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摺扇策劃書

摺扇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9-26 10:10:16

⑴ 摺扇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呢

1、扇骨:是支撐保護扇面的部件,包括邊骨和芯骨兩部分。邊骨就是位於最外邊的兩片寬扇骨,起到保護扇面的作用。而且一些雕刻家還喜歡在邊骨上雕刻,使其更加美觀。而芯骨是夾在邊骨裡面的若干條窄扇骨,起到支撐扇面的作用。扇骨主要有竹質和木質兩種。
2、扇面:位於摺扇的上半部分,一般是由3~4層紙粘合而成。扇面除了有扇風作用外,還是書畫家書寫繪畫的載體。主要使用宣紙、絹布、絲綢等材料。
3、扇釘:是扇子上一個必不可少的零件,它是固定扇骨的軸。扇子的開合完全靠扇釘將邊骨和芯骨聚攏。隨著時代的發展,扇釘對摺扇的裝飾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他們的出現為整個摺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扇釘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扇骨的成色和摺扇的收藏價值。扇釘主要有牛角和塑料等材料,最常用的是牛角釘。
文章摘自:http://www.szfan.com/Article/zsjgzczyys.html

⑵ 古人拿扇子(摺扇)有什麼講究

拿扇子 講究
文胸武肚轎褲襠,瞎目媒肩奶肚旁,道領青袖役半扇,書臀農背禿光郎
儒雅文人,搧起扇子來多在胸前,動作文靜瀟灑;武夫、武士大都性格粗爽,動作幅度大,一般多搧腹部(此所謂「文胸武肚」);而出家的僧人道士,由於穿著僧衣道袍,大都搧大領處,因為只有此處通風(此所謂「僧道領」);那些跑媒拉線的媒婆子大都能說會道、花言巧語,搧扇的動作如同扭秧歌一樣的搧肩部(「媒肩」),這樣的動作惟妙惟肖的反映出她們那小市民的油滑、市儈、流俗之態;跟班的衙役、隸皂等下人,總是受人制使,不敢輕舉妄動的,熱了只得偷偷地搧幾下袖口(「跟袖」);狂徒惡棍多胡作非為,無所顧及,動作放盪,帶有一種流氓象,所以惡棍搧襠(「棍掮襠」)。比如說轎夫,由於其專業特點抬轎行進時須踩碎步,雙腿內側相擦最易出汗,故在歇肩時總愛搧襠(「轎褲襠」)。做奶媽保姆的,一手抱著襁褓中的嬰孩,坐在那裡,只好一手搧腿肚子,怕風大涼著小少爺(「奶肚旁」)。寫字作畫的墨客雅士謂之「青士」,這種人揮毫潑墨之餘,常常有搧袖筒的習慣動作(「青袖」);當差役的仆屬,跟隨主人身側,惟惟諾諾,用起扇來常是一半搧給主人,一半帶搧自己,不敢只顧個人(「役半扇」)。生活中盲人瞽者愛搧眼睛(「瞎目」);禿頂人在天氣炎熱時,最愛搧他的頭頂。

