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裝部組織徵兵面試方案
地區徵兵工作都是由當地武裝部完成,當然面試方案由武裝部組識,部隊徵兵負責參於
2. 我需要一篇關於大學生應征入伍(參軍)的作文,字數1000左右,ps:作文內容需要寫到對參軍的認識
對大學生參軍的認知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生存與發展、安全與穩定問題。不斷吸收高學歷青年入伍,改善部隊素質結構,是軍隊建設的既定方針。為確保這一方針正的落實,近年來軍事機關採取積極性的措施,如設立國防獎學金等,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1)與此同時,高校部分學生也存在著國防意識淡薄、國防素質差等現象。其中一些學生也有著參軍動機不明等問題。了解大學生對參軍相關知識的認知以及參軍意願,並查找其中存在的問題,有助於進一步加強對這一問題的了解,也為制定相關措施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完善對大學生參軍管理工作及對端正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具有一定作用。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與大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學校的國防教育有關。一年級的學生剛剛軍訓完畢或者正在進行軍事理論課程的學習,二年級的學生軍訓結束時間短,而且有的還正在進行軍事理論課程的學習,他們接觸國防教育的機會較多,國防教育對這兩個年級的影響還較深。而對高年級學生來說,一方面,他們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高年級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們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他們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興趣集中在專業研究、戀愛、求職、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等方面;另一方面,高校在完成國防教育最重要的部分軍訓之後,對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的提高和強化不再重視。因而,國防教育對高年級學生的強化作用可能以減退了一些,使得他們的國防意識淡薄了。目前國家每年都要從高校畢業生中招收部分學生入伍,高年級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對國防發展的作用日益重要。針對這一現象,如何爭取用更好的方式來強化高年級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成為高校國防教育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提高高年級學生的國防意識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在軍訓結束後有必要繼續加強和持續下去。
「有的學生聽說進入部隊後可能下到基層連隊從一個普通列兵干起,工資水平比較低。或者可能被分配到邊防海島或邊遠山區等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後,就迅速打消了參軍念頭。另外,還有的人問到當兵之後生活輕松不輕松、福利厚不厚、工資高不高、住房給不給解決等問題,把待遇是否優越,作為參軍時考慮的第一因素」(C1)。
「我們大學生分配到那些地方不是浪費嗎。參軍就是圖個工作生活穩定,如果要和普通士兵一起摸爬滾打,就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了」(C7)。
「估計他是想去部隊練一下,對自個人生很有規劃性。另外他家裡的條件也不是太好,去部隊以後就不用再像我們一樣為找工作發愁了。聽說大學生參軍待遇挺好的,很有發展前途」(C4)。
「聽說去了就能被分配到機關里工作,還可以管分房子,看病什麼的都是公費報銷」(C5)。
當代大學生眼中他人的參軍行為已蒙上了功利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色彩。空喊口號唱高調已經不被當代大學生所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大學生們考慮的問題比較現實,表現為更注重個人待遇、工作環境、職業收入、個人價值實現等方面。這本無可非議,但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考慮個人得失較多,主動服從國家利益的意識欠缺。
四、結論與思考
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部分大學生存在國防意識淡薄、國防素質較差的現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參軍動機不明確、獻身國防的思想基礎薄弱、貪圖工作生活安逸等問題,有的還存在嚴重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當前大學生參軍動機,除了基於主導性的共產主義信念信仰型參軍動機外,呈現出多種偏差性動機。
這些問題的產生,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因素。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因素 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小環境是造成大學生國防素質較低的外部因素。社會新舊經濟體制的轉換,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中西文化的碰撞,社會上腐朽觀念的沉渣泛起,使處於高校「象牙塔」內的大學生們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上都處於復雜的矛盾之中,在理想和信仰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產生動搖。[8]多數的同學能比較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當代軍隊沒有變質,仍然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但同時13.0%的受調查者對這個問題意識模糊,出現動搖;甚至有不少人認為當代軍隊代表部分人的利益,約占受調查者的29.0%。這種現象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社會上一些人,只講物質不講精神,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在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處理上,大學生們也難以超脫名利的誘惑。當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關於軍隊腐敗的觀點導致了軍人群體形象整體受損。調查顯示,26.0%的大學生認為當代軍隊的風氣比較差或很差。大學生對當代軍隊風氣的印象如何,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對我國國防安全的信心。這已經成為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響大學生參軍意願的重要因素。78.8%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參軍必須要得到家裡人的同意。當代大學生出生於八十年代,由於計劃生育政策頒布實施,多為獨生子女。由於兄弟姐妹少或是沒有兄弟姐妹,他們自小就受到家長的過分疼愛。父母們不願意讓他們吃苦。另外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軍人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和高危險性。家長們對大學生的參軍意願大多是持反對而不是支持的態度,多是起到了消極的作用。雖然當代大學生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但是針對於像參軍這樣人生中比較重大的問題上,家長們大多還是要扮演起「拿主意」的角色。
