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光棍節網友聚會活動策劃方案【150分】
我覺得還是公平一點好,我舉行的活動在KTV舉行,費用AB制,男50元,女30元(看地方的費用開銷決定,最好先去了解清楚),到時候可以玩殺人游戲,瞎子摸象,真心話大冒話等等,反正要讓所有的網友先認識,讓大家都互動起來,才達到真正交友的目的。
2. 請問有什麼比較好的年輕作家
比較好的年輕作家很多,以下只是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許多餘
許多餘,1983年生於大別山。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 獲得過數十個文學獎項。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2007年五月組織大型慈善募捐,反響強烈。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詩歌《李白來了》
推薦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蠶食》中對生存規律的質疑,《遠方》中幾代人尋找的過程,無不彰顯出一個執著的藝術家堅守自我和捍衛尊嚴的堅定信念。《遠方》作為80後中唯一一部純文學作品入選2006-2007年「中國網路文學節」長篇小說前十強,這也證明了他在小說創作上的非凡實力和潛質。《李白來了》等詩歌在傳統的韻味中植入口語、粗口和俚語,酣暢地表達了80後詩人的整體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體現了一個掙扎在物質時代的年輕詩人的抑鬱不滿和抗掙精神。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賞。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薦理由: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張悅然
張悅然,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後留學新加坡。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長篇小說《誓鳥》
推薦理由:張悅然的《誓鳥》對自己來說可以算得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鳥》是她的轉型之作,其敘述的宏大,題材的廣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這部小說獲得2006年小說排行榜也足以說明其創作實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漢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黃山人。中文界『80後』概念倡導者之一。5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04年8月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 04年9月出版青小說《雲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殘酷青春小說《無處可逃》。
代表作:長篇小說《無處可逃》 中篇小說《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薦理由:恭小兵作為80後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創作和經歷都可稱為一個特異的存在。他的小說的敘述語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確、張揚而又隱忍,單刀直入式敘述結構舒緩有致,語言流暢富有節奏,言語幽默,大量運用有悖常理的表達方式。它給我們的思考是:究竟怎樣才算是成長?在80後這個群體中,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把恭小兵當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方日報社,被稱為「少年沈從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過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
代表作:長篇小說《紅X》,短篇小說《雪地上的兔子》,詩歌《煙》
推薦語: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後實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由《羊城晚報》出爐的一份最新的80後作家人氣排行榜上,李傻傻一舉蓋過韓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為80後中較早成名的作家,他憑借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實力贏得了諸多榮譽。詩歌《煙》中那種痛苦而又揪心的憤恨,《紅X》中的慾望糾結,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種神秘的冰冷氣氛,都是他獨特的體驗和感悟。近兩年他雖然有些沉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出手」的一天。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螞蟻螞蟻》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推薦理由: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邢榮勤
邢榮勤,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業余時間寫作塗鴉。著有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代表作: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推薦語:
邢榮勤的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宣示,「80後的一代」一直被貼著負面標簽,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後」都將成為成年人,「8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該書是對「80後」做一次正向的解讀。邢榮勤的雜文有著魯迅的犀利、粱實秋的幽默、錢鍾書的機智,深受讀者的歡迎,被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
孫睿
孫睿,1981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我是你兒子》,短篇小說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草樣年華》
推薦理由:孫睿鮮活生動的文筆,幽默詼諧的文風,深得京味文學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悵然若失之餘又忍俊不止。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完全繼承了京味作家幽默灑脫的文風,他的小說有著王朔式的幽默,卻沒有王朔的油滑;有著王小波式的睿智,卻沒有王小波的炫耀;有著石康式的不吝,卻不像石康那樣一味地頹靡。
春樹
春樹,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後作家、朋克詩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短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詩集《激情萬丈》,主編《80後詩選》。寫真集:《她叫春樹》。文集《春樹四年》。
