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眼的預防措施
注意眼睛保濕是最好的預防方法。要注意用眼習慣,定時休息,連續在電腦熒屏前的時間不宜過長,每隔1小時就要休息5-10分鍾,盡量在空隙時遠眺讓眼睛放鬆。眼睛是向內、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時,盡量讓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人在休息時,也要活動頸部和肩部肌肉,因為頸部肌肉僵直紊亂會影響視力。學生還要注意膳食結構,多補充維生素A、C、D,多吃胡蘿卜、水果、海產品等。
調查證實,每天在電腦前工作3小時以上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眼睛干澀。而在未來5年中,眼睛干澀患者人數還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
長時間戴隱形眼鏡也容易得眼睛干澀,這是由於隱形眼鏡很容易吸附水分,從而導致眼球表面脫水。
眼睛干澀目前還無法根治,臨床上大多採用人工淚液緩解症狀。人工淚液有水劑和膏體兩種,症狀輕重不同,使用的人工淚液也不相同。一旦停用,症狀往往又會復發。
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是預防眼睛干澀的有效手段。首先要避免長時間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至10分鍾。休息時可以看看遠處或做做眼保健操。其次要調整好顯示器與眼睛的距離和位置,建議距離50至70厘米,位置略低於眼水平線10至20厘米,顯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調節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以看得清楚內容但比周圍物體稍暗為宜。另外,長時間使用電腦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以免加劇眼睛的乾燥程度。
此外,長期從事電腦操作的人,要注意飲食調理,應多吃豆製品、魚、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紅柿及新鮮水果等。
日常生活注意眼保健,可以預防眼睛干澀,若發病症狀也會減輕。方法是平時用眼得當,注意精神放鬆,感到眼睛疲勞時進行適當休息。家裡的電視機、辦公室的電腦都不應該擺放在高於眼睛水平的位置,因為眼睛水平視物不容易疲勞,對眼睛的損耗小。電腦最好要有防輻射屏幕保護。在計算機前工作的乾眼症高危人群,應該常備眼葯水,定期補水增加眼睛濕潤,維持功能正常。
2. 乾眼是什麼
乾眼是由於人集中用眼導致的眼表水分流失過快,導致的眼睛干澀,異物感,發癢等症狀,建議平常要少集中用眼,最好每過15分鍾左右然後休息一下,可以佩戴保濕眼鏡使用,減少水分的流失,增加眼表濕度。
3. 關干治療眼睛的宣傳
弄個微信公眾號
4. 乾眼症是什麼
乾眼症 [gān yǎn zhèng]
乾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並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特徵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又稱角結膜乾燥症。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干澀、容易疲倦、眼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時眼睛太干,基本淚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淚;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這種損傷日久則可造成角結膜病變,並會影響視力。
5. 乾眼是什麼樣的
眼睛干是乾眼病的一個典型症狀,可能是用眼疲勞,眼乾澀,減少用眼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另外晚上睡前用熱毛巾敷一下眼睛,能增加眼睛濕潤度,也可以佩戴悅,家,濕,房,鏡來增加眼周圍的濕潤度。食補的話可以採用百合紅棗粥:百合滋陰降火;山葯滋腎潤肺;薏仁利濕健脾、清熱排膿;紅棗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不但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此粥不但防治乾眼效果好,而且還用於明目。菊杞茶: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浸泡十分鍾左右服用:此乾眼症食療方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 現代葯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宜經常飲用核桃仁:核桃仁富含脂肪油、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有補腎固精,滋肝明目的功效
6. 得了乾眼怎麼治
乾眼的病因繁多。
淚腺、眼球表面(角膜、結膜和瞼板腺)和眼瞼,加上相互連接的神經,組成一個完整的結構。
如有一個部位遇到問題,比如:各種眼表上皮病變、免疫性炎症、眼表或淚腺細胞凋亡、外界環境影響,都可能引起乾眼。
眼症有什麼感覺?
干澀異物感、燒灼感、畏光、視物模糊、視覺疲勞,也有人會很難形容感覺,只覺得是「眼睛不舒服」。
1)清潔,注意眼衛生:熱敷眼瞼5-10分鍾軟化分泌物,手指放眼皮上,邊旋轉邊向眼瞼緣方向推壓排出分泌物(推痘痘既視感),用無刺激性的香波或專用葯液,如硼酸水溶液清洗局部,由於夜間眼屎,不是,鱗屑堆積,清晨清洗最佳。
2)使用葯物:抗生素滴眼液、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此處應推薦產品,但不想推廣告,嘿,就是玩)
3)口服抗生素:可能副作用:對光敏感,及引起牙釉質異常。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需聽醫囑。
4)用於皮膚科和美容的優化脈沖光等。
7. 如何預防乾眼
預防乾眼症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養成多眨眼的習慣。眨眼有助於淚液分泌和分布,而眨眼次數少,就會引起淚液的量減少,淚膜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增多會加快淚液蒸發,失去對眼球的保護力。2、做眼部濕熱敷。用毛巾沾高於體溫,但別太燙的水,閉眼敷於眼睛上,每次10分鍾左右,早上最好做一次。3、注意眼瞼衛生。要勤洗手,不要用手去揉搓眼睛,因為手可能會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4、盡量少使用空調。空調除了調節溫度之外,還會抽濕,會使眼淚蒸發過快,形成乾眼。5、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它可以增加維生素A、B、C、E的攝入,可預防角膜乾燥、眼乾澀、視力下降,阻止出現夜盲症。
8. 什麼是乾眼症
乾眼症能否治好需看病情輕重及是否有眼表損傷。若是輕度乾眼症,並沒有眼表損傷能治好。但若是重度乾眼症,也有眼表損傷,治好的可能性很小。
一、輕度乾眼症
若是輕度乾眼症,通常只有輕度眼睛干澀及異物感等症狀,偶爾會感覺視覺疲勞,但並沒有眼表損傷。這時經頻繁滴入生理鹽水或人工淚液治療,干澀和異物感等症狀會慢慢消失,治癒疾病。
二、重度乾眼症
若是重度乾眼症,會出現明顯眼睛干澀及異物感等症狀,且視力會隨之下降,並伴隨眼表損傷,完全治好的可能性不大。重度乾眼症治療目的是保護視功能,除了要頻繁滴生理鹽水或人工淚液來減少痛苦外,還應消除疾病誘因,如長時間使用電腦。可佩戴濕房鏡、硅膠眼罩或治療性角膜接觸鏡,延長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
9. 乾眼的概述
乾眼是一連續的病理過程病情由輕到重連續發展,且輕、中重度之間無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任何有症狀或合並體征均應診斷為病理狀態,如美國的一些地區對乾眼的診斷標准為只要患者出現乾眼的症狀(不管有無體征)均可診斷。中國可採用的名詞及相應的標准為:乾眼症:指患者具有乾眼的症狀但無乾眼的各種體征的情況,尤其是無眼表的損害,無引起乾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這些症狀可能為一過性,如偶爾看書或用電腦引起的眼部不適但只要經過休息或短暫應用人工淚液則恢復正常。乾眼病:是指患者不僅具有乾眼的症狀及體征,且有引起乾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角結膜乾燥症:指由於Sj?gren綜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引起的眼表改變,為乾眼病中的一種,此類診斷應放在乾眼病中乾眼:是乾眼症及乾眼病的總稱.在美國的調查顯示,在65~84歲的人群中有14.6%即430萬的人口患有乾眼,日本為17.0%,澳大利亞為10.3%。中國至今雖無明確的乾眼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但基於中國的衛生條件和環境狀態,其發病率可能較美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