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賽買提艾山走鋼絲策劃書

賽買提艾山走鋼絲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9-21 05:10:11

㈠ 天門山索道的挑戰

2010年3月20日,弗雷迪·諾克和賽買提·艾山將要挑戰天門山索道中段海拔1000餘米,橫跨度690米,高差500餘米,傾斜度達42°,直徑為5.2厘米的索道鍍鋅無油鋼繩。這段索道鋼繩是整條索道中傾斜度最大,兩端支架跨度最大的一段。
曾經,這段索道因山高路險,坡度起伏大成為了整條索道建設中的攻堅點,據工程人員介紹,這短短690米的距離,花費了整個工程隊近3個月的時間,由此,這段索道成為了天門山索道最為壯觀震撼的一段。而它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考驗這兩位東西方高空走鋼絲高手的「魔鬼賽道」。
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來自中國和瑞士兩名高空極限運動選手賽買提·艾山和弗雷迪·諾克,挑戰無防護行走高空一段690米長索道,高差500餘米,傾斜度達42°。遺憾的是,因索道滑、風大等素,兩人挑戰均告失敗。諾克在索道上走了近200米後退出比賽,而賽買提受傷放棄比賽時,僅走出了20米。但他們的膽量和氣魄,讓在場觀眾稱贊和敬佩,說他們雖敗猶榮。

㈡ 賽買提·艾山的目標

在新聞發布會上,賽買提·艾山說,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挑戰珠穆朗瑪5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山高空鋼絲,力爭在兩年之內實現。

㈢ 賽買提·艾山的介紹

賽買提·艾山是「高空王子」阿迪力的親侄子,新疆「達瓦孜」傳人。「達瓦孜」意思是「高空走繩索」,是新疆維吾爾族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絕技。賽買提·艾山是「達瓦孜」傳人年輕一代最為優秀的代表,曾創造了高空鋼絲倒立時間最長、倒走距離最長以及坡度最陡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㈣ 高空走鋼絲的名人都有哪些

高空王子阿迪力

賽買提·艾山天門山高空走鋼絲

㈤ 艾里甫與賽乃姆的創作背景

1936年,敘事長詩《艾里甫與賽乃姆》第一次被孜牙·賽買提改編為劇本,在伊犁由伊犁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藝術社「薩那伊奈底斯」藝術團首次上演。
1937年底,該劇由祖農·哈迪爾補充完善,改成九幕十場,增加了狩獵和男女主人公學生時代的內容。該劇後來相繼在烏魯木齊、阿克蘇、喀什、和田、庫車等地上演。
1979年,維吾爾族劇作家艾力·艾則孜又一次將敘事長詩《艾里甫與賽乃姆》改編為維吾爾劇。改編本加強了夏瓦孜父子兩個人物,將愛情線索與爭奪王位的斗爭結合起來,把艾山宰相之死寫成是被夏瓦孜害死。把阿不都拉想與賽乃姆攀親處理成是為了篡奪王權。劇中的艾里甫也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起義的山民一起,推翻了暴政,突出了艾里甫不畏強暴,與邪惡勢力勇敢斗爭的性格特點。該劇突破了單純描寫愛情的局限,從人物到情節,都作了必要的增刪,摒棄了原作中宿命論思想和不健康的情節,凈化了思想內容。
維吾爾劇《艾里甫與賽乃姆》建立在維吾爾人民的審美基礎之上,用維吾爾語演出,以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套曲為主要音樂,以維吾爾民族特有的詩歌韻律為基礎創作唱詞,在寫實的戲劇舞台上用維吾爾族的「歌和舞」為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上演的一出經典的戲劇故事。
該劇是第一部立於舞台上的維吾爾族經典劇作,它的成功演出不但標志著新疆維吾爾族人民的街頭戲已走上了戲劇舞台,而且反映了維吾爾族傳統音樂、說唱表演及「麥西萊甫」娛樂活動到維吾爾劇的發展軌跡。它的演出成功,使得許多藝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推動了新疆地區維吾爾劇舞台藝術的發展。該劇的演出成功,不但對於維吾爾劇的形成和完善,及今後的持續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奠定了維吾爾劇以別於其他少數民族戲曲曲種的獨特藝術特徵。
1980年初,天山電影製片廠決定將《艾里甫與賽乃姆》搬上銀幕,聘請艾力·艾則孜和老作家祖農·哈迪爾擔任編劇,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傅傑和於振羽擔任導演和攝影,經過一年多的辛勤勞動,1981年下半年,新疆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和觀眾見面了。