代表作:長篇小說《北京娃娃》
推薦理由:2004年2月獲得過第五界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被認為是「一個有勇氣、有鬥志的人」。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藝術節,並接受當地電影學院學生要求拍攝了個人紀錄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獲《每日新報》等十幾家報紙所評「最具洞查力」作家獎。《北京娃娃》的版權已賣至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芬蘭,挪威,日本,德國,以色列,香港,台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春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洩的憤怒,以及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的迷惘和叛逆。春樹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追捧,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80後朋克作家。盡管她的文學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後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說在「文學」之外。但僅從影響力這一點來看,她還是不容忽視的,她的勇氣和不顧一切的直面現實的精神都為世人稱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陝西人。200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選礦系,大型圖書《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策劃人之一,主編作品有《1—6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現為《我們,我們》書系執行主編。創作小說有長篇小說《我和媽媽》.歷盡5年時間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櫻桃》備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的肯定,被數家媒體推崇為陝西文學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長篇小說《櫻桃》
推薦理由:陝西作家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評論界認為,王小天的出現,將打破這一說法。被媒體稱為新生代頗具實力的小說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與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並稱為「陝西四大家」。
姜銀
姜銀,80後美女作家,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做過編輯記者,曾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當過經紀人,橫跨娛樂圈和文壇。2006年曾因「簡訊恐嚇姜銀」風波被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熱傳黃覺已和徐靜蕾分手,戀上楊臣剛的緋聞女友姜銀......,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寂寞煙花》《銀色傾城》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寂寞煙花》
推薦理由:姜銀作為一個橫跨娛樂圈和文壇兩個圈子的美女作家,有著一般80後作家所沒有的感受,或許,你會說沒有看見她的什麼作品,你甚至可以說她壓根就不是一個作家。而她的可愛和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自己的坦盪,她曾經很坦白很自然地說:「我不是作家」。對於一個敢於秀出自己,敢於展示美的藝人,我們沒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議。在她的種種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美麗的奮斗不息的身影。是處於無奈,還是處於必然。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擁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夠的,上帝的恩賜只屬於上帝,而你還得活出自己來。
遠觀
遠觀,滿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開始有隨筆,詩,小說作品收入20餘種文學選本,獲第三條道路八年詩歌獎。著有詩集《美色》,隨筆集《北方筆記》短篇小說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報,新浪,鳳凰網,承德晚報,承德廣播電視報,騰訊,中國新聞網等60多家網站報道,多家報紙轉載。
代表作:中長篇小說《血乳時代》《郝老屁》《又一次見到你》《夢飛瑤台那片紅》
推薦語 遠觀把鄉土作品和先鋒作品展現了出來,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方式,一些先鋒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盡管許多人不太喜歡先鋒性的小說,但是八零年後的先鋒寫作探索畢竟是有效的。他的實力和鋒芒會慢慢地露出來的。他正在開創自己的寫法,他正在突破文學的限制。不用說他是河北80後作家裡數一數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馬冬玲,1981年升於北京,80後著名詩人。2002年冬開始寫作,有小說,詩歌,雜文發表於《青年文學》《芙蓉》等雜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詩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2002年任「詩江湖」駐站詩人至今。2003年在國內報刊書寫專欄。2004年在新浪開設情感作家專欄。2005年在北京策劃「讓詩歌回歸校園」獨立詩歌節。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集《開往大腿的火車》,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感情不在服務區》《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詩歌《兩不相欠》,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推薦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種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沒有看過的感覺。就像你看一本滿是灰塵的書,卻發現你看完後,卻沒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這就是莫小邪給你帶來的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現在還不能比較完整說出他的小說要表達的意境,好像能觸摸,能感受,但是無法說出來,語言相對於張悅然來說,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開始就預想是一場很普通的事,於是就是那樣普通,你會沿著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覺得好像沒看懂,好像沒有這么簡單,再來,接著你的心開始有種痛,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厲害,因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讓你走入一場怪圈,心底有一種軟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沒有任何傷痕,是內傷。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軍,1984年生於廣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水上》、《地球之詩》,小說《柏拉圖的洞穴》等。現為網路編輯,業余編劇。
