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做詳細分析
挺好的專業,好好學吧,抄襲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Ⅱ 大家對網路小說改編排成電視劇有什麼看法
如今將網路小說改編為電視劇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相信很多的觀眾都已經看過許多這樣的電視劇作品,其中有些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有的則是反響平平,還有的則是成為了觀眾們的笑話,也就是傳說中的毀原著系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今年那些網路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首先就是一部讓很多觀眾笑話的電視劇,《蠻荒紀》這部電視劇在之前傳言要拍的時候,很多的原著粉還是期待了一下的,畢竟自己喜歡看的小說,改編為電視劇,這也是被別人認可的一種方式。蠻荒紀這個小說小編也是看過的,小說真的寫得很好,但是正在電視劇預告播出以後,我就知道這部電視劇毀了,果不其然,電視劇上線後,遭到了很多原著粉的吐槽笑話,基本上都沒什麼人看,3毛錢的特效,尷尬的演技。
其次就是《扶搖》,這部電視劇同樣是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卻是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劇情也是相當的精彩。其中楊冪與阮經天的演技也是為電視劇增加不少的分,目前《扶搖》也是要大結局了。
然後就是剛剛上映的《武動乾坤》了,很多觀眾都說這部電視劇現在是全靠楊洋,張天愛,王麗坤,支撐起來的,電視劇與原著差距很大,基本上完全改變了,劇情邏輯也是比較混亂,因此現在同樣是讓很多觀眾失望。
最後就是在最近非常火熱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電視劇在現在非常的受觀眾歡迎,熱度也是在不斷的高升,相信很多的觀眾都已經有所了解,雖然現在還沒有播出多少集,但是口碑已經很好了,因此也是值得大家期待。
最後《扶搖》《香蜜沉沉燼如霜》這兩部電視劇是非常成功的,深受很多的觀眾喜歡,對於小說的還原度也是比較的高。《蠻荒紀》《武動乾坤》則是與他們相反,比較令人失望,也許是期望太高了吧,因此成為了別人的笑話,你們還知道哪些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呢?
Ⅲ 急需關於大眾文學的調查報告,可以是網路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調查報告,或者是電視媒體,等大眾文化
今年5月發布的《2011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60.1%的受訪者會觀看根據自己喜歡的網路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網路文學用戶調研數據顯示,79.2%的網路文學用戶願觀看網路文學改編的影視劇,43.3%的用戶願購買網路文學實體出版的書籍,37.8%的用戶願意玩網路文學改編的網路游戲。難怪有專家指出,在新媒體時代,網路文學將會成為一條高效率的產業鏈。
Ⅳ 近年來小說改編成電影或者電視劇的熱潮盛行,這是為什麼呢
1、編劇創作才能枯竭。
每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都需要有相應的劇本,很多時候基本都是由編劇來寫的。可是寫劇本也是一件非常傷神的事情,而且還需要不斷的創新。如果編劇的靈感枯竭,那就很難寫出讓觀眾滿意的劇本,很難拍出非常不錯的電視劇。
這樣一來,電視劇就不需要特別費心的去宣傳,去讓觀眾接受一個新的東西是很難的。而依靠著小說,電視劇就有了不少的潛在觀眾,變相的為電視劇做了宣傳。
Ⅳ 試分析由瓊瑤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成功的原因 試指出中國電視節目生產「本土化」的戰略目標與對策
瓊瑤小說往往將真愛視為人間的終極價值,這樣的價值觀很容易影響正直、熱血、追求自由戀愛的青年讀者,亦符合人們對理想人生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對現實功利社會的種種不滿。拍攝《幾度夕陽紅》的導演李翰祥曾表示:「瓊瑤小說具有很強的電影性,甚至把小說分分鏡就成了劇本。」或許,正是這些因素吸引了電影公司,而當時國語片正在經歷取代台語片的漸進過程。中影公司開始購買瓊瑤小說的版權,投拍「六個夢」系列電影。1964年,李行首次將瓊瑤小說搬上銀幕,拍成《婉君表妹》及《啞女情深》,開拓了國語片的廣闊空間,也開啟了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序幕。
《婉君表妹》改自瓊瑤的小說《追尋》,這是首部瓊瑤電影,全片有著舊上海電影的遺風,畫面精緻、節奏緩慢。尤其是每次女主角獨處時,背景皆為青山綠水、亭台樓榭,美不勝收。唐寶雲飾演的婉君凄楚溫婉,符合傳統價值的女性典範形象,這正好與當時的時代氣氛相合,也與其個人的本色相同,令觀眾為之傾倒。
改編自短篇《啞妻》的《啞女情深》無論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倍受認可。扮演方依依的王莫愁,憑藉此片獲得第13屆亞洲影展「角色最難表演的女演員獎」。男主角柯俊雄玉樹臨風、英俊多情,成為第一代瓊瑤先生。而電影配樂由幽怨的二胡貫穿始終,營造出的那種如泣如訴的幽怨情調成為60年代瓊瑤電影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
開創瓊瑤電影先河的導演李行曾執導過《小城故事》、《原鄉人》、《汪洋中的一條船》等膾炙人口的影片。其一生創作偏向保守,堅持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擁護傳統道德與家庭倫理。而瓊瑤作品大多是表現愛情和傳統倫理道德的沖突,李行在講述瓊瑤式的愛情故事時,表現的其實是傳統中華文化的道德觀、倫理觀,這是不同於後期「愛情至上」的瓊瑤電影。
瓊瑤的丈夫平鑫濤曾經這樣評價他們早期和李行的合作:「《六個夢》是電影夢的開始,一切從一個小女孩開始,她的名字叫婉君。」對瓊瑤而言,小說中塑造的人物活生生出現在銀幕上,的確是一種奇妙的體驗,但是把「小媳婦」的身份改為「表妹」,卻讓瓊瑤感到遺憾。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1968年,瓊瑤和扶助她成名的皇冠公司聯合創立了「火鳥」公司,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拍電影。從此,瓊瑤從編劇到作詞一手包辦,將自己的作品改編為電影,成為在形式和內容上最高的主控者,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瓊瑤時代蓄勢待發。
70年代:燃燒吧,火鳥!
