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巴中市委宣傳部

巴中市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9-07 00:09:13

A. 張萬林的介紹

張萬林:四川省巴中人,四川師大畢業,系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巴中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歷任巴州區光輝小學教師、鄉政府幹事、巴中市地委宣傳部職員,《今日巴中》雜志社總編輯室主任,《光霧山文學》雜志編委,《原點》詩報責任編輯,助理記者,《巴中文學》和《巴中文史》責任編輯,巴中市政協文史委幹部。作品散見於《星星》詩刊、《散文選刊》、《中國現代詩》、《拉薩河》、《四川日報》等報刊,並有作品入選選集與獲獎。2009年詩集《臨水的細浪》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長期從事編輯、策劃工作,先後負責策劃編輯了《巴山之子》、《時代先鋒》、《決戰貧困》、《國策耀巴山》、《在光輝的旗幟下》、《第一屆巴人文化藝術節專刊》、《紀念紅軍入川70周年畫冊》《十年鑄輝煌》、《巴中市情》等工具書,並多次受到巴中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B.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現任組織長是誰

巴州區人民政府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余錢
余錢,男,漢族,1975年3月出生,黨回校大學,1993年8月參加答工作,199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共巴中市巴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1990.09—1993.08 通江師范學校學習;
1993.08—1994.09 通江縣鐵佛鎮中學任教;
1994.09—1999.03 通江縣第二小學任教(其間:1994.09—1997.07達縣教育學院中文專業學習);
1999.03—2007.07 通江縣委組織部工作,2001.12任副科級組織員,2003.06任正科級組織員、辦公室主任,2005.03任幹部科科長(其間:1999.09—2002.01四川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7.07—2013.02 巴中市委宣傳部工作,2009.07任網路宣傳管理科科長;
2013.02—2016.09 巴中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2016.09— 中共巴中市巴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C. 巴中是誰市教育局局長

趙建仁 編輯本段四川省巴中市教育局局長 趙建仁:1969年12月生,巴中市通江縣人,函授本科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年8月參加工件,199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四川省巴中市教育局黨委委書記,局長。 1989年8月——1993年6月在通江縣春在鄉附中任教,曾任學校團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 1989——1991年參加四川省高教自考取得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文憑。 1993年6月——1995年3月在《通江報》社、通江縣委宣傳部工件,先後任新聞幹事、《通江報》編輯記者、宣傳科科長。 1995年3月——1997年6月任巴中地委辦公室副科長、正科級秘書。 1995年——1997年參加四川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函授學習畢業。 1997年6月——2000年1月先後任巴中地區行署辦公室副科長、正科級秘書、科長。 2000年1月——2001年1月任巴中地區行署副縣級秘書。 2001年1月——2003年8月任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其間2001年9月—2004年6月參加中共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畢業。 2003年8月——2005年11月任共青團巴中市委書記、黨組書記。 2005年12月——2010年任平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2006年12月又兼任平昌縣黨校校長。 2010- 巴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 局長。 是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巴中市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四川省第十屆青聯委員、省第十一屆青聯常委。

D. 龐波的人物簡介


其他職務:
中國新型城鎮化峰會 發起人、召集人
東北亞(G6)城市發展共同體全球聯盟組織發起人、秘書長
G6共同體全球聯盟學術委員會委員、召集人
東北亞(G6)城市旅遊博覽會首席執行官。
2010年、2011年、2012年CDF年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
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理事
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理事
中國新農村建設(內參)主編
中經研(北京)發展論壇信息中心首席代表
主要學習及工作:1993年底參加工作,先後在四川省巴中地區行署辦公室,中共巴中市委宣傳部,中共巴中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巴中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新跨越發展論壇》編纂委員會,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等單位工作。2008年8月任現職。
1996年6月,參加巴中地區首屆政府系統辦公室主任暨文秘培訓班學習;
2002年5月,參加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第八期新聞業務骨幹培訓班學習;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西華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2008級(中央國家機關班)黨的建設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領導幹部經濟學博士課程高級研修班學習畢業。

E. 四川省巴中市市政府人員名單。求公布

中共巴中市市委副書記,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長馮鍵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巴內中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容市長魏文通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塗虹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左敬軍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宗麟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袁聞聰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成平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政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施耀忠

