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積極向上為主題的宣傳稿
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由人的其它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態所制約。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積極心態呢?可以嘗試從下幾個方面做起。
1.言行舉止像你希望成為的人。
許多人總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種積極的感受再去付諸行動,這些人在本末倒置。積極行動會導致積極思維,而積極思維會導致積極的人生心態。從開始就積極行動起來,去努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心態自然也跟著積極起來。
2.要心懷必勝、積極的想法。
當我們開始運用積極的心態並把自己看成成功者時,我們就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了。
誰想收獲成功的人生,誰就要當個好農民。我們決不能僅僅播下幾粒積極樂觀的種子,然後指望不勞而獲,我們必須不斷給這些種子澆水,給幼苗培土施肥。要是疏忽這些,消極心態的野草就會叢生,奪去土壤的養分,直至莊稼枯死。
3.用美好的感覺、信心與目標去影響別人。
隨著你的行動與心態日漸積極,你就會慢慢獲得一種美滿人生的感覺,信心日增,人生中的目標感也越來越強烈。緊接著,別人會被你吸引,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跟積極樂觀者在一起。運用別人的這種積極響應來發展積極的關系,同時幫助別人獲得這種積極態度。
4.使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被需要。
每個人都有一種慾望,即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別人對他的需要與感激。這是我們普通人的自我意識的核心。如果你能滿足別人心中的這一慾望,他們就會對自己,也對你抱積極的態度。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就將形成。正如美國19世紀哲學家兼詩人拉爾夫"沃爾都"愛默生說的:「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做到以上幾點並不很難,關鍵在於你是否想做和堅持下去。我們知道,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們自己的態度決定。
② 關於植樹節的班會的宣傳稿
1)可敬的綠色鬥士
春天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綠化祖國,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其主要內容就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用綠色植被把我們的國土覆蓋起來。
說起植樹的好處,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我不是向大家介紹植樹造林的好處,而是要向大家介紹一個大力倡導植樹造林,並身體力行,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個執著植樹的綠色鬥士——馬塔伊女士。
她是中東非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30多年來,她領導的環保組織「綠帶運動」在非洲種下了3000多萬棵樹。為了留住非洲大陸已然不多的綠色,有「綠色鬥士」之稱的她蹲過監獄,挨過打,流過血,有人將她比作一棵樹———就像那些她在非洲各地種下的樹那樣,面對艱難險阻,她始終堅強不屈;她是自諾貝爾和平獎1901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非洲女性。
馬塔伊女士為了植樹造林不惜一切代價,這種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我們小朋友現在沒有很多機會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但是我們要把植樹造林的信念種在心裡,愛護校園、家鄉的一草一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綠色希望
自然是人類的搖籃,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寶貴的希望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動力,它是安慰,它是歡樂!
我給你送來粒粒種子,你讓它們花繁葉茂,我贈予你顆顆樹苗,你讓它們綠樹成蔭。只有熱愛祖國和人類的真正懂得愛護綠色,只有從愛護眼前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會熱愛祖國的山河。我們青少年要愛每一片綠葉,愛每一棵小草,受每一朵鮮花。保護環境,綠化校園,讓綠色生命激活我們熱愛的生活,做祖國美好的建設者。
3月12日-植樹節,希望日日都是植樹節,讓口號落實行動,讓綠色染綠地球。在人類奔向21世紀的今天,地球已負擔深重,苦不堪言,人類對環境污染和破壞也越來越大,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主體,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種樹種草,增加綠色植被,綠色工程作不好,就不可能有個好的生態系統,因此植樹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標。
綠色植物其實是第一性有機物質的生產者,它們能利用太陽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製造有機物質,為比自身多10~30倍的異養生物提供必要的食物。樹本來具有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的能力,樹木通過光合作用,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木放出的氧氣足夠65個人呼吸使用。樹木不僅僅凈化空氣,還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不致水土流失,還是「粉塵殺手」一畝地的樹木一年可吸收各種20粉塵-60噸!減少噪音污染也是它們本能,九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污染10-15分貝。樹木的分泌物也有殺菌作用,森林裡每立方米空氣是含細菌三四百個,而空曠地帶每立方米空氣含細菌三四萬個,兩者相差100倍!
