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賽會活動
從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執委會獲悉,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有四個大型項目,即火炬傳遞、開幕式、閉幕式和民族大聯歡。四項大型活動將為盛會增光添彩。
本次運動會火炬傳遞以「傳遞民族情,共圓中國夢」為傳遞口號,分為采火儀式、網上傳遞、實地傳遞、主火炬點燃四個部分。采火儀式擬定於6月12日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延安民族學院舊址舉行。采火儀式後在官網進行為期2個月的網上傳遞,實地傳遞擬定於8月6日先後在東勝區、伊金霍洛旗阿鎮和康巴什新區三地進行,8月9日在開幕式現場點燃主火炬。
開幕式擬於8月9日16:30在鄂爾多斯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以「匯聚民族情·共圓中國夢」為主題,以「草原的聚會,民族的節日,共同的夢想」為活動定位,分上下兩篇進行。上篇《匯聚民族情》,包括各代表團入場和開幕儀式兩部分;下篇《共圓中國夢》,主要以民族文化展示表演為主;民族文化展示文藝表演結束後舉行主火炬點燃儀式。閉幕式擬定於8月17日16:30在鄂爾多斯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以「同心頌中華,攜手向未來」為主題,閉幕式文體表演以廣場歌會為主要表演形式,以「民族經典旋律重新煥發時代生機」為活動定位,分上篇《歡歌一家親》和下篇《禮贊中華美》進行。
民族大聯歡活動,擬於休賽日在康巴什新區烏蘭木倫湖區廣場舉行,採用「集中活動、分區展示、互動聯誼、共同參與」的活動形式。民族大聯歡設置7個活動區,分別為:中心表演區、趣味體育項目表演區、游戲娛樂區、紀念碑安置區、展覽展示區、民族用品及工藝品展銷區、風情美食區。
本次運動會大型活動以隆重、務實、節儉為工作理念,堅持將精簡節約貫穿大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四項活動均在白天舉行,不大面積使用聲光電設備,同時火炬傳遞活動採用網路虛擬傳遞和實地傳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不大范圍、長時間進行實地傳遞;堅持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四項活動演職人員均以內蒙古自治區及我市文體團隊、群眾演員及市民志願者為主,充分展現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黨的民族政策在內蒙古自治區的成功實踐,展現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良好的精神風貌及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取得的優秀成果。
⑵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籌備工作
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將於2015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舉辦,本屆運動會是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舉辦的第 一個大型綜合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盛會,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第二次承辦這一盛會。在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運動會的籌備工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籌備工作,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正全力以赴,扎實有序地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建立完善籌備工作組織機構
自治區成立了運動會籌備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籌委會」),自治區主席巴特爾擔任籌委會主任。鄂爾多斯市成立了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以下簡稱「執委會」),鄂爾多斯市市長廉素擔任執委會主任。籌委會、執委會都設立了工作機構,區、市兩級有關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全面參與。同時,按照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借鑒歷屆運動會的成功經驗,結合內蒙古的實際,籌委會制定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備工作總體方案》。依據總體方案,籌委會各部門及執委會分別制定了宣傳、接待、競賽表演、大型活動、安全保衛、志願者招募、經貿旅遊、市場開發等具體方案。
推進場館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
運動會主會場——鄂爾多斯市多功能體育中心建設全力推進,可按計劃在2014年底竣工,經驗收後投入試運行;水上項目場地和改造的運動員村,將於2015年6月交付使用;現有其他場館內部設施也正在進行改造維修。同時,運動會信息系統建設正在開發完善。
啟動大型活動策劃和競賽服務工作。
秉持「節儉、務實、精彩」的原則,正在進一步細化完善開幕式、閉幕式、民族大聯歡、火炬傳遞等大型活動方案。在競賽服務工作方面,2014年4月,組織舉辦了全國民族健身操培訓班。7月,運動會報名系統將投入試運行。8月,將舉辦珍珠球和陀螺兩個全國單項邀請賽。運動會比賽器材招標采購、獎杯、獎牌、證書設計等正按計劃推進。正在制定運動會輔助裁判員、競賽工作人員選拔、培方案,並協助主辦單位完成運動會報名和運動員注冊等項工作。
推動宣傳工作不斷升溫。
運動會宣傳工作分為前期籌備宣傳、全面宣傳、會前宣傳、會中宣傳和會後宣傳五個階段。前期籌備宣傳工作全面推進,第二階段宣傳工作順利啟動,運動會官方網站和微博已開通運行。完成了運動會會歌、會徽、吉祥物、宣傳畫等的徵集製作工作。2014年7月至12月將組織第一輪全面宣傳報道,並啟動贊助招商工作,發布運動會市場開發各項制度和實施細則。
做好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
鄂爾多斯市現有三星級以上酒店30多家、房間近6000個,改造的運動員村可容納6000人;航空、鐵路和全國主要城市都已開通,公路四通八達,市內交通快捷便利,完全可以滿足運動員在食、宿、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時,圍繞運動會安保工作,鄂爾多斯市開展了社會治安、交通秩序、消防隱患、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排查了相關道路交通隱患、酒店火災安全隱患及場館沿途沿線安保狀況,及時制定整改措施。下一步將進一步細化落實各項措施,切實做好接待和安全保衛工作。
