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風電宣傳

風電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21 14:14:44

1. 風電核電

我也是學電的,今年找了工作。核電的這幾年的確發展很快,而且上馬的工程很多,找核電的單位很多。從前景上來看是核電遠遠好於風電。

但是外說一句,從工作的性質上來說,大家都是學電的,也知道,核電的危險性的確很高,遠遠沒有對外宣傳的那樣好,真的。核泄漏的確是極小概率事件,但是核電站的輻射的確是很高的,不騙人。

2. 我國什麼地區適合風力發電風力發電優點是什麼

中國的風能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風能資源比較豐富。據國家氣象局估算,全國風能密度為100W/m2,風能資源總儲量約1.6X105MW,特別是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和甘肅走廊、東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區,每年風速在3m/s以上的時間近4000h左右,一些地區年平均風速可達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有關專家根據全國有效風能密度、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以及大於等於3m/s和6m/s風速的全年累積小時數,將我國風能資源劃分為如下幾個區域。

1、東南沿海及其島嶼,為我國最大風能資源區
這一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大於、等於200W/m2的等值線平行於海岸線,沿海島嶼的風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達80~90%,大於、等於8 m/s的風速全年出現時間約7000~8000h,大於、等於 6 m/s的風速也有4000 h左右。但從這一地區向內陸,則丘陵連綿,冬半年強大冷空氣南下,很難長驅直下,夏半年台風在離海岸50km時風速便減少到68%。所以,東南沿海僅在由海岸向內陸幾十公里的地方有較大的風能,再向內陸則風能銳減。在不到100km的地帶,風能密度降至50W/m2以下,反為全國風能最小區。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陳、嵊泗等沿海島嶼上,風能卻都很大。其中台山風能密度為534.4W/m2, 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為90%,大於、等於3 m/s的風速全年累積出現7905h。換言之,平均每天大於、等於3 m/s的風速有21.3h,是我國平地上有記錄的風能資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內蒙古和甘肅北部,為我國次大風能資源區
這一地區,終年在西風帶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氣入侵首當其沖的地方,風能密度為200~300W/m2,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為70%左右,大於、等於3 m/s的風速全年有5000h以上, 大於、等於6m/s的風速在2O00h以上,從北向南逐漸減少,但不象東南沿海梯度那麼大。風能資源最大的虎勒蓋地區,大於、等於3 m/S和大於、等於6m/s的風速的累積時數,分別可達7659h和4095h。這一地區的風能密度,雖較東南沿海為小,但其分布范圍較廣,是我國連成一片的最大風能資源區。

3、黑龍江和吉林東部以及遼東半島沿海,風能也較大
風能密度在200W/m2以上,大於、等於3m/s和6m/s的風速全年累積時數分別為5000~7O00h和3000h。

4、青藏高原、三北地區的北部和沿海,為風能較大區
這個地區(除去上述范圍),風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間,大於、等於3 m/s的風速全年累積為 4000~5000h, 大於、等於6m/s風速全年累積為3000h以上。青藏高原大於、等於3 m/s的風速全年累積可達6500h,但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密度較小,所以風能密度相對較小,在 4000m的高度,空氣密度大致為地面的67%。也就是說, 同樣是8m/s的風速,在平地為313.6W/m2,而在4000m的 高度卻只有209.3W/m2。所以,如果僅按大於、等於3 m/s 和大於、等於6m/s的風違的出現小時數計算,青藏高原應屬於最大區,而實際上這里的風能卻遠較東南沿海島嶼為小。
從三北北部到沿海,幾乎連成一片,包圍著我國大陸。 大陸上的風能可利用區,也基本上同這一地區的界限相一致。

5、雲貴川,甘肅、陝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 廣東、廣西的山區,以及塔里木盆地,為我國最小風能區
有效風能密度在50W/m2以下,可利用的風力僅有20%左右,大於、等於3m/s的風速全年累積時數在2000h以下,大於、 等於6 m/s的風速在15Oh以下。在這一地區中,尤以四川盆地和西雙版納地區風能最小,這里全年靜風頻率在60%以上,如綿陽為67%,巴中為60%,阿壩為67%,恩施為75%, 德格為63%,耿馬孟定為72%,景洪為79%。大於、等於3m/s的風速全年累積僅300h,大於、等於6m/s的風速僅20h。 所以,這一地區除高山頂和峽谷等特殊地形外,風能潛力很低,無利用價值。