綠色植物保護了地球,保護了人類,讓我們共同植樹,綠化、美化我們的生存環境,讓我們一同珍惜綠色,植樹造林,記住3月12日-植樹節。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
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法國每年3月為法定的"植樹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入高潮;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已有70多年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
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也是國慶日)
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 日;
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
義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
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塞內加爾每逢雨季一到,全國性的植樹活動隨即開始,時間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通過這次演講,我希望能讓同學們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樹立「綠色家園,從我做起」的理念,做到人人營造綠色、人人宣傳綠色、人人保護綠色、人人擁有綠色,保護和美化我們的家園。
③ 宣傳稿範文大全300字
宣傳具有激勵、鼓舞、勸服、引導、批判等多種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勸服。即通過多種內容和形式,闡明某種觀點,使人們相信並跟著行動。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高度重視宣傳工作,積極參與宣傳活動,制定了以啟蒙、教育和組織群眾為目的的無產階級革命宣傳的戰略目標。
把宣傳和組織聯系起來,創立了無產階級的宣傳理論和宣傳形式,從而推動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促進人類進步和社會主義事業。
宣傳稿範文:
在日前競爭日趨激烈大浪淘沙的現代社會,一個企業若是想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除了創新潛力外,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孫權曾說過: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位於聖人矣。
德國偉大的作家叔本華也曾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齊,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這些都充分的說明了凝聚力和協作精神的重要性。一棵小樹弱不經風雨,但是百里森林能夠並肩耐歲寒。我們公司也是一個團結、用心、向上的團隊。
如我們新員工剛入職時,公司組織的素貢拓展訓練中就能夠看到,個性是高空跨越求生項目更能體現我們公司的團隊協作精神。在公司領導的正確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求真務實,為我們明天的成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任何個人只有依靠群眾的力量才能完成個人的夙願,任何團體只有依靠團隊的力才能到達預期的目標。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同事和周圍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大家團結的前提。
信任別人本就是一種高貴的美德與同事共事,首先就是要給予同事充分的信任。有時候同事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讓你擺脫桎梏的束縛讓你醍醐灌頂,使問題迎刃而解。與周圍的人共事,要多一份信任信任、多一份謙虛、多一份微笑、多一份寬容、多一份主動。
營造出和諧的工作和學習氛圍,每一天讀持續一種愉悅的情緒,而去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團隊的合作是為了到達既定的目標所顯現出來的一種自願合作和協作努力的精神,真正的合作是以心甘情願為基礎,當團隊的合作是出於一種自身的自願時。
它必將產生一種無形而又持久強大的力量,他能夠調動所有成員的資源和才智,此無形力量勝於有形。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成功不僅僅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智慧和靈感,還需要團隊的協作精神。試想一個公司組織渙散人人各行其是那麼這個公司就是一盤散沙。
無生機和活力可言,那麼還談什麼生存和發展。在一個缺乏凝聚力和協作精神的環境里,即使再有雄心壯志再有智慧,再有潛力和經驗的人也不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和施展才華的平台。我們不要像手掌一樣打出去,我們要指頭抱成團像拳頭一樣打出去這樣會更有力。
只有懂得團結協作的人,才會在群眾中毫不保留的出己之力,因為他們把團結協作當成自我的職責來出這一份力,他們明白這對於個人,群眾有著多麼重大的好處。一潭死水永遠也不會泛起美麗的浪花,只有海納百川才能驚濤駭浪。
群眾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俗話還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呢,眾人拾柴才能火焰高。我堅信我們這個團體,今後在共事時候必能勁往一處使,眾人眾志成城為建設寧東新的一月天地而努力奮斗。
④ 以《學黨史,樹理想信念;學典型,樹人生標桿》為主題徵文
學黨史感黨恩樹信念
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
