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涼都六盤水風土人情
六盤水
六盤水市轄鍾山區、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四個縣級政區,位於貴州省西部,界於北緯25°19′44"-26°55′33"、東經104°18′20"-105°42′50"之間,總面積992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與安順市相連,南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與雲南省曲靖市交界,北與畢節地區毗鄰;鍾山區的大灣鎮、二塘鄉、三合鄉飛地嵌於畢節地區西南部。
自然環境
境內岩溶地貌類型齊全,發育典型。山巒眾多,延綿起伏;溝壑縱橫,深履險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最高點為烏蒙山脈的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稱「貴州屋脊」;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境內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間。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
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類,山地黃棕壤土類,山地灌叢草甸土類,石灰土土類、紫色土土類、水稻土土類、潮土土類、沼澤土土類8種,分為24個亞類74個土屬,141個土種。土壤面積93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74%。黃壤是境內地帶性土類,分布廣,面積472.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0.62%。
市境內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區。整體氣溫變化幅度小,年均溫13-14℃,1月均溫3.0-6.3℃,7月均溫19.8-22.0℃。無霜期230-300天。降雨量1200-1500毫米。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地形起伏較大,局部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全市總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體平均年流量64億立方米。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區。長江水系以烏江上游三岔河為幹流,展布於市境北部;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由西向東橫貫市境中部;南盤江支流分布於市境南部邊緣。受岩溶地貌影響,地表河網與地下河網均有發育,互有銜接,且反復出現。境內10公里以上河流43條,多呈現河谷深切,河床狹,水流急,落差大,水利資源豐富。
境內地理環境復雜,植被種類繁多,展布錯雜,地理區域分異明顯。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東部植被為濕潤性中亞熱帶常綠闊叫林,西部植被為中亞熱帶半濕潤闊葉林。由於境內海拔差異較大,垂直分異特徵也較明顯。境內原生植被破壞嚴重,現存植被多為次生植被。森林面積208萬畝,灌林面積135.45萬畝,森林覆蓋率22.5%。
中國涼都
貴州省六盤水市通過我國有關氣象專家論證和權威部門評審,獲得「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中國科學院、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氣象局的有關專家,通過觀測和探測實驗,對六盤水市夏季氣候特點進行科學分析,認為這里夏季「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具有唯一性,可稱「中國涼都」。
六盤水市氣象局局長朱德貴介紹說,六盤水處於孟加拉灣水汽環流、西伯利亞冷氣環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交匯區,雨水充沛,氣溫適宜,盡管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線輻射卻被高空1000米厚、濕度為70%的大氣雲層減弱,使紫外線輻射適中。
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六盤水市氣候涼爽,常年無夏,春秋相連。專家們通過檢索中國730多個氣象站點的觀測數據,與全國17個避暑勝地對比,六盤水市夏天的人體感覺舒適程度占明顯優勢,夏季平均氣溫不超過20℃,其中六月、七月、八月的平均氣溫分別為18.3℃、19.8℃和19.2℃。夏季96%的時間感覺舒適,91天白天感覺舒適,89天夜晚感覺舒適。
旅遊資源
進入新世紀,西部煤都六盤水在展示高原新城風姿的同時,也在逐漸褪去面紗,顯現出它古老迷人的奇山秀水。
