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村級防疫員培訓內容
動物防疫法,條例,畜產品安全管理知識,四大疫病、免疫常識,過敏應急處理等
B. 普及防疫知識的目的
普及防疫知識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C. 疫情防控宣傳單」,通過電視、網路學習了解相關知識,製作宣傳單
在疫情防控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都公開透明加大了宣傳力度。
D. 怎樣加強黃岩區宣傳,組織培訓,普及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知識
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在入侵之初,由於其為害程度往往比較輕,其潛在危險性不易被廣大農民所認識,要開展防控難度比較大。因此,只有開展大規模的宣傳培訓才能提高廣大農民開展積極防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柑橘黃龍病防控知識宣傳方面,2004年開展「一戶一宣傳」,印發宣傳資料12.57萬份,分發到橘區每一農戶;2005年開展宣傳周活動,製作「柑橘黃龍病科教片(VCD)」,做到進村、進基地播放;2006年堅持抓各項宣傳和培訓工作,在各自然村張貼「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模式圖」,與黃岩電視台聯合製作電視專題片「決戰黃龍病」,在黃岩電視台連續播放5次,並通過農民信箱這一信息平台通知廣大橘農積極收看,提高收視率,讓廣大橘農進一步掌握防控知識,提高防控工作的自覺性;2007年組織各級各類培訓20期次,受訓人數358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500份。在此同時,在2007年8月下旬和2008年1月上旬以電視新聞報道和印發宣傳資料及通過農民信箱的形式,重點宣傳柑橘木虱秋季防治和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以示範區建設來帶動柑橘黃龍病的綜合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柑橘黃龍病防控知識家喻戶曉,在柑橘黃龍病老病區連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識別柑橘黃龍病,也知道此病在目前是沒有化學農葯防治的,只有搞好柑橘木虱防治和徹底砍挖病樹。
E. 防疫安全知識內容有哪些
1、非必要不外出
回家過年,建議居家隔離,盡量減少外出。從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必須配合落實必要的防控措施,如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等。
2、不扎堆、不聚集
人員密集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及開放式旅遊景點,人員接觸時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在車站、公交車、超市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持適當距離,盡量減少與他人交流。尤其是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活動,提倡用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拜年。盡量不舉辦或參加聚會聚餐活動。
3、加強自我防護
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庭生活用品、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後應積極洗手。
4、室內要通風
生活居室保持清潔,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一般來說,每天開窗2—3次,每次30分鍾。根據房間的大小情況來決定,房間大的可以適當延長一些。
5、做好健康監測
做好健康監測。注意個人及幼兒的日常防護,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佩戴好口罩,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就醫。如有可疑流行病學史,應主動告知醫務人員,前往醫院途中盡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F.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一、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的好習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空間,前往醫院就診、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從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等高風險暴露人員,應正確佩戴口罩。年老及體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到人多密集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客流較多時,有序排隊等候,避免人員擁擠。
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垃圾箱內。
四、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居室和辦公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避免空氣污濁。冬季使用空調前應進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氣流動和自然通風。
五、注意飲食安全衛生
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處理食材應生熟分開、煮熟煮透。購物、處理食材、飯前飯後應保持手衛生。
六、自覺堅持安全出行
杜絕帶病上班上學。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盡量避免外出,特別是近期與發熱、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人員,盡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時,盡量選擇刷卡、掃碼等非接觸方式充值、購票。遵守公交、地鐵等部門防疫規定,如戴口罩、測體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