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番禺走路闖紅燈被逮要自拍分享20個贊嗎
3月26日11時30分,番禺廣場地鐵站C出口,看到番禺交警已經在路口旁設置了帳篷以及平板電視,平板電視播放著交通安全宣傳片,此外數名交警站在路口執勤,凡是看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均將其引導至教育點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並對其進行勸誡教育。
據其介紹,從剛設點每天教育人次70~80人次,到如今下降到日均大約50人次,證明教育效果已經逐步體現。
陳學范表示,對於違規者,交警都是以教育為主,不會過於強制。「我們本著教育為主要目的,處罰以及教育都是手段而已,希望廣大市民可以理解。」
② 有誰知道番禺改革30年宣傳片的背景音樂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word=%D0%FB%B4%AB%C6%AC%B1%B3%BE%B0%D2%F4%C0%D6&db=0&ty=0&rn=20&pn=20&fbl=1024
③ 馬俊偉的演藝履歷
電視劇:
1994年《開心華之里》(處景喜劇)、《不可思異星期二》
1995年《新同居關系》、《壹號皇庭IV》
1997年《壹號皇庭V》、《鹿鼎記》(康熙)
1998年《妙手仁心》(張家裕)、《廉政行動1998》客串
1999年《非常保鏢》(紀彥祖)、《澳門街》(司徒禮信)
2000年《勇往直前》(甘元) 、《妙手仁心II》(張家裕)
2001年《洛神》(曹植)、《公私戀事多》(朱浩然)
2002年《執法群英之天使羅拉》 、《帝女花》(周世顯)
2003年《金牌冰人》 (全家福)
2003年客串系列劇《秀身總有你》
2004年《皆大歡喜》結局篇(365~443集)(施梓山)
2004年客串合拍劇《昭君出塞》 (王漭)
2005年《鐵血保鏢》(尚智)、《匯通天下》 (章崇文)
2006年《突圍行動》(唐志高)、《天機算》 (袁喜)
2007年《舞動全城》(程嘉俊)、《秀才愛上兵》(謝皇上)
2008年《碧血鹽梟》(聶致遠)、《金石良緣》(成日安)
2009年:《好狗出更》(周用恭)
2009年拍攝中:《占星情緣》(遲一寶)
舞台劇:
2007年 《王子復仇記》 其他演員:郭羨妮 謝天華
電影:
1995年《天涯海角》
1999年《旺角街頭》
2000年《愛我別走》
2001年《新流氓醫生》
2004年《蛇咒》
電視電影:
1995年《孽海狂花》
2001年《親子大綁架》
2003年《懸案追凶》
主持節目:
1994年 《杭州及寧波旅遊特輯》《江山如此多FUN》(嘉賓主持)
1995年《美國迪士尼旅遊特輯》《英國旅遊特輯》
1997年 魅力大都會(嘉賓主持)
1998年 廉政行動1998 廉政全接觸之非賣品(主持)
1999年《天地最前線》
2003年7月《青少年全面展才華》
2003年《醫生與你》
2007年 《粵港十年·網娛盛典頒獎禮》(吳佩慈 楊樂樂)
參與演唱會:
</strong>1998年11月《港樂 葉麗儀獻出真善美演唱會》 擔任嘉賓
2000年1月9日《輝黃2000演唱會》擔任嘉賓
2008年6月25日至29日《蓋鳴暉和香港中樂團三度合作》擔任嘉賓
廣告:
2005年 賓伲納服飾廣告
2004年 斯多納西服廣告
2003
心心相印大行動(擔任關懷大使)
太子金牌參活元素廣告
拍攝紅十字會宣傳片
拍攝采詩男士海底泥潔面乳廣告
2002
香港高露潔棕欖公司 - 保庭沐浴露
羅浮宮婚紗
政府駕駛改進課程
2001 政府宣傳廣告 - 2001年選民登記宣傳活動
2000
拍攝排毒美顏寶廣告及演繹廣告歌
拍攝香港禁毒處「反吸毒」宣傳片
番禺采血中心公益宣傳電視廣告
廣州新建業集團-翠逸家園國內內銷樓盤廣告
1997 拍攝腦環同廣告
1994 唱蜜思朱古力廣告歌
出版書籍
《點解要自殺》
《拯救沉重的生命》(點解要自殺內地版)
《我是病人家屬》
《向好走 向壞走》
《馬仔眼中的女人》
《圖文並謬》
④ 誰幫我用Adobe Premiere 做一個簡單的宣傳片,急用
起碼得有幾千塊rmb才有人動吧。
⑤ 中國澳門
rehecame.theyputthebieronthebrink
his future prospects and proceedings. One day
⑥ 中山軍人退伍補助房屋是哪個部門
中山
(廣東省地級市)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中山市是中國4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前身為1152年設立的香山縣;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縣,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1]
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2]
中文名稱
中山市(行政代碼442000)
外文名稱
Chungshan City、Zhongshan
別 名
香山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24個鎮街(即18個鎮、6個街道)
政府駐地
東區街道松苑路1號
電話區號
0760
郵政區碼
528400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面 積
1783.67平方公里
人 口
312.09萬(六普常住)
方 言
粵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孫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園、孫中山故居、中山城
火車站
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欖站
車牌代碼
粵T
歷史名人
孫中山、唐紹儀、阮玲玉、楊仙逸
市 花
菊花
友好城市
美國檀香山市、日本守口市等
目錄
1 歷史沿革
▪ 古代
▪ 近現代
2 行政區劃
▪ 沿革
▪ 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 地形地貌
▪ 地質狀況
▪ 水文特徵
▪ 氣候特徵
4 自然資源
▪ 太陽能資源
▪ 水資源
▪ 礦產資源
▪ 動植物資源
5 人口
6 政治
7 經濟
▪ 綜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8 教育
9 社會
▪ 科技
▪ 文衛
▪ 社會保障
10 交通
▪ 城市巴士
▪ 快速公交
▪ 公共單車
▪ 軌道鐵路
▪ 高速公路
11 文化藝術
▪ 友好城市
▪ 民間藝術
▪ 小欖菊花會
▪ 水鄉文化
▪ 語言
12 旅遊
13 美食特產
▪ 美食
▪ 特產
14 城市榮譽
15 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編輯
古代
廣東中山城市風光(78張)
