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殯儀館的葬禮策劃師這一職業被熱議,你對它的未來發展怎麼看
我覺得殯儀館的葬禮策劃師這一職業未來發展方向應該是不錯的,因為現在大家對葬禮策劃也是越來越重視了,所以他的未來發展方向應該很不錯,但是我覺得乾的人應該不多,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所以這部分人的收入應該是比較樂觀的。
對於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我是比較認可的,而且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對這種事情一定會非常的重視,所以這方面的人才一定是非常緊缺的。
② 關於地方葬禮習俗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1. 華人風俗
傳統華人的喪葬習俗,一般是原始觀念和封建觀念的混合體,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形成各地風俗民情。
1.1 江漢平原:紅白喜事一樣鑼鼓
江漢平原上人們娶親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鑼鼓,為死人送葬只打鑼鼓不吹喇叭,但潛江浩口鎮一帶風俗特殊,不管是娶親還是送葬,只打鑼鼓不吹喇叭。
傳說,從前潛江有個縣太爺是有名的色鬼,一聽見娶親的喇叭響,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進縣衙過一夜,許多青年男女與之抗爭丟了性命。
有一位窮秀才娶媳婦前靈機一動,用送葬鼓樂迎親,即娶親時只請打鑼鼓的、放鞭炮的,不請吹喇叭的。果然,窮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婦,縣太爺卻全然不知。
後來人們就學著窮秀才的樣子娶親,時間長了逐漸成為風俗傳承到今。現潛江一帶依然娶親時不吹喇叭。
1.2 荊州:閻王請喝忘魂湯
「出門三五里,各處一鄉風」。荊州各縣的喪葬習俗不盡一致各有特點。據說閻王爺派陰差「無常」專門攝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銷了的人。因此,松滋縣有這樣一個習俗:病人彌留之際,其親屬要請健壯男子手執刀劍,圍坐在病床前,還在床上罩上漁網,說這樣可以阻止「無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卻刻在門外燒「落氣紙」,這是給陰差送的草鞋費,讓他在押送陰魂時不要太粗野;人們還要請僧道「開路」,燒紙轎、紙馬供死人代步用;「開咽喉」目的是讓死者在陰間也能進食。
仙桃地區還有這樣一個風俗,人死之後,在死者嘴裡放幾片茶葉。傳說,人死了後也不忘親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見閻王。閻王就做了一種「忘魂湯」,又在湯里放上幾片茶葉,派夜叉端去勸死者喝。死者口哭幹了,以為端來的是茶,接過就喝,結果這一喝把什麼都忘記了,乖乖地去見閻王了。
這件事不知怎麼讓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們不願意死者忘記自己的親人,就設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裡放上幾片茶葉,待夜叉來勸喝「忘魂湯」時,看見死者嘴裡有茶葉渣,以為已經喝了「忘魂湯」。這樣死者也就不會忘記自己的親人了。
1.3 鄂東北黃岡:夫亡喪妻哭姐妹
鄂東北黃岡有一個奇特的風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還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們在哀訴哭泣時,總是一口一聲「我的姐妹呀!」為什麼不稱夫妻而稱姐妹呢?據說這是自古傳下來的風俗。
相傳盤古開天劈地時,世上還沒有人。盤古琢磨著怎樣造出人來,一抬頭看到太陽和月亮兄妹倆,就要他們結為夫妻生兒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聽了盤古的話,嚇得臉色發白,忙躲到樹林里去了。太陽哥哥臉色緋紅,沖著盤古說:「我們是兄妹,怎能結為夫妻?」盤古說:「世上沒有人,要你們太陽月亮做什麼事?這樣吧,我這里有一副石磨,你們一人拿一塊磨,從天上往地下滾,要是磨合在一起,你們就結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們就還做兄妹」。太陽這才點頭同意。
盤古將磨交給太陽和月亮,他們提起往下一滾,盤古暗中用手一點,滾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盤古說:「這是天意,你們只好這樣辦。」太陽還在猶豫,怕後人笑話,盤古給他一把針說:「要是有人敢看著你笑,你就用針扎他的眼睛。」
太陽哥哥和月亮妹妹結為夫妻。此後,世上夫妻都稱為兄妹。後人也不敢看太陽,一看眼睛就針扎樣疼。
1.4 滿梅:將逝世者捆在椅子上
在滿梅有一個奇特的風俗,即人死後要把屍體扶到椅子上坐著,還要用一根繩子捆起來,死者面前再放一張小方桌。 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呢?
