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海口紅樹林策劃書

海口紅樹林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9-28 03:10:28

1. 海口這邊的紅樹林 有什麼好玩的

海口汽車南站坐車(也可以在五公祠對面公車站、紅城湖所有公車站以及中國城公車站等候開往曲口的),坐到曲口的車到演豐下,大約6塊錢,行程一個小時。到演豐鎮花2塊錢坐當地的「三腳貓」(三輪的摩托車)就可以把你送到紅樹林.是的.你上了車後.跟司機說一下....

2. 海南紅樹林(圖)

「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印度洋海嘯給世人敲響了警鍾。此間專家提出,我們必須吸取教訓,提高防災意識,除加強沿海地區的防波堤建設外,應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紅樹林是公認的「天然海岸衛士」,樹木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它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岸的70%分布有紅樹林。種類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樹皮富含單寧。包括有紅樹植物:紅樹植物是專一在紅樹林中海灘中生長並經常可受到潮汐浸潤的潮間帶上的木本植物,包括厥類植物鹵厥;半紅樹植物:半紅樹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時才受到潮水浸潤而呈陸、海都可生長發育的兩棲類植物;伴生植物:生長在紅樹林區經常受潮汐浸潤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櫚植物和藤本植物(三葉魚藤);紅樹科植物:紅樹科植物是分類上歸屬於紅樹科的植物。紅樹林的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如木欖、海蓮、秋茄、紅樹、紅海欖等。但是還有許多紅樹科植物不是紅樹林的成員,如有些長在陸地上,有些長在高山上,這些即紅樹科非紅樹植物;非紅樹科紅樹植物:紅樹林不僅有紅樹科的 植物,還有鹵厥科、馬鞭草科、茜草科、海桑科、大戟科等,這些即是非紅樹科紅樹植物。事實上,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是我國台風災害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海嘯也較多。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梁國昭研究員梁國昭認為,為防禦海嘯,廣東等沿海地區除加強防波堤建設外,最重要是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但遺憾的是,廣東過去曾有50多萬畝天然紅樹林,而現在僅存不到10萬畝。

★認識紅樹林
『生長於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最高潮線以下及平均高潮線以上間之喬木或灌木,稱為紅樹林 』,這是紅樹林狹義的定義,紅樹林是很有趣的植物,例如它有胎生、呼吸根、支撐根等特殊演化,紅樹林而且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維持濱海濕地的豐富生態,還有防風、抗海潮侵蝕等功用。至於紅樹林的中名是從何而來?答案是可以從其樹皮中提煉紅色染料,所以稱之為「紅樹」,遺憾的是叫「紅樹」的紅茄苳和細蕊紅樹已經不存在了。