6、在4和5地區以外的廣大地區,為風能季節利用區
有的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這一地區,風能密度在50~100W/m2之間,可利用風 力為30~40%,大於、等於3m/s的風速全年累積在2000~4000h,大於、等於6m/s的風速在1000h左右。

下面介紹一下國家氣象局的有關專家關於我國風能區劃的劃分意見。採用三級區劃指標體系。
第一級區劃指標:主要考慮有效風能密度的大小和全年有效累積小時數。將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大於200W/m2、 3~20m八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大於500Oh的劃為風能豐富區,用「 Ⅰ」表示;將150~200W/m2、 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3000~5000h的劃為風能較豐富區,用 「Ⅱ」表示;將50~150W/m2、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2000~3000h的劃為風能可利用區,用「Ⅲ」表示;將50W/m2以下、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2000h 以下的劃為風能貧乏區,用「 Ⅳ」表示。在代表這四個區的羅馬數字後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各個地理區域。

第二級區劃指標:主要考慮一年四季中各季風能密度和有效風力出現小時數的分配情況。利用1961~1970年間每日4次定時觀測的風速資料,先將483個站風速大於、等於 3m/s的有效風速小時數點成年變化曲線。然後,將變化趨勢一致的歸在一起,作為一個區。再將各季有效風速累積小時數相加,按大小次序排列。這里,春季指3~5月,夏季指6~8月,秋季指9~11月,冬季指12、1、2月。分別以 1、2、3、4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如果春季有效風速(包括有效風能)出現小時數最多,冬季次多,則用「14」表示;如果秋季最多,夏季次多,則用「32」表示; 其餘依此類推。

第三級區劃指標:風力機最大設計風速一般取當地最大風速。在此風速下,要求風力機能抵抗垂直於風的平面上所受到的壓強。使風機保持穩定、安全,不致產生傾斜或被破壞。由於風力機壽命一般為20~30年,為了安全,我們取30年一遇的最大風速值作為最大設計風速。根據我國建築結構規范的規定,「以一般空曠平坦地面、離地10m高、 3 0年一遇、自記10min平均最大風速」作為進行計算的標准。計算了全國700多個氣象台、站30年一遇的最大風速。按照風速,將全國劃分為4級:風速在35~40m/s以上(瞬時風速為50~60m/s),為特強最大設計風速,稱特強壓型;風速30~35m/s(瞬時風速為40~50m/s),為強設計風速,稱強壓型;風速25~30m/s(瞬時風速為30~40m/s),為中等最大設計風速,稱中壓型;風速25m/s以下,為弱最大設計風速,稱弱壓型。4個等級分別以字母a、b、c、d表示。

風力發電優點

1、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就出現風車,小型風機主要應用在無電地區,如內蒙古自治區的牧民照明、看電視。大型風機是從國外引進或部分引進技術,它造價高,是小水電造價的3-4倍,它巨大機身運輸時需要4級公路,20長的集裝箱車,200噸大吊車,所以它運輸、安裝費用高。而且要求風力資源非常好的地方才能投資,它上網電價受到政策的扶持,如東山島風電上網電價是0.75元/度。所以限制了它的發展速度。

2、 風力發展只有走進市場,開發與小水電造價相當水平的形式方有可能快速發展起來。所以本人始終為這個目標努力探索。要設計研究開發過程中,選擇最經濟的方案。

3、 發電經濟指標概念,一度電一元含義:一元錢賣來的設備,在一年內能發出一度電,上網電價0.33元/度,也就三年可回收投資成本,若加上生產成本和稅收 0.08元/度。則需要四年回收投資成本。這是以民間投資來演算法。若風電有國家的銀行的貸款,返還年限十年,則上網電價0.20元/度,還是人有利可圖,可以投資的。