代表作:短篇小說《柏拉圖的洞穴》
推薦語 侯珏的文章具有鋒芒之處,雖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見他的小說,但是我們敢說侯珏的小說是廣西文壇里不可小看的,憑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壓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因為他的小說突破了傳統,他敢於用柏拉圖的哲學打擊一切陳舊的文學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80後作家,一部《柏拉圖的洞穴》的文學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後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黃土鎮》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黃土鎮》
推薦語 1987年生於四川綿陽, 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即將出版)。2006年,默默無聞的廖宇靖終於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經過《綿陽廣播電視報》《綿陽晚報》《四川法制報》《中學生》報道。2007年,毫不誇張的講是廖宇靖成了許多娛樂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稱是陳曉旭兒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噓聲中淡了下去。但是我們讀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後,覺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張一一
張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跡於文化圈和娛樂圈。寫字和創意為生。15歲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顏》。爾後又敷衍出青春小說《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國第一部現身說法的炒作學」《一夜成名》等圖書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薦理由:有人認為張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說這說那,其實在這個文學界,有時候大多數寫文字的人都難以被挖掘,難道80作家還指望別人給一口水嗎?張一一這么做有錯嗎? 早年做過搶×手的他,給唐磊代寫過長篇小說《丁香花》,也碰過無數次釘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標榜雖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於全盤抹殺。一個青年作家的成長歷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須得一直尋找自己的出口,否則他將註定被生活拋棄,甚至不能自理。張一一的成名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和奮斗的結果,也是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藝術家為實現自我的「突圍表演」。並且,他的小說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的。
韓寒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隨後推出《三重門》《零下一度》《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等小說和散文集。先為職業賽車手。
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篇小說《小鎮生活》 散文《杯中窺人》
推薦理由:韓寒寫在他博客上的個人公告是:「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一個藝術家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這一點韓寒做到了,因為他有這個資格和實力去做。作為80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出道的作家,韓寒的身上一直承載著太多的東西,贊賞、批判、妒忌等等。光環籠罩下的他始終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許多優秀品質,有這些還不夠嗎?《杯中窺人》中文筆的犀利,《小鎮生活》的幽默和錯位,《三重門》中機智的語言,一致於直到在現在他的《三重門》仍然是一部沒人超越的青春小說。
3. 翟永明的人物概述
翟永明,女,河南人,1955年生於四川成都。1974年高中畢業,作為「知青」下鄉插隊,1976年回城。1980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曾就職於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曾旅居海外。
1984年,囊括二十首抒情詩的大型組詩《女人》,以獨特奇詭的語言與驚世駭俗的女性立場震撼了文壇;1986年,該組詩在《詩刊》社的「青春詩會」發表後,更是引發了巨大的轟動。1996年出版散文集《紙上建築》之後,成為自由撰稿人。在數十年的詩歌寫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充沛的寫作和思考的活力,每個時期都有重要作品問世,在中國詩壇具有無可置疑的重要性。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女詩人;東方最美麗的女人。翟永明1998年於成都開設「白夜」酒吧文化沙龍,策劃舉辦了一系列文學、藝術及民間影像活動。
翟永明作品曾被翻譯為英、德、日、荷蘭等國文字。已出版詩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紐約,紐約以西》等詩歌、散文集10多部。翟永明2005年入選「中國魅力50人」,2010年入選「中國十佳女詩人」。2007年獲「中坤國際詩歌獎·A獎」;2011年獲義大利Ceppo Pistoia國際文學獎 ,該獎評委會主席稱翟永明為「當今國際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4. 問幾本好書
<飛鳥集>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我全看過,我個人感覺第一和第二屆不錯,越往後就越垃圾了.
