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紹一道淮揚特色菜
淮揚菜-淮安-特色菜
在中國八大菜系中之淮揚菜系中淮就是指淮安(因為在建國以前淮安一直是府一級的機構),淮安在以前也是商賈重鎮,淮安擁有的許多小吃、名吃因些而揚名天下。蒲菜因抗金英雄梁紅玉而出名,平橋豆腐因風流皇帝乾隆而名揚天下,胡耀邦主席到淮安時就品嘗了此菜。
一、文樓湯包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干絲等,味滿楚城。後來,由店東陳海仙的武樓酵面串湯包改製成水調面湯包,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現在每年中秋時節,當螃蟹上市,則蟹黃湯包便開始供應,文樓美名在外,顧客爭購品嘗,令文樓應不暇接,門庭若市。
二、鼓樓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安土特產之一,是用上白精面,拉出象麻線一樣的細面絲繞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壯圖案,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質地酥脆,味道香美。相傳淮安茶饊於清朝晚期就生產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生產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 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優質獎。
茶饊製作,分開條、搓條、盤炸等幾道工序。
三、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因淮安平橋鎮而得名,平橋豆腐如何燴制呢?
首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精細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把黃花水煮掉。然後取出略微壓一壓,除去水份,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越薄越好,浸放在水中。如八人一桌,用一斤半豆腐就夠了。
燴制時,用一斤左右的雞湯或肉湯,加三錢豬油及適量蔥、生薑,若加鯽魚腦、蟹黃等更好,煮沸之後,就將豆腐片和一兩多熟肉丁或蝦米、七錢醬油一起放進肉湯內。燒開之後用三錢豆粉勾湯,加少許味精拌勻便可上桌食用了。如能加一點麻油、胡椒粉之類,則其味就更美了。
四、淮城蒲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五、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製,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 素 魚
3、烏龍搶蛋 7、米 粉 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 壯 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 魚 丁 12、長魚圓
5、長 魚 干 13、炸脆魚
6、月 宮 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四個點心:1、燒賣 3、銀絲炒
2、酥合子 4、長魚三翻餅
六、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
欽工肉圓的製作,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光滑細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稱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欽工肉圓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多樣。首先要選擇好主要原料:豬後腿的精瘦肉。製作時,用冷水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刀背或鐵棍拍打成糊狀。拍打時,要用力適當均勻,一氣呵成。然後拌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蛋清、鹼粉、純豆粉、姜蔥等佐料,攪拌均勻後,再發酵4-5小時,方可下鍋,或氽湯,或油炸,皆成美味。
七、震豐圓餛飩
震豐圓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2),經營餛飩、鍋貼、糖粥等大眾菜點,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口味質量,震豐圓糟米餛飩遂遠近馳名。震豐圓餛飩皮極薄,每斤面可打600多張,放在掌上可透見指紋,餡心選用精豬肉,用刀拍打成細肉糊,加入適量的水,放入十多種配料,攪拌均勻後包進皮內,下鍋煮沸,撈起後還需放入六種作料,才可食用。其特點是皮薄如竹膜,吃時不覺有皮;餡量多而細膩鮮嫩,無油膩感;再拌上香酥的糟米,餛飩自是味道絕佳。
八、朱橋燴甲魚