紅樹林
瓊山市東南部一帶的海灘上,生長著一種密密匝匝的樹木,宛如一位綠色的仙女飄逸瀟灑,在淺綠色的海水中沐浴。漲潮時,只看到她部分婀娜的樹冠,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趣;退潮時,她那帶有海泥芬芳的樹干含羞姍姍地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畫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樹林,人們昵稱她為「海底森林」。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沙灘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生命力。紅樹林屬紅樹科常綠灌木,樹皮呈紅褐色,樹葉墨綠,其根、枝像交錯的蛛網,十分發達。紅樹林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全世界的紅樹林有24科82種,其中16種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於胎生紅樹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世界上有紅樹林的幾個國家都把紅樹林列為生態保護區,把紅樹林當做可貴的自然資源來保護。國際上現已成立紅樹林學會,定期舉行學術交流,促進紅樹林的保護和發展。
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
瓊山市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對於紅樹林的價值,海南人民早有認識,早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瓊島清朝地方政府已採取措施禁伐紅樹林,曾在今演豐鎮上山村立碑銘文力戒。198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新在今瓊山市東寨港海域設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港寨紅樹林保護區綿延五十多公里,總面積六萬多畝。成千上萬棵紅樹,根交錯著根,枝攀援著枝,葉覆蓋著葉,擺出了撲朔迷離的陣式來。我國紅樹共有16科29種,東港寨就分布著10科18種,佔全國紅樹種類的60%以上。
東港寨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骨根、海漆、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東港寨紅樹林千姿百態,風光旖旎。從海岸上舉目遠望,只見廣袤無垠的綠海中,顯露出一頂頂青翠的樹冠。這些紅樹林長得枝繁葉貌,高低有致,色彩層次分明。若沿港汊迂迴觀賞,可以清楚地看見每棵樹頭的四周都長著數十條扭曲的氣根,達一米方圓,交叉地插入淤泥之中,形似雞籠,當地人叫它「雞籠罩」。紅樹的氣根,其狀令人驚嘆!有的如龍頭猴首,活靈活現;有的像神話中仙翁,老態龍鍾,頗具詩情畫意。觀看紅樹林景觀最佳時間是大海漲潮以後,劃上一隻小船駛入紅樹林區。四周全是一叢叢形態奇特而秀麗的綠樹冠,中間是一長條迂迴曲折的林間水道。涌動的海潮推著船兒沿水道悠然盪漾,忽左忽右,遊人只見藍海水和綠樹冠,感覺到神奇的魅力像紅樹叢中的霧一樣團團涌過來,彌漫海面……
東港寨紅樹林保護區不但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紅樹林如同一道綠色的海上長城,有效地防止海潮大風對農田和村舍的侵襲,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裡,既可以保護泥土不被海潮沖走,又可以阻擋被雨水自陸地上沖刷下來的泥土。它的落葉掉入海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腐爛,就轉化為養分豐富的食料,供魚、蝦、貝類和螃蟹食用。

風情萬千的紅樹林海岸
再沒有比這個景象更能使你浮想翩翩了:你架一葉機動扁舟駛進南方的某一處海岸帶,舟下是翠碧剔透的海水,兩旁是鬱郁蔥蔥的綠林,千百條同樣翠碧剔透的水道,在綠林中交錯縱橫,隨著你的扁舟駛過,白色的海鷗掠起一片。你為此會驚嘆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神奇。這便是紅樹林海岸。
紅樹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種。紅樹植物是一類生長於潮間帶的喬灌木的通稱。潮間帶是指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間的地帶。紅樹植物的種屬繁多,但從世界范圍來講,它分為西方群系和東方群系兩大類。我國紅樹林與亞洲、大洋洲和非洲東海岸的種類同屬於東方群系。因受地理緯度的影響,熱量和雨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減少,紅樹林種屬的多樣性從南到北逐漸過渡到比較單純,植枝的高度由高變低,從生長茂盛的喬木逐漸過渡到相對矮小的灌木叢。
紅樹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和東南的熱帶、亞熱帶沿岸。我國海南島紅樹植物最為豐富,種類最多,為37種;廣西、廣東、台灣次之;福建更次之;到了浙江則僅剩一種,還是人工引進種植的。紅樹植物自然生長的北界在北緯27°20′左右,即在福建省鼎一帶。但似乎在北緯24°27′的福建廈門是一個界限,在此南,紅樹林海岸發育很好;在此北,紅樹林海岸稀少。雖然台灣和福建地理緯度相同,但是台灣沿岸的紅樹植物種屬比福建多得多,這是由於台灣受太平洋黑潮暖流影響的緣故。
紅樹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地理緯度、氣溫、雨量有極大關系。海南島東海岸的文昌一帶紅樹植物鬱郁蔥蔥,樹高12米—13米;在緯度高一些的北緯21°37′的廣西山口附近,紅樹植物樹高3米—5米;在福建泉州灣中紅樹最高只有2.2米;在北緯27°20′的福建省福鼎沙埕港內,紅樹的高度只有0.8米—1.0米,呈灌木叢出現。