⑶ 摺扇的起源及傳統扇文化

摺扇 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折疊的扇子;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摺扇源於南北朝,竹木做扇骨,韌紙做扇面,扇面上還要題詩作畫。摺扇表現出了中華柔情氳氤的詩畫美境。
摺扇中國起源:
一。「腰扇"出現的時間
晉陸雲《與兄平原書》:「一日案行並視曹公器物、床薦席具,有……扇如吳扇、要扇亦在。」
「要」是腰的本字,要扇即腰扇。
曹公即指曹操(155~220年)。
故東漢(公元2世紀)已有腰扇子。
二。腰扇=摺扇
(南齊:公元6世紀)《資治通鑒音注》:「(南齊高帝時)腰扇,佩之於腰,今謂之折疊扇」
綜上所述:腰扇=折疊扇。 中國於東漢已有摺扇,而非自日本(公元10世紀)進口。
史載
《在園雜志》記載,我國古代所用之扇,要數紈扇歷史最早。至於近代人所用的摺扇,又叫撒扇,是明代永樂年間,朝鮮國入貢中國的。永樂皇帝喜歡這種扇卷舒方便,就命宮中工匠仿造。後來由宮中傳出,很快就風行全國,普遍使用了。
《宋史》記載,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侶嘉因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覲見了宋太宗,獻上日本檜扇22把等珍貴的禮物。嘉因是日本奈良著名的東大寺名僧(上大下周)然的弟子,他是受(上大下周)然的囑咐而來中國的。(上大下周)然無限敬慕中國的文化,在太平興國八年(933年)八月一日,搭乘蘇州富商陳仁爽、徐仁滿的商舶來到中國,在中國學習兩年之久。《宋史》記載,雍熙元年(984年),(上大下周)然還覲見了宋太宗。有趣的是,覲見時,雖然(上大下周)然「不通華言」,不會說中國話,但寫得一手好隸書,於是「以書對話」,在紙上書寫,以回答宋太宗詢問的有關日本風俗的問題。宋太宗對他待遇優厚,賜紫色錦袍。雍熙二年(985年)(上大下周)然搭乘浙江寧海富商鄭仁德的商舶,回到日本。回國後,(上大下周)然很懷念宋太宗以及中國的朋友們,於是派遣弟子嘉因來中國,並攜帶摺扇、鹿毛筆、松煙墨等禮物,代表(上大下周)然對宋太宗的深情厚意。
最初,明宮中也不過使用竹骨繭紙薄面摺扇而已。後來朝廷定製,每年多造重金摺扇進獻御前。這種摺扇,一面命待詔學士書寫端楷詩詞文句,另一面由畫苑畫師繪上工緻畫圖。預定在每年農歷5月1日進呈,以備皇上在5月5日端午節分賜給嬪妃宮女。這種重金摺扇,釘鉸眼線,都用精金製作,每扇價值五金。
這種習尚,在明代宮廷中,日盛一日。摺扇選用材料,越選越精,極奇窮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種木料的。工藝則有螺鈿的,雕漆的,漆上灑金的,退光洋漆的。還有鏤空邊骨,內藏極細小三十二張牙牌的。有鏤空通身,填滿異香的。更有空圓釘鉸中,藏著極小骰子的。這些摺扇骨,都刻有各種花樣,備極奇巧。還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狀,更有些扇骨釘鉸藏在裡面,外表一點兒痕跡也看不出來。至於扇面,有白紙三礬的,有五色繽紛的,有糊香塗面的,有捶金的,有灑金的。
明永樂帝開始主導摺扇潮流,他命令內務府大量製作,並在扇面上題詩賦詞,分贈於大臣。一時摺扇大貴,成為一種時尚。文人雅士學著互贈題詩詞字摺扇,表喻友情別意。手持摺扇,成為當時生活中高雅的象徵。摺扇一旦流行,久盛不衰。在清代,摺扇之隨處可見,簡直登峰造極到有泛濫的嫌疑。明清時,在摺扇生產地--江南一帶,出了很多名士,他們的風流才情,與摺扇有著絲絲縷縷的關系。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柔情氳氤的詩畫美境;通過以摺扇為媒介,流傳於皇宮、府第、閨室、民間、海外。而摺扇也因了這些美畫佳句身價百倍。
根據製作材料和方法的不同,這些摺扇命名也不一樣。扇骨多而輕細的,叫春扇或者秋扇。以香料塗沫扇面的,叫香扇。可以藏在靴子中,以備行旅途中使用的,叫靴扇。更有一種以各色漏地紗為扇面,可以隔扇窺人的,叫瞧郎扇。還有一種左右可以打開,製成三層扇面,中間一層畫著春宮畫的,叫三面扇。此外,根據製作式樣各別,產地和製作人不同,而叫做黃扇、曹扇、潘扇、川扇、青陽扇等等。
摺扇的附屬裝飾品,是扇墜。有人認為,扇墜以蜜結迦南為第一,其次是宋做舊玉的小飾件,再次為虎斑貝(寶螺)、金絲,各色玉做的也算好。至於琥珀、蜜蠟之類扇墜,就是下品了。
相傳製作摺扇歷史最久遠的,是杭州的芳風館。這家世代制售摺扇為業,因此致富。在杭州城內購置一處別墅,花木竹石,十分精幽。《在園雜志》的作者在杭州代掌府政時,曾經造訪其家。座間詢問主人制扇之法,主人拿出一柄小巧摺扇,說,這叫「百骨扇」,傳世已經數代了。數一數,扇骨果然有一百之多。但一點兒不顯得扇骨多而厚大。顏色古潤蒼細,的確是傳世古物。聽主人講,這種扇,當時已經不能仿造了。即使仿造出來,效果也十分不佳。
《白下瑣言》記載,南京造作折紙扇骨素有盛名。當時制扇業多聚居通濟門外。用杭連紙的扇面叫本面,用京元紙的叫蘇面,比本好。當時三山街綢緞廊一帶,業扇者不下數十家。張氏慶雲館最為有名。這家制扇,楷磨光熟,紙料潔厚,很遠地方的客商都趕來購買。只是價格較高,而且時樣短小,要想求購舊時那些老粽竹、櫻桃紅、湘妃竹等類扇骨長而腳方的樣式,多半尋覓不到了。而且,扇業者都愛追趕時髦,在扇骨扇面雕刻字畫,還愛從《紅樓夢》一類小說女主人公中取名,以致正統文人覺得有失雅馴,受到一些人的指斥。這已是清中葉的事。此外,《香祖筆記》還記載,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京制扇骨最精有李昭、李贄、蔣誠三人。
此外,蜀扇也早享盛名。談遷《棗林雜俎》中「川扇」條記載,明亡時,錢謙益曾將蜀扇贈送給清豫親王多鐸,可知蜀扇亦為當時天下珍品。近代成都制扇業者不多,只是川中榮昌、隆昌等地有制摺扇業者,產品銷成、渝等處。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思考後填充。摺扇在引風納涼方面的作用,遠不如蒲扇直截了當,但無論團扇,還是摺扇,都是在實用基礎上的進步,是對生活美化的裝點。它是掛在時代腰間的奢侈品。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必然會遺忘摺扇的時代,摺扇之被重新拾起,已脫離其扇風的本意,而變成某種完全情緒化或曰文化的東西。在今天,摺扇已成為中國的摺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銷往許多國家,當然也銷往日本--那曾經是摺扇的繁榮地。

閱讀全文

與摺扇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活動營銷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50
中職學校技能節策劃方案 瀏覽:1000
幼兒園公益活動策劃總方案 瀏覽:147
校園酒吧營銷方案範文 瀏覽:199
春季培訓班活動方案 瀏覽:328
主題水吧策劃方案 瀏覽:645
清潔用品醫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77
本地微商城推廣方案 瀏覽:504
師德師風培訓方案2020小學 瀏覽:877
幼兒園放等箏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55
省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322
策劃方案包括什麼 瀏覽:754
電子商務在餐飲業的應用畢業論文 瀏覽:802
廣西北港電子商務 瀏覽:685
廈門占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52
促銷活動策劃6 瀏覽:362
濟南大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
深圳市和鼎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3
促銷活動表達方式英文 瀏覽:204
親子活動策劃方案書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