六盤水山奇水秀,氣候宜人,容民族風情和喀斯特地貌風光為一體的旅遊別具一格。喀斯特自然風貌、古文化遺址、30多個民族燦爛的民俗民風和民間文化,猶如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烏蒙大地。在六盤水市中心區,有「地海浮山」之譽的麒麟洞公園;在六枝 江風景名勝區,有夜郎古國遺風、亞洲僅有的生態民俗長角苗博物館,有北盤江峽谷奇山異景;竹海風景名勝區,有記載人類起源、進化和環境演變的全國重點文大洞舊石器遺址,有以半部藏經聞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記記載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過程的妥樂千株古銀杏、縣大大洞舊石器文化遺址、高原草場、、老廠萬畝竹海;水城野鍾黑葉猴自然保護區、天生橋,紅軍第二第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以及南開苗族跳花節、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節、壩灣布依族「郎節山」等。加之優越的地理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為展現六盤水豐富的旅遊資源提供了天時、地利。
生態旅遊是六盤水旅遊的一大優勢。在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和羅咪期生態旅遊度假區,我們領略到了莽莽林海的魅力,只覺整個森林就像一台巨無霸的自然空調,吐納著沁人心脾的空氣,使人在正午最悶熱的時候竟感到和夜裡一樣的幽靜、芬芳、涼爽。
夜郎布依銅排鼓
巨型銅鼓「夜郎布依銅排鼓」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隴腳布依族鄉月亮河布依族生態園落成。夜郎布依銅排鼓由主鼓和6個副鼓組成,主鼓厚1.4米,底徑3.64米,腹徑3.60米,面徑3.33米。銅鼓是我國古代南方諸方國(包括夜郎國)的重要禮器。
關於銅鼓,范曄的《後漢書?馬援傳》中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 這是對銅鼓的最早記載。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寫道:「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 面闊丈余。」房玄齡《晉書?南史》:「廣州夷人,寶貴銅鼓。」當時的廣州地域很大,包 括今兩廣絕大部分。駱越系秦漢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個部族,即今之壯族。隋唐以來的文獻 中,更多見到兩廣、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關銅鼓的記載。《隋書?地理志》:「自嶺以 南,二十餘郡……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唐代杜佑《通典》: 「銅鼓,鑄銅為之,虛其一面,覆而擊其上。」提到只有一個鼓面。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 》中描寫銅鼓形象時寫道:「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一頭有面,鼓圓二尺許,面與 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 ,擊之響亮,不下鳴鼉。」南宋詩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 鼓皆細花紋,極工緻,四角有小蟾蜍。
民族風俗
折溪儺戲(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
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鄉的彝族同胞在村裡演出儺戲,以祭神驅鬼。集神、鬼、人於一體的儺面具扮相生動,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觀者踴躍,熱鬧異常。
採花洞(正月初一到十五)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鄰村鄰縣數千苗胞聚集於村東側的一個洞前,唱情歌,吹蘆笙、直簫,邊吹邊歌,人頭涌動。不少男女青年以這種方式談情說愛,尋求對象,故名「採花洞」。
跳花節(農歷二月十五)
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每年都要舉行當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節日——「跳花坡」。屆時成千上萬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節日。這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民族節日之一。
彝族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
玉舍鄉海坪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都要舉行盛大的彝族「火把節」。所有活動均在篝火旁、月色中舉行,所以又稱為「曬月亮」。
吃在六盤水
涼都——六盤水市小吃很多,恬人的氣候下,無論吃多辣的菜都不會感到燥熱難耐,而當地最有特色的要數米豆腐和烙鍋洋芋了。鮮紅誘人的辣椒油,讓人胃口大開,研磨好的辣椒面,點綴在烙鍋洋芋上,噴香誘人。另外,荷葉糯米雞 ·康家脆哨面 ·藍家牛肉粉 ·烙鍋 羊肉粉、絲娃娃也是當地比較特別的小吃,是到六盤水旅遊不可錯過的美味。
六盤水特產
1.風 豬
風豬,是貴州荔波布衣族地區的特產。清代《荔波縣志》記載:「本縣小豬特別肥嫩,風豬燒豬素有名。」如今,風豬已成為高級宴席上一道特色名菜。 特點:用小豬腌制,風干而成。成菜肉質細嫩,滋味極鮮,異常適口。將肥壯小豬宰殺,治凈,順頭骨、脊骨進刀斬成二爿,取出腦髓和脊髓,挖出眼珠。將火硝、丁香、白芷、細辛、桂皮、花椒、山姜、陳皮研成細末,與細鹽混合,均勻地抹遍豬內腔,放入大缸內腌漬一天一夜後,將糯米酒倒入缸內,將豬淹沒,蓋好浸10天。取出,用竹片將豬腹撐開,曬一周,里外抹上一層菜油或麻油,風干即成。食用時,取肉適量,切塊加調味蒸食,或配以菜蔬烹制,其味均佳。
2.獼猴桃
