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隆林革步韋氏是從哪遷來的
韋氏族譜
覃世衡 編著
二00五年八月
前 言
古人雲:木猶有本,本固而葉始蕃;水尚有源,源深而流斯遠。是故有子以務本為先,曾子以追遠為重。忘所自出則高曾而上等諸路人,昧所分支,則曾元而外視同秦越,此仁孝所以日落,風俗所以日偷也。顧本愈遠則愈漓,支愈分則愈渙。欲合其漓而萃其渙,莫善於譜矣。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祖有父,祖父亦有祖,祖祖孫孫,無窮無盡,忘卻老祖是背棄人之道義。後代之人,年長月久或因天災世亂,而背井離鄉,亦有視骨肉為行路,是由不修族譜之故也。故重修族譜,以示後代子孫。
★★★開元篇
我祖原籍山東袞州韋氏,在宗朝麥責創立大功,隨狄青功破昆侖關有功,烈委任,初授木蘭冠節洞伺,屢次立功,績蒙慶遠,題授木蘭,安撫司頒降印信,隨紹平林都御吏,三旺內十二哨搖地,世襲官職。自宋歷六年,子孫司職,流傳不絕。
承基公為廣西慶遠府太守,事隨將軍,世代名卿。承襲功次,逐一俱列然。
承基公承襲四年故於東蘭。
承鎮公娶岑氏婆生一子曰景岱公。
二世祖公韋錢保公乃景岱公之子,於洪武二年(1368)開辟宜州都御路,在金城一帶疏通道路,績蒙功兵部御職,題授東蘭州,世襲土知州,於洪武十三年,頒給印信,十四年奉調從軍,開辟貴州省一帶有功,欽賜黃翎花傘一把,賞銀五佰兩,黃金重拾兩,彩緞二足,封受兵馬御、總兵御等職;恩甚隆,於貴州府任事病故。生二子,長曰著目,次曰著德。
三世祖公韋著目乃錢保公之長子。
三世祖公韋著德乃錢保公之次子。
四世祖公韋興乃著目公之長子。
四世祖公韋爵乃著德公之次子。
五世祖公韋瞿元乃爵公之長子。
六世祖公韋興宗乃瞿元公之長子。
七世祖公韋祖宏乃興宗之長子。
於民九年被河池州告估平林,土銘二里歸流。弘治三年(1844),有昆鄉並潭、南鄉、三盆、伏屢等賊首,攻破府城,玉石俱焚,殺死同知。弘治四年,公奉調剿賊,斬掉匪首,題報兵部,績功主事;題奉兵部,抄出東蘭土知州,大勝其功,奉旨擦清潭南鄉、三盆、伏屢等地,歸附東蘭州,實行管理,並賞花紅銀牌,到(劫答)任事,在州病故。
八世祖公韋正寶(1478~1510),乃祖宏公之子,襲東蘭知州職,受命北征,擒獲張世榮有功,受封平北伯,明正德四年(1509),奉調征蠻,以領兵之銜,帶領東蘭土司兵(時稱俍兵)1800名和年僅14歲的長子韋虎臣赴廣東潮、惠一帶抗倭寇,中箭而故。
九世祖公韋虎臣乃正寶公之長子,年方十四歲,隨征在營,戰火中抱出父屍具稟欽奉聖恩,哀孝壯勇,被封為武夷候。正德九年(1514),奉旨赴廣東抗倭,所向無敵,破寇於雷州。
十世祖公韋啟雲乃虎臣公長子,嘉靖二十四年(1555),啟雲公又帶領東蘭兵隨瓦氏夫人赴閩、浙一帶抗倭。起雲公共有十三子,長曰應龍,四曰應虯,七曰應騰,其餘早逝。
十一世祖韋應龍乃啟雲公長子,與南丹奠之厚結仇,相殺不止,強佔三旺,六理地方,因告土司,改土歸附河池州,主州同街,於十六年病故,長子文明(早故),次子文韜,三子文煥,四子文奎,五子文略。
十一世祖公韋應虯乃啟雲公次子。
十二世祖公韋文韜、文奎被文略公乘夜刺死,被官追究,文略公亦自滅身亡,幸有十一世祖公應虯頂替。
十三世祖公韋繼宗乃文煥公之長子。於天始六,具稟赴府請蒙,受封巡撫。調征剿匪覃鳴河有功,時加兵馬御,又奉調征思恩府,活擒副將姚應元,又調征南寧府橫州,戰功顯赫。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隆邑四世孫韋登傑,謹訂。
凡我世子孫,世世代代幸勿忘然,是為厚望。
★★★世襲篇
我始祖原籍山東滾州,分支貴陽府。抱領公班氏婆,實籍貴陽府人,於乾隆年間(1736),公帶三子由貴陽來粵西東蘭安居,不多年,又從東蘭搬出,三個兒子各跑一邊,不知流落。抱領公又帶抱功公由貴陽輾轉東蘭,後落業於廣西隆林縣克長鄉和平村,公實籍隆邑之。
我族始祖抱公勤勞耕種,務農為業,持家有道,生一子抱誰公。
第二世祖公韋抱誰公生一子抱遂公。
第三世祖公韋抱遂公生三子一曰起銀,二曰起財,三曰起珍。
第四世祖公起財公生二子,一曰登○,二曰登○,此乃二房也。
第四世祖公起銀公生三子一曰登華,二曰登牆,三曰登龍,此乃長房也。
第四世祖公起珍公生二子,一曰登傑,二曰登漢,此乃三房也。
第五世韋登傑公自幼好學,學台開科取士受鼎一台,第二次赴考百色半途,被本村岑氏野心嫉妒用迷信毒害,而在百色告終,撿屍返來。
第五世韋登漢自幼學武至武台迎考受武駑一架。生有二子,一曰開雲,二曰景雲。
第六世祖公開雲生四子,一曰有餘,二曰有文,三曰有章,四曰有裕。
第六世祖公景雲生三子,一曰有爵,二曰有重,三曰有功。
