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戰地4什麼狙最好
戰地4打300米內,GOL、CS5和M40A4都很強,SV98也可以,其中最好的就是CS5,它彈匣大(10+1發),拉栓最快,其次是GOL,拉栓快,近身腰射準度最高,只不過GOL彈匣小是個問題(5+1發)。
SV98擁有大彈匣(10+1發)的優勢只不過拉栓稍慢並且腰射不準所以排在GOL之後,而M40A4彈匣小(5+1發),其優勢是拉栓快並且開鏡拉栓時准心基本不晃,而其他短程狙——L115、CS-LR4(初始狙)、斥候精英和FY-JS則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要麼彈匣小,要麼射程太近,要麼拉栓慢。
㈡ 為什麼我感覺歷代戰地都是我打敵人很多槍才死
1、戰地1的栓動式狙擊步槍擁有一個「暴擊距離」,該距離范圍內栓動式步槍可以做到上半身一擊致命,而戰地4不存在這個概念,戰地4的狙擊步槍要想秒殺敵人就必須爆頭。
2、戰地1的武器裝備做過簡化,不像戰地4那樣裝備繁多且性能復雜,讓選擇困難症患者能鬆口氣。
3、戰地1的武器解鎖是用每一場戰斗結束後結算的「戰爭債券」來購買的,戰爭債券可以購買任何種類的武器,不像戰地4必須用同類武器獲得殺敵積分才能解鎖其他同類武器,並且戰地1的武器不需要逐級解鎖,只要戰爭債券多,你完全可以跳過一些公認不好用的武器,優先去解鎖你想要的強力武器。
4、戰地1沒有戰地4的近戰反殺QTE系統,取而代之的是近戰突刺系統,近戰反殺QTE說白了比較腦殘並且觸發QTE之後被反殺的幾率很高,而戰地1的突刺系統,只要會玩就會非常霸道,並且上手也不算難,玩起來也比QTE更有樂趣
5、戰地4的單兵反裝甲武器性能比較弱,火箭炮和導彈都不能有效對坦克造成殺傷,但戰地1就不一樣,戰地1你不僅有威力強大的集束手榴彈,甚至能用反坦克步槍+K彈擊毀輕型裝甲,反坦克手段較多也比較靈活,成功率也比戰地4要高。
6、戰地1的狙擊武器,彈道下墜很低,射程方面的長短隻影響暴擊距離的范圍,並且戰地1的狙擊鏡界面很簡單,瞄準起來也比較不容易丟失目標
7、戰地1沒有突擊步槍,中距離對槍只能依靠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這兩種武器都屬於射速不快的那種,所以在戰地1里出現戰地4的那種突擊步槍中距離瞬間秒殺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那些暴擊距離很近只有幾十米的短程狙擊步槍),這也讓戰地1的戰斗變得更加簡單……或者說更加不容易虐菜或者被虐。
8、戰地1不蓄力(扎針前吸滿針管)救人的速度比戰地4不給電擊器蓄力就救人的速度更快
9、戰地1目前還沒有純步戰圖和室內圖(比如戰地4的監獄),被壓家吊打的可能性不大,玩起來也相對不會那麼憋屈。
10、戰地1里蹲坑收人頭永遠比突突要來得輕松,所以在戰地4里就習慣遠距離蹲坑收人頭的玩家在戰地1里會感覺自己簡直是收割機附體
㈢ 《戰地4》中的坦克怎麼打
有以下幾種:
玩工程師來解鎖地雷。
用工程師的獨家火箭筒來了結它。
用工程師的焊槍來摧毀坦克。
用焊槍把敵軍坦克燒到起火時再走遠點,然後用火箭筒秒了它。
用C4來炸掉它;能被偵察兵及支援兵解鎖,而且一般需要三枚。
用坦克!!(最好有尾翼穿甲彈。
用任何配有TV飛彈及空對地或地對地導彈的載具,之後你懂的。注意,有時敵軍坦克會發射熱誘導來使導彈在接近目標時偏離航線或用煙霧彈來使您不能鎖定目標;鎖定或鎖定種時敵軍個別在具會通過系統將滴滴滴滴地響來提醒自身駕駛員,而當導彈發射時敵軍載具的系統則將會不間斷地響應大禍臨頭地滴滴聲來提醒其自身駕駛員。不過熱誘導與煙霧彈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補充。
用指揮官飛彈。
最後一個就是利用地形巨變。
㈣ 《戰地2042》公開最新宣傳片,這款游戲有哪些亮點
相信有很多的電子游戲玩家都對於戰地系列的影片十分熟悉吧,而且也有很多人都十分期待這一次的《戰地2042》上架。而在本月的9號晚上。EA確認了《戰地》系列最新作並且正式取名字為《戰地2042》,並且在當天晚上也公開了是長達五分鍾的宣傳片。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下這一次的一些令人關注的點吧。
