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童趣宣傳欄

童趣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1-08-01 16:24:15

⑴ 青少年成長樂園的宣傳

寫青少年樂園的宣傳語,首先確定你的關鍵詞,比如健康,歡快,進步等,然後把關鍵詞版放進去,權最好是對仗的一句話。舉個假例子:
1、少年游樂園,圓您童年夢!
2、放飛理想的天地,描繪夢想的樂園
3、我們期待,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4、一份回憶,一點溫暖
5、有心,有愛,有快樂
6、幸福的感覺,在這里
7、心馳山水開化,神往東部樂園
8、一方好山水,滿目皆樂園
9、XX樂園,快樂無止境
10、水之源,佛之緣,樂之園
11、每一步,皆風景
12、生態夢樂園,你我的心靈驛站
13、離城市很遠,離森林很近
14、止不住的尖叫,止不住的歡樂
15、玩無界,樂無限
16、將快樂帶回家
17、生命無極限,我要我快樂
18、挑戰快樂極限
19、將快樂進行到底
20、童年、童趣、童天地
21、驚險,激情,精彩,讓您一生難忘的時刻!
22、萌寶的樂園,逐夢的空間
23、樂聚萌寶園,盡享好時光
24、伴萌寶成長,享親子時光
25、萌心,萌趣,萌天地
26、幸福的感覺 在這里
27、XX游樂園,兒童成長天地
28、古有世外桃源,今有XXX樂園

