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科畢業為什麼要穿學士服
因為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所以在畢業的時候穿學士服。學士服是獲得學士學位的象徵。
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為例,根據《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位服管理辦法》第一條學位服是學位獲得者及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人員出席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學校慶典等活動時所穿著的正式禮服。我校學位服僅限上述人員在指定時間和場合穿戴。
第二條我校學位服分為藝術類專業學位服、普通類文科專業學位服和普通類工科專業學位服三類,各畢業生需穿戴與各自專業相符的學位服。且學位服必須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制定的《學位服著裝規范》穿戴。
學士服的其他規定。
《學位服著裝規范》第一條學位服為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實行學位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學位制度,有利於全社會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激發攻讀學位者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學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國際交流。
實行學位服,是一件嚴肅認真的工作。學位服只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得濫用。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位服管理辦法
Ⅱ 學士服的顏色各代表什麼專業
學士服顏色分類:文(含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粉色,理(含理學、經管類、管理學)——灰色,工學——黃色,農學——綠色,醫學——白色,軍事學——紅色。
現代意義的學位服在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但由於社會、政治等的因素,學位服在中國消失並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伴隨著新中國學位制的建立和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展,學位服開始在大學校園中出現,並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199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就學位服有關問題盡快組織開展研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受命在全國展開了調研工作,並與北京服裝學院組成聯合課題組,開展了「建構中國現代學位服體系」的專題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現代學位服。
(2)學士服策劃書擴展閱讀:
學士服的構成: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除校長外不分學位級別,校長為紅色或黑色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二、流蘇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
三、學士袍
學士袍為黑色。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學士袍應該搭配垂布穿著。
四、垂布
垂布,又稱披肩,是由連頸帽演化而來。一方面使學位服整體上富於變化,起到特有的裝飾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垂布標識出所獲學位的不同學科歸屬和授予學位的學校。垂布造型為三角兜式,面料圖案採用中國傳統的牡丹花,富貴,吉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士服
Ⅲ 畢業晚會的策劃創意
以下是我寫過的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晚會亮點:1 以故事連接整場晚會,故事情節的設置就是四年來發生在大學的種種故事,圍繞「情」字做文章,分別體現友情、師生情、愛情。其中的故事設置可以包括追求夢想、跌倒受挫、並肩作戰、成長成熟等等,其中可以填入一些新聞元素,比如大一入校時社團如春筍般建立成長、大三藝管年會舉行等等。以打情感牌取勝。
2 摒除程式性原則,雖然資金有限,但要體現出處處新意。比如可以省略主持人,以話劇表演做穿插作為敘述形式;或者省略主持人而是以畫外音的方式進行講述,把觀眾的注意力放到同時播放的大屏幕上;分成的四個篇章內部注意感情的銜接。節目形式立體化進行,即以多種形式聯合進行。比如第一舞台配唱,第二舞台做情景演繹,第三舞台樂器伴奏,同時配合LED演示;配唱可以以不同方式上台,比如以盪鞦韆的方式出現,或是可移動的裝飾性小車等等,根據資金多少決定。
3注重大屏畫面展示的寓意性與藝術性。達到不僅僅是呈示、裝飾作用而且是引起、引導、引申觀眾感情共鳴。彌補舞台較小表現力較弱的缺點。
晚會流程:共分成四大板塊,分別為:起航、夢想之島、挑戰風暴、離別;每個版塊安排三到四個節目,每個節目既有獨立性又有連貫性,以大學四年來同學間、師生間的感情為重頭戲,以情節取勝,其中穿插種種新聞元素。每個板塊間以講故事的形式連接。節目立體化設置。
Ⅳ 學士服的起源
詳細介紹http://bbs.gdei.e.cn/read.php?tid=37150
學位服歷史(摘自網路)
學位服飾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紀,那時正在形成大學。學者的日常服飾與牧師的服飾相同。中世紀的學者幾乎沒有等級之分.他們都立特定的誓約和可能被剃度。或許是取暖的需要,他們在屋內也穿長袍。起初被用來遮蓋被剃度頭部的風帽 ,後來逐漸被四角方帽所取代。
歐洲的學院在具體的學位服裝上有了很多的變化。到了1533年,由於出現了太多的種類變化,一部為解決學位服飾種類過多問題的宗教改革法案成為了必要。在14世紀後半期的英格蘭,一些學院頒布法規禁止"濫用學位服",並且規范了大學禮服的穿戴。在英格蘭亨利八世時代,牛津和劍橋首先開始規范了有明確定義的學位服飾並且使它成為成為大學所嚴格管理的大事。相比較而言,美國的大學管理機構確定了明確的所有大學都須遵照的學位服規范體系,出台了一部關於學位服飾的法規。這部法規不僅規定了學位服飾的款式、風格和使用的面料,還規范了代表不同學科領域的顏色。
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發展,中國建立了適合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學位制度。同時,與之相匹配的學位服飾也提到了日程安排上來。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推薦使用學位服的通知》,開始確立中國學位服的規范體系。
Ⅳ 畢業晚會策劃方案闡述稿怎麼寫,求大神解答
為你奉上一個範本,請參考!有疑問請追問!