上世紀70年代,香港動作片在台灣大受歡迎,一度使得瓊瑤電影不得不在夾縫中求生存。所幸此刻,台灣官方為保護本土片開始加大對動作片的管制力度。瓊瑤電影觸底反彈似的開始了真正的「黃金歲月」。
李行趁勢開始推出第二波商業言情片。《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無不是上乘佳作,同時也引發了瓊瑤電影的「造星」運動,推出了足以吸引大眾眼球的新一代銀幕情侶,先是鄧光榮和甄珍,然後是「二林二秦」。此時,以瓊瑤片為首的言情片成為可以與香港武俠片分庭抗禮的本土電影。
當然,提起70年代的瓊瑤片,人們至今銘記著一個美麗的名字——林青霞。林青霞應該是導演宋存壽一生最大的發現。在宋導提攜下,稚嫩的林青霞獲得了在《窗外》中出演純潔女生江雁容的機會。當時的青霞面容消瘦、氣質動人,與角色出奇吻合,表演青澀卻真摯感人。後來,《窗外》因涉及敏感師生戀題材遭到雪藏,卻無法掩蓋林青霞的迷人風采。從此,林青霞成為瓊瑤愛將,從1974年至1982年主演了《女朋友》、《一顆紅豆》、《彩霞滿天》等十多部影片。80年代林青霞成熟轉型,往返港台之間拍片,出演多部經典華語電影,而她在瓊瑤電影里的形象仍是眾多影迷最初的夢想。
除了林青霞,星光熠熠的70年代還推出了甄珍、林鳳嬌、秦漢、秦祥林、胡因夢、張艾嘉、簫芳芳等在華語影壇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明星。銀幕上,他們愛得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現實生活中,他們之間的感情亦紛紛擾擾,同樣受到人們關注,可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除了「明星雲集」,70年代的瓊瑤作品還呈現出這樣的特點,就是此時作者在進行創作時,不再是單純寫作的狀態,而是預計到改編電影的可能,有的甚至是專為分場劇本設想而寫。通常是小說尚未出版,電影就已經開拍了,小說封面上的主人公畫像,就已是以電影中的主角為模特。如《女朋友》(1975)雖然同樣也是瓊瑤電影,但它卻由瓊瑤先提供故事拍成電影,然後再寫成小說出版。除了為適應電影拍攝,圍繞演員特色創作小說之。中國電視節目生產「本土化」的戰略目標與對策?我就不敢說?現在的電視和電影,沒有突破,沒有新穎,好像在一個混亂的狀態,再也沒有了5、6十年的清純和青澀,只有以資金的雄厚和視覺的觀感,而往往忽略實質的一點點東西,......戰略......要突破現在影視的禁錮,打造自己天地,不要去效仿.....要有自己想要的......對策......對不起.....沒有.....
