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演講稿
誠實守信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一貫提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並身體力行,把此提到為人處世的一個規范和准則。一代哲人陶行知先生,曾稱贊「傻瓜種瓜,種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華」。當今,在這個充滿金錢物質誘惑的世界面前,有部分原本坦誠純凈的目光開始變異,或迷惘、或貪婪、或狡詐虛偽。在這些人眼裡,「誠實」只是窩囊的別名,「正派」只是無能的表現,而「奉獻」則是傻瓜的事情。於是,追名逐利取代了廉潔奉公,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取代了艱苦奮斗,弄虛作假取代了坦誠老實;真誠待人,實在做事,敬業勤奮,被看作不知時務,缺心眼的痴子、傻帽、窩囊廢,在有些人心目中是非含混,黑白顛倒,使坦誠實在的人遭到不應有的傷害,致使哄騙、蒙騙、誘騙、詐騙、拐騙等欺騙行為以及說假話、編瞎話、欺上瞞下現象幾乎隨處可見,商場假貨泛濫,官場形式主義、浮誇風屢禁不止,民間坑蒙拐騙無孔不入。這些都與誠實人不能被現實接納、推崇有關。總書記的倡導告訴我們,要下大力氣宣傳公民道德規范,還要在社會文明問題上出題目、做文章,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定要抓好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文明建設,使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都能與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接軌。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與針對性。
當今我國改革和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要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欺詐耍滑與事無補而有害,只有實幹才能克服困難,加快發展,奪取勝利。為此,我們要大力弘揚「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的三老作風,努力營造支持、保護誠實人的良好氛圍,讓其充分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社會的愛護,使誠實人能夠實實在在地干成事業,踏踏實實地干好事業,真正讓其流汗而不流淚,吃香而不遭殃,使誠實之人無怨無悔。首先要從領導幹部做起,率先講正氣、講誠實、遵紀守法,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堅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對規矩本分,與人為善、以誠待人者要予以尊重、保護、使其得到實惠。對不誠實的失德失信、搞歪門邪道之人課以重罰,使其得不償失,付出沉重代價。只有這樣,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良好風氣,才能越來越濃,社會風氣的好轉才會有明顯的進步。
在社會的變革年代,在物慾面前,在喧囂聲中,惟有堅持誠實,才能以不變而應萬變,堅持誠實,就是守住本分,堅持誠實,就是守住靈魂,堅持誠實,就能把握自己,誠實,是人的最大保護傘,最有力的護身符。這些源於誠實之人於人為善,遵紀守法,不說謊,不作假,不搬弄是非,仰天不愧於天,俯地不負於地,心底坦然天地寬
㈡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演講稿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有時道德是一種感恩。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道德,是春天的花兒,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榮辱感的民族。在我們的社會里,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則,社會和諧不起來,經濟發展不起來,民族精神振作不起來,國家也強盛不起來。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應當成為每個公民應有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
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倡議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積極追求上進,明辨是非;在學習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儉節約,節約水電,不攀比;在平時熱心為同學服務,大膽創新;在行動上堅決反對有損民族形象的丑惡行為,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校規校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把「八榮八恥」作為心靈的准則和行動的指南,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道德是我們擁抱在懷中的一道絢麗的彩虹,只要它一現身,便會帶給我們雨過天晴的喜悅與歡欣不是嗎?當我們和別人鬧矛盾時,道德會讓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主動和對方言和;當我們自暴自棄時,道德會幫助我們找回自我;當我們悲觀失望時,道德會使我們振作,從而走出那愁雲密布的黑暗;當我們受到挫折、失敗時,道德會促使我們奮勇前行,堅信「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當時代的使命降臨時,道德又會使我們抱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勇敢地、毫不畏懼地承擔起一切……可以說,道德是我們生活的立足點,也是我們生命的支撐點。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㈢ 關於道德的演講稿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當春回大地的時候,重抬道德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與社會同生。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人們時常感嘆生命短暫,時光來去匆匆,誰都渴望和平安寧的生活,誰都期待陽光燦爛的景色。然而現實卻難隨人願。走出校園,充滿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竊、吸毒、貪污、受賭;弱者無肋,壯力血流;大街污水滿地,人嘴臟話漫天…… 凡此種種,讓人感覺道德巳被扭曲,人進已經喪失。
三月的一天,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我家門口的三岔路口上,兩位滿頭日發的老人攙著一位同樣衰老的病人走來,病中的老人低著頭,垂下的一絲絲白發在風中飄動,兩腳拖在地面,劃出一道道印痕,隨後趕來的一位老婆婆雙手不停揮動,招呼著來往的車輛,喪地呼喊回盪繁體的大街上:「救救他吧!救救他吧!」可是一輛接一輛車從老人身邊絕塵而去。我分明看見,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悲衰。還有一次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南京一時很久未出門的老夫婦興致勃勃來到市區,准備好好看看家鄉這幾年來的變化,怎料因行動緩慢被走在身後的一位年輕市民拳腳踢和辱罵,氣得老大悲憤欲絕,以頭撞牆,走老伴的勸阻下,才顫抖著離開了這傷心之地。令人揪心的一幕幕讓人恐不信吶喊:良知何在?道德何在?