巴中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辦公室黨組書記王毅

中共巴中市委書記李剛

中共巴中市委副書記何平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校長譚紅傑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朱冬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魏文通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興國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映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侯中文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劉嘉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羅思維

中共巴中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肖克強

F. 張萬林的早期經歷

1992年川師大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光輝小學教書,沒去;再被分配到鄉政府,也沒去;為了進城,自己跑到原巴中縣印製公司找事做;巴中成立地區後,於1994年進了原地委宣傳部,跑外宣,1995年接手編《巴中文學》;1997年創辦《今日巴中》——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一份一直都頗有影響的雜志;2007年,巴中市政協文史委創辦《巴中文史》,需要編輯,經人舉薦,被「伯樂」相中,張萬林終於結束了人生的「漂泊歷程」(打工生涯),入了市政協的「在編名冊」,端上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

G. 看到你回答的一個關於在宣傳部下的報社工作的前景的問題,特來咨詢你。希望你給我一些指導。謝謝。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問題。網路了一下,巴中是個地級市,人口300W,GDP400億,相當於四線城市內的發展水平。你容說的市委宣傳部下的報社,應該是《巴中日報》?一個地級市只有一份黨報,如果有晚報或都市報的話,它應該是屬於巴中日報旗下,不直接歸宣傳部指導。另外你說是人才引進計劃,應該不會跟都市報或晚報有關,更像是黨報。這么看來,估計年收入在6W左右。你作為人才引進計劃的人才,有真才實學+懂得做人+報社領導不黑的話,5年有希望進入中層也就是科級幹部。前景還是可以的。

H. 巴中網路環保知識競賽活動

泥龍小學五年級一班徐晨

I. 姚義賢的履歷

1975.09——1978.09,四川省巴中縣東方紅公社五大隊小學代課教師;
1978.09——1982.07,南充師范學院(現西華師范大學)政治系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2.07——1983.03,中共四川省巴中縣委黨校工作;
1983.03——1989.02,中共四川省巴中縣委宣傳部工作(1985.08任副科級理論教員);
1989.02——1990.06,四川省巴中縣茶壩區區長;
1990.06——1992.10,中共四川省巴中縣紀委常務副書記;
1992.10——1993.09,中共四川省達縣地區紀委辦公室主任(副縣級);
1993.09——1998.07,四川省巴中地區行署副秘書長(其間:1997.01任正縣級秘書,1997.07四川省委黨校公推班學習);
1998.07——2000.12,中共四川省平昌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代縣長、縣長;
2000.12——2001.12,中共四川省平昌縣委書記;
2001.12——2006.12,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公選),平昌縣委書記(至2002.07);
2006.12——2011.02,中共四川省巴中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負責市委日常工作);
2011.02——2012.10,中共四川省內江市委副書記;
2012.10——2014.03,四川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主任(2013.01起) ;
2014.03~,四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 。

J. 在Excel如何通過sheet1中的幾個表格來確定sheet2中的一個表格。

一本曬在網上的“裸賬”,讓大巴山深處的白廟鄉火了。這也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應。

“這哪裡算什麼新聞?!”在白廟鄉所屬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一位官員說。這幾年,作為市政府駐地的該區,不少鄉鎮都進行了財務公開,而這“僅僅是政務公開的一部分”。

6月10日,這位官員參加了巴州區在興文鎮召開的全區鄉鎮政務公開工作現場會。會上,民政部官員辭官投身民間公益 自稱是另類官員,巴州區區長張平陽宣布:全區48個鄉鎮和3個街道辦事處對政務工作進行了全面公開,鄉鎮(辦事處)公開面達 100%。

這意味著,其他的鄉鎮都加入了“曬裸賬”的隊伍。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不會邁出“在網上曬”這一步,但在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眼裡,敢於“曬裸賬”,已經是“值得肯定的一步”。

我們這里,公開是常態

這一步,巴州區邁得頗為謹慎。關於最初在網上“曬裸賬”的過程,當事人已經不願再提。接到中國青年報記者電話時,白廟鄉黨委書記張映上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

