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潿洲島 最原始居民是什麼人
幫你查了下: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也是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位於廣西北海市東南36海里的北部灣海面上。南北方向的長度為6.5千米,東西方向寬6千米,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島的最高海拔79米。潿洲島上居住著2000多戶人家,1.6萬多人口,其中85%以上是客家人。潿洲島上面單獨設立潿洲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海城區。島上有名的建築有三婆廟、聖母廟和天主堂等。
潿洲島位於廣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區36海里,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廣西最大的海島。從高空鳥瞰,潿洲島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3℃,雨量1863毫米,是廣西最少雨的地方之一;活動積溫8,265℃,是廣西熱量最豐富的地方。四周煙波浩淼,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岩景觀,以及絢麗多姿的的活珊瑚,都是13萬年前因火山爆發的燒灼形成的。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卧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浪涌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於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游覽區,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並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台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卧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齶的人臉的岩石,叫「洋人頭像」。 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岩出現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台、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岩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
2. 如果向世界宣傳周庄應該怎麼設計宣傳語,五十字左右
可以圍繞周庄的特點和文化、歷史來進行描寫,範文如下:
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庄由原來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系。
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庄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綉、竹器、腳爐、白酒等。
(2)原住民宣傳擴展閱讀
周庄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主要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等。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
深谷幽蘭的昆劇於2001年5月18日被列入世界「人類口述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為弘揚傳統文化恢復重建了周庄古戲台,並與江蘇昆劇團合作常年演出昆劇,讓遊客領略昆劇藝術的特有風采並帶來極妙的藝術享受和難以忘懷的無窮回味。
3. 夏甲其實可能是一名埃及非洲黑人而不是宣傳的阿拉伯白人那樣。所以她的兒子以實瑪利其實也是一名黑人。
這個見解很有探討性,也有一定的道理。既不涉及聖經教義,又有研究的餘地。感謝主!榮耀歸主!
(野驢:是指人不能順服的倔犟性情)
4. 志願者如何向旅客宣傳環保
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志願者們就是以滿腔的熱忱、真誠的微笑和謙恭的態度去感染每一個遊客。因為志願者們的行動贏得了大部分遊客的認同和贊譽,許多遊客紛紛表示希望加入志願者行列,也為青藏高原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由於列車車票緊張,志願者無法保證每天都能購買到車票,列車車廂的宣傳是不定期地在往返格爾木和拉薩的列車上開展的。2006年7月13日,在媒體及各方友人的支持和格爾木車站的幫助下,青藏鐵路列車環保宣傳項目組終於自費購到了七張格爾木至拉薩的硬座車票。這一天,七位志願者拿出了十年來在可可西里惡劣自然環境中培養出的韌性,在車廂中採取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向遊客講述可可西里的環保故事,贏得了遊客們的理解和尊敬,為我國的列車環保宣傳摸索出一條寶貴的路子。到了2006年8月10日,所有志願者都先後登上了去拉薩的列車,在每一節車廂里宣傳環保知識,派發宣傳資料,向遊客講綠色江河,講索南達傑,講保護站,講發生在可可西里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在西藏旅遊時環保注意事項。對車窗外偶爾掠過的藏原羚,遊客大多很驚喜,高呼藏羚羊,這時志願者會及時把口袋裡隨時裝著的粘貼畫拿出來告訴大家藏羚羊和藏原羚的區別,在向遊客講解野生動植物知識的同時把環保的理念融合進去。
到目前為止,志願者回到各自工作生活的地點後,先後在成都、重慶、溫州進行了多場義務演講,廣州和深圳的志願者在廣州至拉薩列車開通之際,到廣州車站站台進行宣傳,青藏鐵路環保宣傳的理念在許多城市中得到延伸。
四川藏內羌地區鄉村旅遊的污染水和垃圾處理調查中國西南山地快速的旅遊發展與脆弱的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正在加劇,為了保護江河上游的生態環境,同時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的旅遊業持續發展,「綠色江河」對四川藏內羌地區鄉村旅遊的污染水和垃圾處理進行了調查。調查中,「綠色江河」在對遊客進行宣傳教育的同時,對旅遊村寨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進行了一定的資金投入,以促進該地區的旅遊與人居環境的協調發展。
在尊重並協調當地人意願的基礎上,「綠色江河」選擇了幾個旅遊的民族村寨修建了垃圾和污水處理的小型示範設施。經過前期准備和調查後,他們將岷江上游處於旅遊開發初期的藏(羌)族村寨作為示範工程的項目點,並利用志願者的專業優勢,選擇1~2個村寨中2~3戶開設家庭旅館的家庭,對廁所等接待設施進行改造,建立相應的小型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幫助村寨的家庭旅館建立適用經濟處理技術示範工程,以鼓勵村民參與設施建設和後期管理,實現節能、清潔的旅遊設施示範,從而協助政府進行示範工程的推廣。
5. 加拿大民族服裝(最好文字+圖片),特色食品 、歷史相關方面的宣傳介紹。
在1982年憲政法案第25和35節中所認定的原住民族群,分別是第一民族、因紐專特人以及梅蒂屬人。
根據2006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總人口超過1,172,790人,其中包含3.8%的原住民人口。這些人中有698,025名第一民族子嗣,389,785名梅蒂斯人和50,485名因紐特人。加拿大的國家代表人員包含原住民國族聯合議會,因紐特團結組織,梅蒂斯部族議會,加拿大原住民婦女協會,全國友誼中心協會和原住民族國會。在做為當地原住民的意見代表上,某些人並不認可他們。那些當地人比較傾向依賴自己的傳統律法以及管理,並且依傳統法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