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宜賓 那裡可以 做企業宣傳片 微電影 婚慶後期 視頻 特效 處理 ………
宜賓鑫月文化傳媒可以
『貳』 宜賓的歷史文化
宜賓是國務院1986年12月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物眾多,解放後曾出土建設馬門溪龍和珙縣石碑龍等恐龍化石,現存地面文物200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00處。
宜賓擁有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處,江安縣城為省歷史文化名城。
李庄古鎮和龍華古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宜賓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有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研究、陽翰笙研究、銅鼓文化、岩墓文化、木刻印書、苗鄉風情、夕佳山民俗風情、不老情民間傳說等等。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27處、縣(區)級100處;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宜賓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座:李庄鎮、龍華鎮,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1座:江安;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3處:「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江安竹簧」、「興文大壩高裝」文化特色。
『叄』 宜賓的文化特色
竹之美景:宜賓是一個以綠色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因《卧虎藏龍》而名揚天下的蜀南竹海則是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風徐來,極目之處,盡皆竹浪,北宋文人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氣魄和雄渾。
竹之工藝:藉助豐富的竹子資源,在宜賓市長寧、江安縣形成了許多以竹子為原料的工藝品,品種多,涵蓋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編等,特別是藉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種工藝品,江安竹簧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竹之美食:宜賓人以竹子為原料作出了各種菜餚,進而形成了「全竹席」,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配合著其他美味原料可以製作出「竹之佳餚」,如竹筒飯、竹根酒、竹葉黃粑、三鮮竹蓀湯、涼拌筍絲等。 在宜賓境內,有長江、金沙江、岷江,還有淯江、符江、橫江、越溪河、南廣河、黃沙河、萃河等,是這些河流為宜賓帶來了富足,也是這些河流孕育了宜賓的大江文化,延續了宜賓的文化根脈。宜賓的大江文化,涵蓋了龍崇拜、敬「川主」、修塔鎮水、碼頭民俗等。
宜賓是長江起點,宜賓碼頭有「六渡八幫」。六渡是六大渡口:北關渡、東門渡、合江門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八幫是八大船幫:干貨幫、成都幫、五板幫、敘渝幫、敘瀘幫、竹木幫、鹽幫、嘉陽幫。 宜賓夏橙
宜賓是中國夏橙主要產地。江安伏令夏橙皮薄汁多,酸甜適度,暢銷世界許多地區。所產紅桔味甜性溫,還有血橙、臍橙、錦橙等優良品種。桐梓鎮的藤梨,趕場山李子都是一大絕。
宜賓荔枝
史載宜賓古代盛產荔枝,棘人以荔枝為業。離宜賓縣城約15公里有打魚村打魚社,有大小五棵荔枝樹。其中荔枝溝有姐妹樹,經西南農學院專家早期鑒定為唐代以前種植,世代傳為貢荔。現逾千年仍枝繁葉茂,大的干周5.6米,高16米。
屏山椪柑
宜賓屏山縣所在金沙江沿岸獨特的氣候特徵,這里獨具特色的豐富熱資源和亞非帶氣候屬性,釀成了屏山椪柑的優良品質,椪柑果面橙黃、光滑、皮薄、籽少、質脆、甚甜、清香、汁多。 宜賓燃面
宜賓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為中華名優特色小吃,馳名中外。
宜賓人最喜愛吃面,常見的有,燉雞面,咸鮮面,肥腸面,牛肉麵,京醬面,口蘑面,三鮮面,辣雞面,鱔魚面,龍鳳面。其中燃面是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
2010年7月25日,被正式確定為翠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竹海名菜
以竹筍、竹蓀蛋、竹蓀菜、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蓀酒、竹泡菜等「竹」菜匯成的「全竹宴」。可謂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席,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選料精、火候准、佐料香。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1至2毫米。
鴨兒粑
