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防禦宣傳畫

防禦宣傳畫

發布時間:2021-10-03 17:53:37

㈠ 山洪防禦手冊封面一般用多少克的紙

8、宣傳手冊 8.1 一般要求 8.1.1 在受山洪威脅人口中以戶為單位進行配臵, 用通俗易 懂的語言,圖文並茂,宣傳山洪災害防禦知識,內容主要包括: 山洪災害的概念、引發山洪的原因、歷史山洪災害、防禦山洪的 措施、迅速脫險方法等。 8.2 設計要求 8.2.1 宣傳手冊的基本形式為書刊,封面的參考樣式見圖 8-1 所示。 圖8-1 宣傳手冊基本形式 8.2.2 宣傳手冊內頁的參考樣式見圖 8-2 所示。 21 浙江省山洪災害防禦標識標牌製作要求 圖8-2 8.3 製作要求 宣傳手冊內頁參考形式 手冊應色調和諧統一,構圖合理,設計精美、別致,充分展 現山洪災害防禦的相關知識。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宣 傳手冊的內容和樣式。宣傳手冊製作要求見表 8-1。 表8-1 名稱 宣傳手冊 宣傳手冊製作要求 建議材質 銅板紙(350g) 參考單價 (元) 10 尺寸(mm) 32 開:140×210 22 浙江省山洪災害防禦標識標牌製作要求 9、避災場所標識牌 9.1 一般要求 在已明確的山洪災害避災安臵點配臵避災場所標識牌。 9.2 設計要求 避災場所標識牌由標題欄、安臵點信息、落款欄等組成,其 基本形式為長方形,尺寸一般不小於 400mm×600mm,參考樣式 見圖 9-1~9-2 所示。經民政部門統一設臵和認定的避災場所, 其標示牌案由民政部門負責。 圖9-1 避災場所標識牌基本形式1 23 浙江省山洪災害防禦標識標牌製作要求 圖9-2 9.3 製作要求 避災場所標識牌基本形式2 避災場所標識牌製作要求見表 9-1。建議採用牆面掛牌的形 式,如圖 9-3 所示。安裝過程中應考慮風雨侵蝕影響。 表9-1 名稱 避災場所標識牌 避災場所標識牌製作要求 建議材質 鋁合金、不銹鋼 參考單價(元) 100 尺寸(mm) 400×600 圖9-3 避災場所標識牌安裝方式 24

㈡ 防震減災手抄報圖片

我也畫了,感覺用黑白顏色畫的比較好,不要畫太喜悅的
我這邊有關於防震減災的資料
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俗稱地動。它像平常的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即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絕大多數地震很小,不用靈敏儀器便覺察不到,約佔地震總數的99%,其餘的1%,約5萬次,才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習慣上稱為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000次;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8級以上大震每年發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嗎
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 一般我們將地震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場、化學場和微小地形變異常稱為微觀前兆,而將動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現出的異常,稱為宏觀異常。

震前動物異常
地震前動物比人先知先覺的科學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動物的異常現象在我國古代地震資料中早有記載。據不完全統計,在震前有異常的動物就有幾十種,空中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無處不在。 我國地震區群眾根據地震前動物異常反應編寫了預報地震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樹上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朝水面亂跳躍。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總之,震前動物異常比較普遍,表現行為有:煩躁、驚慌、不安、活動反常、不吃食、不進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動物異常出現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鍾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最為集中。

4.動物出現異常到發震時間有多長?一般來說,地震的震級越大,越接近臨震,動物異常的種類及數量就越多,反應程度也就越強烈。其發震時間為: (1)牛、馬、羊、豬震前幾小時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個月。 (3)雞?震前一至兩天。 (4)狗?震前半小時至兩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鴿子?震前幾小時甚至一天。 (7)魚類?震前幾小時至十天。
震前植物異常
震前植物異常現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系。表現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竹筍發芽,樹乾裂縫,提前發芽長葉。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常等。

震前氣象異常
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霜、雲、雨、雹、雪、聲、光、電、氣壓、地溫、氣溫、旱澇、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蘭、白閃光,紅綠光 防震減災宣傳
帶,火球,片狀光,帶狀光,柱狀光,球狀光,星殞如雨,大風大雨,灰塵遮天蔽日,怪風大作,陰雨連綿,雷電不止,冰雹大雪,變化驟然,悶熱燥熱、氣溫異常、氣溫嚴寒、氣壓突降、黑氣如霧、月色塵晦,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異常現象一般在震前幾秒鍾、幾分鍾至幾天多為出現。發現這種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備,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震前地下水異常
地震發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於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漩、發渾、發響、變溫、變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象。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 建立預報網,異常快報告。 這是我國震區群眾對歷次震前地下水變化規律的經驗總結。 怎樣利用地下水預報地震? 地下水在震前幾年就有趨勢性的變化,臨震前幾天至幾小時發生突然變化,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在空間上,震前由外圍逐漸向震中集中,而震後由震中向外圍擴散。我們掌握了這些一般的異常變化現象,採用最簡單的辦法,每天定時對井水進行觀測,抓住明顯的、特殊的變化,就能為地震預報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