㈥ 求喀什阿帕爾霍加墓的相關資料,要詳細的!回答好的我給分。

來源:艾力江·艾沙. 阿帕克和卓麻扎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2。

(四)阿帕克和卓
1626年生於哈密,本名伊達耶圖拉,意思是「安拉的正道」。12歲時隨父來到喀什噶
爾,居住在拜什克然木的喀拉薩卡里(今喀什市東約十多公里處)。1645年其父去世之後,
他離開喀什噶爾10年。』後來於1657一1660年間回到葉爾羌,在王子堯勒巴斯與門徒的極力撮
合下,與王子堯里巴斯的姑姑成親。婚後回到喀什噶爾定居,生下亞赫亞和卓和阿布都賽買提
和卓。對於1645年到1657年之間阿帕克和卓的活動,傳記中沒有詳細記載,《大霍加傳》只
是說他周遊各地達12年,卻沒有記載他第二次再度離開喀什噶爾多長時間;《阿帕克霍加
傳》(漢譯本,第12頁)說他出走時是18歲,沒有說具體多久之後來到葉爾羌,在敘述完阿
帕克和卓在葉爾羌與可汗的姑姑結婚之後,然後才論述道:據傳,賽義德阿帕克霍加在達合比
德旅住了12年,然後向京城進發。這就是說,兩個傳記都記載他離開12年,只是在這段時間
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出走的問題上記載不同。
長子亞赫亞10歲時(1670年),葉爾羌汗國的可汗伊斯瑪儀勒之弟巴巴汗取代堯里巴斯
成為喀什噶爾的執政者,不僅從阿帕克和卓手中奪回阿布都拉汗贈給穆罕默德?優素甫的瓦克
夫地一皇家種植園,而且將他驅逐出喀什噶爾,並且下令百姓不允許贈送財物給他。『但是,
各村的村長都款待了阿帕克和卓,其中有一個蘇非教團首領賽都拉款待他和400名門徒三日,
贈送他1000枚銀幣作為路費,另外給門徒們贈送了一些盤纏和400套衣服,並拒絕執行巴巴
汗殺死阿帕克和卓的命令阿帕克和卓在烏依塔格的門徒蘇非蘇里坦家暫住之際巴巴汗絞死
了阿帕克和卓的妻子一亞赫亞的母親。』這件事可能與伊斯瑪儀勒成為可汗後殺死堯里巴斯汗
的兒子們及白山派信徒有關,她是堯里巴斯的姑姑,又是阿帕克和卓的夫人,因此就成為被誅
殺的對象。阿帕克和卓令門徒阿皮孜?穆罕默德取回藏在喀什噶爾家裡(藏在閣樓書房旁的鑲
坑裡)的兩本馬赫杜木?阿咱木遺留下來的書一《古蘭經》和《瑪斯納維》,並帶回亞赫亞的
僕人毛拉薩克。阿皮孜用兩天時間圓滿完成兩事,阿帕克和卓授予他「哈里發」之稱,這是他
首次授予門徒「哈里發」的稱呼。
「阿帕克的這次出走又長達十年之久」,但是,關於他的活動的地域卻不甚詳細,「最
後,他到達蘭州,落腳於城外一座回民清真寺內」。』阿帕克和卓一行吃了「毒杏」而安然無
恙之事被告知回民頭領,其頭領則轉告蘭州執政者:本城來了一夥穆斯林,疑是商人但無貨
物,疑是逃兵卻沒有武器。於是「蘭州王」下令將他們抓起來。「蘭州王」的不治之症被卦師
認為是得罪了貴人,阿帕克和卓等人獲釋並有機遇治好了統治者之病。阿帕克和卓回絕了大量
布匹、絲綢和地毯等酬謝,只要了一匹緞子、一把茶壺和18峰駝的香茶片。3同時,蘭州王向
肅州官員下令款待阿帕克和卓一行,並盡可能滿足其要求。從蘭州出發,駝隊在穆薩比帶領下
到達薩拉城。他們在此居住六個月,修建了教經堂,臨走前指定維卡耶圖拉為哈里發(號「金
頭阿旬」)。從薩拉城(《阿帕克霍加傳》中作肅州)出發,阿帕克和卓一行「沿著人跡罕至
之路到了四川省,最後來到了不信仰伊斯蘭教的漢人、蒙古人、藏人居住的地方」.『
由上述這段文字描述看來,阿帕克和卓到達的地點應該是青海,而不是喬罕瓦里汗諾夫等
學者或穆斯林傳記家所推測的西藏拉薩(早期的穆斯林傳記中沒有一個是記載他到達「拉薩」
的,連晚期的傳記也只有「蘭州」、「肅州」、「撒拉城」等地名)。首先,從青海到西藏不
經過四川,拉薩的絕大多數居民是藏族,並非三族混居之地,即使有漢人和蒙古人,藏人也不
會被作為「少數」而排在最後來寫。
據《大霍加傳》,「西藏有有一位名叫達賴喇嘛(代拉克)的占卦大師,擁有至高無上的
權力和地位」。5代拉克預言要來一夥「頭纏白布者」,並在路旁的蒙古包中設置機關等待阿
帕克一行,「巫術」被化解後,他甘拜下風並宴請阿帕克眾人三日。阿帕克和卓辭別之際,代
拉克表示願意聽從客人吩咐,於是阿帕克請求他板依伊斯蘭教。代拉克說:「我相信你說的是