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黨九十周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 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領導。
⑤ 群眾路線教育選樹典型什麼意思
抓好先進典型的選樹宣傳工作,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通過培育、宣傳、學習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讓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有標桿、爭有目標,在全區上下凝聚成一股強大的處處有典型、時時學典型、人人當典型的發展正能量。
一、創新載體,爭創典型有基礎。在組織領導上,區委建立健全動態管理機制,把爭創先進典型工作與經濟工作、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同安排部署,同督促檢查,同考核獎懲,不斷完善爭創典型工作專項調研、專項述職、專項考核等制度,定期不定期組織考核檢查,對成績突出、示範效應較好的培育單位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予以獎勵,對工作懈怠、成效不明顯的單位,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調整剔除,在全區形成了書記牽頭抓總、常委分工負責、城鄉橫向聯動、分層負責落實的齊抓共創局面。在載體設計上,通過組織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巡迴演講會、表彰會和各類主題學習實踐活動,注重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先後開展了「轉作風破難題、提效能促趕超」,「五大工程和十大項目」創建,「立足崗位爭先進,創先爭優作表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走基層、進支部、強素質」,「民情家訪」,黨員「先鋒創績」活動、窗口服務單位「三亮三比」、「三創三爭」和「做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做群眾的貼心人」、「三進三解三促」等活動,使各領域、各行業涌現出一批可信可靠的先進典型。在宣傳推介上,將各部門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利用簡報、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現代遠程教育網路、手機簡訊平台等媒介,對先進典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專題宣傳報道,不斷增強先進典型的輻射效果。
二、嚴格程序,培育典型重公認。選派黨員幹部到招商、城建、園區、農業、民生的建設一線建功立業。嚴格規范選樹程序,採取單位自評、民主推薦、滿意率調查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經過基層組織推薦,組織部門考察,多方面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推出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廣泛群眾基礎、強烈感召力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在強化全國勞模、渼陂村黨支部書記梁仁俊,全國信訪系統先進工作者、區信訪局局長胡力爭,全國防汛抗旱模範、區城建局局長肖世海,全國勞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省「十大井岡之子」的天玉鎮流坊村委書記李友禮等一系列老典型先進效應的同時,更加註重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加大對新典型的培育宣傳,推出了一批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示範性、可學性的新典型,使得新老典型相互結合,更好的發揮示範和推動作用。去年,成功培育推出了「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2012年「中國好人榜」、區法院法官謝言同志的同時,還涌現出一批全國、省、市先進集體和個人,流坊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金竹社區被評為全國科普示範社區,區旅遊局李超榮獲全國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新圩鎮新圩調委會楊慧芝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區婦聯李根秀榮獲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等10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三、凝聚人心,宣傳典型樹形象。從正面來宣傳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和引領作用,引導全區上下始終做到在崗、在線、在狀態,求實、求快、求突破,共識、共鳴、共作為,為經濟社會加快發展、進位趕超提供了強大動力。天玉鎮流坊村村黨支部帶領群眾開展創先爭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共同致富奔小康,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該村也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新圩鎮新圩調委會主任楊慧芝用她的愛心、誠心、熱心、耐心,共調處大的矛盾糾紛400多起,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被評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和「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等榮譽稱號,去年光榮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區法院謝言同志,自2002年患白血病以來,用頑強意志戰勝病魔,帶病堅守工作崗位,勤奮學習,心繫群眾,服務百姓,塑造了青原區廣大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鮮明形象,這些身邊的先進典已成為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學習榜樣、爭當先進的領頭人。通過集中宣傳一批先進典型,以點帶面,營造出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
