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定方案是什麼
三定方案是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提出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該「三定方案」內容包括:銀保監會為正部級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廳、政策研究局等26個部門,並單設機關黨委(黨委宣傳部)。
2018年8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三定」方案印發,並於當日開始施行。
(1)宣傳部三定擴展閱讀:
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
一是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二是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三是內設機構(一般部門內的司局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四是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五是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六是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的事宜。
❷ 電視台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電視台屬於廣播電視局管理,廣播電視局是屬於事業單位,在文化事業改革之前,電視台都應該屬於事業單位。但目前全國都在進行這一改革,局台分離(視各地改革情況而定),改革之後基本就是屬於企業性質。
此外,電視台還是要負擔起很多其它政府職能功能。
(2)宣傳部三定擴展閱讀:
電視台工作職責:
負責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
嚴格執行廣播電視行業法規;負責完整傳輸中央、省、市廣播電視節目;
負責廣播電視節目的采、編、播及廣播、電視節目交流;
負責自辦節目的策劃、採制、審查、包裝以及播出編排和管理工作;
負責廣播電視對外宣傳工作;
負責廣告和相關創收項目的策劃、製作、經營及優質安全播出;
負責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❸ 現在是不是調動檔案很難我從城建局被借調到縣宣傳部,說的很好,說
事業單位轉公務來員有以源下幾種途徑:1、考試,這不用說了。2、提拔為事業單位副科,平調行政單位或參公單位或者提拔為行政單位正科(基本不可能),只需參加公務員登記,填幾張表,直至遞交到省公務員局批准即可(基本沒啥問題),但不能從事業單位一般幹部直接提拔到行政或者參公單位擔任副科職務,這屬於違規進人(部分地區大學生村官或者村班子有破格提拔公選制度,這個也是可以的);3、選舉,鄉鎮一級人大副主席,副鎮長、副書記、等,過程什麼不贅述;4、副處級以上,隨意轉任,身份自動變。5、三定方案中集體單位集體劃轉,象徵性的考試,填表,直至遞交到省公務員局批准即可(基本沒啥問題)。
❹ 省高院政治部宣傳部是處長什麼級別
省委政法委是省委領導下負責統籌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按照機構編制部門三定,省委政法委是正廳級機構,和其他省直機關一樣。不過省委政法委書記一般由省委常委兼任,級別高配副部,在省內屬於實權派人物,類似的機構還有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被人統稱為「常委部門」。
由於主要領導高配,省委政法委其他班子成員一般也會高配級別,比如省委政法委副書記,按照三定常規是副廳設置,可實際上多數省委政法委副書記是正廳(副省長、省公安廳兼任政法委副書記除外),副書記之外,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一般是副廳,也有不少高配正廳。部分地方的省委政法委也設有副廳級的省委政法委秘書長,有的直接由副書記兼任秘書長,高配正廳。
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調任地級市的副市長兼公安局長,這種調整比較少見,但作為政法系統的幹部,組織上如果有這樣的安排也不算出格,不能說升也不算降,但絕對算得上是重用。
首先從級別上來看,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一般是副廳,地市級副市長兼任公安局長也是副廳,級別相當。
其次從實權上來看,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主要負責政法委的思政工作,涉及黨務、人事等內容,職責相對務虛、單一,看起來位高,實際上權力有限。而地市級副市長兼任公安局長,既是政府班子成員,負責協助市長分管政府維穩、應急等工作,同時主持掌管著一個地市的公安系統人財物,在地方事務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崗位的含金量實際上要比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更高。
最後看發展前景,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下一步的目標是轉崗副書記,繼而謀求主政一域的機會,上升空間總體可期。而如果從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崗位調任地市擔任副市長公安局長,增加履歷和經歷,相當於拓寬了晉升空間,縱向以後既可以回調省委政法委,也可以調任省公安廳,解決正廳職務;橫向可以轉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為以後進一步重用或提拔打下基礎,前景可以說更看好。
❺ 主管部門和上級管理部門有什麼不同
主管部門就是公司內部主要管理的部門,而上級管理部門是你公司的上一級管理的部門。
定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定律是一種理論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況、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會失效或者不準確。
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當中的所有情況,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能完全正確。人生同樣有其客觀規律可循。
一、生活定律 痛苦定律: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總是想著自己是否幸福時,你就獲得幸福了。
錯誤定律:人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只有重復這些過失時,你才犯了錯誤。
沉默定律:在辯論時,沉默是一種最難駁倒的觀點。
動力定律:動力往往只是起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者絕望。
受辱定律:受辱時的唯一辦法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時就藐視它;如果連藐視它也不能,那麼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腳或舌頭運轉得比大腦還快的時候產生的。
化妝定律:在修飾打扮上花費的時間有多少,你就需要掩飾的缺點也就有多少。
省時定律: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就需要學會說"不"。
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頂上,有人站在山腳下,雖然所處的地位不同,但在兩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的。
失敗定律:失敗並不以為著浪費時間與生命,卻往往意味著你又有理由去擁有新的時間與生命了。
談話定律: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從來不停下來想想;或者,從來也不想停下來。
誤解定律:被某個人誤解,麻煩並不大;被許多人誤解,那麻煩就大了。
結局定律: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不上沒有任何結局可怕。
二、工作定律
安全定律:最安全的單位幾十年沒有得過安全獎(最安全證明你們安全沒有做工作)
需要定律:同樣兩個相同的單位,同樣的辦公費。多少年以後,發生了變化(證明你們單位辦公不需要那麼多的錢)出來反對,這種成功的概論會歸結為零。
評比定律:領導認為誰好,誰就好。(只要領導看你不順眼,再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是白費力氣。)
一票否決定律:在一個單位,比如升工資,比如提拔任用,一個人提出來,往往成功的概率最大,而另一個人站
接受教育定律:每個單位都有吊兒郎當不好好乾工作的人。但領導往往在批評這些人的時候,這些人恰恰不在場,於是,便出現了遵紀守法的人,經常接受教育的尷尬局面。
哭鬧定律;那個部門沒有幾個因為經常的哭鬧而得到了實惠,他有什麼理由不經常哭鬧下去。(此定理也適用那些經常在領導面前叫苦叫累的部門)
能者多勞定律:在同一科室里,有的人雖然在其崗,但卻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那他的工作只能由能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去代勞。
不平衡定律:年年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一年沒有當先進便想不通;從未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當上先進後便想不到。
少勞多得定律:一般的單位,都分為合同工、(過去稱為正式工)協議工、臨時工等等。拿錢越少的工作量越大,而且越容易被解僱;拿錢越多的越沒有多少事情可干,而且最不容易被解僱。