獼猴桃,是原產我國的野生藤本果樹。唐《本草拾遺》載:"獼猴桃味咸溫無毒,可供葯用,主治骨節風,癱緩不隨,長年白發,痔病等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閩人呼為'陽桃'。"在美國稱為"中國醋栗",紐西蘭稱為基維果(RiwFruits);英國稱為"中國鵝莓",日本稱為"中國猴梨"。貴州則呼為山羊桃,俗稱"馬屎果"。
六盤水的深山中遍生著彌猴桃樹,這里生長的獼猴桃,果型大,單果重在70至100克之間,果皮黃褐色,密披細毛,形如馬糞,故有"馬屎果"之稱。果肉呈綠色、黃色或淺黃色,橫切面有淺色條紋,果心為白色或淺黃色,種子黑褐色或紫褐色。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一般每100克鮮果中含維生素C100至200毫克,高者可達420毫克,是桔的3-14倍,甜橙的2-8倍,桃的17-70倍,蘋果的20-84倍,梨的30-140倍。含糖8-14%,總酸1-4.2%,含有白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異白氨酸,頡氨酸,丙氨酸,卜氨基了酸,羥丁氨酸等12種氨基酸,並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鈣、磷、鉀、鐵等各種礦質元素。據醫葯家臨床經驗,認為獼猴桃果實性酸、甘、寒,有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之效。主治肝炎、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燒燙傷,維生素C缺乏等症。
近年來,有些醫療單位把獼猴桃鮮果和果汁用於臨床試驗,對麻瘋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輔助治療作用。果實除鮮食外,可加工制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果粉(晶)等,是高級的滋補營養食品。
3..杜 仲
杜仲,來源為杜仲科杜仲屬的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葯用其乾燥樹皮。
杜仲在我國第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醫家推崇的主要常用中葯之一。杜仲盛產於貴州婁山山脈和四川大巴山脈。貴州大部分地區都產杜仲,在《葯物生產辨》中就有"杜仲產四川、貴州者最佳"的記載。貴州省遵義杜仲林場,現為全國最大的專業性經營林場,其質量和產量都在不斷提高和發展。
六盤水深山裡天然里天然生長的杜仲尤珍貴,素以片張大而厚,平整,色澤暗紫,無粗皮,加工發「汗」好而著稱,產量也居全國優勢地位。野生杜仲的最高年產量曾達五十一萬多斤。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入葯功用多,尤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見長。專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腰膝無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高血壓等病症,為常用的助陽葯物。貴陽中葯廠以杜仲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男用「杜仲補天素」、「杜仲虎骨丸」、「復方杜仲片」等中成葯,在國際上被評為優質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港澳地區市場,享有盛譽。
杜仲作為貴州省的傳統出口商品,正逐步進入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市場,它作為天然的珍貴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4.天 麻
天麻,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葯用其乾燥塊莖。天麻原系野生,生長於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獲得成功。
天麻作為珍貴名產,身價可與茅台酒齊名;作為地道葯材,名氣堪與人參媲美。日本葯學博士難波恆雄在其《漢方葯人門》專著中,斷言"天麻佳品出貴州"。天麻"神奇"之處,從它的別名中可見一斑。例如,天麻地上莖全株不含葉綠素,單一直立,宛如箭桿,葯諺雲:"赤箭鑽天,有風不動能定風,無風自動可驅風。因此又名赤箭、定風草、獨搖、神草;天麻的種子細微如粉狀,體輕似絨毛,成熟種子多隨風飄去,不易收植,所以葯農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種,凡人採挖"的傳說。因此,又稱鬼督郵、白龍皮等。
天麻是著名中葯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葯。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當時名稱赤箭),味甘,性平,有醫治驚風、平肝息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功能。善治頭暈目眩、眼花、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風寒濕痹、小兒驚風、癲痛、高血壓病、耳源性眩暈等症。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盪後遺症等有顯著療效。貴州著名的"人參再造丸"、"大活絡丹"等中成葯都用天麻作主料。近年一些卷煙和飲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運用范圍越來越廣。