假如長此下去,可以設想:世態炎涼,人間冷淇,社會大亂,人心變態,身臨其境,人人自危。無數先烈壯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善良的眾呼喚著正義現身,呼喚著良知發現,更呼喚著道德回歸。
一位哲人說過:「道德普遍被認為是人類最崇高的目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道德是國家民族興旺的基礎,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樑,一個民族應該有一個民族的孔繁森,李素麗更是道德的表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眾展示了忘我為民的風貌,如一縷春風,暖人心。
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鮮花盛開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滿的生活必須創造和擁有以人與人的道德標准為標志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加強法制建設,遵守市民公約,請相信,藍天、白雲、陽光、雨露、幸福。和平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㈣ 求一篇學生道德宣講的總結稿
×××學習十八精神宣講活動工作總結×××:為了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按照×××關於開展黨的十八大精神大宣講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鄉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現將開展活動的情況總結於後:
㈤ 關於道德的演講稿600字 謝謝
外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美;華麗的外衣並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美在於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就擁有了一切,關愛、溫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如果用道德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
在班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其中測試那天,我們都被緊張的氣氛淹沒著,空氣也凝固起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第二場考英語時,監考老師發現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誰吐了痰。是誰?這個同學失去了最純朴的美——道德,他丟失了一切。也許他沒在乎這件小事,隨意的,可從這件小事中卻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單單毀壞了自己,也丟失了一顆無價珍珠——道德。
美在於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隻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慢慢地往後滑,越滑越快,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任何價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靜,溫飽而平庸;如果我們要想成功,就要有奮斗目標,就好好拿穩這塊無價寶石,掌好這只船槳,不應該隨意虛擲,稍不留神它就離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
有這樣一位60多歲的農場主,他種了600多公頃土地,盡管平時非常忙碌,但他堅持參加贊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協會。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還參加義務募捐活動,收入用來為青少年治療眼病。「人們最大的快樂來自於對別人的幫助。」這位老人既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這也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更是一筆無法比擬的財富。擁有道德是快樂的,是美好的。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朴的美,它會給我們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店錄取員工,又許多大學生都來應聘,卻意義淘汰了。當輪到一名沒有大學生文化高、學歷偏低的年輕人時,他看到地面上有許多廢紙,便順手拿起扔進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為這看似平凡的舉動是他被錄取,其他大學生看不起這小事,把道德遠遠拋在了一邊。從中我們看到了道德有時也會使你邁向成功的大門。看一個人並不是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永遠記住:美在於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㈥ 道德風尚宣傳稿40字,拜託了(ω`)
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創文明校園,譜世紀新聲。
團結友愛,嚴肅活潑;鑽研進取,求實創新。
普及文明用語,提倡禮貌待人。
共建美好環境,同創文明校園。
文明用語人人講,校園之內處處春。
樹立環保意識,反對白色污染。
惡語一出話傷人,好話一句暖人心。
講好普通話,溝通你我他。
㈦ 五百字左右的關於道德的演講稿!!!急!!!
