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黃姚宣傳片

黃姚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9-30 04:14:10

❶ 誰可以幫我找到王惟寫的散文<<邂逅黃姚>>

邂逅黃姚,如同邂逅時間犯下的一個美麗的錯誤。時間遺忘了這座古鎮,同時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藏於深山之中的黃姚古鎮,陸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黃姚傳奇的起點和終點。通達三江的姚水,使古鎮在明清兩朝成為出海通衢的商業中心,到了民國時代,隨著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鎮也失去了舊日的繁華,重新與世隔絕。當姚水退去之時,時間吻別了這座古鎮,悄然而去。此後的草長鶯飛、年華暗換,又有誰人知曉呢?即使戰爭也沒有打破這里的寧靜,古鎮對於戰爭的記憶,只是幾位歷史名人來去飄然的雪泥鴻爪的倩影。

百年之後,與時間一同歸來的,是異鄉人的驚艷。當那些來自塵囂的人們終於到達了神話的彼岸,他們的第一感覺早已題寫在古鎮一幅斑駁的楹聯之上——「別有洞天藏世界,更無勝地賽仙山」。明清風格的嶺南民居、以九宮八卦陣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參天。昔日商號雲集的桂東名鎮,今日小橋流水的世外桃源,彷彿絕代名姝洗盡鉛華,那般的風情,是令人難以抵擋的。

古鎮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鑲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雙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彷彿漫步於歲月一聲悠長的嘆息。那淳厚的質感,令我甘心在這古鎮的青石街上做一縷幽魂,看歲月如何無情,又如何任是無情也動人。

四處彌漫的寧靜是黃姚的外表,幽幽散發的文氣是黃姚的內涵。傳說,從清康熙到光緒年間,黃姚就出過11名舉人。舉子們當年的書生意氣、詩酒風流早已渾然內斂,如今的黃姚依然君子如玉,觸手也溫。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一塊塊牌匾如同一張張泛黃的古鎮的名片,所謂溫柔敦厚,所謂骨感崢嶸,昨日種種,盡在不言之中。

黃姚依然是任運而恬淡的。這里的人們樂山,雖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仁者;這里的人們樂水,雖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見逐鬧嬉戲的童顏稚子,皆有三分靈氣,枯坐檐下的鶴發老者,尚帶七分古風。便是柴門犬吠、舍里雞啼,梁間黍香,但凡此間風物,皆有一段灑脫悠然的風流態度。

黃姚依然是一卷塵緣未了的浮世繪。斜暉晚照中,裊裊上升的炊煙是古鎮的呼吸,捶衣舂米的悶響是古鎮的脈搏,而阡陌閭巷間的生息歌哭,是古鎮的靈魂。青石街上的木門常常是厚重而細節豐盈的,推開來是「吱呀」一聲,彷彿蒼涼的記憶由沉睡中醒來,慵懶地打了個哈欠,邁進去便有一腳踏空的暈眩,如同穿越時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

黃姚依然是時間的迷宮。當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畫棟雕梁,彷彿你凝望的是歷史,其實你凝望的是時尚,五百年前的時尚;當你走過一條條靜謐幽深的青石老街,彷彿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實你穿越的是繁華,康乾盛世的繁華;當你撫摸那褪色的門楣、模糊的雕像,彷彿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實你感受的是精緻,是流年鐫刻、風描雨繪的精緻。

這就是黃姚,千年一夢的黃姚,多少異鄉人遠道而來,只為見證今時的雨滴敲打萬曆年的窗欞,只為猜測古祠深宅背後所隱藏的幾許紅塵無奈,只為聆聽那一江碧水緩緩講述黃姚古鎮的前世今生。

