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觀察下列宣傳畫,其中反映20世紀50年代末國情的
D
⑵ 如圖為1958年出現在我國的一幅宣傳畫,畫上配的文字是: 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
(1)人民公社(1分) (2)大躍進(1分)。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1分) (3)大躍進運動違背了經濟規律,高指標瞎指揮等錯誤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國後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2分) (4)啟示:經濟建設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要立足本國國情,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任答兩點得2分)
⑶ 求中國革命宣傳畫的資料!!!!
目前國內「革命宣傳畫」的最大收藏市場是北京。像上海、杭州、廣州、武漢、天津等地古玩市場雖也有經營,但規模都不太大。 一些人從全國各地廉價收購大量「革命宣傳畫」轉賣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城等攤店裡。這些本不值錢的「革命宣傳畫」經過幾次倒手變得值錢了。現在很多國外收藏者和研究者從這些舊貨市場大量購買「革命宣傳畫」。「革命宣傳畫」具有很大的投資收藏價值。 中國「革命宣傳畫」的歷史,應該從1938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成立開始算起,從那時起到1976年「文革」結束,大約70年歷史。延安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宣傳畫」,受魯迅木刻運動的影響很大,一般都以黑白木刻畫加上北方民間剪紙和年畫的藝術為其主要特色。由於當時印刷條件有限,數量極少,這些革命文物至今已難覓其蹤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最多的「革命宣傳畫」是50年代、60年代特別是70年代的作品。「文革」前好的「革命宣傳畫」現在市面上也很少見了,現在市面流通的多是70年代中後期和80年代初的宣傳畫作品。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假冒「革命宣傳畫」。假冒最多的是「毛主席接見紅衛兵」「一定要解放台灣」「抗美援越」等題材的「革命宣傳畫」。「文革」時期二種套色的木刻畫(黑、紅),也都屬於熱門造假題材。「革命宣傳畫」的造假只是在近幾年才開始的,是隨著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我們辨別真假,可以主要從紙張、油墨、彩色制板的清晰度等方面分析。一般仿冒的紙張比較新,沒有幾十年紙張特有的自然風化氣味。即使是作偽者對這些畫進行「作舊處理」,細心一點也能看出人工處理留下的痕跡。我們鑒別時,最主要是看畫面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因為假的宣傳畫都是用原作翻拍後制板印刷的。有時我們能看到50年代和60年代的粗粒紙痕跡也一起被翻拍在光滑的假宣傳畫中。還有,文革時期的「黑紅版畫」作假最多,這是因為市場需求量大,還由於這種「黑紅版畫」色彩簡單,造假成本低。所以據我看,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黑紅兩套色的木刻「革命宣傳畫」大部分不是真品。 從藝術風格上劃分,「革命宣傳畫」有蘇聯風格、上海畫派風格和民族年畫版畫風格等三類。「革命宣傳畫」在表現題材上極其豐富。各個時期的政治運動、外交政策、國民經濟,文化教育,體育運動等重大歷史,「革命宣傳畫」都有體現。我認為,「革命宣傳畫」不僅向我們講述著我國那段特殊的歷史,而且它們本身也是現代中國美術史的一部分。我相信,「革命宣傳畫」因其具有獨特歷史內涵和與眾不同的藝術價值,從而決定了它們具有良好的藝術品投資價值。 1979年,英國倫敦的西敏大學舉辦了「中國的政治藝術和流行文化」展覽,中國的「革命宣傳畫」在此次展覽上展出。從此,歐美諸多大學便誕生了一個以收集、探討和研究中國革命現代史的「文革學」。 「文革」結束至今快30年了。歐美很多大學把中國的「文革宣傳畫」做為了解現代中國文化藝術的窗口,是相關專業學生們的選修或必修課。不僅如此,有些大學每年還不定期進行中國「文革宣傳畫」的講座和展覽,並逐漸形成了專業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學位。另一方面,以經營中國「革命文物」的商人也應運而生。目前在香港、英國和美國等有專門的網站介紹這些「革命文物」,並進行網上銷售。在西方,「文革宣傳畫」的價格逐年攀升起來,目前一般比國內高約10倍左右。著名的蘇富比拍賣公司曾舉辦多次以「文革文物」為主的專題拍賣會。2001年,一張「文革」中期宣傳畫就曾以1035美元成交。但大多「文革宣傳畫」成交價都在200-300美元之間。但到了2003年,蘇富比一張1964年的「抗美援越」宣傳畫已標價到13800美元。這張宣傳畫標價高,主要因為它是「文革」之前發行的,有特殊的時代和政治背景,且印數有限。在歐美,少量中國「文革宣傳畫」由於印量小,同時具有強烈的革命和政治色彩,加之畫面視覺沖擊力強,所以一般都能賣到2000至4000美元不等。 相比之下,國內這些年來這方面學術研究就比較少,公眾收藏「文革文物」也沒有形成大的氣候。