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發事件發生後如何開展輿論宣傳引導和輿情控制工作
1、提高網路輿情環境監測能力,增強對於危機的研判能力。
2、第一時專間發布准確信息。屬全面拓展新媒體信息發布渠道,快速、全面、以我為中心的發布准確信息。越早介入輿情事件,越有助於把握輿情主動權。在發布信息時要做到全面客觀,以免陷入新一輪的輿情危機。發布信息除了要及時、全面,還應該主動掌握信息發布的主動權。
3、第一時間修復自身形象。採取合作而非對抗的危機應對策略,勇於承擔責任。要坦誠地公開信息,讓公眾、消費者或媒體參與輿情事件的處理,有助於化解危機。直接面對網民,把已經了解和可以確定的事實真相、正在採取的措施、有關部門和責任人員的態度予以公布,只有讓真相站出來,佔領輿論的制高點,才能防止流言蜚語,變被動為主動。對重大輿情適時跟蹤,及時公開事件調查、處置情況,不給濫加猜測留有空間。
2. 如何運用互聯網加強共青團網路宣傳引導工作
個人認為政府宣傳的東西未來要麼嫁接在生活服務里要麼在商業體裡面,獨立存在被關注的幾率太小了
3. 如何正確引導網上輿論
輿情分析人員藉助系統獲取輿情信息和報告,指導、協調、隨地、隨意」轉發、評論等方式關注網路輿情,快速傳播信息,樹立科學應對輿情和輿論引導的理念
樹立高度重視、有效管理。持續監測網上輿情變化,及時掌握網路輿情熱點動向動態、打擊網路違法犯罪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為輿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提供組織保障。同時,社會正處在突發事件的高發期,是提高網上輿情管理質量的基本要求。輿情監測分析系統就是利用統計學理論、信息科學技術、網路媒體積極配合,宣傳、有序發布權威信息,去引導媒體報道輿情的角度,輿情分析研判、媒體采訪報道,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組織媒體采訪報道、快速核查、主動引導,將黨委、市,提高新媒體環境下政府信息公開的能力,豐富傳播手段,強化網路媒體、積極應對、正確引導的理念。目前。創新傳播方式,拓展傳播渠道,整合各媒體信息資源、焦點話題,預測可能發展的趨勢,生成網路輿情分析報告,高度關注網路輿情。面對重大輿情,為輿情事件妥善處置營造有力的輿論環境。
4. 如何做好網路宣傳工作
做好網路抄宣傳思想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培養一支責任心強的網路宣傳員隊伍。
二、要通過多種手段開展培訓提高網路宣傳員隊伍素質,使網路宣傳員認識到網路宣傳的重要性、網路宣傳的方法等。
三、要充分利用好網路,組織網路宣傳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宣傳思想工作。
組織網路宣傳員根據企業管理的需要撰寫文章對企業進行正面宣傳,在網路上發貼子,塑造企業良好形象。
組織網路宣傳員針對有關本企業的報道撰寫網評文章,引導積極的輿論氛圍。
組織網路宣傳員針對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報道和言論等進行跟貼引導。
5. 如何加強網上輿論宣傳引導
加強網上輿論引導,蟻坊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一、快說事件,慎報原因
二、持續發布,不留空間
三、既是謠言,大膽擊碎
四、快速切割,棄車保帥
五、意見領袖,為我所用
六、服務媒體,溝通記者
6. 如何用網路做宣傳
想要利用網路做宣傳,首先要選適合自己的方式,因為不同的行業用戶群體的所在的地方專是不一屬樣的,比如我們的客戶大多是通過搜索行業關鍵詞進行了解,於是我們選擇找推一手做網路搜索推廣,這種推廣方式效果是很好的,直接獲取網路搜索首頁上知道鏈接,在鏈接上面做新的答案,並且做到所有答案的第一,這樣就是另外一種方式上了搜索首頁,看數據實際推廣效果很好。
7. 如何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新聞宣傳;引導作用;正確把握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74407.htm
目前,網路已經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網路更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傳播速度和影響力日漸趨強,甚至大有超過電視媒體之勢,其信息的快速更新、信息的超大容量、信息的多樣性、可選擇性、信息的覆蓋面等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肩的,也正是如此,「漫天飛的各種信息」深深地影響著公眾對事件和相關問題的理解和判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
筆者認為,不論何種媒體,都是百姓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是黨和政府在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工具。這種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媒體在新聞宣傳中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不論是何種媒體,都應在遵循職業道德,引導社會輿論,追求高品位,傳播先進文化等方面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一、引導作用與把握新聞價值
引導作用與新聞價值應該是相一致的,首先要有正確的引導作用,才能在選擇中截取和把握有價值的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而事實能否被報道出去,取決於是否含有新聞價值。所謂新聞價值,就是客觀事實本身所包含的引起人們興趣關注,體現著受傳者對當今物質的和社會文化的追求、選擇和需要,一條新聞中包含的價值要素越多、越全,新聞價值越大,而起到的引導作用也就越大。
例如,今年冬天我省罕見的的大雪給各條戰線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利,我們在報道災害的同時更要積極的引導人們怎麼去化不利因素為有利的動力並積極主動的戰勝災害。我們長期以來強調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新聞導向上更強調新聞的引導功能和社會效益,因而,這種新聞價值與導向作用的結合就成為衡量一篇報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看其所報道的人物或事件是否在公眾中產生影響,是否與人們的政治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否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和現實指導性。
因此,選擇好新聞事實與讀者在生產、生活、求知等方面的新聞興趣聯結點,尋找適當的報道角度,抓住新聞事實的特點,形成引人關注的新聞報道,這就是一種導向的作用。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新聞事實及新聞報道與受眾的接近性,在選擇新聞時,要考慮新聞事實的社會效果。
二、引導作用與新聞事實
新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我們要善於用新鮮感人的事實,從全局的、歷史的、本質的角度來報道新聞、分析形勢、引導輿論,達到吸引讀者,宣傳群眾、感染群眾,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要求不斷前進的目的。這其中,引導作用尤其重要,這是我國主流媒體以及網路媒體都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能否堅持正確的引導作用是黨的新聞宣傳的原則,而能否在新聞宣傳中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感性,決定著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新聞功能的充分發揮。
新聞事業必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就要求媒體在注重引導的作用下以事實作為主導的依據,例如,四川汶川震後重建的過程是全國人民都極度關心的大事,甚至很多國外媒體都在關注著災後的重建,但是國外某些媒體對全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和決心災區人民重建的和全國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支持視而不見,卻無中生有地污衊說什麼統一規劃的縣城是「面子工程」等等,引來很多網站的轉載,其別有用心不言而喻。中央電視台以災後重建的一組系列節目正了視聽,不僅揭穿了片面之詞,更鼓舞了群眾,起到了引導輿論的作用。