中山古稱「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此時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漁獵、生活。近十幾年,在中山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的古人生活遺址,包括有南朗鎮的龍穴彩陶遺址、石岐區的白水井遺址、大涌鎮的全祿遺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製石器、夾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鎮的龍穴遺址還是一個由新石器時代直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沙丘遺址,在後期的遺存中還發現有青銅器和鑄銅石范等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
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中山屬南越國領地。
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重回漢朝中央管轄。
秦漢時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開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國時,中山屬於吳國領地。
西晉末年,晉朝皇族之間爆發了史稱「八王之亂」的宮廷權力爭斗,為躲避戰亂,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嶺南,其中一部分來到香山島上。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東官郡,中山改為東官郡轄地。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永初元年(420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中山屬東莞郡轄地。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中山屬寶安縣(古東莞縣)轄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中山屬東莞縣轄地。因為中山盛產海鹽,官府開始在今珠海市山場村設立了名為香山鎮的軍事營鎮。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設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由於香山寨的發展,升級為香山縣,中山始有縣級行政區劃,此時的香山縣隸屬於廣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軍的追殺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滅亡後,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員的後裔流落定居於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此時才與大陸相連。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逐步修築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圍,香山縣圍墾的田地在不斷增加,農業產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慶年間,由於農業的發展,香山由原來的下等縣改成與南海、番禺、東莞等縣同列的大縣。
近現代
廣東中山(15張)
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1925年(民國14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
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
1953年3月12日內務部批准設立石岐市(省轄市),以中山縣石岐鎮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岐市,將原石岐市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中山縣。
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1951年1月,中山縣設置1個區級鎮(石岐鎮)、11個區。
1953年3月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同年6月,中山縣分出珠海縣後,全縣設15個區,3個區級鎮。
1955年8月,全縣各區均以區(鎮)所在地命名。
1957年2月,撤區改設鄉,15個區改劃為34個大鄉。
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縣34個公社合並為7個大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轄34個耕作區。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為石岐鎮;12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縣級鎮,仍稱中山縣石岐鎮,屬中山縣和佛山專區雙重管轄。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其中張家邊區轄欖邊、南蓢、翠亨等7個公社。
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76年12月,全縣設3個區級鎮、25個公社。
1983年11月,撤銷公社,改稱區公所,下轄鄉(鄉級鎮)。
1984年2月,撤銷石岐鎮,設立中山市石岐中區、石岐煙墩區、石岐岐江區、石岐蓮峰區、石岐西區,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該5個區稱作城區。
1986年7月,從南蓢區劃出4村成立翠亨村鎮;12月,撤區改鎮建制,並擴大市區范圍,郊區和環城、張家邊劃入市區。
2011年中山市官方宣傳片
行政區劃
編輯
沿革
1995年,轄9街道24鎮:中山港街道、中區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郊區街道、環城區街道、岐江區街道、蓮峰區街道、煙墩區街道、三鄉鎮、三角鎮、大涌鎮、小欖鎮、五桂山鎮、古鎮鎮、東鳳鎮、東升鎮、民眾鎮、沙朗鎮、沙溪鎮、坦洲鎮、坦背鎮、板芙鎮、阜沙鎮、南頭鎮、南朗鎮、神灣鎮、浪網鎮、黃圃鎮、港口鎮、翠亨村鎮、橫門鎮、橫欄鎮。市政府駐東區。
1996年9月,將中區、煙墩區、蓮峰區、岐江區4個街道合並為中區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區街道改為北區街道。