淮安市東南水鄉以魚米著稱,水鄉湖面灘塗廣闊,是甲魚生長繁殖的天然優良場所。朱橋鎮早在本世紀內30年代初就以燴制甲魚著稱,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朱橋甲魚的燴制方法:取甲魚一隻,以甲蓋青色為佳,用開水去皮、洗凈、剖腹、去內臟、入鍋湯、拆骨、切成肉塊,再下鍋油炒,拌以姜蔥、醬醋,然後取出,放入雞湯,煮沸後放入澱粉勾欠,裝碗時放入皮蛋、胡椒即好。此菜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實為筵席之珍品。此外,還可清蒸、清燉、紅燒,風味各異。
B. 淮揚菜就是淮安和揚州合並的菜嗎
不全是這樣的,淮揚菜是整個江蘇所有菜系合並的,統稱淮揚菜.也就是蘇幫菜. 補充: 蘇菜:原為江浙菜系,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著名菜系,其覆蓋地域甚廣,包括現今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區,它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譽,聲譽遠播海內外。江浙菜系可分為淮揚菜、南京菜、徐州菜、蘇南菜、浙江菜、徽州菜。後來浙菜、徽菜以其鮮明特色各為八大菜系之一。這樣,淮揚菜成為江蘇菜系中最有名氣的菜種。淮揚菜以揚州、淮安為中心,以大運河為主,南至鎮江,北至洪澤湖、淮河一帶,東至沿海地區的地方風味菜。淮揚菜選料嚴謹,講究鮮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細,擅長燉、燜、燒、烤,重視調湯,講究原汁原味,並精於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鹹淡適中,南北皆宜,並可烹制「全鱔席」。淮揚細點,造型美觀,口味繁多,製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別。
江蘇菜除上述淮揚菜外還包括南京菜、蘇錫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調擅長燉、燜、叉、烤。特別講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鮮、爛、酥、嫩、脆、濃、肥。南京菜以善制鴨饌而出名,素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蘇錫菜擅長燉、燜、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細,時令時鮮,甜咸適中,酥爛可口,清新腴美。近年來又烹制「無錫乾隆江南宴」、「無錫西施宴」、「蘇州菜餚宴」和太湖船菜。徐州菜風味在歷史上屬魯菜系,隨時代變遷,其菜已介乎蘇、魯兩大菜系之間,口味鮮咸適度,習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濃而不濁。其菜無論取料於何物,均注意「食療、食補」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為著名。江蘇名菜有香菇燉雞、咕咾肉、松鼠鱖魚、糖醋排骨、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其他還有清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清蒸鯽魚、水晶餚蹄、三套鴨、軟兜鱔魚、熗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燒賣、蟹黃湯包、千層油糕等。江蘇點心富有特色,如秦淮小吃、蘇州糕團、湯包,都很有名。在眾多中華餐飲老字型大小中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得月樓,它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當年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來到蘇州得月樓用膳,因其菜餚味道十分鮮美,題名得月樓為「天下第一食府」。
C. 比較出名的淮揚菜
1、揚州炒飯
其實一提到淮揚菜,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揚州炒飯。淮揚菜是蘇菜的代表菜系之一,而揚州炒飯則是淮揚菜中最出名的一道菜餚。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主要食材有米飯、火腿、雞蛋、蝦仁等,是江蘇淮揚地區最愛吃的一道菜餚,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一道家常菜。這道經典淮揚菜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外觀顆粒分明、色彩飽滿,味道鮮嫩滑爽、香糯可口。
2、香菇油菜
淮揚家常菜有哪些?香菇炒油菜便是其中之一。香菇油菜是用香菇、油菜製作的一道江蘇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這道淮揚菜家常小炒,口味清淡,營養豐富,是江蘇人喜歡吃的家常菜之一。由於食材簡單,烹飪方法簡單易學,早已是許多人餐桌上最為常見的一道家常菜了。
3、大燒馬鞍橋
大燒馬鞍橋又稱紅燒馬鞍橋,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蘇菜淮揚菜。江蘇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因此當地喜食鱔魚,大燒馬鞍橋便是江蘇百姓餐桌上最常見一道家常菜了。這道淮揚菜家常菜,成菜色澤醬紅,湯汁稠濃,鱔段酥香,風味雋永,同時具備補虛養身、補陽調理等功效,深受許多人喜愛。
