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中山宣傳部

中山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9-19 22:53:46

⑴ 陳小鋒的人物履歷

1992.09-1996.07中山大學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專業學習(曾任校學生會主席、省學聯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其間:1995.08-1996.07廣東省學聯駐會任執行主席)
1996.07-2001.04團廣東省委宣傳部科員、副主任科員(其間:1999.03-2001.04掛職清新縣太和鎮黨委副書記)
2001.04-2002.10團廣東省委組織部主任科員
2002.10-2004.06團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其間:2003.02-2004.06主持全面工作)
2004.06-2005.01團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
2005.01-2005.07團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5.07-2008.03團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04.09-2007.07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
2008.03-2008.06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組織部部長
2008.06-2013.05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2013.05-2015.09茂名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5.09-茂名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⑵ 廣州 中山大學宣傳部 電視台電話查詢

你好,你直接在那個公眾號上面就可以了,那你官方號碼?

⑶ 李嘉的人物履歷

1983年09月-1987年07月,在中山大學電子系電子學專業學習;
1987年07月-1991年09月,任中山大學團委幹事;
1991年09月-1994年12月,任中山大學團委副書記(1993年03月正科,1994年05月副處);
1994年12月-1996年01月,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6年01月-1996年11月,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
1996年11月-1998年12月,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其間:1994年09月-1997年12月,在中山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1996年09月-1997年01月,在省委黨校中青班學習);
1998年12月-2001年07月,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2001年07月-2003年05月,任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
2003年05月-2005年12月,任梅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2005年12月-2006年01月,任梅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副市長;
2006年01月-2007年01月,任梅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2007年01月-2010年07月,任梅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其間:1999年09月-2007年07月,在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0年07月-2011年01月,任梅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候選人;
2011年01月-2012年02月,任梅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2年02月-2012年05月,任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候選人,珠海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12年05月-2012年11月,任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候選人,珠海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12年11月-2016年03月,任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珠海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第十屆、第十一屆省委委員,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⑷ 味道中山的幕後故事

對不少人而言,認識一個城市,往往是從這個城市的美食開始的。由中山市委宣傳部和中山廣播電視台在2013年策劃打造的6集本土美食紀錄片《味道中山》將於2014年2月12日起每天22:00在CCTV9紀錄頻道亮相,該紀錄片將向全球的觀眾展示中山這一方神奇水土和美食文化。據悉,該片用了一年時間拍攝製作,足跡遍布中山的城市、鄉村,在精挑細選下將30多個有故事內涵的美食收納進鏡頭。昨天下午,此部紀錄片的主創人員介紹了《味道中山》拍攝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被《舌尖》的熱播激發創意
據《味道中山》的總製片人宋璋介紹,該片的創意源自2012年熱播熒屏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經過與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相關負責人溝通,在對方的授權和支持下,中山廣播電視台嘗試模仿《舌尖上的中國》,以本土美食為主角,拍攝了《味道中山》,「當時央視承諾,如果我們做得好,可以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
宋璋還是帶領了一個10人的團隊開始了模仿,「我們10個人分成三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入每個一個鎮區和村莊尋找美食。」
歷時一年,尋覓30多個美食故事
在借鑒《舌尖上的中國》的基礎上,宋璋提出圍繞「一江」、「一山」、「一城」的主旨來創作《味道中山》,他解釋,中山人喝的是西江水,地處五桂山,且中山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僑鄉文化,有著明顯的中外融合和南北融合,這些都是拍攝中山美食的依據。
經過將近一年的走訪、拍攝和後期製作,整個創作團隊找尋了30多個具有中山本土特色的美食並深挖其背後的文化故事,最終以《捕撈美味》《山林食譜》《誘惑早餐》《季節味道》《天地農家》《魚米之鄉》六個分主題製作了《味道中山》這部紀錄片。「在拍攝時,我們要等花開,等結果,等捕撈季節……」宋璋表示,因為廣東人強調不時不食,因此在拍攝時,「等待」是司空見慣的。
據悉,這部紀錄片在2013年10月在中山電視公共頻道首播後反響熱烈,目前,創作團隊正在籌劃拍攝第二季,並將與珠三角多地電視台聯動拍攝,目的是希望讓紀錄片的視野更廣闊,不僅著眼於中山的本土美食,還將把目光聚焦在嶺南的味道上。

