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楹聯大賽策劃書

楹聯大賽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9-23 03:18:06

㈠ 中期研究報告 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原定主成果形式 論文校本課程教材等課題進展情況 2006年9月四中《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成立後,課題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研究計劃和相關材料,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討論、確定子課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在課題組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論證、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修整課題方案,對課題進行不斷完善。自2007年以來,我課題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課程資源,緊緊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在校園文化探究活動中,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對聯,充分開發對聯這一課程資源,開展了對聯教育活動。對聯教育活動滿足了學生個體的不同需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傳承和發揚了對聯文化這一民族精粹和國之瑰寶,促進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這也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的一次有益嘗試。 2007年初,我課題組成員給學生舉辦了對聯專題講座,在講座中語文教師就對聯的由來、發展、特點、種類等,與學生進行了互動性的交流探討,並通過對聯故事、趣聯賞析、小試身手等環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對聯、喜歡對聯。這次對聯知識講座,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交流中了解對聯的特點,進一步掌握對聯知識,學會了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增加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對聯知識在校園的普及激發了學生學習和研究對聯的興趣,學生越來越關注對聯知識,課余時間常常開設對聯小擂台。我校語文組教師還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搜集生活中的各種妙聯、趣聯集中展示,共同賞析。在學習對聯的濃厚氛圍影響下,不少學生選擇了「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方向,比如2009屆學生黃巧媚、符彩妙、吳丹霞、韓文雅、幸偉、譚楊新等同學就選擇了「走近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 2007、2008年元旦,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開展了「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對於此次活動,學生們的熱情空前高漲,興趣很高,學生們自己編聯,自己寫聯,內容豐富,字體多樣,展示了歐體風骨、柳體秀慧、顏體豐滿的不同風采,場面十分壯觀,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景象。 2008年開始,我校語文組教師開始嘗試編寫關於對聯的校本教材,開發探究型課程《對聯天地》。此外,借著2008年底我校即將舉行50年校慶這個大好時機,我校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再一次激起了學生學習、研究、嘗試撰寫對聯的熱情。校本課程開發綱要:《對聯天地》課程名稱 對聯天地課程類型 學科特長類課程資源 新編學習對象 高一、高二學生規模預設 一個班 約60人學習時限 高二上學期 每周1學時 共10學時學習場地 多媒體教室 圖書館 海南省楹聯學會 海口名勝古跡 課程說明 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它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博大精深的學問、光輝璀璨的思想、綿延亘古的歷史。從經史子集到典章文物,從幽深小巷的寸磚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從洞天福地的名勝古跡到煙雨寺廟的悠遠鍾聲,我們無不感受到歷史給我們留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基因,在語言的長河中,對聯如同連理枝、並蒂蓮、比翼鳥一樣博得人們的喜愛。如果說對聯傳承了中國古典美的精華的話,那麼這種美應該是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來吧,加入我們吧!讓我們在燦爛的中華文化長河中游弋、在浩瀚的傳統知識天空中翱翔…… 課程目標: 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了解對聯的特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語言的感情。鍛煉學生收集、優化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和創作能力,積淀學生的文化功底,讓他們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學習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教師傳授、講解。 2、小組分工合作多渠道收集、優化整合信息。 3、交流討論、分享。 4、到海南省楹聯學會實地參觀、學習。 5、開設對聯小擂台。課程提綱概覽對聯的起源及發展對聯的主要特點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平仄相諧三、對聯相關知識 1、辨認上下聯的方法 2、橫批 3、聯腳 4、標點 5、對聯的常用辭格四、對聯種類 1、按其應用范圍分類 2、按其寫作方法及下下聯關系分類五、趣聯、名聯欣賞六、對聯故事七、身邊的對聯八、對聯擂台課程評價出勤聽課佔30%,作業及筆試佔30%,實踐調查佔40%。