尊敬的領導、同事、朋友們:(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里參加演講活動,我的心裡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的身旁。
道德是什麼呢?是文明?是誠信?是感恩?還是責任?是啊,這些美麗的詞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著道德。但是我要說,道德絕不僅僅是這些。在我的眼裡,道德宛如山間的涓涓細流,雖然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偉壯觀,但是能默默地潤人心田;好像顆顆細小的沙礫,雖然沒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卻能成就萬丈高樓。
道德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之一,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它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所產生,又為鞏固和發展這一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服務。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們在道德取向和價值取向上呈現出多樣性特徵。這一特徵表現在榮辱觀上,既有佔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觀念,又有西方資本主義觀念的影響和滲透,還有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思想的殘余。他們互相交織,共同影響著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因此,胡錦濤主席提出,要教育我們的黨員幹部、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為榮,以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為恥。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道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新亮麗,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舒暢。當我們漫步在清潔而美麗的清水綠堤,是道德讓我們享受著那裡的鮮花、綠樹和青草;當年邁的老人擠進公共汽車,是道德讓他們擁有了座位;當放學時幾百名學生一齊湧出校門,是道德使機動車繞行或停止行駛,讓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成長,就會在哪裡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的身邊開滿道德的花朵,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芳香宜人。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㈧ 關於道德成長的演講稿
今天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中國之聲」頻率的「今日論壇」節目中聽到了這么一條消息:教育部對高考加分制度新的適用標准——對道德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可以加分,最多可以加20分,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已經對此消息作出了贊同性的回應。對此消息的支持者認為教育部出台此文件,將以「道德標准|」作為知識的一種新的評價標准,是一個進步,最好的例子就是對象「劉海洋潑熊事件」這樣的學生,雖然達到了知識評價標准,但是卻達不到道德的評價標准。反對者認為道德不好量化,在路邊揀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人道德高尚還是見義勇為,英勇受傷的人的道德高尚?而且由於男女生之間的天然生理差異,可能導致一種無形中的不平等,比如有些表現道德高尚的行為,比如見義勇為一般男生出手的可能性大於女生。此種觀點其實也就說果道德可以量化後,分數化後,這種以道德為評價機制的加分制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我聽到以上的觀點後,發覺他們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忘記了談論此問題的根基。其實這個消息的邏輯核心詞是:道德上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加分。其邏輯首先是道德上有突出的貢獻,然後才可能經過一系列的評判,認定,最後導致是否加分。因此無論加分與否都要首先認定學生的道德。但是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當有人落水,某人英勇救人,我們可能稱其道德高尚,但是假如當他問被救者開價要錢時,他還道德嗎?任何行業都有其所謂的道德,這里指的到底是那種道德?當某人落水,周圍的人都又不會游泳,他們沒有作出捨生取義的行為,難道他們就不道德嗎?在我們國家,我們可能視同性戀行為不道德,視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不道德,但是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言,對於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群體來言,他們認為他們是非常的道德的。因此道德並非一個先在的物體,一個哲學家口中的形式,因此我們並不能用具體的行為與之相比較,然後的出高,中,低的劃分。 道德其實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地方化的知識,它具有民族性,區域性和社群性的特點,因此普遍的,大寫的道德存在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即使有那也只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偽道德」,正如羅蘭夫人在上斷頭台時曾仰天長嘆到的:正義,正義,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當甲為一行為後,乙指責其不道德時,乙只不過是以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強奸」了甲的道德而已。