❷ 純純的秋來,暖暖的,是什麼歌曲,就是廣西衛視,黃姚古鎮宣傳片的主題曲,太好聽了有知道的嗎,高分,絕

坐上高鐵去賀州

❸ 純純的秋來是什麼歌,就是現在廣西衛視播出的黃姚古鎮宣傳片的裡面的主題曲,很好聽的叫什麼名字啊太好聽

半份關心
播放
歌手:鄭欣宜
語言:粵語
所屬專輯:有故事的人
發行時間

❹ 廣西賀州的黃姚古鎮好玩嗎去過的朋友請說說

黃姚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北面與鍾山同古鎮、清塘鎮接壤,東面與鳳凰鄉、賀州市公會鎮毗鄰,南與樟木林鄉、富羅鎮交界,西面與走馬鄉相依。鎮政府所在地東距賀州市62.7公里(二級公路),西距縣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發祥於宋朝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與麗江、鳳凰等諸多人聲鼎沸的古鎮相比,黃姚養在深閨人未識,她安靜、秀氣,如同小清新一般淡雅。因交通尚不便利,宣傳力度不大,恰使這座古樸小鎮的人文和風情免受污染。
舞魚龍
每年的大年初二,黃姚古鎮的居民自發地集中一起,參與舞魚、舞龍、舞獅、黃姚古鎮的建築 (15張) 舞龜蚌以及表演光對陣、五花陣、提燈等傳統活動,共同祈福新春,慶賀新年。提燈晚會當地也稱舞魚龍,由上千人的遊行表演隊伍組成,他們在遊行前進中向觀眾展示光對陣、嗩吶、提燈、五花陣、扮飾、萬事、扮龍、舞板凳龍、舞獅、舞魚、舞龍等近20個當地民間傳統表演節目。
七月十四中元節
七月十四「中元節」是黃姚古鎮當地可以和過年相媲美的節日,一共要過兩天。十四晚上,男女老少都會聚到帶龍橋頭到興寧廟的那一段河邊,觀看放燈。到了十五的晚上,人們又聚在河邊,在放燈結束後年輕男女會跳下河搶抽子燈,把搶到的柚子拿回家和家人分享。
龍爪榕
龍爪榕因其氣根形似龍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樹齡。從正門進入沿右岔路尋去即可見。古樹竟是在石頭中生長,與岩石緊緊相擁,根須沒法充分伸展,故又名「石上榕」。而枝幹卻盤根錯節,參天繁茂,伸展至半空,倒影清溪,參差斑駁。最有趣的是,有調皮的孩童還躺卧在巨大的根窩間,被如老人般的古榕慈祥地懷抱著。
帶龍橋
黃姚15座古橋梁中最大的一座,電影《面紗》曾在此取景。
去黃姚古鎮的的最佳時間是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段時間當地氣候宜人,柿子、山楂等水果也先後成熟,可享用鮮美的果蔬。此外,每年3、4月間雨季來臨時游古鎮,踩在停雨後濕潤泛光的青石板上,清雅靜美,也別有一番風味,特別能拍到好片。——信息來源於小鎮微報

❺ 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以前拍過一個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酒是故鄉醇》…《茶是故鄉濃》樓主滿意嗎?都是香港那邊的小明星拍的