Ⅵ 現在熱播的電視劇都是由小說改編而來,是什麼原因
1.在電視劇沒播之間就可以蹭原小說熱度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本身都是比較火的小說,知名度比較高。一部電視劇想要有好的收視率,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電視劇從開拍的時候就賣力宣傳。時不時的放出片花,特別是和小說高能片段契合的點,能夠積攢熱度。這是原創劇本達不到的,只有從小說改編才能夠這么吸引人。
Ⅶ 一部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策劃怎麼寫都需要准備什麼
假如有人脈資源,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幫你。假如沒有的話,手頭資源「MM」有不足回的話,只能教你一答個我認為還可以的方法(不行別怪我):把整本小說的人物名稱、景物描寫等用純文字版(也就是說不可以出現太過於虛擬化的東西)表達。修改完之後,整個劇本必須成為了一本「對白本」。
example:
XX說:「12454764575676」
XXX說:「sdfsfsa」
………………
Ⅷ 電視劇策劃書怎麼寫
兄弟,共同進步中,我也在探求與吸取中
Ⅸ 如果想要把小說拍成電視劇應該怎麼做謝謝了。
首先先聯繫到你希望把你的小說拍成電視劇的導演(或是可能會接受你的小說的導演),如果有人感興趣了,他自會聯系你的,當然,要不要你做編劇把你自己的小說改成劇本或是請其他專業的編劇來改編劇本那就是導演和投資方說了算了。。。
在這之前,你得先把你的小說發行,一般只有很火的小說或是名著或是題材特殊的才有機會被搬上熒幕呢,如果你的小說不是題材特殊得吸引人那就只能讓讀者遍布大街小巷了,這樣投資方拍起來,宣傳成本才能減下來,而且有足夠的話題和書粉,他們拍起來才有信心,才會決定要不要多投入一些製作費,這可大大的影響了你的小說拍出來是粗製爛糙的一般劇,還是製作精良的優秀劇集呢,這個中區別我想不用我多廢話了吧。。。
當然,你也可以把順序倒過來,先把小說給某個你信得過的編劇,再由他介紹給一些導演。。。
Ⅹ 一份正規的影視策劃書要寫哪些內容
按下面的需要填寫的內容,把你們的內容填寫進去就可以了 包括所有的什麼內容的
--------------------------------------------------------------------
一、項目介紹:
1、故事簡介:本劇講述的是發生在現代都市中的親情、愛情與人的慾望的撞擊。劇中由某市著名外企總裁劉玉棟的死亡引出了一系列的事件。何念斌與沈源、大板一起在「妖綠」酒吧,回憶起自己在幾年前遇見與自己初戀女友長得很像的夏鷗時的情景。而今天,從在公安局工作的大學同窗大板口中得知,夏鷗,那個一直被自己深愛的女子,竟成了一名疑犯,而她的親生父親——市長程憲林,也正在接受審查……
2、市場定位:作為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它本身具有很強的戲劇沖突。然而,它又與一般寫反腐題材電視劇有著不同。本劇從破案入手,拉出愛情、母女情、父女情、夫妻情、同學情……,再加上有商業元素及有極大成功可能性的商戰戲。劇中人物無論夏鷗、何念斌、劉玉棟、程憲林,都不脫離某一類型又有各自的個性特徵。對情的把握也是本戲的中心,雖為破案,人性卻是最重要的。
3、主題定位:首先它是一部情感倫理劇,其中的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上演一出人生悲喜劇。同時也是一部反腐劇,只是通過各種情感與反腐融合在一起來寫。再把破案元素加入,好比一劑調料,使劇增色。雖劇中可能會涉及到某些敏感問題,如目前政策對反腐題材不特別支持等等,但是研究文件得出,廣電局不支持的只是含色情、暴力太多的戲,所以,本劇在這些方面會加以控制,著重是去寫人物的命運等等。
4、類型及風格定位:本劇是屬於破案劇類型。當今國內影視劇的動作,一方面追求類型化,另一方面是多戲劇元素的結合。本劇除了作為破案劇類型應有的一些元素外,還從人物身份及各種情感元素。就情節而言,從結尾看是悲劇,但是在死亡中仍有新生,在絕望中還有希望。劇中有一些人物的設置時常伴有喜劇元素的加入。
二、人物表
1、夏鷗:出場時年紀約22歲,是T大的大學生,清純,但不喜言笑。在幾年前在「妖綠」酒吧結識何念斌,兩人開始戀愛。
2、何念斌:某市著名的「至誠公司」的地區經理,30來歲,事業有成,未婚。結識夏鷗後與其相戀並向其求婚,卻捲入了一場無聲的「戰斗」之中。
3、劉玉棟:「至誠公司」總裁,夏鷗母親的情人。卻以夏母做誘餌佔有著夏鷗。極想做成市黃金地段建設工程,想方設法向市長行賄,甚至以夏鷗做起了誘餌。不幸死亡。
4、程憲林:某市市長,作風一直很好,一個月後就會上調做省長,是夏鷗的親生父親。 目前正主管本市黃金地段建設招標項目。與劉玉棟結識,並通過會得知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夏月虹和親生女兒夏鷗也在本市。面對親情與仕途,他會面臨何種選擇?
