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峰有什麼旅遊景點
地勢很險峻 全是山 五峰取名就是來自五座大大的山峰。
五峰風景區: 柴埠溪峽谷風景區位於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境東部,南連「武陵源」,北接「清江水」。同張家界共屬武陵山脈。與許多國內外奇景名勝同處於國際公認的「奇特的北緯30°地球圈」上,系罕見的喀斯特大峽谷風景區。「百里幽峽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地」。人稱「華中一絕」,她方圓80公里,一條清溪貫穿整個峽谷。大峽谷兩岸的岩石經過數億年的風雨侵蝕,風化和崩落,形成了獨特的峰林景觀,有上粗下細、直插雲霄的泰斗神筆。有惟妙惟肖、神形兼備的聖水觀音。有形象諧趣的對嘴石等特景300多處。大峽谷兩岸石林密布、絕壁千重,整個景區以「奇峰怪石、險崖絕壁、流泉飛瀑、雲海霧濤」稱絕。春天,這里是一峽碧玉翠、滿山杜鵑紅;夏天,這里是山風涼爽不知暑、雲海飄渺不知處;秋天,這里是奇峰三千重,峰峰女兒紅;冬天,這里又是銀針披萬樹、白玉砌千峰。不同的季節您都會體驗到它獨特的美。 去年我們通過投入旅遊國債1640萬元,已將景區專線公路全線黑色化。景區開發一期工程新建了高標准旅遊步道19公里以及停車場等附屬設施,目前已建成並開放了大灣口、壇子口兩個山地觀光區和柴埠溪漂流景區。按國家4A級景區要求建設的景區設施精美而又非常的人性化,會給您帶來極為舒適的享受。一個嶄新的柴埠溪,展現出一批新景觀,天橋連奇峰,棧道懸絕壁,漫步在精美的旅遊步道上,就象雲中漫步、絕壁飛渡,可以充分體驗驚險奇絕的柴埠溪峽穀神韻。珠簾彩虹位於位於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的壇子口景區,柴埠溪的珠簾彩虹與大家一般見到的彩虹有所不同,一般的彩虹都是半圓的,而柴埠溪的珠簾彩虹卻是圓形的且能不停的旋轉。這條彩虹由馬蘭泉下泄形成的。馬蘭泉下,是數百米的深淵,泉水在半空被碎成粉末,太陽出來時,彩虹一時黃,一時綠,一時上,一時下,並上下旋轉。珠簾彩虹並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時間要在11點至下午1點之間,二是要有太陽,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的時候才能一睹它的芳容。因此,它可以說是太陽舞動的光環。對嘴石位於位於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大灣口景區得樂線,它由2個直立的巨石組成,宛如一對男女立於雲霧山中,最為有趣的事,兩塊石頭的頂部連在一起,山裡人把男女親吻稱之為對嘴,因此,這對巨石便有了「對嘴石」的美名。對嘴石是柴埠溪大灣口景區的趣石之一,兩個石人高約12米,男石位於外側,女石位於內側,它們的頭和中部的身體是相接的,其餘部門又被分開,真正的一幅甜蜜愛情的畫面。由於對嘴石有很強的象徵意義,男女青年都喜歡在對嘴石前進行愛情宣誓,願如對嘴石一樣,今生今世永不分離。
十碗八扣五峰土家族款待客人的方式,一般以豬肉或羊肉「燒鍋兒」,配三、五碗小菜。重大喜慶節日款待貴賓,採用「十碗八扣」,第一碗是「頭子碗」,肉糕墊粉條和黃花,這是不用蓋碗的,最後一碗是蝦米肉絲湯,其餘八碗均先用蓋碗(比大碗小)在碗內塗上油,將食物、佐料放進,上格子蒸熟,然後以大碗扣上反轉過來,拆去蓋碗,其菜形制一樣,表面光滑。上菜時按順序一碗一碗的上。每上第一碗,端大盤子的人高喊一聲「大炮手」——,長長的拖腔直到席前,隨之鳴炮,響匠吹起歡快的「菜調子」,東主前來敬酒。客人邊吃,邊上菜。接出第二碗,端大盤子的人高喊「順——」,「菜調子」又吹起。直到上第十碗,大盤子一聲「齊——」後,響匠便吹「下席調」,客人飯就吃完了。客人坐席的席位上下左右,各分大小。十碗菜在桌上陳放也有規矩,或擺「四角扳爪」或擺「三元及第」。除十碗菜以外,上下還要配腌菜碟二個,以為客人解酒解膩,這是五峰土家地區最隆重的筵席。 抬格子在土家地區,各家各戶殺年獵時,興請客人吃「蒸肉」、「血蕻子」。血蕻子即豬血,殺豬時,先在木盆中放上辣椒面、花椒、鹽等佐料,將豬的血直流入盆中然後拌勻。待血凝固,用刀劃成大塊,倒在鍋中煮熟。吃時再切成小塊加以蔥、蒜等佐料爆炒而成。