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的內容有哪些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由GB/T 3543.1~3543.7等7個系列標准構成。就其種子質量檢驗內容而言,可分扦樣、檢測和結果報告3方面的內容。
(1)扦樣。扦樣是從大量的種子中,隨機取得一個重量適當,有代表性的供檢樣品。樣品應從種子批(種子批是指同一來源、同一品種、同一年度、同一時期收獲和質量基本一致,在規定數量之內的種子)的不同部位隨機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種子合並而成,然後把這個樣品對分遞減或隨機抽取法分取出規定重量的樣品。樣品又分為初次樣品(是指從一批種子的某個點,用扦樣器或徒手每次扦出來的少量種子)、混合樣品(是指從一批種子中所扦出的全部初次樣品合並混合而成的少量種子)、送檢樣品(是指從混合樣品中分取一部分相當數量的種子送至檢驗室作檢驗用的樣品)、試驗樣品(由送檢樣品中分出一定量種子,供檢驗種子品質的個別項目用的樣品)。
(2)檢測。檢測部分包括種子的外在品質(凈度、發芽率、水分含量、生活力、重量和健康狀況)和內在品質(真實性和品種純度)的檢測。
①凈度分析。凈度分析是測定供檢樣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樣品混合物特性,並據此推測種子批的組成。
②發芽試驗。發芽試驗是測定種子批的最大發芽潛力,據此可比較不同種子批的質量,也可估測田間播種價值。
③水分測定。測定送驗樣品的種子水分,為種子安全貯藏、運輸等提供依據。
④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測定送驗樣品的種子真實性和品種純度,據此推測種子批的種子真實性和品種純度。
⑤其他項目檢驗
A.生活力的生化(四唑)測定。在短期內急需了解種子發芽率或當某些樣品在發芽末期尚有較多的休眠種子時,可應用生活力的生化法快速估測種子生活力。
B.重量測定。測定送驗樣品每1000粒種子的重量(千粒重)。
C.種子健康測定。測定樣品是否存在病原體、害蟲,盡可能選用適宜的方法,估計受感染的種子數。
(3)結果報告。種子檢驗的結果報告,是按照我國現行標准進行扦樣與檢測而獲得檢驗結果進行報告的一種證書表格。
B. 主要農作物生長習性
1、小麥
耐旱耐寒耐鹽鹼,適應性強。
2、水稻
性喜溫涼,水分條件較好的平原,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3、玉米
性喜暖濕,氣候濕潤的亞熱帶。
4、大豆
適宜於夏季高溫的溫帶地區。
5、棉花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6、黃麻
喜高溫,水分足,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擴展知識:
一、小麥種植時間
以10月5日到13日為好,選擇土層深厚地塊,種子要進行拌種處理防治病蟲害,播種以條播為主,冬前澆水、冬後追肥,拔節前要化學除草,小麥後期根系吸收能力越來越差,可在開花期及時進行葉面施肥,主要噴施「巴內達碧卡葉面肥」為主,提高小麥灌漿度。
二、小麥需肥特性
1、氮是細胞原生質、葉綠素等的組成成分,充足的氮素可以促進根、莖、葉的生長,增加葉面積和有機物的積累。在幼穗雌雄蕊分化時施氮,可以減少不孕小花而增加粒數。
2、磷是細胞核的重要成分,並參與細胞的合成反應和糖、氮的正常代謝。小麥對磷反應敏感,缺磷會抑制根系發育,分櫱減少,葉色暗綠發紫,成熟延遲,最後使粒重下降,品質不良。
3、鉀能提高光合效率,促進對氮和磷的吸收,提高體內纖維素、木質素含量,使莖稈堅韌抗倒。保證鉀肥供應,還能提高葉水勢、葉片持水力,顯著地增強抗旱作用。
C. 農作物生長,農民豐收的調查報告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分析人員6月16日上午,與蚌埠市糧食局、市農業委員會和糧食購銷企業的負責同志進行座談,討論了糧食增產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和市場放開後糧食企業如果面臨經營風險等問題。
一、「老天幫忙、措施得力、價格刺激」,蚌埠市小麥產量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蚌埠市農委的負責同志介紹,今年全市冬小麥播種面積達到290萬畝,單產為316公斤,總產量預計達到18.2億斤,較去年9.6億斤產量提高8.6億斤,增幅達到89.7%,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產量。她分析今年小麥產量增加,主要取決於以下的幾點原因:首先是小麥生長期間氣候條件良好。去年雖然播種期推遲,但是緩冬的出現,以及在小麥生長的返青、拔節和分櫱等重要階段,出現了幾次及時的降雨,小麥長勢越來越好。蚌埠地區小麥種植的幾個主要品種,每畝產量達到八九百斤。其次是去年蚌埠地區夏秋兩季農作物產量因災大幅度下降,如果今年糧食生產得不到恢復,農民的收入將受到嚴重影響。在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之後,各方面對糧食生產高度重視,積極採取促進農業生產的各項措施。第三是去年下半年小麥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國家糧食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明顯刺激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夏季糧食大豐收,小麥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種糧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2003年6月份,小麥收購價格為0.50元/斤。今年夏季糧油增產,按目前的小麥收購價格計算,蚌埠市農民因此平均每人增加收入達到了250元。討論中有同志分析,農民對小麥銷售價格期望值並不是很高,當前0.70-0.75元/斤的價格水平,農民可以接受。