真的.但我如果阪依伊斯蘭教,我將失去幾個城池。除此之外,無論何事,盡管吩咐。」阿帕
克和卓才說:「葉爾羌、喀什噶爾的民眾都是我的弟子和蘇非,卻被基君統治了,請你幫我收
復這些地方」。』
於是,代拉克給卡爾梅克的首領博碩特汗(噶爾丹)修書一封,讓他幫助阿帕克和卓「收
復失地」。阿帕克和卓親自將信函送到伊犁的噶爾丹手中,自己從伊犁取道阿克賽(吉爾吉斯
斯坦)返回喀什噶爾,落腳於阿圖什,眾多喀什噶爾人前來叩見並重新歸順於他。後來卡爾梅
克1.2萬人向喀什噶爾進軍,噶爾丹攻下喀什噶爾,俘虜巴巴克汗。隨後又攻打葉爾羌,葉爾
羌人在敵人同意「信仰自己的宗教,擁有自己的長官」的條件下,打開城門投降。准噶爾將伊
斯瑪儀勒汗及其家族押到伊犁囚禁,立阿帕克和卓為帝。』「卡爾梅克人返回之前,阿帕克和
卓送他們一千件衣服和一千枚銀幣作為酬謝,後來一千枚銀幣和衣服就成為定製」。3後來,
阿帕克和卓又立王室後裔阿卜都里失特汗為帝,自己居教主之位.『在阿卜都里失特汗被准噶
爾帶到伊犁之後(1682年),阿帕克和卓請來王室後裔穆罕默德?伊敏為王,王後成為阿帕
克和卓的門徒。在穆罕默德?伊敏汗執政之際,阿帕克和卓在吐魯番傳教數年。鑒於白天「學
者、名人、官員和庶民都各行其是」,所以傳教多在晚間進行。他在家裡向人們吟誦並解釋
《瑪斯納維》,宣揚蘇非教義。《大霍加傳》和《阿帕克霍加傳》均載:一次,他用三天三夜
來解釋《瑪斯納維》中的一首詩,眾人驚嘆「哲拉魯丁?魯米的《瑪斯納維》似乎專門為阿帕
克霍加寫的」。《大霍加傳》的作者對此解釋說:從阿帕克和卓至今,吐魯番名流聚會時都吟
誦《瑪斯納維》,並且有人能夠倒背如流。』
阿帕克和卓的教友毛拉乃克作為媒人替他向莫提熱姆公主(即哈尼姆?帕夏)求婚,阿帕
克和卓的媒人通過可汗、公主的伺從和奶媽等人幾次向她表達阿帕克和卓的心願—
「公主是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明星」,滿足了她提出的三個條件後,阿帕克和卓迎娶了13歲的公主。婚
後,阿帕克和卓命令眾蘇非:「你們應該與名人之女成親.世界是人民的,取土當從高處
取」.後來,門徒毛拉?艾孜哈爾和毛拉?阿塔江娶了名流之女。2生下馬赫迪(子)和祖赫
拉(女)後,阿帕克和卓一家遷居葉爾羌。在葉爾羌時生有兩男兩女:阿帕克汗?阿咱木?帕
夏、克里奇?布爾哈尼敦與和卓艾山,另一女不知名。艾山(以「薩赫甫卡朗」之名著稱)出
生時,阿帕克和卓說:「我的不潔之處,將由他洗滌一新」,並向貧民孤寡施捨大量財物,僅
銀幣就達1000枚。4歲的艾山在肉孜節將母親的所有首飾及其王冠施捨給了窮人後,阿帕克
和卓笑著對憤怒的妻子解釋道:「他使你超越了一切障礙」,言外之意是她失去財產—具備走上
「蘇非之道」的資格了。由此可見,阿帕克和卓具有根深蒂固的蘇非主義世界觀。
藉助阿帕克和卓之祈禱,穆罕默德?伊敏汗遠征伊犁,俘虜三萬卡爾梅克人而歸時又遭准
噶爾主力追殺,穆罕默德?伊敏駭逃,被自己的部下蘇非(乞丐)刺殺。3阿帕克和卓1692一
1693年間再次稱帝。「『事後不久,蘇非們開始出軌,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並沒有人告訴阿
帕克和卓。」5如果《和卓傳》記載可靠,那麼阿帕克和卓曾經兩度成為葉爾羌和喀什噶爾的
實際統治者,並非僅僅是宗教權威。第一次應該是在准噶爾佔領喀什噶爾後,第二次是穆罕默
德?伊敏汗死後。後來阿帕克和卓長駐葉爾羌,專門從事修行與禮拜活動,將所有職位交給亞
赫亞。
1692年,亞赫亞在喀什噶爾執政之際,阿帕克和卓從葉爾羌到喀什噶爾祭掃父親之墓。
渴拜過後,他在教經堂誦讀了《古蘭經》,然後對亞赫亞說:「這是一塊吉祥之地,你應該在
此建一座高大宏偉的墓祠」,亞赫亞因此開始著手營建墓祠。6伊斯蘭歷1105年,阿帕克和卓
在葉爾羌被「心懷舊恨」的薩迪之子毒死(在食物中投毒)。哈尼姆帕夏派人從阿克蘇抓住凶
手,投入河中淹死。』亞赫亞將父親的屍體運回喀什噶爾,葬在穆罕默德?優素甫的陵墓旁
(墓祠內)。』
根據另一種說法,阿帕克和卓是在與門徒討論神學問題時突然碎死的,他才接到亞赫亞之
信函被敵人破壞的陵墓己經重新修建,請他來主持陵墓落成典禮。

