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延安作為有名的革命根據地,為什麼去那邊旅遊的人少
陝西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人文、地理、歷史,內容比較豐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喜好不好。陝西省的景點都不夠集中,人們到了陝西,想要在較短的時間里玩較多的景點,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並且景點的交通不夠連貫。如今全國推廣旅遊業的發展,似乎在網路上與電視上看到有關陝西省旅遊的資料比較少。雖然陝西省內的一些電視各頻道都常有陝西人文地理記錄片,但外地發布卻是比較少。
中國的老百姓,是個喜歡廣告效應的,如果政府宣傳力度不夠,景區再沒有什麼好的宣傳方案,那會也就沒有什麼特色來吸引人們的眼球,讓人們前往這里遊玩。
其實陝西省的旅遊資源上存在較嚴重的先天不足,自然旅遊資源僅占其總數的7%,但是陝西省的歷史遺址、建築與設施、旅遊商品和人文活動等文史類佔比高達93%。另外,西安的旅遊太豐富了,所以很多來西安旅遊,因為外省的人來西安基本上可以三五天可以在這里玩得很好,並且一個西安就可以了解了陝西。但是如果去陝北,交通不便,旅遊基礎設施也不夠好,有些地區甚至沒有什麼旅遊建設。
『貳』 延安旅遊攻略
延安旅遊是沒什麼好地方滴。。。。把錢帶足了就OK了 因為在這一片 奧迪就像你們那裡的普桑 開著都土氣
『叄』 為延安旅遊寫一則宣傳語
東方魔力黃帝陵地 紅色聖地興國之光
宣傳語用意
黃陵縣黃陵縣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炎黃子孫朝聖地,位於陝西省中部、革命聖地延安市南端,轄5鎮1個街道,總面積2292平方千米。黃陵縣境內既有秦直道、紫娥寺、萬安禪院等歷史文化遺址,又有子午嶺、侯庄湫等自然風光,特別是號稱「天下第一陵」的黃帝陵享譽海內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訪問延安,看到毛澤東住在簡陋的窯洞里,周恩來睡的是土炕,彭德懷穿著用繳獲的降落傘改制的背心……他從中發現一種獨特的力量,他把這種力量稱作「東方魔力」,並斷言這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光」。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陳毅的這首詩生動地反映了延安所具有的「東方魔力」。
『肆』 如今延安已成為"紅色"旅遊景點,請你設計一則廣告語來宣傳延安
延安延安你最美,延河叮咚的流水,叮咚叮咚流不停,聞聞棗園梨花的清香,讓你天天有清香.延安延安真美麗.歡迎你麳玩一玩
『伍』 對於如何發展延安的紅色旅遊,提出建議
[摘要]延安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從延安紅色旅遊開發的現狀來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公共設施落後和服務質量較低,將是較長一段時期里制約延安紅色旅遊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過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力度等推動延安紅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對策
自20004年下半年始,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的紅色旅遊熱潮席捲全國,紅色旅遊日益成為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的創業史、革命史、奮斗史,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日益成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加強全民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文化工程。與此同時,延安紅色旅遊也獲得巨大發展。2006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64.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81%,旅遊綜合收入25.61億元,增長26.03%。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650.12萬人次,增長15.2%,其中:海外旅遊者2.23萬人次,增長33.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01億元,增長36.7%。然而,在紅色旅遊業發展的整體情況、旅遊內涵的挖掘和旅遊層次的提升等方面延安尚存在不足,亟待提高。
一、延安紅色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1.紅色旅遊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未發揮其輻射作用
為適應中國革命的具體國情,紅色革命根據地大多建立在幾省交界處,新中國建立至今,許多革命老區仍然隸屬不同行政區管轄,有的甚至跨越數省。行政區劃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壘阻礙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地處行政區交界的紅色景區也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就延安而言,紅色旅遊資源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開發,整體規劃不足,周邊各縣也僅從本地出發,將延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革命遺址孤立地開發,資源整合不夠,各自為政,往往忽視景區間的差異,阻礙生產要素的跨行政區的流動,造成影響旅遊業發展的一系列矛盾。使延安旅遊的遊客大都僅以參觀延安城區內的景區景點,且停留時間較短,「紅色之都」向周邊的輻射作用發揮不足,延安周邊各縣的紅色旅遊資源遊客光顧較少。
2.紅色旅遊資源保護面臨挑戰
盡管延安市已從發展條件、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項目、交通規劃、形象定位、資源與環境保護等方面對未來紅色旅遊開發進行了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但從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現實情況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怎樣兼顧,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否分離,以及如何分離,資源特色如何挖掘,旅遊開發層次和重點如何確定,旅遊開發方式如何選擇,怎樣避免決策失誤和投資風險,以及如何正確認識政府與市場兩種力量在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中的作用等都是延安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面臨的問題。
3.旅遊整體功能較弱,產業發展滯後
目前,紅色景區的旅遊功能主要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兼具觀光游覽和療養的功能,開發旅遊資源時,強化了旅遊的革命教育功能,但忽視了與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特色生態資源相結合,發展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風光游覽、療養避暑、科學考察與探險旅遊等旅遊項目,致使旅遊功能比較單一,綜合功能不強。旅遊功能的單一化決定了遊客類型較狹窄,遊客大部分是國內遊客且是來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外國遊客和成年遊客所佔比重低,青少年遊客多為組團或團體遊客,停留時間不長,平均每個人的支出能力和實際支出有限,人均消費低,因此經濟效益不高,旅遊收入的總量較少。