因而,我們說,新聞事業的首要的是要把握新聞宣傳的導向性問題,在事關國家利益和重要事業發展的問題上,新聞媒體要牢固樹立「主體意識」,堅持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既滿足人們的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又能搶佔先機,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牢牢佔領輿論引導的制高點。
三、引導作用與實現社會價值
對於媒體來說,不僅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廣大人民群眾,也要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反映給黨和政府,反映給決策部門,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為社會作出貢獻,這種貢獻越大,社會價值也越大。因此,媒體在新聞宣傳中,通過自身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實現其社會價值,體現自身價值。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新聞媒體在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好詮釋。但是也有一些媒體尤其是一些網路媒體,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消耗在捕捉獵奇名人逸事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工作卻很少關心、很少過問。可見,媒體對大量社會信息進行精心篩選,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製作過程,始終包含著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這就是其導向的問題。
因此,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要善於發現新聞事實中的價值,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全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提供更多的新聞。
8. 如何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網路輿論引導的重要性
實際扎實推進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各項工作,要著手研究制定我省網路安全規劃和信息化戰略,組織重大問題研究,將信息化工作和「數字河北」建設密切結合起來,謀劃好我省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設。要切實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熱點問題的政策解讀、輿論引導。要全力維護網路安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研究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辦法,形成網路安全的堅強保障。要抓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信息內容建設,加強信息資源轉化運用的研究,提升全省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
9. 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的意義
當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信息的迅速傳播使輿論的影響力更加廣泛,因此輿論引導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在信訪工作中如何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防範負面輿論的影響,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課題。 所謂信訪輿論引導,就是在信訪工作中通過利用媒體等各種輿論引導的載體,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信訪觀念,防範惡意炒作,營造公開、依法、和諧的信訪工作環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對加強信訪輿論引導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群眾正確履行公民權利和義務,自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當前,加強信訪輿論引導工作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利於群眾正確把握和行使信訪權利。目前,一些群眾對信訪工作的相關制度了解不夠,不能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信訪權利的現象還很普遍。加強輿論引導有利於群眾對各項信訪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深入了解,知道該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通過合理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正確行使信訪權利解決自己的利益矛盾。 二是有利於培養群眾依法信訪的觀念。在實際工作中, 一些群眾往往抱著「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和「法不責眾」的錯誤心態,動輒越級上訪、聚眾上訪,甚至採取極端行為,加大了信訪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因此通過正確的輿論宣傳教育,告訴群眾哪些信訪行為,是合理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是要受到制裁和處罰的,可以幫助群眾立依法信訪的思想觀念,依照《信訪條例》行使權利,切實規范信訪秩序。 三是有利於營造和諧信訪的工作氛圍。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土地、社保、勞動以及涉法涉訴等領域的信訪突出問題正在集中顯現。其中個別人想利用不正當的信訪行為達到個人目的,同時一些突發性信訪事件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製造負面影響,因此加強信訪工作的輿論宣傳,增強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對於統一群眾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營造和諧穩定的信訪工作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然,加強信訪工作的輿論引導,最重要的就是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實質上就是用新聞輿論影響公眾輿論,以媒體的立場和觀點去改造公眾的立場和觀點。有影響的突發性信訪事件發生後,正確、及時地通過新聞媒體引導社會輿論,可以幫助社會各階層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應該採取的態度,並迅速集結力量,有效開展工作,形成有利於政府妥善、高效處理突發事件,化危機為轉機的輿論氛圍。另一方面,對那些借上訪為名,採取纏訪鬧訪,非正常上訪或者其他違法信訪手段對政府施壓以達到不正當目的的人員,在依法處理的同時要通過媒體公開曝光教育大多數群眾,在全社會營造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信訪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