貴州是我國天麻的主產地,貴州天麻多系野生,所產天麻個大、肥厚、色黃白、半透明狀、飽滿、體重質堅實、無空心,為野生中之佳品。全省最高年產量達6萬斤,年平均調出量在1萬斤左右,出口量1500斤左右。60年代起,貴州出現了天麻種植熱,道真、正安、德江、貴定、龍里、甕安等地縣已建成了天麻商品生產基地。
天麻是貴州傳統的名牌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歷史,馳名海外貿易市場,遠銷港澳地區及東南亞、歐美各國,享有很高聲譽。
5.核 桃
核桃油味美芳香,富含飽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吸收率高,是一種高級食用油,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用油,在美術油畫著色和製造油漆配劑,以及作機油代用品方面都是重要原料。核桃樹是重要的國防用材,核桃外果皮、樹皮可提取單寧,果殼可加工製作成活性炭,核桃仁榨過的油餅可以作飼料。核桃用途極廣:核桃仁是一種珍貴的果品,營養非常豐富,含有鐵、磷、鈣、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和B、核黃素、胡蘿卜素、尼古酸和硫胺素。核桃仁是一種「補氣養血、潤燥、化痰、溫肺、潤腸」的滋補良葯,也是製作甜食糕點、糖果的上等料。
[地理位置]
位於貴州的西南部,北貼畢節,東靠安順市,南連黔西南,西接雲南省,河道交織,水系縱橫之間又是重巒疊嶂的起伏。
--------------------------------------------------------------------------------
[歷史文化]
它是一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歷史悠久。
--------------------------------------------------------------------------------
[行政區劃]
六盤水市下轄的三個縣,分別叫六枝縣(現為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
--------------------------------------------------------------------------------
[經濟發展]
六盤水是一座美麗而富饒的新興工業城市,它以煤炭工業為主,因此被譽為「江南煤都」、「高原明珠」
--------------------------------------------------------------------------------
[人口民族]
274萬,在這塊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聚居著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0多個少數民族.
--------------------------------------------------------------------------------
[旅遊資源]
六盤水風景美不勝收,牂牁江峽谷中河水汩汩,遠山綠樹若翠玉般鑲嵌於峭壁之上;依泥沙河溶洞的奇石怪洞中還透出一絲滄桑,隔世的塵埃被遊人揚起,與世無爭,任由人們發出嘖嘖的感嘆;民族氣息濃厚的岩腳古鎮,以其古色古香及遠離都市的喧囂而聞名,加上做工精緻的岩腳斗笠和當地的銀飾、銅器等,更成為遊客心中的別樣世界。
六盤水的薑茶、烙鍋洋芋及米豆腐等特色小吃,也是讓人難忘六盤水的原因之一,清淡可口,如六盤水的景,細致獨特,在食者的心中留下無數回憶……
2. 六盤水為什麼被叫做涼都
六盤水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個得天獨厚的環境。
因為六盤水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受低緯度高海拔的影響,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均溫13至14℃,1月均溫3至6.3℃,7月均溫19.8至22℃。
六盤水境內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體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19.7℃,冬季平均氣溫3℃。
六盤水歷史文化悠久
距今2億至3億年的二疊紀、三疊紀時期,板塊運動、海洋抬升,留下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群。
1993年考古發現距今20多萬年的「盤縣大洞人」,為貴州發現的最早智人,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水城硝灰洞發現距今8萬年的「水城人」,六枝桃花洞發現距今1萬年的「桃花洞人」。春秋時期為牂牁國地,戰國時期為夜郎國地,留下了神秘的古夜郎文化。
紅軍長征期間紅二六軍團在盤縣九間樓召開了「盤縣會議」,留下了寶貴的長徵文化。「三線」建設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十萬大軍與六盤水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多元包容的「三線」文化。
以上內容參考 六盤水市人民政府——涼都概況
3. 貴州宣傳語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紅色聖地,醉美遵義 還有一些是什麼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
多彩貴州-國家公園省-世界喀斯特博物館
爽爽的貴陽-中國避暑之回都-溫泉答之城
最美安順-瀑布之鄉-攀岩聖地
桃源銅仁-梵天凈土-大美烏江
紅色遵義-國酒之都
活力畢節-花海烏蒙
涼都六盤水-露營天堂
風情黔東南-好客之州-歌舞之州
幸福黔南-生態之州-浪漫荔波
美麗黔西南-水墨金州-神奇山水
4. 六盤水有些什麼特色.