每桌上下各放一碗,中間放大「抬格』,即以鮮肉切成大片,拌以苞谷面和炸廣椒、花椒粉等,格子內墊上拌有少量苞谷面的老南瓜和蘿卜絲,再碼上大塊豬肉上蓋,以柴火猛蒸而成。每桌一格,主客共食,豬肉和豬血都是新鮮的,素稱「吃血蕻子」。十二歲以下的小孩忌食血蕻子」,傳說吃了記憶力差,不會讀書。 過橋臘肉土家族地區人們都愛吃臘肉,一年四季均以臘肉款待客人。做得好的臘肉很可口,堪稱土家的風味食品其做法是:冬季殺了年豬將鮮肉以鹽腌三、五天,再掛在「火壠」上,用柴禾(最好是松柏樹枝葉)煙熏火燎,一月左右,直至肉內水份熏干,皮熏黃,便成臘肉,然後取下,掛在通風處,隨吃隨取。在熏肉時,一是肉要腌好,二是忌用冷煙,以防把肉熏臭。客來將臘肉取下,猛火燒皮,洗凈,切成大片,這時,瘦肉通紅,肥肉透亮,散發出臘肉的芳香。然後放在細玉米粉中,摻上雞蛋等佐料,用手細揉,直至肉塊全粘上玉米粉為止,再一塊塊放進木甑子的玉米面板上蒸熟。給客人打飯時,每碗飯上盛一片。沒吃過的客人,往往不敢吃,怕肥膩。其實,這樣做成的大片臘肉並不膩人,非常可口,只要嘗到了它的滋味,吃了還想吃,不過一碗飯,有得一兩片肉也就夠下飯了。這種大片臘肉,長可搭過碗口,所以土家人又叫它「過橋臘肉」。 打糍粑享有盛名的鄂西土家糍粑,頗具特色,是土家族的傳統食品。這種糍粑以糯米浸泡一至二天,濾干蒸熟,放在一個特製的「岩盤」上,這岩盤園形,直徑二市尺,四周有沿,突起寸高,盤內磨得十分光滑。二人各執木棰子一個(即小木榔頭),你一下,我一下,邊槌邊撒少數的米面,以免粘連,直到棰爛為止,再放在案板上,打成計子,大的大到二、三斤一個,小的小到一兩一個。大糍粑是送情的,一送就是一對,所以有的戶打上百斤糯米折大糍粑。大糍粑打好後以米面壅著,以免乾裂;小糍粑用水泡上,每周換水一次,一直吃到三月間。吃法有幾種,一是烤了吃,一是放油和佐料炒了吃,經過烤或炒,糍粑均發泡起來,十分軟和可口。此種飲食習俗在鶴峰、來鳳等地尤其盛行。 </p>
2. 《神女五峰》的是哪幾個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
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風平浪靜,生活在這里的鹿、羚、猴、兔、鳥,對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救命之恩。眾空行想告辭回天庭,怎奈眾生苦苦哀求,要求她們留在此間為眾生謀利。於是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來與眾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乾了大海的水,於是,東邊變成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
那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峰,即:祥壽仙女峰、翠顏仙女峰、貞慧仙女峰、冠詠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邊緣之上,守衛著這幸福的樂園;那為首的翠顏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瑪,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當地人民都親熱地稱之為「神女峰」。
3. 五峰本土革命故事
930年6月4日,位於湘鄂邊界群山中的五峰清水灣村驟然響起幾聲清脆的槍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獨立第二旅旅長谷志龍及3名部下被紅軍戰士執行槍決。
然而,當行刑的硝煙散去53年後,谷志龍的親屬卻向解放軍總政治部申訴:谷志龍是被黨內「左」傾路線執行者在「肅反」中錯殺,要求為其平反,追認為革命烈士。谷志龍因何被殺?在當年參加決策會議的賀龍等紅四軍領導人均已作古的情況下,誰能撥開蒙在谷志龍死因上的疑雲?幸運的是,一位健在的當年會議的「列席者」兼「紅軍醫生」,為解放軍總政治部最終認定谷志龍死因提供了關鍵性的證言。
1987年10月30日和2007年5月5日,筆者為收集賀龍史料,先後前往五峰清水灣采訪了賀龍的房東兼「紅軍醫生」許子珍及兒子許建華。許家父子向筆者講述了賀龍與許子珍親密交往的軼聞趣事和處決谷志龍等人的隱秘內幕。
許子珍做夢也沒有想到,一掛打發「送子娘娘」的鞭炮竟迎來了一位「貴人」