5. 學生會學習部的工作計劃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2011年上學期
工
作
計
劃
理學系團學聯合會
學習部
三月份初:大學生讀書系列活動之優秀個人及優秀班級評選
一、活動目的
檢驗學生們假期讀書情況,加強同學們對讀書的重視,同時也豐富同學們的修養,陶冶學生的性情,學做人,學做事,增強競爭能力。
二、活動內容
1、讀書角布置
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布置到位,整潔大方得體,有獨特的心意,符合活動主題。
2、「讀書心得交流會」的主題班會
有明確的策劃書,緊扣主題,能鮮明的突出主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體同學積極參加,氣氛熱烈,充分利用時間,組織有序。
3、各班總結報告
4、學習部收起所有班的讀書筆記及心得,進行檢查,並選出好的;和老師及書記評出優秀個人及班級。
三月中旬:理學系第三屆讀書知識競賽
一、活動目的: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提升同學們的自身素質了解書的重要性。
二.活動內容
1.共答題(齊心協力)
2.判斷題(穿越火線)
3.風險題(你追我趕)
4.觀眾答題環節(此時選手准備情景演繹題,准備時間約為10分鍾)
5.情景演繹(經典再現)
五月份:「飛揚的青春」主題詩會
一、活動目的
為慶祝黨的九十周年和我院十周年,同時增強同學們對詩歌的興趣,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促進校園和諧發展,以詩會友,相互交流,彼此借鑒,彰顯當代大學生激情四射的青春。
二、活動內容
1、參賽詩歌主題參考:青春、夢想、勵志、生命、愛心、感悟、祖福、歌頌祖國、偉大歷程、新的起航等。
2、活動要求:表演內容為詩歌且與主題相關;選手可為個人也可為組合;選手須脫稿,可添加背景音樂,或自帶樂器演奏。
3、選手依次上台表演。
五月份:「五四表彰大會」
一、活動目的;
為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實現我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我系特舉辦此活動,不僅為了表彰優秀同學,也為了調動其他同學再接再厲,取得優異的成績。
二、活動內容
通過院里及老師、同學們的評選,選出優秀同學,並為其獲得榮頒獎。
每周五早自習:國學背誦學習
一. 活動目的
加強我系文化建設,豐富我系學生文化生活,學習感悟經典文化,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背誦國學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同學們個人修養與素質。
二.活動內容:以班級為單位,舉行國學背誦學習。
「自強之星」評選活動
一、活動目的:
通過每年度「自強之星」的評選,使廣大學生養成向身邊的「自強之星」學習,努力把自己錘煉成「自強之星」,使我系學生學有方向,趕有目標,通過樹立典型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充實並提升我系的大學文化內涵。
二、活動內容
通過學院的特製定本辦法及入選條件,選出有積極的理想追求,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經歷挫折甚至苦難,仍能保持鍥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具體行動戰勝挫折,有感動他人,值得他人學習的自強事跡,有一定的標志性成績表現的「自強之星」。
六月份:考前動員大會
一、活動目的
增強理學系全體考生考風考紀認識,讓廣大學子認真備考,以良好的心態走進考場,以誠應考,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活動內容
1、由班長介紹本校考試違規的處罰制度、考試章程等相關內容。
2、由學生代表提出考前復習的建議及注意事項,與大家進行溝通與交流。
3、由高年級同學傳授考試經驗。
理學習團學聯合會
學習部
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
6. 朗誦比賽的規則和策劃書
審批號: (由學校團委填寫)
德州學院校園文化活動申請表
活動
名稱 德州學院紀念「5.12汶川大地震」詩文朗誦會 活動
地點 待定 活動時間 2009年5月3日
結束時間 2009年5月12日
主辦
單位 院團委 承辦
單位 中文系 經費預算 2300元
活動
形式 詩歌朗誦 活動規模
(預計參與人數) 全院 活動類別 院級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策劃:
一、活動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中國四川汶川遭遇八級地震。六萬余同胞遇難,三十餘萬人受傷,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那短短的三分鍾,無數家園瞬成廢墟,無數親人生離死別,無數孩子成為孤兒。災難面前,生之脆弱,哀我同胞。在這次大地震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生命的高度與人性的光芒在無數次的營救中愈高愈亮!
