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良宵的創作背景
1928年1月22日,正值除夕之夜,劉天華邀請了一些因經濟困難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學生到他家中過年。當時的他在幾年不懈的努力下,在民樂改進方面有了很大進展,剛剛與同仁一起成立了「國樂改進社」,在理想一步步靠近現實的過程中感到了極大的欣慰,對未來、對勝利充滿了希望。而室外,鞭炮四起,還不時傳來孩子的嘻鬧,一片過年時的喜氣洋洋的景象。 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情境之下,劉天華隨手拿過二胡,任意拉著樂曲。拉著拉著,他忽然站起來,匆忙拿起紙筆,飛快地記下所拉的樂譜。就這樣,邊拉邊記,邊記邊改,二胡獨奏曲《良宵》就寫出來了。
② <<良宵>>是誰的作品
劉天華
③ 劉宇一良宵1950年油畫值錢嗎
劉宇一,1940年生,江蘇南京人,196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擅長重大歷史題材油畫,代表作有《博愛頌:人類千禧交響詩》等。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宇一藝術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等七所大學的客座教授,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國際藝術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
所以你說的1950年的《良宵》應該是劉宇一1982年歷時6年畫的。後來毛主席紀念堂請劉宇一又畫了一個12米寬的巨幅,掛在了紀念堂的二樓大廳。原作於1993年在香港拍賣,被曾憲梓以836萬港幣買走。劉宇一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油畫大師,他數十年來勤奮耕耘,創作了《良宵》、《良辰》、《偉業千秋》、《春回神州》、《女媧之歌》、《瑤池會仙圖》、《和平頌》等一系列大氣磅薄、顯現中華民族「輝煌美」的宏圖巨構,以哲思、詩意和濃郁的中國風情形成中西合璧、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其巨作深受國際藝術市場矚目,二十世紀末連續四次創華人畫家作品最高價位紀錄。
④ 月到天心處良宵正好圖
圖:圖謀。整句在簽文中的喻意:人生過半正是圖謀好事的良辰吉日。
⑤ 《良宵》是誰畫的什麼內容
2005年嘉德秋拍,陳衍寧的油畫《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以1012萬元的價格成交,被業內驚為「天價」。還是2005年秋拍,北京華辰拍賣公司推出了「1938-1991:歷史的主題」專場,其中的油畫《毛主席視察農機館》以330萬元的價格成交,王沂東的《深山裡的太陽》以506萬元易主。名人肖像畫在中外拍賣市場中「大出風頭」本是常理,名人效應加上作品的藝術價值,當然物超所值。但「紅色題材」中的毛澤東肖像作品是能夠揭示和顯現時代文化精神的載體,是被中國文化心理和審美結構同化的過程和體現。[attachment=185] [attachment=186]
在北京的龍脈上,珍藏著兩幅大型油畫——毛主席紀念堂的《良宵》和天安門城樓的《人民萬歲》。中國美術界稱譽其為「我國肖像畫史上罕見的創舉」。 1993年9月油畫《良宵》以770萬港元在香港落槌。1995年劉春華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以550萬元的高價拍出。這兩幅謳歌中華民族偉人的力作,連續三年在國際藝術舞台上創中國當代華人畫家作品價位的世界紀錄,堪稱新中國藝術史上的壯舉。
新中國美術品中的毛澤東肖像,是以藝術記載歷史,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廣泛歡迎和尊崇的頂級收藏品。一個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藝術家精確地再現出來的宏篇巨制,必然是各國本民族情感的焦點。繁榮興旺的藝術品市場最先創出天價的也必然是那些反應獨特歷史場景和領軍人物的美術作品。這在世界收藏史上是屢見不鮮的。中國現代史上先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而它的主線就是偉人毛澤東。後人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所產生的特定歷史遺物,必然具有極其特殊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這就是毛澤東肖像作品走紅的首要原因。民族情感——近現代史上的許多歷史事件影響了幾代人,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自然對那些歷史遺物有著割不斷的感情。人們在經歷新思潮的沖擊後,再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及歷史現象進行深刻反思時,懷舊意識必然沉積到審美情趣。我們綜觀現代美術品,不難發現都有個共同點,即源於對傳統、對逝去時光的無限眷戀。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情感,人們便把目光盯在這些特殊的藝術品上——它的不可再造性、滄桑歲月感、不幸中的萬幸……,這也許正是原創者所始料不及的。
皓月明媚、宮燈高懸、吟詩作畫、品茗傾談、歌舞昇平;場面氣勢龐大,構圖飽滿和諧,人物細膩逼真,色彩華麗典雅,「油畫《良宵》」不僅是一幅藝術作品,還具有傳世的文學價值 ……,億萬富翁曾憲梓買下《良宵》時對整個油畫的氣勢和構圖稱道不已。他就是要將之收為傳家之寶,讓子子孫孫享用。表現中華民族至純至美、至尊至貴、至真至誠的藝術詮釋:新中國美術品中的毛澤東肖像是最好的載體。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又是畫的故鄉,詩畫合一、跨越時空、人神交融,藝術家在毛澤東肖像作品中才能揮灑自如,淋漓盡致。象油畫《無限風光》(1953年創作,2003年6月拍賣22萬元,見圖3),它的油畫語言中顯現出敦煌藝術的神秘,在具體的影像藝術之外,還給膜拜者闡釋增加了 許多迴旋的餘地。基於這樣的理論,畫家成功地表現了統一和豐富的效果。許多新中國美術品中的毛澤東肖像,都可以串聯為一個完整的用以表述這種關系的美學理念。當人們撣去歷史上的塵埃以後,真實的歷史還是超越了人為的圖像。
