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特種作業證
一、什麼是特種作業證?
《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是一本證書,是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對於特殊行業實行准入備案制度所頒發的證書,可證明持證人受過專業安全技術,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的培訓,並已在地方安監局備案注冊。
二、包括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包括:電工作業人員、金屬焊接切割作業人員、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駕駛人員、登高架設作業人員、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人員、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製冷作業人員、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安裝拆卸工、起重信號工等,以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或國務院行業主管部門提出,並經前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準的其他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後,方可上崗作業。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是指由有關主管部門組織的專門針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也就是特種作業人員在獨立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訓練。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後,才能上崗作業。
三、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離開特種作業崗位一定時間後,應當按照規定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對於未經培訓考核,即從事特種作業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了行政處罰;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1、特種作業定義
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1999年7月12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第13號令)規定,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
2、特種作業人員具備的條件
(1)年齡滿18歲;
(2)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程的安全技術知識,參加國家規定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並成績合格;
3、培訓內容
(1)安全技術理論;
(2)實際操作技能。
4、考核、發證
(1)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簽發;
(2)特種作業操作證,每三年復審一次。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的,經用人單位進行知識更新教育後,復審時間可延長至每六年一次;
(3)離開特種作業崗位達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⑵ 特種作業有哪些法律法規
特種作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與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工作的意見》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因為特種作業有著不同的危險因素,容易損害操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對特種作業需要有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包括技術措施、保健措施和組織措施。
⑶ 中國特種作業操作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查詢網是什麼這是很多朋友咨詢的問題,特種作業操作證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式樣、標准及編號,至少有安監總局、質檢總局、建設部考核並發證。並且在網上是可以查詢的,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查詢網是什麼呢?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查詢網的網址為:cx.saws.org.cn
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式樣、標准及編號,至少有安監總局、質檢總局、建設部考核並發證。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三十條規定: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
特種作業的范圍由特種作業目錄規定。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所持證件為特種作業操作證。
特種作業操作證審核需具備的條件:
1、年滿十八周歲,且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
2、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化品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具備高中或者相當於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3、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症等妨礙本作業的其他疾病及生理缺陷。