紅樹林的變遷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達298公里。目前,這里正在進行沿海灘塗的紅樹林綠化工程。
紅樹林是一個生命力極為頑強的植物群落,在亞熱帶的沿海灘塗,它能夠落地生根並極容易成活。因為這個群落主要以紅樹科植物為主,所以生物學家給它們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紅樹林,當地人俗稱它為「茭定"。對於生活在南方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它可絕對不是一類簡單的植物。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副教授鍾曉青告訴記者,對於一般植物來說,由於海水和海灘上土壤溶液的濃度,可能會大於植物體內的濃度,因此它們不但不能夠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養分,反而會被土壤溶液把體內的水分返生出來,從而導致植物被燒死。而紅樹林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它具有一種很奇特的功能--逆濃度梯度吸收。這種獨特的功能,使紅樹林能夠有效地防止和減少赤潮的發生,促進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成熟的紅樹林枝繁葉茂,根系發達,還能夠形成一道防風消浪、保護海堤的天然屏障。
然而,從七十年代初開始,生命力極為頑強的紅樹林在汕頭沿海地區的分布卻越來越少。由於人工圍海造田造路,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紅樹林的生長環境,天然的次生紅樹林從以前的五萬多畝,到現在只剩下了160畝了。而且,這僅有的160畝還蜷縮在汕頭市達壕區的一個偏僻的港灣里。
記者在汕頭市的南濱路,發現對面山腳下有一片紅樹林的影子,那麼這片僅有的天然紅樹林是如何倖存下來的呢?據汕頭市林業局林政科科長李徐益介紹,由於這里有一個涵洞,大海漲潮的時候,海水可以從這里進去,退潮的時候又排出來。涵洞為這片紅樹林輸送了海水,使得它得以生存下來。
鍾曉青教授告訴記者,紅樹林繁衍生息的能力是很強的,現在它的面積之所以逐漸地萎縮,是因為人的破壞能力遠遠大於紅樹林的生長能力。
1998年,南方沿海發生了特大規模的赤潮,近海的藻類繁殖異常增多,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給汕頭的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赤潮的發生雖然與近海的污染有直接關系,但在發生赤潮的地區,卻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現象。赤潮發生以後,湛江那邊有紅樹林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於是,幾乎被人們遺忘了的紅樹林,引起了汕頭市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注意,1998年,汕頭市林業系統開始在所屬的澄海市沿海灘塗,人工種植紅樹林。
雖然試種只有三年時間,但紅樹林獨特的生態系統已經逐步開始形成,在澄海市最大的紅樹林種植區義豐溪,記者看到了幾百隻螃蟹一起曬太陽的情景。澄海市林業局副局長林銳民介紹說,這種螃蟹俗成招潮蟹,原來這里的淤泥地都是臭的,招潮蟹根本無法生活,而自從種完紅樹林以後,淤泥地就不臭了,招潮蟹也就開始來到這里棲息了。同時,還有很多鳥類、魚蝦也經常來這里棲息,海洋生物逐漸多樣化了。
在義豐溪的河堤上,記者碰到了養鵝的專業戶張明貴,他在堤岸旁養了大大小小1200隻肉鵝。像張明貴這樣的養殖戶在義豐溪岸上有幾十戶,他們的養殖方法已經實現了立體循環---在池塘里養魚,水面養鵝鴨,基上種香蕉。因為鴨鵝只吃水草和水面上的浮游生物,不但不影響水下魚的生長,而且,鴨鵝的糞便還能成為魚的飼料;同時,岸上以及池塘里清理出來的糞便又可做為香蕉等經濟作物的有機肥。等到對面的紅樹林長大以後,這些鴨鵝就可以到紅樹林里去嬉戲覓食,參與更大規模的食物鏈循環了。這種立體循環的養殖方法,不但使養殖戶更加節省了成本,而且,由於紅樹林生態系統里聚集的貝類等海生物,含鈣質較多,鴨子下出來的蛋就會又大又有營養。
鍾曉清教授還告訴記者,一般的養殖所喂的餌料,成本很高,並且未必會是自然生長的東西,而這種立體循環的養殖方法,通過紅樹林生態系統中間,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搭配,形成一種各司其責,互相依存的食物鏈。
目前,汕頭市計劃投資三千多萬元,到2010年,在9萬多畝適宜種植的沿海灘塗都要種上紅樹林。曾經向大海要土地的汕頭人提出了新的口號--向大海要森林。也許,當記者再一次來到汕頭的時候,沿海的居民會與紅樹林成為更好的朋友。