鴨兒粑,又名葉兒粑、少數人稱豬兒粑,是宜賓著名小吃。其主要原料為大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摻雜在一起,經浸泡後,用傳統石磨磨成粉,過掉多餘水分,並手工揉搓至一定的柔軟度備用。
柏溪潮糕
四川宜賓「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點」為當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朝同治時期(公元1866年),截至2011年已有145年歷史。
南溪豆腐乾
位於中國四川南部萬里長江第一縣、文明古城南溪(已為南溪區),是生產豆腐乾之傳統企業,南溪豆腐乾始於清光緒年間,截至2014年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芽菜
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亦名「敘府芽菜」,是與「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內江大頭菜」齊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創於清道光中(約1838年前後)宜賓芽菜1982年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1985年評為中國優質產品。
宜賓糟蛋
敘府糟蛋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壩鄉張竹君所創制,是將鴨蛋浸泡於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傳統生產工藝要經過3個階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類有南糟蛋、大眾糟蛋、陳年糟蛋三種。
宜賓蘭香齋熏肉
蘭香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獨特的美味,聞名於省內外,曾在成都花會上展銷時,榮獲獎狀和獎牌,遠銷成才重慶寧波上海和東南亞等地。
石磨芝麻油
石磨芝麻油是宜賓著名傳統特產。
民族手工藝品
主要是苗族蠟染及刺綉挑花、苗族服飾等。主要產於興文、筠連、珙縣的苗鄉。苗族蠟染產品有衣飾、床單、枕巾、門簾、包單等,尤以點花百褶裙最有特色。現保存在苗族中的蠟染圖案花紋有280多種。
『肆』 宜賓好的影視傳媒
在經緯商城7樓2號,我有個朋友在哪裡上班。。
『伍』 宜賓有做企業宣傳片的嗎
莎沐視覺
『陸』 這上面有四川宜賓的嗎有誰知道宜賓市電視台播放宜賓宣傳片時曲子的名字
不是回家嗎?我就是宜賓的
『柒』 宜賓的介紹
宜賓,別稱:「僰道」 、「戎州」、「敘州城」,位於中國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長江至此始稱「長江」,故宜賓也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長江宜賓—宜昌段亦稱川江。宜賓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舉世聞名的名酒五糧液,即產於這里,發達的釀酒工業使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宜賓市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市區地勢大致呈西南高東北低之勢,最高處在西部屏山縣境內的五指山脈老君山主峰,海拔高2008.7米,最低處在東部江安縣井口鄉金山寺附近的長江河谷,海拔236.3米。整個區域內,山丘廣布,平壩狹小,中山、低山、槽谷、丘陵和 平壩,錯綜交織,姿態萬端。除了漢族以外,還居住有苗、彝、回等24個少數民族,其中苗、彝、回三族是這里的世居民族。因此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州瓊漿,豪情酒海;天下奇觀,風情石海;翡翠世界,詩情竹海;抗戰精魂,博愛李庄;民族瑰寶,古韻夕佳;宜賓,這座美麗的濱江城市會更加流光溢彩! 宜賓,宜山、宜水、宜人、宜業、更宜賓! 2008年,由亞太旅遊聯合會、中國生態學會旅遊專業委員會和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旅遊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08中國文化生態旅遊高峰論壇,宜賓市被評選為「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 作為宜賓人的我,為宜賓的魅力與富饒而驕傲!
『捌』 我公司想拍宣傳片。請問宜賓哪裡有這樣的公司
宜賓莎沐視覺在經緯商城7樓2號
『玖』 我的家鄉 宜賓的 600字
我的家鄉宜賓,俗稱酒都、戎州,是長江上游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四川省南部,毗鄰雲南省和貴州省。岷山和金沙江在這里交匯,故有「萬里長江第一城」之稱。道教聖地真武山和翠屏山在這里屹立,您可以徜徉於蜀南竹海那排山倒海的氣魄、領略石海洞鄉的千變萬化。家鄉宜賓是一個山城,山城的姑娘性格爽朗、山城的漢子英俊偉岸,山城有好酒,長江水汽中孕育著五糧液的醇香。山城老媽挑著扁擔賣出宜賓燃面的品牌,面料勁道可口,佐以碎米芽菜、和著純菜油,再撒上辣子,這其中的美味無以倫比。
這幾年,家鄉發展了。臨港工業區的建立,意味著宜賓在國家戰略部署中的位置有所提升。臨港工業區俗稱西區,是位於宜賓市翠屏區南岸的工業區,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上游,因此這里的船運和集裝箱公司與長江中下游的各貨運公司和港口有密切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