評價等級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舉辦對聯專題講座、開展「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開展「校慶征聯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為學生學習對聯構建了開放的環境,提供了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和鍛煉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創造機會讓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學習研究對聯,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給師生帶來了實踐的機會,也為師生們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挖掘了師生的個性潛能優勢,促進了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的發展。階段性成果及應用 1、《花 正 開――開展對聯教育活動的實踐和探索》論文榮獲中央科教所「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2008年度科教研成果二等獎 2、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3、對聯講座 4、班級元旦對聯大賽 5、學生對聯小擂台下一階段工作安排 工 作 內 容 責任人 完成時間 完善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開設校本課程《對聯天地》 收集對聯興趣小組創作的佳聯 完成下一階段的研究報告及論文 課題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學校意見 學校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中期檢查評估表填表時間: 年月日檢查評估項目 評 價 細 則 分值 自我評價 專家組評價課題的組織與管理(20分) 1.學校領導重視、支持課題研究,經常過問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學校有具體的激勵措施。 2 2 2.課題負責人有效指導課題順利實施,負起引領、指導和管理的全責,並在課題研究中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業績。 2 2 3.課題組人員年齡、知識結構合理,分工明確,教育科學研究熱情高。 2 2 4.有科學、具體的課題總體研究計劃、學年研究計劃、研究培訓計劃,並認真執行。 3 3 5.建立並執行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例會、培訓、研討、交流等制度。 3 3 6.課題經費落實到位,經費開支合理、明細清晰。 2 1 7.設施、設備齊全,資源充足,能有效保障研究工作順利推進。 3 2 8.建立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源、資料和信息庫,研 究活動過程性資料、信息、數據記錄細致、齊全。 3 3 課題的前期計劃與論證(10分) 1.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充實,切合課題與實際。 3 3 2.研究假設依據充分、可操作性強、有創造性。 3 3 3.研究方法適切,操作策略設計科學,研究步驟明確具體。 2 2 4.評價檢測設計規范、科學,有詳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效果的過程性、階段性評價指標,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2 2 研究過程(30分) 1.扎實開展基礎性工作,例如文獻檢索、問卷、訪談、實驗等。 5 4 2.按照論證過後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每一階段的研究任務及思路明確,能按期完成階段研究任務。 6 5 3.研究過程正常展開,各項研究工作有序進行,各項措施具體有效,可操作性強, 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惑能及時有效地予以解決。 6 5 4.課題的理論基礎能較好支撐研究工作的具體實施,創設的資源環境豐富、有實效,理論研習、培訓及時有效。 6 5 5.重點問題的研究(課題核心內容的研究)進展順利,自變數操縱的頻度和效度較高,信度可靠。 5 4 6.專家指導及時有效,有相關過程記錄。 2 2 研究方法(20分) 1.採用合適的研究方法實施研究工作。 5 5 2.圍繞課題研究採取多種形式反映研究過程、突出問題及問題解決。 5 5 3.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集中學習、研討、交流與總結。 5 5 4.建立課題研究檔案,會議記錄、研究活動的記載翔實、客觀。 5 5 階段成果(20分) 1.階段性研究報告內容翔實,能體現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現狀,能初步驗證研究假設,對存在的問題有反思和對策。 5 5 2.研究論文體現研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經驗總結提煉有高度,可操作性強,有推廣應用價值。 5 5 3.研究案例、課例有針對性,能具體說明通過本案例、課例要收集哪方面的研究數據。 5 4 4.課件(包括主題網站)設計合理,具有技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2 2 5.課題組成員積極推介和應用階段成果,邊研究邊實踐,帶動學校及本地區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3 3 評價等級(評估小組填) 累計總分 100 92 評估小組意見: 評估小組組長(簽章):年 月 日說明:1.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總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為優秀,70~79分的為良好,60~69分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2.評價分值按以下比例計算:完全達到佔100﹪、大部分達到佔80~99﹪、基本達到佔60~79﹪、部分達到佔59﹪以下。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 中期檢查評估材料 課題名稱:《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課題負責人:_______黃 毅_____ 所在單位: ________海口市第四中學___ 擬結題時間:

㈡ 對聯中國全國首屆楹聯高手大獎賽

1月30日,「對聯中國——首屆全國楹聯高手電筒視大賽」決賽在太原舉行。本次大賽由
山西廣播電視台
主辦,
山西公共頻道
、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承辦,中國楹聯協會指導。
本次大賽參賽者高手如林,18位選手都是從全國海選中脫穎而出的,都曾在全國楹聯大賽中獲獎。

㈢ 如何宣傳<楹聯文化>

機器印刷的楹聯產品大量產生,影響人們感受親筆寫對聯的雅緻;千篇一律的內容,淹沒了本應精益求精的文字格律之美。新媒體時代的楹聯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 就此采訪了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
身處新媒體時代,中國楹聯學會是如何傳承和振興楹聯文化的?
蔣有泉:中國楹聯學會的長期目標就是讓楹聯文化成為「全民文化」。定下這樣的目標並非空話、套話。首先,是因為楹聯完全有這種成為全民文化的基礎。在明清時期,楹聯發展達到了頂峰。說其為頂峰,除了那時產出的優秀作品數量大之外,更因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漁樵耕讀都能說上幾對楹聯。現在,雖說能寫出完全正確的楹聯的人不算太多,但人們對楹聯的運用絲毫不吝惜,像商家促銷的廣告語、新聞稿中的對仗式標題等都是以楹聯的形式出現,若稍稍加以規范,在日常生活中便會有更多精美、精準的楹聯。
各類新媒體的普及可謂是楹聯文化發展的「東風」,我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發展與傳承楹聯文化。目前,中國楹聯協會的官方網站「中國楹聯網」已經穩定運營多年,並且各省市地區的楹聯學會也有自己的網站、公眾號、交流群等。同時還創新性地開設了網上學校,定期發布楹聯教學視頻,其中包括時下流行的直播授課方式,讓楹聯愛好者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可以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在與新媒體融合的同時,也不能放鬆對楹聯文化的實地宣傳。2015年,甘肅省舟曲縣被命名為「中國楹聯文化縣」。如今,縣城裡有一條長達百米的「楹聯一條街」,街上的商鋪、飯店都掛有與自己經營內容有關的楹聯,居民住宅隨處可見楹聯,已經形成了處處懸掛張貼楹聯的習慣。
優秀的楹聯作品不僅可以傳播傳統文化,同時也能陶冶情操、洗滌心靈。加強楹聯教育不容忽視。目前,全國各地已經成立了一百多個楹聯教育基地,並且分別成立了專門的教研組,結合本地的風土人情編寫楹聯教材,並組織形式多樣的楹聯創作大賽,形成全民愛楹聯、寫楹聯的良好氛圍。
楹聯是一種家喻戶曉的傳統文化,但大部分人只把它當成一種文藝形式甚至是一種裝飾物。現如今傳承楹聯文化工作的現狀如何?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由最初的70餘人發展到如今的萬餘人,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經歷過輝煌,也遇到過瓶頸。如今,傳承楹聯文化這桿大旗已經被年輕人高高舉起。現在每年舉行的全國性質的楹聯大賽多達450多次,這些大賽所產生的獲獎者有75%以上都是年齡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其中的很多人也都成長為楹聯專家。像年紀不到30歲的王家安,現在已經是甘肅省楹聯學會副會長,並成立了中國青年楹聯網。不少青年楹聯愛好者都在努力將這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此外,各級、各地政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對楹聯文化的傳承,政策上的扶持能加速楹聯文化的普及和傳承。2013年11月,雲南省玉溪市政府發文要求市內所有小學初中高中,以至大學必須開展楹聯課,玉溪大學錄取要增加10分的楹聯分數,玉溪市被命名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我們堅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城市像玉溪一樣,成為傳播楹聯文化的重鎮。
每逢節慶,市面上隨處可見楹聯產品,但在內容上大多千篇一律甚至詞不達意,在應用方面也缺乏創新意識和時代氣息。如何讓優質楹聯作品進入大眾視野?
蔣有泉:這些問題的確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生產商利益至上,這種應時性的產品對生產速度要求很高,因此產品質量就會下降。二是因為購買者對楹聯內容的好壞缺乏基本的鑒別能力,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家門口貼的楹聯詞不達意,甚至有錯別字,鬧了笑話自己還不知道。三是相關的文化管理部門對楹聯生產商管理疏鬆,對流通渠道不重視,也導致了劣質楹聯產品肆無忌憚地在市面上銷售。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楹聯學會已經會同各地有關部門著手解決。例如,現在北京地區四分之三的春聯都來自山東高密的20幾個春聯廠家。2016年10月開始,我們以高密為試點,專門成立了楹聯生產基地,成立楹聯創作中心,目的是便於規范管理楹聯生產商,並免費為各生產商提供楹聯創作及教育服務,徹底淘汰錯誤的、低質量的、過時的楹聯作品,讓廣大消費者買到符合格律的、內容多樣的春聯產品。這樣的體系將會不斷在全國鋪開,逐漸覆蓋如廣東等主要春聯生產地。只有先確保楹聯作品的質量,才能激發大眾對楹聯的興趣,從而使楹聯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㈣ 求一個演講比賽策劃案的主題(對聯))

