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防豬瘟宣傳

防豬瘟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26 22:03:00

❶ 怎樣防治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急性病例呈敗血症變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腸,特別是在回盲口附近發生紐扣狀潰瘍。因此,該病又叫「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較高。病的潛伏期平均為7天。

病豬主要表現體溫升高到41℃以上,持續不退,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不食,眼發紅,有眼眵,弓背,打冷戰,走路打晃,常喜鑽草堆。病初糞便乾燥,後期拉稀。公豬包皮積尿,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紅色出血點,指壓不褪色。嚴重時出血點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現神經症狀,打轉轉,或突然倒地、痙攣,甚至死亡。

剖檢皮膚有點狀出血,喉頭、腎臟、膀胱均有針尖狀與小米粒般大出血點(指壓不褪色),脾臟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紐扣狀潰瘍。

【防治措施】

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

(1) 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一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內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 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1~30日齡注射一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一次,保護率可達100%。

(3) 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一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4)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

(5) 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消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

❷ 怎樣預防豬瘟

(1)預防接種:有條件的地區和養豬小區、豬場可採用豬瘟免疫監測手段,根據豬瘟抗體水平消長規律進行適時免疫。免疫效價監測方法,可採用豬瘟間接血凝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如果沒有條件進行抗體監測,根據本地區有無散發豬瘟發生,可採取兩種免疫程序:A.有散發仔豬豬瘟的地區、場要用乳前免疫方法,仔豬在吃初乳前進行豬瘟疫苗免疫,每頭小豬注射1頭份。B.在豬瘟防治工作較好、無散發仔豬豬瘟地區、場,可在20日齡、60日齡分別免疫一次豬瘟疫苗。留種用的後備豬,6月齡再注射一次。種豬群每年兩次注射豬瘟疫苗。在免疫接種過程中,疫苗劑量要足,針頭長短合適,不打飛針,確保免疫效果。

(2)檢疫凈化:定期對繁殖豬群采血監測,將帶有豬瘟強毒抗體的豬和多次免疫抑制的豬查出淘汰,凈化豬群,消除豬瘟發生的隱患。

(3)加強疫苗管理:做到從主渠道購進疫苗。疫苗現稀釋現用,注射時要做到疫苗不離冰桶,桶不離冰,保證疫苗有效,嚴禁使用過期疫苗和失真空疫苗。

(4)加強免疫時用的針頭、針管及注射部位的消毒,減少人為疫病傳播。

(5)緊急接種:發病地區、場要採取緊急接種,並適當加大疫苗劑量(可加大1~3倍)減少發病和控制疫情擴大蔓延。

(6)加強病死豬處理:對可疑病豬予以隔離。死豬及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嚴禁出售和食用。

(7)加強場內外環境消毒:每一個月或半個月全場環境大消毒一次;每周至少1次豬舍帶豬消毒一次;飼養用具每2~3天消毒一次;場門口、各棟舍門口的消毒池要經常更換葯液,保持消毒葯液有效。

(8)加強管理,提高豬只的個體抗病能力。提供最佳生活條件,冬季禦寒,夏季防暑,舍內空氣新鮮。

(9)堅持自繁自養,嚴禁外購商品豬,引種時要從無疫情地區引進,引進後必須隔離檢疫觀察1個月以上,豬瘟強毒抗體陰性,豬瘟疫苗免疫後方可進場。

❸ 怎樣預防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俗稱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其特徵是病豬體溫升高至40.5~42℃,臨床上急性常呈敗血病症狀,慢性在大腸發生壞死性腸炎,回盲瓣附近可見紐扣狀潰瘍,死亡率極高。

【防治措施】

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

(1)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1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5~30日齡注射1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第二次,保護率可達100%。

(3)給懷孕母豬注射疫苗,能增強母子抗豬瘟病毒的能力。一般於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一次預防注射。

(4)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5)在飼養管理上,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

(6)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清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

❹ 如何防治豬瘟

防治豬瘟應採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性防疫措施:

(1)平時的預防措施

①首先要堅持定期進行豬瘟疫苗的預防注射,這是預防豬瘟發生的重要環節,育肥豬在50~60日齡進行預防注射;種用仔豬在20日齡和60日齡進行兩次免疫,以後每年免疫一次。

常發病地區,可行超前免疫,還可加大免疫劑量以提高免疫水平。疫區和受威脅區可用弱毒疫苗緊急免疫,也可加大免疫劑量。

②認真貫徹「自繁自養」原則,盡可能不由外地引進豬只,以杜絕帶入傳染源。由外地引進豬只時,應從無病地區購入,並做好檢疫及預防接種,到場後,按規定隔離檢疫,確認無病時,才能合群飼養。

③加強飼養管理,做到養豬有圈,搞好豬圈衛生環境,保持圈內乾燥,定期用2%燒鹼溶液消毒。

(2)豬瘟流行時的防制措施

①迅速確診,隔離病豬,對場地、圈舍等用3%燒鹼溶液徹底消毒。

②流行地區嚴禁向疫區外運出活豬、畜產品和飼料,病豬糞便、尿及污染的墊草運送到200米以外無住宅、無河流及水井的地方堆積發酵1個月方可利用。

③認真處理豬屍體。病死豬不能任意拋棄,應在距離居民區、大路及水源較遠的指定地點深埋2米以下。

④病重的一般治療無效,以早日屠宰為宜,以免長期保存傳染源。

⑤疫區周圍地區的豬只立即進行豬瘟疫苗注射,以防擴大疫區。

(3)中葯治療

①治療溫和型豬瘟:生石膏50克,芒硝30克,大青葉40克,板藍根40克,黃連15克,黃芩15克,大黃20克,生地25克,玄參25克,連翹2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去渣後趁熱加入生石膏末和芒硝,候溫灌服。50千克以上豬按上方劑量,20~50千克用1/3量。出現食慾或食慾增加後,葯量減到2/3~1/3,大便正常後葯方中去大黃、芒硝。