畢業晚會策劃書
明德崇法,韜奮鍾聲,曾帶著我們共同的憧憬;青磚紅瓦,碧波綠柳,曾銘記我們共同的回憶。當年的年少輕狂,往昔的崢嶸歲月,從開始的斷瓦殘堆到而今的恢弘秀麗,我們用淚水和汗水鋪就了一條長城學院的光輝之路。我們的血液終滌盪著05的驕傲;我們的心中雋永著05的自豪;我們肩上擔負著05的使命,這一切都賦予了05級獨有而永不忘卻的烙印。韜奮鍾聲,音尤在耳,縱然天涯海角,散落各方,都將萬里相伴。青春與時代同步,足跡與未來相連,在這告別之時,讓我們再回首,憶那往昔的休戚之共,感而今的滄海桑田;讓我們再回首, 月 日畢業晚會「聚散天涯·依依長城」回望中流末水的勇氣、浪遇飛舟的豪情;讓我們再回首,在最初的起點,為最燦爛的青春畫上最華麗的句點!
一、晚會名稱: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2009年第一屆畢業生晚會
二、晚會主題:聚散天涯·依依長城
三、晚會宗旨:光陰流轉,我院首屆畢業生到了告別大學生活的時候,大學生活的時間也許不算長久,但在一個青年的學生時代卻顯得格外珍貴。在這段特殊時光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製作這個特別的盛宴,來共同懷念我們的過去,並為自己的未來壯行。這既是我們紀念的方式,也是我們延續的傳統。謹以此獻給在大學中度過了快樂和憂傷的即將離開母校的年輕人。
四、晚會時間:
五、晚會地點:
六、主辦單位:院團委
承辦單位:院學生會 社團聯合會 大學生藝術團
協辦單位:各系學生分會
本次畢業晚會基調為懷念的,溫情的,開心的,感慨的,離別而又憧憬的。
1、 開場:(方案一)
(1)開場:由視頻字幕引入,分四個部分,分別代表大學四個階段,每個部分視頻展示後有大四學生演唱一首符合視頻意境的歌曲。整個開場由四首歌曲及四段視頻組成。(參考備選視頻)
(方案二)
(1)各系大點名:各系選派10名畢業生代表,穿學士服,代表各繫上台,列隊站好。同時各系系旗由專人舉旗,在主持人的提示下繞舞台一周,然後站在隊列的後面,舉起系旗。
(2)領導講話:領導上台期間播放伴奏樂
(3)各系代表大合唱:《勘探隊之歌》
(方案三)
(1)開場VCR:視頻結束時有一個和下一節目的銜接。
(2)雙人合唱:《鳳凰花開的路口》,其中一人鋼琴伴奏或小提琴伴奏。
以上三個方案,均可獨立的放在演出的節目中。
主持人上台報幕:
第一篇章:《彷徨》
大一是彷徨的, 高中時 老師最喜歡說「學習不是為了老師,不是為了家長,而是為了你自己」,所以那時我們很明確的為了高考而學習。但高考就這么如走過場般走過了,我們就這么波瀾不驚的來到了高等學府。對於未來,突然特別的束手無策。這就是彷徨,發自內心的,不是老師的諄諄教導不是家長的苦口婆心。是一種恐懼,是一種期盼,是悲觀的現實和樂觀的希望的共存。高中多幸福啊,沒有那麼多未來的東西要考慮。但大一過後,我們應該完成了角色的轉換。 年少輕狂的我們,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第二篇章:《吶喊》
大一到大二,似乎只是彈指一揮間的事,自己還沒盡情彷徨,就發現已不是freshman,開始吶喊了. 因為高額的學費吶喊,因為弱智的網路吶喊,因為成對的鴛鴦吶喊;考完試吶喊,停了電吶喊,沖涼時吶喊;無聊,不滿,壓抑,都成為我們吶喊的理由. 是的,可以吶喊,但除了吶喊,我們應該做些更實際的事情,應該為了以後可能活得更好而努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就是失敗.是的,青春只有一次,我們彷徨過,吶喊過.那麼現在,我們做的一切應該是為了使以後不再那麼彷徨,不再那麼吶喊.