不過,有些「文革文物」還是有市場的,比如像「毛瓷」、「文革郵票」、「文革油畫」等。我認為,目前國內大多收藏人士對「文革宣傳畫」認識有偏差,因為他們認為「文革宣傳畫」只是一般印刷品,而沒有把它們看成是一種特殊時代下產生的特殊的「藝術品」。大家可以想想,「文革宣傳畫」與「文革郵票」相比,印刷數量是極少的。但一張宣傳畫的印刷成本要比一張郵票高很多。「文革宣傳畫」在當時是做為「藝術品」張貼在牆上的,「文革宣傳畫」和同為視覺藝術的「文革八個樣板戲」一起,出現在當時社會的各個角落。由於認識不足,國內目前沒有系統地對「文革宣傳畫」進行系列化和專題化分類收藏和學術研究。與這些年風風火火的「文革郵票」「紅色瓷器」「毛主席像」相比,「文革宣傳畫」還遠未被人重視起來。由於國內對「文革宣傳畫」不重視,所以近幾年有不少珍貴的「文革宣傳畫」被國外文革文物經銷商人、漢學家成批買走了。據我了解,現在連我國港澳台地區以及新加坡等國收藏者,乃至外國駐京使節和外國留學生也開始意識到收藏「文革宣傳畫」的重要性,開始在舊貨市場收購這些「文革文物」了。 目前國內「文革宣傳畫」的最大收藏市場是北京。像上海、杭州、廣州、武漢、天津等地古玩市場雖也有經營,但規模都不太大。從全國看還沒有行成較有規模的「文革宣傳畫」隊伍。據了解,北京是不少「文革文物」集散地。一些專門做這方面生意的人,從各地政府、事業機關圖書館資料室以及某些印刷廠、新華書店,廉價收購這些「文革宣傳畫」,再轉賣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城、琉璃廠、報國寺等攤店裡。這些本不值錢的「文革宣傳畫」經過幾次倒手,於是也就開始值錢了。 最後,本人總結幾年來收藏「革命宣傳畫」的體會是:1、描述的是有價值的歷史背景。2、畫面藝術感染力要強,如果是名家作品更好。3、品像要完整,不能有太多的殘缺。4、印刷數量要少,最好是第1次印刷版。如果符合上述3個條件,印刷數在1萬左右,就屬於珍品。5、印刷數在5萬份左右就屬於精品。印刷數在10萬份以內,就值得收藏。總之在成千上萬張「革命宣傳畫」中,符合這些條件的還是屬於少數。 圖片說明 圖1 毛主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贗品) 圖2 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贗品) 圖3 一定要解放台灣(贗品) 圖4 美國侵略者必敗(贗品) 圖5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供稿(68-69年)。 此畫是典型的文革早中期的作品,沒有創作者的姓名,署名是集體創作。 畫面上是祖國江山一片紅的情象,億萬紅旗飄揚在神州大地,除台灣省之外。 圖6 我們要增......為捐獻山東空軍...... 胡蘇作,1951年6月初版,印數只有1萬張。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到1951年6月1日全國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此畫正是配合當時的運動,畫面婦女右手拿著愛國公約,天空中有架從蘇聯買來的轟炸機。 圖7 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 此畫是1956年第1版,共計17萬張。 張碧梧是屬於上海月份牌畫派的重要人物,其畫風比較細膩、柔美,不管解放前的商品廣告畫還是解放後創作的革命宣傳畫,上海畫派都非常受歡迎。 圖8 自由婚姻,美滿幸福 1953年,第1版3萬張。 俞雲階為上海畫院畫師。此畫是1950年新中國解放之後,關於共和國發布第一個婚姻法的宣傳畫。 圖9 和平的勝利 作者林漢傑,1957年第1版,6千張 50年代,整個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經濟、科學和軍事領域大競賽。1957年毛澤東第二次訪問莫斯科,發表了著名的論斷「不是東風壓到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張畫表現當時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在航天領域超過美國。毛澤東回國後,發動了1958年「趕英超美」的大躍進運動。 圖10 積極參加選拔,歡迎台灣、香港、澳門的運動員來參加競賽! 這張畫沒有署名。是中國參加第1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籌備委員會提供的。1956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積極籌備參加第16屆奧運會,並歡迎身在不同制度下的台灣、香港、澳門運動員回國參加選拔競賽。此宣傳畫是新中國成立後爭取參加奧運會的重要記載。 圖11 做祖國第一代有文化的農民! 袁維青作,1957年第1版,印數1.1萬1千張。 這是一張50年代早期號召城市青年插隊的宣傳畫。 圖12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此張畫非常特別之處是一張「雙全開」作品。這種雙開畫在宣傳畫不常出現。印刷這種版面成本高,也不太容易銷售和保存。 1968年底中國自行設計的南京長江大橋全面通車時,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毛澤東揮筆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圖13 發展集體生產爭取農業豐收 1962年,4.5萬張 一張受蘇聯風格影響的作品。大家從畫面的構圖上看,非常成熟,色彩鮮明、亮麗、筆法流暢,視覺沖擊力很強。