關於一些改動。戰地系列的游戲多數都是以對抗為主的。而這一次游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戰場這也給游戲充加了很多的未來元素和科技感。而且這一次也可以說是大製作,這一次戰場最多,可支持128人,同時進入。不但如此戰爭元素也是十分的多,而且有很多的裝備和武器。
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家打游戲的同時也不注意休息,黑白顛倒。這樣的作息時間確實是很傷身體的,所以在大家假期愉快玩游戲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要適度玩游戲,不要熬夜。
㈤ 《戰地4》有幾關關卡的名稱是什麼
第一章-拉開序幕
第二章-上海突圍
第三章-怒海爭鋒
第四章-颶風攔截
第五章-越獄風雲
第六章-突破重圍
第七章-運河終幕
㈥ 有誰知道戰地1到4的背景故事么
背景是美俄大戰。
在行動中接應負責搜查可疑的友軍時,遭到People's Liberation and Resistance,簡稱PLR的攻擊。
在斗爭中,當地發生大地震,PLR乘亂控制了整個地區。爬出廢墟的布萊克本在目睹了一位名為Solomon的神秘人物出現後突出重圍與戰友會合。
該游戲在PS3,Xbox,360上不支持1080P解析度輸出,而僅為支持720P解析度。DICE表示這是為了保障游戲的流暢性體驗。
主要原因是由於當今游戲主機的性能已無法滿足游戲的需要。為了保障游戲的正常運行,PS3,Xbox,360的畫面效果基本與PC版的低特效持平。
戰地1劇情模式也就5個多小時,分成鋼鐵風暴、浴血之戰、至上權威、薩伏伊萬歲、傳令兵、事在人為等6個小故事。
戰地一游戲分為多人模式和單人劇情戰役。戰役模式會讓玩家體驗6個不同的一戰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並且劇情很有厚度。
每一個故事時長大約4小時左右,玩家可以分節體驗,每個小節內也會有自動存檔點。
多人模式則是數十人之間的對戰,分兩個敵我兩個陣營,玩家在戰場里可以任意橫行,也有數張地圖可供玩家選擇。
㈦ 《戰地4》有幾種結局
戰地4的單人戰役模式的結局總共有3種 ,分別可以拿到不同的狗牌 然後可以開啟不同的槍支。都不給解鎖QBZ95-1,給黑人是解鎖M249。
結局一:炸彈不給愛爾蘭佬,並且不給中國妹子,結果戰艦被炸,解鎖成就解鎖狗牌,結局。
結局二:炸彈給妹子,解鎖成就解鎖狗牌,妹子死掉,結局。
結局三:炸彈給愛爾蘭佬,解鎖成就解鎖狗牌,愛爾蘭佬死掉,結局。
㈧ 戰地3 硬仗 和 4 哪個好玩
現在戰地3玩的人比較少(都去玩4了),不過玩家數量少不影響其游戲性,更不會有鬼服的概念(最近鬼服的是星球大戰前線),而戰地4則算是戰地3的武器、模式升級版,游戲性比戰地3更好,戰斗環境也更激烈(無論是大圖征服還是小圖步戰),並且戰地4的武器配件設置也更趨近真實,比如取消了在戰地3里很常見的突擊步槍和霰彈槍的高倍鏡,非狙擊武器瞄準鏡最高倍率為4×,而狙擊武器除了低倍鏡和中倍鏡之外還有其專屬的6×、7×、8×、20×甚至40×瞄準鏡,整體上說戰地4的配件也比戰地3更多更細,不同的國家(中、美、俄)擁有不同的配件(主要是瞄準鏡和消音器),性能雖然相近但也各有差異。
至於硬仗,沒玩過,不作評論,不過從網上看硬仗的好評並不比戰地本家多(硬仗不是DICE出品所以不能算戰地系列作品之一),所以,戰地3和戰地4我都推薦,但戰地硬仗……我建議你考慮清楚再對硬仗下叉子,雖然戰地硬仗有那麼點不錯的創新在裡面,比如披著戰地大規模沖突外皮的警匪小規模沖突題材,比如裝彈動作彩蛋,但老實說如果你真想玩警匪小規模沖突你完全可以去玩彩虹六號系列尤其是最新一作《彩虹六號:圍攻》或者收獲日2,犯不著對硬仗這種不倫不類的FPS題材下叉子還費了更多的錢(彩虹六號圍攻和PD2都挺便宜的貌似加起來都還沒戰地硬仗貴)
㈨ 為什麼說戰地4醜化中國
《戰地4》中描繪了一個妄想奪取政權發動政變的中國將軍的反面形象,其中摻雜了不少不文明用語,再加上游戲中墓碑上出現的搞笑文字,使得這款游戲顯得不倫不類。曾在中國旅居三年的美國玩家Dauid試玩後表示:「這款游戲讓我感受到製作方還是用老眼光看待中國,這是不真實的。」