⑵ 幼兒園環創手工展串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 好!非常歡迎各位領導來我園指導工作!
我是***,很高興為您做本次活動的講解員,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幼兒園的全體老師和小朋友向各位領導不辭辛勞的蒞臨指導,表示熱烈的歡迎與感謝!並真心希望我們幼兒園的風采可以洗去您旅途的疲勞。
首先,請允許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園的基本情況:幼兒園佔地總面積 2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先後投資110餘萬元,設有大、中、小10個教學班,在園幼兒園345人,教職工12人。我們幼兒園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她以新穎別致的外觀設計、生動活潑的風格造型、絢麗多姿的典雅色彩,構成了八湖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到我們幼兒園的大門右面是我們幼兒園的宣傳欄,我們將分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家園互動」、「安全教育」「活動剪輯」四個方面向家長展示幼兒園的信息和幼兒在園表現,以此來鼓勵幼兒,發動家長,讓家長和幼兒園共同承擔起養成教育的重任!
走進幼兒園映入眼簾的是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場地,因幼兒園剛剛完成建設和搬遷,院牆還不能美化,大型玩具還不到位,但我們非常重視戶外活動場地的整體布局,我們准備這樣設計,注重動靜和色彩的搭配,設計為彩繪區、沙池區、竹林區、玩具廣場、獨木橋區,動靜交替,給幼兒感官上多種刺激,順從幼兒好奇易動的天性,給幼兒留下聯想的空間。
各位領導所見到的南牆我們將利用彩繪的方式向幼兒展現喜聞樂見的故事和動畫形象,主要抓住「童心世界」這一主題,將場地充分還給孩子,生動易懂的教育圖畫,教會孩子們學禮儀、懂禮貌、煉身體……這邊幾幅巨大的圖畫一下子將我們帶入了神秘的童話世界這里,我們還給孩子的是一個多彩的童心世界……
現在大家隨我來到的竹林區,也是幼兒沙池區,碧綠的竹子下是孩子喜歡的沙池,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發揮想像的空間,玩耍、游戲和乘涼。
西面的活動室是幼兒園的舞蹈教室、多功能室、會議室兼活動室,會議室的前面這個細長的走廊是獨木橋區,我們將利用汽車輪子建構幼兒園的獨木橋,幼兒每天經過此地去衛生間,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還可以節省幼兒園活動場地。
幼兒園的大型玩具主要分布與北面和南面地區,孩子們每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里玩耍,他們不爭不搶,秩序井然。戶外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既鍛煉了身體,還養成了自主排隊、互相謙讓、勇敢堅強的優良品質。
整座教學樓用五彩斑斕的立邦漆進行粉刷,給幼兒一個充滿溫馨、和諧、夢幻的世界,這里將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
現在大家隨我步入的是幼兒園的大廳,在大廳中主要凸顯的是「我和春天有約」,在大廳西邊將是一個很大的模擬大樹,樓梯兩側是用竹子搭建的小房子,亦真亦假的大樹、青青的小竹排給孩子們一個美麗的、童話般的世界。
大廳兩側將是幼兒園各種制度、辦園理念、教師和孩子的活動剪影,我們將採用不規則的形狀和多彩的顏色來製作,並把蓮藕之鄉-荷花這一因素滲透到大廳兩側的的設計里。
樓內大廳和走廊採用彩色立邦漆粉刷,一樓主色調是淡黃,輔以玫紅、果綠、橘紅、淡藍等廊柱,給孩子一種彩虹的視覺。下面的瓷磚部分放手給各班,分區域設計家園、孩子作品展示、巧手製作等欄目。上部分將用簡潔純美的框畫點綴,在廊頂再稀稀疏疏的垂下幾條落藤和花,還有孩子喜歡的各種吊飾。
一樓東側是中班,現在我們步入的是中一班,中一班主題是「花的海洋」,春姑娘來了,將花兒灑滿大地,將歡樂帶給每一個小朋友。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溫馨的休息環境,教師設置了早上、中午、晚上的情景主題,伴隨著太陽公公閉上眼睛,小寶寶也要睡覺了。
自然角是幼兒認識自然界的窗口,它為幼兒提供了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活動場所。在這里,孩子們為自己種下的種子發了芽而感到喜悅和驕傲。這一切為孩子們增添了童趣,開闊了視野,激發了好奇心。同時通過管理,學到了簡單的勞動技能,萌發了對動植物的愛憐之心,陶冶了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大自然這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很值得我們用心挖掘和利用。
游戲和玩教具是幼兒階段認識世界,實現身心發展的主要途徑和學習方式。小小建構區、小小巧手、玩具角、操作區、娃娃家等區角,通過教師和幼兒一起動手設計的自製玩教具,更能貼切幼兒的生活,很多玩教具的材料都是我們平時沒用的東西,讓幼兒體會到變廢為寶的喜悅。在這個區域活動中,我們還投入了大量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動手操作,讓幼兒在操作中鍛煉各種能力。
請各位領導移步到中二班,引入各位領導眼簾的中二班的吊飾,通過樹葉的堆積,讓孩子們在環境中找到春天的變化,感受綠色生活,中二班的主題是「春天的童話」,通過小動物們在春天的表現,認識到春天的到來,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感受。
請各位領導隨我移步到中三班,中三班是一個中小班,幼兒入園時間比較長,但是還沒有到中班的年齡,本班共三十名幼兒,教師體現的主題是「風車轉轉轉」,簡單的風車讓孩子們找到春天的風景,了解春天的一些小知識,中三班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自然物品的利用,樹葉和柳條簡單裝扮,形成一個獨特的風景。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小三班,小三班的主題是「成長的足跡」
寶寶們剛剛入園一個多月的時間,離開家之後需要自己慢慢的走到小夥伴和老師的身邊,我們的寶寶將一步一個小腳印,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後面的環境主題牆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家庭環境,春天來了,小雞仔在院子中尋找自己的食物,展現一個溫馨、可愛的主題。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剛入園的這一學期他們會有焦慮感,為了使他們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用極其溫馨的材料布置了娃娃家,在這里既有童話般的布置,又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其中大多數玩具是讓孩子從家裡帶來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幼兒能感覺到幼兒園就是自己的家。
請各位領導隨我移步到小一班,小一班的環境主要是通過「勤快的雞寶寶」向幼兒展現的是勤勞、活潑的精神風貌。
請領導隨我移步到小二班,小二班的主題是海洋世界,藍色的世界,讓寶寶們充滿好奇、充滿求知。滿教室的迎春花讓寶寶在溫馨、祥和的環境中進入夢鄉,小二班的自然角是一個飼養小金魚、小烏龜及各種植物的區域,在這里幼兒可以盡情的探索有關動物,植物的有關知識。
請領導移步隨我到二樓,您所看到的二樓樓頂我們將採用大大的球花吊飾進行裝飾,走廊兩側將是教師的精美製作和繪畫。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大一班,大班在現經典故事,大一班的經典故事是「猴子撈月」,大班的孩子們主動性和探索性較強,在區角活動中大多是孩子們的作品,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廢為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活動主題自行建立區角,比如在「小小超市」區域活動中這個組的小朋友發現還少哪些商品,在第二天上學時自己就會自行帶來,這樣不用在老師的要求之下慢慢的充實材料,體現小主人翁的態度。
請各位領導移步隨我到大二班,大二班的主題是「夏天的到來」教室的美化充分讓孩子們自主操作,「花兒喝水了嗎?」「數字游戲」等讓孩子們善於觀察、善於發現。
請各位領導移步隨我到大四班,本班所展現的是一個陽光沙灘主題,大大的椰樹,田園般得小房子讓孩子們心曠神怡。
請各位領導隨我移步到大三班,大三班的整個教室是由幾個故事組成,分別是「小益達的春天」、「天天鍛煉身體好」。
請各位領導,隨我到接待室稍作休息。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在百忙之中蒞臨我園檢查指導工作,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幼兒園的全體老師和小朋友,向各位領導的蒞臨指導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懇請各位領導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為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⑶ 方清平 童趣