三、糧食產量繼續提高的潛力很大,但應該採取更加有效的保護糧食主產區的生產積極性。
蚌埠市綠衣種業公司的負責同志認為,這些年來的實際情況表明,增加糧食產量,應該在良種化種植方面下功夫。農委的同志講,明年繼續實現小麥增產,有著很大的潛力。在蚌埠市有的地方畝產量不高,提高單產的潛力很大,只要提高種糧的科技水平,短期內小麥畝產可以提高100斤。
在討論中有的同志提出,除了考慮明年的糧食增產問題之外,也應該考慮更長時間的糧食供給問題。在糧食主產區,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的價格和政策的刺激作用具有階段性特徵,隨著經濟的發展,糧食主產區早晚也會進行生產結構的調整,糧田面積總要減少,如何保證糧食產量,使國家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需要早做考慮
D. 監測農作物生長的地理信息技術
C 本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的領域主要表現為: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於防災減災);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主要用於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導航);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於城市的信息管理與服務、交通道路管理、環境管理以及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等)。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
E. 農作物生長的過程
根據所形成器官的類型和生育特點的不同,將小麥一生劃分為以下三大生育階段。
營養生長階段:從出苗到起身期。該階段以生根、長葉、長分櫱為主,營養器官全部分化完成,在後期小穗開始分化,是培育壯苗,為爭取穗多、稈壯打基礎的時期。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從起身至抽穗期。該階段既有根、莖、葉的生長,又有麥穗分化發育,是搭好豐產架子、決定穗多穗大粒多的關鍵時期。
生殖生長階段:從抽穗到成熟期。該階段以籽粒形成、灌漿成熟為主。根、莖、葉逐漸停止生長,是決定結實率高低,爭取粒多、粒重的重要時期。
(5)農作物生長檢測創意策劃書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半冬型為14~16℃,春性為12~14℃。溫空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即緯度和海拔愈高,氣溫愈低,播種期可早些。
F. 農作物的生長習性
農業類型或作物 自然條件或生長習性 農業類型或作物 自然條件或生長習性
種植業 濕潤、半濕潤平原地區 花生 對熱量要求較高
林業 山地或丘陵 油菜 喜涼作物,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
畜牧業 乾旱、半乾旱地區 甜菜 氣候溫涼的中溫帶
漁業 湖泊或水庫 甘蔗 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
小麥 耐旱耐寒耐鹽鹼,適應性強 茶葉 喜溫好濕,喜酸好陰
水稻 性喜溫涼,水分條件較好的平原 蘋果 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玉米 性喜暖濕 柑橘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
大豆 適宜於夏季高溫的溫帶地區 芝麻 喜溫怕澇
棉花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黃麻 喜高溫,水分足,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又名銀花、雙花、二寶華。具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主產山東、河南,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其莖亦可入葯,稱忍冬藤,具清熱解毒、疏風通絡之功效。
(一)形態特徵
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莖枝長可達9米。莖中空,多分枝,老枝外皮淺紫色,光滑;新枝深紫紅色,密生短柔毛。單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嫩葉有短柔毛,背麵灰綠色。花成對腋生,苞片2枚葉狀,花梗及花都有短柔毛;花冠初開時白色,經2~3天變為金黃色;花萼短小,5裂;花冠稍呈二唇形,筒部紅與唇部等長,上唇4淺裂,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或腺毛;雄蕊5雌蕊1,花盛開時均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無毛。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有光澤;種子多數,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稍扁,黑色或棕色,有光澤。花期5~9月,果期7~10月。
(二)生長習性
金銀花喜溫暖濕潤氣候,抗逆性強,耐寒又抗高溫,但花芽分化適溫為15℃左右,生長適溫為生長適溫為20℃~30℃。耐澇、耐旱、耐鹽鹼。喜充足陽光,光照對植株生長發育影響很大,陽光充足能使植株生長發育茂盛而健壯,從而增加花產量。
種子發芽需較低溫度,如在冰箱中放置80天,發芽率可達80%左右。種子壽命為2~3年。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金銀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壤為好。栽前每1000平方米施農家肥6000公斤,深耕細耙,種子繁殖者,可作成1米寬的平畦;扦插繁殖時,可不作畦。