4、 風力發電為何步履堅難:它是一個綜合性技術很強的項目,它涉及:電機學、空氣動力學、材料力學、自動控制、微電腦應用、機械繫統工程、電力系統工程。我也是經過多少次失敗和彎路,才到達這個終點。

5、 古人說隔行如隔山,一個人那能知道這么多行的技術,只要有一個環節人們不了解就會懷疑這項技術的可行性。所以我找過許多投資者,他們有的是自己找上門的,但他們了解之後就退縮了。技術復雜性、難點多。他們非要看到發電機發電並從電力公司到錢,並證明是有利可圖,方願意投資。

6、 本設計方案是可以為國家節約可觀的資金。若用風力發電量補充電力的5%空缺,按目前傳統投資方案需要四千億元,而用我的方案只要投資一千億元,可節約三千億元,可建造一個長江三峽電站。

7、 目前缺電局面,瘋狂發展火電廠,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火電站而且用是的劣質煤。我國已有70%的國地受到酸雨的影響,水體酸化會改變水生生態,而土壤酸化會使土壤貧瘠化,導致陸地生態系統的退化。大家應該大力宣傳使用綠色能源

8、 我國用至少五千億的外匯購買原油。蘇淅兩省工廠缺電上千萬千瓦,一天有電一天沒有電,用柴油機發電,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定單。一度電能帶來五元的工業產值。目前電力缺口10%:二千萬千瓦,發展風力發電意義非常重大。

9、 以電代替天燃氣起家萬家,可節約外匯,又經濟,因為十度的電與一公斤的天燃氣相當熱量,一度電0.5元與的一瓶75元天燃氣價值相當,電磁爐的熱效率普遍高於80%,有的可達到90%。它衛生、清潔,環保。傳統的煤炭、石油氣、煤氣在燃燒時,大量未充分燃燒的雜質散落到空氣中,同時釋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對導室、環境污染很大,影響人體健康;。我國一年進口原油一點二億噸需要四、五千億外匯,今天什麼都沒有聽到節約外匯的宣傳?

10、 小型風機安裝方便,二個人一天就能安裝好一台,不用修公路,每個另件都在一百公斤發下,不用大吊車,運輸、安裝費用低,風機由微電腦控制,自動化高實行無人置守。該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產品可面向全世界,中美洲南美洲非洲,這些國家電力網很落後,沒有象我國這樣的電力網路。

11、 若在三北防護林用上小型風機發電,又能防砂,又能讓北方人民用電採暖,又解決環保問題,是一個一舉三得好事。

12、 小型風機不佔農業土地資源,荒山野嶺那裡風大,最適應風機安裝,它不象小水電與農業爭土地。

地球是我們的家,世界上五個人有一個是中國人,我們應當做一點有利地球的事....。

3. 中國風電資訊開通的風電商情網

http://www.windss.cn/ 宣傳無堆

4. 哪位大俠有風電與光伏企業的宣傳冊,需要源文件。

我有個朋友是做光伏發電的,他自己開的店。

5. 風力發電機的銷售旺季是什麼時候

這沒有規律的,一般主要看風力發電機的質量、公司誠信度、價格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決定,加上必要廣告宣傳,這些環節都做好了,在投標時中標的機會就會很大。

