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甘肅平涼如何推廣「喜事新辦」
2018年8月17日,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來自甘肅平涼崆峒區的丁玉蘭跟隨新郎參加集體婚禮,她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說:「幾乎沒要彩禮錢,彩禮是個面子活兒,兩個人在一起把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強。」他們小兩口還打算將省下來的彩禮錢用作創業資金,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
「我們村『紅白理事會』倡導的不盲從攀比、減少奢華排場等新風尚,確實減輕了農民負擔,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村社便民事務用房裡舉辦婚喪嫁娶、滿月、升學、祝壽等事宜。」今年43歲的崆峒區崆峒鎮太統村村民楊世忠說,自己為母親過壽時,依照理事會規定,限桌20台,煙的價格不超過10元,酒則不超過30元,花銷與酒店相比減半,喜慶的氣氛絲毫不減,又經濟劃算。
在中國農村,天價彩禮屢見不鮮。近年來,甘肅平涼、慶陽等地農村更是天價彩禮的重災區,彩禮錢從8萬至20萬元不等。平涼市委常委、崆峒區委書記陳鐸介紹說,「高價彩禮」嚴重影響農村家庭和諧和村民的幸福感,該區「紅白理事會」向陳規陋習宣戰,倡導節儉辦事。
崆峒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曉紅說,移風易俗工作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崆峒區下功夫革除部分區域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天價彩禮」以及薄養厚葬等陋習。
近年來,崆峒區建設鄉村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和民俗文化,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崆峒好人」「和諧五星」「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開設「我們眼中的文明新風尚」宣傳專題專欄,編排反映「抵制天價彩禮」的現代眉戶劇《彩禮風波》。
❷ 甘肅途經影視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甘肅途經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8月公司位於甘肅省庄浪縣中寧北街,公司前身是庄浪縣途經影視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9月)。公司員工全部由影視專業畢業大學生組成,團隊富含朝氣,作品表現形式新穎創意十足。公司主要業務范圍:高端企業宣傳片、政府專題片、微電影等影視節目拍攝製作。目前出品的作品有:《築夢家園》微電影主要講述發改局移民搬遷工作。《為了親人的健康》微電影主要講述一位鄉村醫生身邊的故事。《金秋細雨潤山鄉》微電影講述當地工會幫扶困難大學生姐弟上大學的故事。《收獲》微電影講述一位村支書帶領村民種蘋果致富的故事。等其他一些優秀的企業宣傳片。
法定代表人:張之焱
成立時間:2016-08-02
注冊資本:1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208252000086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水洛鎮中寧北街
❸ 平涼市是那個省的
甘肅省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❹ 2000年天水市麥積區和平涼市崆峒區的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是多少
平涼市傾力打造旅遊文化品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2009年全市接待遊客35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8%和99.6%,創歷史新高。
去年以來,平涼市從打造旅遊文化品牌、擴大市場規模、旅遊產業優化升級入手,投資4.6億元,建設旅遊項目43個,實施了崆峒山景區綠化美化、國家地質公園遺跡保護、香山頂環境治理、人工瀑布和索道下站停車場改擴建等工程。靜寧縣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園完成了愛國主義教育長廊浮雕、毛澤東舊居維修等工程,景觀面貌煥然一新。雲崖寺、大雲寺、荊山森林公園以創建國家4A級景區為契機,全力打造硬體設施,完善軟體服務,提升景區的綜合服務水平。與此同時,平涼市委、市政府牽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旅遊促銷活動,先後在陝西西安、寧夏銀川以及蘭州等城市舉辦「神奇崆峒·魅力平涼」大型旅遊宣傳推廣活動。目前,平涼市推出的崆峒山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謐文化、成紀文化、蓮花台祭天文化、周文王靈台文化等旅遊品牌,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❺ 平涼市有什麼發展規劃