❻ 三定方案是指什麼
「三定方案」是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提出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
該「三定方案」內容包括:銀保監會為正部級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廳、政策研究局等26個部門,並單設機關黨委(黨委宣傳部)。
2018年8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三定」方案印發,並於當日開始施行。
(6)宣傳部三定擴展閱讀:
根據三定方案,國家醫保局為國務院直屬副部級,設一室六司(辦公室、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待遇保障司、醫葯服務管理司、醫葯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基金監督司、人事司)。共設有機關行政編制80名,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21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國家醫療保障局設下列內設機構(副司局級):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和國際合作交流等工作。
(二)規劃財務和法規司。組織擬訂醫療保障工作規劃。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預決算、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內部審計工作,推進醫療保障信息化建設。組織起草法律法規草案、規章和標准,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三)待遇保障司。擬訂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待遇標准。統籌推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制度。組織擬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
(四)醫葯服務管理司。擬訂醫保目錄和支付標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制定醫保目錄准入談判規則並組織實施。擬訂定點醫葯機構醫保協議和支付管理、異地就醫管理辦法和結算政策。組織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組織開展葯品、醫用耗材、醫療技術的經濟性評價。
(五)醫葯價格和招標采購司。擬訂葯品、醫用耗材價格和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收費等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價格信息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度。擬訂葯品、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配送及結算管理政策並監督實施,推進招標采購平台建設。
(六)基金監管司。擬訂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醫療保障信用評價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監督管理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規范醫保經辦業務,依法查處醫療保障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七)機關黨委(人事司)。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教育培訓、隊伍建設等工作。
❼ 紀委和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是什麼關系
關系:全都是黨群部門。 比如 北京的紀委, 就是中共北京黨委紀委 。北京的宣傳部, 就是中共北京黨委宣傳部。
紀委是紀律檢查委員會,管黨風廉政的公務員都怕紀委。
組織部,是管當官的,他們考察提拔幹部,是否有資格當官等。
宣傳部管的是新聞媒體,新聞媒體都要聽宣傳部的。
統戰部叫統一戰線工作,搞民族團結 宗教管理等等。
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統戰部,都是黨中央正部級的職能部門。
但是由於這兩個部門比較重要,中央宣傳部部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央統戰部部長兼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所以這兩個部的常務副部長是正部級,其他的副部長還是副部級,中宣部有幾個副部長是兼任其他部的部長的,所以也是正部級。
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不是職稱,而是黨內職務。
組織部長——幹部配置任免;
宣傳部長——把方針政策「廣而告知」;
統戰部長——聯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1978年中央紀委恢復重建後,辦公廳設有幹部處,這是中央紀委最早的幹部部門,主要負責機關內部的人事工作,後來由於機關幹部人數不斷增加,幹部管理范圍也逐步擴大到各省區市和各部委主要紀檢幹部。
1981年3月中央紀委書記辦公會議決定成立幹部管理室。到1989年《中央紀委機關「三定」方案》將幹部管理室更名為幹部室。1993年,中央紀委和監察部合署辦公,原來的中央紀委幹部室和原監察部人事司就整合為新的中央紀委幹部室。此後一直沿用這個名稱。到2004年,中央紀委對派駐紀檢機構實行了統一管理,把派駐幹部管理也納入了幹部室職責范圍。
機關黨建-人民網 揭開中央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的「面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❽ 江西縣級機構怎麼改革
2019年1月4日上午,共青城市召開機構改革動員大會。會上宣讀了《共青城市機構改革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機構改革任務共48項,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有關機構和職責的調整優化。同時對群團組織改革、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審批便民服務改革、鄉鎮(街道)機構改革等作出統籌安排。
機構改革2019年1月底前調整基本到位,2月底前印發有關部門和單位「三定」規定,3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務。
調整優化市委機構和職能
(1)組建市監察委員會。將市監察局的職責,以及市人民檢察院的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與預防職務犯罪等反腐敗相關職責整合,組建市監察委員會,同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
不再保留市監察局。
(2)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司法局。
(3)組建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辦公室。
(4)組建市委審計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審計局。
(5)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辦公室。
(6)將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
(7)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調整優化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領導體制。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承擔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日常工作,調整為市委工作機關,歸口市委組織部管理。
(8)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公務員管理職責劃入市委組織部,對外加掛市公務員局牌子。
(9)不再設立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市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市委政法委員會承擔。
(10)將市委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職責交由市委政法委員會、市公安局承擔。
(11)優化市委辦公室職責。將市委政策研究室職責、市檔案局的行政職能劃入市委辦公室。組建市檔案館,作為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市委辦公室加掛市委保密機要局牌子 。
不再保留市委政策研究室。
(12)將市委老幹部局職責劃入市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加掛市委老幹部局牌子。