在分析阿帕克和卓陵墓之前,必須對阿帕克和卓的思想行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學者們對阿帕克和卓的評價基於這樣一個基礎:葉爾羌汗國是維吾爾人的地方性王朝,
其建立者雖然是蒙古穆斯林,但風俗習慣和語言已基本上和當地居民相同了,阿帕克和卓領蒙
古兵滅亡葉爾羌汗國的行為是「勾結外敵」。由此可知,對葉爾羌汗國性質的理解是判斷阿帕
克和卓是否是「勾結外敵」的前提。
汗國統治者都是蒙古人,而且部分異密(又譯作「艾米爾」,意為「國王」、「王
公」)不是穆斯林,汗國的臣民絕大多數是定居的維吾爾穆斯林。汗國的國家制度、法律、典
禮儀式的使用,統治者的民族歸屬感都是與汗國的性質直接有關。
葉爾羌汗國統治者認為「國家是整個汗族的財產」,必須分配給皇室家族成員。受封者
對其領地擁有全部所有權,汗令不得干涉』。如阿布都克里木汗「把各地區分給兄弟們。至於
他偉大的父親留下的財產和武器,他則根據伊斯蘭教教法的神聖規則同兄弟們一起繼承。」』
拉失德汗的少子兵犯庫車時對蘇丹說:「我們前來這里不是為了反叛,而是尋求調解與結盟,
共同對(我們的)世襲領地(葉爾羌)提出我們的要求」。3葉爾羌可汗的命令,作為喀什噶
爾的統治者有權利拒絕執行。『
忽里台(蒙古傳統的部落聯盟議事會)仍然是葉爾羌汗國最權威的決策機構,主要參加
者是王室成員和異密,他們共同決定軍國大事。例如汗位繼承和封地分配等,王位的繼承一般
是以蒙古傳統的「長者為汗」的習俗為准。5
在國家法律系統中,蒙古習慣法與伊斯蘭教法律並用。伊斯蘭教教法只適用於宗教問題
的裁決,一般的世俗案件和政治案件由行政官員負責處理。各地的哈孜一般由葉爾羌委派,他
們對案件提出裁決意見,但最終決定權在政府官員手中。『雖然歷代可汗都是穆斯林,但也有
許多擁有世襲領地的異密不是穆斯林,他們對伊斯蘭教教法反感。例如喀什噶爾執政官蘇非蘇
丹聽說有個名為澤熱克的蘇非聲望很高,領兵在拜什克然木捉住他,以他常常「談論安拉」為
由,將他投入結薄冰的湖中,湖周圍派士兵多次將游到岸邊的澤熱克蘇非打回湖中,蘇非蘇丹
則坐視其「樂」;並在夏姆?帕帝夏的麻扎騎馬打靶為樂。』

