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腦卒中宣傳資料

腦卒中宣傳資料

發布時間:2021-09-10 10:29:32

⑴ 世界卒中日的世界卒中日

「世界卒中日」是由世界卒中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呼籲設立的,是為了呼籲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公眾對腦卒中的認識。
由於「世界卒中日」成立不久,而且在我國的宣傳和影響不夠,導致我們對「世界卒中日」的了解不足,記者就在網上發現了兩個 關於「世界卒中日」的版本:6月24日、10月29日,到底誰對誰錯?
為了讓大家對「世界卒中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我們特別做了一些調查,收集了一些資料,告訴大家一個更准確的「世界卒中日」。
登錄世界卒中組織的官方網站,我們在顯著位置看到「world stroke day」(世界卒中日)的鏈接,進去之後我們清楚地看到日期為10月29日。維基網路上「國際節」中「世界卒中日」條目的日期也為10月29日。從官方和權威的日期來看,「世界卒中日」就是在每年的10月29日。
對於「世界卒中日」的誤解多來自6月24日,其實這個日期是「世界卒中組織」提出建立「世界卒中日」宣言的日子。
世界卒中組織將每年的10月29日定為「世界卒中日」,每年設定一個主題,全世界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開展各種相關活動。
2012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主題是「關注腦卒中,立即行動」,口號是「認識腦卒中,倡導關愛;高位篩查,合理干預」。

⑵ 什麼是腦卒中的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指疾病發生的預防,是通過對高危致病因素的干預,以降低疾病的發病率為最終目的。對於腦卒中而言,一級預防的重點是對高血壓人群的監控和改變居民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1.1對高血壓人群的監控與管理:①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應該堅持測血壓,規范使用降壓葯物,使其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140/90mmHg以下);②對2級高血壓患者,加大監控力度,做到每周1次隨訪,並隨時調整治療方案。③對3級高血壓患者,經正規服葯後仍不能控制良好者,盡量到醫院住院,通過個性化的治療措施使血壓達標。④對35歲以上人群進行首診測血壓,如發現新發高血壓患者,即納入監控與管理對象。
1.2建立健康的支持性環境:改變單純強調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把創建健康的支持性環境和條件作為干預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主要通過醫務人員深入到各街道、學校、企業等長期宣傳和教育,特別是對一些長期患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議:①控制總熱能攝入,保持正常體重;②控制血糖血脂;③戒煙;④生活規律化,防止情緒波動;⑤力爭避免嚴重的咳嗽,防止大便秘結,節制性行為;⑥膳食平衡;⑦保持一定量的運動。
2.二級預防
是指疾病發生後積極開展臨床治療,以及早期和恢復期康復,以防止病情加重,預防器官或系統因傷病所致的殘疾和功能障礙。
腦血管病後遺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中以偏癱最常見,危害最大。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表明,在經濟發達國家,偏癱患者經正規康復後,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高,工作年齡段患者中有較高比例可以恢復工作。社區康復是腦卒中康復的重要方式,腦卒中發病後6個月內是患者功能康復的關鍵時期。干預內容包括對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康復治療和康復訓練指導,衛生宣教和心理疏導等。同時腦卒中患者家屬要密切配合接受輔導,督促患者進行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45分鍾的功能訓練。
3.三級預防
是指對疾病後造成殘疾應積極開展功能康復,同時避免原發病的復發。康復訓練是針對腦卒中後遺症致殘患者功能障礙的情況採取現代康復技術和我國傳統康復技術(針灸、推拿)相結合的方法。內容主要包括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心理疏導、知識普及、用品用具、咨詢宣教等方面,以盡可能恢復或補償患者缺損的功能,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加強腦卒中的三級預防可進一步提高居民(特別是高危患者)對腦卒中等慢性病的防治水平和能力,建立有利於腦卒中防治的社會和物質環境,逐步降低社區人群中主要危險因素水平,減少腦卒中發病、患病、殘疾和死亡人數,提高社區人群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摘自:http://baozi.cnrepair.com/news.aspx?id=30350

⑶ 腦卒中發病環境因素分析及干預

1、 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降壓葯、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通過控制飲食、降糖葯,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圍。
3、 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 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類型,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症狀,應及時治療。
6、吸煙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 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但筆者發現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⑷ 90後中風高發人群,如何預防中風

少吃點肥肉,按照按時合理的作息,就沒事了。

⑸ 2012年10月29日「世界腦卒中日」宣傳資料。

AboutWorldStrokeDay2012:「…「

itiesaroundtheworld,butespeciallyinthelead-.Whiletheoverarching「1in6」/2013,thesloganentitled「BecauseIcare…「.

..,e.g.,strokeonlyhappenslaterinlife.Moreover,–-..-.