方清平:高中畢業後到部隊宣傳隊任相聲演員。拜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為師。復員後跟隨相聲作家廉春明學習創作,合作創作了《新夜行記》(李金斗表演)、《讓一讓,生活多美好》(馮鞏、周濤、朱軍等表演,獲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評比一等獎)、電視電影《雞毛小事》,還參加了大型情景喜劇《體育人家》(郭冬臨主演)、《小康之家》、《圈裡圈外》、《小房東》(郭德綱主演)等作品的創作。現任中央電視台《藝苑風景線》策劃、北京電視台《精彩大放送》撰稿。本次慶祝五四北京青年相聲大會—相聲新一代的演出,將在2010年5月4號在北京展覽館劇場上演,五四的演出當中表演《我愛便宜》。參加第五屆相聲大賽決賽,表演單口相聲《幸福童年》,笑翻全場(注意:平時不苟言笑的公證員閆梅也大笑!),最後一舉奪得相聲大賽二等獎,並在頒獎儀式上,再度表演一段相聲短片。

童趣意為幼稚天真或童年的樂趣。亦有《童趣》一文,經過稍微改編後收錄於人教2010版初一上冊語文課本第5課。
詞名:童趣 發音:tóng qù 題目解說:「童」,是兒童;「趣」是趣事。從題目就得知本文是些兒童時期的趣事。 解釋:1、幼稚天真 2、童年的樂趣 近義詞:童真
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後習幕經商,後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是他的一部自傳體作品。書共六篇,故名「六記」。今已佚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閑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遊,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韜曾為此書作跋,稱贊此書「筆墨之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記》以及別的書正是採用「前序後跋」的手法。
編輯本段文章簡介
童趣, 即兒童的情趣。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卷六第二章。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敘事散文。圍繞的是「物外之趣」 其主要特點就是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兒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厚,人變成熟、穩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計了,童趣也就盪然無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兒童最可寶貴的財富。
亦有《童趣》一文,經過稍微改編後收錄於人教2010版初一上冊語文課本第5課。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像和聯想,會變成美麗而又奇特的東西,《童趣》告訴我們要善於觀察,並要善於想像,善於思考,讓童年的樂趣,重返其中。
我回憶自己年幼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直視太陽,也能注意到最細微的事物。(當我)見到微小的事物,必定會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聲如雷,我暗暗把它們比作成群的白鶴在空中飛舞。我心裡這樣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變成白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鳴叫,形成「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白鶴在雲端飛鳴,因此我高興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牆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來,讓身子和花台一樣高;聚精會神仔細觀察,把叢草比作樹林,把蟲蟻比作為野獸,把土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窪的地方比作山溝,憑著想像在其中遊玩,(感到)安適愉快十分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個小蟲在草間爭斗,便蹲下來觀察。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龐然大物,推倒山壓倒樹地走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時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我定了定神,捉住了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幾十下,(把它)驅趕別的院子去了。 1.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自傳體散文)。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1763-?)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 2.余:人稱代詞,我。 3.憶:回憶。 4.稚:幼小。 5.張目:張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視力好。 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7.藐:小。 8.細:仔細。 9.故:所以 10.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裡,暗暗地。 12.於:在。 13.則:那麼,就。 14.或:有時。 15.項為之強(jiāng):脖子因此變僵了。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帳:未染色的帳子。(或白色的帳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讓。 20.而:並且。 21.作:當做。 22.觀:景觀。 23.唳 (lì )鳥鳴。 24.為之:因此。 25.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6.以……為……:把……比作……。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28.興:興致。 29..蓋:原來 30.蝦(há)蟆:癩蛤蟆。 在古文中,「蝦」相當於「蛤」(但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出現) 31.方:正。 32.鞭:名詞動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詞,它指蝦蟆。 34.驅:驅趕。 35.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後來引申為外表上強大而實際很虛弱的東西) 36.果:果真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39.私擬作:(我)暗暗把他們比作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觀蚊如鶴: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觀蚊成鶴] 2.神遊「山林」: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 3.驅趕蛤蟆: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出自本文的成語: 明察秋毫 (形容視力極佳)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龐然大物 (體積極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這是誇張的表現方式) 怡然稱快 (高興得連聲叫好) 倒裝句: 徐噴以煙 (以煙徐噴)
編輯本段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雖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它是觀物者的主觀體驗作用於物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說的夏蚊及草間之蟲皆極細小之物,可以誘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開篇先說作者兒時眼力極好,然後點明文章主旨。「張目對日」,猶言能經受強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視力極佳,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視力,再加上「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的癖好,因而能發現「物外之趣」。這是總提,僅用32字,行文簡潔可見。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異想天開,將它想像成「群鶴舞於空中」的動人圖景,並且看得入了迷。隨後他又聯想到曾經見過的「鶴唳雲端」的圖景,於是「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結果是他真的見到了這樣的圖景。這是一幅憑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圖景,它表現了一個孩子幼稚心靈中自發的審美意識。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時居城中,渴望見到大自然風光而不得,於是他用想像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他把花園里土牆凹凸處和花台上的叢草想像成樹林,把蟲蚊想像成野獸,把高出的小土塊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塊想像成山溝,這使他有了一個自由而廣闊的天地,可以飽覽「大自然」的風光。有一天,有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兩獸在樹林里相鬥,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一伸舌,便將兩獸一齊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嚇得六神無主;待到清醒過來,幻覺消失,才發現此前那個「龐然大物」不過是一隻癩蝦蟆。他惱恨之極,卻並不想傷害它,僅以鞭打示懲——用什麼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樹枝吧?他懲罰癩蝦蟆,可能含有為兩小蟲復仇的意思,但從「驅之別院」一舉來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語來統攝以上二事,意在說明他幼年時已有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二 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的《浮生六記》之《閑情記趣》,該書原有六記,現存前四記,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刻畫,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遊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心的童趣圖,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和稚氣爛漫的情趣。主要體現在: 一、憶寫童趣,一線串珠。 這是一篇敘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現那令人沒齒難忘的童真童趣,為此,文章以兒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為主線,按照「總—分」結構組織全文,緊扣一個「趣」字來寫。