六盤水有中國涼都之稱,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年平均氣溫15℃左右,是全國唯一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
六盤水的特產有:
水城獼猴桃
水城獼猴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水城縣很多高海拔鄉鎮還能看到大面積的野生獼猴桃。水城縣也是貴州野生獼猴桃的主要產區。水城獼猴桃是在本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具有獨具特色的風味和品質。
5. 你覺得六盤水消夏文化節給六盤水帶來哪些好處你是如何看待六盤水消夏文化節的
中國涼都·六盤水消夏文化節作為六盤水市唯一保留固化下來品牌活動,已成為推介六盤水、宣傳六盤水、展示六盤水的一個重要途徑,更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國際的舞台。通過這個平台,六盤水以打造文化、體育、論壇、會展品牌活動為重點,以精彩紛呈的活動和獨特的魅力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擴大了城市影響力,提升涼都美譽度,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有力推動了經濟、生態、社會、旅遊「四個價值最大化」。
6. 誰知道六盤水為什麼稱為涼都嗎
中國氣象學會組織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院、中國旅遊出版社、北京市氣象局、貴州省氣象局等十二位專家委員會從氣象、環保、醫學三個方面,通過氣候資料分析、空氣質量監測、氣候對疾病影響的分析,以及紫外線負離子、氣象探空等觀測,對「中國涼都·六盤水」進行了論證,充分肯定了六盤水市夏季「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適中」的獨特性,可稱為「中國涼都」,並頒發了證書。這是記者在今日召開的「中國涼都·六盤水」論證成果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
六盤水市平均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3℃--14℃,沒有天氣氣候學中的「夏天」。在氣溫最高的七、八、九三個月平均氣溫19.8℃,歷史上的極端最高氣溫也只有31.2℃。以國內通行的人體舒適度標准,六盤水市市中心區1971年至2000年氣候資料的詳細統計分析表明,在六盤水市96%以上的時間人體均感覺到涼爽舒適。據六盤水市氣象局相關人員介紹說,六盤水處於孟加拉灣水汽環流、西伯利亞冷氣環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交匯區,雨水充沛,氣溫適宜,盡管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線輻射卻被高空1000米厚、濕度為70%的大氣雲層減弱,使紫外線輻射適中。
目前六盤水市在賓館酒店方面可同時接待遊客3000至4000人,但檔次不高,為提高接待水平,六盤水市准備將酒店建設向中、高檔方向發展,爭取在三年左右建三個四星級酒店,五年內建起五星級酒店。而在公路方面,則有已建成的長二十公里寬四十米的鍾山大道、正在改造中的涼都大道和人民路以及下一步准備建設的烏蒙大道,另外,六盤水市還爭取建支線機場,為六盤水旅遊發展搭通天地線。
另據六盤水市相關領導介紹,六盤水市為將「中國涼都」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將會加強宣傳力度,制定出一整套宣傳方案,除了在央視打品牌以外,酷暑期會不定期地進行媒體宣傳,有針對性地在暑期酷熱地大力宣傳涼都特色,並加入文化因素。
7. 請問六盤水有哪些主流媒體啊!急用啊,謝謝!
主流媒體的盛唐呀,這個媒體的廣告,你隨便坐下公交車就知道了,呵呵,祥細內容公交車上有,坐一次你就知道了
8. 介紹貴州六盤水的作文,謝謝!
