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
章節之間的聯系,備課時總是講一節備一節,沒有把內容貫穿起來,影響了教學效果。
3、 不會備課寫教案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
3、 教態不自然
很多師范生教態很不自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緊張而放不開,教學過程比較被動且缺少活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缺少自信,一節課多數時間都是低頭教學,表情單一,語速過快或者過慢,以至學生一時難以接受,教學呆板而缺乏激情,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還有一類學生過於散漫,或不注意儀表,或雙肘撐在講台上,顯得毫無修養。 4、 課堂管理能力較差
課堂管理是教師給學生樹立威信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大多數師范生的課堂管理能力較差,面對鬧哄哄的課堂不知所措,或者想管而不敢管,甚至被學生「欺負」,或是台下一片倒,仍然在自演自說,完全沒有管理者的意識。
5、 教學板書不規范書寫水平差
板書是傳統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技能,板書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識點而且可以留下一部完整的聽課記錄利於復習考試。但現今師范生板書基本技能普遍薄弱。書寫水平差主要表現在三筆字不過關,尤其是粉筆字,字體不規范,錯別字出現,板書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板面設計不合理,重點不突出,不能充分體現授課的中心和關鍵。 6、 教學應變能力缺乏
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很多實習生都很依賴於教案教參,理論和實踐脫節,課堂教學時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教案按步就班的進行,不善於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發問,站在講台上無所適從或者不理會。有些學生很喜歡問些看似不著邊際卻帶著開放性思維的火花的問題,實習教師不能及時抓住給予引導,缺乏機智,不能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
三、 如何提高師范生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對師范生而言非常重要,根據以上師范生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結合本人的試講訓練和教育實習的實踐體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
(一) 加強理論研究,優化教學內容,理論必須聯系實際 1、加強理論研究,優化理論知識的結構
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理論是培養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師范專業的學生過程中,必須首先研究各種教學能力的內涵,研究訓練的途徑和方法,加強對師范生教學技能有關的理論知識的培養和訓練,多給師范生創造訓練教學技能的機會和場所,給他們更多提出假設和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用辨證的眼光繼承現有的理論知識,同時,創造性地將理論知識推向新的高度。 2、理論聯系實際
杜威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一文中強調:「對於教師合適的專業指導不只是純理論的而且包括一定量實際工作。」[3]這就強調了從實踐中學習,理論必須聯系實際。所以在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教學技能有關知識的理論培訓,還要讓師范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的試講機會,多給他們提供實踐平台。通過平時的試講,指出試講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多創造與學校的聯系機會,通過參觀課堂、交流課堂、操練課堂等活動,增加他們與外界的交流。 (二) 著力提高師范生自身的素質
1、加強師德教育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職業是高尚而偉大的。但是一個教師不是真心認同自己的職業,就不能做到愛崗敬業,不能把教師工作當作一門事業。所以學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使其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意識到自己肩負著重大而神聖的責任,使師范生樹立從教光榮,獻身教育高尚的職業道德,能夠熱愛並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學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學的最佳時機開展以教師為話題的演講比賽,同時也可以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多組織新生觀看優秀教師的影片以教師情打動學生的心,也可以多請優秀中學教師到學校開講座、觀摩基本功表演、參觀展覽、畢業生匯報。通過以上的途徑對學生滲透專業思想教育,逐步讓學生明確教師的素質要求。
2、加強「三筆字」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三筆字」(即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是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計算機的普及,很多師范院校不重視「三筆字」的訓練,但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一般還依靠黑板粉筆來完成,所以,加強師范生「三筆字」的訓練是很必要的。因此,學校可以多開設些「三筆字」的選修課程,利用課余時間督促學生練字,開展以班為單位的黑板報評比活動,也可以開展書法競賽
❷ 求一份師范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書。800字就可以。
出於功利性,我應該給你找一篇範文。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希望你能自己動筆寫,哪怕寫的很爛,哪怕被周圍同學不理解。自己寫的話,有可能老師會開你一句玩笑(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重點在玩笑之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明確自己將來要走的路,以及生存的方向(很多老師想給學生好好講講,但是95%以上的學生是不理解的,所以為了課堂效果,老師也不會就這一點揪著不放的,所以當你堅持這件事的時候,周圍人會不理解甚至嘲笑)。
800字的一段文字,能有多大難度?高考都過來了還擔心這個?
盡可能真心實意的寫,雖然可能會因為你的這段文字而導致別人了解到你不太願意讓別人了解到的東西,但是,我認為你現在最大的優勢是有這么一個老師可以名正言順的給你引導你的「職業生涯(生存方向)」。
我大學畢業兩年,越來越理解我當時大學錯過了什麼。不是什麼證書之類的,而是錯過了很多認真學好東西的機會。(老師有心思教,但是不好明著表現出來,多數學生排斥,老師再堅持就會在教師隊伍里不合群)。
❸ 師范生專業技能怎麼寫範例
師范生專業技能寫範例就是你的特長
❹ 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製作大賽要准備什麼
教學設計能力(18)1、教案設計科學合理規范0.82、設計符合課程標准要求0.63、教材把握程度0.4教學組織能力(27)1、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和調控0.52、教學節奏適度0.53、教學容量適當0.54、時間安排合理0.55、師生互動與合作情況0.7板書、語言儀態儀表(15)1、板書合理、文字規范、清楚、美觀0.52、語言規范、表達明確達意;講解生動、自然親切、大方得體、感染力強0.10教學手段運用及實踐操作能力(10)媒體使用:能夠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效果明顯;教具使用:能夠正確應用直觀教具(場地器材)進行教學,效果明顯;演示、實驗或示範操作規范、熟練。0.10說課能力(30)1、教學目標0.42、教材0.83、教學設計0.84、教學理念0.65、說課語言規范准確、邏輯性強0.4以上依據僅供參考
❺ 師范生教師技能應如何培養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
❻ 作為一名師范生,怎樣提高教育理念、教學能力和課堂技能
理論學習與見習實習相結合。教學實踐很重要。在實踐中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提高。
❼ 對於師范生來說,有哪些技能是必須具備的
師范生是教師隊伍的預備軍,是國家棟梁培育者的後繼人。所以我認為師范生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技能。
第一、良好的溝通能力。教育是一項需要以人為本的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如果你連溝通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做到很好的育人呢?在一個班級里,教師會面臨各種各樣性格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不可能與各式各樣的學生很好的進行交流,更不要提育人。因此,我認為良好溝通能力是師范生必須具備的技能。
因此,溝通,領導,管理,識人,可以說構成了師范生之核心,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技能。
❽ 作為一名師范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