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葯養生保健服務機構怎麼做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的願望增強,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增大、環境的破壞導致的人們健康狀況下降,使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圖書、電視和政府等對中醫葯的重視,又使得談中醫、學中醫、看中醫、重視中醫養生的民眾越來越多,於是乎,神州大地,掀起中醫養生熱潮,美容院、按摩院、浴場、養生會所均打出了中醫保健、休閑養生的廣告招牌,推出推拿、拔火罐、刮痧、足療、汗蒸等屬於中醫葯保健技術范圍的服務項目。
然而,透過媒體報道和行業協會的統計,這些經營機構推出的中醫養生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其整體的贏利狀況也並不樂觀,經營業績好的中醫養生機構並不多。
那麼,如何經營一家真正的中醫養生館呢?筆者根據自身的經營實踐結合策劃經歷,提出如下思路,供經營者參考。
一、名副其實做中醫——在設計養生產品和服務時應遵循中醫養生的思想、步驟和方法體系。
很多從事足療、美容或保健品行業的人來做中醫養生服務行業,因為他們沿用以往經營的思路,而忽略了中醫養生自身的技術特點,導致服務效果不理想。
要知道,中醫養生服務行業與足療、美容、保健品等行業相比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消費者專業度不夠、信息相對不對稱,消費者相對不懂得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服務;二是在技術服務流程、技術理念及方法方面,有明顯的不同
❷ 怎麼開養生館
步驟如下:
1、開家養生館前要把所有的手續辦好。開養生館的話應到經營所在地工商所或區、縣工商局申請。工商行政管理審核單位應在 受理申請登記表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並通知申請者。
本人及員工的有關證件(法人身份證、房地產產權證或租賃協議書、上崗證或初中級美容證等)到政府有關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稅務部門、衛生部門等)申請批准,取得法人資格的工商營業執照及必要的衛生部門的許可證和稅務部門的納稅登記。
養生館前景:現代社會發病率的逐年攀升,亞健康人群的大幅增加,全社會醫療及衛生支出越來越大,呼喚著健康產業的全面發展,全民養生健康熱潮運動的流行。
❸ 求中醫節策劃書
首屆中醫養生文化節策劃案
一、活動主題:
發揮中醫養生優勢,為打造和諧社會和人民健康服務
二、活動背景:
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中醫葯報社主辦的首屆中醫葯文化節將與2008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莊隆重舉行。此次以弘揚中醫葯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將集中展示中醫、中葯在百姓生活、人民健康中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百姓對中醫、中葯的了解;親身感受中醫葯文化、中醫養生、中醫療法、中醫食療等;提高百姓對中醫葯養生的認識,增加中醫保健意識,共享和諧社會成果。
三、出席人員:
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等;中醫葯行業專家及重要嘉賓150人;影視體育明星50人;觀眾15000人;敬老院常住高端人群500人)。
四、活動目的:
健康就是生產力,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持身體健康。但內涵比保持身體健康更為豐富。所謂「養生」,實際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人要經過長、壯、老、衰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測,為使人類都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須要講究「養生」。養生文化節從生活多個方面,多角度解析現代人養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養生文化節活動特色:
(1)中醫養生文化論壇
(2)中醫養生保健體驗
(3)中醫養生文化展示
(4)文化節娛樂活動
六、中醫養生文化節組織策劃
主管單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葯報社
協辦單位:濟葫網
支持單位:中華中醫葯學會、中國中葯協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葯學會、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媒體支持:中國中醫葯報、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北京電視台
活動時間:2008年11月7日—9日
活動地點:北京太申祥和山莊
七、活動形式
1. 中醫養生文化節開幕式(領導講話)
2. 中醫高端論壇(論壇、中醫之家成立儀式)
3. 中醫體驗(診療、針灸、按摩等)
4. 養生文化節娛樂活動(展示區、娛樂區)
5. 京劇表演
6. 宴會
八、組織與實施
1. 成立活動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2. 確定活動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3. 前期准備,監督工作進度與質量;
4. 活動招商、活動預算;
5. 活動現場執行;
6. 總結與表彰。
九、日程安排
1. 9月16日—9月23日 提交執行方案討論、修改、通過、簽訂合作協議。
2. 9月23日—9月25日 設計初稿、討論、修改、通過。
3. 9月26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成立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4. 9月26日—10月3日 相關部門聯絡與協調、活動申報工作。
5. 9月25日—11月6日 招商。
6. 10月 6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通報工作進度,匯總工作情況。
7. 10月7日—10月17日 確認嘉賓名單、嘉賓邀請、送邀請函。
8. 10月13日—10月31日 新聞媒體的傳播、張貼海報及宣傳資料。
9. 10月17日—11月6日 門票發放。
10. 10月17日—10月31日 活動相關物料製作與准備完畢。
11. 10月20日 第三次工作會議:檢查工作情況,緊急調整方案。
12. 10月20日—10月30日 現場工作人員培訓。
13. 10月31日 第四次工作會議:動員工作會議。
14. 11月6日 現場布展、現場綵排。
15. 11月7日—11月9日 活動進行中。
16. 11月9日—11月11日 活動結束、撤展。
17. 11月11日 工作總結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