❻ 黃姚古鎮遊玩有哪些娛樂

娛樂?不知道怎麼說 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古鎮 要感受的是氛圍吧 還不錯的 沒有怎麼被商業化
景區現在雖說是要門票的,60塊這樣,學生證是30塊,但是游覽完整個古鎮,發現這里的入口非常之多,完全沒有必要去購買門票,而且其實這里賣票的地方都沒有的,我們已經從正門口出出進進n多次也沒有看見哪裡可以賣票,但是裡面以及門口會有值班的人檢查,購買了門票的有一個可粘貼的圓狀的紙片貼在肩膀上,所以只要靈活一點的話完全不需要買票的哦~~~
關於住宿的問題,本人建議去古鎮裡面住,可能比外面稍微貴一點,但是既然是感受這種古鎮的氛圍,也就不要吝嗇那幾十塊錢了,而且你還是可以和裡面的客棧老闆砍價的嘛,就看自己的口才咯、、、有名點的是泊客驛站,裡麵包括住宿、咖啡、茶等的一個小BAR。我們是住在一個名字叫有家客棧的地方,老闆人很好的,但是由於這家店是新開的,裝飾的還不是很好,不過衛生不錯,就是沒有電視哦、、因為我們是過節期間去的房價要150,後來砍價到100,平時老闆大概會要加80,大家還是要好好的砍價才不會吃虧哈~~ 在古鎮外面還有一家有名的市場旅社,在菜市場裡面,價格會便宜點,但是感覺環境和衛生不是很好,而市場旅社出名主要是因為這是唯一一家可以俯瞰黃姚古鎮全景的地方,如果你不住在這里,去樓頂看風景以及拍照的話是要交錢的,每位5塊,還是砍價,我們4個人10塊錢上去的、、、個人覺得這里還是非常有必要去一下的哦~~~~
關於吃飯的問題,新街這邊的餐館會便宜一點,不過在古鎮裡面依山傍水在露天的環境下品嘗農家樂也是不錯的選擇,好玩的是你吃飯的時候會有狗狗在旁邊看你吃哦。。。但是千萬不要給他們丟食物,不然會引來很多其他狗啊 雞啊 什麼的 呵呵呵、、、、在帶龍橋旁邊的一家農家樂是上過cctv的哦、、菜其實也蠻好的,不過價錢果然很貴,其實吃完還是可以砍價的,能省則省嘛。。至於特色菜老闆會給你介紹,這里有名的也就是豆豉了,比如豆豉蒸排骨、豆豉熏雞,豆腐釀等等。如果想買些豆豉回去的話建議是二嬸豆豉,在大小池塘對面的地方,據說這是做的比較好的一家。新街有一家權二米粉店,味道也不錯,4塊一份,值得一嘗哦~~~另外有一家吃茶的地方叫「秋歌三茶」,裡面的師父特意強調是吃茶,而不是喝茶,我們所在的客棧的唐老闆和他認識,所以他晚上有來我們住的有家客棧做茶會,跟我們講一些有關茶的來歷以及文化,豐富一下自己的課外知識也蠻不錯的,也可以去他的店鋪吃茶,也就是幾塊錢一碗。據說是當時這位師父把自己家族對於茶文化的見解寫成文章放在網上,日本有類似於人民日報的報社還專門來采訪過他,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師父是很願意跟別人講茶文化的人,大概也是為了宣傳吧。