“從上到下,壓力很大。”巴中市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國旗則告訴記者。這個被稱為白廟鄉曬裸賬“幕後推手”的人表示,現在風浪太大,不願多說,“半年後看看政務公開的效果再說吧”。

巴中市委宣傳部的一位科長岳巍回憶,3月12日,張映上在網上“曬裸賬”時,他正陪領導在重慶出差。他從手機報里看到了白廟鄉的事,並不驚訝,只是感覺“是件好事”。據說,後來巴中市委書記李仲彬在網上看到這一消息時,也表示“這是一件好事”。

岳科長和政府同事聊起這件“好事”時,幾乎沒人把這件後來引起極大關注的事,當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尤其是巴州區的官員們,覺得盡管白廟鄉“裸”得如此徹底,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在他們的記憶里,這幾年來,區里不少鄉鎮跟白廟鄉一樣,政府機關的公業務費開支的公示,明細到了“花一塊五毛錢買一本信紙”的地步,有的金額甚至到了小數點後面兩位。這些賬目,每年在鄉鎮的人代會、黨代會和年終總結會上,都會向與會代表公示,只是沒有曬在網上。

所以,當人們將“中國第一個全裸鄉政府”的名頭送給白廟鄉時,傳奇世界私服,一些幹部並不以為然。

“全區不少鄉鎮都這樣,哪裡能說白廟是第一個?”在他們看來,有些鄉鎮甚至比白廟鄉“做得更規范”。興文鎮就是區里認為做得比較好的一個。

6月19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興文鎮看到,“黨務政務公開欄”的黑板上,用隸體粉筆字填寫的“政府機關5月份經費支出公示”表格里,經費支出只具體到“科目名稱”,如當月招待費為3176元,而會議費為7300元。這些科目的明細賬,則放在政府辦公樓一樓首問責任室的桌子上。

“誰想看就可以看。”該鎮黨委書記苟中良說。他同時解釋,6月初公布的這筆財務,之所以沒把明細貼上牆,是因為公示欄太小。

3個月前,3月19日,巴州區曾召開過一次全區政務公開工作會議。會上,苟中良和張映上都被安排作為典型發言。也正是在這次會上,區領導第一次提出要在全區推行財務公開。

雖然此時的張映上已經“出名了”,但在苟中良看來,第一個發言的張映上和自己發言時提到的公開曬賬,對各個鄉鎮來說,都是常態工作,並且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樣——都是在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領導的指示。

“我們並非在創新,不過是在執行上級的指示。”幾乎每一個中國青年報記者接觸到的巴州區官員都會這樣強調。

自白廟鄉在網上“曬裸賬”起,巴州區的財務公開引來了全國范圍內的熱切關注。但顯然,區里的官員們更願意把這種關注,歸功於巴中市2006年以來全力打造的“陽光政務”。

那一年,47歲的李仲彬出任巴中市市委書記。這個新官燒的第一把火,便是提出“打造陽光政府”。在他看來,當時的很多問題,出在黨務政務“不公開、不透明、不開放”以及“個人說了算”。

這個在下屬眼裡“觀念很新又喜歡和人辯論”的書記,先是搞了好幾輪大討論,強調要解放思想,“物質貧窮,精神不能貧窮”——巴中是地處大巴山區的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隨後,全市開始推行一系列黨務政務公開措施。

“黨代表可以聽常委會,普通群眾可以旁聽人代會,政府常務會議,則向鄉鎮領導開放。”巴州區監察局長、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開玉歸納道。這些會議的開放,正式拉開了巴中市打造“陽光政務”的序幕。

今年6月17日,巴中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巴中市鄉鎮政務公開實施辦法(試行)》。

“政務公開的核心內容有3個,公共政策制訂過程、公務員選任和公共財政預算。”公共行政專家竹立家從專業的角度解釋說,對鄉鎮一級政府來說,政務公開的重心,便是財務。

在楊開玉等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的官員眼裡,“財務涉及群眾最切身的利益,最接近群眾,群眾自然也最關心”。

不公開哪兒來的民主?