紅樹林生態系統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河口海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以紅樹林為主的區域中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一個整體,統稱為紅樹林生態系統。它的生境是濱海鹽生沼澤濕地,並因潮汐更迭形成的森林環境,不同於陸地森林生態系統。熱帶海區60%一70%的岸灘有紅樹林成片或星散分布。
(一)生境特徵
1.地質地貌
紅樹林主要分布於隱蔽海岸,該海岸多因風浪較微弱、水體運動緩慢而多淤泥沉積。因此,它與珊瑚礁一樣都是「陸地建造者」。自然發育的灘面,平坦而廣闊,常可沿河口海灣、三角洲地區或沿河口延伸至內陸數公里。紅樹林大部分分布於潮間帶,而以中潮灘為最繁茂區。
紅樹林生長與地質條件也有關系,因為地質條件可能影響灘塗底質。如果河口海岸是花崗岩或玄武岩,其風化產物比較細粘,河口淤泥沉積,適於紅樹林生長。如果是砂岩或石灰岩的地層,在河流出口的地方就形成沙灘,大多數地區就沒有紅樹林生長。
2.底質
紅樹林適合生長在細質的沖積土上。在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土壤(沖積層)由粉粒(silt)和粘粒(clay)組成,且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適合於紅樹林生長。一般紅樹林土壤是初生的土壤,含鹽量0.2%~2.5%,pH 4—8,少有pH 3以下或pH 8以上。
3.溫度
紅樹林分布中心地區海水溫度的年平均值為24~27℃,氣溫則在20—30℃范圍內。我國海南島海口的海水溫度年平均在25℃左右,而廈門港年平均水溫為21,7℃,平均氣溫為20.9℃。後者紅樹林種類僅5種,比前者紅樹植物種類25種少得多。
4.海水和潮汐
含鹽分的水對紅樹植物是十分重要的,紅樹植物具有耐鹽特性,在一定鹽度海水下才成為優勢種。雖然有些種類如桐花樹、白骨壤既可以在海水中生長,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長,但在海水中生長較好。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潮汐,沒有潮間帶的每日有間隔的漲潮退潮的變化,紅樹植物是生長不好的。長期淹水,紅樹很快死亡;長期乾旱,紅樹將生長不良。

3. 海口東寨港紅樹林觀後感

屎殼郎知道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4. 海南的紅樹林有幾處

海口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文昌清瀾港紅樹林保護區文昌鋪前港紅樹林保護區

5. 紅樹林的概況介紹


海南紅樹林濕地保護公園於2014年8月23日正式開放。海南紅樹林濕地保護公園是由富力紅樹灣依託得天獨厚的雙海灣與天然紅樹林濕地傾力打造的國家AAAA級標准紅樹林濕地保護公園。
海南紅樹林濕地保護公園位於海口環島高速573公里,園距離海口市中心僅有30分鍾車程。海南紅樹林濕地保護公園佔地2200畝,園內40多種、6000餘只珍惜海鳥,水、鳥、魚、林,共同構建了龐大的生物王國。

6. 在海南島建立紅樹林保護區的作用是什麼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海南省清瀾港紅樹林保護區: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護最為完整的紅樹林。 該保護區中心位置地理坐標位199°34』N,110°45』E,地處文昌市的清瀾港沿岸一帶。保護面積達2948ha,有林面積達2732ha。管轄范圍包括馮家港、鋪前港等。該保護區於1981年批建,原為縣級,後已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設管理站,位於頭宛村。該保護區的總保護面積雖然不及東寨港保護區,但林木面積大,而且樹林年齡長,許多林相顯示了原生林的特徵。如有海蓮林樹齡達百年以上,調查中有的胸徑達1.2m,林內結構復雜,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飛架其間。保護區范圍內除了有同東寨港基本相同的紅樹植物種類外,還有獨特的成片正紅樹(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著霞村的岸邊形成雄偉的景觀。木果核在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襪的蛇狀呼吸根在這里有典型的表現。海桑屬的4個種,即海桑、杯尊海桑、大葉海桑和海南海桑在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筍狀呼吸根形成這些種類的明顯待色。小花老鼠勒在東寨港自然群落中並不多見,而在該保護區的潮溝灘塗林緣卻常見它與其他紅樹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紅樹植物也較東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發現。顯然這里的種類多樣性優於東寨港,具有較優勢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較大的潛在的科研意義。
求採納

