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防電信詐騙內容
一、如何應對電信詐騙
1、即使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住址等個人相關信息的電話、簡訊也不要輕信,需要通過其他渠道核實;
2、特別是冒充公檢法進行調查、冒充航空公司進行退改簽機票、冒充親朋好友進行轉賬、冒充淘寶、商家客服進行退款,此類電話基本為詐騙;
3、陌生簡訊、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陌生應用不要隨便安裝;
4、手機上要安裝安全軟體,可以有效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詐騙簡訊,釣魚攔截,木馬程序;
5、不輕易將個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規的機構、網站中,網銀賬號、普通社交賬號密碼要區分,密碼定期修改,謹防信息泄露。
二、防範電信詐騙「三不一要」
1、不輕信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簡訊,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2、不透露
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簡訊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3、不轉賬
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時報案
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
三、主要有哪些電信詐騙方式
1、冒充公檢法詐騙
騙子分別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社保、醫保」工作人員,用網路電話虛擬上述單位電話號碼,以「惡意透支、社保、醫保賬戶異常或涉嫌洗錢、販毒罪等」為名,要求受害人將個人資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行詐騙,或讓受害人登陸虛假的公、檢、法網站查看通緝令,後再實施詐騙。
2、補貼退稅類詐騙
騙子冒充「財政、稅務、衛生、殘聯、教育」等部門,謊稱事主享受「購房退稅、購車退稅、新生兒補貼、殘疾補貼、教育補貼」,向事主提供所謂的相關部門咨詢電話,通過電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進行轉賬操作,後通過利用被害人對ATM操作不熟悉將錢款轉走。
3、小額貸款詐騙
騙子通過發送簡訊或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稱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受害人與其聯系後,對方就以先匯款至指定賬戶證明有償還能力或繳交保險,公證費等各種方式實施詐騙。
4、提高信用卡額度詐騙
騙子在網路上推廣謊稱能為受害人辦理提高信用卡額度的業務,利用受害人急於提高信用額度來獲取資金的迫切心理,後套取被害人銀行卡卡號及消費驗證碼等信息後,後將所消費購買的充值卡等物在網上銷贓套取錢財。
首先我們要有防範的意識,且了解最新的電信網路詐騙一般都有哪些形式,再者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被泄露,遇到不明來電和簡訊不要隨便接,也不要點擊不清楚的鏈接
2. 怎樣查出商業銀行是否有高息攬儲的行為
嚴重的高息攬儲現象,終於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重手整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今天(17日)通報了一批利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商業銀行機構和個人,並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存貸款的傳統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從源頭上防治違規攬儲行為。
由於2009年大量的信貸投放,加上居民投資對資金的分流,還有央行2010年連續三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許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囊中羞澀,不得不高息攬儲。所以在當前一些銀行的宣傳單上,50萬送加油卡、購物卡;100萬可得到數碼相機、手機;300萬以上送筆記本電腦。類似這樣的銀行存款優惠活動隨處可見。
在中國銀監會今天的通報上,多家商業銀行就因為違規吸收存款的行為遭到了處罰。通報中說,廣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被查出對某家企業存款手工補計利息,幫助套取不同賬戶間利息差等問題遭到處罰;華夏銀行石家莊建華支行因為有獎儲蓄行為,相關責任人遭到了河北銀監局離崗培訓、責令檢查並被扣發獎金的懲處。此外,渤海銀行濟南分行、平安銀行深圳分行和農業銀行深圳分行等都被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的違規吸收存款問題。
3. 非法集資主要有哪些特徵
你好,非法集資是一項違法行為,輕則受到罰金,重則無期徒刑,一般特徵主要包含幾點:
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包括沒有批准許可權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許可權的部門超越許可權批准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
2、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
4、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受害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遇到非法集資首先不能慌亂,當事人可以立即報案,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有必要,可請刑事律師介入。
4. 我在郵政存了三年期的人壽保險,三年到期了可以全部取出來了嗎
可以的,只要存期到期就可以辦理。
郵政取出流程:
1.到期(被保險人)去保險公司辦理領取。(保險單.身份證.銀行卡)。
2. 看下保險合同保險期間幾年幾年才到期。
3. 如果繳費期滿想領取叫退保
4. 退保保單的現金價值。
5. 保單現金價值在合同書保險單後面,繳費1次就是第一年對應的現金價值這就是退保金額。以此類推。
6. 准備資料.保險單.(投保人)身份證.銀行卡。
銀行保險大致可分為:意外醫療消費型、理財型定期儲蓄保險 現在銀保多數銷售的是理財分紅型的產品為主。
在儲蓄時需注意: 1、銀保產品滿期還本+利息,年利率在2-7%左右不等! 2、保險產品應清楚了解保險責任和利益,熟知保單內容! 3、一般銀行保險滿期在10年以上,繳費期為躉交、3年、6年(但以三年繳費期限居多)! 4、在儲蓄時不要盲目接受銀行工作人員的高息誘惑,有保單就是保險產品,而不是普通銀行儲蓄,不可以隨意支取,如中途客戶隨意退保可能有利益損失,而繳費期內退保的本金也會虧損!