6. 風電安裝行業公司。 求宣傳語

精益求精,風電品質。

7. 風能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風力發電已被廣泛應用,風力發電是將通過風力發電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能源世界有最全面的資料免費下載
參考資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
[編輯本段]分類
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伸出所產生的熱能。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於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於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據世界斷言,石油,煤礦等資源將加速減少。核能、太陽能即將成為主要能源。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分為以下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質能。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是做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氣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 風力發電 生物質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車 燃料電池 氫能 垃圾發電 建築節能 地熱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編輯本段]新能源概況
據估算,每年輻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為17.8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500~1000億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熱能資源指陸地下5000米深度內的岩石和水體的總含熱量。其中全球陸地部分3公里深度內、150℃以上的高溫地熱能資源為140萬噸標准煤,目前一些國家已著手商業開發利用。世界風能的潛力約3500億千瓦,因風力斷續分散,難以經濟地利用,今後輸能儲能技術如有重大改進,風力利用將會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等,理論儲量十分可觀。限於技術水平,現尚處於小規模研究階段。當前由於新能源的利用技術尚不成熟,故只佔世界所需總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後有很大發展前途。
[編輯本段]常見新能源形式概述
(具體內容詳見各能源形式所對應的詞條)
太陽能
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太陽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陽能的光熱轉換、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三種主要方式
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由太陽能導致或轉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陽電能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並利用熱水發電等。
太陽能可分為2種:
1.太陽能光伏 光伏板組件是一種暴露在陽光下便會產生直流電的發電裝置,由幾乎全部以半導體物料(例如硅)製成的薄身固體光伏電池組成。由於沒有活動的部分,故可以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導致任何損耗。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錶及計算機提供能源,較復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照明,並為電網供電。 光伏板組件可以製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接,以產生更多電力。近年,天台及建築物表面均會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這些光伏設施通常被稱為附設於建築物的光伏系統。
2.太陽熱能 現代的太陽熱能科技將陽光聚合,並運用其能量產生熱水、蒸氣和電力。除了運用適當的科技來收集太陽能外,建築物亦可利用太陽的光和熱能,方法是在設計時加入合適的裝備,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戶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釋放太陽熱力的建築材料。
核能
核能是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釋放主要有三種形式:
A.核裂變能
所謂核裂變能是通過一些重原子核(如鈾-235、鈾-238、鈈-239等)的裂變釋放出的能量
B.核聚變能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氫原子核(如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同時發生質量虧損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反應叫做核聚變反應,其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聚變能。
C.核衰變
核衰變是一種自然的慢得多的裂變形式,因其能量釋放緩慢而難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源利用率低
(2)反應後產生的核廢料成為危害生物圈的潛在因素,其最終處理技術尚未完全解決
(3)反應堆的安全問題尚需不斷監控及改進
(4)核不擴散要求的約束,即核電站反應堆中生成的鈈-239受控制
(5)核電建設投資費用仍然比常規能源發電高,投資風險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蘊藏於海水中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度差能等。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是一項亟待開發利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
波浪發電,據科學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0萬億度。目前,海上導航浮標和燈塔已經用上了波浪發電機發出的電來照明。大型波浪發電機組也已問世。我國在也對波浪發電進行研究和試驗,並製成了供航標燈使用的發電裝置。
潮汐發電,據世界動力會議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發電量將達到1000-3000億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是法國北部英吉利海峽上的朗斯河口電站,發電能力24萬千瓦,已經工作了30多年。我國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廈潮汐電站,總容量達到3000千瓦。
風能
風能是太陽輻射下流動所形成的。風能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蘊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廣泛,永不枯竭,對交通不便、遠離主幹電網的島嶼及邊遠地區尤為重要。
風力發電,是當代人利用風能最常見的形式,自19世紀末,丹麥研製成風力發電機以來,人們認識到石油等能源會枯竭,才重視風能的發展,利用風來做其它的事情。
1977年,聯邦德國在著名的風谷--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爾建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電風車。該風車高150米,每個漿葉長40米,重18噸,用玻璃鋼製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已達到300萬千瓦左右,每年發電約50億千瓦時。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來源於生物質,也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於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質能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或氣態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質能資源較為豐富,而且是一種無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經光合作用產生的物質有1730億噸,其中蘊含的能量相當於全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地熱能