4、具備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與技能。
5、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
以上就是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查詢網介紹,如果大家的證書找不到是可以通過網站查詢到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⑷ 請您結合您所在的特種作業崗位談談如何強化自我安全防範意識杜絕三違現象
「三違」的定義、原因分析和措施 俗話說, 「三違」不反,事故難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大多是由於「三 違」引起的,因「三違」造成的傷亡事故占 80%以上。我們現行的管理方式多採用對「三違」 人員進行經濟處罰。這種做法其實並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對「三違」人員處理輕了, 好像麻醉葯,只管一陣子,收不到長久的效果;處罰重了,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反而 不利於安全生產,並引起人員不辭而別,引發員工隊伍不穩定。因此反「三違」是石油企業 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是安全工作的當務之急,同時也是遏制事故的強有力措施之一。 2.1「三違」的定義 「三違」指的是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 2.2「三違」產生的原因 「三違」產生的原因是多個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2.2.1 有些領導幹部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當生產、效益與安全發生矛盾 時,往往就是安全讓路,進行違章指揮,這些領導幹部心裡明知道萬一出事的嚴重後果,且 清楚自己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 但在生產被動或經濟效益的驅使下, 找不到妥善處理的 辦法,就違心地違章指揮。此時員工也往往圖省事,何樂不為,恰恰這時就出了事故。所以, 違章指揮就是安全生產的天敵。 2.2.2 經過對歷年「三違」行為的統計、分析發現,大部分違章者在明知是違章的情況 下仍然違章, 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嫌麻煩、 圖省事, 特別是在辦理作業票證中, 由於涉及簽字、 落實措施人員較多, 有時辦 1 張作業票需要 1 到 3 個小時, 而實際作業僅需要不到 1 個小時, 導致工作效率比較低,因此員工鋌而走險違章,不辦理作業票證就進行作業。 2.2.3 員工的安全意識不強。由於用工制度的改變,現在油田生產建設的員工大多是農 民輪換工和臨時工等,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存在極大的僥幸心理,在工作中,圖一時方便, 抱著僥幸心理,明知是違章的,仍然蠻干。 2.2.4 安全培訓不到位。按要求員工在上崗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必須經嚴格培訓 考試成績合格後方可上崗。但實際上,員工入場培訓在二級單位培訓還可以,但是在三級單 位、班組一級基本上就是流於形式,員工根本沒有學到應有的安全知識。特別是外雇承包商 隊伍的施工人員更換頻繁,有些人員根本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這樣就助長了「三違」現象 的滋生,成為在現場的一大安全隱患。 2.2.5 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未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 對「三違」行為有的管理人員臉皮薄,故裝作視而不見,沒有及時制止。有的發現「三違」 行為只進行經濟處罰,沒有進一步採取措施,從實質上減少「三違」行為的產生。 以上問題及現狀, 我認為原因不是企業管理模式的問題, 而是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 「人」 的因素, 萬變不離其中, 人是實現各項目標、 開展各項工作的核心因素, 離開了 「人」 , 我們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抓「三違」工作更是如此。要想讓真正杜絕「三違」現象,要依靠 人的主觀能動性,要讓企業全體員工「動」起來,依靠全員的力量共同反「三違」。打個比 方:我們不可能 24 小時現場監督督促員工規范操作,不可能每一站點、單井配備一名安全 監督員。因此,激發和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性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更 是我們不斷探索、急需攻克的難關,為此,經過仔細分析研究,將日常工作中出現的「三違」 行為主要歸納為四大類:第一類:不知型違章。即由於教育培訓不到位或者相關規章制度、 2 操作規程不清楚、不完善,實施「三違」行為的當事人不知道其實所實施的行為屬於「三違」 行為。實施的主體主要偏年輕化員工,大部分是新員工,包括轉崗、換崗的人員。第二類: 不知所以型違章。即雖然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有規定要求執行,但實施「三違」行為的當事 人清楚如果不按規章制度、 操作規程執行可能帶來的後果。 實施的主體主要是新上崗的員工 和文化素質較低的員工。 第三類: 明知故犯型 (習慣型) 違章: 即知道正在進行的行為是 「三 違」行為,但過去一直這么操作,也未發生事故,存在僥幸心理,對自己控制危險的能力估 計過高或者與按章操作相比,實施「三違」行為帶來的時間上、物質上、體力上的得益大於 前者,依舊冒險實施「三違」行為、實施的主體主要是有一定經驗的操作員工和經常進行簡 單重復操作的人員,如:電工、電氣焊工等特種作業人員。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嫌麻煩、 圖省事,省略必要的操作環節和步驟,特別是在檢維修或裝置開停工期間,由於時間緊、任 務重,有些員工包括領導為了趕工期、搶進度時容易出現;二是即使「三違」行為被發現, 由於未造成嚴重後果,相應的考核力度不夠,不痛不癢,使「三違」行為沒有受到應有的處 罰,導致「三違」行為屢禁不止。第四類:失誤型違章。