❼ 賀州市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廣西名鎮。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發祥於宋朝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黃姚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縣城東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與鍾山同古鎮、清塘鎮接壤,東面與鳳凰鄉、賀州市公會鎮毗鄰,南與樟木林鄉、富羅鎮交界,西面與走馬鄉相依。 黃姚古鎮 鎮政府所在地東距賀州市72公里,西距縣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黃姚鎮轄文洞、界塘、岩頭、楊村、篁竹、鞏橋、筆頭、中洞等7個行政村。轄區總面積244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街)委會,55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008戶,總人口55662人,其中街區人口5791人,非農業人口1983人,是全縣人口第一大鄉鎮。 全鎮居民600多戶,八條街道,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由於黃姚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皆山,易守難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鎮處於半封閉狀態,使得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得以保存。抗日時期,這里被定為敵後根據地,大批愛國人士從桂林到黃姚,這些文物、故居至今仍被完好保存著,如韓愈、劉宗標墨跡,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錢興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 全鎮水田面積31000畝,鎮政府所在地的鞏橋圩歷來是我縣北面鄉鎮的中心集市,也是全縣最大的農貿集市,目前圩鎮總面積30 萬平方米。境內蘊藏 豐富的石灰石、鐵礦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鎮內阡陌縱橫,奇峰聳立,風景旖旎。 黃姚古鎮於1995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古鎮,目前尚保留有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並以「夢境家園」的「小桂林」之稱而享譽區內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風窟和界塘出氣岩等一批旅遊資源正在規劃開發之中。 黃姚特產 是昭平縣糧食和各類水果主產區,盛產優質大米、青梅、曬煙、香芋、楊梅、山楂、月柿、柑橘、板栗等,另外,比較著名的 土特產有譽美東南亞的、具有幾百年歷史的佐餐調味佳品—黃姚豆豉、滋補佳品—九制黃精等。黃姚豆豉在清朝被列為宮廷貢品,在民國時遠銷東南亞。豆豉宴,是黃姚的一大特色菜系。黃姚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全鎮方圓3.6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鎮內山水岩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鑲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鏡。鎮內的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屬嶺南風格建築,與周圍環境形成一體,被稱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是一個天然的山水園林古鎮。抗戰期間,國內許多著名的愛國人士在此居住。廣西黃姚古鎮入選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 2005年9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2005中外旅遊品牌推廣峰會的授獎大會上,黃姚古鎮被被亞太地區旅遊合作組織、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和中外旅遊品牌推廣峰會組委會聯合推介為「中國最具旅遊價值古城鎮」,成為我國最具旅遊價值古城鎮之一,也是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古城鎮。 黃姚古鎮的綺麗風光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香港無線電視台《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劇組專程到黃姚拍攝外景。《茶是故鄉濃》的茶山外景以昭平有機茶園為主,制茶、炒茶是在黃姚的茶葉作坊拍攝,景區保留了傳統的茶葉作坊以及唐宋時期的蒸青制茶工藝,遊客還可以免費吃到按古鎮傳統手工製作,用古鎮仙人古井的活泉烹制的秋歌三茶:擂茶、米茶和抹茶。 黃姚景區 · 景區 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聳立,溶洞幽深,清溪環繞,古樹參天。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有文明閣、寶珠觀、興寧廟、獅子廟、古戲台、吳家祠、郭家祠、佐龍寺、見龍寺、帶龍橋、護龍橋、天然亭等。 全鎮八條街道,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觀還有韓愈、劉宗標墨跡,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錢興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古鎮沒有設關卡收費,基本上是旅遊團的人被旅遊車拉到古鎮的廣場入口集體買門票,自助的驢可以從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鎮。古鎮中的幾處景點,如帶龍橋、且坐吃茶、村口。古鎮中還有很多小景都不錯,是攝影發燒友的好去處。古鎮旁邊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閣,一路田園,風光不錯。在古鎮緊挨著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個黃姚鎮的全景,當地的孩子都是義務的向導,可跟他們去爬 山。此外,黃姚古鎮也是 電影《面紗》製作方在中國的拍攝地點。 · 文明閣 這是一個建在山上的小廟,當地村民拜神的地方,到了文明閣繼續往上爬,有一個平台,是當地人求雨用的,爬上去可以看到小河和田園農庄。文明閣下面有一塊草坪,黃姚的孩子一定會慫恿你晚上去放煙花+燒烤,在 這里看星星也不錯。不過燒烤完了不要忘記把帶來的垃圾袋和煙花彈筒收拾起來,把紙巾之類的雜物一並帶走。 · 周家水庫 在往昭平方向約三四公里的地方,乘車電三輪1元,走路也可以。這個水庫有20個公用的竹排,可以隨意使用,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往水庫途中,兩邊的田園風景很好,該地區特有的黃泥磚牆,配上縱橫阡陌,感覺柔美。回程遙望古鎮,鎮子後面喀斯特地貌群峰聳立,古樸秀美。 · 節慶 在黃姚時查了一下當地的老月刊,見到兩個節日,一個是農歷三月初三,在古戲台唱大戲;另一個是農歷七月十四、十五兩日,有一個祭河神的習俗(晚上點了柚子燈放到河裡),儀式大概進行2-3小時。總之,黃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來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覺到的,需要花點時間去體會。這里民風淳樸,古意濃濃,讓人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 旅遊特色 黃姚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全鎮方圓3.6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鎮內山水岩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鑲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鏡。鎮內的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屬嶺南風格建築,與周圍環境形成一體,被稱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是一個天然的山水園林古鎮。黃姚古鎮入選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 黃姚古鎮土特產有譽美東南亞、具有幾百年歷史的佐餐調味佳品———黃姚豆豉、滋補佳品———九制黃精等。黃姚豆豉在清朝被列為宮廷貢品,在民國時遠銷東南亞。豆豉宴,是黃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戰期間,國內許多著名的愛國人士在此居住。 黃姚古鎮的綺麗風光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香港無線電視台《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劇組專程到黃姚拍攝外景。《茶是故鄉濃》的茶山外景以昭平有機茶園為主,制茶、炒茶是在黃姚的茶葉作坊拍攝,景區保留了傳統的茶葉作坊以及唐宋時期的蒸青制茶工藝,遊客還可以免費吃到按古鎮傳統手工製作、用古鎮仙人古井的活泉烹制的「秋歌三茶」:擂茶、米茶和抹茶。 旅遊指南 · 交通路線 火車 2009年9月28日,賀州結束了沒有火車的歷史。旅客可以從全國各地乘坐火車到達賀州,再轉乘汽車到黃姚。南寧→賀州,K9336 / K9337 次,11:45發車,當天20:10到達賀州,空調快速,全程577公里,硬座票價79元,硬卧下票價149元。 汽車 從廣州往 黃姚古鎮沒有直達的長途汽車,需由廣州到賀州(八步)轉車。 從廣州往賀州的班車在環市西路省站乘坐,每天有五個班次,從下午開始發車,票價80元。 從桂林到黃姚的班車在桂林汽車總站乘坐,每天9:00和13:30,只有兩班車。 賀州往黃姚有兩條路: 一條是從八步上賀(州)鍾(山)高速(桂梧高速支線)轉桂梧高速(主線)往梧州方向,在篁竹互通出口出高速,走723縣道往黃姚方向走幾分鍾路程就到黃姚了。 另一條路是從八步走八(步)黃(姚)二級公路,全程62.7公路,該路設計為雙向二車道,設計時速為60千米每小時。 離開黃姚的班車也是以上兩條線路: 黃姚鎮的汽車客運站鞏橋汽車站在鎮政府駐地鞏橋,黃姚古鎮至鞏橋汽車站約4.5千米,鞏橋到賀州(八步)的班車最早班是6:30,每天有多趟車到賀州(八步);黃姚到鍾山每天有3班車:8:30,11:30,15:00。 也可在黃姚古鎮的景區門口等待去往賀州的客車,早上6點半在古鎮景區門口可以乘坐,再到賀州客運總站乘坐回程客車即可,黃姚→賀州八步區票價17元。 從南寧去往黃姚,先從南寧琅東汽車站坐快巴,最早一班是早上9點發車,票價148元。到達賀州汽車總站之後轉站到賀州西站(汽車客運站)乘坐去往黃姚的客車。賀州八步區→黃姚票價17元。 · 住宿介紹 古鎮內外有多家旅社,客棧.建議在古鎮內入住。古鎮景區內有多家民居客棧,如泊客驛站,舒馨憶站,逍遙遊客棧,偶然間酒吧,古崖居,古鎮人家,和興驛站,金德庄等,各具特色,可在鄉游網預訂。市場旅社是黃姚最高建築,在6樓天台可以看到古鎮全貌,也是早晨看日出的絕好位置。 · 黃姚小吃 黃姚豆腐是當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釀,兩種都應該嘗嘗。黃姚還有新鮮的平菇、糍菇,蔬菜也很鮮甜,市場還有草魚和鯉魚。不過,黃姚的餐館不多,而且都不怎麼會做菜,所有的菜都是炒菜,想要吃廣東的煲仔菜是找不到的。古鎮酒家做的菜相對好吃些,斜對面的飯店旅館冷清些,基本上是叫了菜才去市場買,不過這里較古鎮酒家更便宜些。另外,廣場對面有一家粥店,有雞、田雞、塘虱等粥品,一鍋10元,晚上也照常營業。街上有每天白天供應好吃的米粉和雲吞,一元一大碗。市場里有湯圓店,湯圓又大又圓, 一元錢可以買到五個或六個。黃姚也賣油茶。 黃姚豆豉很有名,可作調味。黃姚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紅薯,戶戶都曬紅薯干,每天都有小孩在街邊、路邊、村口煨紅薯,所以在黃姚,紅薯你一定不會少吃。黃姚市場里賣的是菜園雞,味道已經很不錯了,如到農家去買,味道更好。黃姚人家都養雞,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別好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黃姚人很熱情好客,從紅薯、稀飯、米粉、糍粑到正餐,從早餐、中餐到晚餐,如有心試試農家飯的話,最好帶一點小禮品贈給他們(或者買些水果)。不過一兩年之後就難說了,遊人多了,民風就難免壞了。 賀州黃姚古鎮門票 68元 網上優惠價58元 黃姚古鎮建築特色 據介紹,現在古鎮完整保存著8條石板街,全長10多公里。明清古建築保存有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景觀建築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 黃姚古鎮的房屋多為兩層的磚瓦結構,雖沒有都市大戶人家那種恢宏氣魄,但建築精美、磚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古建築的樑柱、斗拱、檁椽、牆面、天花都雕梁畫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黃姚過去以商業著稱,沿街兩側的老房子絕大多數都是昔日的店鋪。那些昔日店鋪老舊的木頭窗戶上,還留著一個圓孔,是晚上關門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通道。古鎮每條街巷的青石板上總能看到碗口大小、連成一排的小洞,據說在當年用於安放閘門,防禦外敵。 黃姚鎮口有一座明代建築的古戲台。戲台中央懸掛一塊木質牌匾,上書三個行草大字「可以興」。 黃姚古鎮革命遺址 黃姚這個小家碧玉般嫻靜的小鎮,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為諸多的革命志士、文化名人提供了庇佑。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歐陽予倩……這些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革命志士都在黃姚留下了寓所。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里那些發黃的照片,無聲地證明著這個小橋流水的地方在中國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地位。