二、活動目的:
5.12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了近一周時間,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我院師生雖然不能親臨一線參加搶險救災工作,但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為表達對生者的祝福、逝者的哀思,我院籌劃舉辦此次「悼念5.12汶川地震詩文朗誦會」。本次活動除悼念地震死難者,還旨在教育廣大同學。使他們感受生命的脆弱,災難的無情,以便在今後的人生中更加熱愛生命、珍惜生活、珍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三、活動時間:
2009年5月3日——5月12日
四、活動對象:全院學生
五、活動主題:
以紀念「5.12汶川大地震」為背景,以「生命」為朗誦主題
六、活動流程:
(一)前期宣傳:
1.與校新聞中心、院報合作,協助本次比賽的宣傳及賽程報道工作。
2.與宣傳部合作,負責本次演講比賽的宣傳工作,包括網上宣傳、媒體宣傳、廣播宣傳、海報、展板等宣傳工作。計劃在文科樓、綜合樓、公教樓、理科樓、理科公教樓、食堂以及部分公寓樓張貼海報。
3.中文系學生會各部加強協作力度,為本次比賽獻計獻策。
(二)准備工作:
中文系學生會與院演講協會合作,負責本次比賽的准備及賽內工作:
1.由文藝部成員負責賽場的器材,每場演講比賽器材組成員必須最少提前兩個小時到達賽場,調試話筒,准備音響,並且保證賽場的音響正常工作,電路運行安全。其他學生會成員協助。
2.由宣傳部成員負責本次演講比賽的賽前宣傳和後期報道工作,其他人員協助。
3.由院演講協會、勞衛部、體育部及學習部成員負責賽場的秩序工作,保證各選手能在一個和諧、融洽、熱烈的氛圍中進行比賽。清點參賽人數及選手簽到工作由秘書處負責。各賽場衛生的維持由勞衛部成員負責。學習部、德育部負責分數統計。
4.由主席團和各部部長負責本次演講比賽的外聯工作,處理和商家合作的贊助事宜,為本次比賽准備資金。
5.由德育部、女子部成員負責各場演講比賽的聯絡工作,包括邀請嘉賓、評委等,並擔負聯系參賽選手、協調選手出場順序等一系列工作。
(三)比賽流程:
本次詩文朗誦會分初賽、決賽、成果展示三個環節。
1.初賽
初賽由各系自行組織,選拔出優秀選手參加復賽。
初賽要求:
(1)演講要與紀念「5.12汶川大地震」有關,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各系預賽不要求製作PPT配合朗誦。
(2)各系將在初賽中表現優秀的選手選送進入決賽,各系限選送兩名選手。
2.決賽
(1)報名時間:2009年5月4日。請各系負責本次比賽的負責人將報名表交至中文系團總支辦公室,並將電子版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復賽報名表格見附件。在報名表下方,請各系註明各系在本次比賽中的負責人姓名及聯系方式,以方便及時將比賽通知傳達給各位選手。
(2)決賽時間及地點:5月9日,地點待定,我系將及時通知各系負責人。
(3)決賽要求:
a.以紀念「5.12汶川大地震」為背景,以「生命」為朗誦主題,詩歌題材,主題鮮明、觀點新穎、文字簡潔。必須脫稿演講,語言流暢,自然大方。每位選手的演講時間限時4—5分鍾。
b.參賽選手必須准備PPT配合朗誦內容,要求PPT內容與朗誦內容相協調,達到情景相映、聲情並茂的朗誦效果。PPT製作的內容及技術佔一定比分,請選手認真製作。
c.通過復賽選拔15名優秀選手參加朗誦會的成果展示。
d.決賽結束後,將公布進入最後成果展示者的名單,請選手做好准備。
(4)評分規則:
演講內容——50分
PPT製作——20分
語音語調——10分
流利程度——10分
現場表現——10分
滿分100分,演講比賽由現場的評委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最後所得的平均分為該選手的最後成績。
(5)具體流程:
全體負責小組成員提前2小時到場,選手提前40分鍾入場;
主持人上場,宣布比賽開始,並介紹出席評委及嘉賓,宣布比賽要求及評分細則(具體到場評委和嘉賓待定)。