7. 海南欖錢紅樹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海南欖錢紅樹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是2017-10-16在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西沙路28號僑企大廈B座901。

海南欖錢紅樹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60100MA5T1R8299,企業法人陳森,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海南欖錢紅樹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紅樹林研究、紅樹林繁育與銷售,紅樹林科普教育與會展服務,紅樹林旅遊產品研究與開發,熱帶農業資源研究與開發,海洋水產種苗繁育、養殖,水產加工研究與開發,旅遊地產開發,健康養生產業研究與開發,植物種苗培育開發銷售,紅樹林造林規劃設計與施工,紅樹林濕地與森林生態調查研究與咨詢,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市政公共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建築裝修裝飾工程,園林景觀設計及養護,海洋環境與生態修復,水域環境生態系統及濱海窪地環境生態系統建設,裝配式房屋、集成房屋相關的技術研發、咨詢、生產與銷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海南欖錢紅樹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8. 紅樹林的資料

「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印度洋海嘯給世人敲響了警鍾。此間專家提出,我們必須吸取教訓,提高防災意識,除加強沿海地區的防波堤建設外,應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紅樹林是公認的「天然海岸衛士」,樹木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它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岸的70%分布有紅樹林。種類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樹皮富含單寧。包括有紅樹植物:紅樹植物是專一在紅樹林中海灘中生長並經常可受到潮汐浸潤的潮間帶上的木本植物,包括厥類植物鹵厥;半紅樹植物:半紅樹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時才受到潮水浸潤而呈陸、海都可生長發育的兩棲類植物;伴生植物:生長在紅樹林區經常受潮汐浸潤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櫚植物和藤本植物(三葉魚藤);紅樹科植物:紅樹科植物是分類上歸屬於紅樹科的植物。紅樹林的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如木欖、海蓮、秋茄、紅樹、紅海欖等。但是還有許多紅樹科植物不是紅樹林的成員,如有些長在陸地上,有些長在高山上,這些即紅樹科非紅樹植物;非紅樹科紅樹植物:紅樹林不僅有紅樹科的 植物,還有鹵厥科、馬鞭草科、茜草科、海桑科、大戟科等,這些即是非紅樹科紅樹植物。事實上,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是我國台風災害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海嘯也較多。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梁國昭研究員梁國昭認為,為防禦海嘯,廣東等沿海地區除加強防波堤建設外,最重要是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但遺憾的是,廣東過去曾有50多萬畝天然紅樹林,而現在僅存不到10萬畝。

★認識紅樹林
『生長於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最高潮線以下及平均高潮線以上間之喬木或灌木,稱為紅樹林 』,這是紅樹林狹義的定義,紅樹林是很有趣的植物,例如它有胎生、呼吸根、支撐根等特殊演化,紅樹林而且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維持濱海濕地的豐富生態,還有防風、抗海潮侵蝕等功用。至於紅樹林的中名是從何而來?答案是可以從其樹皮中提煉紅色染料,所以稱之為「紅樹」,遺憾的是叫「紅樹」的紅茄苳和細蕊紅樹已經不存在了。