六盤水市是貴州省第三大城市;在經濟發展方面,六盤水市GDP總量位居貴州省第4位,人均GDP僅次於省會貴陽列第2位,人均GDP突破5500美元。市中心區由黃土坡片區、鍾山開發區、鳳凰新區、德塢新區、雙水新區、水鋼片區、荷城片區、紅橋新區8個片區組成。 六盤水——「西南煤都」!是我國長江以南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中最大的煤炭資源基地,同時也是江南地區重要的煤炭鋼鐵工業基地。煤炭預測儲量569億噸,品種全、質量好、易開采,其中煉焦煤保有儲量95億噸。煤層氣和淺層天然氣的儲量在1萬億立方米以上。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7萬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於全國平均值。通過西電東送的建設,將形成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電力生產體系。 六盤水市中心圖
六盤水市是國家確定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國土資源重點開發的地區,又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南、貴、昆經濟帶中的重要結點城市。解放後,特別是經過「三線」建設和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建設,六盤水已發展為一個經濟門類較多、社會事業較全面的新興工業城市。已建成水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枝工礦(集團)公司、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鋼水城水鋼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城發電廠、盤縣發電廠、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煤炭機械廠、重慶啤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分公司、貴州勝景化建有限責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業,形成年生產原煤2160萬噸、生鐵130萬噸、鋼130萬噸、鋼材100萬噸、水泥175萬噸、電力裝機11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煤炭、電力、冶金、建材成為六盤水的支柱產業。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礦泉水、生物制葯為代表的系列綠色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逐步上規模、上檔次,並將成為六盤水的後續支柱產業。 六盤水市的中國國內友好城市為大連市。
9. 六盤水為什麼具有「江南煤都」的美稱
貴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稱,六盤水市是貴州的最大的產煤地區之一,又有「江南煤都」美譽的六盤水,是長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產地,其四個縣、區、特區都是富煤地區,遠景儲量達844億噸。截至2008年底,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產地106處,資源儲量174億噸,保有煤炭資源儲量168.2億噸。
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六盤水成為我國重點煤炭基地,除了傳統的國有大礦,大大小小的地方中小煤礦星羅棋布。六盤水有關煤炭產業發展規劃顯示,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間,全市將擁有地方大中型煤礦40對,小型煤礦308對,煤炭產業成為六盤水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撐起了地方經濟的半壁江山。
10. 六盤水為什麼叫六盤水
貴州六盤水名字的來由: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國家計委和煤炭工業部經過調查對比,決定在貴州西部煤藏豐富的六枝、盤縣、水城三縣境內建立煤炭基地,六盤水這個組合性的專名由此而得。
六盤水地處滇、黔兩省結合部,長江、珠江上游分水嶺,南盤江、北盤江流域兩岸,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交通四通八達,是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截至2016年末,全市國土面積9965平方公里,轄2個區、1個縣級市、1個縣,常住人口290.7萬。
(10)宣傳六盤水擴展閱讀
貴州六盤水,別稱「中國涼都」,位於貴州西部,市名來自最初下轄的六枝、盤縣和水城三個特區的頭一個字組成,是「三線建設」誕生的一座年輕工業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後撤銷兩個特區設縣,保留一個至今,即六枝特區。
貴州六盤水美食:
水城羊肉粉:在貴州經常會看到水城羊肉粉的招牌,盡管很多不是水城人也不是正宗的水城羊肉粉。薄弱如蟬翼的羊肉片和鮮湯,已經成為了貴州早餐的「主食」。製作嘗回頭羊肉粉需要幾十種開胃健脾、強身健體的上乘中草葯,而這些草葯中有很多種只能在六盤水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中生長。
荷葉糯米雞:荷葉糯米雞是六盤水市的傳統小吃,久負盛名,也是宴會中一道名菜。拆開荷葉時清香撲鼻,鮮味四溢,糯米潤滑可口,雞肉味道完全滲透到糯米之中,糯米的粘、雞肉的滑、荷葉的香,在一炒一蒸之間,相互交糅相互滲透,不起眼的外表下包裹的是最扎實的豐腴飽滿和直截了當的逼人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