第七世有餘公生三子,長曰志洪、二曰志彪,三曰志達。
第七紀祖公有裕公生一子,韋志輝頂。
第七世祖公有章生二子,長曰志昆,二曰志春。
第七世祖公有道生二子,長曰志通,二曰志海。
第七世祖公有爵生二子,一長曰引鳳,二長曰志崇。
第七世祖公有重生二子一長曰志光,二長曰志高。
第七世祖公有功生一女,乳名林嬰(出名彩榮),招婿岑文明。
第八世志通生二子,一長曰士斌,二曰亞令(幼故)。
第八世志海娶覃氏生有五子,一曰覃炳鋒,二曰覃炳德,三曰覃炳華,四曰覃世衡,五曰韋仕宇。長女覃亞泊。
第八世志洪生三子,一曰士忠,二曰士華,三曰士明。
第八世志彪生一子。曰士才。
第八世志達生二子,一曰士賢,二曰士謀。
第八世志昆生二子,一曰士○,二曰士○。
第八世志春生二子,一曰士○,二曰士○。
第八世志光無子。
第八世志高生三子,一曰士超,二曰士元,三曰士芳。
第八世志崇生六子,一曰土冠,二曰士綱,三曰士端,四曰士猛,五曰士顯,六曰士揚。
第八世彩榮(乃有功公之長女)
※※※※※※※※※※※※※※※※※※※※※※※
●●●弄堯房族:
第七世有泰以生一子,曰志昆。
第七世有安公生三子,一曰志仁、二曰志飛、三曰志純。
第七世有順公生三子,一曰志能、二曰志剛、三曰志祿。
第八世志昆生五子,一曰士榮,二曰士忠,三曰士勇,四曰士城,五曰士光。
第八世志仁生一子,曰士銀。
第八世志剛生□□□、□□□
※※※※※※※※※※※※※※※※※※※※※※※
今將我族字派具列:
□登雲有志
□士達朝堂
□家修國治
□德樊政光
恢宏經子 繼緒文章
崇仁明道 萬世榮昌
★★★復興篇
祖公韋有道生於光緒十四年八月初五日子時,在國民黨軍隊當過兵。生有二男二女,二男曰志通、志海。
一世韋志通生有一男韋仕斌。
一世韋志海,為逃避瘟疫從克長和平村到岩茶者艾落戶娶覃氏生有五男一女;五男一曰覃炳峰、二曰覃炳德、三曰覃炳華、四曰覃世衡、五曰韋仕宇,一女曰覃亞泊。
二世韋仕斌,中共_黨員,曾任和平村村干。娶韋氏生有三男三女,三男曰○○、曰○○、曰○○,三女曰○○、曰○○、曰○○。
二世覃炳峰,中共_黨員,曾在北京部隊服役。娶黃氏生有二男三女。二男曰覃容(已故)、覃阮,三女曰覃念、覃麗、覃麗嫻 。
二世覃炳德娶李氏生二女,曰李覃秀、曰李覃文。
二世 覃炳華娶李氏生一男一女,男曰覃宏、女曰覃麗春。
二世覃世衡,公務員,中共_黨員,大學文化,畢業於廣西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做過教師、秘書、記者、編輯、律師等職,有散文、詩歌、新聞等作品在區內外刊物上發表。娶岑氏生一男一女,男曰覃胤廖、女曰岑妙。
二世韋仕宇 ,教師,大專文化,畢業於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小學教育專業。
二世覃亞泊贅男黃紹康,生二男二女,男曰覃忠誠、覃忠勝,女曰覃秀花、覃秀梅。
¤¤¤¤¤¤¤¤¤¤¤¤¤¤¤¤¤¤¤¤¤¤¤
★★★滄海一粟
韋氏的主要來源主要有:
1、出自韓姓。相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後所殺,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2、出自彭姓。以國為姓。根據有關歷史文獻所載,夏朝中興少康當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於涿韋,涿韋國又稱韋國,商時稱韋伯,周襄王時始失國,遷居彭城,子孫以國為姓,稱韋氏。史稱韋氏正宗。這就是河南韋氏。由此可見,四千多年前韋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3、是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姓氏。據《漢書西域傳》記載,漢代疏勒國亦有韋氏。
□□□韋姓分布
韋姓的發源地雖在河南境內,但自稱韋氏已居彭城,即今江蘇境內。其早期的遷播情況大致如下:韋伯遐24世孫孟為漢初太傅,辭位後移居魯國鄒縣;孟四世孫賢為漢相,後遷杜陵。這就是說,早在漢代,韋氏就已經分布在河南、山東、山西、河北等地了,而且有韋氏南遷。三國以後,韋氏盛於今陝西省境內,唐朝時韋姓在陝西省境內得到了大舉繁衍,以至盛唐時期的韋氏大多在陝西省。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韋氏移居到今江蘇、四川、安徽登地,多為京兆郡望的分支。韋氏的大舉南遷卻是在晚唐以後。唐代以後,韋氏才遍及大江南北。總之,歷史上的韋氏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