問題:求一個演講比賽策劃案的主題對聯?
回答:
上聯:比手劃腳,眉飛色舞精彩表;
下聯:賽智競慧,意廣才高奮帆驕。

㈤ 文化活動中心楹聯

1.上聯:棋牌書畫怡情養性。下聯:彈唱吹拉娛樂休閑。橫批:頤養天年; 2.上聯:常閱報刊開眼界。下聯:課研科技擴胸襟。橫批:文化同行; 3.上聯:科技入戶春來千枝秀。下聯:文化臨門冬去萬木芳。橫批:文化偉業...
光榮革命,國王叫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瑪麗是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威廉三世原是荷蘭執政,瑪麗的丈夫,同樣有斯圖亞特家族的血統。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力圖恢復天主教在英國的地位,詹姆士二世即位時年事已高,當時普遍認為詹姆士二世死後會由他的信仰新教的女兒繼承王位(詹姆士沒有兒子那時),控制議會的輝格黨就認為這不會影響英國國教的地位,但後來詹姆士二世聯合法國的國王力圖恢復天主教在英國的地位以及國王的權力,而英國和法國在當時是互相敵對的,加上當時路易十四的對外擴張政策使荷蘭、英國等國聯合對付法國。詹姆士二世的作法使得國王和議會矛盾激化,在這一期間,詹姆斯二世老年得子,這使英國將來會在一個天主教國王領導下。議會擔心這樣會損害英國的利益,因此策劃了讓安妮和威廉任英國國王的計劃。另一方面,當時正是所謂大同盟戰爭(九年戰爭,見劍橋世界近代史,此處略)期間,荷蘭的執政威廉迫切需要英國的力量來幫助他對抗法國,這樣就使的計劃得以進行。詹姆士二世在得知議會把王位給威廉後出逃法國、愛爾蘭,在法國支持下組織軍隊進攻英軍,後來在愛爾蘭被打敗,逃到法國。英國議會後來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等一系列法案鞏固這個形式。英國的雙王統治持續到1694年(瑪麗二世去世),1702年,詹姆士二世另一女兒安妮繼承王位,安妮死後,王位轉到德國漢諾威選侯,斯圖亞特王朝結束。