為了保證賽事與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鄂爾多斯市政府建設了基於MapGIS平台的第十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安保指揮調度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北斗導航、GIS等技術,為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安全保障工作預方案推演,可視化警力部署,實現多警種、多部門的聯合作戰。
開展運動會志願者招募工作。
2014年10月份,將按照運動會需求啟動志願者招募工作,招募工作主要在鄂爾多斯市內各大中專院校和機關單位進行。正在制定運動會志願者工作方案和志願者管理辦法等。2015年7月前完成賽會志願者培訓工作。
⑶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歷史發展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建國以前歷史上各階段的統治者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都持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前國家副主席朱德在1949 年的一次體育工作會議上就指出「要廣泛地採用民間原有的許多體育形式」;強調了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要性。
1953年11月,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在天津市舉行。在1981年9月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座談會後,國務院便批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由國家民族事業委員會和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由地方承辦,每四年舉行一次。同時又把1953 年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追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1986 年的第三屆民族運動會首次啟用了會徽、會旗、會標,這標志著民族運動會逐步走向正規化。這屆民族運動會正式確定了民運會設項分競賽和表演兩大類,共設7 個競賽項目和115 個表演項目。第四屆民運會不僅增加了賽龍舟等經過規范化、科學化之後的項目,而且還制訂了較為科學、系統的總規程、競賽項目規程和規則、表演項目評判方法,使民族運動會向著規范化的軌道邁進了一大步。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了9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於2015年8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舉辦地涵蓋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區以及北京、天津、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從1953年的5個競賽項目22個表演項目到1999年的13個競賽項目和161個表演項目再到2015年的17個競賽項目和140個表演項目。少數民族運動會參賽民族涵蓋了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
《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國家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成為我國少數民族群眾展示體育文化、增進團結友誼的民族盛會。
民族運動會沿著繼承革新、繼往開來的方向邁進,發掘了一大批新項目,並在探索普及與提高結合、群眾性與專業化結合、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結合、民族性與世界性結合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走上了普及、提高、規范、科學的道路。
⑷ 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項目介紹
· 獨竹漂 2011-02-21
· 摔跤 2011-02-21
· 木球 2011-02-21
· 毽球 2011-02-21
· 射弩 2011-02-21
· 馬術 2011-02-21
· 龍舟 2011-02-21
· 蹴球 2011-02-21
· 押加 2011-02-21
· 陀螺 2011-02-21
· 板鞋競速 2011-02-21
· 高腳競速 2011-02-21
· 武術 2011-02-21
· 珍珠球 2011-02-21
· 鞦韆 2011-02-21
· 花炮 2011-02-21 · 八人鞦韆 2010-07-06
· 馬術與黃果樹大瀑布 2010-03-31
· 射弩與遵義會議會址 2010-03-31
· 毽球與貴陽甲秀樓 2010-03-31
· 走刀山與梵凈山 2010-03-31
· 龍舟與涼都六盤水 2010-03-31
· 花炮與萬峰林 2010-03-31
· 鞦韆與小七孔 2010-03-31
· 民族式摔跤與千戶苗寨 2010-03-31
· 板鞋競速與威寧草海 2010-03-31
· 姑娘追 2009-11-10
· 賽爬犁 2009-11-10
· 賽駱駝 2009-11-10
· 飛綉球 2009-11-10
· 摜牛 2009-11-10
· 叼羊 2009-11-10
· 跳板 2009-11-10
⑸ 第九屆少數民族運動會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將於2011年在貴州舉行,這是貴州首次舉辦全國性的綜合體育賽事。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徽、主題歌、吉祥物、宣傳畫鮮明地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遵循了「平等、團結、拼 搏、奮進」的宗旨,體現了「和諧中華,多彩貴州」的要求。還充分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貴州特色文化。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徽由5支不同顏色的牛角組成,形成盤龍的圖騰紋樣,寓意平等和諧的56個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貴」字的首寫字母 「G」和數字「9」,表示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在貴州舉辦;5種顏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動感,象徵民族體育健兒奮力拚搏、為國爭光。根據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原徵集的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歌改為主題歌。主題歌《手牽著心連著》,既突出民族運動會的宗旨和主題,又融入了侗族大歌的音樂素材,再現了各 族人民在貴州高原上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吉祥物則以貴州獨有的「貴州龍」化石為造型基礎,將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旋渦紋」圖飾結合時尚化、擬人化的卡通形 象設計而成。宣傳畫將牛角和民族刺綉作為整套宣傳畫的基本元素,色彩絢麗、生動和諧,民族氣息濃烈而奔放。
