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尼木宣傳部

尼木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9-10 11:22:46

⑴ 孔繁森是干什麼的

孔繁森是西藏阿里地區的一名縣委書記,是山東援藏的一名幹部。最後犧牲在西藏。

⑵ 央金卓嘎的個人履歷

1972.12—1978.08西藏民族學院醫務系學習
1978.08—1985.09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醫院工作
1985.09—1987.07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醫院副院長
1987.07—1990.09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衛生局副局長兼縣醫院院長
1990.09—1995.04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衛生局工作,先後任衛生科副科長、科長
1995.04—1997.10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7.10—2000.10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00.10—2004.05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衛生局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其間:2002.03—2003.01在中央黨校第28期西藏民族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4.05—2009.12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市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其間:2003.03—2005.01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9.12—2010.01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2010.01—2012.07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市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2012.07—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⑶ 將軍與孔繁森的故事 主要內容和收獲

學習孔繁森故事的收獲: 孔繁森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涌現出來的我們黨的模範黨員和優秀領導幹部。在他身上,實現了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高度統一和黨性與理想人格的完美結合。
孔繁森同志都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最高職責,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真心實意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 他心想人民群眾,舍小家為大家,舍個人為群眾,努力實踐黨的根本宗旨的崇高精神。孔繁森同志的事實又一次告訴人們,盡管時代變了,環境變了,條件變了,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也不能變。

⑷ 縣委書記是榜樣的除焦裕祿還有誰

孔繁森——
孔繁森,出生於1944年7月,死於1994年11月29日,山東聊城人。1961年,17歲的孔繁森光榮參軍,在部隊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1969年,他從部隊復員後,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並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了解到農牧區缺醫少葯的情況後,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工作之餘就給農牧民群眾認真地聽診、把脈、發葯、打針,直到小葯箱空了為止。這表現出孔繁森心甘情願為人民服務。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著孔繁森將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處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這里地廣人稀,常年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攝氏度,每年7級至8級大風佔140天以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許多人望而卻步。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歲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書記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他為了制定把阿里地區的經濟帶上新台階的規劃,准備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遊等方面下工夫。為此,他曾率領相關單位,親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進行邊境貿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⑸ 孔繁森的事跡簡介

1979年,他告別母親、妻子和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間,他經常深入鄉村、牧區與群眾一起干農活、修水利。

1988年,他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敬老院和養老院,為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地震災區的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並隱姓埋名先後3次為他們獻血。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5)尼木宣傳部擴展閱讀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⑹ 實現強國夢想貢獻的人的故事

孔繁森1944年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參軍、入黨,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欣然赴藏。進藏後,他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離開崗巴時,藏族同胞依依不捨地含淚為他送行……
1988年,山東再次選派進藏幹部,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進藏後,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到任僅4個月,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為結束尼木縣續邁鄉等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群眾解決飲水問題;在了解農牧區缺醫少葯的情況後,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工作之餘就給農牧民群眾認真地聽診、把脈、打針……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面對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
為尋找阿里的發展優勢,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行程8萬多公里。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⑺ 孔繁森的資料<很簡略>

名人姓名:孔繁森
出生年代:1944-1994
名人職稱:中國共產黨
名人國家:中國

相關介紹:

孔繁森,1944年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幹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到西藏工作。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後,江總書記總書記於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⑻ 關於孔繁森的事跡

事跡1: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僅四個月的時間,就跑遍了全市八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
孔繁森對於分管的衛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樣的投入,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三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

事跡2: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進藏擔任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事跡3: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葯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攸關。

⑼ 誰能說說孔繁林在西藏工作期間作出的貢獻除課本上的,你還知道哪些事跡

進藏以後,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地黨委考慮到他年輕能幹,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的3年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訪貧問苦,和當地群眾一起收割、打場,干農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先後任莘縣縣委副書記、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地區林業局長、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葯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攸關。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進藏擔任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僅四個月的時間,就跑遍了全市八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 孔繁森雕像[1]孔繁森對於分管的衛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樣的投入,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三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著孔繁森將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處西藏自治區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積相當於兩個山東省,而人口僅有六萬,地廣人稀,這里長年氣溫零度以下,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級大風佔140天以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許多人都望而卻步。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乾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並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說:「快嘗嘗,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1992年,拉薩市黑竹、工卡等縣發生地震,任拉薩市副市長的孔繁森趕赴災區。在那裡,他收養了12歲、7歲和5歲的三個孤兒曲尼、曲印和貢桑。孔繁森將他們帶回拉薩,照管他們的生活,教他們讀書識字,夜裡孔繁森就同孩子們擠在一張大床上睡覺。年幼的孩子常在夜裡尿床,他就不厭其煩地洗換床單。節假日只要有空,他說帶上他們逛公園,逛商店,給他們買衣物。孔繁森雖然是副市長,但他每次下鄉去,總要帶些自己的錢給生活困難的鄉親,往往一月剛過半,工資就花光了,有時連伙食費也不夠交。他自己經常吃榨菜拌飯,卻不願讓孩子和他一樣受罪,錢不夠怎麼辦?孔繁森就獻血換錢來給孩子添補營養。市長格桑頓珠見孔繁森負擔太重,領走了曲尼。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

閱讀全文

與尼木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實訓指導 瀏覽:668
杭州諾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3
培訓計劃方案2017 瀏覽:586
2小時的培訓設計方案 瀏覽:571
燒烤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795
我要學非遺公益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606
某品牌運動鞋搞促銷活動 瀏覽:606
海產品春節促銷方案 瀏覽:30
同和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 瀏覽:599
科技館vr推廣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瀏覽:874
電子商務公司口號經典用語大全 瀏覽:212
魚裙的策劃方案 瀏覽:4
知名電子商務平台商業計劃書 瀏覽:394
電子商務在各個行業中的運用 瀏覽:184
商場情人節促銷方案 瀏覽:511
系統總體調研策劃方案 瀏覽:109
oppo手機促銷活動 瀏覽:189
學生心理方案培訓方案 瀏覽:752
電子商務購銷合同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