「賀龍紅軍是1930年農歷五月初六(公歷6月2日)到清水灣的。我為什麼記得這么清楚呢?因為這天是我頭生子的『洗三』」。 升騰的火焰驅散了高山秋夜的寒氣,烏黑的砂罐「嗞嗞」地散發著濃郁的茶香,81歲高齡的許子珍老人坐在火塘邊,興致盎然地向筆者娓娓道來。
1906年10月23日,許子珍生於清水灣一個耕讀之家,兒時讀了7年私塾,13歲隨曾祖父學習中醫,後在清水灣街東近200米遠的家中開了一家葯鋪行醫。1930年6月2日正是許郎中喜得頭生子的第3天,按當地習俗叫「洗三」,要燃放鞭炮答謝送子的「觀音娘娘」。這天上午10時許,許子珍喜滋滋地提著一掛鞭炮跨出家門,正要點火,突聞灣里人聲驚嚷:「拐噠!兵來噠,快跑呀……」許子珍抬眼一望,只見對面湖南石門縣方向柞棘嶺上下來一支身著雜色服裝、荷槍實彈的隊伍。許老說:「那時人們都被土匪、亂兵搶怕了,看到兵就跑。我也想跑,但屋裡有個『月母子』,跑不脫。隊伍下羅家坡時,我看到前面打的旗號是『工農紅軍』、鐮刀斧頭,知道是紅軍來了。事先聽說紅軍只打土豪,不沾百姓,也就不怕了,乾脆點燃鞭炮,一就兩便,既打發『送子娘娘』,又歡迎紅軍。」
一陣噼里啪啦、洋溢著喜慶氣氛的鞭炮聲響過之後,剛剛下嶺的紅軍隊伍忽然分出一支人馬直奔許家葯鋪而來。
「賀龍原來是准備到清水灣街上住的,看見我放鞭,也蠻歡喜,就來我屋裡住,」許老面露得意之色,「最先到我家的是紅四軍第二路指揮覃輔臣。他原是讀書人,一進屋就問我爺爺:「老夫子,你滿清是個什麼功名?」爺爺說:「跨了個學堂門」。過去把中了秀才叫「入學」。覃輔臣誇我爺爺:「看你這相,還是蠻有福氣,你是生在山區,要是生在下五府(指湖南常德、津澧等平原地區),還是貴極人臣啦!」當得知我師從祖輩行醫,又誇贊說:「好!不為良相,就為良醫!」正說著,賀龍就來了。
許老說:賀龍身著紫布衣,打的綁腿,穿的草鞋,草帽掀在頸後,像個趕騾子的,與電影上賀龍的形象差不多。他有兩個勤務兵,都是十幾歲的伢子,其中一個叫「臣伢」,還有十幾個馬弁,穿的比賀龍還好些。
賀龍進屋後,首先問許子珍從湖南到清水灣有幾條路線。軍參謀長拿起望遠鏡朝湖南方向的山嶺仔細觀察了一番,接著把已駐南山腳下的部隊都調到不靠湖南的北山下駐扎,在南山要道都派了哨兵。紅軍為何對湖南方向如此警戒?原來,這次紅四軍在湖南石門縣土地埡剛與國民黨石門縣團總羅效之的隊伍打了一場硬仗。許老說:「羅效之的隊伍蠻厲害。我聽紅軍說,不怕豬(慈利縣團總朱際凱)拱嘴,只怕騾子(羅效之)打一腿,紅軍主要防備羅效之偷襲」。
一掛打發「送子娘娘」的鞭炮竟意外地迎來了賀龍軍長,許家葯鋪的板壁瓦屋成了軍部駐地。勤務兵在堂屋葯櫃前用門板為賀龍支了個鋪。然而,歷經一天一夜長途行軍、神情倦怠的賀龍卻未上鋪休息。他喊來了軍部醫官楊雲階。
不辨當歸、獨活的楊醫官,讓許郎中成了賀龍「欽點」的「主治醫生」
「賀龍這時得了病,行軍中受了暑熱,兩頰發紅,火逼在心裡,不思飲食。」許老告訴筆者。
賀龍請楊醫官看病。楊醫官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土郎中。他為賀龍切脈後,開了一副中葯,叫許子珍「抓上好的葯品」。處方上頭一味葯是當歸,許子珍首先拿出了當歸中的上品,陝西出產的秦當歸。楊醫官卻問:「還有好的沒有?」許子珍以為他嫌葯片太小,又拿出品質稍遜、葯片稍大,四川出產的川當歸。但他仍不滿意,又問:「還有好的沒有?」許子珍見他不識貨,心裡就煩了,乾脆拿出形似當歸、葯片更大的獨活。楊醫官才點頭應允:「這個將就。」
時年24歲、年輕氣盛的許郎中見楊醫官連葯都認不清,心裡憋了一肚子氣,但又不便戳穿其中的西洋鏡,一邊抓葯,一邊借聊天「講經」向楊醫官出了個難題:「楊醫官,你說男女都長頭發、眉毛,為什麼男的長鬍子,女的不長鬍子?」以此暗諷他不辨菽麥。楊醫官未能會意,一下子被問題難住了。
許老說:「一看楊醫官被問題難住了,我還是有點怕,躲到一邊制葯去了。坐在旁邊的賀軍長卻看出門道,呵呵直笑,指著我對楊醫官說:「你莫把這個小夥子看扁了,他祖輩都是醫生哩!」說完,捋起袖子招呼我說:「許醫生,你來給我看看。」
楊醫官不好意思地走了,一場圍繞葯品的對話交鋒,讓許郎中成了賀龍「欽點」的「主治醫生」。
許郎中既為賀軍長的信任而自得,又有些許顧慮:「給紅軍的大官看病,我還是有點怕,怕把葯下重了。」他分外用心地切脈問診,小心謹慎地開了一個葯方,又親自把葯煎好。賀龍喝完葯後,第二天早上就見了效,精神漸爽,胃口大開,又叫許郎中開了一副中葯。兩副葯喝完後,賀龍的病就全好了。