紅樹林
瓊山市東南部一帶的海灘上,生長著一種密密匝匝的樹木,宛如一位綠色的仙女飄逸瀟灑,在淺綠色的海水中沐浴。漲潮時,只看到她部分婀娜的樹冠,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趣;退潮時,她那帶有海泥芬芳的樹干含羞姍姍地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畫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樹林,人們昵稱她為「海底森林」。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沙灘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生命力。紅樹林屬紅樹科常綠灌木,樹皮呈紅褐色,樹葉墨綠,其根、枝像交錯的蛛網,十分發達。紅樹林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全世界的紅樹林有24科82種,其中16種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於胎生紅樹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世界上有紅樹林的幾個國家都把紅樹林列為生態保護區,把紅樹林當做可貴的自然資源來保護。國際上現已成立紅樹林學會,定期舉行學術交流,促進紅樹林的保護和發展。
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
瓊山市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對於紅樹林的價值,海南人民早有認識,早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瓊島清朝地方政府已採取措施禁伐紅樹林,曾在今演豐鎮上山村立碑銘文力戒。198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新在今瓊山市東寨港海域設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港寨紅樹林保護區綿延五十多公里,總面積六萬多畝。成千上萬棵紅樹,根交錯著根,枝攀援著枝,葉覆蓋著葉,擺出了撲朔迷離的陣式來。我國紅樹共有16科29種,東港寨就分布著10科18種,佔全國紅樹種類的60%以上。
東港寨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骨根、海漆、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東港寨紅樹林千姿百態,風光旖旎。從海岸上舉目遠望,只見廣袤無垠的綠海中,顯露出一頂頂青翠的樹冠。這些紅樹林長得枝繁葉貌,高低有致,色彩層次分明。若沿港汊迂迴觀賞,可以清楚地看見每棵樹頭的四周都長著數十條扭曲的氣根,達一米方圓,交叉地插入淤泥之中,形似雞籠,當地人叫它「雞籠罩」。紅樹的氣根,其狀令人驚嘆!有的如龍頭猴首,活靈活現;有的像神話中仙翁,老態龍鍾,頗具詩情畫意。觀看紅樹林景觀最佳時間是大海漲潮以後,劃上一隻小船駛入紅樹林區。四周全是一叢叢形態奇特而秀麗的綠樹冠,中間是一長條迂迴曲折的林間水道。涌動的海潮推著船兒沿水道悠然盪漾,忽左忽右,遊人只見藍海水和綠樹冠,感覺到神奇的魅力像紅樹叢中的霧一樣團團涌過來,彌漫海面……
東港寨紅樹林保護區不但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紅樹林如同一道綠色的海上長城,有效地防止海潮大風對農田和村舍的侵襲,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裡,既可以保護泥土不被海潮沖走,又可以阻擋被雨水自陸地上沖刷下來的泥土。它的落葉掉入海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腐爛,就轉化為養分豐富的食料,供魚、蝦、貝類和螃蟹食用。

風情萬千的紅樹林海岸
再沒有比這個景象更能使你浮想翩翩了:你架一葉機動扁舟駛進南方的某一處海岸帶,舟下是翠碧剔透的海水,兩旁是鬱郁蔥蔥的綠林,千百條同樣翠碧剔透的水道,在綠林中交錯縱橫,隨著你的扁舟駛過,白色的海鷗掠起一片。你為此會驚嘆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神奇。這便是紅樹林海岸。
紅樹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種。紅樹植物是一類生長於潮間帶的喬灌木的通稱。潮間帶是指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間的地帶。紅樹植物的種屬繁多,但從世界范圍來講,它分為西方群系和東方群系兩大類。我國紅樹林與亞洲、大洋洲和非洲東海岸的種類同屬於東方群系。因受地理緯度的影響,熱量和雨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減少,紅樹林種屬的多樣性從南到北逐漸過渡到比較單純,植枝的高度由高變低,從生長茂盛的喬木逐漸過渡到相對矮小的灌木叢。
紅樹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和東南的熱帶、亞熱帶沿岸。我國海南島紅樹植物最為豐富,種類最多,為37種;廣西、廣東、台灣次之;福建更次之;到了浙江則僅剩一種,還是人工引進種植的。紅樹植物自然生長的北界在北緯27°20′左右,即在福建省鼎一帶。但似乎在北緯24°27′的福建廈門是一個界限,在此南,紅樹林海岸發育很好;在此北,紅樹林海岸稀少。雖然台灣和福建地理緯度相同,但是台灣沿岸的紅樹植物種屬比福建多得多,這是由於台灣受太平洋黑潮暖流影響的緣故。
紅樹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地理緯度、氣溫、雨量有極大關系。海南島東海岸的文昌一帶紅樹植物鬱郁蔥蔥,樹高12米—13米;在緯度高一些的北緯21°37′的廣西山口附近,紅樹植物樹高3米—5米;在福建泉州灣中紅樹最高只有2.2米;在北緯27°20′的福建省福鼎沙埕港內,紅樹的高度只有0.8米—1.0米,呈灌木叢出現。