《平涼市"十一五"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已經市政府審定通過,於2006年5月17日印發組織實施。該《規劃》分析了"十一五"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基礎和環境;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確定了建設重點,提出了保障措施。建設重點主要有八項:
(一)培育10大類特色專業市場
1、活畜交易市場。全市生豬存欄45萬頭,生豬資源豐富。"平涼紅牛"百萬頭基地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以靜寧、庄浪兩縣為基礎,分別在兩縣及崆峒區各建一個生豬交易市場。在崆峒區、靈台縣各建一個活牛交易市場。
2、牛羊肉交易市場。在崆峒區建一個牛羊肉交易市場,依託當地資源,發揮交通便利和少數民族善於加工販運牛羊肉等畜產品的傳統優勢,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檔次,拓寬精細加工領域,擴大交易覆蓋面,走販運、屠宰、加工、冷藏、銷售一體化的路子,使我市發展成為西北地區名列前茅的牛羊肉集散地和交易中心,進而輻射全國和國際市場。
3、日用百貨批發市場。以崆峒區為中心,在鞏固和完善現有平涼商城、沙港巷等批發市場、商場的基礎上,新建3-5個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日用百貨批發市場,面向東南沿海大力招商,使之能夠較深地輻射隴東、西海固及天水。其它六縣也要各新建1-2個百貨綜合批發市場,輻射當地農村市場,各鄉(鎮)要在現有集貿市場的基礎上培育和開辟相對獨立的日用百貨零售區。
4、果品蔬菜市場。我市是甘肅省主要的林果、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我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平涼金果"已被國家注冊。隨著退耕還林、生態農業建設,在崆峒區建三至五個、其它各縣分別建一個較大型果品、蔬菜批發市場和果品冷藏庫,提高檔次,擴大輻射面,促進果菜生產的商品化,形成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生產和販運相結合的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
5、特色小吃市場。我市傳統風味小吃市場比較興旺,品種繁多,同時追求飲食營養化、風味化已成時尚。依託崆峒區同樂園、四中巷飲食市場,各縣分別再新建一個風味小吃市場,繼續挖掘和創新,增加品種,提高質量,改善服務檔次,繁榮豐富我市飲食市場,推動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
6、建材及裝飾材料市場。充分發揮我市石灰岩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柳湖建材市場、鋼材市場和木材市場為依託,完善和提高現有建材市場,擴大交易范圍,採用多種交易方式,提供系統化和多功能服務,吸引更多的客商和企業進入市場,逐步建成區域性建材及裝飾材料交易中心。
7、傢俱市場。國際傢俱匯展中心、平涼傢俱城、天豐傢俱城、萬國傢俱城等傢俱市場已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增加花色品種,擴大幅射范圍,提升傢俱檔次,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
8、葯材市場。我市中葯材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華亭關山一帶葯種繁多,而且質量上乘。依託華亭、靈台、庄浪葯材種植基地,建設大型葯材交易市場,使我市成為隴東地區中葯材交易中心。
9、人才勞動力市場。重點建設發展各縣(區)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加強勞務輸出和就業培訓,建成以勞動力和人才資源、用工需求信息庫為主要內容的人才資源信息網路;健全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失業保險等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和網路,提高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的能力。
10、高科技產品市場。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開發新產品,研製新工藝,以東部教育園區為依託,以科技文化為特色,集電子、通訊攝像等數碼科技產品及圖書音像製品於一體建成平涼科技一條街,努力培育高科技產品市場。
(二)建設10個繁華商業區
全市要在抓好一、二產業的同時,根據各縣的資源優勢,加大第三產業投資。用5年時間,平涼城市規劃區內要建成以玄鶴廣場、南門什字、新民路、解放路為中心的四個大型繁華商業區。其它各縣也要建成一個繁華商業區,形成集購物、觀光、餐飲、娛樂一體化的城市街景。
(三)培育20戶內外貿骨幹企業
新世紀商廈、世紀金鼎購物中心、中山商場、平涼商城、興盛沙港批發市場、柳湖建材批發市場等企業具有設施完善,貨源渠道穩固,地理位置優越,企業信譽良好,消費群體眾多的優勢,已成為我市商貿骨幹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基礎上,用三至五年時間,培育扶持10戶內貿骨幹企業,理清發展思路,擴大市場佔有率,強化經營管理,在擴外延上規模的同時,挖掘內部潛力,真正發揮骨幹作用。
外貿企業重點培育支持苦杏仁、核桃等乾果深加工;牛、羊肉等符合國際出口標準的肉類加工;革製品、地毯等輕工、工藝產品加工;方便麵、罐頭等食品加工;切紙機、印刷機、疏水閥、緩沖器等機械製造;優質果品及深加工以及草產品加工等7類骨幹企業10戶。在現有出口創匯規模和出口供貨企業的基礎上,依照國家進出口商品目錄,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的檔次和規模。