2.繁殖方法 用種子或扦插繁殖,後者生產上多用。
(1)種子繁殖:11月採下成熟果實,放到水中搓洗,去凈果肉和癟籽,取出飽滿種子晾乾。翌年4月將種子放在35℃~4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取出拌2~3倍濕沙催芽,待種子有30%裂口時即可播種。將整好的畦放水澆透,待表土稍松干時,平整畦面,按行距20厘米劃線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厘米,再蓋一層草,經常保持濕潤。播後約10餘天即可出苗。秋後或翌春移栽,移栽方法同扦插繁殖,每1000平方米用種子2公斤左右。
(2)扦插繁殖:一般夏秋陰雨天氣進行,選擇生長勢旺,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截成30厘米~35厘米長的插條,摘去下部葉子。在選好的地上,按行距160厘米、株距150厘米挖穴,穴深16厘米,每穴插5~6根插條,分散開斜立於土中,地上露出7厘米~10厘米,隨剪隨插,栽後填土壓實並澆水。也可採用扦插育苗移栽法,以節省扦條,便於管理。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培土:栽植後,要及時中耕除草,先深後淺,勿傷根部。每年早春和秋後封凍前,要進行培土,防止根部外露。
(2)追肥:常結合培土進行。方法是在花墩周圍開一條淺溝,將肥料撒於溝內,上面用土蓋嚴。肥種可以農家肥為主,配施少量化肥,施肥量可據花墩大小而定。一般多年生的大花墩,每墩可施農家肥5公斤~6公斤,復合肥50克~100克。此外,採花後,有條件的可追肥一次。
(3)整枝修剪:定植後的前兩年,以原苗栽的主幹為基礎,選留2~4條發育健壯的主幹,摘除頂梢,剪除其他枝條,抹盡邊芽,反復多次,促進主幹增粗定型,使整株的株型成傘狀。定型後,每年冬、夏兩季進行修剪。冬剪主要掌握「旺枝輕剪,引枝重剪,枯枝全剪,枝枝都剪」的原則,一般壯枝宜保留8~10對芽;弱枝保留3~5對芽;而對細、弱、病、枯和纏繞枝、高叉枝要全部剪除。夏剪要輕,一般在前茬花採收後,對長勢旺的枝條剪去頂梢.以利新枝萌發,對生長細弱、葉片發黃的、影響通風透光的小枝條應全部剪除。夏剪得當對二、三茬花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4.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6~9月間發生,尤以高溫多濕時發病嚴重,為害葉部。防治方法:經常清除病枝落葉;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病初期用1:1:200倍的波爾多液或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2)咖啡虎天牛:5~6月始發,以幼蟲蛀食枝幹,尤以5年生以上的植株受害嚴重。防治方法:於4~5月在成蟲發生期和幼蟲初孵期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霧;用糖醋液(糖、醋、水、敵百蟲的配比為1:5:4:0.01)誘殺成蟲;7~8月釋放天敵天牛腫腿蜂防治。
(3)銀花尺蠖:6~9月發生,以幼蟲咬食葉片。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發現幼蟲,即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5%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施。
(四)採收與加工
一般在5月中、下旬採摘第一次花,6月中、下旬採摘第二次花。當花蕾上部膨大,但未開放,呈青白色時採收最為適宜。花採下後,應立即晾乾或烘乾,將花蕾放在曬盤內,厚度以3厘米~6厘米為宜,以當天晾曬至干為原則。如遇陰雨天應及時烘乾,初烘時,30℃~35℃,烘2小時後,溫度可升至40℃左右,經5~10小時後,把溫度升至55C左右,使花迅速乾燥即成。烘乾時不能用手或其他東西翻動,否則花易變黑;未乾時不能停烘,否則將發熱變質。忍冬藤於秋冬割取嫩枝曬干即可。
別名:黃波斯菊、硫黃菊
科屬:菊科波斯菊屬
形態特徵:原產墨西哥。多分枝。時對生,二回羽狀深裂,裂片呈披針形,有短尖,葉緣粗糙。頭狀花序著生於枝頂。舌狀花,花色由純黃、金黃至橙黃連續變化,盤心管狀花呈黃色至褐紅色。瘦果有糙硬毛,有細長喙,棕褐色。春播花期6-8月,夏播花期9-10月。
生長習性:性強健,易栽培。喜陽光充足,不耐
別名:非洲光陽菊
科屬:菊科 勛章菊屬
習性: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原產南非,性喜陽光,花單頭,單生,育長花梗。花金黃色有赤褐色條紋,叢生狀,花期長,白天在陽光下開放,晚上閉合。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栽培:播種法繁殖,3月份於室內播種,溫室栽培可常年開花。生長季節性5-20天詐施追肥1次,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生長良好。病蟲害較少。
應用:株形矮小,適於盆栽觀賞,也是很好的地被植物,亦可作花壇壤邊材料。
別名: 老來少、五色草、錦紫蘇
科屬: 唇形科鞘蕊花屬
形態特徵:為多年生草本,但家庭盆栽多作1~2年生栽培,因老株株形難看。盆栽時株高可達30厘米左右。葉在綠色襯底上有紫、粉紅、紅、淡黃、橙等彩色斑紋,有時也有雜色的品種。葉對生,卵形或圓形。8~9月開花,花小型,淡藍或白色,自枝頂抽出,無觀賞價值,主要用於觀葉。
生長習性:彩葉草原產
G. 常見農作物的播種,生長,收獲過程
玉米的生長