㈥ 觀音山開門復業楹聯大獎賽,你知道有人怎樣對下聯

開懷一朝,心亦凈耳亦靈眼亦明,覽遍地風光,環宇嬈聲,昂首自闊步,頂峰放目,世界三千煥彩華。

㈦ 中國楹聯學會的介紹

中國楹聯學會系由中國文聯主管、經 民政部注冊的國家級學會, 1984年11月成立於北京。中國楹聯學會不斷發展壯大,會員由初建時的4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7000餘人。全國有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000多個地、縣成立了楹聯組織,形成了一支擁有30萬名各級會員的楹聯隊伍。中國楹聯學會擁有一大批楹聯藝術家、楹聯研究家、楹聯書法家及楹聯活動家,名聲遠播海內外。2005年春節晚會上,1由中國楹聯學會策劃撰稿的「全國聯手喜送春聯」節目,向海內外電視觀眾展示了楹聯文化獨有的魅力,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

㈧ 對聯中國全國首屆楹聯高手大獎賽

1月30日,「對聯中國——首屆全國楹聯高手電筒視大賽」決賽在太原舉行。本次大賽由山西廣播電視台主辦,山西公共頻道、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承辦,中國楹聯協會指導。

本次大賽參賽者高手如林,18位選手都是從全國海選中脫穎而出的,都曾在全國楹聯大賽中獲獎。

㈨ 應《金獎對聯賞析與創作》一書約稿

金獎對聯賞析與創作

1、題廣州亞運會棋文化聯:
楸枰一局,自有仙家布陣,國士謀篇,羨當年樵斧山前,君臣湖上;
韻致千秋,依然智者獨鍾,達人共愛,看今日亞洲對弈,世界聚焦。

聯作賞析:
此聯2010年獲廣東「從化銀行杯」迎亞運中國棋文化楹聯大賽一等獎。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雅士弈棋愛棋,無數的傳奇、傳說和故事都與棋密切相關。上聯述古,側重描寫棋文化歷史。作者選用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典故。樵斧山前:晉人王質上山砍柴,遇見兩仙人下棋,看得入迷,結果「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局未終,回看自己的薪柴和斧柄已經爛朽。君臣湖上:則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達在南京莫愁湖勝棋樓下棋的典故。下聯說今,側重描寫棋類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從未遠離,一直存在,如今則更加廣泛。聯語還緊密聯系廣州亞運一事,切時切事,尤其切合主題。上下聯都運用了本句自對的手法,嚴謹句式中富於變幻。上聯用典,尤顯厚重典雅;下聯則平實質朴,更顯雄渾大氣。全聯古今交融、經緯交織,層層推進,一氣呵成,讀來氣息流暢,胸中豪情涌動。

創作心得:
2010年的第16屆廣州亞運會上,圍棋、中國象棋首次進入亞運會。中國棋壇雖然一直十分活躍,但「重競技,輕文化」的傾向比較嚴重。本次大賽是中國第一次把棋文化作為楹聯主題展開的全國性比賽。考慮到棋的豐富內涵,我的創作決定從挖掘其文化入手。要想讓不長的兩行文字能夠承載起中國棋文化,找准切入點十分重要。於是構思出用歷史典故和現實盛會相結合的兩條線,讓這兩條線縱橫交織、相互補充、相互輝映,從而增強感染力。
很幸運,作品得到了評委的青睞。對此次賽事,搜狐體育網站評論:「作品水平高,獲得了楹聯專家和棋文化專家的高度評價。大賽同時是『文化亞運』的一個重要舉措,對宣傳廣州亞運盛會,促進中國棋文化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周處讀書台聯:
書讀春秋,羞同蛟虎為三害;
道聞朝夕,喜向閣台銘一賢。

聯作賞析:
此聯2012年獲「笠翁杯」南京老城南門東地區全國征聯一等獎。
史載:周處少時頑劣異常,被鄉人與蛟和虎同列為「三害」,後受「朝聞道,夕死可矣」啟發,改過自新,遂成一代名臣。
寫讀書台的聯,自然得從讀書寫起。上聯是周處少年時的事,說其認識到自身問題,一個「羞」字形象地將周處讀書後的感悟生動地展現出來。下聯是對周處最終的評價,化用「朝聞道,夕死可矣」將周處日後的作為用史筆的方式呈現出來。本聯緊緊圍繞「讀書」、「讀書台」下筆,選詞精確,駕馭自如,處處扣住周處本事落筆,尤其「三害、一賢」之說俱有本源,語氣莊重典雅,警勵世人。