這一下,讓賀龍成了許郎中的「義務廣告代言人」。每當有紅軍傷病員來許家葯鋪紅四軍醫務處療傷治病時,賀龍就連連招手吆喝:「來來來,我這里有好醫生!」一時,登門求醫的傷病員絡繹不絕。紅軍這次來清水灣,抬了十幾名傷員,都是土地埡戰斗中負傷的官兵。紅軍有醫無葯,不少傷員「傷口都未洗血」。許子珍用祖傳的葯方配製草葯為傷兵治傷。他深感賀龍的知遇之恩,盡心盡力地為紅軍官兵治療,忙得團團轉。不幾天,十幾個葯屜子都唱了「空城計」,他又上山采來草葯配製。紅軍則照價付款。
回憶當年為紅軍傷員療傷的情景,許老頗為得意:「說來也怪,我那時醫術還不高,但草葯一貼上去,傷兵就說不疼了,治了6天直到紅軍走時,十幾副兜子(擔架)丟了一大半。」
清水灣村衛生室醫生許建華對筆者說:桌上是父親當年為紅軍傷病員制葯的工具,賀龍就是在這張小方桌上為大哥取名和給父親簽發委任狀的。
不過,許郎中也遇上一件煩心事,就在紅軍來到清水灣的第二天,親戚寄養在他家的一匹馬卻不見了。許郎中愁眉苦臉,心想:這怎麼向親戚交代?他抽空在灣子里找了幾圈,發現馬是被一位紅軍連長「打了土豪」,回來趕緊向賀龍求助。賀龍二話沒說,寫了一張手令,叫勤務兵「臣伢」帶許子珍取回馬匹。牽回馬兒後,賀龍笑呵呵地接過韁繩,一邊趕著馬在屋前稻場「得得」地轉圈小跑,一邊風趣地對許子珍說:「你給我看好了病,我把這匹馬兒送給你!」一句話,把許子珍和勤務兵都逗笑了。
然而,就在許子珍尋馬的當天下午,賀龍午睡中的一句驚語,卻讓軍部警衛部隊手忙腳亂地高度緊張起來。
在葯櫃前門板上午睡的賀龍軍長突然夢中驚語:「只怕谷志龍他們在搞反動吧,快去看看!」
「說也奇怪,賀龍像有先見之明!」時隔57年,許老仍對此事感到神奇,「那天下午我在抓葯,賀龍在葯櫃前門板上睡覺。他睡得好不得,一驚地起來,像說夢話:『只怕谷志龍他們在搞反動吧,快去看看!』說完又倒在鋪上睡了。手下的警衛連就搞慌了,連忙在屋外架起3挺機關槍。谷志龍的隊伍住在西邊灣里。賀龍的副官剛跑去打聽,就有人來報告,說谷旅長准備把隊伍拖走,背包已經打好,尖兵已經出發,警衛連就把谷旅長和他手下的幾個人押來了。」
谷志龍為何要拖隊逃跑?這話還得從頭說起。據湖南桑植縣黨史資料和有關軍史資料記載,谷志龍與賀龍同是桑植縣洪家關人,因賀龍的姑媽和大姐賀英均嫁谷氏族人,他與賀龍亦是姻親。1927年夏,谷志龍拉起一支百餘人槍的土著武裝,號稱「自衛團」,自任團長。1928年春,賀龍重返湘鄂邊,樹起工農革命軍的大旗。谷部與賀部共同抗擊襲擊洪家關的國民黨四十三軍龍毓仁旅。戰斗中谷志龍左眼受傷致殘,成了「獨眼龍」。1929年3月,谷部被紅四軍收編為獨立第二旅,谷志龍任旅長。獨二旅名義上是1個旅,實際上只有數百人槍。谷志龍參加紅軍後,雖作戰驍勇,但舊習不改,仍姦汙婦女,抽鴉片,屢犯軍紀。賀龍軍長一面耐心教育,一面用其所長。1930年春,紅四軍揮軍東下,准備與洪湖紅六軍會師,同年5月,在松滋、石門遭到國民黨軍隊、團防的阻截。紅四軍決定在石門土地埡圍殲羅效之團防,但在戰斗的關鍵時刻,一直對進軍洪湖不滿,欲圖脫離東進的紅四軍而拖隊自立的谷志龍,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在羅匪率殘部死命突圍之時,竟讓開口子,致使羅效之率殘部逃脫。當紅四軍返回五峰清水灣休整時,谷志龍自知違犯軍令,難逃懲處,又策動獨二旅舊部拖槍逃跑。
許老說:「谷旅長被押來後,在我屋裡由警衛連長陪著吃飯。谷旅長知道事情搞不好了,就哭。賀龍還是不想殺他,寬他的心:不要焦愁,我來解釋解釋。谷旅長只有一隻眼,長長臉,雙手打槍,槍法准。他是賀龍的親戚,賀龍失敗時,他支援了賀龍。這些,我都是聽賀龍的副官講的。」據許老介紹,副官原是桑植縣的騾客,趕騾子到五峰販貨,常住黃土包村許子珍岳父張賢成開的客棧,與許子珍妻子「張家二妹」熟識。
「賀龍問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舉手,喊『同意』」。許老說:這次槍斃了谷旅長和其手下的三個頭目
逮捕谷志龍等人的第2天上午,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紅四軍軍長賀龍在許家葯鋪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討論如何處置谷志龍等人。在葯櫃前忙於為傷病員抓葯、制葯的許郎中榮幸地「列席」了這次會議。57年過去了,許老仍對當年開會的情景歷歷在目。