地球內部熱源可來自重力分異、潮汐摩擦、化學反應和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熱能是地球主要熱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有5500處地熱點,地熱田45個,地熱資源總量約320萬兆瓦。
氫能
在眾多新能源中,氫能以其重量輕、無污染、熱值高、應用面廣等獨特優點脫穎而出,將成為21世紀的理想能源。氫能可以作飛機、汽車的燃料,可以用作推動火箭動力。
海洋滲透能
能源世界有最全面的資料免費下載
參考資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
如果有兩種鹽溶液,一種溶液中鹽的濃度高,一種溶液的濃度低,那麼把兩種溶液放在一起並用一種滲透膜隔離後,會產生滲透壓,水會從濃度低的溶液流向濃度高的溶液。江河裡流動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鹹水,兩者也存在一定的濃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壓比海水的水壓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個渦輪發電機,淡水和海水之間的滲透壓就可以推動渦輪機來發電。
海洋滲透能是一種十分環保的綠色能源,它既不產生垃圾,也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賴天氣的狀況,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在鹽分濃度更大的水域里,滲透發電廠的發電效能會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國鹽城市的大鹽湖、美國的大鹽湖。當然發電廠附近必須有淡水的供給。據挪威能源集團的負責人巴德·米克爾森估計,利用海洋滲透能發電,全球范圍內年度發電量可以達到16000億度。
水能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清潔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水不僅可以直接被人類利用,它還是能量的載體。太陽能驅動地球上水循環,使之持續進行。地表水的流動是重要的一環,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隨著礦物燃料的日漸減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廣闊的替代資源。目前世界上水力發電還處於起步階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運動均可以用來發電。
[編輯本段]新能源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並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以及水力發電、地熱能等的利用技術已經得到了應用。
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其中生物質能將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總體上偏低,一方面是與不同國家的重視程度與政策有關,另一方面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偏高有關,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據IEA的預測研究,在未來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將大幅度下降,從而增加它的競爭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與多種因素有關,因而成本預測的結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這些預測結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成本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與開發。國家經貿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十五」規劃,並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利用、風力發電、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和地熱能的利用。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在風力發電、海洋能潮汐發電以及太陽能利用等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新能源(或稱可再生能源更貼切)主要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生物質能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後,國內外許多專家都表示這種能源方式不能大力發展,它不但會搶奪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更將會導致社會不健康發展;地熱能的開發和空調的使用具有同樣特性,如大規模開發必將導致區域地面表層土壤環境遭到破壞,必將引起再一次生態環境變化;而風能和太陽能對於地球來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們必將成為今後替代能源主流。
太陽能發電具有布置簡便以及維護方便等特點,應用面較廣,現在全球裝機總容量已經開始追趕傳統風力發電,在德國甚至接近全國發電總量的5%-8%,隨之而來的問題令我們意想不到,太陽能發電的時間局限性導致了對電網的沖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風力發電在19世紀末就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領域的獨孤求敗,由於它造價相對低廉,成了各個國家爭相發展的新能源首選,然而,隨著大型風電場的不斷增多,佔用的土地也日益擴大,產生的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了我們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為了開拓穩定的海島通信電源而開展一項研究,經過六年多研究和實踐,終於將一種成熟的新型應用方式MUCE風光互補系統向社會推廣,這種系統採用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H型)和太陽能發電進行10:3地結合,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電力輸出。在建築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燈、海島均進行了實際應用,獲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數據。這一系統的研究成果將為我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H型)突破了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啟動風速高、噪音大、抗風能力差、受風向影響等缺點,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設計理論,採用了新型結構和材料,達到微風啟動、無噪音、抗12級以上台風、不受風向影響等性能,可大量用於別墅、多層及高層建築、路燈等中小型應用場合。以它為主建立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具有電力輸出穩定、經濟性高、對環境影響小等優點,也解決了太陽能發展中對電網沖擊等影響。
隨著能源危機日益臨近,新能源已經成為今後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陽能已經逐漸走入我們尋常的生活,風力發電偶爾可以看到或聽到,可是它們作為新能源如何在實際中去應用?新能源的發展究竟會是怎樣的格局?這些問題將是我們在今後很長時間里需要探索的。
[編輯本段]新能源的環境意義和能源安全戰略意義