地震監測預報
我國有哪些地震監測方法
地震孕育過程中常常出現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氣象學及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有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餘條前兆異常。由於地震孕育和發生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豐富多樣的。經過整理和研究,可將這些異常歸為10大類: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地磁、地電、重力、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宏觀前兆現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進行了科學的監測。只有綜合分析、研究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
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公元132年7月(東漢漢順帝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張衡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何謂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地震預報是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烈度和破壞易損程度的預測。通常,地震預報的三要素主要是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
地震預報包括哪些類型
(1)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2)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3)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人類為了減輕地震災害,制定了一系列對付地震的戰略戰術,以獲取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這就是地震對策。簡言之,就是對付地震的辦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對策的主要內容是:地震監測、地震預報、工程抗震、社會防災、震後救災、恢復重建、平息恐慌等。

地震應急和救助常識
平時的准備工作
做好平時的准備工作,是將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條件。 (1)家庭的安全措施 ·對大衣櫃、餐具櫃櫥、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在餐具櫃櫥、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櫃櫥門敞開,裡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櫃櫥、壁櫥的門上安裝合頁加以固定。 ·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傷人,平時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注意傢具的擺放,確保安全的空間。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預制板牆,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火源較近的地方。 ·做好建築物檢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頂瓦等)。 (2)緊急備用品的准備 ·飲用水; ·食品、嬰兒奶粉; ·急救醫葯品; ·攜帶型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 ·現金、貴重品; ·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3)每月召開一次家庭防災會議 ·家裡安全的地方在哪裡? ·避難場所、避難道路的確認; ·學習應急處置救護的知識; ·家庭成員的分工; ·滅火器具放置場所的確認; ·萬一情況下,家人的聯絡方法和匯合場所; ·用火器具等的檢查; ·緊急用攜帶袋子的檢查、放置場所的確認。 (4)建立平時鄰里互助的協作制度 發生大地震後,會在很大區域內造成嚴重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時到達,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對有關地震、火災和救助傷員等互助協作體制。 ·平時鄰里之間應建立協作制度;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 ·積極參加防災訓練。

以下是如何避震

抓住時機,科學避震
地震發生時應沉著應震,立即採取行動避震。假如你的行為鎮定自若,就會獲得安全,躲過災難,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了一定準備,震時又能利用預警現象,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預警現象:預警現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顫動、建築物的晃動、強烈而怪異的地聲、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預警時間:可以逃生的時間。從感覺到地動到房屋倒塌,有大約十幾秒的時間,只要你事先有準備,就可能利用這寶貴的十幾秒鍾逃離險境,轉危為安。 避震空間:廢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間。不要以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條,室內有傢俱、物品等的支撐,廢墟中總會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
地震應急時應注意什麼
(1)震時是跑還是躲? 我國大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現象很短,由於劇烈地動,人們行動往往無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發現預警現象較早,則應力爭跑出室外到開闊、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謂就近避震,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 (2)身體應採取什麼姿勢?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3)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4.大震後,餘震還會不會造成建築物的破壞?許多建築物受到主震沖擊以後,雖然還未破壞,但已變得不太牢固,這時如果再來一些較強餘震,盡管其震級小於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主震還大。
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
(1)在家中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 ——千萬不能站在房間中央; 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樓的朋友,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傢俱邊; ——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 ——內承重牆牆角;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千萬不能跳樓; ——不要到陽台上去; ——不要到樓梯去; ——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牆上的扶手。 ——不要到處亂跑,特別不要到樓道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場地開闊,發現預警現象早,可盡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內避震較安全的地點: ——炕沿下;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戶邊; ——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 (2)在學校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一切行動聽老師的指揮; ——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特別對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要多關照。 ·正在上課時: ——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時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樓房,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等等。 ·在操場或室外時: ——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後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3)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 ——如不得已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而動,避免被擠到牆壁處或柵欄處; ——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待地震過去後,聽從服務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吊燈、廣告牌等高聳懸掛物。 ·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事故時受傷;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4)在戶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 ——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等。 ·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注重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5)在野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郊外旅遊;或者,你家住農村,正在野外遊玩、拾柴或放牛,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 ——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避開以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開以下山邊的危險環境: ——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6)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麼辦? ·在室內: ——遇到火災。千萬別亂跑,更不要到擁擠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注意要匍匐前進,逆風而進; ——燃氣泄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要特別保護好頭部; ——遇到化工廠等著火,並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方向跑,要盡快繞到工廠的上風方向去;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6.地震時生產崗位的應急處置對策為避免地震產生次生災害和保證要害系統工作的連續性,地震突然發生時,一切在崗人員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沉著冷靜,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果斷措施: (1)緊急拉下電閘,切斷電源; (2)一切高溫高壓裝置立即停止加溫加壓,採取降壓排氣措施; (3)撲滅爐火,關閉燃料爐門; (4)將易起化學反應的物質互相隔離; (5)迅速關閉存放毒氣、細菌的容器或閥門,防止泄露; (6)操作機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車事宜; (7)正在行駛中的火車、汽車等應迅速緊急剎車; (8)對於一些不能中斷的生產和科研部門,在崗人員應堅守崗位,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地震是可以預防的
目前,我國對於地震的預防大體上分為預測和預防兩個方面。預測是通過觀測儀器所記錄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預報,從而達到減輕震災的目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預防,因為人和財產的傷亡損失主要是在建築物內造成的,所以,加強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 加強房屋的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設的投資上可能增加一些,但從長遠的觀點看還是有利的,特別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礦、交通干線、電力樞紐、國際工程等政治、經濟中心,在確定地震危險區之後,更應該嚴格按照防震抗震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做到有備無患。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世界地震之最
·最大的地震是智利的8.9級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 ·最深的地震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印尼蘇拉威西島以東,震級6.9級,震源深度720公里。 ·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國家是日本,全國的地震烈度都在九度以上。 ·地震最少的大國是巴西。 ·各國學者公認的對人類有實際意義的預報是1975年中國對海城7.2級地震的預報。 ·造成經濟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95年1月17日發生在日本阪神的7.2級地震,損失1000億美元。 ·世界上最早觀測記錄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的,記錄了公元132年發生在隴西的一次地震。
我國地震之最
·烈度最高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發生在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震中烈度12度。 ·我國最大的地震為1920年發生在寧夏海原和1950年發生在西藏察隅的兩次特大地震,震級均為8.5級。 ·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陝西華縣的8級地震。死亡人數「其奏報有名者83萬有餘,不知名者復不數計」。 ·破壞和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地震,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人民幣。 ·我國發生地震最多的省份是台灣省。 ·我國是板塊內部發生地震最多的國家。死亡人數佔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人數的60%。 ·我國自建的第一個地震台是北京鷲峰地震台,於1930年開始記錄。 ·我國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69年4月10日發生在吉林省琿春的地震,深度達555公里。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我國歷史上發生8級以上地震共計17次。 ·我國共劃分為23個地震帶。 ·世界上有兩個特大的地震帶,即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全世界99%的地震發生在這兩個地震帶上。 ·我國有300多個城市,其中一半位於基本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20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於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 ·世界上死亡5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17次,其中有7次發生在我國。一次性死亡20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4次,全都在中國,一次在寧夏,還有一次在四川。