先總寫童年時常有超乎塵世之外的樂趣,其中「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為下文作張本。然後分說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觀蚊如鶴之趣,視飛蚊為「群鶴舞空」,於蚊帳中玩蚊子,「我」感到極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遊山林之趣,視小草為林木,蟲蟻為走獸,土礫為丘壑,「我」神遊其間,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觀二蟲相鬥,視為「龐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蟲,「我」生氣,鞭數十而驅之。至此,幾個分散的小故事就連綴成一個整體,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還包括三美:人性美、構思美、語言美.... 二、觀察細微,凸顯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瑣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卻是難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線索的同時,以兒時觀察事物的獨特角度,精選了充滿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動細致地加以刻畫。這樣,整篇文章童趣橫生,每個故事引人入勝,每個細節生動傳神,字里行間凸現童真。請看一些典型例子:「沖煙飛鳴」中的「沖」字,使人想見蚊群在彌漫的煙霧中亂飛亂闖的情狀;「定神細視」中的「定」,「觀之,興正濃」中的「濃」凸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狀和心態;「夏蚊成雷」,眾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卻「私擬作群鶴舞空」,觀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聯翩;「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足見其觀察時間多長,興致多濃;蝦蟆「拔山倒樹而來」,初讀似乎感到有違事理,細品則深感用語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寫,且符合兒童的感知心理特徵和「蹲其身」平視的錯覺,生動而真實。 三、想像豐富,童心可愛。 歌德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這表明兒童的想像具有特殊的誇大性,喜歡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或情節,從而產生豐富奇異的想像。本文正是通過大膽的想像,進行高度的誇張來極力張揚童趣。兼用誇張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與悶雷之間的聲似,以鶴喻蚊,找准了二者體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現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進而創造性地「作青雲白鶴觀」;我蹲在草間,觀二蟲爭斗,興致正濃時,竟把癩蛤蟆的「偷襲」,說成是「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由實生虛,「虛」得鮮活生動神奇;把叢草當作森林,蟲蟻視為野獸,土礫比作丘谷,同樣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像的產物,而這些聯想和想像,又是以一顆天真的童心(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作為出發點的,因而顯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
編輯本段背景
本文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雖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它是觀物者的主觀體驗作用於物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說的夏蚊及草間之蟲皆極細小之物,可以誘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開篇先說作者兒時視力極好,然後點明文章主旨。「張目對日」,猶言兩眼能經受強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視力極佳,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視力,再加上「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的癖好,因而能發現「物外之趣」。這是總提,僅用 32字,行文簡潔可見。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異想天開,將它想像成「群鶴舞於空中」的動人圖景,並且看得入了迷。隨後他又聯想到曾經見過的「鶴唳雲端」的圖景,於是「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結果是他真的見到了這樣的圖景。這是一幅憑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圖景,它表現了一個孩子幼稚心靈中自發的審美意識。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時居城中,渴望見到大自然風光而不得,於是他用想像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他把花園里土牆凹凸處和花台上的叢草想像成樹林,把蟲蚊想像成野獸,把高出的小土塊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塊想像成山溝,這使他有了一個自由而廣闊的天地,可以飽覽「大自然」的風光。有一天,有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兩獸在樹林里相鬥,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一伸舌,便將兩獸一齊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嚇得六神無主;待到清醒過來,幻覺消失,才發現此前那個「龐然大物」不過是一隻癩蝦蟆。他惱恨之極,卻並不想傷害它,僅以鞭打示懲——用什麼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樹枝吧?他懲罰癩蝦蟆,可能含有為兩小蟲復仇的意思,但從「驅之別院」一舉來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句子的朗讀節奏。 (1) 見/ 藐小之物/ 必/ 細察其紋理,故/ 時有/ 物外之趣。 (2) 私/ 擬作/ 群鶴舞於空中。 (3) 心之所向,則/ 或千或百,果然/ 鶴也。 (4) 昂首/ 觀之,項/ 為之強。 (5) 作/ 青雲白鶴/ 觀。 (6) 果如/ 鶴唳雲端,為之/ 怡然稱快。 (7) 蹲其身,使/ 與台齊。 (8) 見/ 二蟲鬥草間。 (9) 蓋/ 一癩蝦蟆。 通假字 項為之強,「強」通「僵」。句意:脖子都因此而僵硬了。 蓋一癩蝦蟆,「蝦」通「蛤」。句意:原來是一隻癩蛤蟆
編輯本段浮生六記
作者介紹
沈復(1763—1825),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清 浮生六記 代文學家。工詩畫、散文。至今未發現有關他生平的文字記載。據其所著的《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子陳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願意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妻死後,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編輯本段簡介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文《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編輯本段內容概要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此外,本書還收錄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憶語》。 《浮生六記》中《閑情記趣》的《童趣》已選入人教版的語文書中。
編輯本段評價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其題材和描寫對象上。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艷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別具慧眼的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系,而於正式男女關系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編輯本段版本
聞尊閣板《浮生六記》是最早的鉛印板,有楊引傳序和「尊聞閣王」王韜跋。楊引傳序言中說「六記已缺其二」。王韜曾說少時(1847年前)曾讀過這本書,可惜沒有抄寫副本,流亡香港時,常常懷念它。王韜在1877年為尊聞閣版所寫的的跋中沒有說少時曾見過全本。 1936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四篇翻譯成英文,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後來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長序言。林語堂在序言中寫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還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來出現「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實為後人偽作。 仍有不少遺失。
編輯本段目錄
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已丟失) 卷六 《養生記道》 (已丟失) 沈復的《浮生六記》被人教版初二語文教材所收錄。 沈復的《浮生六記》的部分篇章被人教版初一語文下冊教材所收錄。 沈復的《浮生六記》的部分篇章也同時被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教材所收錄,名為《童趣》。 七年級 《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 世界各國譯本 此書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可查有三種英譯本,還有德、法、丹麥、瑞典、日本、馬來譯本各一。 英譯本 最早的英譯本是1936年林語堂的漢英對照本,後來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在1960年出版《浮生六記》英譯本。八十年代又有企鵝出版社的白倫和江素惠的英譯本。該譯本將由江蘇南京譯林出版社作為「大中華文庫」之一種出版。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余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此外,本書還收錄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憶語》。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成千上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蛤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⑷ 郝賈沛釗的大事記