1998年1月1日,環城區街道正式更名為南區街道。
1998年,撤銷翠亨村鎮、橫門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南蓢鎮。
1998年8月,撤銷管理區。
1999年,撤銷沙朗鎮並入西區街道,撤銷坦背鎮並入東升鎮。
2000年5月,撤銷中區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組成石岐區街道辦事處;撤銷浪網鎮,將其並入民眾鎮;6月8日正式實施。至2000年底,全市設置19個鎮、4個街道、1個開發區,轄94個居委會、400個村委會。
2002年,中山市轄5個街道(東區、西區、石岐、環城、中山港)、19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蓢、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五桂山),400個村委會、124個居委會。
2003年9月1日,南蓢鎮更名為南朗鎮。
2005年11月10日,撤銷五桂山鎮,設立五桂山街道辦事處。至此,中山市轄6個街道、18個鎮。
2008年末,中山市戶籍總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2615人。轄6個街道(石岐、東區、西區、環城、中山港、五桂山)、18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朗、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積1770.42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18個鎮,120個社區、15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區劃
中山行政區劃圖
中山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街道、18個鎮;鎮(街道)下轄若干個行政村和社區;行政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鎮辦事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機構為街道辦事處,行政村辦事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辦事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6個街道
18個鎮
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即:中山港街道)
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出海口。地理坐標:東經113°9′2″至113°46′,北緯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積1800平方公里,東與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東南與珠海市接壤,毗鄰澳門,石岐至澳門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與江門市、新會市和斗門縣相鄰;北面和西北面與廣州市南沙區和順德市相接;馬鞍和大茅等海島分布在市境東西的珠江口沿岸。
望採納
⑦ 廣州市番禺區電影公司怎麼樣
廣州市番禺區電影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州市番禺區電影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⑧ 寫番禺風俗的作文550字以上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里,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歷,數著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
泛泛地祝賀一下,說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說說今年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人恭維的掌聲。自欺欺人的話我不說,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程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曾經,春節留給我許多美麗又難忘的記憶。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時一樣,感受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受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父母那裡必須去,親朋好友那裡也得去,同事相約還得去,實質內容總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發財、新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裡別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復念叨。遊街購物、猜謎挑燈、送禮請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復復無休無止。人就像一隻陀螺,被它抽打著旋轉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裡。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循環的晚會,聽聽屬於別人的笑聲,感受的卻是自己睏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無欲的胃。我寧肯像往常一樣,粗茶淡飯,十點鍾睡覺,臨時看一會書,或者跟朋友們打一圈牌。總覺得在這個全民皆歡的日子,我絲毫的興致都沒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慾。
傳統、文化、歷史、習俗原是人為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它,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貝翻版,演化發揮使其輝煌燦爛,更有網路的宣傳讓其飛騰變異,它最終制約了我們自己,違背了人類起碼的一點本性--人是嚮往自由和幸福的,春節,可以說是一面最為清晰的鏡子,從中每個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憊消極的臉孔,是你兒時的樣子嗎?哪怕一絲歡樂的影子。