㈢ 2012年的手機游戲近地軌道防禦3 怎麼我的畫質達不到宣傳畫質 畫面很模糊 貼圖很渣 我用的小米4

你好。

這個建議你到MIUI論壇游戲專區進行咨詢。
更多MIUI技巧和優惠活動可以關注MIUI官方微博http://weibo.com/miui官方微信MIUI米柚

㈣ 手抄報關於安全,環保,要圖片(手抄報上一定要有照片)

一、就寢前和外出前應做那些檢查?
檢查電氣、煤氣有否關閉、煙火有否息滅。

二、居家逃生計劃應怎麼做?
1、應先熟悉所住樓層的各逃生路線,並隨時做好迅速撤離的准備。
2、平日應與家人預先模擬火災一旦發生時,應循什麼算途徑逃生,以及到約定會合地點。
3、應熟悉所住樓層內的消防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三、在廚房中應注意那些消防安全?
1、烹飪時宜著短袖或合宜的長袖,避免煙火延燒衣物。
2、烹煮食物時,勿任意離開,離開前須將煙火關閉。
3、不要讓小孩進入廚房玩耍。
四、何種公共場所盡可能不要前往消費?
1、只有單一出入口之場所。
2、位於地下層之場所。
3、用易燃物裝修之場所。
4、消防安全設備不合格之場所。
5、防火區域受破壞之場所。
五、下列是覺見影響逃生之重要原因,切勿前往此公共場所消費?
1、安全門上鎖。
2、平常應保持關閉之安全門卻是隨時打開。
3、通往屋頂平台之安全門上鎖。
4、安全梯、通道(例如走郎)、樓梯等阻塞
六、為了自身安全,進入陌生場所應該先了解什麼?
1、避難逃生方向。
2、安全門、梯位置,及是否未關閉、是否上鎖。
3、查看消防栓、緩降機、救助袋等各項滅火、避難器具位置。
七、災害發生後應如何報案?
1、應保持鎮定,撥打119電話。
2、述明詳細災害地點或附近目標。
3、簡述災情狀況。
4、留下電話及地址以便進一步聯系。

八、發生火災時你應注意的事項?
1、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採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設備(電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內取回貴重物品。
4、夜間發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並且盡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九、烹飪時油鍋起火應如何處置?
1、不可以用水來滅火。
2、可用滅火器滅火。
3、可蓋上鍋蓋後再用濕毛巾覆蓋,阻絕空氣來滅火。
4、速關閉煤氣來源開關。
十、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開消防栓箱。
2、延伸水帶。
3、轉開止水閥。
十一、乾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將安全梢拉開。
2、將皮管朝向火點。
3、用力壓下把手,選擇上風位置接近火點,將乾粉射入火焰基部。
4、息滅後並以水冷卻除煙。
十二、緩降機使用要領?
1、自盒中取出緩降機。
2、打開持勾接頭。
3、掛在固定架。
4、安全索套在腋下,束環束在胸口。
5、拉緊調解器下兩條繩索。
6、攀出窗外面向牆壁。 7、放開雙手張開雙臂,並注意身體下降時勿撞擊壁面。
8、下降後立刻拿開安全索。 9、順勢下拉繩索到頂,以便下一位使用。
十三、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煙之危害?
1、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以減少吸入濃煙。
2、於無濃煙的地方,將透明塑料袋充滿空氣套住頭,以避免吸入有毒煙霧或氣體。
3、若逃生途中經過火焰區,應先弄濕衣物或以濕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4、煙霧彌漫中,一般離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殘存空氣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勢逃生,爬行時將手心、手肘、膝蓋緊靠地面,並延牆壁邊幽緣逃生,以免錯失方向。
5、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你背後的門,它能減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十四、火災發生後如何防止煙流從門縫進來?
利用膠布或沾濕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

十五、當衣物著火時如何處置?
最好脫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蓋住臉部並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