和諧中國校園比賽才藝大比拼最佳活力獎
第六屆全國新星藝術電視大賽山西賽區金獎
山西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才藝大比 拼》最佳活力獎
2007年 太原市少兒藝術電視大賽十佳金獎
2007年 山西省第二屆少兒藝術電視大賽金獎
2007年 第三屆全國青少年藝術風采電視活動山西賽區一等獎
2007年 聯洋杯山西少兒街舞大賽第一名 2008 頤高、惠普代言人評選活動華北地區第一名
2008年7月26日《超級少年》7歲的樂樂參加了山西衛視的超級少年節目,憑著他超眩的舞步和高難度的技巧,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評委和現場觀眾
2008年 參加遼寧衛視蒙牛酸酸乳巡迴演出
2008年 太原市少兒藝術電視大賽金獎
2008年11月9日 參加天津衛視《快樂轉轉轉》節目錄制
2008年12月12日參加騰迅QQ在線訪談 2009年2月14日 參加北京KOD街舞大賽
2009年3月4日 參加吉林電視台《超級樂八點》快樂舞台 8歲的郝賈沛釗憑著他一連串的技巧加托馬斯轉變風車再轉變頭轉,現場尖叫連連,受到歌迷追捧,4號街舞小子郝賈沛釗獲得了本周的周冠軍
參加吉林電視台《超級樂八點》快樂舞台 街舞小子郝賈沛釗背後的努力和付出的代價受觀眾和評審的認可,獲得本月的月冠軍和1萬元愛心基金
2009年3月12日 第二次參加天津衛視《快樂轉轉轉》節目錄制
郝賈沛釗(樂樂)接受兒童世界NO.1(曼迪網路)專訪
2009年 參加山西經濟頻道《你太有才啦》
2009年6月15日 特邀參加山西經濟頻道改版晚會
2009年8月15日 參加山西省的第十三屆運動會之跳水比賽跳水第三名,全能第三名
2009年9月29日 受邀參加河南衛視《民星在行動》節目的錄制
2009年10月1日 郝賈沛釗參加09年國慶北京七彩蝶公益活動(任北京七彩蝶形象代言人) 2010年2月 受邀請參加太原市春晚演出
2010年5月24日 參加湖北衛視《挑戰笑話王》樂樂表演的脫口秀《老有才了》和街舞,說唱樂一首《甜蜜蜜》現場笑聲不斷,獲得最具潛力獎
2010年5月28日 中央電視台《非常6+1》暑期特輯,勇敢的小小男子漢郝賈沛釗,街舞跳得頂呱呱,現場更是勇敢的挑戰街舞動作的超高難度,倒立頭轉100圈,以超炫的街舞和頭轉獲得非常明星冠軍
2010年6月30日 街舞小達人參加浙江衛視《誰笑到最後》天下達人 迎來9歲少年,率真個性的他大秀脫口秀,炫酷街舞,超級模仿,讓你領略明星風采。
2010年7月14日 受邀請參加山西臨汾第五屆消夏晚會
2010年8月6號 受邀參加太原電視台《向快樂出發》特邀嘉賓小評委
2010年8月8日 晚八點山西衛視直播山西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開幕式《樂樂街舞》參加演出
2010年8月18日 河北邀請樂樂和陳闊闊一起參加商演
2010年10月20日 山東衛視《中華達人》街舞少年郝賈沛釗
2010年11月17日 參加安徽衛視《周日我最大》超級星寶貝
2010年11月25日 參加蘇州衛視《嘻哈精綜幫》節目錄制
2010年12月7日 特邀參加太原電視台《星光閃耀》節目錄制
2010年12月27日 參加北京BTV—春晚《春晚E起來,我是大明星》錄制 超級給力2011年
2011年1月22日 赴北京參加央視一套《天才舞台》節目錄制
2011年1月31日 參加2011給力山西少兒春晚
2011年2月20日 赴北京參加卡酷衛視《七色光》天才少年校際達人節目錄制
2011年4月23日 上海 舉行的《BALABALA讓他玩》主題活動宣傳片的拍攝
2011年5月26日 大連參加六一兒童節晚會
2011年5月28日 上海 舉行的《BALABALA讓他玩》主題活動「I'm」時尚發布會
2011年6月16日 山西衛視《愛唱老情歌》節目與阿爾法PK
2011年6月18日 受邀參加北京藍色港灣社區活動
2011年8月12日 受邀請參加山西太原明星跨年演唱會嘉賓 與 周傑倫 陳小春 潘瑋柏同台