⑸ 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組織機構

2001年9月,文聯機關完成機構改革。 2003年8月,文聯管理關系由原來掛靠市文化局改為掛靠市委宣傳部。 2005年8月,市編委正式下文明確文聯為正處級單位,仍掛靠市委宣傳部,內設機構2個[辦公室、文藝創作室]。
辦公室:主要負責文聯機關主管行政、文秘、財務、後勤工作的職能部門。
組織擬訂市文聯的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總結;負責機關的文秘、調研、信息、檔案、財務、保密等行政事務;綜合協調機關的會務組織、公務接待、安全保衛等後勤工作;負責安排、協調文聯機關的重大活動;監督、檢查和指導所屬協會的財務工作;協助文聯領導抓好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及處理日常工作。 (在沒有組聯部的情況下,辦公室兼負責組聯工作。)
組織聯絡部:負責市文聯及屬下各文藝家協會的對內、對外的組織、聯絡、協調工作。
負責與廣東省文聯及各地文聯的聯絡、溝通;負責聯系、協調、指導、管理所屬文藝家協會、文聯分會及其舉辦的各類業務活動和社會活動;負責協助各協會進行組織建設、社團登記、年審換屆工作;負責由文聯主辦的各種業務活動、會議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實施對外各種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文藝創作室:制定有關文藝創作及理論研究規劃並組織實施;撰寫或組織撰寫文藝理論研究和評論文章,指導文藝創作;組織文藝評獎,宣傳、推介優秀文藝人才和創作成果;承辦由本會召集的文藝創作工作會議及理論研討會;了解國內外文藝發展動態、文藝思潮,負責有關信息和資料的匯總工作;編印文聯刊物《文化中山》;規劃、協調重大創作活動和書刊出版工作,推進學術交流與合作。
結構示意圖:
文聯機關: 辦公室 文藝創作室
文藝家協會: 作協 音協 美協 舞協 劇協 民協 書協 曲協 攝協 藏協
文聯分會: 小欖鎮 沙溪鎮 黃圃鎮 橫欄鎮 民眾鎮 火炬開發區 三鄉鎮 市公安 東鳳鎮 南區

⑹ 黃建中的工作履歷

1973年10月--1974年08月 在河源縣黃村農機廠工作
1974年08月--1975年04月 在河源縣農村路線教育工作隊工作
1975年04月--1978年06月 在河源縣農村運動辦公室工作
1978年06月--1979年06月 在河源縣藍口公社辦公室工作
1979年06月--1983年01月 在河源縣委辦公室工作
1983年01月--1984年09月 任中共河源縣委新聞秘書
1984年09月--1986年05月 在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幹部專修班脫產讀書
1986年05月--1987年03月 任中共河源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1987年03月--1987年12月 任惠陽地委辦公室綜合科副科長
1987年12月--1988年03月 隨建市籌備領導小組到河源參加籌建工作
1988年03月--1988年05月 在中共河源市委辦公室工作
1988年05月--1990年03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辦公室秘書科長
1990年03月--1993年03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副秘書長
1993年03月--1997年12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室主任
1997年12月--1999年07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
1999年07月--2003年05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2003年05月--2004年06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兼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2004年06月--2007年01月 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期間:2005年9月--12月參加廣東
第七期高級公務員行政管理知識研究班,與中山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學習
2007年01月--2011.12 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1.12-- 任中共河源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1年12月25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河源市第六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黃建中當選中共河源市委副書記。

⑺ 關於開展春節文化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調查 誰幫忙寫寫!!!廣東中山的習俗!!!廣東中山的!