在作為國家象徵之一的登基儀式上,汗國沿用蒙古傳統風俗。打敗哈薩克凱旋班師時,
「阿布都拉失德汗高舉著象徵術赤後裔的7面旗幟進入葉爾羌」。『
在《拉失德史續編》中出現了許多的族稱,這一定程度上表明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人
們的民族意識(或作者對「異邦」的分類)。如「哈克納扎爾(Hakhnezer)汗聯合哈薩克
(khazakh)、吉爾吉斯(Khirghiz)前來……」』;「至今為止,昔班(shiban)』、哈薩克、蒙古人
之間的戰爭已經發生了無數回,多以昔班和哈薩克人的勝利而告終」。在阿布都拉汗的時代,
「阿帕克伯克(人名)的吉爾吉斯人和一部分克普恰克人定居喀什噶爾,與當地人發生了矛
盾」。『統治者自認為是蒙古人,臣民和鄰國也認為統治者是蒙兀兒人。如阿布都?克里木汗
親自到伊斯哈克?瓦里的哈尼卡(Hilvetoy,經堂)來拜見他時,他的哈里發們攔住他說:
「阿布都?克里木只是一個鄉下的蒙兀兒人,您應該稍遲再出門」.「據說舒圖爾哈里發是鳥
茲別克」.』「夏汗准備和卡爾梅克人戰斗」;「察力失(ch盯1ish)有一大湖,湖中有一片陸
地.突厥人(Turkler)謂之為Aral(音『阿熱勒』,意思是島嶼)」。6阿布都?克里木汗死後三
年,阿布都拉汗烏孜別克(AbllahanUzbek)召集了十萬人馬,以烏孜別克蘇丹(Uzbek
Sultan)、和卓庫里庫什(Hojamkhulikhush)為統帥向喀什噶爾逼近。當雙方交戰時,葉爾羌
軍隊撤兵回城時,烏孜別克人說:「蒙兀兒兵撤退了」。』阿布都拉汗兩次攻打安集延,第二
次帶領吉爾吉斯、蒙兀兒士兵出發…汗帶著月吉別(烏茲別克)向城堡發動攻勢。安集延的塔
吉克、烏茲別克齊心協力抵抗,汗無奈收兵。日總之,葉爾羌汗國統治者和士兵在當時文獻中
都被認為是蒙兀兒人,幾乎整個汗國時代的文獻中沒有出現「Uighur」(維吾爾)一詞,而蒙
古、卡爾梅克、突厥、烏孜別克、昔班、哈薩克、吉爾吉斯(或柯爾克孜)等族稱都出現過。
因此,雖然有部分理由和證據認為葉爾羌汗國統治者己經在語言和信仰上無異於當地居民,但
是沒有充分理由和證據認為他們完全與當地居民融合了—因為他們至少保持著自己獨立的
「民族」意識和歸屬感,也沒有理由認為正是在這個時期維吾爾人形成近代民族(部分學者持
此觀點)。
另有一點也必須提出:人們現在所說的「葉爾羌汗國」在歷史文獻中被稱作「蒙兀兒斯
坦」(Moghulstan).如《大霍加傳》載,伊善卡朗在遺囑中對兒子說:「你應該到蒙兀兒斯
坦去……」。』《阿帕克和卓傳》中則說記載此遺囑的內容為:「……蒙兀兒斯坦正道的鑰匙
已經交給了你。」』《伊達雅特傳》中記載阿帕克和卓也把這個地區稱為「蒙兀兒斯坦」:
「蒙兀兒斯坦是和卓的花園,我把它交給你來管理」。《拉失德史續編》中評價伊斯瑪儀勒汗
的統治說:「蒙兀兒國變得有秩序並繁榮起來了」。3總之,幾乎所有文獻對這個汗國的稱呼
都是「蒙兀兒斯坦」,「葉爾羌汗國」或「賽義德王朝」之稱只是近代學者對它的稱謂。吸
我們可以先來評論阿帕克和卓被部分學者認為是「歷史罪人」的理由,他借准噶爾之兵滅
亡了葉爾羌汗國,這也許是一件史實。阿帕克本人對「手中的城池是靠異教徒之手奪來的」表
示「懺悔」,認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學者們批評的是這種行為的後果,而阿帕克和卓只
是對這種行為的本身表示「懺悔」。換句話說,他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葉爾羌汗國的滅亡並沒有表示出「內疚」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他做這件事的原因—對葉爾羌汗國統治者的不滿。關於阿帕克和卓的活動與葉爾羌汗國滅亡之間的關系,《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一書認為:
阿帕克和卓在甘青地區的傳教生活被當地穆斯林史料證實;阿帕克「可能」經過甘青地區到達
西藏,經達賴介紹給噶爾丹:「有理由認為」,阿帕克和卓向噶爾丹求援。5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引用上述的五世達賴之言作為阿帕克和卓向達賴喇嘛求助的證
據。《五世達賴傳》中寫道:鐵雞年(1681)噶爾丹丹增博碩克圖汗將纏頭人的疆域收歸自己
的統治之後,把鴨兒看(葉爾羌)為主的一千五百座城鎮、二百萬人口奉獻給我。6在穆斯林
傳記中(《和卓傳》和《大霍加傳》),葉爾羌和喀什噶爾是達賴下令噶爾丹交給阿帕克和卓
的—不是交給達賴喇嘛本人;《五世達賴傳》中根本沒有提到阿帕克和卓,而在那些記載阿帕克和卓去了西藏的穆斯林史料記載中,達賴喇嘛是非常敬佩阿帕克和卓的。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援引佚名作者的《喀什噶爾史》(手抄本)中的記載,得出的結
論是:1680年,噶爾丹經過阿克蘇、烏什等地向喀什噶爾、葉爾羌進軍,協同准噶爾出征葉
爾羌的哈密和吐魯番軍隊,由阿卜都?里失特汗、穆罕默德?伊敏汗和穆罕默德?墨敏汗率
領。7《准噶爾史略》亦持此說,並指出這是羽田明和帕拉斯的觀點.8《和卓傳》和《大霍加
傳》則記載准噶爾軍隊1.2萬人是經過「阿克塞」入侵喀什噶爾和葉爾羌的,而《准噶爾史
略》、《西域和卓家族研究》兩書則認為軍隊人數是12萬。