因此道德實在論是值得懷疑的,我反對道德實在論,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的群體之間會有不同的道德,他們有自己的「活法」,從而不斷的創造著自己的文明。道德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理想,一種抱負,一種「修,齊,治,平」的理念,是體現在行動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古人從來都不會要求或者強求大家道德一致,思想一致,因為道德是一種內心自省的東西,靠的是「一日三省」的執著,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應該過多的用道德話語評價法律或者政治問題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同時他們又是盲目的,是「無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民主不是萬能葯方,多數人不一定就是對的,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原因。因此假如本文開頭說道的消息在今年的高考加分制度中真的實行了,那麼我想問問:「道德有突出的貢獻」中的「道德」是誰家的道德?它到底價值多少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自中央2001年9月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我市立足基層,注重養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把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規范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貫穿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有力提升了全市城鄉文明程度,涌現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的道德模範。他們當中有誠信經營、誠實為商的典型,有奉獻山區、創業富民的典型,有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典型,有助人為樂、熱心慈善的典型,我市公民道德建設呈現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生動局面。去年,我市根據中央文明辦的部署開展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李學生、徐建威、鄭雪君、傅開其等來自基層,在平凡崗位熠熠閃光的模範們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公民道德的特點,其中李學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鄭九萬、盧丙會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今年,作為中央文明辦開展的一項重要文明創建活動,從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和1999年以來受表彰的100個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活動。為了進一步弘揚正氣,樹立榜樣,營造氛圍,市文明辦結合實際情況,對我市的「道德模範巡講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組織部署,從7月到8月,伴隨著「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甌越大地的道德新風撲面而來。
道德巡講活動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邵占維指出,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溫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國旗出席溫州市「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啟動儀式並作重要講話,就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市文明辦做出周密安排,在巡講團成員組成、演講稿撰寫、專題網頁製作及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都給予大力支持,廣泛發動,並進行了精心准備,巡講團每到一地,都得到了熱情的歡迎和有力的配合。各地黨政領導全程陪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平民楷模以鮮活故事感動無數人,如今藉助道德巡講,這份感動人的道德力量再次滌盪心靈。「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巡講報告活動運用報告會、網路互動、電影等多種傳媒渠道,將道德模範感召力傳及全市11個縣(市、區),全市有近18萬人以各種形式聆聽了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甌越大地又一次涌動起愛與被愛、感動與被感動的熱潮。
這是一次道德魅力的展示,這同樣是一次心靈世界的洗禮。新溫州人李學生在呼嘯的列車前舍己救童,幾秒鍾的壯舉,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捨生取義」的悲壯之歌;孝順少年徐建威堅持十年采葯救父,從不言放棄,用稚嫩肩膀支撐起卧床的父親和家庭的信念;記者鄭雪君對親人、對朋友、對社會包含愛心、充滿大愛的溫情奉獻;消防兵傅開其愛崗奉獻,為了人民財產和戰友生命的安全,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崇高的人生追求……
以一己之力,向社會輸送融化心靈的溫暖;以平凡奉獻,向人們傳遞流淌在身邊的感動。這些可信、可親、可敬、可學的故事不僅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也向世人證明溫州在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也蓄積了新時代的道德力量。
巡講報告會上,模範們用質朴的話語來回顧他們的人生歷程;網路視頻中,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模範們質朴的品質。此外,巡講期間,反映全國見義勇為模範李學生事跡的電影《草根英雄》在百家企業和社區放映;表現敬業奉獻模範鄭九萬精神的影片《村支書鄭九萬》在百個村莊回放;再現孝老愛親模範徐建威故事的電影《不能沒有爸爸》在百所學校感動萬名師生。樂清、永嘉、平陽、文成、蒼南等地還將巡講活動全程錄播後,刻錄成光碟免費下發到機關、軍營、學校、企業、街道、社區、農村,使更多的人融入到感動之中。