❽ 黃姚古鎮導游詞

寫作思路: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結束語

示例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黃姚古鎮參觀游覽。我是大家本次導游,願我們相處愉快。

黃姚古鎮方圓3.6公里,屬喀斯特地貌。發祥於宋朝年間,有著近1000年歷史。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黃姚古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9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景區。

黃姚古鎮東部姚江兩岸是古鎮的主要生活和公共娛樂區,姚江以西,興寧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區是商業區。古鎮由龍畔街、中興街、商業街區三塊自成防禦體系的建築群組成。這三處建築群又通過橋梁、寨牆、門樓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下面的時間,請大家自己游覽觀光。提醒大家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獨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另外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遊客,為我們的世界遺產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再見!

結束語(旅遊完結時)

各位朋友,咱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留下一絲美好的回憶。

(8)黃姚宣傳片擴展閱讀

導游詞易出現的問題

1、內容太單薄。

2、導游詞不是散文,書面語太重介紹,口語化注意不夠。

3、結構層次不清楚,邏輯性不強,條理不清晰。

4、缺乏鮮明主題和觀點。

5、應該有自我介紹以及導游慣用語,同時要注意與遊客進行交流,盡量有互動節目。

6、沒有處理好「景」與「事」的關系,講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離景點內容。

❾ 央視4套紀錄片《中古古鎮》都介紹了那些古鎮要全部!!

第一位:丹巴藏寨
丹巴縣位於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旁,與道孚、康定縣和阿壩州 小金、金川縣接壤,全縣總全面積5649平方公里,轄一鎮十四鄉,居住著以藏族為主的15個民族共5.7萬餘人。丹巴縣是巴顏喀拉山脈、邛崍山脈等匯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氂牛河、大小金川河的發源或流徑處素有「岩巔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稱。這里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無邊無際,當地藏民族把這種特徵括為「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樹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壯麗迷人的風光、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獨具一格的古石碉樓、多姿多彩的風情,驚現出丹巴的神奇和美麗。
第二位: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黃姚位於廣西昭平縣,距桂林200公里,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地處灕江下游,素有「詩境家園」之稱。古鎮方圓1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黃姚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每一外景點都不需刻意尋找,沿著石板路慢慢走,也許在無意間你就可能會發現一些令你驚喜的東西。
黃姚古鎮,位於縣城東北部40公里(直距),列為廣西名鎮。全鎮居民600多戶,八條街道,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古鎮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有文明閣、寶珠觀、興宇廟、獅子廟、古戲台、吳家祠、郭家祠、佐龍寺、見龍寺、帶龍橋、護龍橋、天然亭等。人文景觀還有韓愈、劉宗標墨跡、錢興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一般來說,比較常規的景點包括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古戲台、皇帝詔書、寶珠觀、鯉魚街、八仙睡榕、佐龍橋、千年古榕、嶺南第一石板街等。
黃姚無疑是廣西第一古鎮,有著近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淀。古鎮相當精緻,精緻得宛如江南小鎮般典雅清幽,古樸摯淳。