4.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游覽形式以靜態參觀為主
多數紅色旅遊景區的開發沒有融入到當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未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沒能展現歷史文化發展的傳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帶有顯著的政治色彩,表現為旅遊主題單一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消費群體和時間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並受革命紀念日和政治活動影響明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過後,難以吸引遊客,時效性較強。
紅色資源的開發存在簡單化、程式化等缺點,景點都是雷同或相似的形式。這些紅色資源的影響往往受到這種開發簡單重復的影響,在一些大型的主題活動過後,其繼續受教育的影響難以持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其開發方式有關。紅色旅遊作為主題性旅遊,沒有圍繞「紅色」特色來整合產品,把紅色旅遊的特色滲透到旅遊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突出紅色主題,提升遊客體驗。
二、延安紅色旅遊開發的對策與建議
延安紅色資源有著數量多、品質高、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由於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其開發利用取得了豐碩成果,並形成了紅色資源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讓品牌成為精品,必須重視開發中存在的不足,全方位多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措施,深度開發,從而使紅色資源的社會價值達到最大化。
1.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紅色旅遊資源
根據《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圍繞「紅色」主題,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制訂延安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整合當地紅色旅遊景點資源,構建「紅色旅遊」體系,不斷推出「紅色旅遊」精品和線路,並逐步輻射到其他「紅色旅遊」區(點),制定當地促進紅色旅遊發展的相關政策,確立今後發展紅色旅遊的目標和任務,打造當地紅色旅遊整體形象。建議結合制定全國紅色旅遊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各有關職能部門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盡快研究、推出本地促進紅色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資金投入、硬體改造、文物保護、交通安排、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2.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要充分利用紅色品牌效應,從制約本地旅遊發展的食、住、行問題入手,以項目為載體,以優惠政策為前提,優化投資環境,採取各種靈活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抓住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極好機遇,依託特有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加大旅遊投入力度,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旅遊公路、步行游道及旅遊景區停車、環保環衛、供水供電、安全等旅遊配套設施。以旅遊業發展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發展,達到「吃、住、行、游、購、娛」等三產業要素的最佳整合,逐步優化提升區位條件,打破制約本地紅色旅遊發展的瓶頸,完善旅遊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旅遊經濟協調持續發展。
3.宣傳先行,主題鮮明
要充分利用主流傳媒和強勢傳媒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重點策劃紅色教育主題活動。要結合建黨、建軍、建國等重大革命紀念活動和著名歷史人物紀念日、節假日,進行重點宣傳,精心策劃和組織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主題系列活動,增加紅色資源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同時,在人類信息化時代,網路發展日新月異,可以充分憑借這一快捷的傳播方式,創建紅色教育網站,為傳播紅色旅遊服務。應不斷充實完善紅色內容,辟專欄、專訪、專報、專版等形式全面深度宣傳紅色旅遊,並組織拍攝紅色宣傳片,結合迎峰度夏、暑期旅遊及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紅色旅遊的線路組織和宣傳促銷,進一步推出紅色旅遊主題線路,組織開展青少年巡訪紅色旅遊基地活動,製作紅色旅遊紀念品。
4.開發與保護並舉
應針對延安紅紅色旅遊資源的類型、特色、價值、區位條件、發展階段,以及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現狀和問題,依據國內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理論、實踐和經驗教訓,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使紅色文化遺產成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適度的開發,將是促進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最好途徑。保護與開發,必須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
從旅遊開發的一般理論看,紅色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也存在著資源的等級層次與旅遊市場范圍和規模之間的對應關系。必須對各種紅色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從整體上把握延安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層次和重點。按照旅遊資源與旅遊產品共生型開發理論,紅色文化遺產開發的重點在游覽線路、景區(點)解說、交通與旅遊服務設施的規劃與建設,主要解決旅遊者的可達性、游覽、食宿、娛樂等問題,而不需要過多地考慮作為吸引物的景區景點的建設問題。紅色旅遊景區的建設必須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條件,實事求是地確定重點建設項目,把握好建設規模和標准,嚴格控制寬馬路、大廣場建設,做到樸素實用,確保紅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5.整合紅色旅遊資源