「上午幹部在我屋裡開會。賀龍自己用牛角煙袋吸旱煙,給開會的幹部敬紙煙。紙煙是聽裝的。參加會議的除賀龍外,有軍部李秘書長、參謀長,第一路指揮王炳南、政委陳協平,第二路指揮覃輔臣,還有幾個人。這些人的官職和姓名都是賀龍的副官告訴我的。首先,賀龍宣布穀旅長的罪狀,主要是不聽指揮、拖隊逃跑、強奸婦女。他一邊講話,一邊抽煙。接著,第二路指揮覃輔臣站起來氣沖沖地說:『把他辦了,明證其罪!』這句話我是聽清楚了的。賀龍問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舉手,喊『同意』。這就搞不好了!」
許老說:這次槍斃了谷旅長和其手下的3個頭目。他手下的3個人,一個叫谷雙喜,一個叫彭清泉,還有一個是連長,名字忘記了。谷旅長和谷雙喜、彭清泉是在我屋後槍斃的,連長是在許明夫屋旁的柿子樹下槍斃的。槍響時把我嚇慌了。賀龍連忙安慰我:「不要驚慌!不要驚慌!」之後我去看了。谷旅長的屍體用毯子裹了抬回桑植,其他3個人,紅軍拿出45塊大洋找我二爺爺許啟容等幾戶人家買了3口棺材在清水灣埋了,每個墳前插個木牌,寫上各人的名字。
許老還告訴筆者一個秘聞:「谷旅長被槍斃後,他的兄弟把谷旅長的私章和一架鹿茸交給了賀龍。私章是用金子雕的,上面還雕了個獅子頭,有機關,一按就開。賀龍接過金章子和鹿茸時流了眼淚,給了谷旅長的兄弟300塊大洋的安埋費。」
「賀龍是揮淚斬馬謖啊!」許老感嘆地說。
1984年11月初,解放軍總參謀部宣傳部副部長、《賀龍傳》編寫組組長劉雁聲為弄清谷志龍的死因,專程前往清水灣采訪了許子珍。許老為此提供了關鍵性的證言。1988年1月由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編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賀龍年譜》,明確地記載了中共湘鄂西前委在五峰縣清水灣將「臨陣動搖」的旅長谷志龍等幾個頭目處決的史實。
許郎中請賀龍為頭生子取名,賀龍在處方箋上用毛筆寫了三個名字,隨後又親筆為許郎中簽發了一張委任狀
「賀龍和我來往一段時間之後,一有空就和我講經(聊天)。」許老又愉悅地沉浸在對賀龍的回憶中。
一次,兩人聊起許子珍剛出生的兒子。許郎中靈機一動,萌生了一個念頭:「我的兒子有福氣,才做「洗三」就遇到貴人,請軍長給他取個名字吧!」賀龍高興地說:「好!我來給你兒子取個名字!」說著,拿起許郎中開處方的毛筆,在處方箋上寫了6個大字:「建國、建軍、建華」,又喊來軍部秘書長李良耀征詢道:「秘書長,你看這3個名字選哪個好?」
秘書長扶桌斟酌了一下,說:「『建國』好,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嘛!」
「好,就叫許建國!」賀龍一錘定音。
從此,這件事成了許郎中驕傲的資本。新中國成立後,他常在人前誇耀:「我大兒子的名字還是賀龍取的……」
紅四軍在清水灣休整了6天後,向五峰長樂坪轉移。臨走前,賀龍讓副官全部付清了葯鋪的葯費,一共60塊大洋。副官還將紅軍未吃完的幾個豬腦殼都送給了許家。賀龍感謝許郎中治好了他的病,幫助了紅軍,誠邀許郎中入伍,並親筆寫了一張委任狀,上書:「茲委任湖北五峰許子珍為紅軍醫生,此令。」又蓋上自己的印章。許老還清楚地記得,印章上「賀」字凸出,「龍」字凹進,是陰陽章。
許子珍從內心感謝賀龍的回饋和信任,但對參軍之邀卻心情矛盾:一方面盛情難卻,一方面又故土難離。回首往事,許老遺憾地說:「那時我捨不得家,向賀龍請了一個月假,答應一個月後就跟上。以後,紅軍不知跑哪裡去了,我也沒去,要是去了,就不是現在這番光景!」
然而,就在許郎中有些不舍地送走賀龍軍長的第2天,那掛打發「送子娘娘」的鞭炮卻給他帶來一場驚嚇。國民黨軍一個營從漁洋關追到清水灣,幾個士兵闖進許家葯鋪,刺刀頂著許郎中的脊樑把他押到街上營部駐地。一進門,營長就橫眉豎眼,拍桌吼問:「好啊,紅軍來了你就放鞭,我們來了你怎麼不放鞭?」許郎中嚇得兩腿打顫,百口莫辯。幸虧鄉親們出面力證許郎中放鞭是答謝「送子觀音」,才逃過一場牢獄之災。
經歷了這場劫難的許郎中更加懷念賀軍長。後來,許子珍的二兒子、三兒子出生後,他相繼用賀龍為頭生子取的備選名命名為「許建軍」、「許建華」,既借「貴人」之福,又寄託對賀軍長的思念之情。不料「觀音娘娘」又給他送來了第4個兒子。許老笑著對筆者說:「把賀龍取的名字用完了,第4個兒子就是我自己按家譜取的名,叫『許弟瑞』」。遺憾的是,那張賀龍親筆簽發的委任狀卻在後來戰亂動盪的歲月中遺失。