⑥ 如何加強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
一選配寫作功底扎實,能力素質高的專人負責宣傳工作;二制定信息宣傳工作安排意見,明確信息宣傳工作重點,把信息宣傳任務分解到各科室;三加強與上級部門、電視台、報刊等新聞媒體的溝通銜接,及時把我處的工作動態、經驗做法宣傳出去;四加強與各科室的溝通協調、廣泛挖掘宣傳素材;五制定信息宣傳獎勵措施,激勵幹部職工積極投身信息宣傳工作。二 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宣傳意識不強 由於「業務本位」思想作祟,部分工作人員認為宣傳工作只是園林工作的「副產品」和「衍生物」,忽視了宣傳與業務的統一性,對宣傳工作敷衍了事,消極應付目標考評,在撰寫宣傳材料時,有隻求數量、不講質量的情況,導致宣傳質量不高,宣傳文章出彩不多。 2.宣傳力量較弱 我處主要宣傳力量往往集中在少數人員身上,並且未受過系統的培訓或學習,自身寫作水平尚有待提高,遇到大型宣傳報道及調研任務,往往力不從心。要想真正做到及時、全面地報道園林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必須加大宣傳隊伍、提高宣傳水平及能力。 3.宣傳方法單一 宣傳報道大多是以文字宣傳為主,電視、網路宣傳為輔。根據園林工作發展的需要,各個季節階段均有不同的工作重點和宣傳重點,在實際工作中雖然也圍繞這些重點進行宣傳,但仍停留在就事論事的現象報道,未能有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廣鏡頭的立體性、深刻性的專題宣傳。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三 加強宣傳工作的對策建議 1.要勤於學習、提高認識,增強宣傳能力 由於宣傳報道是一項政策性、理論性、業務性都很強,而且涉及面廣的工作,要想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就必須堅持「用學習促提升」的理念,堅持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練筆,在練筆中提高,努力把握學習時機,注重拓寬學習渠道,著力提高學習深度,力求讓我們的眼界廣一點,視野寬一點,思想深一點,筆鋒尖一點,為准確傳播組織管理理念、宣傳組織典型、報送組織工作信息奠定堅實的基矗 2.抓住特點,及時宣傳 我處應根據工作的特點,針對季節變化和植物生長等問題,及時宣傳。如夏季是樹木生長的旺盛期,對行道樹修剪進行重點報道;防颱防汛期間對拔除風倒樹、險樹進行報道等。 3.關注熱點,多途徑宣傳 熱點問題的宣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因為熱點問題的報道容易引起人們普遍的重視與關注。比如夏季病蟲害防治、解決樹木擋光問題、義務為公交車通行修剪樹木、義務在校園修剪樹木等社會公益活動;除了板報、報紙等,我們還可以通過網路宣傳。目前,網路宣傳已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宣傳方式,網路消除了因時間、空間、形式等方面帶來的不便,縮短了雙方間的距離,發揮了網路的優點,使我們無障礙地自由表達和傳遞各種信息及動態,這對於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人員來說,正是准確把握思想動態的最好渠道,同時也架起了心靈溝通和感情聯絡的橋梁。 4.應急、搶險工作,第一時間宣傳 處理應急、搶險工作快速、安全、圓滿,尤其能體現一個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如2010年城-管達標檢查、全國文明城復檢、「7.16」事故搶險、海上清污、苗木移植、汛期險樹、風倒樹搶險及群眾舉報險情等臨時性工作應接不暇,我處都能第一時間進行報道,宣傳了我處員工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精神,讓園林精神為大眾傳誦。 5.利用節日活動,巧妙宣傳 利用植樹節、學雷鋒活動、黨員奉獻日、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進行專題宣傳,營造了互相協作,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將我處職工風采盡情展現。 6.新聞宣傳工作要與媒體多溝通 媒體新聞宣傳的價值取向,始終在追求最大的公眾利益。站在公眾的立場上,媒體對各類事件既報喜更報憂,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媒體負面報道」,以及由此而來的「危機公關」,強化「危機公關」意識,盡可能地將「媒體負面報道」降至最低,是組織新聞宣傳的追求目標。
⑦ 愛護樹的宣傳稿200字
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4﹪左右,森林人均積蓄不足世界水平的七分之一,森林貧乏必然導致生態脆弱。近年來,南寧市森林覆蓋率有所提高,目前已達到38.8﹪,市區綠化覆蓋率為37.47﹪,但森林天然植被破壞時有發生,必須加強保護森林資源,積極植樹造林。
如今市面上普遍流行使用一次性筷子,據統計,我國每年生產一次性木筷子消耗木材130萬立方米,小小的筷子毀掉了大量寶貴的森林,我們呼籲,市民盡可能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子,推行使用消毒竹筷子,為保護森林資源盡一份力!
除了森林資源應被保護以外,對於我們身邊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樹都應盡力保護,伐林造房更是應該禁止。也正如此,南寧的某些房地產開發企業正在尋求實施更為先進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盡可能保持地塊原有地形地貌,保留原有植被,注重園林綠化,選擇高效、美觀的綠化形式(包括屋頂綠化和牆壁垂直綠化等),提高小區綠化率。像這樣既保留原有植被,又增加新生綠化的做法,才能創造一個真正的綠色家園。
愛護樹木,保護森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