十六、火災時如果你被困在室內如何待救?
1、至易獲救處待救(如靠近大馬路之窗口附近,或與入口較近之房間等)。
2、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用電話、手機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燈光於窗口呼叫)。
3、防阻煙流串進來。

一項統計表明,交通事故、意外墜落及溺水已成為中小學生意外傷害的最主要死因。昨天是全國第六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校園安全」。
目前,教育部門加大了校園安全管理力度,公安豎起了警示牌,告誡司機在學校前減速慢行;工商部門在部分學校設立了維權崗,鼓勵舉報不法攤商;衛生防疫部門正在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環境。「但是,學生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防範意識還較差,學生自我保護能力還較弱。」市教委主任徐錫安說,今年北京要建立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青少年安全防護機制和體系,逐步建立青少年安全工作狀況監測系統,提高學校的預警能力和管理水平。

㈤ 有哪些形式多樣話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用黑白顏色畫的比較好,不要畫太喜悅的 我這邊有關於防震減災的資料 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俗稱地動。它像平常的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即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絕大多數地震很小,不用靈敏儀器便覺察不到,約佔地震總數的99%,其餘的1%,約5萬次,才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習慣上稱為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000次;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8級以上大震每年發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嗎 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 一般我們將地震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場、化學場和微小地形變異常稱為微觀前兆,而將動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現出的異常,稱為宏觀異常。 震前動物異常 地震前動物比人先知先覺的科學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動物的異常現象在我國古代地震資料中早有記載。據不完全統計,在震前有異常的動物就有幾十種,空中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無處不在。 我國地震區群眾根據地震前動物異常反應編寫了預報地震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樹上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朝水面亂跳躍。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總之,震前動物異常比較普遍,表現行為有:煩躁、驚慌、不安、活動反常、不吃食、不進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動物異常出現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鍾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最為集中。 4.動物出現異常到發震時間有多長?一般來說,地震的震級越大,越接近臨震,動物異常的種類及數量就越多,反應程度也就越強烈。其發震時間為: (1)牛、馬、羊、豬震前幾小時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個月。 (3)雞?震前一至兩天。 (4)狗?震前半小時至兩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鴿子?震前幾小時甚至一天。 (7)魚類?震前幾小時至十天。 震前植物異常 震前植物異常現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系。表現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竹筍發芽,樹乾裂縫,提前發芽長葉。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常等。 震前氣象異常 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霜、雲、雨、雹、雪、聲、光、電、氣壓、地溫、氣溫、旱澇、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蘭、白閃光,紅綠光 防震減災宣傳 帶,火球,片狀光,帶狀光,柱狀光,球狀光,星殞如雨,大風大雨,灰塵遮天蔽日,怪風大作,陰雨連綿,雷電不止,冰雹大雪,變化驟然,悶熱燥熱、氣溫異常、氣溫嚴寒、氣壓突降、黑氣如霧、月色塵晦,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異常現象一般在震前幾秒鍾、幾分鍾至幾天多為出現。發現這種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備,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震前地下水異常 地震發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於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漩、發渾、發響、變溫、變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象。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 建立預報網,異常快報告。 這是我國震區群眾對歷次震前地下水變化規律的經驗總結。 怎樣利用地下水預報地震? 地下水在震前幾年就有趨勢性的變化,臨震前幾天至幾小時發生突然變化,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在空間上,震前由外圍逐漸向震中集中,而震後由震中向外圍擴散。我們掌握了這些一般的異常變化現象,採用最簡單的辦法,每天定時對井水進行觀測,抓住明顯的、特殊的變化,就能為地震預報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 地震監測預報 我國有哪些地震監測方法 地震孕育過程中常常出現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氣象學及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有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餘條前兆異常。由於地震孕育和發生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豐富多樣的。經過整理和研究,可將這些異常歸為10大類: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地磁、地電、重力、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宏觀前兆現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進行了科學的監測。只有綜合分析、研究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 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公元132年7月(東漢漢順帝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張衡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何謂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地震預報是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烈度和破壞易損程度的預測。通常,地震預報的三要素主要是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 地震預報包括哪些類型 (1)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2)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3)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人類為了減輕地震災害,制定了一系列對付地震的戰略戰術,以獲取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這就是地震對策。簡言之,就是對付地震的辦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對策的主要內容是:地震監測、地震預報、工程抗震、社會防災、震後救災、恢復重建、平息恐慌等。 地震應急和救助常識 平時的准備工作 做好平時的准備工作,是將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條件。 (1)家庭的安全措施 ·對大衣櫃、餐具櫃櫥、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在餐具櫃櫥、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櫃櫥門敞開,裡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櫃櫥、壁櫥的門上安裝合頁加以固定。 ·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傷人,平時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注意傢具的擺放,確保安全的空間。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預制板牆,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火源較近的地方。 ·做好建築物檢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頂瓦等)。 (2)緊急備用品的准備 ·飲用水; ·食品、嬰兒奶粉; ·急救醫葯品; ·攜帶型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 ·現金、貴重品; ·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3)每月召開一次家庭防災會議 ·家裡安全的地方在哪裡? ·避難場所、避難道路的確認; ·學習應急處置救護的知識; ·家庭成員的分工; ·滅火器具放置場所的確認; ·萬一情況下,家人的聯絡方法和匯合場所; ·用火器具等的檢查; ·緊急用攜帶袋子的檢查、放置場所的確認。 (4)建立平時鄰里互助的協作制度 發生大地震後,會在很大區域內造成嚴重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時到達,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對有關地震、火災和救助傷員等互助協作體制。 ·平時鄰里之間應建立協作制度;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 ·積極參加防災訓練。 以下是如何避震 抓住時機,科學避震 地震發生時應沉著應震,立即採取行動避震。假如你的行為鎮定自若,就會獲得安全,躲過災難,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了一定準備,震時又能利用預警現象,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預警現象:預警現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顫動、建築物的晃動、強烈而怪異的地聲、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預警時間:可以逃生的時間。