5、夏月虹:夏鷗的母親。40歲,風韻猶存。16歲時生長在農村,與當時下鄉知青程憲林相愛,半年後程憲林返城,兩人分手。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生下夏鷗後,受不了村裡人的冷眼,帶著夏鷗進城裡找程憲林未果,卻成了外企總裁劉玉棟的情人。
6、李叔:劉玉棟的20多年來的司機,也是心腹,心地善良。雖不滿劉玉棟的所作所為,但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全部服從。
7、大板:何念斌的大學同學,好友,在市公安局工作。調查劉玉棟被殺的案子時卻牽扯出了許多市政高層和自己好友何念斌的女友夏鷗的事,正直的他決心一直查到底。
8、沈源:何念斌的大學同學,在市長辦公室做秘書。因某機會結識劉玉棟,走為其走狗,是程憲林受賄事件的「聯絡人」。
9、小滿:市電視台記者,何念斌後來的妻子。清純可愛,善良,心無城府,全力支持何念斌所想做的一切事。得知夏鷗的所有事情之後真心地接受了希希,並把他當成親生兒子來看待。
10、 希希:夏鷗與何念斌的兒子,以前何念斌以為夏鷗已經把兒子打掉了,直到後來李叔把希希領到何與小滿面前,可那時,他的母親夏鷗,已經自殺了。
11、 露露:小滿與何念斌的女兒。
三、製作時間及財務:
1、投資綜述:總動作時間為8個月,全部費用660萬元,平均每集33萬元
2、劇本創作階段:3個月(2006年7月-9月)6月開始辦理拍攝許可證等手續
項目 人數 集 費用 金額
編劇 1 20 1.2萬元/集 24萬元
劇本論證審稿 20萬元
共計 44萬元
3、具體製作階段:
前期准備2個月(2006年8月-9月)
導演工作台本寫作:一個半月
選演員/製片部門組織班子並簽訂各類合同/主創人員看劇本/訂場地、美工設計、備道具、化妝、服裝
拍攝階段3個月(2006年10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後期製作2個月(2007年1月1日-3月1日)
部門 項目 人數 集/月/天 費用 金額 備注
負責 製片人 1 20 8000 16萬元
共計 16萬元
製片部門 製片主任 1 3 10000 3萬元
外聯製片 1 3 10000 3萬元
劇務 1 3 1000 3000元
場務 1 3 1000 3000元
會計 1 3 2000 6000元
租車&司機(含各部門用車) 1.8萬元
汽油&過路費 4萬元
場租 10萬元
庫房、工作間 7萬元
食宿(拍攝期、包括主演及其助理) 80 70萬元
劇照(包括攝影師) 1萬元
保險 6萬元
稅 20萬元
共計 117萬元
導演
部門 導演 1 20 10000 20萬元
副導演 1 3 4000 1.2萬元
場記 2 3 3000 1.8元
共計 23萬元
美
術
部
門 美術指導 1 3 8000 2.4萬元
美工 1 3 3000 9000元
道具 1 20 5000 10萬元
化妝 1 20 2000 4萬元
服裝 1 20 2000 4萬元
共計 21.3萬元
攝
影
部
門 攝影師 2 3 30000 18萬元
攝影助理 4 3 5000 6萬元
照明師 2 3 15000 9萬元
照明助理 4 3 2500 3萬元
錄音師 2 3 10000 6萬元
錄音助理 2 3 2500 3萬元
攝像機 2 90 1000 18萬元
升降車&軌道 1 90 800 7.2萬元
錄影帶 400盒 130元/盒 5.2萬元
共計 75.4萬元
特效 器材 5萬
共計 5萬元
演
員 主演 4 200萬元
其他二線演員 5 50萬元
群眾演員 3000 10萬元
共計 260萬元
剪輯 1 20 4000 8萬元
音樂(含歌唱演員) 1 20 4000 8萬元
配音 1 20 1500 3萬元
共計 19萬元
合計:536萬元/20集
4、後期宣傳發行:送交廣電總局取得發生許可證
畫冊/宣傳資料:8萬元
新聞發布會:60萬元(可找贊助)
媒體宣傳:12萬
四、部分主創和演員介紹:
1、編劇:李瑩(據網路小說《抱歉,你只是妓女》改編)
2、導演(擬請):高希希(《歷史的天空》、《結婚十年》、《搭錯車》等)
黃健中(《笑傲江湖》、《銀鉓》等)
3、演員:為保證該劇有一流演員出演,同時考慮到演員檔期,擬定從下列演員中確定。
徐靜蕾(《將愛情進行到底》、《讓愛做主》等)
印小天(《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女才男貌》等)
陳保國(《公安局長》、《大宅門》等)
唐國強(《三國演義》、《雍正王朝》等)
陶虹(《春光燦爛豬八戒》、《空鏡子》等)
李幼斌(《亮劍》、《刑警本色》等)
網站: 策劃網
原載: 電視劇商業策劃書
版權所有:本站部分內容來自網路,如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