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剎海有哪些特色
什剎海位於北京市中心地帶,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三海水面佔53.6公頃,綠地面積10公頃,道路用地10公頃。
什剎海風景區是北京市重點保護的25個歷史街區之一,什剎海風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據初步統計,什剎海及其周邊地區共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其中3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鍾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等,都是較為著名的景點。另外老北京中軸線的定點後門橋,在北京的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量典型的四合院、胡同匯集於此,有關歷史名人的傳說典故也可以覓見蹤影。遠至郭守敬、納蘭性德、張之洞,近至魯迅、宋慶齡、郭沫若、汪精衛等都在此留有足跡。
什剎海是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34公頃水面碧波盪漾,兩岸依依垂柳掩映著王府、寺廟、鍾鼓樓和名人故居。活躍在兩岸的"胡同游"成為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中的一道亮麗風景。"水上游"採用依清明上河圖中船形打造的長7米、寬1.7米古色古意的櫓船作交通工具,從水路穿過銀錠橋到達宋慶齡故居、廣化寺和恭王府花園。夕陽西照,船行什剎海,點燃的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流動,忽明忽暗連成一片,這一景象使人恍如回到唐宋年間的西湖月夜。
㈡ 「什剎海」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恭王府恭王府位於什剎海西北角,是一處典型的王府花園,既有中軸線,也有什剎海美景(4張)對稱手法。始建於十八世紀末,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稱「什剎海的明珠」。曾屬乾隆後期大學士和?的宅邸,後改賜為恭親王奕忻的王府。府後有一獨具特色的花園,名萃錦園,佔地約三萬平方米。花園東、南、西三面被馬蹄形的土山環抱,園中景物別致精巧,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部的府宅原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工作場所,單位遷出後經重修現已對遊客開放;
《嘯亭雜錄》載:「誠親王新府在蔣家房。」誠親王舊府位於官園,因改賜慎郡王,故於蔣家房(新街口東街)建新府。雍正十年允祉卒後,其第七子弘?羌濤??鰲:?怯謨赫?八年被封貝子,故此府又稱固山貝子弘?歉?ā跺吩?堵浴罰??迥┲撩窆?曇洌?爍?懷乒鞅醋癰?4爍?窆?逼謨檀妗?0世紀50年代改建北京積水潭醫院,原有建築絕大部分拆除,僅存三間卷棚歇山筒瓦頂的花廳,二幢硬山過壟脊的重樓,以及湖與假山。1989年8月1日,棍貝子府花園被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11]濤貝勒府濤貝勒府在西城區柳蔭街27號,西城區重點保護文物。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肪幼〉撓渫醺???紋唚甏爍?捅蠢趙劁蓿?笤劁藁褡錚?ǔ齟爍?廡鞫?十八年,醇賢親王奕?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鍾郡王奕?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於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現存古建築約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門東向。分中路和東路及西路。中路有四進院落,東路亦有四進院,後三進院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後3排房子,西為戲樓。南為花園,有長廊、亭、花廳、假山等。1929年6月輔仁大學及附中設於濤貝勒府,原馬圈及花園前空地建成輔仁大學主樓。濤貝勒府府邸改作原輔仁大學附中男生部校舍,1952年輔仁男中改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㈢ 北京什剎海附近哪兒有宣傳單和畫冊印刷便宜點的列印店
樓主也在什剎海呀,什剎海也沒有便宜的列印店哦,那裡寸土寸金的,那種實體列印店都不便宜。
㈣ 什剎海的景區特色
什剎海景區范圍大體是什剎海景區位於北京城區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鍾、鼓樓。