(13)市委宣傳部加掛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14)組建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將市委宣傳部(統戰部)的統一戰線工作、民族宗教管理、台灣事務工作職責,市政府辦公室的僑務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作為市委工作機關。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對外加掛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
市委宣傳部不再保留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牌子。
將市政府辦公室的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歸市僑聯行使。
(15)組建市委信訪局,作為市委工作機關。市委信訪局對外加掛市政府信訪局牌子。
(16)將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調整為市委工作機關。
市委機構10個
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計入機構限額的工作機關9個。
(設在相關部門的市委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不計入機構限額)
調整優化市政府機構和職能
(1)組建市自然資源局。將市國土資源局的職責,市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的規劃和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管理職責,市農林水務局的林業工作、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自然資源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掛市林業局牌子。
不再保留市國土資源局 。
(2)組建市農業農村水利局。將市委社會工作部(農工部)的職責,市農林水務局的農業和水利工作職責,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農業投資項目、市國土資源局的農田整治項目等管理職責,以及市糧食局的行政職能整合,組建市農業農村水利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市委社會工作部、市農林水務局。
(3)組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委宣傳部(文廣新局、旅發委)的文化、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和旅遊發展相關工作職責整合劃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
市委宣傳部不再保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牌子。
(4)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的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的老齡工作職責,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保留市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 。
不再保留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 。
(5)組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職責,以及軍隊有關職責等整合,組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按中央有關改革部署實施。
(6)組建市應急管理局。將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震減災相關職責,市政府辦公室的應急管理職責,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及其承擔的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市國土資源局的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職責,以及市農林水務局的水旱災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相關職責等整合,組建市應急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按中央有關改革部署實施。
(7)組建市司法局。將市政府辦公室的法制工作職責,市委政法委員會(司法局)的司法工作職責整合,組建市司法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委政法委員會不再保留市司法局牌子 。
(8)優化市審計局職責。將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重大項目稽察職責,市財政局的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財政收支情況監督檢查、國有企業監事職責,以及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國資局)的相關經濟責任審計職責等劃入市審計局。
(9)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相關職責,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專利管理職責,以及市商務局的反壟斷相關行政職能等整合,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 。
不再保留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
(10)組建市醫療保障局。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及醫療救助職責,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相關職責,以及市醫療保險事業管理局的行政職能等整合,組建市醫療保障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11)市人民防空辦公室職責、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外事職現劃入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加掛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
(12)組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發展和改革工作職責劃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13)組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職責劃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4)組建市民政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的民政工作職責劃入市民政局。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市民政局牌子 。
(15)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職責劃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6)組建市交通運輸局。將市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的交通運輸工作職責,市農林水務局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以及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的行政職能等整合,組建市交通運輸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市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 。
(17)組建市統計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的統計工作職責劃入市統計局。
不再保留市發展規劃和統計局(市物價局)。
(18)市教育和體育局更名為市教育體育局。
(19)組建市科學技術局。將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科技工作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整合,組建市科學技術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
(20)組建市商務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市商務局。
(21)組建市城市管理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22)組建市扶貧辦公室,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不再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市扶貧和移民辦公室。
(23)組建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將市政府辦公室的金融工作職責,市商務局的融資租賃、典當、商業保理相關行政職能整合,組建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共青城市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