樂樂大事記:(2012年)
2012年3月16日 參加 安徽衛視《周日我最大》節目錄制
2012年7月28日 參加深圳衛視《小心00後》節目錄制
2012年9月15日 參加卡酷衛視《國慶特輯-酷星總動員》節目錄制
2012年10月21日 參加卡酷衛視《男生女生GO!》節目錄制
2012年11月5日 參加《卡酷元旦晚會》欄目劇拍攝
2012年12月5日 參加卡酷衛視《動漫春晚》節目錄制
2012年12月25日 參加卡酷衛視《閃天下》節目錄制
樂樂大事記:(2013年)
2013年1月05日 參加太原電視台《我就是達人》節目錄制 進入全國前十 並獲得泰國7日游
2013年1月20日 參加山東衛視《中國少年派》節目錄制 與春晚民工街舞團PK合作
2013年1月28日 參加東南衛視《超人來了》春節特別節目《春節來了》節目錄制 與達人秀達人楊迪合作
2013年2月1日 受邀請參加北京IBM公司《萬人工人體育館》大型演出 擔任嘉賓
2013年3月15日 參加CCTV-3中央電視台《越戰越勇》畢福劍主持的 與明星嘉賓同台互動
2013年3月28日 參加湖南衛視《加油少年派》節目錄制 擔當嘉賓
2013年4月07日 參加湖南娛樂頻道《絕戰星城》節目錄制
2013年6月20日 參加湖南衛視《奇舞飛揚》節目錄制 並獲得人氣王
2013年7月20日 參加廣西衛視大夢想秀欄目宣傳片拍攝
2013年8月03日 參加廣西衛視《大夢想秀》節目錄制 與世界級街舞冠軍PK頭旋 並取得勝利
2013年8月9日 受中國教育局邀請參加由中國教育局監制的《人民大會堂·華裔尋根之旅》,參演了中國版的神曲「最炫民族風」並獲得全球華裔同胞的贊賞。
2013年 10月5號 參加cctv中央電視台《我要上春晚》節目錄制
2013年11月18號 參加央視三套《綜藝盛典》牛人來了 節目錄制
樂樂大事記:(2014年)
2014年1月24號 參加重慶衛視《奇跡夢工廠》節目錄制 與 曾志偉、
陳可辛、海清、寧靜等巨星同台演繹
2014年1月 30號 參加2014馬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表演《小馬歡騰》領舞 2010年4月12號 30集抗日武俠劇《抗日奇俠》拍攝
2010年10月1日 參加《在喊一聲娘》電影拍攝
2010年8月29日 飾演《姑蘇十二娘》男一號的兒子
2010年2月21日 中國電視熒屏最具「電影氣質」神話巨制《十二生肖傳奇》是中國首部以民間傳說為主題材的大型古裝神話劇,在拍攝劇中的13集.14集.15集里飾演百變神猴
2012年4月23日 參加廣西衛視《警戒線》欄目劇拍攝 飾演:男一號 方平
2012年5月18日 參加 院線兒童喜劇電影《牛皮皮和他的同學們》拍攝 飾演:趙曉飛
2013年1月12日 參加 電影《早安,小樹》拍攝、飾演:孫建
2013年9月04日 參加參獎數字電影《奔跑吧少年》的拍攝 飾演男一號:俊傑
廣告代言
2012年 拍攝廣告《巴拉巴拉》 別看我的臟手、看我的身手。
2013年 拍攝廣告《笨nana》雀巢雪糕 出演中國大陸版:小主角 拍攝 2011年10月9日 參加第三季《中國達人秀》太原站海選招募站,這次是隊長郝賈沛釗帶領著組合的形式來參加比賽的,是與山西臨汾的兩個小女孩張珂馨(寶寶)、閆如玉(玉玉)組成為山西Super bg老陳醋街舞組合(我們的原名),這是這個組合第一次一起登台,這次的舞是我們自己排的,音樂也是我們自己做的,這次他們三個只排了一天的舞蹈,第二天下午直接去太原海選現場參加比賽,憑著我們的實力三個評委一致通過,我們順利的通過了海選比賽,當天其中的一個評委上官小鵬老師也是郝賈沛釗的老朋友了,他以我們三個人的名字給我們組合換了個名字,名字的含義(郝《賈》沛釗、寶《寶》、玉《玉》,就是《賈寶玉街舞組合》),這個名字也很有意義,我們已經採納了上官小鵬老師給我們起的名字,所以我們組合的名字為「賈寶玉街舞組合」很謝謝評委老師
2011年11月20日 賈寶玉街舞組合受山西衛視2012幸福臨門 家庭春晚的邀請在山西太原拍攝宣傳片
格林童趣兒童攝影
太原店模特
曾多次參加山西當地大型演出