據市文明辦統計,全市各界有1萬多人現場聆聽了報告會,有8萬多人通過網路視頻觀看聆聽,3萬多人以光碟形式觀看和聆聽了報告會,另外,有5萬餘人觀看了《草根英雄》、《村支書鄭九萬》、《不能沒有爸爸》等以道德模範事跡為藍本拍攝的電影,通過大屏幕感受到了模範的力量。
模範的故事和感言像人生路上的盞盞明燈,引領社會在道德之路上前行,人們用掌聲、贊嘆、評論、眼淚來表達內心的感動。「感動」在巡講中成為主線,是模範身上道德的力量,也是人們對他們的表彰和感謝。在「感動」與「被感動」的互動中,公民道德標桿指引下的和諧社會關系被進一步建立。
當大屏幕中的李學生為救孩子,倒在金溫鐵路的里程碑旁,不少觀眾都潸然淚下。「李學生出事的時候,我們也跑去鐵軌那邊了。」年輕的安徽小夥子吳臣激動地說,片子讓他再次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也有一種當平民英雄的沖勁。「打工的挫折,我們都經歷了,他跟我們一樣真實。」河南老鄉李建龍來溫務工9年,經歷了李學生融入溫州的喜怒哀樂,他說自己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李學生未完成的事業。
「我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大愛。回到社區,我會通過網站論壇等載體與更多的人分享。」瑞安風荷社區的代表吳海燕聽完報告會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說:「平時英雄模範只在電視里見到,今天面對真人真事,我感覺到震撼和敬重,特別是孝老愛親模範鄭雪君的演講,她的高尚品格為現在的獨生子女提供了學習的標桿。」
「傅開其的奉獻精神可歌可泣。」參加我市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黃尚凡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聽完傅開其身為消防官兵,在大火中不顧個人安危,援救戰友,導致身體終身殘疾的事跡後,這個即將開啟自己人生道路的學生,想到自己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和理想奮斗,「我明白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要樂於為他人所想,敢於奉獻。」
一個個鮮活事例,一支支道德標桿,一筆筆精神財富,寓於平凡的崇高喚起了人們內心的感動,喚起了人們對於公民道德的認同和追求。正如曹國旗在巡講活動啟動儀式上所說的:「這些道德模範以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譜寫了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絢麗篇章,對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文明新風,激勵和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我市新一輪的跨越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感召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在社會上,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持續推進文明出行「23456」工程,深化「倡導文明出行,提升溫州形象」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我這三十年·文明在我身邊」徵文評選活動,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在社區,積極組織開展「社區鄰居節」、「孝敬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在農村,啟動「十鎮百村種文化」活動,深化「雙千結對共建文明」活動,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未成年人中,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3510」工程,編輯出版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等一批作品集,加快百堵文化景牆建設,積極營造「知榮辱、揚美德」的青少年良好成長環境。在新溫州人中,深入開展「情暖溫州、共創和諧、共享文明」活動,切實提高新溫州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創業熱情。此外,新聞媒體結合各自特點,開辟、開辦了反映公民道德建設的專欄和專題節目,形成濃厚輿論氛圍,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深入發展。公民道德建設在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㈨ 關於宣傳班上的道德標兵樂於助人演講稿1000字急需!!!!
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一,在以「和為貴」為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基本精神所體現的道德關繫上,有力地維護著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和諧統一。揚棄傳統倫理道德觀中夾雜的封建宗法成份,實現其中倫理關系在道德上的義務的要求,反映人們對和諧、融洽環境的追求。
如今發展市場經濟,講究的經濟生活中的競爭,也離不開「助人為樂」美德的弘揚。這個 社會會出現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發生工作或生活的困難,會出現比較貧困的人群,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也會出現相當數量的下崗失業者,這些人群都需要別人伸出援助的手。
樂於助人,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希望在經濟活動、社會生活中處於互助、互愛、互幫的人際關系的情感意願;另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自己與他們良好社會關系的追求。「助人」以後,既幫助了別人是一種價值實現,又體現了一種自尊。鄧小平同志所極力推崇的黨的優良傳統中的「先人後已」、「自我犧牲」、「大公無私」精神,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助人為樂的美德是完全一致的,這些都應成為在改革開放的新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的時代精神。