當然,這項巴州區官員和群眾最關心的工作,也因為一本上了網的“裸賬”,從一開始就被媒體所關注。

3月17日,為了給兩天後召開的政務公開工作會議定調子,區長張平陽邀請15個鄉鎮負責人座談,就全面推行財務公開徵求意見。據說,當時大家的看法並不統一。

楊開玉介紹,“心存疑慮”的鄉鎮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怕公開後影響上下級關系。

巴州區推行財務公開的決定,最終沒有受到這些顧慮的影響。在3月19日的會議講話中,張平陽提出,不僅要規范財務公開的內容,還要增加信函公開這一財務公開方式。因為巴州區外出務工的農村青壯年人口為37.6萬,佔到巴州區農業人口一半以上。為了保障這些人的知情權,除了以往的會議公開、政務欄公開,以及白廟鄉搞的網路公開,還要有信函公開,江蘇射陽長盪鎮不足百米有六家「山寨銀行」。

“我3月19日和6月10日的講話,都是經過區政府擴大會議研究了的。”6月21日,張平陽告訴記者。

巴州區所有鄉鎮進行財務公開,就此成為板上釘釘之事。各項與財務公開的培訓、督查工作,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行。“領導定了調了,執行的人認識不清的話,是要挨批的。”有官員表示。

苟中良回憶:“區長在會上講話後,所有的鄉鎮書記都表示同意,堅決貫徹執行區里的決定。”

不僅如此,巴州區將原來的目標督查辦公室改成鄉鎮政務公開督查組,由“敢於動硬”的楊開玉擔任組長,成員則由原來的幾個人,增加到19個人,分為7個小組。

硬性要求是:每月20日之前,不管是用紙張,還是用粉筆寫上黑板,鄉鎮的財務必須公開。為了防止鄉鎮政府敷衍了事,領導小組要求各鄉鎮在公示時,要將公示欄拍照,文字材料需要村民代表和委員簽字,然後存檔。楊開玉要求督查小組在督查時,對這些材料要嚴加查看。

在前不久的一次全區大會上,楊開玉公開批評了一個鎮,“一點也不給面子”,山西蒲縣紅頂煤商身價數億 在北京有33套房產。在他看來,“這事不能馬虎”。

“只有公開,才能讓百姓明白,還幹部清白。”他強調說。之前由於沒公開,這個監察局長經常接到群眾投訴,說幹部貪污。信訪的人也非常多。進行公開實踐以來,鄉鎮里到區里信訪的群眾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

市委書記李仲彬早在2006年就講過:“凡是不敢公開、不敢透明、不敢開放的,他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問題,他肯定有牟取私利的問題。作為基層這一級,有什麼保密的?有什麼對老百姓保密的呢?”

書記的講話被下屬重復最多的,是這一句:“讓一切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這些官員看來,所謂“陽光”,就是“公開”,就是培養群眾和各級官員的民主意識。

當然也有官員從現實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巴州區目前能在鄉鎮推行財務公開,跟鄉鎮公業務費用“少得可憐”也有一定關系。在巴州區,各鄉鎮每年每個編制人頭的公業務費用是6000元或7000元。

“只有那三五個銅板,揣著還不如拿出來。”該官員表示。

出人意料的是,被媒體集中關注的招待費問題,卻非村民關心的重點。他們更關心哪些錢能到自己的手中。巴州區撥給興文鎮的公業務費只有11.2萬元,國家給鎮里老百姓的各種補貼則達200多萬元。至於招待費,有村民表示“幹部下鄉不可能把鍋也背下來”。

正在興文鎮沙溪村的田裡幹活的村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路過公示欄時,他們也會停下來看看那些表格。雖然有時候,有的人根本看不明白。遇上這種情況,根據鄉鎮政府的要求,村小學的老師便會成為他們的義務講解員。

鎮黨代表熊富榮留意到,一些年齡大的老人會帶著眼鏡來鎮上和村上,仔仔細細看公示欄。同時,現在開會時領導講話也會很注意,因為這些經常看法制頻道的村民,動不動就會來跟鄉鎮領導和代表們“擺活”。

李仲彬曾到興文鎮和村裡調研,他稱贊苟中良“工作幹得還行”。他還告訴村民:“作為巴中人,你有權利也有義務知道這里的一切事情。”