(三)教育因素 在當前高校大規模擴招,積極尋求教育改革道路的過程中,國防教育體系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主要表現在:第一,由於長期處於和平時期,國防教育意識普遍弱化,存在著任務式、指標式的培養傾向。對大學生的居安思危教育較少。成長在和平年代大學生,國家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使他們充分地感受和平、享受和平,日漸導致國防觀念淡漠。[9]第二、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的反差,校園圍牆內外的反差,理想教育與社會現實的反差使學生內心積壓著強烈的矛盾空間。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培養教育體系的思想滯後和內容脫節,造成學生蘊涵於參軍意願中的激情與理性大打折扣,從而帶來個人發展路徑上不良的後續連鎖效應。[10]第三、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機會較少。雖然大學生入學後都有以國防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軍事訓練課程,但時間太短,藉以提高青年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實現。教育模式的僵化及教育手段的貧乏,教育內容和社會現實的脫節,使得一些大學生在思想上處於困惑和茫然的狀態,他們在認識上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直接影響參軍動機的端正。[11]
(四)個人因素 由於青年學生年紀較小,社會閱歷淺,正處於成長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強,政治鑒別能力的缺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對經濟利益的注重,給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社會價值觀的混亂,使一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扭曲。他們既對社會經濟發展感到歡欣鼓舞,又對一些社會現象感到迷惑不解;既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不斷提高,又表現出對社會問題的不同程度的擔心;既對政治信仰的追求由熾熱、沖動轉向冷靜、理智,又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冷漠;既有對國家、民族命運的強烈關注,又有對自我價值、金錢和物質利益的狂熱追求,進而對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茫然。[12]他們的認識上還存在一些理論疑惑區和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這是造成參軍動機不能端正的根本原因。在端正學生的參軍動機時,要注意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促使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
針對上述因素,為了提高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應從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上進行改進和調整。首先,認清社會轉型的大背景,科學地調整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人為本,貼進實際生活,努力提高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吸引力與感染力。其次,弘揚愛國主義的主旋律,構建當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精神支柱。把加強愛國主義意識納入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堅持用愛國主義的精神鼓舞人、武裝人和塑造人,並貫穿於國家安全教育的全過程。[13]再次,在繼續開展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課的同時,可以採取切合實際、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繼續抓緊對高年級同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具體形式上可採取網路、博物館、小說、電視、講座等的方式,適當舉辦一些有關國防安全的知識競賽。加深大學生對國防安全的了解和關注度。
總之,新形勢下的國防教育應當把參軍、參與政治生活與個人成長和發展相聯系,擺脫過去那種把政治與個人發展相對立、相脫離的空洞的政治說教。這將會更加符合參軍、參與政治生活本身的意義。
陝西:為提高兵員質量 大學生可優先應征入伍
新華網(記者丁靜、任珂)為提高兵員質量,鼓勵大學生入伍,陝西省近日出台在校大學生和應屆大學畢業生應征入伍「三優先」的政策。
新兵的素質狀況對軍隊做好軍事斗爭准備,履行新的歷史使命有直接的影響。今年,陝西省在校大學生和應屆大學畢業生應征入伍,將得到優先報名、優先體檢、優先政審的優惠政策,在體檢政審「雙合格」的情況下優先批准入伍。
據悉,陝西省徵兵工作將從11月1日開始。除對大學生實行優惠政策外,陝西省還將繼續進行女兵公開徵集、從非軍事部門招收士官和征接兵方式改革的試點工作,繼續推進《入伍通知書》與《優待安置證》同時發放。
加強大學生國防安全的必要性
一個國家,其公民安全意識的高低,事關整個國家的安全與否。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主體的大學生,其國家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國家是否安全有著更直接的影響。當我們的最優秀人才都以留學美國,拿美國綠卡為人生目標的時候,當我們最優秀的人才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不能准確選擇的時候,當最好的大學出現間諜,范跑跑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和輿論要反思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偉大復興和強盛,需要人才的支撐。梁啟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高校中,數以千萬計的大學生,是擔負祖國強盛這一歷史使命的主力軍,是未來社會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和社會新道德建立的中流砥柱。維護國家安全,建立強大中國,責無旁貸,責任重於泰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支沒有憂患意識的軍隊是註定要被消滅的,一個沒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是註定要被侵略的,而一個沒有憂患意識的高校大學生更是不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社會競爭和中國國防安全需要的。
准備戰爭就是高校大學生的國防義務,而享受有著強大國防力量保衛的經濟建設成果則是高校大學生的權利。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人們對經濟高速發展的追求已經凌駕於國防現代化之上了,但國防現代化是經濟安全穩定發展的前提,失去了國防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成果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剝奪的。因此,加強全體人民特別是作為國防後備力量的當代大學的國防教育就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國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而愛國主義教育是國民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規范。國防教育的內容是有關國家的安全防衛問題,它與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這樣事關國家、民族的榮辱興衰、生死存亡的大事,最能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從而激發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因而國防教育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方法。其次,國防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智育的發展。新時期高校智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而國防教育對於促進這種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現實中,大學生對國家安全也存在著一些模糊的認識。比如:一些大學生對國家安全還停留在軍事、戰爭、國防、領土、情報、間諜這樣一些傳統的、局部的認識上,缺乏對國家安全既包括國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國民安全等傳統內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全方位的認識與理解。
因此,加強大學生國防安全教育,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國防安全意識,樹立大學生的國家安全衛士責任,是當前大學教育的重要課題.