黃姚位於廣西昭平縣,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還是一個有9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黃姚鎮發祥於宋代,宋將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當地黃姚兩姓人居多,給小鎮起了一個名字「黃姚」,這個地名一用就是千年。
第三位:婺源古鎮
婺源古鎮
江西省上饒地區轄縣,江西最大產茶基地。位於贛東北樂安江上游,北鄰安徽,東毗浙江。面積2947平方公里,人口32.04萬。縣府駐紫陽鎮。唐置縣,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隸屬徽州。1934年由安徽劃入江西。縣境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0%,余為低丘、崗地。最高峰擂鼓尖在與安徽省交界處,海拔163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有利林木生長。全縣林地佔土地面積的49%,活立木蓄積量達820餘萬立方米。盛產松、 杉、毛竹和茶葉、油茶、香菇等。茶葉產量常佔全省的1/3,綠茶素稱「婺綠」,與武寧縣的「寧紅」齊名。其他土特產有龍尾硯、婺墨等。礦產資源有煤、鐵、鎢、金、銅和硯石等。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婺源博物館有館藏文物萬余件,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譽;儺舞、茶道、抬閣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歷代名人遺跡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鄉野。全縣有1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文物保護單位13處,2個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婺源生態優美,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荷包紅魚、綠茶、龍尾硯、江灣雪梨是婺源紅、綠、黑、白「四色」特產,久負盛名。婺源有世界瀕臨絕跡鳥種——黃喉噪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鴛鴦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對鴛鴦來到這里越冬,有華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第四位:烏鎮
烏鎮

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修真觀戲台、雙橋風情、梁苑勝跡、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當地有:賀歲拜年、元宵走橋、清明踏青、立夏稱人、端午吃粽、分龍彩雨、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臘月小更等習俗。
第五位:周庄
周庄
史載於1086年的周庄,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朴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庄,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聯合國亞太地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美國政府獎、世界最具魅力水鄉和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華環境獎、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殊榮。
憑借得天獨厚的水鄉古鎮旅遊資源,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水鄉古鎮為依託,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完善景區建設,豐富旅遊內容,強化宣傳促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水鄉」的旅遊文化品牌,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游的先河,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最受外國人喜歡的50個地方」和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中國知名旅遊品牌的榮譽。
近年來,不斷致力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弘揚和傳承,積極探索文化旅遊,全力塑造「民俗周庄、生活周庄、文化周庄」,正日益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窗口,更是受到了中外遊客的青睞,每年吸引了超過250萬人次的遊人前來觀光、休閑、度假,全社會旅遊收入達8億元。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富貴園、江南人家、錢龍盛市等適宜現代休閑體驗型旅遊配套項目的相繼推出和完善,擴大旅遊規模,做大旅遊盤子,使周庄旅遊逐步向休閑度假型旅遊發展。
經過十年保護、十年發展,周庄跨入十年提升時期,提出了打造「國際周庄」的構想。藉助經典的江南水鄉文化來展示優秀的中華文明,以文化的交融為切入點,把周庄推向國際。通過資源的整合,推出適宜現代體驗式旅遊的精品線路和項目,加大投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和提高國際接待能力,努力把周庄建設

第六位:同里鎮
同里鎮

同里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同里鎮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為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第七位: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里,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第八位:赤坎古鎮
赤坎古鎮

