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筠連特產是什麼
杜仲,又名思仲、思仙、木棉、五絲次、亂銀絲、兒仙木。是一種名貴葯材,多為版散生,權縣內南部山區較多。
蘭花,屬草本植物,全縣廣為所見。其品種有春蘭、春劍、送春、惠蘭、套葉蘭、寒蘭、夏蘭、免耳蘭及變異品種等。筠連屬四川省重點產蘭縣之一。
2. 在筠連辦理電瓶車牌照需要哪些流程
一、兩輪電瓶車上牌照需要什麼手續
1、先攜帶資料:
①、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外省市人員還需交本市《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②、非機動車來歷證明(購車發票);
③、電動車銷售(保修)登記單(第三聯);
④、非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
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⑥、電動自行車注冊登記業務需委託代理人辦理的,還需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註:攜帶資料後,要記得在車管所排隊等候。
2、車主本人或代理人領取《電動自行車注冊/轉移/注銷登記申請表》,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由車主本人或代理人按表格要求規范填寫詳實信息柄核實合格證。
3、查驗民警查驗車輛。對電動自行車的品牌型號、車架號、電機號、顏色與合格證、來歷證明進行信息比對,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拓號、稱重等查驗車輛。
4、經查驗合格的,由查驗民警在《電動自行車注冊/轉移/注銷登記申請表》拓號條上蓋章簽字,即可上牌。
二、牌照
俗稱車牌,也指車輛號牌,是分別懸掛在車子前後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質是鋁、鐵皮、塑料或紙質,在上面刻印車子的登記號碼、登記地區或其他的相關信息。車牌是對各車輛的編號與信息登記,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車牌可以知道該車輛的所屬地區,也可根據車牌查到該車輛的主人以及該車輛的登記信息。
3. 筠連在什麼地方
筠連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雲貴 高原北麓川滇兩省結合部,地跨東經104°17′—104°40′、北緯27°50′—28°14′之間。北界四川高縣,東接珙縣,南靠雲南威信、彝良,西鄰雲南鹽津。東西長48.5公里,南北寬43.4公里,幅員面積1256.13平方公里,略成圓形。筠連縣總面積1254平方千米 ,現有總人口39萬人。筠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農林牧業及多種經濟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時,無霜期>7365天。但因地勢起伏較大,立體氣候差異明顯,地處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氣溫9.1℃,海拔368.5米的沐灘河谷,常年平均氣溫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5℃。縣境夏秋降水最多,佔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佔全年降水的19.1%。由於大氣降水時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災害。 筠連資源極其豐富。縣境內優質無煙煤儲量高達28.12億噸,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發育,地下水資源豐富,奇峰異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處處可見,間歇泉與長流水並列,溫泉與冷泉共生,咸泉與淡泉齊名,地表露頭多達352處,形成以古樓峰叢為中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筠連苦丁茶作為鄉土特有品種,經過廣大群眾和技術人員的馴化,已在縣境內普遍栽培,面積達5.2萬畝,經過特殊工藝精製的香茗苦丁,暢銷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改革開放以來,筠連經濟、社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但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回顧歷史,繼往開來,掌握縣情,科學決策,是振興筠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筠連縣委、縣政府立足筠連縣情,圍繞2010年建成二級中心城市的目標,按照「解放思想寬環境,招商引資促發展;調整結構壯支柱,增收聚財脫困境;基礎建設樹形象,協調發展保穩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奇泉之鄉」三大品牌,不斷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 根據筠連的歷史和現狀,農業要不斷發展,以推廣科技成果為先導,以農田基本建設作後盾,並以資金投入作保證,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烤煙、茶葉、林業等各種經營項目;工業以能源為龍頭,走煤電與相關產業結合的道路,國家、集體、私營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鐵、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擴大規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寬中外市場,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振興筠連,教育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農業生產實現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4. 筠連縣LED廣告車宣傳車哪裡好
筠連縣暫時沒有廠家,說不上好和好,廣告車品牌分福田,東風,江淮,江鈴,慶鈴的同時也分小,中,大車型,一般小型和中型廣告車銷量比較多。
小型廣告車側面尺寸:2.24×1.44=3.2㎡ 6.7~9.8萬
中型廣告車側面尺寸:3.84×1.76=6.8㎡ 12.8~20.5萬
大型廣告車側面尺寸:5.44×2.24=12.2㎡ 15.2~26萬
底盤不一樣,配置不一樣,價格不一樣
5. 四川省筠連縣塘壩煤礦區普查
(1)概況
勘查區位於四川省城225°方向,中心點距筠連縣城直線距離約20千米,隸屬四川省筠連縣塘壩鎮、雙河鎮、龍鎮、孔雀鄉所轄。工作區地處川滇交界的中低山區,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礦區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較為便利。工作區屬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雲貴高原氣候特點。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2地質隊開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煤礦,工作程度為普查,勘查資金1841萬元。
(2)成果描述
礦區含煤岩系屬上二疊統宣威組,地層厚度121.79~155.96米,一般厚度142米。含煤15~20層,煤層總厚5.37~7.43米,平均5.98米,含煤系數4.21%;礦區有可採煤層3層(2、7、8),局部可採煤層4層(3、4、5、6),煤種單一,工業牌號均屬無煙煤三號。其中,2、8號煤層為高灰、特低硫、低熱值無煙煤;3、4號煤層為高灰、低硫、低熱值無煙煤;5、6、7號煤層為高灰、中高硫、低熱值無煙煤。
全區共探獲煤炭資源量(333+334)2.12億噸(未經評審),其中,(333)資源量0.72億噸,(334)資源量1.40億噸,(333)資源量占總資源量的34%。
預留探礦權范圍內共探獲煤炭資源量(333+334)1.75億噸,其中,(333)資源量0.61億噸,(334)資源量1.14億噸。塘壩煤礦區外圍的四川省境內還探獲煤炭(333+334)資源量0.37億噸,其中,(333)資源量0.11億噸,(334)資源量0.26億噸。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項目於2008年8月正式開始鑽探施工,普查區勘查類型為Ⅱ類Ⅱ型,以2000米基本線距、1000~1500米孔距探求(333)資源量,深部用稀疏工程探求(334)資源量。共完工鑽孔17個,總鑽尺127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