郡望:
京兆郡:漢初元年設置京兆尹,相當於郡太守,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相當於今之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三國魏時改稱京兆郡。
堂號:
扶陽堂:西漢的韋賢是鄒魯的大儒,本始初年官至宰相,封扶陽侯,是為此號。
京兆:三國以後,韋氏盛於今陝西省境內,故韋姓有以「京兆」為其堂號郡望。
□□□韋姓家譜
江蘇:江都韋氏族譜八卷、丹徒京口韋氏族譜四卷、丹徒韋氏族譜六卷、宜興韋氏宗譜十二卷
浙江:東陽東春韋氏家乘三十二卷、松陽韋氏宗譜卷、太湖縣韋氏宗譜三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
湖南:姜華韋氏宗譜三卷
廣東:韋氏族譜一卷、韋氏族譜二房卷、中山香山翠微韋氏宗譜十二卷、中山香山翠微韋氏族宗譜十三卷
廣西:寧明思陵土州韋氏家譜、容縣水源里覃韋氏族譜二卷、容縣自良韋氏族譜不分卷、延陵韋氏家乘十八卷
□□□歷史名人
韋昌輝:壯族,廣西桂平人,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之一。被洪秀全封為北王,1851年金田起義時任後又護軍師,領右軍主將,十二月被封為北王,六千歲。因對楊秀清素懷不滿,1856年督師江西時,得洪秀全密詔,帶3000人回天京,利用洪、楊矛盾殘殺楊的部隊及家屬,引起公憤,被洪秀全處決。
韋迢:京兆人,嶺南接度使行軍司馬。
韋庄:長安杜陵人,五代前蜀詩人、詞人,曾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其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
韋忠:平陽人,十六國時期趙名人。
韋昭:雲陽人,三國時吳之著名學者。
韋孟:彭城人,第一個出現於史籍上的有影響的人物。西漢詩人,他精通魯詩,其子孫傳至韋賢,5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有韋學之說。今存有《在魯詩》。
韋以德:清廣西桂平人,韋昌輝之侄。參加太平軍,後封國宗,提督軍務。1854年參加太平軍克武昌,即奉命和石鳳魁、黃再興駐守。旋返天京。武昌陷後奉命西援田家鎮,1854年戰死於半壁山。
韋雲清:清末廣西南寧人,壯族。光緒三十一年入清軍當兵。第二年參加同盟會。曾參加鎮南關起義和河口起義,進攻兩廣都督時被俘犧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韋紹光:廣州北郊三元里人,鴉片戰爭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英雄。1841年五月二十八日,盤踞四方炮台的英國軍隊流竄到三元里一帶,韋紹光組織群眾奮起反擊,被推舉為首領。後又聯絡一百零三鄉人民,誘敵至牛攔岡,伏兵四起,大敗英軍,殺敵200餘人。
韋朝元:南籠府當丈寨人,清代南籠起義領袖。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詩人,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有《韋蘇州集》。
典故趣事: 韋玄成裝瘋救兄 韋誕題詞須發白
★★★韋姓分布
韋姓人分布很廣,遠及海外諸國,總計約有90萬人。分布較多的省份有陝西(西安、長安、蒲城、澄城、咸陽、寶雞、延安、榆林、清澗、漢中、安康、商洛)、廣西壯族自治區(僅中級職稱以上者就多達200餘人)、廣東(廣州、龍川、珠海)、江蘇(鎮江、常州、蘇州、南京、揚州、上元)、浙江(杭州、紹興、余
姚、吳興)、安徽(合肥、蕪湖、霍丘)、河南(洛陽、鄭州、開封、原陽、杞縣、滑縣)、山東(濟南、曲阜、淄博、鄒縣)等省(縣、市因無資料,難詳述)。
次之是河北(石家莊、邯鄲、肅寧、保定)、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甘肅、內蒙古、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四川、香港、台灣等省和地區。世界諸國的韋姓人,以東南亞諸國較多。
『貳』 隆林縣慶是幾月幾號