西方國家之前製作的戰爭游戲,大多將假想敵設定為俄羅斯,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於是國外一些游戲公司日益熱衷拿中美沖突作為噱頭來賺取眼球。
戰地系列從《戰地2》開始加入中國,那時關於中國的戰場就包括了大慶油田、大連等。如今到了《戰地4》再次與中國開戰另外,渲染中美開戰的知名游戲還有《命令與征服:將軍》《閃點行動2龍騰》《使命召喚9:黑色行動2》等,在這些游戲里,中國都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游戲公然無視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如《足球經理2005》,設置了台港澳和西藏的球隊作為獨立國家的代表隊參加比賽;在《人民將軍》這款游戲中設置了台灣獨立,大陸武力統一,美國糾集「聯合國軍」援台的故事情節。
對中國國家形象的醜化和歪曲,不僅存在於電腦游戲中,在近年來熱播的國外電視劇中也有很多不實描述,例如:《生活大爆炸》中暗諷中國「學霸」誠信問題;《神盾局》渲染山西黑煤窯;《疑犯追蹤》則展示了一個成為「鬼城」的鄂爾多斯。
隱蔽的危害:
利用電腦游戲、熱播影視進行國家政治傳播,宣傳自身價值觀,抹黑他國國家形象,是文化滲透和侵略的新形式。
一般而言,一國的政府與民眾對國外的官方、媒體發出的信息持有天然的懷疑和警惕態度,社會制度、意識形態迥異的國家之間尤其如此,甚至對國外傳媒抱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但是,電腦游戲、熱播影視、娛樂節目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傳媒相對電視、廣播、報紙,信息量同樣巨大、傳播更加迅速,同時作為一個自然、連續的認識塑造過程,更加難以察覺,無形而隱蔽。
以「戰地4」為例,接觸到該款游戲的游戲愛好者會反復接收到以下信息:中國將是一個局勢動盪、社會不穩定的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好戰的軍隊。同時,在競技游戲過程中玩家還必須「扮演」美國大兵參加與解放軍的戰斗。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佳航表示:「熱播影視、娛樂節目及電腦游戲的主要受眾是處於18~25歲的青年。游戲中一些扭曲的事實會讓他們受到誤導,使他們初步形成的價值觀固化,危害更深遠。其影響力不在當下而在未來,絕不可低估。」
發出中國聲音:
我們該如何向世界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系學院外交學系教授王義桅認為:「樹立良好國家形象的關鍵挑戰是能否持續地向外界講述成功的故事,在與世界的互動建構中有效向外界持續傳遞中國正能量。之前中國在世界范圍內投放廣告,宣傳中國製造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針對西方電腦游戲故事情節對事實的歪曲和對本國國家形象的醜化,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採取措施,開發出自己的電腦游戲,積極抗衡。為了反擊美國設計的電腦游戲《攻擊伊朗》,伊朗伊斯蘭學生聯盟開發游戲《特別行動85:拯救人質》。
對於中國來說,軍事游戲不僅是軍迷們的愛好,更是一個向民眾普及國防知識的平台。然而對於廣大的軍事游戲愛好者來說,我軍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非常豐富而值得開發的寶貴題材,中國此類游戲太少了。軍迷和游戲迷們紛紛呼籲打造更多中國製造的優秀軍事游戲,傳遞中國正能量,向世界展示一個積極正面的中國形象。
以上內容參考:戰地4-網路
㈩ 求戰地硬仗32人在一起搞基的歡樂時光,或,戰地硬仗上海之圍景色之美背景音樂
戰地 硬仗 還沒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