赤坎古鎮位於江門市轄下的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12公里,有350多年歷史,是一座具有濃郁嶺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潭江橫貫全鎮,總人口4.8萬人,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共7.2萬人,是著名的僑鄉。赤坎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築,中西合璧。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是市鎮,清一色的騎樓,龐大的洋樓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閑游浪盪,在老街上體驗似乎尚停留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生活。古鎮上也有碉樓,而遠近聞名的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堤西路的騎樓建築群更是僑鄉一絕,已被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第九位:長汀縣
長汀縣
上塘、長汀縣為福建省龍岩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北緯25°18′40″~26°02′05″之間,東經116°00′45″~116°39′20″,總面積3089.9平方千米。地處福建西部,閩贛邊陲要沖。這里千山競秀,群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福建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戶籍人口49.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01萬人。通行閩西客方言長汀話。
縣人民政府駐汀州鎮。全縣轄11個鎮、7個鄉:濯田鎮、汀州鎮、大同鎮、古城鎮、新橋鎮、館前鎮、童坊鎮、河田鎮、南山鎮、四都鎮、塗坊鎮、策武鄉、鐵長鄉、庵傑鄉、三洲鄉、宣成鄉、紅山鄉、羊牯鄉。
第十位:喀納斯湖畔古村落
喀納斯湖畔古村落

圖瓦村位於喀納斯湖南岸3公里處的喀納斯河谷地帶,周圍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是布爾津縣前往喀納斯湖旅遊的必經之路。圖瓦村居住有100多戶,1400多人。圖瓦人多居住在用松木搭建的塔形木屋中,這種建築稱作「木楞屋」,四壁均為原木壘砌,有天棚有地板,屋頂尖斜,以適應山區多雨雪的環境。
圖瓦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牧業為主,以狩獵、捕魚和採集為輔。春暖花開時節,他們趕著牛羊去深山裡的夏牧場;深秋時分,又趕著牲畜下山,住進木屋度過漫長的冬季。圖瓦人主要居住在禾木-喀納斯蒙古民族鄉的禾木村、喀納斯村,以及喀納斯湖西面18公里外的白哈巴村,人口約2000人左右。

❿ 描寫黃姚古鎮的優美的句子

黃姚古鎮
(一)
石抱山環水繞渠 峰迴路轉徑通衢
權衡非市如歸市 貿易無墟卻有墟
望杏瞻榆勤四體 燃藜映月愛三餘
黃姚佳景難枚舉 風俗敦龐信不虛

(二)
地僻反成翠 清閑便值錢
何須游五嶽 且看洞中仙
樹古霞添翠 山空烏欲穿
環溪居綉錯 誰不帶青天

(三)
錯落傍山住 環溪一片煙
欲情惟古道 風景切新尖
雞犬依雲外 桑麻帶露妍
山中稱宰相 何處覓神仙

(四)
幽哉一古洞 俯仰系人懷
雨過山花發 風吹烏道開
斷雲飛翠岫 碧水落雲崖
綠竹排成飾 為誰乎擇栽

(五)
漫說輞川勝 姚溪肚疊峻
偶逢仙令至 得傍翠雲行
水曲山多影 林深烏雜聲
樵漁人唱晚 傾聽不勝情

(六)
文明傑閣聳千尋,古石儕竹徑轉深
禾稼登場民氣樂,虎狼深穴賊星沉
溪光照我留真面,嵐影娛人識道心
莫怪長官山水癖,征衣未脫且登臨

(七)
梵宇邊溪結 紅塵不染心
山高雲易散 水淺月還澡
野雉看成隊 岩花掛滿襟
官清民不擾 四境遍琴音

(八)
為何荒僻處 仙令亦親之
草木皆生色 山川各贈詩
恩高人誦召 詞賦世稱奇
一自巡行謝 棠氛遍地宜

(九)
半畝榕蔭護野蔬 畫橋亭畔月明初
橫江匹練澄如許 覽景人歸夜讀書
一彎姚水繞龍樓 好景分明一望收
最是如膏春雨足 問誰破浪海西頭

(十)
宋時開阜明清興,古鎮黃姚鼎大名。
千載青石腳底路,修長街巷扁聯屏。
三流交匯成奇景,一孔固關保太平。
龍爪撫心古樹戀,黃姚醬菜滿街亭。

(十一)
石室煙含境最幽 此間原是聚仙樓
籀文百代凌崖在 碧乳千年滴水流
綠葉新紅天欲霧 涼風檄冷景初秋
簾前尚有蒼苔宇 石洞何年跨鶴游

閱讀全文

與黃姚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