第三篇章:《朝花夕拾》
當你走過了懵懂的大一,張狂的大二,來到朝花夕拾的大三,你自然能體會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壯:踩在白天的尾巴上,夕陽惟有盡力綻放光輝,讓飛逝的時光記得,它曾經也如此美麗過這片天空。大三的我們是站在理想與現實拐角的一群,也是最脆弱而又最堅強的一群。整個大學生活已經過去四分之三,工作、出國、讀研基本塵埃落定。或許,任何細微的波動都可能觸動我們的神經,又或許,再棘手的難題也不會灼燒我們的雙眼。
第四篇章:《祝福》
還記魯迅的《祝福》嗎? 那時除舊迎新的時候,人們都在忙碌著,打掃去被灰塵覆蓋的舊物,為新的時刻新氣象的到來而忙碌。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思考總結著四年來學到的知識,學會的做人,學會的做事。讓它們完美的結合起來,為即將工作的的我注下的重重的籌碼,然後迎接人生的另一階段。為所有即將離開校園的學子們祝福,為馬上要踏上新征程的同學加油,為長城學院所有的畢業生祝福,祝福他們一路順風。
一、晚會籌備工作:
晚會總負責人:
晚會總導演:
晚會總策劃:
晚會策劃組成員:
二、晚會節目工作:
晚會節目總導演:
晚會導演組成員:
晚會節目來源:大學生藝術團、社團聯合會、各系學生分會
節目組具體工作職責:
①、晚會開始前一個月各系要開始徵集准備節目,學生會再從大藝團和各系學生會篩選優秀節目;
②、經領導確定並審批節目並開始進行綵排;
③、晚會開始前一周准備好主持人的形象設計和台詞,進行三次綵排(地點在311),最後把關和整理定型。
④、晚會開始前三天要准備好晚會所需的一切服裝及道具;
⑤、聯系演員化妝單位;
⑥、晚會前第三天要將晚會的節目單報到院審批並列印,後復印若干份
三、晚會事務工作
1、外聯籌備組
組長:周x
組員:院學生會外聯部、團委社會實踐部、社團聯合會外聯部、
大學生藝術團
具體工作職責:
①、整台晚會的資金的籌備、道具及現場布置的贊助。
②、贊助商的接待,後期的合作。
③、外聯小組制定計劃每三天開一次會,像負責人匯報進展。
2、後勤組
組長:馬x
成員:院學生會辦公室 生活部
具體工作職責:負責協調、配合晚會的活動
①、 協定領導嘉賓的人數,製作領導名牌、節目單、邀請函,發放邀請函,晚會當天邀請領導。
②、 晚會開始前准備好會場服務物品,水杯、桌椅、等;
③、 負責晚會所需用品的購置;
④、 負責登記物品並清點物品的數量。
3、舞台組
組長:吳x
成員:院體育部、紀檢部、生活部 社團聯合會活動部
具體工作職責:
①、舞台搭建,桌椅擺放,提前兩天把所需的桌子及凳子借好。 ②、舞台燈光、音響設備的安裝;
4、宣傳組
組長:邱x 張x
成員:院團委宣傳部、院學生會宣傳部、社團聯合會宣傳部、
各系學生會宣傳部
具體工作職責:
可以各系分工積極大力宣傳本系的節目與演員,充分調動起每一位同學的觀看興趣。海報最少要提前五天貼到學校的宣傳欄。
①、到晚會開始,海報要進行3次更新,宣傳力度要大。
②、跟各系協商,各系的宣傳欄盡量貼畢業晚會的海報。
③、條幅或展板的製作及懸掛。
④、拍攝宣傳短片,與現代教育中心合作在課間進行播放,以此宣傳本次晚會。
⑤、 利用廣播台、校報和校園網進行全方位立體宣傳
⑥、 晚會前兩天在食堂門口進行「畢業留言」活動,准備好桌子、筆、紙等讓同學們自願填寫。晚會時會隨機抽取若干份宣讀,其餘將會被製作成紀念冊進行保留。
5、節目籌備組
組長:張x 杜x 張x
成員:大學生藝術團 院學生會文藝部 各系學生會文藝部
具體工作職責:
①、 大藝團根據晚會主題及策劃按照時間進度排練節目。
②、 文藝部面上全校進行節目徵集(主要徵集大四學生的)。
③、 各系學生會文藝部上報本系優秀節目。
④、 面向社團徵集節目。
⑤、 由負責老師、大藝團、文藝部一起來進行節目的審核。、
⑥、 節目審核完畢後進行規整、修改、排序。
⑦、 晚會之前進行3次正規綵排,由文藝部負責。
6、演員化妝、服裝籌備組
組長:康寧 趙亞芳
成員:院學生會學生權益部 社會實踐部 大學生藝術團
具體工作職責:
①、 所有演員的化妝、服裝、道具的籌備工作。
②、 演員更衣室的布置及看守。
③、 演員換裝問題。
6、秩序負責組
組長:孫xx
成員:院學生會紀檢部 國旗班
具體工作職責:
①、 負責分配各系座位,引導觀眾入場
②、 核心任務在於晚會期間負責會場紀律維持、會場後勤保障以及處理緊急情況,保證晚會取得圓滿成功。
③、 對於晚會應急做好處理。
Ⅵ 學士服的由來