很顯然,在提出“陽光政務”的目標之前,巴中人並沒有很好地享受這份權利,也沒有盡到這份義務。有官員坦言:“前幾年,官場風氣沒現在這么好。”

“民主必須要公開,不公開哪兒來的民主?”這位官員反問道。在他看來,“陽光”和“透明”的理念,已經開始漸漸滲透到巴州區的基層政治生態中了。

在6月10日的會議講話中,張平陽明確將政務公開表述為“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抓手”。

這種經過“擴大會議研究過”的表述,也統一了巴州區內部對政務公開的認識。

沒壓力能叫改革嗎?

在巴州區外,王國旗則感受到“壓力大得不得了”,因為很多人說了“很難聽”的話。他一再強調,白廟鄉“曬裸賬”這種做法,不是改革,只是執行中央的文件。因為中央早就公布實施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但在竹立家看來,巴州區的這一做法當然屬於改革。《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屬於改革性文件,巴州區落實改革性的中央文件,當然屬於改革。尤其是這種文件在其他地區落實得“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巴州區的做法應當被肯定。

“其他地方如果做得好的話,白廟鄉就不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他強調道。

同時,竹立家也表示,“曬裸賬”只是財務公開比較表面的一部分,這種公開,不規范也不科學。錢花完了再公開,意義不大,應該是在討論決定這些錢怎樣花時,就予以公開。財務公開的核心,是預決算公開,尤其是預算案在形成過程中要公開。民主預算是民主的主要標志,核心在於預算過程要民主,不是說僅僅把預算結果公開。

“但不管怎樣,敢於公開,是要肯定的。”竹立家這樣評判巴州區的改革試驗。

公開的意義,在巴中官場被認為是顯而易見的。“財務開支方面清白的,自身過硬,才不怕公開。”巴中市委宣傳部一位官員說。

對於巴中市官員們的這種謹慎和所感受到的壓力,竹立家也表示了理解。“改革有壓力很正常,沒壓力能叫改革嗎?”他反問道。

除了面對輿論的壓力,張映上的壓力還來自現實中的具體操作。據楊開玉介紹,白廟鄉的“裸賬”盡管出了名,但督查組發現,鄉里的工作還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公開的內容不是那麼全面,二是公示欄太小,三是公示的方式應該更接近群眾實際,因為整個鄉里沒幾台電腦,公示內容只放在網上,當地老百姓很難看到,而老百姓無法真正地參與,政務公開也就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當然,就這些問題,一向鐵面無私的楊開玉還是給張映上留了情面,沒有在會上批評他,只是私下提醒他“要規范”。

盡管不願意多說,王國旗還是強調:“李書記推行陽光政務,是不打折扣地執行中央文件,這是對黨的忠誠。”

他記得,李仲彬在上任伊始的講話里就提出:“只要有了陽光,隔閡就會消失;只要有了陽光,誤會就會消失;只要有了陽光,腐敗就會消失。”

正是基於這樣的“陽光”理念,巴中市開始在不少鄉鎮進行政務公開的試點。當時,李仲彬提醒王國旗,“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宣傳,要少宣傳”。

然而一本曬在網上的“裸賬”,最終還是把他們推上了風口浪尖。這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多少令王國旗有些茫然——“按中央的文件辦事,如果這樣都錯了,我們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閱讀全文

與巴中市委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都江堰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46
電子商務概論題庫新浪 瀏覽:827
跨文化促銷活動 瀏覽:174
促銷活動論文4000字 瀏覽:78
電子商務采購模式案例 瀏覽:917
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網 瀏覽:915
服裝游戲營銷方案怎麼寫 瀏覽:249
旅遊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329
商場整體日常保潔策劃方案 瀏覽:64
服裝店鋪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34
某商場元旦期間搞促銷活動 瀏覽:879
裝修公司開盤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551
大唐電子商務平 瀏覽:951
培訓學校招生方案範文 瀏覽:566
年度培訓方案計劃 瀏覽:56
制定人力資源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59
手機游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63
活動策劃方案word 瀏覽:274
寧波果殼電子商務 瀏覽:295
廣東雲圖電子商務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