②貫眾90克,水煮沸,去渣取汁,加朴硝90克,候溫1次灌服(50千克以上豬用量)。

❺ 如何預防豬瘟

答: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具體措施有:①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一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內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②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5~30日齡注射一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一次,保護率可達100%。③給懷孕母豬注射疫苗,能增強母子抵抗豬瘟病毒的能力。一般於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一次預防注射。④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一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⑤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⑥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消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

❻ 豬場怎樣做才能預防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俗稱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其特徵是病豬體溫升高至40.5~42℃,臨床上急性常呈敗血病症狀,慢性在大腸發生壞死性腸炎,回盲瓣附近可見紐扣狀潰瘍,死亡率極高。
【防治措施】
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
(1)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1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5~30日齡注射1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第二次,保護率可達100%。
(3)給懷孕母豬注射疫苗,能增強母子抗豬瘟病毒的能力。一般於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一次預防注射。
(4)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5)在飼養管理上,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
(6)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清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

❼ 豬瘟如何防治

(1)病因病狀 豬瘟俗稱「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本病不分豬的品種、年齡、性別均可感染,一年四季都能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

豬瘟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最急性型。常見於流行初期,病豬突然發病死亡,生前無明顯症狀。

急性型。病初體溫迅速上升到40.5~42℃,稽留不退,直到死亡。病豬不吃食,精神高度沉鬱,寒戰,眼結膜發炎,眼角有多量粘性或膿性分泌物,糞便先干黑如算盤珠狀,後拉稀帶血。兩耳、四肢、腹下、會陰等處皮膚有許多點狀出血斑點。病豬四肢無力,行走搖擺不穩,弓背,喜鑽草堆或擠卧於牆角。公豬包皮發炎,引起陰鞘積尿,用手擠壓時,流出混濁、惡臭白色液體。仔豬常出現磨牙、肌肉痙攣、倒地四肢不停地劃動等神經症狀。病程4~15天。死亡率達80%~95%。

慢性型。急性病豬如果不死,往往轉為慢性,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輕度發燒、飲食不定、有眼屎、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皮膚有紫斑或壞死。病程可達1個月以上。如果不死,往往發育不良而成僵豬。

另外,近幾年來,還見有溫和型豬瘟,也叫非典型豬瘟。病豬病情緩和,病理變化不典型,皮膚很少有出血點,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仔豬死亡率高。

(2)防治

預防:預防豬瘟的有效辦法是定期給豬注射豬瘟疫苗。初生仔豬在吃初乳之前按常規劑量接種1次豬瘟弱毒疫苗,待2小時後再讓其哺初乳,這就叫超前免疫。常規免疫為:仔豬在20日齡左右用豬瘟弱毒疫苗按常規劑量進行第一次接種,為了強化免疫,到60日齡左右時,作第2次免疫,接種劑量為常規量的4倍。公豬、繁殖母豬每年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1次,母豬於臨發情前接種,劑量為常規量的4倍,注射後4天左右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達1年。

實行自繁自養,盡量不到外地買豬,以減少疫病從外面傳入;如從外地購豬時,須隔離觀察半個月以上,若無異常,進行預防注射後再合群飼養。做好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

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療法,早期可用抗豬瘟血清治療,但價格昂貴。溫和型豬瘟可用中葯治療。

中葯治療:

方1。生石膏50克 芒硝30克 大青葉40克 板藍根40克 大黃20克 生地25克 玄參25克 黃連15克 黃芩15克 連翹20克 甘草10克,拉稀薄糞便的去大黃、芒硝,加陳皮20克,焦山楂30克,神曲20克,炒麥芽20克,煎湯灌服,每日1劑。便秘時配合用溫肥皂水灌腸。

方2。地龍(蚯蚓)100條 白糖100克 先將地龍放入清水中爬1天(換水2~3次),然後將地龍撈出直接放入白糖中,即化為水,一次灌服,每日1劑。

閱讀全文

與防豬瘟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安全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62
電子商務的安全協議 瀏覽:82
電子商務在it類的招聘 瀏覽:367
工廠培訓成立方案 瀏覽:451
關於對教師語言文字的培訓方案 瀏覽:654
電子商務專業版是什麼 瀏覽:111
2019培訓規劃方案 瀏覽:348
重慶達摩電子商務 瀏覽:129
最好的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956
企業年會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1
新年策劃方案的背景圖 瀏覽:915
營銷方案怎麼收費的 瀏覽:332
文化課培訓機構寒假招生方案 瀏覽:817
佛山市美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23
脫貧攻堅全覆蓋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903
建行促銷方案 瀏覽:510
選煤企業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709
電子商務調研心得體會 瀏覽:482
電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2
返鄉農民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