我國能源需求的急劇增長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格局,自1993年起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且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國接入世界能源市場的競爭。由於我國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的相對不足,未來我國能源供給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國際貿易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國際能源價格有可能隨著國際和平環境的改善而趨於穩定,但也有可能隨著國際局勢的動盪而波動。今後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以及油價波動都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石油供給,對經濟社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對減少我國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對進口能源的以來程度,提高我國能源、經濟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其環境污染少。
新的能源是什麼
1
新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合理的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改善和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開發利用主要包括新能源技術和產品的科研、實驗、推廣、應用及其生產、經營活動。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應當與經濟發展相結合,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和開發與節約並舉的原則,宣傳群眾,典型示範,效益引導,實現能源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能源的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全世界的能源仍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為主。這些化石燃料儲量有限,同時它們又是極其寶貴的化工原料,可以從中提煉和加工出各種化學纖維、塑料、橡膠和化肥等化工產品。將這樣重要的化工原料作為能源來使用實在可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能源的消耗量愈來愈大。據估計,全世界石油、天然氣和煤的儲量最多隻能供給人類使用一、二百年。因此,擺在人類面前的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就是探索新能源。目前研究開發的新能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地熱能與潮汐能
可利用的地熱資源是地下熱水、地熱蒸氣和熱岩層。地下熱水層一般在地下兩千多米深處,溫度80℃左右。將地下熱水降低壓力使之變成蒸氣(在47.34 kPa時水80℃沸騰),可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
潮汐能利用的是海水漲落造成的水位差。此種能量可以作為動力來推動水輪機發電。地球上潮汐漲落中蘊藏的能量是巨大的,但建造大規模的潮汐電站技術上有很多困難,成本也較高。
2.太陽能
太陽每年輻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約為5×10^22J,相當於目前世界能量消耗的1.3萬倍,可以說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的理想能源。因此,太陽能的收集利用是當代科學家十分感興趣的問題。
目前太陽能利用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利用太陽輻射熱,建成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房(用於採暖)和塑料大棚等,或利用太陽能來發電。太陽能電站是利用集熱器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其蓄熱材料(液態金屬)溫度可高達1000℃左右。所吸收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器將水變成水蒸氣推動汽輪機發電。這種轉換方式稱之為光-熱轉換。第二種是光-電轉換,即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太陽能電池種類較多,主要有單晶硅電池、砷化鎵電池、磷化銦電池和多晶硅電池等。目前太陽能電池效率還比較低,成本也比較高。它主要用於人造衛星等宇宙飛行器作為各種儀器設備的動力。第三種是光-化學轉換,即將太陽輻射直接轉換成化學能。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光-化學轉換,但它還不能完全受人控制。因此,研究各種完全可控的光-化學轉換方法也是當今世界重大的研究課題之一。近年來發現,太陽能輻射到某一光化學反應體系後,能形成動力學上穩定的光產物,使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儲存起來。另外,在催化劑存在時,由太陽光直接分解水而製得氫和氧的方法也是太陽能利用較有發展前途的一條途徑。發展氫能具有獨特的優越性。首先,氫的原料是水,資源豐富。另外氫燃燒後的熱值較高,1g 氫燃燒後可放出143 kJ的熱量,而1g煤燃燒只有31~32kJ,1g汽油燃燒也只有48kJ。還有氫燃燒生成水,它來源於水又還原於水,是順應自然的一種循環,不會打亂自然界的平衡。又因燃燒產物無煙塵以及其它污染物,所以氫能又是無污染的清潔能源。
雖然,地球接受太陽的總能量很大,但是由於其能量密度很低,取得單位能量的一次投資大,能量轉換效率有待提高。
3.核能
原子核裂變和聚變時都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核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能源。
(1)核裂變能
裂變是較重的原子核在足夠能量的中子轟擊下分裂成較輕原子核的過程。當235U原子核發生裂變時,分裂成兩個不相等的碎片和若干個中子。裂變過程相當復雜,已經發現裂變產物有35種元素,放射性核素有200種以上。下面是235U裂變中的一種方式:
[編輯本段]未來的幾種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據推測,地球上海洋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104TW。近年來,在各國的新能源開發計劃中,波能的利用已佔有一席之地。盡管波能發電成本較高,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目前的進展已表明了這種新能源潛在的商業價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發電廠已運行8年,電廠的發電成本雖高於其它發電方式,但對於邊遠島嶼來說,可節省電力傳輸等投資費用。目前,美、英、印度等國家已建成幾十座波能發電站,且均運行良好。
可燃冰:這是一種與水結合在一起的固體化合物,它的外型與冰相似,故稱「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溫高壓下呈穩定狀態,冰融化所釋放的可燃氣體相當於原來固體化合物體積的100倍。據測算,可燃冰的蘊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總和還多。
煤層氣:煤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溫度及壓力增加,在產生變質作用的同時也釋放出可燃性氣體。從泥炭到褐煤,每噸煤產生68m3氣;從泥炭到肥煤,每噸煤產生130m3氣;從泥炭到無煙煤每噸煤產生400m3氣。科學家估計,地球上煤層氣可達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盛產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製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燒完全、效率高、無污染等特點,用其稀釋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製作酒精的原料豐富,成本低廉。據報道,巴西已改裝「乙醇汽油」或酒精為燃料的汽車達幾十萬輛,減輕了大氣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製取氫氣,以開辟能源的新途徑。
能源世界有最全面的資料免費下載
參考資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