據說從前有一個媳婦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紀老了只好忍氣吞聲。
不久,婆婆死了,屍體被放在椅上坐著,親戚朋友都來吊喪,媳婦也到椅前哭幾聲應景。不料婆婆陰魂不散,一下子從椅子上跳起來,把媳婦死死抱住,人們怎麼也掰不開。
媳婦知道婆婆死也記住了自己的不孝,只好當著眾多鄉親面,將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講出。大家都跪下為媳婦求情,婆婆這才把手慢慢松開坐到椅子上。
後來人們怕再有這樣的事發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還放一張桌子擋住,這樣死人也就跳不起來了。
1.5 土家人:歡喜跳喪送亡人
跳喪是土家人特有的喪葬習俗,又叫「散憂禍」、「撒爾活」。這種在亡靈前跳一夜喪鼓舞的習俗,據說是由巴人傳下來的。
在土家山寨,不論哪家死了老人,鄉鄰們都不顧勞累從各家趕來,為亡人跳一夜「撒爾活」。長陽就有這樣的歌謠:「半夜聽到喪鼓響,不管是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喪鼓送人情。」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備好姻酒,騰出跳喪的場子,將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的左前方放一個自製的大牛皮鼓。
隨著門外「嗵、嗵、嗵」三聲銃炮響起,一班班男女老少涌進堂屋,他們在棺材前的空地上互相邀約,踩著鼓點邊歌邊舞。他們的頭、手、肩、腰、臂、腳上下一齊協調動作,跳著變幻多姿的舞步。他們時而相互擊掌;時而繞背穿肘;時而扭肩擦背;時而嘴唇觸地銜物,說是「燕子含泥」;時而蹲下踮腳打旋;時而相互嬉戲;時而沉默;時而呼嘯唱和。是歡樂還是悲哀,難以說清。不過土家人有這樣一個習慣:熱熱鬧鬧陪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
1.6 武漢:清明掃墓奇觀
每當清明前後,一向冷清寂靜的石門峰、扁擔山、九峰等公墓區頓時熱鬧起來。車聲、鞭炮聲、哭聲、嬉笑聲以及小商販叫賣香燭、紙線、食品的吆喝聲遍於四野。只見滿山煙霧繚繞、火光點點,從山腳到山頂布滿了人群,形成了武漢地區獨特的祭掃習俗景觀。
武漢人最看重的是廟祭和山頭祭。從前富裕人家要燒91斤紙錢,表示對死者「九死一生還」的寄託,還要點9柱香、9支紅燭,供奉的食物由必須有肉包子和香餅,以使死者在生還轉世步出陰間時免受惡狗的纏噬。
當然,這些老規矩如今大多已不復存在了,但武漢人還是保留了一些傳統習俗,只是在形式上加以變異。如掃墓時攜同家人和朋友踏青,祭畢,人們圍坐在一起吃一籠酒菜或麵包冷飲,然後春遊踏青,邊聊邊挖野菜,據說這種野菜吃後可使人避邪防病。有的人家並無家人墳冢,但也隨掃墓人流來到郊外,選擇一環境優雅之處,用樹枝就地劃一圓圈,權當祖宗之墓燒紙焚香,然後席地而坐野餐,最後踏青於郊野。這樣的人家是以祭掃為次,郊遊為主。
③ 葬禮策劃書要怎麼寫額
葬禮策劃書範本,僅供參考:
一、主題
以發揚五千年葬禮文化為主題,對逝世著進行緬懷。
二、時間
以逝世者去世時間為准,在家或殯儀館祭供。農村和城鎮祭供時間不同,可根據逝世者兒孫議定。
三、目的
為了讓逝世者的親戚朋友加深對逝世者的懷念。
五、活動形式
地面,靈堂+土葬(或火葬)
(1)靈堂的布置方案
根據傳統方式,繼承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喪葬文化。以及採納本地區的喪葬禮儀,對逝世者表以尊敬的態度,進行策劃布置。
輓聯方面應該注意言辭,最好以逝世者生前事跡為主題結合而成的輓聯。靈堂色調的配搭也是非常重要的,按正常情況,應該只有黑白兩色的搭配,這樣一來便會顯得單調兼深沉。
(2)送殯的過程方案
送殯可以說是整個葬禮的結尾過程,也是整個葬禮的高潮部份。而在送殯隊伍當中也會有一些如一些橫幅、花圈之類的。
送殯隊伍的排列方式也是非常講究的,如親屬應該陪伴在棺材周圍,親屬也就是排在領頭小組的後面,按鄉下習俗,引路的是一班樂隊.接下來就是比較遠新一點的親屬.其次的就是再遠些的朋友同學們.在這隊列當中還應該會有過場音樂的。
(3)送殯日的時間安排(模擬時間,不以為准。要根據本地區喪葬禮儀為准)
1、AM6:30准備封棺儀式
2、7:00花圈、橫幅等宣傳物料作最後清點3、8:00親戚朋友陸續到場,派禮物4、9:00樂隊器材准備,現場試演5、10:00棺材封棺,周邊布置6、11:00全體工作人員休息、用餐7、11:30先頭部隊起行,帶頭探路
8、12:00送殯開始,整體出行,按指定隊列及路線出發9、14:00到達目的地
(4)入土方案
到達指定的安葬地點後,就要開始准備下葬儀式,也就是把裝著你屍體的木箱埋到已經挖好的土坑裡。
(5)遺物的去向安排
這部份可以說是自己最難安排的了。因為自己所保留的東西太多,太不好安排。有些貴重的東西當然是留給親戚,有些不那麼重要的就讓其棄之。還有,在死前最好列明一張清單,要求燒些什麼下來給自己使用。
六、結語
經過一系列細密的安排,相信自己的葬禮應該會是獨一無二的。有了詳細的策劃,葬禮顯得有序可按,有步可依,可以減少成本的同時,也省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_
④ 葬禮怎麼安排
在葬禮的前期應仔細檢查各項服務內容。在參加人員到達前你需要返回殯儀館檢查下死者的遺容,仔細檢查各項准備工作和口頭確定下每件事都按你的指令准備好了。檢查棺材的顏色和設計,逝者的服裝,背景音樂和椅子的擺放等,以及確定提供葬禮服務的預定時間。弄清從殯儀館到墓地的交通情況以及公告和來賓登記表。