令人稱奇的是,二兒子許建軍以後果然成了「建軍」之材。1949年5月,在漁洋關中學讀書的許建軍被國民黨第十五軍抓了壯丁,7月中旬隨軍由枝江向五峰撤逃時,在宜都聶家河被解放軍38軍112師335團俘虜,加入335團宣傳隊,先後參加解放湘桂等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成長為一名營級幹部,巧然應合了賀龍軍長的一個心願。1963年,許建軍轉業到地方工作,現為黑龍江伊春市糧食局離休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許子珍歷任清水灣鄉(公社)衛生院醫生及村「赤腳醫生」,因家庭成分問題,曾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文革」後被恢復公職,並出席五峰縣首屆政協會議,1991年1月7日逝世。這位一生躬耕杏林、醫術享譽桑梓的老人,不僅幫助澄清了一樁軍史疑案,還為後人研究賀龍及紅四軍軍史留下一段珍貴、鮮活的「原生態」史話。 註:《五峰縣志·禮儀習俗·生育》載:嬰兒出生,頗看重逢生人,故嬰兒之父有意尋「意中人」搭話,謂「踩生人」。第3天「洗三」打發「送子娘娘」。
「賀龍問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舉手,喊『同意』」。許老說:這次槍斃了谷旅長和其手下的三個頭目
逮捕谷志龍等人的第2天上午,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紅四軍軍長賀龍在許家葯鋪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討論如何處置谷志龍等人。在葯櫃前忙於為傷病員抓葯、制葯的許郎中榮幸地「列席」了這次會議。57年過去了,許老仍對當年開會的情景歷歷在目。
「上午幹部在我屋裡開會。賀龍自己用牛角煙袋吸旱煙,給開會的幹部敬紙煙。紙煙是聽裝的。參加會議的除賀龍外,有軍部李秘書長、參謀長,第一路指揮王炳南、政委陳協平,第二路指揮覃輔臣,還有幾個人。這些人的官職和姓名都是賀龍的副官告訴我的。首先,賀龍宣布穀旅長的罪狀,主要是不聽指揮、拖隊逃跑、強奸婦女。他一邊講話,一邊抽煙。接著,第二路指揮覃輔臣站起來氣沖沖地說:『把他辦了,明證其罪!』這句話我是聽清楚了的。賀龍問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舉手,喊『同意』。這就搞不好了!」
許老說:這次槍斃了谷旅長和其手下的3個頭目。他手下的3個人,一個叫谷雙喜,一個叫彭清泉,還有一個是連長,名字忘記了。谷旅長和谷雙喜、彭清泉是在我屋後槍斃的,連長是在許明夫屋旁的柿子樹下槍斃的。槍響時把我嚇慌了。賀龍連忙安慰我:「不要驚慌!不要驚慌!」之後我去看了。谷旅長的屍體用毯子裹了抬回桑植,其他3個人,紅軍拿出45塊大洋找我二爺爺許啟容等幾戶人家買了3口棺材在清水灣埋了,每個墳前插個木牌,寫上各人的名字。
許老還告訴筆者一個秘聞:「谷旅長被槍斃後,他的兄弟把谷旅長的私章和一架鹿茸交給了賀龍。私章是用金子雕的,上面還雕了個獅子頭,有機關,一按就開。賀龍接過金章子和鹿茸時流了眼淚,給了谷旅長的兄弟300塊大洋的安埋費。」
「賀龍是揮淚斬馬謖啊!」許老感嘆地說。
1984年11月初,解放軍總參謀部宣傳部副部長、《賀龍傳》編寫組組長劉雁聲為弄清谷志龍的死因,專程前往清水灣采訪了許子珍。許老為此提供了關鍵性的證言。1988年1月由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編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賀龍年譜》,明確地記載了中共湘鄂西前委在五峰縣清水灣將「臨陣動搖」的旅長谷志龍等幾個頭目處決的史實。
許郎中請賀龍為頭生子取名,賀龍在處方箋上用毛筆寫了三個名字,隨後又親筆為許郎中簽發了一張委任狀
「賀龍和我來往一段時間之後,一有空就和我講經(聊天)。」許老又愉悅地沉浸在對賀龍的回憶中。
一次,兩人聊起許子珍剛出生的兒子。許郎中靈機一動,萌生了一個念頭:「我的兒子有福氣,才做「洗三」就遇到貴人,請軍長給他取個名字吧!」賀龍高興地說:「好!我來給你兒子取個名字!」說著,拿起許郎中開處方的毛筆,在處方箋上寫了6個大字:「建國、建軍、建華」,又喊來軍部秘書長李良耀征詢道:「秘書長,你看這3個名字選哪個好?」
秘書長扶桌斟酌了一下,說:「『建國』好,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嘛!」