本報中山1月29日電(通訊員謝力生)廣東省中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今天透露,2月1日,央視將以長達1個小時的大容量播出在偉人孫中山的故鄉――廣東省中山市製作的「2011我們的節日・春節――中華長歌行」。靈動的醒獅、醉龍、鶴舞、麒麟舞遍大街小巷,抒情悠揚、獨具風情的鹹水歌飄過嶺南水鄉,金黃燦爛的菊花開遍五桂歧江,萬雙腳步齊向前將慈善與大愛演繹、傳遞、延續……這期節目除了全面展示了令人迷醉的中山當地節慶民俗,而且洋溢著濃郁的嶺南風情以及僑情僑韻。
古稱香山,毗鄰澳門,建制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的中山市,是全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著名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因珠江、因海洋,這里鹹淡水交匯,呈現了飽含「博愛」和開放特質的特別有活力的文化景象,而這一文化的內核中又有紮根於全球華人華僑心中的「根」與「源」的情愫。
《我們的節日・春節――中華長歌行》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的一個文化品牌節目,被譽為全球華僑華人的「文化春晚」。為讓海內外觀眾能在臘月二十九日「暢飲」央視春晚前夕的「年飯開胃酒」,製片人閆東帶領央視科教頻道節目部特別項目組創作團隊,在中山市奮戰了半個月時間。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的演員溫玉娟還特意帶來詩朗誦《回家過年》,青年歌手黃閱則充滿激情地演繹了由故鄉為中山市的著名音樂人李海鷹作曲的歌曲《華僑,中國橋》。
據了解,這一期節目在中山市製作,全面展示推介中山當地的節慶民俗,偉人故里中山市捧出一道道濃郁中山風情的 「家常菜」,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晚會將以「頌盛世國風,贊和諧中華」為主題,由央視主持人海霞和特邀主持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導王岳川帶領觀眾飽覽文化名城中山市的古韻新貌、人文景觀、新老民俗,並用傳統的中華詩詞誦讀、歌舞等形式,詮釋以春節為主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達出對2011年新春的美好祝願。節目集中展現了偉人故里、文化名城中山市包括孫中山故居、紀念中學、詹園、岐江公園等中山市標志性建築,並將嶺南水鄉、飄色、鶴舞、高樁獅、醉龍,以及「慈善萬人行」等各種民風、民俗、民情一一納入鏡頭。
據介紹,整部晚會由6部分組成,反映的是4大主題,即:華僑新語、廣東打工者、慈善萬人行、外國人在中山過春節。這台長達近1個小時的晚會,不僅僅是詩歌朗誦、歌舞表演,還要體現中山的人文背景。屆時,出現的背景資料會有小欖菊花會、慈善萬人行、孫中山故居、民眾水鄉、飄色、醉龍、高樁醒獅等。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這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如此描述洞庭湖的浩然氣象。節目導演組在到達中山采風後,很快把「2011我們的節日・春節――中華長歌行」定位為「春和景明」,以歌舞、朗誦、短片等形式,突出中國人在傳統節日――春節的思鄉、念家、愛國、戀土、孝親、敬人的大愛之情。春,取自於春節,一年之首,今年又正好是「十二・五」的開端;和,表現春的精神,具體就是中山的文化精神,用世界看中國的角度來表現;景,取自「這邊風景獨好」之意,用「慈善萬人行」等來表現中山的「博愛」符號;明,寓意為「光明的前途」,明年是「十二・五」的開端,辛亥革命百年,而且還是建黨90周年,前途一片光明。
中山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丘樹宏是歌曲《華僑,中國橋》的詞作者。他告訴記者,這期節目在製作和傳播時有兩大特點:一是中央及廣東省文明辦與地方政府充分互動,不斷聽取各方意見,甚至藉助媒體徵集點子,並公開招募具志願者性質的「群眾演員」。就連周圍的群眾也很快從「看熱鬧」轉變為「投入其中」,溫情的場景讓見者為之感動。這體現出這期節目製作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文化過程;二是觀眾不僅能夠通過這個節目欣賞到嶺南風格的詩詞、歌舞,同時,還可以通過電視畫面欣賞到飄色、醉龍、高樁舞獅、鹹水歌、雲龍等中山民俗風情。特別是透過這些風情,讓全球華人華僑,甚至是國外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在臘月二十九這天,品嘗到中國人的另一種「年年味」――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中國人的新老民俗,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率的推介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探索,無論是其介入的方式和載體的打造方式都極具創新性。

⑻ 中山市公安局的局長、副局長有那些都是那裡人,有他們簡介么

中山市公安局領導成員
局長:譚培安
常務副局長:王志強
副局長:周朝陽、黃銳平、馮永富、杜俊強、劉大明
政治處主任:歐陽錦年
紀委書記:譚銳光

譚培安,男,1956年6月出生,籍貫廣東陽江,出生地廣東湛江,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1972年10月參加工作,197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簡歷:
1972年10月後肇慶市航運公司勞動工資科以工代干
1983年6月後在廣東省航運廳中央電視大學教學班學習
1987年6月後任肇慶市航運公司勞資科副科長
1988年11月後任肇慶市委政策研究室城鎮科副科長
1990年11月後任肇慶市委政策研究室城鎮科科長
1992年10月後任肇慶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95年1月後任肇慶市委副秘書長
1995年8月後任肇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6年3月後任肇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宣傳系統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2001年7月後任肇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宣傳系統黨委書記
2003年2月後任肇慶市德慶縣委副書記
2003年3月後任肇慶市德慶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5年10月後任肇慶市德慶縣委書記、縣長
2006年3月後任肇慶市德慶縣委書記、縣人大主任
2008年9月後任中山市政府副市長
2012年2月後任中山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⑼ 中山市委宣傳部、中山市檔案館的地址

中國共產黨中山市委員會宣傳部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松苑路1號
郵編:528403
電話號碼:8312727

名 稱:中山市檔案館
地 址:興中道2號
郵 編:528403
電 話:8328069

⑽ 廣東省各地宣傳部信息

哇,這個超難回答,我想只有省宣傳部才有的資料哦

閱讀全文

與中山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電子商務專業大學排名 瀏覽:987
酸菜魚營銷方案 瀏覽:343
學校家庭教育教師培訓班方案 瀏覽:677
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市場份額排序 瀏覽:847
網站推廣方案圖 瀏覽:165
電子商務合同概述 瀏覽:333
避孕套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94
江東街道電子商務 瀏覽:472
大學雙十一回箱計劃策劃方案 瀏覽:158
合肥蜀山區電子商務 瀏覽:779
小區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8
策劃方案巧編排 瀏覽:238
中國電子商務阿里巴巴 瀏覽:110
電子商務系統實施步驟 瀏覽:633
苗木培訓方案 瀏覽:793
社會實踐營銷方案設計 瀏覽:610
店鋪銷售策劃方案 瀏覽:460
學校中層幹部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570
特色美食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41
重大志願服務活動培訓方案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