沒有早期延安時期的「鄉土味」,也沒有上海月份牌甜美風格的「城市味」。 圖14 人民公社好! 芮光庭作 1959年1月 「人民公社好」是毛澤東1958年視察北方農村後提出的口號。此畫表現了當時流行的對聯「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圖15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萬歲 1971年。陝西省階級教育展覽館。 此畫在200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35美元成交。 圖16 毛主席去安源 劉春華執筆,1968年。 此張宣傳畫的印量在中國乃至世界宣傳畫歷史中大概是最多的了,印刷達到9千萬份,這還不算用此畫大量製作的像章、書籍封面、郵票等等。 圖17 毛主席啊,世界革命人民無限熱愛您 1969年5月第一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圖片資料由本文作者提供)
⑷ 說出每幅圖片所代表的歷史事件並作出相應簡評、 1,小崗村18戶農民按下血手印的契約 2,深圳街頭的宣傳畫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改革開放,建立深圳經濟特區 3,農村生產合作社 4,大躍進運動 5、思想解放運動「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
具體評價自己網路吧,應該會是很全的吧
⑸ 圖一 中共八大 圖二 宣傳畫《肥豬賽大象》 圖三 農民領取生產承包合同書
(1)任務: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或1959—1961年,出現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2)形式:家庭聯產承包。三次調整:52年底完成的農村土地改革,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私有制;56年三大改造完成時,土地由農民私有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農村財產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 (3)以經濟特區為突破口,開放沿海地區,再到內地。由點到面,由沿海到內地,(或逐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江開放城鎮、內地省會開放城市的開放體系)。特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4)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歷經曲折,有成功也有失誤。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⑹ 毛主席和一群人民站在稻田邊的宣傳畫名字叫什麼
毛主席視察人民公社
⑺ 圖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圖二 某連環畫封面 圖三 20世紀50年代的宣傳畫
(1)特徵: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精耕細作,自給自足。內積極容影響:①小農經濟是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②生產資料基本歸農民私有,使農民具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的發展。 (2)轉變:從「平均地權」到承認「耕者有其田」。背景: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對三民主義作出了適應時代潮流的新解釋。 (3)①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為農業生產的恢復開辟了道路;②1953年到1956年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即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③1958年開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超越了生產力的水平,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④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4)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是社會安定的基礎;農業是國家自立的基礎;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比較脆弱,農業發展速度仍然相對滯後,農業仍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
與人民公社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策劃方案文檔
發布:2025-08-25 21:37:10
瀏覽:898
酒產品營銷方案
發布:2025-08-25 20:18:56
瀏覽: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