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餘座,現仍尚存10幾處。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之中,依託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號稱「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在景區中具有典型意義。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
㈤ 什剎海的文化活動
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動仍然在什剎海地區大量存在。如釣魚、游泳、劃船、賽艇、下棋、彈唱、消夏舞會等。「胡同游」即活躍在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中。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佛教界舉行盂蘭盆會,晚清時在什剎海附近的廣化寺等寺廟,凡有條件的均舉行規模不等的盂蘭盆會。盂蘭盆會還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放河燈。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來,什剎海寺廟辦盂蘭盆會、燒法船、放河燈等活動逐漸衰落。1988年是北京國際旅遊年,在8月下旬曾在什剎後海舉行了連續三晚的放河燈活動,謂之「什剎海河燈游園晚會」,吸收了很多人參加。1998年後,什剎海前海、後海增加了「水上游」的旅遊項目,可以乘櫓船河燈。而放河燈的時間不限於中元節,春、夏、秋泛舟時均可以放。
什剎海首航儀式
2011年4月20日,西城區首屆「運河文化·重現盛景」什剎海首航儀式暨「夏之靚」西城旅遊活動在什剎海火神廟廣場舉行首航儀式。
歷史文化展
歷史文化展為長期展出活動,地點在什剎海煙袋斜街廣福觀內,《京華勝地—什剎海歷史文化展》的展覽分為歷史沿革、建築文化,自然風光、民俗文化、商業文化、傳承文明6個部分,展品包括從民間搜集而來的200餘件老照片、老物件。
文化旅遊節
從2002年起至2010年共舉辦了九屆不同主題的「什剎海旅遊文化節」,2012年4月20日,以「皇城山水,北京人家」為主題舉辦了第十一屆什剎海文化旅遊節。
㈥ 北京什剎海有怎樣的傳說
什剎海在北京鼓樓的西南方,是天然湖泊,其水面寬闊,四周有高大的柳樹、槐樹、楊樹,風景極其優美。
什剎海的剎字,在北京人嘴裡念快了,就跟"季"、"價"、"窖"差不多了,因為這個,就有了沈萬三挖十窖銀子的傳說,什剎海也有了"十窖海"的別名。
相傳沈萬三是元朝末年的蘇州人,因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人們叫他沈萬三,其實,他叫沈富,是江南第一富豪,明朝初年他替朱元璋修了三座城門,後被朱元璋嫉妒而殺害了。這當然是南方的傳說。
下面講講北京流傳著的關於沈萬三的故事。
提起沈萬三來,老北京人都知道,他是"活財神"。活財神應該是很有錢的了,可是他卻身無分文,衣衫襤褸,那麼,為什麼叫他活財神呢?原來,他知道地下哪裡埋著金子,哪裡埋著銀子。只是,他平常說不出來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只有當人們把他狠狠打一頓,他受不了的時候,胡亂一指,指到哪裡,哪裡肯定有金子或銀子,並且,打得越厲害,從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銀就越多。
可是平民百姓和他的親人都不會打他,因而都很窮。
這一年,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但他又不情願花國庫的錢,就跟大臣們商量怎樣才能省錢的法子,大臣們都說這片苦海幽州,恐怕弄不出很多錢來,但皇帝不管,仍然叫大臣們獻策。
後來,有人把沈萬三的事,告訴了皇帝,皇帝高興了,吩咐馬上把沈萬三給抓來。
官兵來到沈萬三家,一個窮酸老頭從屋裡出來說自己就是沈萬三,官兵們看見他的落魄寒磣樣兒,心裡直犯嘀咕,但還是帶他去見皇帝去了。
沈萬三被帶上金殿,皇帝一瞧,就納悶了,心裡想:就是這么個窮老頭子呀?他會是活財神?靠得住嗎!於是問他吧:"你叫沈萬三嗎?"
"我叫沈萬三。"
"你知道哪裡有金和銀嗎?"沈萬三說:"我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皇帝急啦:"你不知道哪裡有金銀,你為什麼叫活財神?"
沈萬三說:"那是別人硬亂叫的,我根本不是活財神。"
皇帝雷霆大作,一拍桌子,說:"你不說實話,把他拉下去,給我狠狠地打!"
武士把沈萬三拉到殿下,狠狠地打起來。沈萬三嘴裡嚷著:"我真不知道呀!別打啦!""不知道就打。"直打得沈萬三血肉模糊,這時候,沈萬三實在忍受不了疼痛了,喊了一句:"別打啦,我知道哪兒有銀子。"
武士住了手,皇帝說:"帶他挖去,挖不出銀子來,再打!"