如果按照《五世達賴傳》(未提阿帕克和卓)與佚名作者的《喀什噶爾史》(吐魯番、哈
密兩地葉爾羌王室後裔協同准噶爾軍隊入侵葉爾羌汗國)中的記載,結合《西域和卓家族研
究》中的研究,准噶爾滅亡葉爾羌汗國後立阿卜都?里失特汗為帝,1682年,阿卜都?里失
特汗被囚准噶爾囚禁於伊犁,16%年投奔清朝。l按照《中國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史》一書的觀
點,准噶爾1680年征服葉爾羌,葉爾羌汗國滅亡則在1682年—即准噶爾擁立的葉爾羌汗國皇室後裔被廢黝的年代。2《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也認為,准噶爾滅亡葉爾羌汗國之後,沒有
將政權交給阿帕克和卓,而是立阿卜都?里失特汗為帝,其後又立馬哈麻特?額敏為帝(這與
《和卓傳》等諸多穆斯林傳記以及《准噶爾史略》、《新疆民族史》等書的結論相反)。3按
照這種說法,我們可以認為阿帕克和卓的「引狼入室」之舉僅僅導致了葉爾羌汗國的的改朝換
代,與王朝的覆滅無關。
關於准噶爾征服葉爾羌的年代,有1675、1679、1680、1651、1682、年等諸說。月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作者認為葉爾羌汗國被征服的時間是1680年,這是准噶爾征服葉爾羌
汗國的最早年限,因為1679年8月伊斯瑪儀勒汗還下達了一個有關任命蘇圖克?布格拉汗麻
扎的謝赫的聖旨。5《清聖祖實錄》康熙三十六年(1697)載:噶爾丹曾破回子中薩馬拉罕、
布哈爾、哈薩克、布魯特、葉爾欽、哈思哈爾、賽拉木、吐魯番、哈密諸國,其所攻取降服者
一千二百餘城。如果將《五世達賴傳》和《清聖祖實錄》中的記載進行比較,則可知兩者有一
定差異和共性,《五世達賴傳》的記載可能有不準確之處。准噶爾對費爾干納盆地的征服是在
1683年之後。6准噶爾對哈薩克的征服是在1683年之後,攻佔賽里木(即賽拉木)是1684
年,攻打吉爾吉斯人和費爾干納盆地則是在1683.1685年間。7
葉爾羌和喀什噶爾的征服不是一件孤立的歷史事件,與噶爾丹統治時期准噶爾汗國的勢力
擴張有直接的關系:噶爾丹對內(蒙古諸部)採取兼並政策,對外則採取擴張政策,聯合沙俄
多次兵犯清朝邊境,攻克中亞和新疆地區的千餘座城鎮僅僅是其「武功」的一部分。因此,無
論阿帕克和卓是否真的向達賴喇嘛和噶爾丹求助,葉爾羌汗國的覆亡在當時已經成為歷史的定
局。
如果分析阿帕克和卓的人格和動機,就很容易得出他對葉爾羌汗國的看法。首先,他作為
一個信仰蘇非主義的穆斯林,從小受到家族宗教傳統的熏陶,社會環境和他的知識結構必然會