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主題曲《手牽著心連著》。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徽由5支不同顏色的牛角組成,形成盤龍的圖騰紋樣,寓意平等和諧的56個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貴」字的首寫字母 「G」和數字「9」,表示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在貴州舉辦;5種顏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動感,象徵民族體育健兒奮力拚搏、為國爭光。
圖片: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0862c35495fb596cd009064f.jpg
吉祥物則以貴州獨有的「貴州龍」化石為造型基礎,將貴州少數民族服飾的「旋渦紋」圖飾結合時尚化、擬人化的卡通形 象設計而成。宣傳畫將牛角和民族刺綉作為整套宣傳畫的基本元素,色彩絢麗、生動和諧,民族氣息濃烈而奔放。
圖片: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7ab514d1276f39e7562c8448.jpg
⑹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舉辦背景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多姿多彩、內涵豐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國家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成為我國少數民族群眾展示體育文化、增進團結友誼的民族盛會。
據了解,鄂爾多斯市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城市環境比較優越,場館設施比較完善,綜合服務能力比較強,安全保障能力較強,有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以少數民族為參加主體、以民族傳統體育作為內容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由國家民委和國家體育總局主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自1953年在天津首次舉行後,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北京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東省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承辦過第二至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其中第六屆在西藏拉薩設立分賽場。目前正在貴州省舉行的是第九屆。內蒙古曾於1982年承辦過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010年底,內蒙古自治區向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提出了申辦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意向,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組成考察組赴承辦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現場考察了比賽場館設施,大型活動場地及接待能力等項工作。
據悉,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4年全國珍珠球、陀螺單項邀請賽將於8月27至29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舉行。比賽場地在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本次邀請賽預計會有來自全國的近500名運動員參加。
為確保邀請賽的順利進行,鄂爾多斯市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特成立賽事指揮部,由鄂爾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挺擔任總指揮,副市長李國儉擔任副總指揮,下設綜合、競賽、場地器材、接待保障等七個工作組,並下發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4年陀螺、珍珠球邀請賽組織實施方案》,對邀請賽的各項籌備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任務。邀請賽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陀螺和珍珠球是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傳統競賽項目,並被選定為此次邀請賽項目。陀螺在佤、壯、瑤等西南少數民族中流傳已久,在回、滿、藏等民族中也非常流行。陀螺大小不一,打法多樣,是少數民族運動會極具特色的競賽項目。珍珠球源於古代滿族人采珍珠的勞動情景,逐漸演變為一種游戲,並曾一度失傳,經過挖掘、改進後的珍珠球於1991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首次正式亮相,列為正式比賽。
此次陀螺、珍珠球單項邀請賽的舉行,將是2015年舉辦的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實戰演練,也會為2015年大會的舉辦積累寶貴的經驗。
⑺ 少數民族運動會有哪些項目
競賽項目有:舉重、拳擊、摔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項目有:武術(分石擔、石鎖、弓箭術、彈丸、爬桿、跳板、木杠、皮條、沙袋、地圍、跳桌、筋斗、疊羅漢、大武術、五虎棍、打術、跳術、跳繩、飛叉、中幡等22項)、騎術(各種馬上技巧表演9項)3大類。