⑸ 室內兒童樂園宣傳語

1、兒童游樂園,圓您童年夢!
2、放飛理想的天地,描繪夢想的樂園
3、我們期待,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4、一份回憶,一點溫暖
5、有心,有愛,有快樂
6、幸福的感覺,在這里
7、心馳山水開化,神往東部樂園
8、一方好山水,滿目皆樂園
9、XX樂園,快樂無止境
10、水之源,佛之緣,樂之園
11、每一步,皆風景
12、生態夢樂園,你我的心靈驛站
13、離城市很遠,離森林很近
14、止不住的尖叫,止不住的歡樂
15、玩無界,樂無限
16、將快樂帶回家
17、生命無極限,我要我快樂
18、挑戰快樂極限
19、將快樂進行到底
20、童年、童趣、童天地
21、驚險,激情,精彩,讓您一生難忘的時刻!
22、萌寶的樂園,逐夢的空間
23、樂聚萌寶園,盡享好時光
24、伴萌寶成長,享親子時光
25、萌心,萌趣,萌天地
26、幸福的感覺 在這里
27、XX游樂園,兒童成長天地
28、古有世外桃源,今有XXX樂園
29、四季不論,時令不限,天氣不限,均可遊玩
30、來XX樂園,給你一個不想回家的理由
31、幻想是兒童的翅膀,游戲是兒童的天使,盡情來玩吧!
32、XX樂園,小朋友的遊玩天堂
33、XX樂園,打造歡樂級盛宴
34、玩轉夏日,開心一夏
35、童心、童趣、快樂夢幻游樂園
36、放飛理想的天地,描繪夢想的樂園
37、XX兒童樂園,小時候的快樂見證
38、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39、這里是愛的港灣,這里是快樂的世界,這里是幸福的起點
40、關愛孩子每一秒,快樂成長每一分