從感覺到地動到房屋倒塌,有大約十幾秒的時間,只要你事先有準備,就可能利用這寶貴的十幾秒鍾逃離險境,轉危為安。 避震空間:廢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間。不要以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條,室內有傢俱、物品等的支撐,廢墟中總會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 地震應急時應注意什麼 (1)震時是跑還是躲? 我國大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現象很短,由於劇烈地動,人們行動往往無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發現預警現象較早,則應力爭跑出室外到開闊、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謂就近避震,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 (2)身體應採取什麼姿勢?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3)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4.大震後,餘震還會不會造成建築物的破壞?許多建築物受到主震沖擊以後,雖然還未破壞,但已變得不太牢固,這時如果再來一些較強餘震,盡管其震級小於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主震還大。 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 (1)在家中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 --千萬不能站在房間中央; 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樓的朋友,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傢俱邊; --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 --內承重牆牆角;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千萬不能跳樓; --不要到陽台上去; --不要到樓梯去; --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牆上的扶手。 --不要到處亂跑,特別不要到樓道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場地開闊,發現預警現象早,可盡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內避震較安全的地點: --炕沿下;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戶邊; --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 (2)在學校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一切行動聽老師的指揮; --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特別對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要多關照。 ·正在上課時: --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時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樓房,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等等。 ·在操場或室外時: --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後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3)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 --如不得已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而動,避免被擠到牆壁處或柵欄處; --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待地震過去後,聽從服務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吊燈、廣告牌等高聳懸掛物。 ·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事故時受傷;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4)在戶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 --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等。 ·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注重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5)在野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郊外旅遊;或者,你家住農村,正在野外遊玩、拾柴或放牛,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 --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避開以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開以下山邊的危險環境: --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6)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麼辦? ·在室內: --遇到火災。千萬別亂跑,更不要到擁擠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注意要匍匐前進,逆風而進; --燃氣泄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要特別保護好頭部; --遇到化工廠等著火,並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方向跑,要盡快繞到工廠的上風方向去;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6.地震時生產崗位的應急處置對策為避免地震產生次生災害和保證要害系統工作的連續性,地震突然發生時,一切在崗人員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沉著冷靜,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果斷措施: (1)緊急拉下電閘,切斷電源; (2)一切高溫高壓裝置立即停止加溫加壓,採取降壓排氣措施; (3)撲滅爐火,關閉燃料爐門; (4)將易起化學反應的物質互相隔離; (5)迅速關閉存放毒氣、細菌的容器或閥門,防止泄露; (6)操作機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車事宜; (7)正在行駛中的火車、汽車等應迅速緊急剎車; (8)對於一些不能中斷的生產和科研部門,在崗人員應堅守崗位,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地震是可以預防的 目前,我國對於地震的預防大體上分為預測和預防兩個方面。預測是通過觀測儀器所記錄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預報,從而達到減輕震災的目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預防,因為人和財產的傷亡損失主要是在建築物內造成的,所以,加強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 加強房屋的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設的投資上可能增加一些,但從長遠的觀點看還是有利的,特別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礦、交通干線、電力樞紐、國際工程等政治、經濟中心,在確定地震危險區之後,更應該嚴格按照防震抗震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做到有備無患。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世界地震之最 ·最大的地震是智利的8.9級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 ·最深的地震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印尼蘇拉威西島以東,震級6.9級,震源深度720公里。 ·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國家是日本,全國的地震烈度都在九度以上。 ·地震最少的大國是巴西。 ·各國學者公認的對人類有實際意義的預報是1975年中國對海城7.2級地震的預報。 ·造成經濟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95年1月17日發生在日本阪神的7.2級地震,損失1000億美元。 ·世界上最早觀測記錄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的,記錄了公元132年發生在隴西的一次地震。 我國地震之最 ·烈度最高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發生在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震中烈度12度。 ·我國最大的地震為1920年發生在寧夏海原和1950年發生在西藏察隅的兩次特大地震,震級均為8.5級。 ·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陝西華縣的8級地震。死亡人數「其奏報有名者83萬有餘,不知名者復不數計」。 ·破壞和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地震,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人民幣。 ·我國發生地震最多的省份是台灣省。 ·我國是板塊內部發生地震最多的國家。死亡人數佔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人數的60%。 ·我國自建的第一個地震台是北京鷲峰地震台,於1930年開始記錄。 ·我國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69年4月10日發生在吉林省琿春的地震,深度達555公里。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我國歷史上發生8級以上地震共計17次。 ·我國共劃分為23個地震帶。 ·世界上有兩個特大的地震帶,即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全世界99%的地震發生在這兩個地震帶上。 ·我國有300多個城市,其中一半位於基本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20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於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 ·世界上死亡5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17次,其中有7次發生在我國。一次性死亡20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4次,全都在中國,一次在寧夏,還有一次在四川。