使他形成一種特定的世界觀—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通過蘇非之道與真主融合,這也是和阿帕克和卓一樣的眾多蘇非們的信條。
葉爾羌汗國的阿布都拉汗統治了近30年,「是一個多疑、心虛、殘基、狡猾的不仁不義
的可汗.他將德高望重的先臣格扎德?艾米爾扎無辜地趕出國境.他殺死了自己的胞弟.他不
相信任何人,唯我獨草,獨斷專行.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加以懷疑……他任命了許多柯爾克孜
人作各地的阿奇木.如庫沙拉畢被任命為喀什噶爾阿奇木,吾勒加塔畢被任命為阿克蘇阿奇
木,賀卓亞爾被任命為庫車阿奇木,阿里太?庫若克畢被任命為和田阿奇木.不久,他又懷疑
庶民和柯爾克孜企圖暗算他.於是,無辜人們的血又被拋灑在光天化日之下。」』門徒萬眾的
蘇非教長的種種經歷—兩度被驅逐出境、父親被毒死、妻子被絞死、財產被沒收、流浪20多年,都可能是促使他不惜借「異教徒之手」恢復自己在喀什噶爾失去的「需要」:安全感、
歸屬感、自尊和自我實現2。
在他看來,葉爾羌汗國統治者是「暴君」,穆斯林中流傳著「一個君王一年公正的統治,
勝過一個虔誠穆斯林30年的祈禱」的名言,因此,他認定「直到世界末日之前他都要伸手去
解救那些災難深重的人們」。但是,在外鄉漂流20多年,能夠遇見一位有能力幫助他「恢復
在喀什噶爾的統治」的人,純粹是屬於偶然的機遇。將阿帕克視為使「維吾爾化」的葉爾羌汗
國滅亡的觀點,是一種沒有充分根據和理由的偏見,也不是科學地對待歷史的態度。葉爾羌汗
國中期,已經走上分裂之路—哈密和吐魯番從汗國中分離出來:阿帕克「引狼入室」之際,兩地已依附於清朝。
汗國政權本身體制上的缺陷一分封制使得中央權力削弱,各地異密擁有大權而多次為爭奪
王權而起兵反叛:早在阿布都拉汗的時代,汗國就己經由准噶爾控制,尤勒巴爾斯汗靠瓦刺鄂
齊爾圖汗取得喀什稱汗,逼作為可汗的父親以朝期之名離境。僧格和厄勒丹台什分別支持伊斯
瑪伊勒與尤勒巴爾斯爭奪汗權之戰;1668年,尤勒巴爾斯汗將汗國「君權之各種象徵物」交
給僧格,這時,葉爾羌汗國就己經可以算作滅亡了—國璽都由准噶爾來控制,因此葉爾羌到這個時期是名存實亡。僧格之駐葉爾羌代表厄爾喀伯克擁有汗國的最高權力,他殺死汗國君主
尤勒巴爾斯汗,立尤勒巴爾斯汗之子為汗。由此可見,在葉爾羌汗國末期(1668年起),汗
國已經到了可汗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准噶爾人手中的地步。』厄爾喀伯克甚至被稱為「皇
帝」、「帝王」。『因此,無論阿帕克和卓是否去伊犁或西藏,在准噶爾控制葉爾羌汗國的情
況之下,他要在喀什噶爾或葉爾羌獲得政治權力,必然要經過准噶爾人之手。