郵政所有保險產品都是保險公司研發並且到保險公司同樣可以購買到的,郵政僅是代理關系,所以當然可靠。由於郵政有品牌優勢與網點優勢,郵政有可能以較低的價格從保險公司取得代理權,因此客戶到郵政購買相同的保險有可能會相對優惠,當然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保險產品會有差異。
在銀行買是沒有風險,不過畢竟是保險,不是銀行的定期存款。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買了在銀行出售的保險,需要提前支取的情況下,會能有多少錢。帶儲蓄性質的保險在提前支取的時候,一般都會連本金都保不了的。各家保險公司也推出的保險不同,提前支取時候的金額也會不同。 最簡單的,就是看保險條款,不是宣傳單那種,是附在合同里的正式條款。
5. 有關銀行存款風險的廣告,請各位大大獻計~~!!
1.體現出自己是國有大銀行,國家信譽。
2.突出自己存款自願、取款自由,自己安全。
3.宣傳非法集資的特點,不受法律保護,暗指其他銀行多付的雖然是現金,但是可能會影響賬戶的資金安全;國家對存款利率有上限,超出部分不受保護。把小銀行多付錢的情況和非法集資的某些特徵掛靠起來。
打擊非法集資的宣傳如下,看有沒有能用的。
一、非法集資的特徵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表現形式
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從目前案發情況看,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二)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三)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
(四)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五)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聯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六)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者地下錢庄進行非法集資。
(七)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八)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
(九)以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十)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十一)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十二)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三、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
(一)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為吸引群眾上當受騙,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二)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後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託理財名義,故意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電子商務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承諾穩定高額回報,欺騙社會公眾投資。
(三)以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路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伺服器設立網站。有的還通過網站、博客、論壇等網路平台和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信息,騙取社會公眾投資。一旦被查,便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四)利用親情誘騙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系,用高額回報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有些參與傳銷人員,在傳銷組織的精神洗腦或人身強制下,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四、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標語口號
(一)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息誘惑(二)珍惜一生血汗,遠離非法集資(三)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夜暴富是陷阱(四)提高風險防範能力,自覺抵制非法集資(五)抵制高息集資誘惑,理性選擇投資渠道(六)樹立正確理財觀念,警惕非法集資陷阱(七)遠離非法集資,建設美好生活(八)防範非法集資,人人有責(九)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警惕貸款、非法融資和非法集資廣告陷阱,謹防上當受騙(十)打擊非法集資,共創社會和諧(十一)打擊非法集資,維護群眾利益(十二)打擊非法集資,維護金融穩定,共創和諧社會(十三)參與非法集資,自己承擔損失(十四)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活動風險自擔(十五)警惕以私募股權投資等名義、提供所謂高額回報的非法集資陷阱(十六)警惕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
6. 電信網路詐騙的手段和花樣有哪些
電信網路詐騙的手段和花樣:
1、退稅詐騙。犯罪份子通過非法渠道獲悉購車人的電話號碼後,冒充國家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打電話給購車人謊稱要退車購稅,誘騙購車人到ATM機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騙走購車人銀行卡上的存款。
2、中獎詐騙。犯罪份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員或者公證處工作人員,以手機簡訊、打電話、電子郵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謊稱其中大獎,叫受害人將「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及「風險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銀行帳號,其再向受害人兌現支付「獎金」,以此騙取受害人錢款;部分犯罪團伙僱用人員到我市城鄉推銷獎票或附有刮獎的產品宣傳單,受害人刮開後大多都會中10萬或20萬以上的巨額大獎,犯罪分子又慌稱以「支票」形式全額兌現「大獎」,叫受害人將「中獎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及「風險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銀行帳號,以此騙取受害人的錢款。
3、培訓詐騙。犯罪份子假冒消防、稅務、工商、海關等國家機關、偽造國家機關公文,以傳真形式向公司、企業等單位發「培訓通知」,要求其派員參加培訓,並叫公司、企業將「培訓費」打到其指定的銀行卡帳戶上,以騙取錢款。
4、家人遭遇意外詐騙。犯罪份子通過不法手段獲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學習、經商的家人的電話號碼,先故意電話滋擾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煩而關機後,犯罪份子迅速打通受害人電話,假冒醫院領導、警察、老師、朋友的名義,謊稱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傷害(如出車禍、被人打殺傷、被人綁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搶救治療,叫受害人趕快將「搶救費用」或「贖金」打到其指定的銀行賬戶上,以此騙取錢款。
5、朋友急事詐騙。犯罪份子通過不法手段獲悉受害人的姓名及電話號碼,打通受害人電話後以「猜猜我是誰」的形式,順勢假冒受害人多年不見的朋友,謊稱其到受害人所在地的附近遇到嫖娼被罰、交通事故賠錢、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錢解急等形式,並叫受害人將其打到指定的銀行賬戶上,以此騙取錢款。
6、虛假購物詐騙。犯罪份子以手機簡訊、打電話、電子郵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低價「推銷」時尚商品或手槍、迷葯、信號接收器、遙控監聽器、特殊功能眼鏡等違禁物品,以交「風險抵押金」、「稅款」、「手續費」或「先付款再發貨」等名義,叫上當受騙者將現款匯入其指定的銀行賬戶,以此騙取錢財。
7、冒充黑社會殺手詐騙。犯罪份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受害人的姓名、行動電話、家庭電話等信息,以手機簡訊或打電話的手段向受害人謊稱其受黑社會的雇請要加害於受害人及其家人(宰手斷腿、挖眼割鼻等),給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懼,讓受害人「出錢消災」,誘使受害人將錢款匯入其指定的銀行賬戶,以此騙取錢款。
8、ATM機貼假提示詐騙。犯罪分子將銀行自動取款機(ATM機)的插卡口破壞,並在銀行自動取款機(ATM機)貼上假冒的「銀行提示」,誘使取款人打其假提示上的假銀行服務電話咨詢求幫,由假假銀行工作人員套取得取款人銀行卡號及密碼後,騙走取款人的銀行存款。
9、冒充銀行信用卡中心詐騙。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場的消費記錄,冒充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以電話或簡訊方式通知受害人,賓提出要幫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級,步步誘騙受害人泄露銀行卡密碼後,騙轉走受害人存款。
10、虛假招工、婚介詐騙。犯罪分子以簡訊、電子郵件、QQ、MSN等方式發布虛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報名費、面試費、服裝費、介紹費、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義,誘使受害人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帳戶,以此騙取錢款。
11、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簡訊、電子郵件、QQ、MSN等方式發布可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等虛假的業務信息,以提前交納手續費、稅款、利息、代辦費等名義,誘騙受害人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帳戶,以此騙取錢款。
12、虛假致富信息轉讓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或簡訊、電子郵件、QQ、MSN等方式發布有快速致富及技術資料要轉讓的虛假信息,以提前支付定金、轉讓費、公證費等名義,誘騙受害人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帳戶,以此騙取錢款。
13、虛構信息威脅詐騙案。犯罪分子利用手機簡訊或電話,以虛構投毒、公布隱私、綁架、爆炸或以舉報受害人違法等為要挾,欺騙受害人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帳號內。
14、虛構反洗錢詐騙。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檢察、法院工作人員,利用手機簡訊或電話向受害人謊稱有人舉報其銀行存款涉嫌洗錢犯罪行為,假意為了受害人的資金安全,套取受害人存款開戶行及銀行卡(存摺)卡號(存摺帳號)、密碼號後竊轉走受害人存款或以叫受害人將存款轉到其提供的「安全帳戶」的手段,騙走受害人存款。