㈥ 這圖是哪裡的,是DNF女鬼劍宣傳畫嗎

親好哦 很高興為你解答 額這個很實在的告訴你 並不是的哦 不是DNF女鬼哦 呼呼
哈哈這段時間一款熱門的游戲王-牌對.決還不錯,游戲為了照顧到許多的新玩家,新手教學關的指引還挺詳細的,從單個技能的運用到跳躍、防禦和普通攻擊,玩家不但可以迅速上手,甚至可以自由更換英雄進行操作演練。我和小夥伴玩過後都覺得比其他游戲容易理解與上手。

㈦ 寒假安全宣傳畫怎麼畫

以前總是匆匆往返家中,幾年時間過去,竟無暇顧及周邊事物,今年終於有了閑余時間,讓我感受到家鄉的清新氣息。真可謂是時過境遷,一個小小的城市竟煥發出迷人的生機和活力。
一個依山傍水的城市,本應是一個很漂亮的城市,然而記憶中,每逢雨季,那條信江河便洪水泛濫,秧及周邊地區,稻田、農作物被洪水瘋狂吞噬,農民的辛苦勞作總是付之東流。住在河邊的居戶,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傢具浸泡在水中無計可施,每天進出擺渡,苦不堪言。市內的居民疏密程度不一,古老的木質房屋緊密相連,毫無安全防禦措施,建築凌亂,街道狹窄,垃圾到處可見。
呆在家裡閑來無事,母親便建議我到沿河路去走走。路過十字街頭,一個新奇的現象吸引住了我——交通紅綠燈,來往的車輛都嚴格遵守紅綠燈的指揮,不見有違反交通規則的。這在大城市也許並不覺得稀奇,可對於一個小城市來說卻是極大的改變,現在交通秩序井然,過馬路不再人心惶惶的了。
來到沿河路,展現眼前的竟是如畫一般的景象,信江河兩邊已被裝飾一新。河兩邊經過精心的改造,築上了高高的堤壩,栽種了各種樹木花草,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貫穿其中,幾塊平整的草地上坐著三兩人在那海闊天空、悠閑自在。在一個娛樂場所,快樂的小孩們盪著鞦韆,爬著階梯。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一樣,漫步於河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遠處的山、近處的水,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在一幅藍圖面前,我們看到了沿河公園兩邊的夜景,可謂燈火斑斕,美不勝收。
返回經過鬧市,竟也是全新的感覺,寬闊干凈的街道兩邊高樓林立,各種專賣、精品店超市遍布街區。逛街的人群絡繹不絕,忙於購置年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高檔商品也日益進入到居民家中,進入小康的家庭越來越多。
物變,人也在變。在一次拜訪我初中老師的談話中,我更多地了解了城市人民精神面貌的更新。現在人們越來越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為了充分發揮各個學校的優勢,城市中學改變了以前只有重點中學的模式,學校只設立高中部或初中部,這樣便於有針對性地集中管理,集中有效師資力量。而對於成人們來說,自身的進取心也不斷增強,我的老師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當初他教我時還是個初中老師,但經過不間斷地學習,現在已經是高中部的一名優秀老師,並在《世界英語》中發表過文章。和我同齡的很多年輕人也並不滿足於眼前的知識,考研究生成了他們的熱門話題,我現在也不再驚訝於鄰居的小孩用英文「Goodmorning」向我問好了。
當我站在「天橋」山的山頂俯視全市風景時,內心充滿感慨,禁不住想起了一句話——不進則退,任何事物總是處於不斷變化前進的狀態,而今突飛猛進的速度更是驚人,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與時俱進,加快自己的步伐,充分武裝自己,去迎接更嚴峻的挑戰。

㈧ 全民反詐,你我同行高新區實驗幼兒園開展防詐騙,防護宣傳活動,你怎麼看

為了更好地合理防止、立即操縱和妥善處理校園內很有可能產生的各種詐騙事情,搞好防範工作中,提高幼兒園老師學生和家長解決詐騙事情的工作能力,我園進行了防詐騙的主題教育主題活動,提升了眾多幼兒家長的安全性警覺性。

幼兒園舉辦教職員工防詐騙宣傳策劃大會,在李幼兒園園長領著下努力學習上級領導文檔,讓全體人員教職員工深刻認識到防範電信網詐騙違法犯罪重點工作中的必要性、迫切性,進一步提高思想意識、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危機感、使命感,提升確保,縝密機構,真抓實干。利用本次大會解讀各種五花八門的詐騙方法,用一個個真正的詐騙實例,提示教職員工平時沒忘記防詐騙:不聽信他人、不隨便點開未知連接、不隨便表露私人信息、不隨便轉賬,時刻綳緊防詐騙這一根弦。

明確責任,加強宣傳

總而言之,根據進行防詐騙教學活動,既正確引導所在地幼兒園教職員工及幼兒、家長保持警惕,不必聽信來路不明的電話和手機信息,不點一下路人發過來的連接,不表露自身及親人的信息內容,不向路人匯錢、轉賬。提升自身防範,避免 受騙上當,構建牢靠的觀念防禦;又根據幼兒將有關預防詐騙專業知識傳送給家長,產生小手拉大手,佳園一同防範電信網詐騙的合作體制,提高防範協力,保證 個人財產安全性。

㈨ 防震減災的手抄報 越詳細越好,最好有圖片

我也畫了,感覺用黑白顏色畫的比較好,不要畫太喜悅的
我這邊有關於防震減災的資料
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俗稱地動。它像平常的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即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絕大多數地震很小,不用靈敏儀器便覺察不到,約佔地震總數的99%,其餘的1%,約5萬次,才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習慣上稱為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000次;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8級以上大震每年發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嗎
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 一般我們將地震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場、化學場和微小地形變異常稱為微觀前兆,而將動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現出的異常,稱為宏觀異常。