㈦ 廣東肇慶中學新高二18名單

吳思勉
梁麗燁
羅慧
余凱通
陳橫立
吳哲
董明夏
梁詩其
廖浩翔
熊翠欣
陳文傑
伍坤
蔣政
楊卉
蔡俊
李潤
張海欣
陳燦珍
鄧嘉俊
程晴
彭胤期
唐潮聲
傅司正
譚凌禕
謝蘿雅
阿卜杜喀迪爾·米吉提
阿依古再麗·阿克木
艾克拜爾·庫爾班
馬明偉
陳曉華
古扎麗努爾·艾麥提
哈·達日瑪
卡力別克·艾來提
庫爾班·托合提
馬晨瑜
瑪日古麗·阿布都熱合曼
夏木夏提·阿曼秦
牙爾艾力·吐遜
孜娜古麗·吐魯松
古尼娜·奴爾木合買提
馬晶蘭
米日巴·艾山
米日古麗·庫爾班
穆拉迪力·阿力普
沙達木·賽買提
亞庫甫·艾合買提
依爾夏提·艾斯凱爾
范國賢
司徒愷華
王賢猛
陳昱達
廖輝初
覃端豪
馮錦星
梁雪穎
盧堃
溫伙梅
===========================
是新疆班的孩子么~可憐啊

㈧ 賽買提·艾山的人物絕技

在2008年10月18日,賽買提·艾山在張家界天門山的萬仞絕壁之間展示了「達瓦孜」驚人絕技。雖然賽買提在距離終點五十米處「失手」,被救援人員安全接回終點,但在傾斜度達三十九度的鋼繩上行走了六百五十米,賽買提已成功挑戰了世界最大斜度的高空走鋼絲極限。
此次的挑戰地點設在張家界天門山的萬仞絕壁之間,鋼繩的跨度超過七百米,傾斜度達三十九度,幾乎達到目前世界索道架設技術標準的極限。
18日下午,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賽買提手持平衡桿開始向天門山極限坡度發起挑戰。由於開始階段體能充沛,賽買提在直徑為3.1厘米的鋼索上健步前行,不到10分鍾就走了100多米。此後的一段時間里,賽買提走得十分小心,不斷地利用平衡桿穩定身體。
然而,就在距離終點五十米處,體力近乎耗盡的賽買提由於繩索晃動太大而失足掉下,所幸反應敏捷的他及時用腳勾住了斜拉繩,隨之將身體固定在鋼繩上。此時的賽買提仍嘗試繼續完成挑戰,他幾次想用腳踩在鋼繩上站起來,但都因坡度太大而打滑。最終,賽買提在親友的極力勸阻下放棄了繼續挑戰,接過了救援人員送過來的安全繩,有驚無險地回到終點。
新世界紀錄誕生
2009年4月25日下午2點28分,賽買提·艾山的名字將被載入史冊——他在天門山上創造了「最大坡度高空鋼絲長距離行走」新世界記錄。歷時1小時零8分鍾,一條架在天門山群山之間,長700米,垂直高差300多米,坡度達39°的鋼絲成功被他征服!整個過程賽買提沒有攜帶任何保護裝置,僅僅手握一根7.6米的平衡桿。
2011年8月6日下午賽買提崀山高空熱氣球走鋼絲活動中,中國達瓦孜第七代傳人賽買提·艾山在距離地面30米的高空成功挑戰系在兩個熱氣球之間,長度為15米的鋼絲,此舉獲頒「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在隨後的離地面100米的高空熱氣球走鋼絲挑戰中,由於風力太大,挑戰失敗。他說,下次繼續挑戰100米高度熱氣球走鋼絲活動。

㈨ 我國有 多 少 人 能 在 高 空 不 戴 保 險 繩 走鋼絲

有4人
新疆「達瓦孜」傳人、「高空王子」阿迪力
他侄子賽買提•艾山

閱讀全文

與賽買提艾山走鋼絲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電子推廣方案 瀏覽:285
4s開業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7
采訪電子商務比賽時該問什麼問題 瀏覽:380
按摩足療雙方策劃方案 瀏覽:233
整體衣櫃專賣店開業促銷方案 瀏覽:588
端午節組織跳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7
商場7月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90
第一批江西省電子商務示範園 瀏覽:882
幹部選拔任用培訓班方案 瀏覽:352
2020年幼兒園安保人員培訓計劃和方案 瀏覽:316
大學班級集體游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33
技能培訓對口幫扶實施方案 瀏覽:93
義務壹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電子商務中四流及關系 瀏覽:485
綠化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673
信貸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8
促銷活動心得 瀏覽:434
家庭教育培訓活動的實施方案 瀏覽:335
新疆哎呦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17
呂梁煙草電子商務平台刪除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