4、大煮干絲
大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雞火煮干絲,前身為「九絲湯」,是典型的以講究刀工火候著稱的淮揚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江蘇人的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味菜餚。這道經典淮揚菜原料為豆腐乾、雞脯絲、火腿、蝦仁等,佐以不同季節的時蔬,吃起來清爽鮮美,百食不厭,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是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為淮揚菜的招牌菜。
5、開洋蒲菜
開洋蒲菜是一道江蘇淮安地區的傳統名菜,也是淮揚菜招牌菜。這道淮揚菜特色菜,主要原料為蒲菜的根莖。蒲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便不能食用入口了。此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做成菜餚,味鮮爽口,營養豐富。開洋蒲菜便是江蘇淮安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家常菜之一,也深受各地人們喜愛。
6、醋熘鱖魚
醋溜鱖魚是一道以鱖魚和韭黃為主食材而製成的酸甜口味的淮陽名菜,因為材料很簡單,也沒有什麼繁瑣的工序,故此醋溜鱖魚也是江蘇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家常菜。這道淮陽特色菜魚味香而酥脆,鹵汁甜酸適口,澆上沸鹵汁時,還會發出「吱吱」響聲,即開胃又下飯,是江蘇人愛吃的家常菜之一。
7、鹽水蝦
淮揚菜家常代表菜有哪些?鹽水蝦就是其中之一。鹽水蝦是江蘇維揚地區最受歡迎的一道家常菜,也是淮揚菜系中揚州菜的代表菜。這道淮揚家常菜,以鮮蝦為主要食材,口味屬於咸鮮,做法簡單屬煮菜類,具有鮮紅美觀,鮮嫩清口的特點,深受廣大食客們的歡迎。
8、冰糖扒蹄
冰糖扒蹄為淮揚傳統名菜,在江蘇及周邊省份廣為流傳,城鄉喜宴常見此萊,喻意「甜甜蜜蜜」。這道淮揚菜,用帶皮豬蹄膀肉,經文火蒸爛,以冰糖和其他調料製成,其色似紅燒肉,吃起來卻酥爛如豆腐而又不失其形,油而不膩,甜中帶咸,是許多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家常菜。
9、臭豆腐燒昂刺魚
昂刺魚又名黃顙魚、黃辣丁,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其肉質鮮嫩,沒有什麼骨頭,很適合小朋友吃,燉湯紅燒俱佳。在淮揚菜家常菜譜中,臭豆腐燒昂刺魚便是江蘇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味佳餚,以昂刺魚、臭豆腐等為原料,精心烹調而成的美食,同時也是江蘇揚州特色菜餚之一。
10、松子魚米
松子仁為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仁,又稱松子、海松子等,具有滋陰潤肺,美容抗衰,延年益壽等功能。它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有「長壽果」之稱。在江蘇淮揚菜系裡,有一道深受淮揚地區百姓喜愛的家常菜便是松子魚米。這道淮揚家常菜,酸甜可口,做法也很簡單,喜歡這個口味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一美食。
D. 95年出版的淮揚菜譜
淮揚菜-淮安-特色菜
在中國八大菜系中之淮揚菜系中淮就是指淮安(因為在建國以前淮安一直是府一級的機構),淮安在以前也是商賈重鎮,淮安擁有的許多小吃、名吃因些而揚名天下。蒲菜因抗金英雄梁紅玉而出名,平橋豆腐因風流皇帝乾隆而名揚天下,胡耀邦主席到淮安時就品嘗了此菜。
一、文樓湯包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干絲等,味滿楚城。後來,由店東陳海仙的武樓酵面串湯包改製成水調面湯包,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現在每年中秋時節,當螃蟹上市,則蟹黃湯包便開始供應,文樓美名在外,顧客爭購品嘗,令文樓應不暇接,門庭若市。
二、鼓樓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安土特產之一,是用上白精面,拉出象麻線一樣的細面絲繞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壯圖案,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質地酥脆,味道香美。相傳淮安茶饊於清朝晚期就生產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生產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 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優質獎。
茶饊製作,分開條、搓條、盤炸等幾道工序。
三、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因淮安平橋鎮而得名,平橋豆腐如何燴制呢?