紅樹林的變遷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達298公里。目前,這里正在進行沿海灘塗的紅樹林綠化工程。
紅樹林是一個生命力極為頑強的植物群落,在亞熱帶的沿海灘塗,它能夠落地生根並極容易成活。因為這個群落主要以紅樹科植物為主,所以生物學家給它們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紅樹林,當地人俗稱它為「茭定"。對於生活在南方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它可絕對不是一類簡單的植物。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副教授鍾曉青告訴記者,對於一般植物來說,由於海水和海灘上土壤溶液的濃度,可能會大於植物體內的濃度,因此它們不但不能夠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養分,反而會被土壤溶液把體內的水分返生出來,從而導致植物被燒死。而紅樹林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它具有一種很奇特的功能--逆濃度梯度吸收。這種獨特的功能,使紅樹林能夠有效地防止和減少赤潮的發生,促進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成熟的紅樹林枝繁葉茂,根系發達,還能夠形成一道防風消浪、保護海堤的天然屏障。
然而,從七十年代初開始,生命力極為頑強的紅樹林在汕頭沿海地區的分布卻越來越少。由於人工圍海造田造路,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紅樹林的生長環境,天然的次生紅樹林從以前的五萬多畝,到現在只剩下了160畝了。而且,這僅有的160畝還蜷縮在汕頭市達壕區的一個偏僻的港灣里。
記者在汕頭市的南濱路,發現對面山腳下有一片紅樹林的影子,那麼這片僅有的天然紅樹林是如何倖存下來的呢?據汕頭市林業局林政科科長李徐益介紹,由於這里有一個涵洞,大海漲潮的時候,海水可以從這里進去,退潮的時候又排出來。涵洞為這片紅樹林輸送了海水,使得它得以生存下來。
鍾曉青教授告訴記者,紅樹林繁衍生息的能力是很強的,現在它的面積之所以逐漸地萎縮,是因為人的破壞能力遠遠大於紅樹林的生長能力。
1998年,南方沿海發生了特大規模的赤潮,近海的藻類繁殖異常增多,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給汕頭的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赤潮的發生雖然與近海的污染有直接關系,但在發生赤潮的地區,卻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現象。赤潮發生以後,湛江那邊有紅樹林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於是,幾乎被人們遺忘了的紅樹林,引起了汕頭市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注意,1998年,汕頭市林業系統開始在所屬的澄海市沿海灘塗,人工種植紅樹林。
雖然試種只有三年時間,但紅樹林獨特的生態系統已經逐步開始形成,在澄海市最大的紅樹林種植區義豐溪,記者看到了幾百隻螃蟹一起曬太陽的情景。澄海市林業局副局長林銳民介紹說,這種螃蟹俗成招潮蟹,原來這里的淤泥地都是臭的,招潮蟹根本無法生活,而自從種完紅樹林以後,淤泥地就不臭了,招潮蟹也就開始來到這里棲息了。同時,還有很多鳥類、魚蝦也經常來這里棲息,海洋生物逐漸多樣化了。
在義豐溪的河堤上,記者碰到了養鵝的專業戶張明貴,他在堤岸旁養了大大小小1200隻肉鵝。像張明貴這樣的養殖戶在義豐溪岸上有幾十戶,他們的養殖方法已經實現了立體循環---在池塘里養魚,水面養鵝鴨,基上種香蕉。因為鴨鵝只吃水草和水面上的浮游生物,不但不影響水下魚的生長,而且,鴨鵝的糞便還能成為魚的飼料;同時,岸上以及池塘里清理出來的糞便又可做為香蕉等經濟作物的有機肥。等到對面的紅樹林長大以後,這些鴨鵝就可以到紅樹林里去嬉戲覓食,參與更大規模的食物鏈循環了。這種立體循環的養殖方法,不但使養殖戶更加節省了成本,而且,由於紅樹林生態系統里聚集的貝類等海生物,含鈣質較多,鴨子下出來的蛋就會又大又有營養。
鍾曉清教授還告訴記者,一般的養殖所喂的餌料,成本很高,並且未必會是自然生長的東西,而這種立體循環的養殖方法,通過紅樹林生態系統中間,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搭配,形成一種各司其責,互相依存的食物鏈。
目前,汕頭市計劃投資三千多萬元,到2010年,在9萬多畝適宜種植的沿海灘塗都要種上紅樹林。曾經向大海要土地的汕頭人提出了新的口號--向大海要森林。也許,當記者再一次來到汕頭的時候,沿海的居民會與紅樹林成為更好的朋友。