3. 大學生徵兵主題班會會議記錄誰能發個範文
一、活動背景:
為鼓勵高專學校學生積極參與應征入伍,提高兵員徵集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開展大學生入伍徵集工作。
二、活動目的:
為了做好2011級新生入伍徵兵的宣傳工作,使我班學生更全沒了解入伍徵兵的相關內容,積極參與此次徵兵活動,故在我班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三、主題:
有志青年,矢志軍營。
四、副標題:
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五、活動時間:
2012年10月25日
六、活動對象:11會計七班
七、輔導員:厲萍
八、活動形式:主題班會
九、活動安排:
(一)活動前期:
1、班委將擬定的策劃書進行評議修改
2、主持工作由班長、團支書負責,主持包括活動的准備過程及活動中的主持
3、由班長通知班級同學整個流程
(二)活動流程
1、由班長宣讀有關文件
①關於做好2012年冬季徵兵宣傳動員工作的通知
②徵兵宣傳手冊
2、全體同學合唱軍歌(領唱:文娛委員)
3、由主持人做活動總結
4、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九、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期間應尊重敘事者。不得無故離席,不得大聲喧嘩,注意儀容儀表,文明禮貌
2、班會內容應突出本次班會的思想和主題
3、內容緊扣主題,有實際意義
4、各班委配合班長做好活動現場的秩序維持工作
5、做好活動的清場工作
11級會計七班
2012年10月24日
4. 如何開展大學生新生徵兵宣傳工作
為響應國家徵兵政策,推動我校大學生徵兵入伍工作深入開展,2016年4月13日上午,六合區人武部、大廠街道人武部和學校武裝部在我校開展大學生徵兵宣傳活動。此次徵兵宣傳活動分為現場咨詢和大會動員兩種形式。
上午十點半,六合區大廠街道人武部和我校武裝部在學校新食堂廣場開展現場咨詢。他們通過懸掛橫幅、展板講解、發放徵兵宣傳冊和現場解答等方式向學生宣傳徵兵政策並解答疑惑,接受咨詢。活動吸引了廣大師生的關注和參與。學校黨委李子全書記親臨現場,他與在場的工作人員和前來咨詢的學生親切交談。李書記感謝街道和學校武裝部的工作人員為我校徵兵工作做出的貢獻,並鼓勵現場咨詢的學生們踴躍報名參軍,報效祖國,實現自己人生夢想。前來咨詢的學生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提出一些列問題:「體檢有什麼具體要求?」、「近視能不能報名?」、「政審包含哪些內容?」「有什麼優惠政策?」、「參軍還能報考軍校」……對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現場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
下午三點半,在學校博業樓報告廳舉辦了國防知識講座暨2016年徵兵宣傳動員大會。學校武裝部郟寧揚副部長首先具體講解了2016年徵兵工作的徵集對象、體檢內容、徵兵基本程序、國家的徵兵優惠政策以及參軍對成長的作用。接著,六合區人民武裝部領導認真地解答了現場學生的各類提問。最後,海軍指揮學院劉杭軍教授做了題為《我國海上安全形勢》專題講座。劉杭軍教授是軍事學博士生導師,海軍大校,全國首批國防教育師資庫專家。在講座中,劉教授詳細的介紹了我國近海、遠海安全形勢,並提出了應對安全形勢的對策,贏得了現場學生陣陣掌聲。
活動結束後,學校武裝部還將通過校園網、微信、主題班會、橫幅、展板等多種形式和途徑進行更深入的徵兵宣傳教育,確保將國家關於大學生入伍政策規定傳達到每一位學生,為我校徵兵工作有序高效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5. 學雷鋒活動策劃書
策劃1。
活動名稱:牽小學生手,走近雷鋒。
活動基本流程:1,搜集雷鋒平生感人事件,及近年來出現的好人好事,突出方法正確有效的救人助人事件。
2,與武昌附近小學教師商議,選擇某一課時的時間,給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講演。
3,可以聯系多所學校,組織多批志願者同時進行講演。
策劃2。
活動名稱:消費者維權知識知多點。
活動流程:1,聯系消費者維權專業人員或法律顧問到武漢繁華地段作現場咨詢。