首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精細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把黃花水煮掉。然後取出略微壓一壓,除去水份,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越薄越好,浸放在水中。如八人一桌,用一斤半豆腐就夠了。
燴制時,用一斤左右的雞湯或肉湯,加三錢豬油及適量蔥、生薑,若加鯽魚腦、蟹黃等更好,煮沸之後,就將豆腐片和一兩多熟肉丁或蝦米、七錢醬油一起放進肉湯內。燒開之後用三錢豆粉勾湯,加少許味精拌勻便可上桌食用了。如能加一點麻油、胡椒粉之類,則其味就更美了。
四、淮城蒲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五、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製,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 素 魚
3、烏龍搶蛋 7、米 粉 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 壯 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 魚 丁 12、長魚圓
5、長 魚 干 13、炸脆魚
6、月 宮 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六、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
欽工肉圓的製作,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光滑細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稱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欽工肉圓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多樣。首先要選擇好主要原料:豬後腿的精瘦肉。製作時,用冷水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刀背或鐵棍拍打成糊狀。拍打時,要用力適當均勻,一氣呵成。然後拌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蛋清、鹼粉、純豆粉、姜蔥等佐料,攪拌均勻後,再發酵4-5小時,方可下鍋,或氽湯,或油炸,皆成美味。
答案補充 七、震豐圓餛飩
震豐圓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2),經營餛飩、鍋貼、糖粥等大眾菜點,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口味質量,震豐圓糟米餛飩遂遠近馳名。震豐圓餛飩皮極薄,每斤面可打600多張,放在掌上可透見指紋,餡心選用精豬肉,用刀拍打成細肉糊,加入適量的水,放入十多種配料,攪拌均勻後包進皮內,下鍋煮沸,撈起後還需放入六種作料,才可食用。其特點是皮薄如竹膜,吃時不覺有皮;餡量多而細膩鮮嫩,無油膩感;再拌上香酥的糟米,餛飩自是味道絕佳。
八、朱橋燴甲魚
淮安市東南水鄉以魚米著稱,水鄉湖面灘塗廣闊,是甲魚生長繁殖的天然優良場所。朱橋鎮早在本世紀內30年代初就以燴制甲魚著稱,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朱橋甲魚的燴制方法:取甲魚一隻,以甲蓋青色為佳,用開水去皮、洗凈、剖腹、去內臟、入鍋湯、拆骨、切成肉塊,再下鍋油炒,拌以姜蔥、醬醋,然後取出,放入雞湯,煮沸後放入澱粉勾欠,裝碗時放入皮蛋、胡椒即好。此菜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實為筵席之珍品。此外,還可清蒸、清燉、紅燒,風味各異。