震前動物異常
地震前動物比人先知先覺的科學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動物的異常現象在我國古代地震資料中早有記載。據不完全統計,在震前有異常的動物就有幾十種,空中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無處不在。 我國地震區群眾根據地震前動物異常反應編寫了預報地震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樹上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朝水面亂跳躍。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總之,震前動物異常比較普遍,表現行為有:煩躁、驚慌、不安、活動反常、不吃食、不進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動物異常出現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鍾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最為集中。

4.動物出現異常到發震時間有多長?一般來說,地震的震級越大,越接近臨震,動物異常的種類及數量就越多,反應程度也就越強烈。其發震時間為: (1)牛、馬、羊、豬震前幾小時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個月。 (3)雞?震前一至兩天。 (4)狗?震前半小時至兩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鴿子?震前幾小時甚至一天。 (7)魚類?震前幾小時至十天。
震前植物異常
震前植物異常現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系。表現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竹筍發芽,樹乾裂縫,提前發芽長葉。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常等。

震前氣象異常
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霜、雲、雨、雹、雪、聲、光、電、氣壓、地溫、氣溫、旱澇、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蘭、白閃光,紅綠光 防震減災宣傳
帶,火球,片狀光,帶狀光,柱狀光,球狀光,星殞如雨,大風大雨,灰塵遮天蔽日,怪風大作,陰雨連綿,雷電不止,冰雹大雪,變化驟然,悶熱燥熱、氣溫異常、氣溫嚴寒、氣壓突降、黑氣如霧、月色塵晦,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異常現象一般在震前幾秒鍾、幾分鍾至幾天多為出現。發現這種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備,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震前地下水異常
地震發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於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漩、發渾、發響、變溫、變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象。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 建立預報網,異常快報告。 這是我國震區群眾對歷次震前地下水變化規律的經驗總結。 怎樣利用地下水預報地震? 地下水在震前幾年就有趨勢性的變化,臨震前幾天至幾小時發生突然變化,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在空間上,震前由外圍逐漸向震中集中,而震後由震中向外圍擴散。我們掌握了這些一般的異常變化現象,採用最簡單的辦法,每天定時對井水進行觀測,抓住明顯的、特殊的變化,就能為地震預報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

地震監測預報
我國有哪些地震監測方法
地震孕育過程中常常出現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氣象學及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有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餘條前兆異常。由於地震孕育和發生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豐富多樣的。經過整理和研究,可將這些異常歸為10大類:地震學前兆、地殼形變、地磁、地電、重力、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宏觀前兆現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進行了科學的監測。只有綜合分析、研究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
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公元132年7月(東漢漢順帝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張衡被譽為地震儀之父。
何謂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的三要素是什麼?地震預報是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以及地震影響烈度和破壞易損程度的預測。通常,地震預報的三要素主要是指發震時間、地點和震級。
地震預報包括哪些類型
(1)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2)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3)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人類為了減輕地震災害,制定了一系列對付地震的戰略戰術,以獲取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這就是地震對策。簡言之,就是對付地震的辦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對策的主要內容是:地震監測、地震預報、工程抗震、社會防災、震後救災、恢復重建、平息恐慌等。

地震應急和救助常識
平時的准備工作
做好平時的准備工作,是將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條件。 (1)家庭的安全措施 ·對大衣櫃、餐具櫃櫥、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在餐具櫃櫥、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櫃櫥門敞開,裡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櫃櫥、壁櫥的門上安裝合頁加以固定。 ·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傷人,平時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注意傢具的擺放,確保安全的空間。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預制板牆,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火源較近的地方。 ·做好建築物檢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頂瓦等)。 (2)緊急備用品的准備 ·飲用水; ·食品、嬰兒奶粉; ·急救醫葯品; ·攜帶型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 ·現金、貴重品; ·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3)每月召開一次家庭防災會議 ·家裡安全的地方在哪裡? ·避難場所、避難道路的確認; ·學習應急處置救護的知識; ·家庭成員的分工; ·滅火器具放置場所的確認; ·萬一情況下,家人的聯絡方法和匯合場所; ·用火器具等的檢查; ·緊急用攜帶袋子的檢查、放置場所的確認。 (4)建立平時鄰里互助的協作制度 發生大地震後,會在很大區域內造成嚴重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時到達,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對有關地震、火災和救助傷員等互助協作體制。 ·平時鄰里之間應建立協作制度;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 ·積極參加防災訓練。