「好,就叫許建國!」賀龍一錘定音。
從此,這件事成了許郎中驕傲的資本。新中國成立後,他常在人前誇耀:「我大兒子的名字還是賀龍取的……」
紅四軍在清水灣休整了6天後,向五峰長樂坪轉移。臨走前,賀龍讓副官全部付清了葯鋪的葯費,一共60塊大洋。副官還將紅軍未吃完的幾個豬腦殼都送給了許家。賀龍感謝許郎中治好了他的病,幫助了紅軍,誠邀許郎中入伍,並親筆寫了一張委任狀,上書:「茲委任湖北五峰許子珍為紅軍醫生,此令。」又蓋上自己的印章。許老還清楚地記得,印章上「賀」字凸出,「龍」字凹進,是陰陽章。
許子珍從內心感謝賀龍的回饋和信任,但對參軍之邀卻心情矛盾:一方面盛情難卻,一方面又故土難離。回首往事,許老遺憾地說:「那時我捨不得家,向賀龍請了一個月假,答應一個月後就跟上。以後,紅軍不知跑哪裡去了,我也沒去,要是去了,就不是現在這番光景!」
然而,就在許郎中有些不舍地送走賀龍軍長的第2天,那掛打發「送子娘娘」的鞭炮卻給他帶來一場驚嚇。國民黨軍一個營從漁洋關追到清水灣,幾個士兵闖進許家葯鋪,刺刀頂著許郎中的脊樑把他押到街上營部駐地。一進門,營長就橫眉豎眼,拍桌吼問:「好啊,紅軍來了你就放鞭,我們來了你怎麼不放鞭?」許郎中嚇得兩腿打顫,百口莫辯。幸虧鄉親們出面力證許郎中放鞭是答謝「送子觀音」,才逃過一場牢獄之災。
經歷了這場劫難的許郎中更加懷念賀軍長。後來,許子珍的二兒子、三兒子出生後,他相繼用賀龍為頭生子取的備選名命名為「許建軍」、「許建華」,既借「貴人」之福,又寄託對賀軍長的思念之情。不料「觀音娘娘」又給他送來了第4個兒子。許老笑著對筆者說:「把賀龍取的名字用完了,第4個兒子就是我自己按家譜取的名,叫『許弟瑞』」。遺憾的是,那張賀龍親筆簽發的委任狀卻在後來戰亂動盪的歲月中遺失。
令人稱奇的是,二兒子許建軍以後果然成了「建軍」之材。1949年5月,在漁洋關中學讀書的許建軍被國民黨第十五軍抓了壯丁,7月中旬隨軍由枝江向五峰撤逃時,在宜都聶家河被解放軍38軍112師335團俘虜,加入335團宣傳隊,先後參加解放湘桂等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成長為一名營級幹部,巧然應合了賀龍軍長的一個心願。1963年,許建軍轉業到地方工作,現為黑龍江伊春市糧食局離休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許子珍歷任清水灣鄉(公社)衛生院醫生及村「赤腳醫生」,因家庭成分問題,曾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文革」後被恢復公職,並出席五峰縣首屆政協會議,1991年1月7日逝世。這位一生躬耕杏林、醫術享譽桑梓的老人,不僅幫助澄清了一樁軍史疑案,還為後人研究賀龍及紅四軍軍史留下一段珍貴、鮮活的「原生態」史話。
4. 神女五峰的感悟怎麼寫
讀後感(一)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一本《神女峰》的書,故事說在一片籃藍的大海邊,有個茂密的森林裡,森林裡面長了許多奇花異草。
可是,有一天大海里突然鑽出一條長著五個腦袋的巨形毒龍。它長著尖利的牙齒,紅紅的眼睛,可怕極了。它的到來把動物們都驚嚇得四處逃竄。本來美麗歡樂的樂園變成了濁浪滾滾的大海,凶惡的毒龍追殺著小動物們。突然天空飄來五朵瑰麗的雲彩,仙女用五把寶劍刺向惡龍劍光落處,五顆龍頭紛紛落地。頓時大地恢復了美麗富足的原貌。
我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了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向壞人壞事低頭,不畏懼要敢於同壞人做斗爭,用自已的聰明才智去戰勝困難,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
5. 五峰船主王直
靠走私成為海盜頭目 雇日本人擾中國沿海
日前,安徽歙縣境內由日本長崎縣福江市政府和一些日本人捐助修建的「王直墓」及其「芳名塔」,被兩名大學教師砸毀,在國內引起一片爭議。王直是什麼人,兩名教師為什麼要砸掉其墓碑,這得從明朝說起。
明代中期,倭寇成為明政府的重要外患。前期倭寇是「真倭」,絕大部分由日本人和少數朝鮮人組成,後期大多數是「從倭」,即參與倭寇之亂的中國人。王直,就是其中的重要頭目。