毛澤東肖像的美術佳作匯成五彩斑斕的歷史狀貌 ,從歷史的角度展示出中國美術的光輝成就和傑出的創造,給人以時代的震撼與藝術審美的沖擊力。許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年畫、連環畫等大眾美術因此而得到蓬勃發展;昔日以黑白為宗的版畫翻開了亮麗的一頁,這是第二代版畫家們最大的貢獻。中國畫,特別是肖像畫告別了文人畫冷逸格調而轉向了新中國人民大眾的生活現實。
談及新中國美術品中的毛澤東肖像時,還必須提到毛澤東老照片的藝術修復。在沒有Photoshaop的時代,畫師們還是用炭精和水彩等傳統肖像處理手法,撫平歲月痕跡,領袖面容如絲綢般質感,血肉之軀躍然紙上。這是美的再創造,而今此項技法漸已絕跡。相關的還有絲綉作品,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各國元首,如今珍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
1999年建國50周年慶典、2001年「建黨八十周年紀念」、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2003年12月26日「紀念毛主席誕辰110周年」、「2004年8月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期間,各大媒體集中推出百部「主題思想」影視作品。這是一次黨史、革命史、現代戰爭史知識的大普及,人們驚奇地發現,每當「紅色收藏品」出現時,影視作品的真實性、可靠性、權威性就無可質疑。「紅色題材」深入人心,「紅色收藏」膾炙人口,快速吸引一大批愛好者沖進「紅色收藏」陣營。毛澤東肖像美術作品是紅色收藏中的頂級藏品,有限的存世量,無限的市場需求,拉起價格上漲空間,火爆井噴行情終於噴發。新中國作品中的毛澤東肖像美術佳作伴和著歷史的節拍,承傳著民族傳統,呍吸著外來藝術營養,毫不遜色地以其成就和時代精神書寫在世界美術史冊上。在新時期,伴隨著文化反思的傷痕美術、鄉土風情美術,恢復了曾經被扭曲的現實主義精神;形式的自覺和個性的自覺,使美術的思維空間、語言、材料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但這些都不能否認過去,否認歷史。2006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毛主席逝世三十周年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八十五周年紀念。藝術品投資家們看中的正是這一特殊時刻。
⑥ 良宵是什麼意思啊
良宵原意是美好的夜晚。
良 (liáng,)良 liáng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家指人類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良莠不齊。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誠然,的確:「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以為犬良我友」。 姓。 筆畫數:7; 部首:艮; 筆順編號:4511534
宵 (xiāo,)宵 xiāo 夜:通宵達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宵遁。元宵。夜宵。 筆畫數:10; 部首:宀; 筆順編號:4452432511
比如:良宵一夜值千金原意是在春天那美好的夜晚里,一刻的歡樂就像千金一樣寶貴。 後多用來形容洞房花燭夜或者溫柔鄉的珍貴。
良宵一夜值千金原為春宵一刻值千金,語出蘇軾《春宵》一詩。
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沈沈。
這出自《紅樓夢》第十九回的壓題詩,全詩為「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花」是指寶玉的丫頭襲人(襲人姓花), 她在寶玉偷跑到她們家玩,晚飯談話間襲人騙寶玉她哥哥要贖她回去,沒想到寶玉是實性子想不開,也沒想到寶玉那麼在乎她,襲人便好生規勸開解賈寶玉,所以稱為「良宵花解語」。 古時也用「解語花」來比喻美人(意即會說話的花)
⑦ 良宵的劇情片《良宵》
電影《良宵》是一部由楊小仲導演的,談瑛、湯天綉、李君磐、蔣君超、陳兆鵬等蛀牙你的於1934年上映劇情片。
良宵 (1934)故事梗概
禮義之鄉柏村,貞節牌坊林立。其中 一座是為守寡十幾年的劉家節母建造 的。劉節母家兩代寡婦,年輕兒媳雲 琳亦守寡有年。一天,雲琳觀看隔鄰 小學生唱歌,與青年教員朱英邂逅。 朱英同情雲琳,油然而生愛慕之念, 乃約雲琳於周日同游西湖,鼓勵她沖 破封建舊觀念束縛,重建幸福生活。 雲琳缺乏勇氣,婉然拒絕。時風起舟 翻,雲琳被救上岸,匆匆回家更衣, 遺落圍巾為朱英拾得,卻為族人阿培 瞥見。阿培曾有意於雲琳,為雲琳所 拒,及見她與朱英同游,又來要挾雲 琳,仍被嚴拒,於是讒惑族長追查圍 巾,並迫使朱英辭職。一夜,朱英、 雲琳在庭前斷垣處相遇,月下良宵, 二人皆因心神不寧,無以相訴。不久 ,朱英回鄉,頻頻致函雲琳,悉為阿 培所得,再次要挾雲琳不成,慫恿族 長加以制裁。雲琳慘遭族人打罵凌辱 。劉節母同情兒媳,出面辯護,並揭 發族長等人隱私,結果也被反誣不貞 ,推倒貞節牌坊以示懲罰,劉節母終 於死在亂石之下。雲琳被逐,沿著座 座貞節牌坊走出柏村,不知何處是歸 宿。
⑧ 良宵)人物畫掛在客廳好嗎
應該是不好的
人物畫一般都是掛在房間裡面。掛客廳一般都是風景畫。
⑨ 二胡曲《良宵》的創作背景及含義
原名《除夜小唱》:
樂曲表達作者怡然自得,輕松愉快的心情。當時,國樂改進社剛成立。1927年除夕,劉天華的幾個學生到他家過年,那晚他心情特別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歡樂氣氛的感染,即興拉弦作曲,一氣呵成。 全曲音樂形象單一,嫻靜,表達了作者怡然自得,輕松愉快的心情。
⑩ 良宵的作者簡介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余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