我們贊賞許多美德:勇毅、勤奮、坦誠、謙遜。閃爍這種種美德光輝的行為都不止一次讓我們的青春熱血沸騰。但若靜心思忖,「最贊賞同學什麼品質」?我們的確會工工整整地寫上「樂於助人」四個大字。是啊,當我們還在媽媽懷抱的時候,就諳熟了司馬光砸開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們羨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機智,更贊美他助人的美德。這之後,從金庸筆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俠,到《悲慘世界》里悲天憫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著我們純真的心靈。這其中,最強烈感召我們的當然還是平凡而偉大的雷鋒:「哦,必須把趕路的大嫂護送到家,現在是夜深、雨大、路遠、泥濘!」《雷鋒之歌》的節奏敲擊著我們成長的步點。我們形成了一種理性的信念:「助人為樂」是人類文明綻放出的燦爛花朵,「助人為樂」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
我們班上也有這樣樂於助人的同學,他就是某某。雖然平時說話不多,這一點可是全班同學公認的。
有一次班隊課,上課前沈老師讓我們帶一些安全標志。有許多同學忘記帶來了,而且現在我們中午吃飯在學校里,不回家去,所以大家都只好乾著急。可是,他卻帶了許多,於是,許多同學擁了過去,向他借。有的甚至害怕遲了會借不到,那麼上課的時候就會被老師批評了,所以就擠過去搶著拿。他看到這樣下去可能會發生事故的。於是,他就大聲說:「別急,別急,大家不要急,慢一點,讓我一一借給你們,大家都有。」大家聽了這話,才紛紛把手收了回來。他站了起來,把手裡的安全卡片兩張一個人地借了出去。漸漸地,他手中的卡片越來越少了,身邊的同學也漸漸散開了。到了最後,他手中還有一張卡片,身前還站著一位同學。怎麼辦?借給他自己就沒有了,不借給他吧,那他怎麼辦?怎麼上課?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把最後的一張卡片借給你,不過你畫好了以後一定要馬上還給我。」「知道了,謝謝你!」正在這個時候,上課的鈴聲響了起來,大家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上課後,老師請沒有安全標志的學生站起來。他只好站了起來。老師批評了他,他一聲也不響。在畫安全標志的時候,他與同桌拼了一張,很不方便。
一下課,我就走過去問他:「你為什麼不對老師說明,為什麼要把最後一張都借出去呢?」「我是沒有安全標志了,當時我也想過不借給他,可是我一看到他那焦急的眼神,就不忍心了。再說我回家還可以去畫呀!」我被他的話感動了,說:「你真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學生啊!」
㈩ 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提升公民道德素養》為題的發言稿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大家好!
從小,家長和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怎樣才算是一個
有道德的人呢?
孝敬長輩、尊敬老師,熱愛勞動、勤儉節約,遵紀守法、文明禮貌
……
是做一
個有道德的人必備的條件。
在全球氣溫變暖的今天,
我覺得關愛環境、
倡導低碳
生活,是每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盡的職責。
那麼,
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保護環境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用紙時,
一面用完
不要扔掉,背面還可以用來打草稿,打完草稿,還可用來折紙,即便是廢紙,還
可以回收到造紙廠進行循環利用。開車也一樣,少開車,多走路,既能減少二氧
化碳排放,又能鍛煉身體。塑料的危害可大了,所以我們要盡量使用環保袋。
隨手關燈、
隨手擰緊水龍頭、
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筒
……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
支持,從我做起,從生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一根筷子易折斷,那一捆呢?環保也
一樣,光靠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麗。
同學們,還等什麼,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保護地球吧!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讀《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發言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是《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當全世界日益關注地球變
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等全人類的環境問題,
「環保」二字就成
了我們的重心。
大家都知道,現在「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我們時常會說要低碳生
活。
那麼什麼是低碳生活?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做到低碳
了呢?
其實,
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
從而減低碳,
特別是二
氧化碳的排放,
為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做好環保和節能工作。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
愛護綠化、合理利用能源,循環利用資源,努力降低碳排放量,那麼我們的天會
更藍,草會更綠,空氣會更新鮮。下面我提出幾點建議:
1.
拒絕一次性餐巾紙、
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紙杯,
因為以上紙製品的製造離
不開樹木,這樣做既可以保護森林,又減少能源消耗。
2.
少乘電梯,多走樓梯,家住六層以下的人最好不要乘電梯。
3.
寫過字的紙可以再次利用,把背面用做算草,減少筆記本和紙張的使用。
4.
提醒爸爸媽媽少開私家車,
出行盡量選擇步行或搭乘公交車,
這樣不僅可
以鍛煉身體,也是低碳生活的一種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