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銀行存款風險的廣告,請各位大大獻計~~!!
1.體現出自己是國有大銀行,國家信譽。
2.突出自己存款自願、取款自由,自己安全。
3.宣傳非法集資的特點,不受法律保護,暗指其他銀行多付的雖然是現金,但是可能會影響賬戶的資金安全;國家對存款利率有上限,超出部分不受保護。把小銀行多付錢的情況和非法集資的某些特徵掛靠起來。
打擊非法集資的宣傳如下,看有沒有能用的。
一、非法集資的特徵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表現形式
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從目前案發情況看,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二)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三)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
(四)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五)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聯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六)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者地下錢庄進行非法集資。
(七)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八)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
(九)以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十)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十一)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十二)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三、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
(一)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為吸引群眾上當受騙,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二)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後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託理財名義,故意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電子商務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承諾穩定高額回報,欺騙社會公眾投資。
(三)以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路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伺服器設立網站。有的還通過網站、博客、論壇等網路平台和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信息,騙取社會公眾投資。一旦被查,便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四)利用親情誘騙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系,用高額回報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有些參與傳銷人員,在傳銷組織的精神洗腦或人身強制下,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四、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標語口號
(一)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息誘惑(二)珍惜一生血汗,遠離非法集資(三)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夜暴富是陷阱(四)提高風險防範能力,自覺抵制非法集資(五)抵制高息集資誘惑,理性選擇投資渠道(六)樹立正確理財觀念,警惕非法集資陷阱(七)遠離非法集資,建設美好生活(八)防範非法集資,人人有責(九)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警惕貸款、非法融資和非法集資廣告陷阱,謹防上當受騙(十)打擊非法集資,共創社會和諧(十一)打擊非法集資,維護群眾利益(十二)打擊非法集資,維護金融穩定,共創和諧社會(十三)參與非法集資,自己承擔損失(十四)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活動風險自擔(十五)警惕以私募股權投資等名義、提供所謂高額回報的非法集資陷阱(十六)警惕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
『貳』 防止銀行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措施有哪些
加強銀行業員工思想教育,使幹部員工深刻認識民間高息借貸和非法集資的危害性,特別是要加強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增強員工自身免疫力,築牢思想防線,自覺抵制民間高息借貸等不良行為。
一是加強宣傳。利用內部經管網、簡報、板報、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廣泛宣傳民間高息借貸的危害性,教育員工遠離非法高息借貸、融資或集資行為。
二是加強學習。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切實認真組織員工進一步深入學習《銀行業員工職業操守》、《中國農業銀行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處理辦法》、《中國農業銀行員工行為守則》等規定,進一步規范行為標准和職業操守。
三是開展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治理、案例剖析、廉政建設主題實踐、創建「四好班子」、「為民服務創先爭優」、「黨員公開承諾」、等教育活動,結合本單位特點,針對崗位職責開展依法經營大討論,提高員工思想認識,自覺弘揚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勤勉盡職、依法經營的道德風尚。
四是提升水平。縣域銀行業機構負責人要提升教育水平,在組織員工學習教育的手段中盡量多形式、多方法,克服呆板僵化的教育方法,結合員工思想和工作實際加以學習引導,採取講案例、談危害、現身說法、疏導溝通等方法,增強員工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
『叄』 銀行怎樣開展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活動如下:
一、認真組織,加強領導。
為切實做好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支行成立以行長為組長、各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協調、督促各部門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二、加強學習,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通過集中學習、專題培訓等方式,向全行員工普及非法集資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員工對非法集資行為的法律約束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在加強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員工進行小組討論,結合工作實際,從員工所處部門、崗位等實際出發,就如何遵守和落實「禁令」、有效預防和杜絕非法集資案件的發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和交流,以此增強員工風險防範意識,引導員工自覺遠離和杜絕參與非法集資。
三、加大宣傳,向社會公眾提示風險
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條幅、展板、電子顯示屏等宣傳載體,通過張貼、展示宣傳標語、案例展示等形式,向客戶和群眾深入開展宣傳活動,讓客戶和群眾對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和特點有初步了解,增強社會公眾的風險意識,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在活動中,共懸掛宣傳條幅25條、展板21塊、電子顯示屏宣傳21塊,發宣傳資料47000餘份,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通過學習和宣傳,使廣大員工和群眾充分認識到非法集資的危害性,切實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防範非法集資的意識,提高識假防騙的能力,使廣大群眾遠離非法集資,遠離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