參考資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

8. 大數據時代,為風電運維帶來哪些機遇

實現智能化風場,建立地區運維中心,實現風電場無人值守的美好的未來。。
放心,現在連一些基本的數據採集問題都沒解決,大數據雲平台智能化之類的雖然是發展趨勢,但是暫時都是紙上談兵。工業4.0雖好,但是行業連工業3.0都沒有解決。
順道鄙視下整天拿這些東西搞宣傳不幹實事的某些風機廠家。

9. 有關風電行業雜志,急求

MWE《現代風能》雜志。既是了解行業趨勢、掌握最新資訊的重要窗口,也是行業溝通交流與合作貿易的最佳平台,更是廠商宣傳企業形象、推廣產品及服務的紐帶和橋梁。

10. 風電開工的地區

河北張北高原風力資源豐富,(屬張家口北部地區一帶,均建設風力發電,每年都有工程項目)
1、其它地方不知道,但可以根據地理氣象知識分析:內蒙古中西部,遼寧西北部,河北北部,山西、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寧夏全境冬春之際受蒙古高壓氣團南移影響,風力強盛;
2、山東東北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這些省分的沿海地區進入春夏,太平洋暖濕氣流北上形成季風,加上海陸因素,由於陸地和海洋的比熱不同,白天風向由海洋吹向陸地,夜晚由陸地吹向海洋,風力資源豐富;
3、地貎因素:在同等氣流控制的地區,平坦的地區空氣流動不受山脈阻擋,風力強勁,山區風力相對較弱。這都是風力利用要考慮的因素。
4、風是由大氣熱力不同引起的大氣流動,在我國中原地區如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由於冷暖空氣長俄途跋涉,山脈和地表植被阻擋,空氣流動相對減弱,開展風力發電效果相對差些,投資大於收益小。
由於投資風力電站不是具體幾個公司,難以掌握什麼地方在建風電工程,只能根據風力資源豐富的地方進行判斷,從氣壓地圖上根據等壓線風力流動的位置上找出該地區的縣市,從而進一步上網具體到某個縣市網站,查它的風力發電宣傳,然後獲取確切的信息。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風電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場7月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90
第一批江西省電子商務示範園 瀏覽:882
幹部選拔任用培訓班方案 瀏覽:352
2020年幼兒園安保人員培訓計劃和方案 瀏覽:316
大學班級集體游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33
技能培訓對口幫扶實施方案 瀏覽:93
義務壹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電子商務中四流及關系 瀏覽:485
綠化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673
信貸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8
促銷活動心得 瀏覽:434
家庭教育培訓活動的實施方案 瀏覽:335
新疆哎呦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17
呂梁煙草電子商務平台刪除 瀏覽:116
華工電子商務概論平時作業 瀏覽:240
東谷電子商務 瀏覽:504
促銷活動主題名稱 瀏覽:876
餐飲策劃方案的題目 瀏覽:19
安化黑茶電子商務怎麼運作 瀏覽:350
江蘇無錫尚上電子商務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