從播種到新的種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它經過若干個生育階段和生育時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一)生育階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態特徵、生育特點和生理特性,可分為3個不同的生育階段,每個階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時期。這些不同的階段與時期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密切的聯系。
1.苗期階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本階段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但地上部莖、葉量的增長比較緩慢。為此,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為玉米豐產打好基礎。該階段又分播種椚?鍍諍腿?鍍跅拔節兩個時期。
a.播種——三葉期
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入土中,當外界的溫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氣條件較適宜時,一般經過 4?/FONT>6天即可出苗。等到長到三葉期,種子貯藏的營養耗盡,稱為「離乳期」,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土壤水分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澆足底墒水對玉米產量起決定性的作用。另外,種子的大小和播種深度與幼苗的健壯也有很大關系,種子個大,貯藏營養就多,幼苗就比較健壯;而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壯,據試驗,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遲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葉期——拔節
三葉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從三葉期到拔節,由於植株根系和葉片不發達,吸收和製造的營養物質有限,幼苗生長緩慢,主要是進行根、葉的生長和莖節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澇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造成死苗,輕度的乾旱,有利於根系的發育和下扎。
2.穗期階段
玉米從拔節至抽雄的一段時間,稱為穗期。拔節是玉米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就是葉片、莖節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強烈分化與形成。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莖稈墩實的豐產長相,以達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階段
玉米從抽雄至成熟這一段時間,稱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時,所有葉片均已展開,植株已經定長。這個階段的生育特點:就是基本停止營養體的增長,而進入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的階段,出現了玉米一生的第三個轉折點。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葉片不損傷、不早衰,爭取粒多、粒重,達到豐產。
(二)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1.生育期 玉米從播種至成熟的天數,稱為生育期。生育期長短與品種、播種期和溫度等有關。一般早熟品種、播種晚的和溫度高的情況下,生育期短,反之則長。
2.生育時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於自身量變和質變的結果及環境變化的影響,不論外部形態特徵還是內部生理特性,均發生不同的階段性變化,這些階段性變化,稱為生育時期,各生育時期及鑒別標准如下。
(1)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約2cm的日期。
(2)三葉期: 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2-3cm。
(3)拔節期: 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3cm,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穗長度達0.8cm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
(6)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cm。
(7)開花期: 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8)抽絲期: 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
(10)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迅速增加並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後至糊狀。
(11)蠟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並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
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