以下是如何避震

抓住時機,科學避震
地震發生時應沉著應震,立即採取行動避震。假如你的行為鎮定自若,就會獲得安全,躲過災難,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了一定準備,震時又能利用預警現象,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預警現象:預警現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顫動、建築物的晃動、強烈而怪異的地聲、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預警時間:可以逃生的時間。從感覺到地動到房屋倒塌,有大約十幾秒的時間,只要你事先有準備,就可能利用這寶貴的十幾秒鍾逃離險境,轉危為安。 避震空間:廢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間。不要以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條,室內有傢俱、物品等的支撐,廢墟中總會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
地震應急時應注意什麼
(1)震時是跑還是躲? 我國大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現象很短,由於劇烈地動,人們行動往往無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發現預警現象較早,則應力爭跑出室外到開闊、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謂就近避震,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 (2)身體應採取什麼姿勢?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3)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4.大震後,餘震還會不會造成建築物的破壞?許多建築物受到主震沖擊以後,雖然還未破壞,但已變得不太牢固,這時如果再來一些較強餘震,盡管其震級小於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主震還大。
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
(1)在家中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 ——千萬不能站在房間中央; 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樓的朋友,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傢俱邊; ——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 ——內承重牆牆角;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千萬不能跳樓; ——不要到陽台上去; ——不要到樓梯去; ——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牆上的扶手。 ——不要到處亂跑,特別不要到樓道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場地開闊,發現預警現象早,可盡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內避震較安全的地點: ——炕沿下; ——震前准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為: ——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戶邊; ——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 (2)在學校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一切行動聽老師的指揮; ——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特別對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要多關照。 ·正在上課時: ——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時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樓房,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等等。 ·在操場或室外時: ——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後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3)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 ——如不得已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而動,避免被擠到牆壁處或柵欄處; ——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待地震過去後,聽從服務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吊燈、廣告牌等高聳懸掛物。 ·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事故時受傷;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4)在戶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 ——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等。 ·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注重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5)在野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郊外旅遊;或者,你家住農村,正在野外遊玩、拾柴或放牛,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 ——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避開以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開以下山邊的危險環境: ——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6)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麼辦? ·在室內: ——遇到火災。千萬別亂跑,更不要到擁擠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注意要匍匐前進,逆風而進; ——燃氣泄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要特別保護好頭部; ——遇到化工廠等著火,並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方向跑,要盡快繞到工廠的上風方向去;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6.地震時生產崗位的應急處置對策為避免地震產生次生災害和保證要害系統工作的連續性,地震突然發生時,一切在崗人員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沉著冷靜,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果斷措施: (1)緊急拉下電閘,切斷電源; (2)一切高溫高壓裝置立即停止加溫加壓,採取降壓排氣措施; (3)撲滅爐火,關閉燃料爐門; (4)將易起化學反應的物質互相隔離; (5)迅速關閉存放毒氣、細菌的容器或閥門,防止泄露; (6)操作機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車事宜; (7)正在行駛中的火車、汽車等應迅速緊急剎車; (8)對於一些不能中斷的生產和科研部門,在崗人員應堅守崗位,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地震是可以預防的
目前,我國對於地震的預防大體上分為預測和預防兩個方面。預測是通過觀測儀器所記錄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預報,從而達到減輕震災的目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預防,因為人和財產的傷亡損失主要是在建築物內造成的,所以,加強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 加強房屋的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設的投資上可能增加一些,但從長遠的觀點看還是有利的,特別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礦、交通干線、電力樞紐、國際工程等政治、經濟中心,在確定地震危險區之後,更應該嚴格按照防震抗震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做到有備無患。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世界地震之最
·最大的地震是智利的8.9級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 ·最深的地震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印尼蘇拉威西島以東,震級6.9級,震源深度720公里。 ·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國家是日本,全國的地震烈度都在九度以上。 ·地震最少的大國是巴西。 ·各國學者公認的對人類有實際意義的預報是1975年中國對海城7.2級地震的預報。 ·造成經濟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95年1月17日發生在日本阪神的7.2級地震,損失1000億美元。 ·世界上最早觀測記錄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的,記錄了公元132年發生在隴西的一次地震。
我國地震之最
·烈度最高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發生在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震中烈度12度。 ·我國最大的地震為1920年發生在寧夏海原和1950年發生在西藏察隅的兩次特大地震,震級均為8.5級。 ·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陝西華縣的8級地震。死亡人數「其奏報有名者83萬有餘,不知名者復不數計」。 ·破壞和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地震,直接經濟損失96億元人民幣。 ·我國發生地震最多的省份是台灣省。 ·我國是板塊內部發生地震最多的國家。死亡人數佔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人數的60%。 ·我國自建的第一個地震台是北京鷲峰地震台,於1930年開始記錄。 ·我國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69年4月10日發生在吉林省琿春的地震,深度達555公里。
與地震相關的數字
·我國歷史上發生8級以上地震共計17次。 ·我國共劃分為23個地震帶。 ·世界上有兩個特大的地震帶,即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全世界99%的地震發生在這兩個地震帶上。 ·我國有300多個城市,其中一半位於基本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20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於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區。 ·世界上死亡5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17次,其中有7次發生在我國。一次性死亡20萬人以上的地震共發生4次,全都在中國,一次在寧夏,還有一次在四川。

㈩ 一年級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的手抄報圖片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閱讀全文

與防禦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特產品線下推廣方案 瀏覽:870
酒店夏季送清涼活動促銷 瀏覽:999
策劃方案中演示bd 瀏覽:931
市場營銷講師招聘 瀏覽:682
南通畢業那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01
單位學習培訓方案 瀏覽:728
互聯網醫療試點推廣方案 瀏覽:218
初中化學氣體製取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655
金通達電子商務 瀏覽:439
三八節家電商場策劃方案 瀏覽:648
培訓機構周年慶報名方案 瀏覽:167
酒店業務系統網路營銷訂房 瀏覽:172
銀行吸引客戶營銷方案 瀏覽:858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剃須刀 瀏覽:71
端午節小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0
幼兒園園本保育員培訓方案 瀏覽:210
徐麗雯市場營銷 瀏覽:611
國美市場營銷中的倫理問題 瀏覽:851
16年4月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367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前景2016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