特邀表演有:馬球、蒙古式摔跤、獅舞、雜技等。其中維吾爾族的踩繩(即達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鮮族的跳板、回族的武術以及內蒙古騎兵的馬術等少數民族項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少數民族運動會策劃書擴展閱讀:
1982年9月2日-9月8日,由國家體委、國家民委主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了第2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本屆運動會歷時7天,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6個民族的863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參加,其中少數民族運動員593人。
體育活動分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射箭邀請賽和中國式摔跤。來自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區5個民族的24名運動員參加了射箭的角逐並取得了優異成績。
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個民族的56名業余摔跤運動員參加了4個級別的中國式摔跤比賽,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摔跤人才。
表演項目有68個,分別由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6個少數民族的800多名運動員進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納西族的東巴跳、彝族的阿細跳月、高山族的背簍球、回族的鬥牛、藏族的「碧秀」。
土族的輪子秋、朝鮮族的鞦韆、黎族的跳竹竿、壯族的高空舞獅、維吾爾族的「達瓦孜」、哈薩克族的馬上拾銀、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賽駱駝和賽馬、達斡爾族的「波依闊」等。
這些傳統的民族表演項目是由各民族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和發展而來,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吸引了80多萬觀眾前來觀看。運動會期間,還舉辦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圖片展覽」,舉辦了有12000人參加的盛大聯歡晚會。
⑻ 少數民族運動會簡介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在1953年舉辦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和競賽大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深入貫徹落實民族政策,進一步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增強各族人民體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經國務院批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主辦、由地方承辦,每4年舉行一屆。
⑼ 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內容該怎麼寫
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內容該怎麼寫
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鄭州市舉行。這是全國民運會第一次在中部地區舉辦。其中,馬術項目於2019年7月12日至1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
2019年全國民運會設有17個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會期14天,其中比賽時間9天,預計規模約1萬人,主要活動有:火炬傳遞、開閉幕式、民族大聯歡、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比賽等。
大會設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鞦韆、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民族馬術、民族健身操等17個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
⑽ 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活動主題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徽、主題歌、吉祥物、宣傳畫鮮明地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遵循了「平等、團結、拼 搏、奮進」的宗旨,體現了「和諧中華,多彩貴州」的要求。還充分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貴州特色文化。
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徽由5支不同顏色的牛角組成,形成盤龍的圖騰紋樣,寓意平等和諧的56個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貴」字的首寫字母 「G」和數字「9」,表示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在貴州舉辦;5種顏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動感,象徵民族體育健兒奮力拚搏、為國爭光。根據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 局的要求,原徵集的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會歌改為主題歌。主題歌《手牽著心連著》,既突出民族運動會的宗旨和主題,又融入了侗族大歌的音樂素材,再現了各 族人民在貴州高原上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
本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吉祥物是一隻名叫圓圓的貴州龍。貴州龍生活在距今2.4億年前三疊紀中期的貴州興義地區,其化石具有非常珍貴的科研價值,記載了古脊椎動物進化的史實。 吉祥物圓圓以貴州獨有的貴州龍為造型基礎,以貴州少數民族服飾常用的旋渦紋圖飾結合時尚化、擬人化的卡通形象設計而成,旋渦紋巧妙的設計成9字,代表運動會舉辦的屆數。圓圓身穿少數民族對襟衣,憨態可掬,笑迎八方賓客。圓圓的命名,寓意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大聯歡、大發展,綠色意在強調貴州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