(四)打造10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名牌產品。
重點開發培育平涼杏仁、平涼紅牛、平涼金果、崆峒切紙機、雅虎皮革、華亭核桃、牛排湯罐頭、亞麻、地毯、果汁10個名牌產品,使這些產品在三至五年內形成一定規模和檔次,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
(五)培育5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1、以崆峒區、華亭縣、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為重點,建立苦杏仁、乾果出口生產基地。
2、以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靜寧縣為重點,建立雜糧豆出口生產基地。
3、以崆峒區、華亭縣、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為重點,建立牛羊肉、革製品出口生產基地。
4、以靜寧縣、庄浪縣、崆峒區、崇信縣、涇川縣為重點,建立優質果汁出口基地。
5、以機電企業為依託,以疏水閥、切紙機、緩沖器、機床附件等產品為重點,建立機電產品出口生產基地。
(六)完善4大配套服務系統
1、新型業態服務系統。鼓勵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餐飲服務業。提高企業連鎖經營的規模化和規范化水平,重點規范和完善超市、商場、便利店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中心,逐步發展現代物流園區。崆峒區要規范完善3-5個大型超市,各縣也要建設1-2個大型超市,使我市商貿業逐步上規模、上檔次,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餐飲業服務系統。餐飲業的發展要控制總量,提升檔次,體現特色,更具有文化內涵和民族地方特色,為豐富我市人民生活和發展旅遊產業服務。一是對地方傳統風味小吃、名菜、名點繼續大力探掘、繼承、創新、發展,向廣大消費者廣泛宣傳和推薦,擴大影響和提高知名度,走品牌戰略之路。對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的名菜、名點和風味小吃增加一些經營網點,並將其推入上檔次的賓館、飯店、酒店食譜,引導大店、名店到區內外設點;二是大力提升現有酒店、飯店的檔次,在抓好硬體改造的同時,重點下功夫搞好軟體建設。避免趨同性,突出各自特色,使平涼飲食業更顯民情,培育一批確具實力,有較大接待能力,具有濃厚文化意味、民俗風情、獨特烹飪風格、一流服務水準的名店,適應我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遊產業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三是餐飲界要廣泛開展技術交流和合作,實行"走出去"再"引進來"的辦法,加強烹飪、服務、管理人員的技術學習和業務培訓,使餐飲業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
3、社會服務業系統。一是對賓館、飯店、洗浴、照像等服務業繼續發展提高,運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服務方式進行改造,全面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檔次;二是不斷開拓社會服務業消費的新領域,圍繞發展社區服務,提供便民利民服務,大力發展信息服務、咨詢服務、家政服務、機關後勤服務等新領域,探索開拓一些尚未開展的服務項目,擴大就業門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4、旅遊業服務系統。以崆峒山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配套搞好王母宮、龍泉寺、雲崖寺、古靈台、成紀文化城等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擴充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系統服務設施,圍繞旅遊景點,興建一些上檔次的綜合服務網點,設立我市特色產品專櫃,提供游、購、娛一條龍服務,使海內外遊客在觀光旅遊的同時,能品嘗到我市特色名優小吃,住得稱心,玩的開心,購物方便。把平涼真正建成在全省乃至在西部地區有一定影響的旅遊勝地,吸引更多的客商觀光旅遊和洽談經商,架起平涼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平涼的橋梁。
(七)培育4大特殊行業
拍賣業、典當業、舊貨交易和二手車交易等特殊行業在我市剛剛興起,交易秩序還不夠規范,在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積極培育這些新興行業,引導和鼓勵他們健康發展,繁榮我市商貿流通業。
(八)實施"萬村千鄉"工程
按照商務部制定的"農家店"建立和改造標准,從2005年開始,力爭用三年時間在我市試點縣(區)內改造和培育300家"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路,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促進城鄉商品流通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