隆林縣領導現場回答記者提問。廣西新聞網記者 許乾雷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3月15日訊(記者覃雄 許乾雷)3月15日上午,由隆林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慶祝隆林各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隆林各族自治縣60周年慶典活動將於3月27日、28日、29日隆重舉行,屆時,該縣將舉行60周年縣慶慶典和苗族蘆笙、彝家打磨秋、仡佬族跳牛角等一系列萬民同樂活動,向四海來賓展示絢麗多姿的各族自治縣風采。
據介紹,隆林各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地處桂、黔、滇三省(區)交界處。1953年,經國務院批准,隆林各族聯合自治區人民政府(縣級)成立,開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55年9月18日改稱隆林各族自治縣。隆林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各族自治縣之一,也是百色革命老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3551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179個行政村(社區),境內聚居著苗、彝、仡佬、壯、漢等5個民族,總人口40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81.2%。
隆林各族自治縣縣長楊文德在新聞發布會上向與會記者介紹了該縣成立6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改革開放以來,隆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近10年來,該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機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全縣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12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42.98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922.8元。同時,社會各項事業也得到全面發展,先後獲得「自治區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獎」、「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模範集體」等榮譽稱號。
據了解,隆林各族自治縣60周年慶典活動日定在3月27日、28日、29日三天,屆時,將開展一系列慶祝活動,主要有專題匯報晚會、大型廣場歌舞表演,由《五彩華章》、《璀璨家園》、《苗山抖月》、《彝寨歡歌》、《仡佬豐年》、《天籟壯音》、《高山情韻》、《盛世隆林》幾大部分組成。同時,舉辦花車巡遊、篝火與焰火晚會。舉行民間文體活動,將展示苗族蘆笙、月琴表演,彝家打磨秋、摔跤,仡佬族跳牛角、八音演奏,壯族踩風車、壯劇表演,漢族打陀螺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叄』 隆林砂鍋飯
大米、廣東臘肉、臘腸、潤腸(即肉與肝臟合制的香腸)、臘鴨腿、火腿或雲腿片、香蔥
製作
編輯
用砂鍋燜飯,水份要比在電飯煲煮飯時多一點;旺火起,開鍋後立即收為文火;
並於此時將臘味碼入鍋內(臘味洗去浮油、先不必切);這樣,浮於飯面的少許水份可以滋潤較為干硬的臘味;
而臘味的油脂與香濃味道也可以很好發揮並滲入飯內,添加香氣。
喜歡飯氣更加香味些的朋友,可以預備一匙橄欖油或花生油,和入少許水,順著鍋沿倒入砂鍋。
這時候關鍵是不要離開爐台周圍。
在最微弱的火候下;要時不時轉動一下砂鍋,為的是把米飯煨燜得均勻而不糊底;
總之,最多堅持半個小時,飯就可以收火了:)
飯好後,將香蔥末撒入;
取出臘味,分別切成薄片,在砂鍋飯上淋勻美極豉油。
把飯裝碗後,碼上切好的臘味就可以了。
『肆』 隆林哪裡有回收二手踏板車的
你好。在隆林出售二手踏板車。你可以這樣操作。在手機上下載xx同城。xx同城裡面二手商品買賣活躍成交量大。xx同城下載後就會自動定位你所在的隆林地區。進入軟體後。把你的踏板車拍幾張照片放到上面定好價格。你的踏板車就會呈現在當地的消費者面前供大家選擇。你試試吧!