比賽開始,選手依抽簽順序開始演講。 比賽過程中,每隔3位選手收一次成績,以方便統計;
嘉賓點評(其間有工作人員計算最終成績,並進行排名,得出比賽結果);
主持人宣布進入最後成果展示的選手名單。比賽結束後,勞衛部負責賽場衛生整理。
3.成果展示:
(1)時間及地點:2009年5月12日,地點待定。
(2)前期准備:
學生會將做好嘉賓邀請工作,包括向各系團委至邀請函,邀請老師參觀本次成果展示。
與宣傳部合作,共同完善選手PPT作品。
(3)展示流程:
全體負責小組成員提前2小時到場,選手提前40分鍾入場,並做好多媒體調試工作;
主持人上場,宣布比賽開始,並介紹出席評委及嘉賓,請選手展示成果;
嘉賓點評;
領導為進入成果展示的選手頒發獎品;
全體師生共同唱響《生死不離》,再次悼念5.12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團結一心,傳遞愛的力量。
(4)後期活動:
在成果展示的作品中選出2—3部PPT作品和朗誦音頻,放置在校網中展示。
七、經費預算:
宣傳條幅 70元
海報製作 100元
礦泉水 30元
場地費 1000元
主持人(包括邀請費、服裝費等) 500元
音響租用 500元
合計 2300元
八、預期效果:
本次活動以詩會的形式,再一次悼念了在5.12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廣大德院學生將繼承在地震救援中的同心協力的精神,喚起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現在的生活意識。
朗誦比賽評分表
姓名 思想內容(10%)
內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強。
表現風格(20%)
能代表不同時代的不同流派,不同風格
精神面貌(30%)
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禮、精神飽滿、衣著得體。
朗誦能力(40%)
普通話標准、吐字清晰、節奏韻律明顯。
活動
名稱 詩歌朗誦比賽
活動
地點結束時間 2009.4.17
主辦
單位
承辦
單位 經費預算 50
活動
形式 詩歌朗誦 活動規模
(預計參與人數) 100 活動類別 系級文化活動
一.活動背景:
詩歌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認識和學習它,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文學修養,營造校園人文氛圍,彰顯學子青春風姿,可以讓同學們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同學的知識更加豐富。針對現代人對詩歌淡化的現象,學校組織校團委和學生會開辦一次詩歌朗誦比賽。
二.活動的意義和目標:
我們要了解歷史,窺測未來,我們要用更多的知識更好地裝扮自己,以適應生存的需要,趕上時代的步伐。
開展詩歌朗誦比賽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詩歌歷史,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信心和進取心,這些不都是學習和生活所必須的嗎?
三.資源需要:
音響設備一套,榮譽證書三個,
四.主辦單位:政法系學生會。
五.活動時間: 4月17日
六.活動地點:文科樓305
七.參加人員: 系詩歌愛好者,文學愛好者。
(四)、計分辦法及獎項設置:
評委依據評分細則對每名選手打分;計分採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的辦法。比賽完畢後,評出一、二、三等獎,並頒發證書。
八、獎項設置及安排
冠軍獎: 榮譽證書每人一個
亞軍獎: 榮譽證書每人一個
季軍獎: 榮譽證書每人一個
活動經費:
50元以內
活動應注意的細節、問題:
1、除特別說明外,在三分鍾內(由於時間問題)朗誦要結束,若超過時間由計時人員舉手示意。
2、最後成績的前三名如出現同分現象,則由評委提問形式再次評比,也可由觀眾公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