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大學生支教宣傳單。給學生看的,然後吸引學生們報名的,求基本格式
圖片,配簡單但有力量的文字。這個簡單直接。最好有演講。
『貳』 幫忙想一個愛心支教的宣傳語,比如愛心展翅,夢想起飛這樣的
用愛導航,讓夢起飛。
我們支教團自己的標語是:愛,拓寬你我生命的跨度。
我比較喜歡的一句話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
看是否有用,呵呵
『叄』 關於宣傳紮根基層的人物美文
紅塵過往,不過轉眼之間。花開花落,春去秋來,日子總在波瀾不驚中得過且過。
逝水流年,如花美眷,一切都顯得太過於唯美,太過於略帶浪漫,其實,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謂的天崩地裂,所謂的至死不渝在時間的洗滌下,都是如此的蒼白無力,經不起任何的打擊,只有在平靜中,才能得以延續,一旦遭受小波小浪便如同歷經生死,到頭來,才發現原來誓言是如此的易碎,原來誓言和諾言真的都是有口無心的。
很多事情,總要經歷,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任別人說得再多,對於你,那都只是一種閱歷罷了。最後,才覺悟,原來平凡的生活才能承受得住歲月的洗滌與考驗。
總是不明白既然在一起何必分開,既然相愛何必相離。
命運總是如此的捉弄人,似乎每一段從校園的戀情都不能完完全全的走到最後,最初的柯景騰和沈佳宜到後面的鄭微林靜在到前不久的林一周小梔,難道真是應了那句話「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如若真是如此,我們到底是改悲亦或是喜呢?如若真是如此,那顆跳動的心為何不等能攜手到老的人呢?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分手只是因為不合適,分手只是因為下一個更好。」既然不合適,為什麼要在一起呢,既然在一起,為什麼又不合適呢;如果下一個會更好,為什麼在這一段中你要選擇路過他人的曾經呢,你要選擇暫且停留呢。
都說如果你的男人對你很好,說明在你之前已經有很多女人教過他這一點呢,而他能記住的往往是教會他改變的那個,所以當你男人對你很好時,那你不可能是他的唯一,所以,每個女孩請記住,善待你身邊的愛情小白,他們只是經歷太少罷了。
『肆』 求志願者支教宣傳標語
我們的力量在聚集
我們的愛心在延續
給兒童村的孩子一片知識的天空
『伍』 求暑期支教的海報宣傳語
我曾經在雲南支教過三個月,我認為,暑期支教真的不是一個好時間……
『陸』 有意境的支教文藝句子
1.你用稚嫩的肩膀,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希望。
2.上善若水,大愛無疆。
3.春蠶無悔吐新絲,蠟燭有愛亮如斯。君去山野勤珍重,他日勞您改詩詞。
4.幫助別人的同時,收獲無限的快樂,這是惶惶小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我們無法理解小人行為,就像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行為一樣,不記得誰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你從社會中獲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對社會付出了多少。
5.抖落一襟風塵, 揮去一身疲憊, 同著滾沸的熱血, 和著激動的嗓音, 在破爛的講台上 唱出知識的和諧音符; 在斑落的黑板上 繪出智慧的美麗彩虹; 在昏暗的煤油燈下 為孩子編織的夢想畫上飛翔的翅膀。
6.千里煙塵書香近,異鄉耕耘報國情。離家辛勤育人夢,天下繁花桃李紅。
拓展資料:
中國的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致力於號召人們通過參加NGO組織的支教等公益活動,來改善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現狀。
如果想參加民間組織的支教活動,可以去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CTA)報名參加 ;它是NBCO(無利益接觸組織)的先驅、倡導者、實踐者;
其主要負責支教和助學信息的收集、核實、發布、宣傳、以及統籌工作。 它整合了中國大部分草根支教組織的支教信息。
『柒』 來一篇支教散文
月華如水,透過稀稀疏疏的松枝,流瀉在原本昏暗的教室里。此時,本在備課的我放下筆走到教室門口,斜倚在門框上,目光盯著松枝下影影錯錯的小路,思維卻回到了白天的分分秒秒,寂靜地體味著支教第一天的些許忐忑,些許欣慰,些許無語,些許感動……
些許忐忑
早上吃過飯,林校長帶我們去各自的班。走在路上,也許是意識到我們言語中流露出的緊張,林校長一直對我們說著鼓勵的話。我們雖然表示不緊張,但一想到對孩子們的諸多未知,心中的的茫然便又成功地帶動了忐忑。到了教室門口,我狠狠地吸了一口氣後才走進教室,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勢.站在講台上,壓住心中的忐忑,一個轉身讓同學們讀出支教衫上「河南科技大學"的名稱,第一節課便在華麗麗的轉身中開始了……第一次做老師,幽默地給他們做自我介紹,耐心地鼓勵他們發言表現,細心地為他們講授每一個知識點……從他們熠熠發光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從他們的踴躍回答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課間十分鍾,和孩子們一起打乒乓球、跳皮筋,看到他們一雙雙純真的洋溢著快樂的眼睛和一張張可愛的綻放著幸福的笑臉,心中那份未知的忐忑不知不覺間以消失無蹤。
些許欣慰