紅樹林生態系統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河口海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以紅樹林為主的區域中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一個整體,統稱為紅樹林生態系統。它的生境是濱海鹽生沼澤濕地,並因潮汐更迭形成的森林環境,不同於陸地森林生態系統。熱帶海區60%一70%的岸灘有紅樹林成片或星散分布。
(一)生境特徵
1.地質地貌
紅樹林主要分布於隱蔽海岸,該海岸多因風浪較微弱、水體運動緩慢而多淤泥沉積。因此,它與珊瑚礁一樣都是「陸地建造者」。自然發育的灘面,平坦而廣闊,常可沿河口海灣、三角洲地區或沿河口延伸至內陸數公里。紅樹林大部分分布於潮間帶,而以中潮灘為最繁茂區。
紅樹林生長與地質條件也有關系,因為地質條件可能影響灘塗底質。如果河口海岸是花崗岩或玄武岩,其風化產物比較細粘,河口淤泥沉積,適於紅樹林生長。如果是砂岩或石灰岩的地層,在河流出口的地方就形成沙灘,大多數地區就沒有紅樹林生長。
2.底質
紅樹林適合生長在細質的沖積土上。在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土壤(沖積層)由粉粒(silt)和粘粒(clay)組成,且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適合於紅樹林生長。一般紅樹林土壤是初生的土壤,含鹽量0.2%~2.5%,pH 4—8,少有pH 3以下或pH 8以上。
3.溫度
紅樹林分布中心地區海水溫度的年平均值為24~27℃,氣溫則在20—30℃范圍內。我國海南島海口的海水溫度年平均在25℃左右,而廈門港年平均水溫為21,7℃,平均氣溫為20.9℃。後者紅樹林種類僅5種,比前者紅樹植物種類25種少得多。
4.海水和潮汐
含鹽分的水對紅樹植物是十分重要的,紅樹植物具有耐鹽特性,在一定鹽度海水下才成為優勢種。雖然有些種類如桐花樹、白骨壤既可以在海水中生長,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長,但在海水中生長較好。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潮汐,沒有潮間帶的每日有間隔的漲潮退潮的變化,紅樹植物是生長不好的。長期淹水,紅樹很快死亡;長期乾旱,紅樹將生長不良。

給你個網站,還有圖片,關於瓊海的紅樹林。
1月14日更新:
幫你找了些資料,怕這里放不下,就提供網站好了
《紅樹林的生態價值〉http://www.ilib.cn/A-kxdgy200212048.html
〈紅樹林:生態功能價值大〉http://www.chinairn.com/doc/70310/145552.html
〈地理網路——紅樹林>http://www.geo365.cn/168/viewthread.php?tid=3248
<中國紅樹林濕地資源及其保護>http://www.ttshopping.net/Article/79/show/048263413254.html
<標題:紅樹林有著獨特的生態功能和經濟價值>http://www.bioon.net/dv_rss.asp?boardid=31&id=68910
<陸海的生態屏障--紅樹林>http://www.forestry.gov.cn/subpage/content.asp?lm_Tname=sdbh&lmdm=4000&id=383
<紅樹林濕地與溫州海洋生態環境>http://www.jz5.cn/luenwen/yuanlin/200504/13686.html

好累哦,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你一些。

閱讀全文

與海口紅樹林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