創作心得:
周處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歷史人物。記得曾在中學時代讀過《周處》一文,印象頗為深刻。此次要創作周處讀書台一聯,當然先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周處本身可用的素材較多,但少年的頑劣和日後的建功立業是兩個截然不同又不可分割的階段。我把這兩個階段截取下來,用「讀書」這條綵線穿珠,將其人生的兩個階段串起來,揭示出了這裡面因「讀書」而變化的因果關系。因讀書明理,故而以「為害」為羞;因讀書聞道,故而以「閣台銘賢」為喜。這是上下聯中的小因果。因為讀書,故而最終由「三害」變為了「一賢」,則是整個聯句中的大因果。這樣,大小因果,環環相扣,層次分明,加上煉字以及數字等的運用,故而達到了與眾不同的創作效果。

3、題中國玉文化聯:
柔情似水,溫潤如風,蘊成暖日生煙夢;
君子曠懷,美人雅緻,寫就涵星漱月詩。
聯作賞析:
此聯2010年獲「中金杯」玉文化詩詞楹聯大賽一等獎。
中國玉文化一貫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的先民從各種石頭中篩選出來的「石之美者」,具有溫潤瑩澤、縝密堅韌的美感和實用功能。中國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不僅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更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雲: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又說:君子比德於玉;美人如玉。此聯就是純熟地運用了上述一些說法和比喻。暖日生煙夢:出自李商隱《無題》詩「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聯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煉字巧妙,不落俗語。整個聯句,將豐富廣博的知識融為一處,用詩一般的語言,詮釋了中國玉文化的前世今生,讀起來無比美妙,恰如一塊美玉,鏗然悅耳,如聞環佩之鳴!

創作心得:
中國是愛玉之國、崇玉之邦。李約瑟曾說:對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顏色一直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們的靈感。玉給人的形象是溫潤的、美妙的,同時玉還是含蓄的、內斂的。所以,在構思此聯時的指導思想就是:在體現玉的文化時,一定要寫出玉的美,深層次的美,有點神秘的美。事實證明,用「涵星漱月、暖日生煙」等語句營造出的那種氛圍,似水、如風,如夢、如詩,令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在屬於玉的前塵往事里深深迷醉。我想,這也可能是獲得評委欣賞的原因吧。

4、題廉政建設工程:
墨臣如沫,若逢浩浩罡風,聲名俱裂;
廉者似蓮,自有盈盈清氣,天地同春。

聯作賞析:
此聯2012年獲「棲霞清風杯」全國廉政楹聯詩詞賽一等獎。
本聯主要彰顯出三大特色:一是比喻新奇恰當。把貪官比成泡沫,字里行間充滿了鄙夷之氣;把廉官比成蓮花,行文之中飽含崇敬之情。二是妙用諧音、疊字,讓人過目難忘。墨、沫,廉、蓮,浩浩、盈盈,非常巧妙和妥帖。三是正反對比手法的運用,給人以黑白分明的感覺,具有震撼力。上聯從反面闡釋貪腐的可恥下場。上聯還設定了一個場景,以「若逢」來引領,指出既是泡沫之身,必定會隨風而散、灰飛煙滅。下聯則從正面謳歌了廉潔者的品質,清如蓮花,自會清氣充盈天地,最後則水到渠成地提出論斷——他們的名聲、品行必將「與天地同春」。一正一反,其義自見也!基於上述幾大特色,整副對聯讓人觀之賞心悅目,聽之心悅誠服,既能盪滌心胸,又不流於空泛說教矣。