BecauseIcare…

⑹ 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試點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實施步驟

各級各類項目承擔單位在堅持維護健康、防治並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要求的原則下,實施項目工作。
(一)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技術執行機構協調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在項目開展前共同組織健康教育和宣傳動員,從戶籍登記中提取本轄區符合條件的常住居民基本信息,編制篩查對象名單,並通知到戶。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基地醫院的指導下,組成醫務人員聯合工作組,具體實施以下工作:
1. 對符合篩查條件的人員開展初篩工作,進行問卷調查,填寫「腦卒中高危人群風險初篩評估簡表」,開展風險評估。
2. 對經風險評估為非腦卒中高危人群或無慢病史者,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對有慢病史者,根據相關疾病診治指南給予干預和定期隨訪。
3. 對經風險評估為高危人群者,填寫「腦卒中發病風險篩查表」,對既往有腦卒中病史或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的患者,填寫「腦卒中患者再發風險篩查表」。
4. 對篩查出的腦卒中高危人群或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既往有腦卒中病史者,進一步開展相關項目的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及頸動脈超聲檢查,開展針對性的干預指導和定期隨訪。
5. 對篩查出的疑似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或頸動脈狹窄≥50%的患者,轉診到基地醫院進行規范化診治;治療結束後,轉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鄉鎮衛生院,開展定期隨訪和規范化干預管理。
(三)項目基地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集、整理、匯總篩查數據信息,妥善保存個人篩查資料,並於每月10日前,經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審核後,將上月高危人群篩查、干預數據上報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協同工作平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匯總工作動態逐級上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
(四)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數據進行分析評估,並定期將有關結果報告衛生部疾控局;上述相關填報表格由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另行下發。
工作流程圖見附件。

⑺ 中風預防法的中風預防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長期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可使熱量過剩,血脂升高,久而久之,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流速度都會發生改變;飲酒過多,血液中的血紅細胞可受到損害,從而會影響紅細胞的粘合力而引起血栓。
中風的預防應分兩個層次進行,即一般預防和重點預防。 (一)中風的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大眾人群,尤其是具有中風危險因素的易患人群進行宣傳教育和積極治療,以改變生活行為方式和控制危險因素。
1 、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 在生活中,某些生活行為因素與中風發病的風險密切相關。如吸煙、過量飲酒、高脂飲食、久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等。針對這些因素,應根據個體的情況進行調整和改變。如吸煙者應戒煙或限制吸煙量,飲酒應適量,避免過量飲酒;飲食成分中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多吃水果、蔬菜、魚類、豆製品和乳製品;適量進行體力活動或體育鍛煉;避免長期的精神緊張狀態,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過度勞累。這些措施均有助於降低中風的發病風險。
2 、積極治療和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 中風是在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的長期作用下,導致腦血管功能損害。當腦血管功能損害到一定程度,在誘發因素的促使下而發病。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與中風相關的危險因素,即應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治療和控制。例如,高血壓病患者應根據醫師的建議,調整好血壓水平,將血壓調整至 140/90mmHg 以下。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頸動脈狹窄和肥胖等患者也應到醫院就診,根據專科醫師的意見進行治療和控制,並制定相應的中風預防方案。
上述措施是中風預防的基礎,可延緩腦血管功能受損的進程,能使中風發病的風險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二)中風的重點預防則是在一般預防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從中風的易患人群中篩選出高危個體,進行重點的干預。
1 、檢查腦血管功能,評估中風發病風險:腦血管血液動力學檢測是一種無創傷的腦血管功能檢測方法。腦血管功能積分能夠定量評價腦血管的功能狀況和中風發病的風險。正常人為 100 分, 75 分以下時提示腦血管功能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分值越低,中風的可能性越大。在 55 歲以上的人群中,當積分值降低到 75 分以下時, 13% 的人在 5 年內發生中風,中風的風險是正常同齡人的 7 倍;當積分降低到 25 分以下時,平均每 5 個人中有 1 人發生中風,中風發病風險是正常同齡人的 14 倍以上。當腦血管功能積分降低合並有高血壓時,中風的發病風險更高。
2 、合理進行葯物預防:當腦血管功能受到損害時,即積分值在 75 分以下,除了按專科醫師的建議治療中風相關的疾病外,還應進行葯物預防。目前肯定有效的葯物有:
阿司匹林:國外研究認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 100~300mg ,能使中風發病的風險降低,但只能降低 14% 左右。
祥鶴腦安:國內研究證實,每日服用祥鶴腦安進行預防,能使中風發病風險降低 50% 以上。服葯量可參考腦血管功能積分, 50~75 分,每日 2~4 粒; 25~50 分,每日 4~5 粒; 25 分以下,中風的發病風險很高,每日需要服用 5~6 粒。
他汀類葯: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他汀類葯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脂葯,也具有一定的防止中風發病的作用。
其他:其他葯物預防中風的效果不甚明確,可根據醫師的建議選用。
3 、按時復查腦血管功能:當您按上述方法進行中風相關疾病的治療及重點葯物進行預防時,每年應復查腦血管功能 1~2 次。若腦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腦血管功能積分等指標上升,提示防治效果良好,否則應及時調整防治方案。
對於已經發生過中風的患者,在積極進行康復治療的同時,要預防中風的復發。預防再發的措施與上述預防首發的措施基本相同。

閱讀全文

與腦卒中宣傳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實訓指導 瀏覽:668
杭州諾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3
培訓計劃方案2017 瀏覽:586
2小時的培訓設計方案 瀏覽:571
燒烤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795
我要學非遺公益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606
某品牌運動鞋搞促銷活動 瀏覽:606
海產品春節促銷方案 瀏覽:30
同和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 瀏覽:599
科技館vr推廣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瀏覽:874
電子商務公司口號經典用語大全 瀏覽:212
魚裙的策劃方案 瀏覽:4
知名電子商務平台商業計劃書 瀏覽:394
電子商務在各個行業中的運用 瀏覽:184
商場情人節促銷方案 瀏覽:511
系統總體調研策劃方案 瀏覽:109
oppo手機促銷活動 瀏覽:189
學生心理方案培訓方案 瀏覽:752
電子商務購銷合同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