E. 淮揚菜的發展歷史
古之中國,分九州,揚州為其一。惟與維通用,所以古人愛稱揚州為維揚,而維揚也是揚州別稱之一,所
以,「揚州廚刀」下的菜點喜得兩個雅號:淮揚菜或維揚菜。 揚州的先民早在約4000年前,就已經掙脫茹毛飲血的蒙昧狀態,超越伏羲火上燔肉、神農石上燔谷的原始萌芽時代,使用陶質炊器,火烹熟食了!陶器時代,不妨看作揚州烹飪的形成期。 揚州進入古邗國時代,即中原夏商周時期,在儀征破山口出土了屬於這一時期的青銅鼎、鬲(炊器),鼎煮肉,鬲炒菜,而且還有尊、鹵(酒器)、鍾(宴享樂器)以及盛具祭祀牛、羊、豬的四鳳盤(食器),據此猜測揚州先民可吃肉、可喝酒、可聽樂、可行禮,瀟灑走一回,古揚州人便曉得善待生活。《尚書》錄:夏代有「淮夷貢魚」,這似應為淮揚菜系最初的文獻記載;《周禮·職方氏》有「東南曰揚州……其谷宜稻」的記載,可見揚州是天生的魚米之鄉。這些足以證明,距今3000年左右的揚州烹飪已經進入青銅文化時代了。
公元前468年,吳王夫差滅古邗國、鑿邗溝、築邗城,不僅對揚州城建,也對揚州烹飪,都具劃時代的價值。《周禮》關於用作盛酒槳的「吳邗王壺」的實錄,以及城西北黃金壩出土的「印紋硬陶鬲」,說明春秋未期夫差引進了整套的飲食經驗。這是外地飲食文化影響揚州烹飪的處女作。
秦朝以後,《尚書.禹貢》中的「淮夷濱珠暨魚」說的就是夏禹之時,淮河下游的部落居民已以蚌珠與魚為貢品了。既以魚為貢品,估計當與「淮夷」對魚的美味的認識及善於以魚製作佳味有關。西漢時,淮安人枚乘寫過一篇著名的辭賦《七發》,裡面有一段吳客勸楚太子品嘗天下美食的文字,其中涉及的佳餚有筍蒲配小牛腹腴、石耳狗肉羹、燉熊掌、五味調和的醬、烤獸脊肉薄片、鯉魚膾、烹野雞、烹豹胎、烹秋蔬等。揚州實現了從自然區劃向行政區劃的轉變。而西漢吳王劉濞建都廣陵,揚州脫胎換骨,一躍為東南封都,「淮左名都」由此得名。由於得煮鹽鑄銅之利,財力雄富,士馬精妍,國用饒足,鮑照《蕪城賦》道:「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閈撲地,歌吹沸天!」揚州人日子富了,腰包鼓了,自然不餓肚皮了,進而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從揚州城郊漢代墓葬出土的「廣陵食官」銅鼎以及碗、盤、壺、勺等漆器飲食器具十分考究,這不僅告訴我們,揚州餐具開發研究在全國領先地位,獨具個性;而且,還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揚州人飲食的考究。 宋慶歷八年春,一代文學巨匠歐陽修給揚州美食界帶來福音,這位醉翁常攜賓客舉行平山堂飲宴,文章太守,揮毫萬字,尊中看取美食文;此後,蘇軾又知揚州,與四學士飛雪堆盤燴魚腹,明珠論斗煮雞頭,開創了給淮揚菜系注入文學新鮮血液的先河,淮揚菜典雅俏麗的文人風格由此而起,其後經年不衰。菜系南北風格的碰撞,終在揚州發生又一輪大爆發。公元1125年,宋徽宗在金人入侵之際,倉惶南逃進了揚州城,小市春燈煮百羊,要吃要喝;時隔一年,徽欽被擄,高宗攜社稷皇室四萬人也逃進揚州城,「行在」玉燴金齏不空口,也要吃要喝!揚州城雖遭掠,但是飲食業卻在亡國背景下得到畸形推動也是事實。此後,朝廷離揚偏安,揚州成了宋、金政權驛的交會要沖。南北飲食文化之間既對峙又對接,揚州市井,酒食繁華,專設「高麗館」,並按朝廷在臨安宴金國人使制,設宴九道菜點。
帝王巡幸,無疑等於在揚州舉行了全國性的烹飪技藝大比拼,飲食文化大交流,這對推動淮揚菜系的形成與發展,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明、清時期,兩淮(淮河以南及淮河以北兩個地區)鹽業相當發達,是全國最大的鹽區。揚州鹽商在經營鹽業的過程中,各界了巨額本,「富可敵國」。出於與官府交際及商務應酬的需要,加之炫耀露富和及時行樂,不少鹽商「衣服屋宇,窮極華靡;飲食器皿,備求工巧;俳優會樂,恆舞酣歌;宴會戲游,殆無虛日……驕奢淫佚,相習成風。各處鹽商皆然,而揚州尤甚。」