創作心得:
廉政建設是個永恆的話題,任重而道遠。貪賄腐敗,誤國誤民悟己,人人痛恨;清明廉潔、勤政愛民,則人人尊崇。古往今來,寫廉政的詩文、楹聯、警句可謂多矣!
如何才能突出重圍而另闢蹊徑呢?如何才能生動直觀而又文字優美呢?在構思時,想到要把兩類人的品行做個比較,進而也是對其下場和結局進行比較,這就建起了這副對聯的基本框架了。有了架構,沒有出色的文字,仍舊是無法吸引人氣、震撼人心,於是,想到用諧音和疊字手法來加強語氣。如果說「廉者似蓮」,還不算太奇巧,則「墨臣如沫」的說法還是比較新穎的。經過這樣的構思和細細雕琢,整副對聯的贊廉、頌廉,就顯得格外擲地有聲,發出金玉之響了。

5、題「火炬杯」征聯:
潤萬樹繁花,何所求,何所願?情若山長,襟如水闊;
傾廿年大愛,亦為國,亦為家,功存當代,利在千秋。

聯作賞析:
此聯獲2012年山西「火炬杯」全國征聯大賽一等獎。
所謂「火炬杯」,要求是展示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風采。「五老」指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此聯正是關心下一代「五老」的寫照。
上聯起筆先聲奪人,「潤萬樹繁花」,在肯定他們工作目的和成效後,做了一個設問。這個設問恐怕也是讀者心中的疑問:他們無私奉獻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圖的又是什麼呢?這一問抓住了讀者的心。接下去,作者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宕開一筆,贊揚了他們的情懷之長遠、胸襟之廣闊。真正的回答,卻在下聯。原來他們不圖名、不計利,既是為了國家的後繼有人,也是為了千家萬戶的事業,這樣的事業自然是「功存當代,利在千秋」了。這樣的回答真是具有一錘定音、擲地有聲的效果!其中「傾廿年大愛」,則是指山西聞喜關工委組織成立20周年。整副對聯的特色還在於比喻恰當,中間兩分句運用巧妙,聯語句式靈活多變,讀來既鏗鏘有力,又搖曳生姿,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創作心得:
有這樣一群「五老」,他們長期奉獻在關心下一代的戰線上。他們不圖名、不圖利,無私、默默地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做著奉獻。由於工作關系,自己對於關心下一代工作、對於「五老」有著一定的接觸和了解,早就萌發出想為他們撰聯的念頭。這次,參加「火炬杯」全國征聯大賽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願。有了這樣的想法,更有積極思索的動力了。「何所求,何所願」,這幾個詞像流水一樣自然而然地流過腦海。接下來就想到了合適的回答:亦為國,亦為家。沿著這個思路,開拓視野、發散思維,最終連詞成句,連綴成篇。在此,謹以此聯向千萬個仍在默默奉獻的「五老」們致以深深的祝福!

㈩ 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 渠芳慧

渠芳慧,網名渠瘦禪、瀾瀟、首羨子,男,漢族,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學位。劉邦故里江蘇豐縣人。自幼迷戀古典文學尤其詩詞聯賦,並自學走上創作、研究道路。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蘇州滄浪詩社(蘇州市詩詞協會)理事、徐州詩詞協會會員、隆堯詩詞學會會員、國際寫家聯盟(原中國作家網路聯盟)會員。