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 學士服(文科學士)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爛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Ⅶ 詳細學士服顏色分類
學士服垂布顏色依照所獲學位分類,文學類使用粉色,理學學士使用灰色,工學學士使用黃色,農學學士使用綠色,醫學學士使用白色,軍事學學士使用紅色。
學位服僅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準濫用。
學士學位帽流蘇為黑色。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學士服的歷史:
199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就學位服有關問題盡快組織開展研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受命在全國展開了調研工作,並與北京服裝學院組成聯合課題組,開展了「建構中國現代學位服體系」的專題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現代學位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士服
Ⅷ 解讀「本科生畢業學士服」如何穿的規范得體!!!
一、學位服概況
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
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流蘇分為:校長(導師)流蘇、博士流蘇、碩士流蘇、學士流蘇。
二、學位服著裝規范1、學位帽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2、流蘇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
3、學位袍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服為紅、
黑兩色。 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應加套其他服裝。4、垂布垂布又稱披肩,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
Ⅸ 管理學學士穿什麼顏色學士服
管理學學士
無固定的顏色衣服。
簡介:
管理(manage) 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管理學(management) 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求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學士 (bachelor) 是高等教育本科階段授予的學位名稱,大體可依學科類別分為理學士、文學士、社會科學學士和工商管理學士(或稱商學士)。有些院校會提供銜接學士課程,予副學位課程畢業生升讀。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_-PQu_YBnpXQv8Sl8SgY_rWoefAgu3K
Ⅹ 學士服顏色 碩士服顏色 博士服顏色 分別是什麼 以及各科都用什麼顏色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全黑色。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經、管、理)--灰色、工--黃色、農--綠色、醫--白色、軍事--紅色六大類,採用不同的六種飾邊顏色區分。但是中國關於垂布顏色並無官方統一規定。
學士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博士學位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帽流蘇為深藍色,校長帽流蘇為黃色。
學位服介紹
①: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
②: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④:流蘇分為:校長(導師)流蘇、博士流蘇、碩士流蘇、學士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