沈萬三帶著官兵,走到一塊空地上,往下一指,說:"你們就在這里挖吧。"
官兵們就在他指的地方挖起來。不久果然挖出來十窖銀子來,一窖是48萬兩,共計480萬兩。修城的銀子挖出去,這里就成了大坑啦,大坑後來有了水,就叫了"十窖海"。也就是現在的什剎海。
北京城修起來以後,皇帝貪欲更大了,他想得到更多的金子和銀子,就又派人把活財神沈萬三抓來啦。
這回,皇帝打他打得比上次更狠了,沈萬三被打得幾次昏死過去,他一看命都快保不住了,就帶著一幫官兵,出了安定門,往西北走到一片大空地,指著這快地說說:"這里有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可是得有馬蘭花才能開得了窖子"。
官兒下令:"趕快找馬蘭花!"可這片空地寸草不生,那裡有馬蘭花呀!官兒怎麼也找不到,大聲地喝斥沈萬三說:"你這個混蛋,明明知道這里是一毛不發之地,卻說要找馬蘭花,這不是存心和我們作對嗎?走咱們見皇上去。"
官兵把沈萬三又帶到了皇帝那裡,皇帝知道了這回事,惱羞成怒,大吼道:"把他給我往死里打!看他說不說!"武士們緊一陣慢一陣地打那沈萬三,他們盼著沈萬三說出九缸十八窖的另外的鑰匙來,好讓他們的皇帝高興。
沒想到沈萬三年事已高,早已經不住這樣的毒打,武士的板還沒打幾下,他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一命嗚呼了。沈萬三死了,皇帝貪婪的夢想落空了。
㈦ 描寫「什剎海」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什剎海」的句子: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
什剎海,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
什剎海片區,北起北二環,南是平安大街,東至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面積323公頃,其中綠地面積11.5公頃,中有院落430座,多為四合院, 有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復合型多進四合院,有王府、貴第、富宅、民居。
什剎海此區的街巷自元代即有文獻記載,目前共有街巷143條。
街以橋和廟命名者為多,僅讀其名,就讓人感到水澤汪汪,廟香燎繞。這兩種感受,曾經都是什剎海的現實。
水是元代的什剎海的主色。
在一定的意義上說,什剎海是元大都的起源,受忽必烈之命修建元大都的劉秉忠。
依據什剎海(當時叫積水潭)東西之距,確定元大都的中心和半徑。
在一定的意義上說,什剎海還是元大都得以運轉、生存、繁華的生命線,它是大運河北端的終點。
什剎海與運河相聯與海上相聯,成為元大都的漕運碼頭和外部相交通之樞紐,當然也成為元大都的繁忙和繁華的盛地。
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眾休閑、感受歷史、享受時尚的勝地。元朝曾依託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劃和水系的核心。
今天,這里仍舊保存著十分難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跡交相輝映的歷史風貌,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園、廣化寺、火神廟、鍾鼓樓和銀錠橋等古跡宛如一顆顆明珠,將什剎海點綴地美麗燦爛。
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之中,依託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號稱「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在景區中具有典型意義。
近年來,什剎海酒吧街已成為京城夜色中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今天的什剎海,古典與現代相容,傳統與前衛契合,自然景觀與人文勝跡輝映。閑暇之餘,或品酒泛舟,覽湖光粼粼,或徜徉兩岸,聽楊柳婆娑,或搜尋美食,嘗御膳家宴,或投宿胡同人家品著原汁的京味兒。
在美麗的什剎海景區內,您可以乘坐三輪車游覽老北京的胡同、古跡;可以乘坐櫓船觀賞迷人的三海風光;可以騎上雙人自行車細細品味這里的文化。
㈧ 北京什剎海的由來。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將軍劉靖駐守薊城時,命軍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開車箱渠、導高梁河水灌溉。13世紀,蒙古滅金在的宮殿毀於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劃設計的最基本的依據之一。
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牆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
元朝曾依託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劃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8)什剎海宣傳擴展閱讀
什剎海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