有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都會出現症狀,大概75%的人有症狀。那麼那些沒有症狀的被感染者是不是因為其免疫力強呢?情形可能恰好相反。感冒症狀是由於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引起的,沒有症狀反倒有可能表明其免疫系統不夠活躍。
既然感冒與著涼無關,避免吹風、注意保暖並不能預防感冒。感冒病毒的主要傳播「中介」是手,是接觸過感冒患者或粘有感冒病毒的物體表面的手,那麼勤洗手、避免用手碰鼻子和眼睛,以減少感冒病毒進入鼻腔的機會,是更可靠的預防感冒的方法。國內有葯廠宣傳「常服維C防感冒」,但是多項臨床對比試驗表明服用維生素C對預防或治療感冒都沒有效果。要治癒感冒,就必須殺死或抑制體內的感冒病毒,而目前並沒有葯物被證明能夠抗普通感冒病毒——針對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葯物倒是有,例如磷酸奧斯他韋(商品名達菲),但它並不能用以治療普通感冒。國內醫院普遍使用抗生素治療感冒,其實抗生素是抗細菌的,並不能抗病毒。有些醫生辯解說他們這是為了防止繼發細菌感染。雖然感冒偶爾會並發細菌感染,但是用抗生素防止細菌感染是無效的。市場上賣的感冒葯並不能治癒感冒,最多隻能緩解感冒症狀,最常見的是解熱鎮痛葯撲熱息痛(又叫對乙醯氨基酚)用於退燒和緩解頭痛,以及抗過敏葯撲爾敏(又叫馬來酸氯苯那敏)用於減少鼻粘液分泌和緩解鼻塞。市場上治療感冒的中成葯也都普遍添加了這類西葯,讓患者覺得有療效。香港、台灣葯檢部門多次在大陸產的治感冒中成葯中檢測出沒有標明的西葯成分。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左右就會自愈,但是人們得了感冒後總喜歡求醫問葯打點滴,還有人抱怨到醫院治個感冒就花幾百塊錢,真是何苦呢。
[編輯本段]應對感冒存在的誤區
據聯合搜狐網健康頻道進行的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3962人中,90.46%的人每年至少感冒一次,其中61.74%感冒1—3次,18.73%感冒3—5次,僅9.5 4%的人從不感冒;接近7成的人選擇自己「買葯吃」,而高達46.31%偶爾會去輸液。感冒雖然人人熟知,但並不意味著人們能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它。專家認為應對感冒時有三大誤區。
1亂吃抗生素
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京嵐教授分析認為,接近七成的人自己買葯吃本身並沒有錯,但動不動就吃抗生素,就不對了。「實際上,至少有70%的人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濫用了抗菌葯物,而多以先鋒類、頭孢類和大環類為主。」他解釋道,抗菌葯物對細菌性感冒有作用,對病毒性感冒則沒有什麼威力。而絕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菌葯對病毒性感冒不僅毫無作用,還會導致耐葯。
2硬扛著不看醫生
由於感冒是種自限性疾病,對年輕人來說,如果能夠忍受頭疼、發燒、流鼻涕等確實是感冒引起的症狀,「扛」上幾天的確能自愈,但久拖不治卻可能會延誤病情,甚至導致心肌炎、腎炎等。而老年人得了感冒則萬萬「扛」不得。他們身體狀況不好,臟器病變可能性較大,身體各項功能減弱,如有症狀不及時治療,極易誘發並發症,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3隨便亂輸液
沒有數據表明,輸液後能讓感冒好得更快。葯物直接進入血液所帶來的風險比口服葯大,會增加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但如果感冒者症狀較重,如高熱不退、頻繁嘔吐、繼發細菌感染(如肺炎等),就應由專科醫生診斷,決定是否需要輸液。
專家提醒,感冒後有條件的話最好去醫院做個血常規檢查,以判斷屬於哪種類型的感冒。如果自己給自己開葯治的話,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則應立即去醫院治療:一是症狀持續一周以上不見緩解;二是使用對症葯後症狀依然沒有減輕,比如發燒時吃了退燒葯後依然高燒不退;三是臟器出現問題,如吐黃痰等

❾ 某些報刊宣傳,流感可通過打噴嚏和咳嗽傳染,是誤傳嗎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就是具有傳染性。你說的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染的。

閱讀全文

與打噴嚏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星美凱龍家居建材推廣方案 瀏覽:250
美食促銷活動微博模板 瀏覽:844
我心目中的電子商務 瀏覽:188
中秋國慶活動策劃方案美容 瀏覽:762
銀行儲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11
電子商務與經營分析方法 瀏覽:255
幼兒園教師過教師節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945
創業談話類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453
營銷方案中消費者分析 瀏覽:43
廣告營銷策劃方案模版 瀏覽:788
卡丁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91
工會策劃方案 瀏覽:424
qc7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541
羽絨服反季促銷方案 瀏覽:889
集團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60
傳統文化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127
桂林三花酒策劃方案 瀏覽:375
深圳市育兒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58
白酒營銷方案計劃書 瀏覽:465
吉林正一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