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受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復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雲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為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裡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復,還要寫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⑨ 廣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文物古跡類: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余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舊址、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廣州還有眾多的風景名勝,自古以來享有很高的聲譽。
歷史建築類:粵海關大樓、葯洲遺址、廬江書院、錦綸會館咨議局舊址、南越國宮署遺址、黃埔古港、七星崗古海岸遺跡、洪秀全故居、黃埔軍校舊址、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三元里抗英斗爭舊址、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廣州公社舊址、中山紀念堂、鄧世昌紀念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荔灣博物館、南越王墓博物館等。
旅遊景點
1、越秀公園 位於廣州解放北路,越秀
廣州城市宣傳片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建過觀音閣,又名觀音山。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樓分五層,高28米,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園內還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牆、四方炮台、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伍廷芳墓、明紹武君臣冢、海員亭、五羊石像、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電視塔等。
2、白雲山 廣州白雲山位於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
3、蓮花山 位於番禺區獅子河畔。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跡。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並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蓮花山上還有始建於明朝萬曆(1612年)年間的蓮花塔和始建於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間的蓮花城等古跡,均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番禺寶墨園 位於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初建於清末,佔地五畝,毀於20世紀50年代。1995年重建,是一所集清宮文化、嶺南古建築、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的園藝藝術公園。
5、華南植物園 位於天河區龍洞天源路,佔地面積333公頃,建於1929年,是我國歷史最久、種類最多、面積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被譽為永不落幕的「萬國奇樹博覽會」,有「中國南方綠寶石」之稱。
6、珠江夜遊 珠江夜遊是由來已久,極具特色的游樂目,具有濃郁的南國特色。擁有天字、西堤、芳村、中大等旅遊專用碼頭,並擁有「花城明珠」號等豪華游輪、「白鷗」歐式豪華遊艇。其中,信息時報號是目前我國內河最豪華的觀光游輪之一。
古跡
1、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 南海神廟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深五進,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後殿,兩側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
2、陳家祠 陳家祠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計。整座建築坐向南, 佔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 號稱"百粵冠祠"。
3、西漢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墓博物館是廣州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它是以南越王墓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遺址博物館,是中國政府依據《威尼斯憲章》採取的保護文物,利用文物的一個成功範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內涵豐富的漢代文物,典雅氣派的建築而聞名於世。 其他:英雄廣場,大東門,將軍東(西)路(北起廣德路,南至中山六路,與瑞南路相交,1932年建成馬路,因清代廣州將軍府而得名);營房巷(清代駐粵八旗兵的漢鑲黃、正白兩旗軍營駐地),箭道巷,小東營,大馬站、小馬站(兩條巷子並列而排,都在中山五路南側,南接西湖路,因宋代駐有馬軍而得名),舊部前街(原為清朝兩廣總督署(又稱兩廣部堂),因而得名)[24]。
游樂場景點
1、長隆歡樂世界 長隆歡樂世界,是集乘騎游樂、巡遊表演、生態休閑、綜合服務等於一體超大型世界頂尖主題游樂園。 2、長隆水上樂園 長隆水上樂園是全球最大、最先進、最安全、水上游樂項目最多的水上樂園。
廣州動物園
廣州動物園(GuangZhou Zoo)位於先烈中路東段,興建於1958年,總面積為43.3萬平方米,飼養和展出國內外數百種動物,是目前我國三大動物園之一。是全國有名的動物園之一,具有南方園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