5. Double-check the bill afterward. When the service is over and the body interred, go over the bill carefully to be sure nothing was left out or added. If you have questions, get in touch with the funeral director. Ultimately you should find that the plan was carried out as specified, including the deceased's embalming, hairstyle, and dress.
5.喪事結束後檢查賬單。當葬禮服務結束後,仔細檢查下賬單以查漏補缺。如果存在問題,和葬禮組織者聯系。最終你應該可以確定包括逝者的遺容等安排是按指定的方式執行的。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is stressful and painful, but it must be dealt with promptly. Take time to make funeral arrangements ahead of time, at least in part, to avoid questions or complications later. Knowing what to do at the time of loss will help you ensure that things proceed normally in everyone's interests.
喪事至親至愛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葬禮必須要處理的及時,在此之前應該為葬禮做好必要的准備,至少是一部分,以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發生。當你知道如何為逝者安排後事時,可以幫助你保證事情發生時一切能按計劃進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⑤ 葬禮的步驟
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於清明節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⑥ 中國現代葬禮的流程
做道場,酒席,火化,上山。這就是我們這里最簡單的流程
⑦ 殯儀館的葬禮策劃師,怎麼看待這個職業
2001年12月21日,由馮小剛執導,葛優、關之琳主演的喜劇電影《大腕》在中國上映,獲得了一致好評,葛優飾演的尤優為他人所策劃的葬禮曾經轟動一時,這個時候葬禮策劃師這個職業才走入了人們的實現。葬禮策劃師是專門為別人策劃葬禮的一種新興職業,我認為這個職業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而且非常具有挑戰性。
目前,已經有許多高校推出了殯葬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生還在實習就已經被預定完了,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職業的火爆之處。雖然,葬禮策劃師這份職業具有挑戰性,但是,絲毫不會影響這份職業的前景,我們要正確看待這份職業。
⑧ 喪事具體流程
1、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2、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3、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4、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5、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6、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7、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8、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9、五七:北方地區在第三十五天的時候,傳統叫五七,由女兒做一個紙扎葫蘆,並下一碗面,俗稱五七開鎖。民間信仰說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鎖著必須,得給死者開鎖,然後死者坐著葫蘆過河江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
10、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每個人在三歲前,基本都不離開父母懷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莊也是這樣產生的),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11、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12、掃墓:親友於清明節(介之推於這一日去世)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