無論是走在學校的林蔭小路,還是奔走於教室之間,只要遇上孩子們,他們都會親切地叫上一句「老師好」,甚至會有一堆孩子圍著不停地叫「老師好」,有幾個調皮的孩子,在叫過「老師好」後,又回到你身邊再叫一聲「老師好」。開始我真的不習慣素未蒙面或僅有一面之緣的人會對自己這么親切,親切地總想為他們做些什麼,去回報他們對你的好。其實他們只是想表達自己對新老師的歡迎,當我對他們有所回應,摸摸他們的腦袋,握握他們的小手,或僅僅回以一個微笑,他們便會開開心心、蹦蹦跳跳地走開。孩子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歡迎著我們這些遠方來的老師,殊不知他們最最單純的美好卻為我們編織著新奇與美妙的回憶。
些許無語
下午的前兩節是我帶的畫畫課。雖然是全校性的課,可根據孩子們上午的表現,我懷著輕松的心情走進了教室。但下一秒,我卻傻了眼,底下黑壓壓的全是男孩子的頭,我眾里尋女生千網路,也沒再燈火闌珊處得償所願看到女生。全男孩就全男孩吧!可我卻忽略了這40多個小獅子的威力。他們讓我一度懷疑:傳說中的獅吼功到底是不是傳奇!為了與之對抗,我原本嬌弱的嗓子便在鎮壓那此起彼伏的獅子吼中光榮地成為了「破鍾"。事後想想,真不知他們是老師還是我是老師!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的「獅吼功」以很大的優勢戰勝了我的「鎮吼功」!但我最相信兩句話,一姜還是老的辣,二在江湖上混總是要還的。孩子們,跟我斗,你們還嫩點。咱們明天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些許感動
拖著疲倦的身子來到教室前,我們幾個班主任以鼓勵的目光對望了幾秒鍾,接受了「革命仍在繼續,同志仍需努力」的充電後,毅然踏上了今天的最後一個戰場——最後一節的班會。本以為教室中會狼煙起,桌登亂翻,可同學們的一聲「預祝小康老師生日快樂」把我震在了講台上。怎麼回事?今天不是我生日啊!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提前給我過生日!最開心的是竟然還有禮物:紙折的星語心願棒、編的手鏈……最最感動的是還有像模像樣的按摩。孩子們,謝謝你們!
支教的第一天就這么過去了,有過茫然,有過欣慰,有過無語,更有過感動……但每種感受中都包含著初為人師的喜悅!
『捌』 求一篇關於支教的文章,謝謝大家了,急啊!!
當我做出這個決定時,他們都在笑.他他她她,還有周老師.
可是不管誰在笑.西藏,我朝你走近了.
沖動也好,天真也罷.我開始用執著與夢想來觸摸你.
莎莎從小就有這個夢想,有她的陪伴.對於西藏,對於未知.我少了許多的畏懼.
去支教.去西藏.我很清醒的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朋友們,不要嘲笑我天真,不要擔心我幼稚.
我知道那意味著一個月不能洗澡,我知道那意味著幾十天吃不到蔬菜,嚴重缺乏維生素,我更知道
缺氧的高原反應引發的肺水腫給許多和我一樣的人發下了病危通知.我都知道.
可是我更知道的是在那個遙遠的天邊,那裡有雪山,有羊群,有耗牛,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
瑪峰.有布達拉宮,有雅魯藏布江.有許多許多個陌生神秘的名詞,讓人生出無限的想像與憧憬.潔白的哈
達會讓我的心暫時遠離塵囂,擁抱西藏澈藍的天.
如果有一種景象會讓你感動的熱淚盈眶,那就是西藏,如果有一群人會將你視為英雄,那就是那些
苦苦企盼的西藏孩子,如果會有一種經歷讓你終身難忘,那將是你進藏支教的日子.
一個支教的師兄描述桑耶寺的晚上,從未見過有這么多星星如此清晰明亮,偶爾還有流星劃過深藍色
的天空,星空下的廟宇殿堂神秘庄嚴.
康德說:世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心靈感到震撼,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的星空,一個是我們心中神聖
的道德准則.
我想西藏,你是缺氧而不缺激情.我願意,願意為你把皮膚曬成小麥色,願意為你發燒流鼻血,願意為你
食不知味,願意為你忍受零下的溫度.只想能夠踏上這塊土地,張開雙臂擁抱你,仰起頭親吻你.
是選擇用一生的時間去過同一種生活,還是選擇用一生的時間去感受不同的人生.
我響亮地回答/我選擇後者.
『玖』 關於支教的優美句子
2.上善若水,大愛無疆。 3.春蠶無悔吐新絲,蠟燭有愛亮如斯。
君去山野勤珍重,他日勞您改詩詞。 4.幫助別人的同時,收獲無限的快樂,這是惶惶小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我們無法理解小人行為,就像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行為一樣,不記得誰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你從社會中獲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對社會付出了多少。
5.抖落一襟風塵, 揮去一身疲憊, 同著滾沸的熱血, 和著激動的嗓音, 在破爛的講台上 唱出知識的和諧音符; 在斑落的黑板上 繪出智慧的美麗彩虹; 在昏暗的煤油燈下 為孩子編織的夢想畫上飛翔的翅膀。 6.千里煙塵書香近,異鄉耕耘報國情。
離家辛勤育人夢,天下繁花桃李紅。 拓展資料: 中國的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
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致力於號召人們通過參加NGO組織的支教等公益活動,來改善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現狀。 如果想參加民間組織的支教活動,可以去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CTA)報名參加 ;它是NBCO(無利益接觸組織)的先驅、倡導者、實踐者; 其主要負責支教和助學信息的收集、核實、發布、宣傳、以及統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