值得重視的是,由於消費水平的提高,商業的競爭,廚師的創造,清代揚州出現了名氣極大的「紅樓宴、滿漢全席由此可見,清代後期揚州廚師水平確實很高。
這兩個時期,尤其是清康熙、乾隆盛世,淮揚菜進入了第二高潮。
元朝將揚州列為皇宮食品供應基地。元至正十六年,揚州鷹房打捕魯花赤總管府,就負責湖泊山場漁獵,以供內房內膳。
朱元璋對淮揚菜情有獨鍾,飲命揚廚專司內膳;這是淮揚菜系進京紮根的正式記錄;正德皇帝南巡揚州,游龍戲鳳,當然也不忘淮揚佳餚,艷福口福,一個也不能少。他們最愛吃的便是揚州一帶江面特產鰣魚、刀魚、鮰魚,稱為長江三鮮。明萬曆年間《揚州府志》記載:「揚州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誇示江表……」足見其時揚州飲食之排場、之精湛、之豐饒,已經傲視江南了。 至清代,兩淮為繁華富庶之鄉,鹽漕運輸的樞紐地位使揚州雄踞東南美食中心寶座,致使「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揚州為最」(清康熙《揚州府志》)。「為最」的一大因素是帝王寵幸。淮揚菜加大對紫禁城宮廷膳饈影響的力度,除每年貢果品、調料外,尚要貢沙雁、野雞、鵪鶉等野味1052隻,清乾隆年間寶應每年進貢藕粉約128000千克,此外還有欽工肉圓、秦郵董糖、界首茶乾等土特產。據《食在宮廷》介紹,清帝喜吃的菜有100多款,其中淮揚風味菜如紅燒獅子頭、清炒蝦仁等達60多款,典型的例證,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揚州任巡鹽御史,每年都要貢獻南味給康熙帝,所謂「水落魚蝦常滿市,湖多蓮芡不論錢」,常年進貢不懈的是筍,因為,清康熙皇帝喜吃春筍,每次南下必食,曹寅多次進貢揚州燕來筍以博皇上「朕心大慰」。
康熙、乾隆南巡,淮揚菜接駕更是盛況空前,據《揚州畫舫錄》記載:「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上司百官司食飲。」 國宴都是以淮揚菜為主,尤其是現代。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精美與精細,包括刀功、火候、搭配、造型等等,無一不體現功夫;二是食材朴實,取之容易,不像粵系代表菜等採用生猛海鮮,甚至是國際性保護動物,比如魚翅等現已被禁用的食品;三是味道偏淡或甜,不像川菜等味重,可能會有賓客不適。
但維揚菜也因其精細,做工耗時,口味偏淡或甜,在大眾社會,反而沒有川菜、湘菜等入門較快的菜系熱門。
F. 淮揚菜中什麼菜最出名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
鼓樓茶饊
平橋豆腐
淮城蒲菜
長魚宴席
八大碗:龍鳳呈祥 、長魚魚圓 、叉燒長魚 、雜 素 魚 、烏龍搶蛋 、米 粉 魚 、高麗長魚 、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燴 壯 元 、鈴鐺魚 、鍋貼長魚 、一聲雷 、銀絲長魚 、龍鳳川 、二龍搶珠 、長魚羹
十六碟子:白炒長魚片 、熗虎尾 、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子蓋長魚 、桂花魚 、長 魚 丁 、長魚圓 、長 魚 干 、炸脆魚 、月 宮 魚 、長魚絲 、長魚吐絲 、熗班腸 、熗胡椒魚 、蝴蝶魚
四個點心:燒賣 、銀絲炒 、酥合子 、長魚三翻餅
G. 淮揚菜發源地為淮安,為何又有人說是揚州
淮揚菜發源地為淮安,淮揚菜,“淮”字在前(包括淮安、淮陰、清江浦等),揚字在後。
淮安的菜系品種繁多,多達幾千道,揚州菜只有包子和蛋炒飯等面點類食品是揚州的——注意:是面點,不是菜。揚州還有什麼菜呢?這說明,淮安府的菜占據淮揚菜系的份量和影響力之巨大,遠遠超過揚州菜。
事實上,歷史早已經有了結論,為什麼叫淮揚菜呢?而不是揚淮菜呢?