至今已獲如皋市首屆楹聯徵集大賽一等獎、湖北第32屆春聯大賽一等獎、首屆文學雅園有獎命題詩詞楹聯作品大賽二等獎並獲榜眼稱號、「蒼梧清風」廉政詩歌徵文詩詞三等獎、「孝賢杯」海內外征聯三等獎、「綠健杯」春聯大賽金聯獎(2011)、銅聯獎(2010)、「湖頭杯」海內外征賦大賽優秀獎、竹林寺大征聯二等獎、世博會題贈藝術大賽優秀作品獎、紀念屈原誕辰2350周年全球華人詩聯大賽優秀獎、肇慶學院建校四十周年慶典楹聯徵集大賽一等獎等160餘個獎項,被評為蘇州科技大學校園之星,獲獎或入選作品收入《大中華千家詩》、《大中華千家詞》、《中國楹聯作品集》(2009、2010、2011年卷)、《中國嵌名聯大觀》、《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魯迅詩典》、《寶雞地稅聯花》、《周村燒餅杯優秀聯集》、《虎躍崤山》、《湖畔清音》、《中華世博會題贈藝術大典》、《菜鄉聯韻》等數十類詩詞楹聯作品集。作品入選2011年《新世紀對聯大典》(2010年)卷並獲銀筆獎,曾任野風文學社社長,與蘇州民間藝術家倪虎先生等諸位同志成立拾山詩社。部分作品曾由方曉春、石印文等書法家書寫,另有部分作品鐫刻懸掛於郴州龍女寺、徐州蟠桃山寶蓮寺、浙江奉化雪竇山「大慈佛國」、重慶園博園、晉城白馬禪寺等寺院、風景名勝區。

聯作

賀聞喜縣詩聯學會東鎮分會成立十周年
東鎮臨涑水而名,地豢龍,池養蓮,廿里頻添三四勝;
運城聞詩聯以喜,花濡雅,草著韻,十年直發一千枝。

題燕江樓
最有情燕子歸來,高閣談心,清軒推盞;
長相憶江帆飄去,珠簾卷雨,畫棟飛雲。

偶題
時還讀我書,其歷城今古一章,文稱精彩;
欲辨忘斯義,憶魯國春秋三傳,旨紹風流。

題蘆苞古鎮
古村饒魅力,山凝翠,水拖藍,景秀泉溫,為此中人能壽我;
名鎮樂清游,鳥迓賓,風引路,神怡意曠,諸身外事不關心。

左宗棠誕辰二百周年題
豈甘竟以農夫沒?三蹶抱經綸,戎馬平生,山河表裡留光復;
未許稍輕洋務心,一身酬奮激,漁樵夙願,憾恨林泉記發揚。

題張壁古堡
面壑依山,重鎮越千年,想當時築壘構城,屯甲藏兵,堡竣何曾輸壯概;
鍾靈毓秀,奇觀居一席,欣此地遺風密道,名藍古剎,君來定不負清游。

題黃梅戲
融荊風徽韻,自成一派,欣俗亦雅,朴還真,竟使黎元生曲癮;
問天上人間,得賞幾回?看楚山青,皖水默,已教逸響遏行雲。

武昌城荷月同代森、繼傑結義
蘭契問當時,最有情揚子夕波、琴台晚樹;
浮雲一別後,留不住君朝西桂、我向東吳。
黃鶴欲多情,慕這二三人:同志之歡,同登之樂;
蘭言誠有待,當其六七月,相交以誼,相述以文。

題曾國藩
結湘勇豈能便取太平,功乎?罪乎?當朝後世留紛說;
固國基恐不盡關洋務,事也!時也!體用官民執異端。
予謂伯涵之器,生於末世則梟,生於治世則雄,固皆大矣,當或生於治世;
誰持史法之繩,不是得衡便利,不是失衡便害,縱未分焉,定然不是失衡。

閱讀全文

與楹聯大賽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教育培訓活動的實施方案 瀏覽:335
新疆哎呦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17
呂梁煙草電子商務平台刪除 瀏覽:116
華工電子商務概論平時作業 瀏覽:240
東谷電子商務 瀏覽:504
促銷活動主題名稱 瀏覽:876
餐飲策劃方案的題目 瀏覽:19
安化黑茶電子商務怎麼運作 瀏覽:350
江蘇無錫尚上電子商務 瀏覽:776
旅遊項目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794
涵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32
白酒經銷商促銷方案 瀏覽:457
深圳國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52
公司企業體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2
積分卡推廣方案 瀏覽:163
五一車展策劃方案 瀏覽:374
新教師培訓管管理方案 瀏覽:742
促銷回饋方案 瀏覽:889
萬科地產設計方案策劃書 瀏覽:255
促銷活動員工激勵方案ppt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