即由於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影 響,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判斷失誤、疏忽、遺漏等造成的「三違」,雖然在整個「三違」 行為中只佔很小的比例, 但在特定情況下發生的失誤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並針對 「三違」 現象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定了以王總「十個轉變」新安全觀為導向,通過現場硬體設施 的配備、工作環境的改善、員工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組織宣傳學習、培訓教育、活動載體等 一系列的安全活動,全面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激發和調動員工參與性和積極性,形成一個 反「三違」工作「人人抓、人人反」的工作氛圍,從而保障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2.3 減少「三違」行為的措施 針對上述「三違」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分類總結,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2.3.1 結合 QHSE 管理體系運行的經驗,將「三違」行為視為安全生產的隱患來對待。 實施「員工違章積分卡」,即一人一卡管理。發現違章及時記錄在卡片上,待積分達到一定 的分值後,按照考核細則進行考核。 《員工違章積分卡考核實施細則》的制定,嚴格按照識 別、分析、評價、對策措施的步驟進行,動員全體員工全面細致地識別本崗位、本部門存在 的「三違」現象和行為。各級安全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對「三違」現象和行為進行分 析、 評價並提出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經過分類、 匯總、 整理, 最終形成本單位、 本部門的《員 工違章積分考核實施細則》 ,下發崗位員工進行學習。 「違章積分卡」的實施,猶如一道安全 3 「緊箍咒」,調動了員工按章作業的積極性。加大查處力度並採取一定的經濟處罰措施,是一 條行之有效的措施。 2.3.2 修訂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專門進行分析,採取提高工作 效率措施的同時, 組織對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的修訂和完善, 在保證安全作業和操作的前提 下,理順程序,精簡環節,落實責任,並加入溫馨提示,製作成圖文並茂《作業指導書》 , 讓崗位員工更易於接受,進而減少和避免明知故犯型的「三違」行為的發生,並對操作員工 進行教育培訓,同時對可能帶來嚴重的違章行為,在作業指導書中予以補充和完善,以此避 免「三違」行為。 2.3.3 進一步加大對「三違「行為的考核查處力度 2.3.3.1 設立「三違」行為曝光台,要在井組、井區、作業區設立「三違」行為曝光台, 有時把「三違」人員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的情況、違章原因以及處理意見在 曝光台上亮相,或通過廣播進行播放,做到人人皆知,共同監督。 2.3.3.2 舉辦「三違」人員學習班。對「員工違章積分卡」積分達到離崗學習的分值人 員,組織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和操作規程,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讓他們了解 「三違」行為的危害性,讓他們自覺克服和抵制「三違」行為。 2.3.3.3 推行班組互保聯保制度,讓班組員工互相監督。對「三違」的管理要以班組為 單位,施行互保聯保連帶責任,若一個班組中有一個發生了「三違」行為,就要對班組的互 保人員進行連帶處罰,讓班組成員之間互相約束、互相監督、互相管理。 2.3.4 努力提高本質化安全,加強對「三違」行為的防範 2.3.4.1 從完善設備、設施、工具的本質化安全著手考慮,在項目建設、設備采購、改 造方案等過程中,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優先選用本質安全的設計方案、 設備、 設施和工具。 2.3.4.2 設立相應的警示、提示標志。如:設備停用掛牌、施工作業警戒色帶、防護圍 欄等。另外,結合風險辨識、評價的結果,對風險較大的操作完善相關的操作規程和加強監 護。同時,從「善待員工、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黨、團、工會等組織的作用, 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關心員工的生活,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 幫組員工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解除員工的後顧之憂,避免員工在工作中由於過多 考慮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注意力分散而導致的失誤。 2.3.4.3 培養員工的良好操作習慣,實現自我約束,自我防範,自覺遵章守紀,努力做 4 到有「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2.3.4.4 充分發揮輿論工具的作用,廣泛開展反「三違」宣傳,現在內部發行的報紙、 內部網頁上選登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或者習慣出現的「三違」行為,以生動直觀的形式表 現「三違」以及正確的處理方式,實現對員工及其周圍的人的反「三違」教育,進一步提高 全員的安全意識,從而避免「三違」行為的發生。 2.3.5 加強「三種人」的安全教育培訓 「三種人」特指班組長、特種作業人員和新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貫穿於整個反「三 違」活動的始終,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反「三違」活動的最終結果,因此, 在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分階段、分層次、抓住主要矛盾,根 據教育和培訓的對象不同,有重點地開展教育培訓。在實際中,特別要重點做好對班組長、 特種作業人員、新員工「三種人」的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長是企業生產一線的指揮員,是班組管理的領頭羊,在班組中起表率的作用,班 組安全工作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這些人的工作,因此班組長對於「三違」行為的認識和態度以 及在實際中的表現,將會影響整個班組。 ☆特種作業人員身處關鍵崗位或者從事危險性較大的作業, 發生事故後往往帶來嚴重的 後果,因此,特種作業人員出現「三違」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也非常大。 ☆新工人一般來說安全意識較差、技術素質較低、好奇心強,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冒險蠻 干、麻痹大意、思想開小差等違章違紀現象。 對上述三種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要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開展內容、重點、形式 各異的教育和培訓活動,由重點到一般,由點到面,通過內容、形式豐富多樣的教育和 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能,增強員工安全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從而達 到杜絕「三違」、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4.結論 石油行業安全管理所面臨的是點多、面廣、戰線長,因此,反「三違」將是一項長期持 久性的工作,為此,在今後的安全管理中,我們將加大硬體設施的投入、改善工作環境,消 除生產場所物、環的不安全因素。同時,通過培訓學習、輿論宣傳等活動,以「活動」為載 體,在採油廠廣泛推廣安全標准化建設,逐步形成一個「人人有標准、事事有標准、處處有 標准、時時有標准」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有一個「上標准化崗位,干標准化工作,做標准化 5 工程」的工作心態,自覺自願去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有效杜絕了員工「自選動作」 的「違章」現象,從而達到「本質安全」、 「互助安全」 ,企業才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⑸ 什麼叫特種作業,范圍是什麼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 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 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特種作業共有十一類:
(1)電工作業;
(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
(3)高處作業;
(4)製冷與空調作業;
(5)煤礦安全作業 ;
(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作業 ;
(7)石油天然氣安全作業 ;
(8)冶金(有色)生產安全作業 ;
(9)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 ;
(10)煙花爆竹安 全作業 ;
(11)安全監管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
(5)特種作業宣傳擴展閱讀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實行教考分離制度,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制定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大綱及考核標准,推薦使用教材。
培訓機構按照國家局制定的培訓大綱和推薦使用教材組織開展培訓。各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或其委託的有資質的單位根據國家局制定的考核標准組織開展考核。
特別注意,」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與「特種作業操作證「是兩種不同的證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
⑹ 什麼是特種作業
特種作業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相關文件規定,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特種作業及人員范圍包括:
(1)電作作業。含發電、送電、變電、配電工,電氣設備的安裝、運行、檢修(維修)、試驗工,礦山井下電鉗工。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含焊接工,切割工。
(3)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含起重機械(含電梯)司機,司索工,信號指揮工,安裝與維修工。
(4)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含在企業內碼頭、貨場等生產作業區域和施工現場行駛的各類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
(5)登高架設作業。含2米以上登高架設、拆除、維修工,高層建(構)物表面清洗工。
(6)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含承壓鍋爐的操作工、鍋爐水質化驗工。
(7)壓力容器作業。含壓力容器罐裝工、檢驗工、運輸押運工、大型空氣壓縮機操作工。
(8)製冷作業。含製冷設備安裝工、操作工、維修工。
(9)爆破作業。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礦山通風作業。含主扇風機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風安全監測工,測風測塵工。
(11)礦山排水作業。含礦井主排水泵工,尾礦壩作業工。
(12)礦山安全檢查作業。含安全檢查工,瓦斯檢驗工,電器設備防爆檢查工。
(13)礦山提升運輸作業。含提升機操作工,(上、下山)絞車操作工,固定膠帶輸送機操作工,信號工,擁罐(把鉤)工。
(14)採掘(剝)作業。含採煤機司機,掘進機司機,耙岩機司機,鑿岩機司機。
(15)礦山救護作業。
(16)危險物品作業。含危險化學口、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運輸押運工、儲存保管員。
(17)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其它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