明初,朱元璋因江浙等地百姓曾協助方國珍、張士誠與其爭奪天下,嚴禁百姓出海。永樂三年(1405),市舶司恢復,海禁有所鬆弛,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出現了一個相對自由的貿易時期,人們互通有無,各取所需,海上貿易相對繁榮。
嘉靖後期,由於賦稅過重和官吏、豪紳的盤剝,江浙一帶民不聊生,大批流民前往海外謀生。沿海海防官員故意誇大其辭,使明中央政府錯誤地認為「海上奸民武裝掠奪我轄內良民」,將出海經商的全都稱作「通番奸民」,進而加緊海禁。
當時,日本上上下下都垂涎於從對華貿易中獲得巨額利潤,向中國大陸派遣了大批商船。由於沒有正式手續,這些商船都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絕。日本人被拒絕後,有的並不急於回國,而是與在沿海漂泊的「通番奸民」勾結,占據沿海島嶼。加之1517年葡萄牙侵佔澳門後,也開始與沿海中國居民進行貿易活動,這也進一步加劇了沿海一帶官民對峙的緊張形勢。
王直本是安徽歙縣人,日本史料稱他為「五峰船主」,因其外祖家姓汪,也有史料稱其為「汪直」。他最早靠與同鄉徐惟學合夥販賣私鹽起家,失敗後又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區從事其他走私活動。明嘉靖十九年(1540),王直又在廣東私造雙桅大船,從事硫磺、硝石、生絲和棉布等政府禁運物資的走私活動,頻繁來往於日本及中國東南沿海,甚至暹羅(今泰國)一帶。
嘉靖初年,活躍在海上的閩浙商業集團主要有兩支,一支以閩人李光頭為首,另一支以徽州府歙縣許棟為首。許棟的商業集團最初與葡萄牙合作,後來又有日本私商入伙。王直與許棟是同鄉,便加入了他的商業集團。許棟和李光頭因從事海盜活動相繼被明軍剿滅後,王直迅速成為流民商業集團的首領,先率眾北上屯居定海縣偏北約50里的浙東屏障烈表山(又名烈港),後又隨一直賴在中國沿海的日本來華貢使壽光到日本躲避風頭。
王直不斷設法與明朝的海道、衛所官員接近,利用自己的力量代其剿除其餘海盜團伙,以換取明官員的好感和支持,從而實現開市交易的目的。
經過不斷征戰和與明朝地方官員的私下勾結,王直逐漸獲得了中日之間的海上壟斷地位,新入海通番的船隻都只有懸掛「五峰」旗號才敢在海上行駛。但王直的行為始終與明王朝中央政府的「禁海」政策相違。
王直集團的行為引起了明中央政府的注意,政府相繼派朱紈等人清剿浙江沿海流民武裝。他們派兵兩路夾擊王直,王直只好將活動基地遷至日本。
日本各諸侯的對外貿易政策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條件。王直善於拉攏、結交朋友,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定居日本平戶(今屬日本長崎縣),掛起「徽王」旗號,在平戶深山中建起巨大的中國式房屋,追隨其定居在平戶、福島一帶的中國人至少也有3000人左右,海港中也時常可見供300人出海的大海船。王直以此為基地吸收反明勢力,並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國沿海地區發動多次跨海攻擊。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朝政府任命胡宗憲為浙江總督。嘉靖皇帝決心一定要剿除匪患,對賊首絕不輕饒。
當年三月初,王直派人傳話給中國政府,表示願意聽從命令,協助剿除松江各處流民,並希望以此換得明政府開放沿海貿易的許諾。胡宗憲故意製造出一種雙方議和的氣氛,將王直誘捕。
由於當時沿海形勢緊張,胡宗憲不敢貿然殺掉王直,把他軟禁在杭州兩年多,希望流寇因為失去首領自行解散,但效果不大。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被處死。
6. 五峰縣怎麼樣
五峰縣蠻好的啊 山清水秀 美女如雲
最有名的就是茶業了 五峰的茶業可是全國都有名的哦
還有柴埠溪大峽谷 後河風景區 白溢寨等天然景觀 都是旅遊的好地方哦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網路「五峰生活網」那裡面很多五峰人 也有很多五峰的自然風光的照片 希望能幫到你。
7. 為什麼五峰漁關茶城賓館捉姦視頻不能看
因為你要出示警察辦案相關證件才行
8. 五峰有什麼名酒以及土特產
純.苞谷酒,野葛粉,茶葉!老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