H. 中央一台播放的淮安縣的旅遊宣傳片,廣告詞是「淮揚名菜香天下,美麗清純洪澤湖」。那個品菜的女孩是誰
呵呵。事到無心皆可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姑且稱之「品菜女」吧。
I. 哪部電影描述淮揚菜與滿漢全席對決
煙花三月
出品時間 2006年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鄭曉欣
主 演 劉濤,楚軼男,張洪睿
對白語言 普通話
古城揚州的煙花三月,景色迷人,美食飄香,常常令光臨揚州的客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值此煙花三月,百年名號「煙雨樓」正為揚州廚界每年一屆的盛事「名樓會」做著有條不紊的准備工作。屆時,揚州城三大頂尖酒樓的主廚將在會上比試廚藝,獲勝一方將得到「第一名樓」的稱號。
除了樂此不疲的為「名樓會」操持奔波外,「煙雨樓」老闆徐叔的心裡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孫女徐麗婕從美國學成歸來;憂的是,自己頗為看重的菜頭沈飛雖聰明靈巧,卻不務正業,每日不在後廚正經侍弄廚藝,竟以街頭炸臭豆腐為樂。好在「煙雨樓」的顯赫名聲也不全靠沈飛支撐,光徐叔家藏的那塊寫著「煙花三月」的牌匾,就因為清道光皇帝御筆親題而名揚四海。
「名樓會」如期舉行,淮揚三大名廚各顯身手,半路卻殺出個名叫姜山的北京青年。姜山自報家門乃北京大唐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道光年間大內總領御廚的後人。對於三大名廚呈上的作品,姜山逐一點評,竟然沒有一道成功之作。姜山對淮揚廚藝的輕蔑,自然有他輕蔑的道理。後來在瘦西湖擺下的「春江花月宴」上,姜山以他烹飪的菜餚令淮揚眾廚心悅誠服。
姜山遠道而來,當然不是為了炫耀他過人的廚藝,而是想以世代祖傳的大內滿漢全席與揚州廚藝界一論高低,目的就是要揭走「煙花三月」這塊道光帝御筆親書的牌匾。為保住牌匾,徐叔硬著頭皮接下姜山的賭局。徐叔明白,揚州城雖名廚不少,但如若想勝過眼前這個來者不善的姜山,揚州城恐怕一時還找不出人來。除非傳奇人物「一刀鮮」傳人出山。可「一刀鮮」歸隱多年,哪裡去找他的後人呢?
就在全揚州城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姜山與淮揚廚界的賭局上時,惟有沈飛對此置若罔聞。在他看來,挽回暗戀著的女友徐麗婕的心比什麼都重要。眼看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徐叔為全揚州城找不出姜山的對手而准備將「煙花三月」的牌匾送給姜山。事關揚州廚藝的榮辱,「一刀鮮」的傳人終於出山,與姜山約定一場最後的決戰。
比賽當天,大家才知道沈飛就是「一刀鮮」的傳人。同樣一道「老蚌懷珠」,姜山和在座的專家都為沈飛的作品所折服。至此,一個埋藏了幾百年的傳奇故事也在姜山和沈飛之間從此揭開,而姜山用激將法請出「一刀鮮」的傳人,了卻祖上遺願,弘揚淮揚菜的真實目的最終實現。「一刀鮮」的傳人沈飛顯身後,「風雨樓」的生意更加火爆,但沈飛頑性不改,常以炸臭豆腐為樂,不同的是,這回身邊多了個幫手徐麗婕。
J. 淮揚有那些特色菜
文樓湯包 鼓樓茶饊 平橋豆腐 淮城蒲菜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曹家小刀面 震豐圓餛飩 朱橋燴甲魚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 素 魚
3、烏龍搶蛋 7、米 粉 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 壯 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 魚 丁 12、長魚圓
5、長 魚 干 13、炸脆魚
6、月 宮 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四個點心:1、燒賣 3、銀絲炒
2、酥合子 4、長魚三翻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