延安,除350多處紅色旅遊資源外,同時擁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秦直道等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風情民俗等其他類型的旅遊資源和有其他種類的旅遊產品。因此,必須抓好資源整合,要把紅色旅遊開發置於旅遊發展的大局之下,立足於當地實際,研究市場,融合紅色旅遊資源與當地其他旅遊資源。應以在海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紅色旅遊資源為重點,同時加大黃土風情文化、黃河壺口瀑布及延安退耕還林所形成的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做到「以紅色旅遊為主軸」,與周邊其他類型的景區聯合發展,科學規劃設置多樣的線路組合,豐富游覽內容,擴充游覽路線的可選擇性,努力增加遊客的停留時間,根據季節不同向市場推出不同的應時線路組合。形成「紅」、「黃」、「綠」旅遊的「多色組合」,以紅色旅遊為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黃土風情、綠色生態旅遊,優勢互補,克服單一性,豐富紅色旅遊的內涵,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李悅錚:區域旅遊市場發展演化機理及開發.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5
[2]葛全勝:西部開發旅遊發展戰略.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2
[3]羅來武:旅遊市場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陸』 延安簡介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屬於暖溫帶,氣候較為乾燥,早晚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9.3℃。
延安旅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設施完善。至延安旅遊,可賞之點盡在「二黃二聖」,「二黃」即黃河壺口瀑布與黃土風情文化;「二聖」為中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
延安在近代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曾是紅色革命中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生活、戰鬥了13個春秋,留下了大批的寶貴文物和紀念地,更為重要的是還留下了的珍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著名的棗園、楊家嶺、南泥灣、鳳凰山麓等都是記錄著先輩們為革命而忘我奮斗的紅色聖地。
延安那曠達的黃土高原風光亦是得天獨厚。宜川縣的黃河壺口瀑布,雄渾、奔放。金色的黃河水奮勇而下所形成的瀑布頓然使人心生活力;迷人的萬華山則擁有千畝野生牡丹,爭芳斗艷、奼紫嫣紅,甚是美觀;洛川塬的典型黃土地貌又凸顯了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此之外,延安濃厚的陝北黃土風情也頗值得去慢慢體會。一聲聲洪亮的信天游回響在布滿溝壑的黃土地上,盪氣回腸;一個個震撼人心的腰鼓舞動在質朴的白夾襖、白頭巾的陝北人手中,氣勢磅礴。更有那漂亮的剪紙、樸素的農民畫等等,都讓人深深感受到了濃郁的黃土風情。
『柒』 廷安是什麼地方
沒有廷安這個地名。
延安市,簡稱「延」,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省會西安以北371千米。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古稱膚施、延州,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陵寢:黃帝陵所在地,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黃帝陵
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位於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為中國首批確定的5A級旅遊景區。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 ,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寶塔山
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又稱為寶塔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是名城延安的標志,是中國革命聖地的象徵。在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鍾。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曾經為第二套人民幣貳圓券的正面圖案。
鍾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北佛教傳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位於陝西省子長縣城西15千米處的鍾山南麓,又名萬佛岩、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見的石窟,藝術價值不在莫高窟、龍門、雲岡石窟之下」、「第二個敦煌」。
太和山
又名清涼山,位於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與鳳凰山、寶塔山相望。這里山勢高聳,風景別致。山上保存完好的建築物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類石窟,其中萬佛洞是最大的石窟,窟內四周牆壁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萬余尊,山頂有太和宮,西有屍毗岩、桃花洞、山腰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定痂泉、仙人洞、琉璃塔等名勝。清涼山東側是延安時期的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台、新華通訊社總社、解放日報社、新華書店等革命文物舊址。
『捌』 歌頌延安精神的陝北民歌
「樂歌方誌-陝北民歌篇」北展敘延安精神
6月28日、29日,在北京展覽館劇場將上演「樂歌方誌·陝北民歌篇」———《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經典歌會,作為對建黨八十三周年的隆重獻禮。這台大型歌會是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傾力策劃、新老陝北歌王合力打造、首都舞台上第一次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演出。當那熟悉的歌聲和動聽的旋律響起的時候,那一段光輝的歲月、每首歌背後發生的感人的故事和軍民團結奮斗的場面也將會再次呈現在我們面前。
陝北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形成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這次歌會中的曲目如《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翻身道情》、《後山下來游擊隊》等膾炙人口、久唱不衰的陝北民歌用最生動的語言和畫面描繪出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奮斗的歷史,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歌聲和旋律時,陝北革命根據地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那些優秀共產黨人的感人事跡,那軍民間的魚水情深……就不由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戰爭時期已經走遠了,但是這些歌聲卻越走越近,將延安精神帶進了人們的新生活和新時期的建設中。
目前,七一演出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已經有很多黨團組織與演出組委會聯系,預訂團體票,並表示這次陝北民歌經典歌會寓教於樂,為新時期的黨團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南泥灣
---夢之旅合唱組合---
lrc:sunpzh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music......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