2,搜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知識作現場宣傳,還有經典案例分析。
3,作調查報告,調查武漢市民對消費者維權知識的了解度。
活動時間:3月15日。
活動目的:宣傳消費者維權知識。
策劃3。
活動名稱:追隨雷鋒足跡系列活動。
活動基本框架:1,對校園或社區搞清潔工作,同時進行環保宣傳。
2,參觀革命舊址。
3,組織觀看免費電影,有關好人好事的電影。
4,植樹。
活動目的:掀起雷鋒潮。
策劃人:林運華
從2000年起,每年的3月5日定為中國自願者服務日。
學雷鋒活動策劃:1,保護母親河(清理沿岸垃圾)。
2,清除城市「牛皮癬」,制止不文明社會現象,如隨地亂扔,不遵守交規。
3,可邀請身體健康的孤寡老人或福利院孤兒參觀學校。
4,布置學習雷鋒宣傳欄。
5,關於獻血獻骨髓的宣傳,提倡節約用電用水,學習雷鋒從身邊做起。
6,祭奠先烈,掃墓。
可聯系其他學院聯合開展全校性學雷鋒活動。
劉彬彬
時間:周六或周日下午
3月份是學雷鋒活動日,同時,還有植樹節,3.15打假,我認為做的事有很多。
「雷鋒精神」,我們最熟悉的是,助人為樂。據調查,當前,許多學生家長最為關注的是學生考學的問題,尤其是初三和高三的同學。所以,我想,我們是否可以找一部分大一的同學來幫助他們?也許,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但起碼,應該給他們送去希望,鼓勵他們,幫助他們。
其次,我認為我們可以組織「大清掃」活動。據調查,南湖南岸(我校北面)的垃圾尤多,這些垃圾是美麗的南湖的一大敗筆,走在路上,聞著那垃圾的惡臭味,讓人很.....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它的水質,但我們卻能改變一下它的周圍環境。(是不是可以跟民大和軍事經濟學院合作?)
還有,據悉,考試期間,許多同學為考一個好成績,而在課桌上亂寫,亂畫,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曾經作為考試地點的文波,文瀾和南園等。我想,組織一下同學進行擦洗,還同學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再次,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環境保護,宣傳學習雷鋒,宣傳消費知識。
再再次,還可以進行海報的清洗工作,主要集中在公交站台,商場附近。
張莎莎
關於三月青協活動的策劃
活動內容:組織志願者在校內外宣傳雷鋒的精神
活動原因:由於以前學雷鋒活動只是在形式上的做做好事,影響不大,沒有持久的激勵效益。在校內外宣傳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使更多人重新重視雷鋒的精神,克服以往做一二件事形式的虛浮,再說一群人學雷鋒總比幾個學雷鋒要好些。
活動目的:促使更好人認識到學雷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學雷鋒。
活動人員:本院青協的志願者以及幹事。
活動地點:本校內或者學校附近人口集中處。
活動時間:三月中的一個星期天。
張濤
學雷鋒活動策劃
一.活動名稱:美化我們的教室
二.活動安排:1組織學院新一屆青協會員,分成6組,每組人數在20~30人,每組設一名幹事為負責人.
2.將6組人員分配到文泰.南園.南教.北教.文波.文讕按順序對各教室的抽屜.地面(重點是抽屜)進行清理,每組可按情況進行分工.
3活動後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並作好宣傳,教育學生愛護教室衛生.
三.活動意義:教室是學校的公共場所,也是與學生聯系最緊密的地方,教室的衛生情況直接關繫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可是我們有的同學不愛護我們教室的衛生,亂丟垃圾.這樣不僅對自己有害,而且影響了學校的形象.此次活動不僅可以對教室以往的立即進行清理,而且也可以對我們的學生進行其戶公共衛生的教育,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6. 在參軍之前應該怎麼訓練
跑步,深蹲下起立(練小腿肌和大腿肌肉),仰卧起坐(練腹肌),標准俯卧撐(練雙臂和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