『伍』 隆林涼拌粉怎麼做,還有都用了那些配料
主料:米粉
輔料:番茄 甘藍 豆腐皮 火腿腸 蔥花 蒜頭 花生油 酸醋 鹽 糖
1. 把配料切好
2. 米粉裝盤
3. 炒鍋放油,油熱放入蒜片爆香,放入番茄、醋、鹽、少許糖煮開,加少許水澱粉即可。
4. 把豆腐皮、火腿腸、甘藍、蔥花擺在米粉上,淋上糖醋番茄汁。
5. 攪拌均勻就可食用了。
『陸』 隆林辣椒骨怎麼煮才好吃
辣椒骨的製作,多用豬骨製作,但也有的用雞骨、牛骨、羊骨製作。做法是:首先將帶肉的骨頭捶成小片,然後拌上辣椒粉、核桃粉、花椒粉、五香八角粉、生薑食鹽和高度米酒,攪勻後放進碓窩里樁碎,然後放進瓦壇,密封兩個月以上即成。辣椒骨可作佐膳的小菜,也可作調味品。
『柒』 隆林臘肉怎麼煮
煮臘肉的做法
准備好蔥、姜、陳皮等香料
①將臘肉清水沖洗幾分鍾;洗去浮塵
臘肉放冷水裡,倒料酒;煮開10分鍾左右,將水倒掉
②煮好的臘肉,肥肉部分變得半透明狀
④重新加水煮臘肉,加料酒、大料、桂皮、姜、蔥等調料,加入陳皮(曬乾的橘子皮就行)煮30分鍾即可
⑤煮好的臘肉可以直接食用;或切片炒荷蘭豆、西芹、蒜苗、青蒜等水分少的蔬菜;炒菜時,不用再另放油,可以先煸炒肥肉,煸炒出油來,如果喜歡清淡少油,就倒出多餘的油;再炒瘦肉;放蔬菜即可。因為臘肉本身經過鹽腌制,所以炒菜時,不需再放鹽調味了。
蒜苗炒臘肉
材料:臘肉180g 蒜苗3支
做法:
1、稍一鍋滾水,將臘肉煮到熟,用一根筷子可以將肉穿過就是熟了,然後將臘肉用開水沖凈
2、蒜苗斜切約1公分厚度的片狀
3、臘肉切薄片,取一鍋子燒熱,將肉片放入翻炒,炒到略為出油
4、放蒜白一起翻炒一下,蒜白軟化後,將剩下的蒜苗全放下去一起炒,起鍋前試吃一下,味道夠的話,無須再調味
『捌』 求百色回隆林汽車司機名片號碼,謝謝!
你好!百色至隆林192公里,百色汽車站每天有多個班次發往隆林,具體班次:6:30 8:00 12:00 12:30 14:30 16:30 17:30 10:00 10:30 7:30 14:00 8:30 9:30 15:30 18:30 8:00 14:30,祝你順利!
『玖』 隆林壯話搞笑視頻諸葛亮訓劉禪
友誼,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時間越長,價值則越高;而一旦啟封,還夠一個酒鬼濫飲一次。 —— 梁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