15、冒充小姐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悉受害人的姓名、職務、工作單位及電話號碼,假冒小姐、坐台女,虛構自己曾經和受害人有嫖宿行為,謊稱自己或家人遇到急事和困難,以要求資助、不然就要舉報相要挾,欺騙受害人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帳號內。
16、冒充電信、公安、銀行工作人員詐騙。近期,又有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悉受害人的姓名、電話號碼後,分別假冒電信、公安、銀行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受害人謊稱其電話欠費。當受害人回答沒有辦過這個電話後,犯罪分子假冒的「電信局」工作人員就把電話馬上轉到所謂的「公安局」,假冒的「公安民警」就謊稱:最近有一批詐騙案發生,詐騙人員盜取了很多老百姓的身份信息和銀行信息,我們把電話轉到銀行,叫銀行幫你查一下你的銀行信息是否被盜了。之後轉到「銀行」,「銀行職員」接電後一查,馬上說「不得了,你的銀行帳戶已經不安全了,馬上把銀行所有的錢轉到我們指定的一個安全帳戶上」。老百姓一聽,完了,就按「公安局」和「銀行」的吩咐去辦理,以此騙取受害人錢財。
17、冒充黨政領導及其工作人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悉企業負責人姓名及其電話號碼後,假冒政領導及其工作人員給企業負責人或辦公室人員打電話,謊稱要給企業解決困難或提供幫助,以要求企業贊助或借款解急等名義,要求企業將錢打入其指定的銀行帳號內,以此騙取錢財。
18、新型網路QQ詐騙的作案手段。罪犯應為結伙作案,其中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和被害人聊天,實施詐騙行為,有人負責提款。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網友視頻聊天竊取對方個人資料和真人視頻,然後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盜取其QQ號,冒充QQ號碼的主人,詐騙QQ資料中的親戚和朋友。
7. 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有哪些
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泛,表現形式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二)以轉讓林權並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三)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五)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六)不具有募集資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九)以委託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假借農民專業合作社之名非法吸收資金;
(十一)以投資黃金等名義,以高利吸引社會公眾投資;
(十二)以發展農村連鎖超市為名,採用召開「招商會」、「推介會」等方式,以高息進行「借款」;
(十三)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等為名,以高利誘導加盟投資;
(十四)藉助網路借貸平台、眾籌平台等新型互聯網金融形式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
(十五)其他非法集資活動。
遇到非法集資首先不能慌亂,當事人可以立即報案,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有必要,可請刑事律師王!學/+強/@介入。
8. 催債發傳單有什麼法律責任
侵害公民的肖像權的往往同時侵害公民的名譽權或其他人身權。侵害公民的肖像權可能給公民造成精神損害,也可能造成其財產損失。依民法通則規定,當公民的肖像權被侵害時,公民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道歉
9. 如何做好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
常見手段主要有以下4種,1、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為吸引群眾上當受騙,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2、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後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託理財名義,故意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電子商務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承諾穩定高額回報,欺騙社會公眾投資。3、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路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伺服器設立網站。有的還通過網站、博客、論壇等網路平台和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信息,騙取社會公眾投資。一旦被查,便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4、利用親情誘騙。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系,用高額回報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有些參與傳銷人員,在傳銷組織的精神洗腦或人身強制下,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對於非法集資,我們國家是嚴厲打擊,重拳出擊,遇到非法集資首先應該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