⑹ 我愛飯米粒的節目特色


輕松有趣的版塊設置
根據兒童成長特點和家庭生活元素,《我愛飯米粒》設置了「開心寶仔飯」和「家庭游戲王」兩大版塊。其中「開心寶仔飯」版塊專為學齡前兒童量身打造,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看問題,考察小朋友的應變能力;通過精心設計的「情景體驗」來觀察孩子的反應,體現童真童趣;並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進行解釋,告訴孩子和家長如何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引導小朋友們健康成長。「家庭游戲王」則是一個趣味游戲大薈萃,由爸爸媽媽和小寶貝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游戲任務,讓參與家庭在快樂中展現家庭的幸福與和諧。據索福瑞收視調查數據表明,該欄目的觀眾結構主要分布在4-14歲及25-45歲的年齡層,顯示該欄目的核心觀眾群是有孩子的年輕家庭。
新穎獨特的節目編排 在節目編排上,《我愛飯米粒》採用了「5+1」的模式,即每周5檔《嘟嘟爆米花》加1檔《我愛飯米粒》,從而使周播欄目實現日播化宣傳。《嘟嘟爆米花》是《我愛飯米粒》的子欄目,每周日至周四晚7:50播出,每期5分鍾。在每天5分鍾的節目里,圍繞本周《我愛飯米粒》的台前幕後進行全面報道,內容包括選手海選、家庭趣事、錄制花絮等等,這樣既可以給參加海選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又可以對周播的80分鍾節目進行宣傳預告,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在節目宣傳上,欄目組也製作了不同風格的宣傳片在頻道每天的節目中進行大頻次的播出和預告。從欄目開播以來的收視表現上來看,這種周播欄目的日播化方式效果明顯。 豐富多樣的推廣活動
為了擴大收視面,鎖定目標收視人群,欄目組走向街頭,深入學校、社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欄目組每周定期組織海選,並將海選實況及時安排在每天《嘟嘟爆米花》里播出。為了給更多的孩子一個展示的窗口,欄目組每周都會走進一到兩所中小學進行節目推廣,拍攝「幸運星大搜索」,穿插於節目中播出。
針對以親子為核心的全家收視人群,欄目組還定期走進社區,開展「社區嘉年華」活動,尋找「快樂飯米粒」(即「快樂家庭」),向觀眾們推廣《我愛飯米粒》的節目性質和理念。
活潑幽默的主持團隊
「大家好,我們是飯團組合!」伴著這句俏皮的開場白,每期《我愛飯米粒》一開始,觀眾們就知道三個可愛的男孩女孩又來了!他們就是少兒頻道主持人林子、QQ和特邀主持李響。取名「飯團組合」,既契合欄目名稱中的「飯米粒」,也說明這是一個團結活潑的主持團隊。
自節目開播以來,這個全新的組合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已經漸入佳境,主持人現場常常妙語連珠。他們輕松幽默的主持方式,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⑺ 找一下《童趣》的文言實詞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評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朴,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朴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於君臣關系。至於漢代以後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

【註解】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評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可見,「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幹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里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泛(5)愛眾,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以學文(8)。」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
(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餘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系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於本段始終,因此這里應當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里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於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朴、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評析】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於團結、親睦、向善;後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

【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於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於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里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評析】
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里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於義(2),言可復(3)也;恭近於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

【註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范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准。這個標准就是「禮」。
(3)復: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雲:復,踐言也。」
(4)遠: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⑻ 彭先誠的藝術簡介

藝術年表
1941年 辛巳 0歲 生於成都少城,長順上街9號「全球洗染店」(可謂店小招牌大);
1943年 癸未 2歲 母曾氏病卒;
1944年 甲申 3歲 10月27日至12月8日夜,日本飛機轟炸成都,家人走避於少城公園「跑警報」,是為最早記憶;
1945年 乙酉 4歲 發蒙上黃瓦街公立小學,父娶溫江盧氏長女為續弦;
1946年 丙戌 5歲 大病,腹生癰疽幾喪性命;
1947年 丁亥 6歲 其舅喜畫畫,幼時學著拿起筆東塗西抹,街坊有位老民間泥塑藝人,捏一手絕活,那行雲流水似的衣褶至今不忘。兒時也學著捏泥人,但都不成器;
1948年 戊子 7歲 喜歡「連環圖」,常常臨摹。繪成「小電影」玩;
1949年 己丑 8歲 入私塾習《三字經》、《百家姓》等,後輟學在家,12月,成都解放;
1950年 庚寅 9歲 在家守店、做雜活,父因「歷史問題」被管制入獄半年;
1951年 辛卯 10歲 迷戀聽評書,常在茶館聽「站國」(不給錢的站位),《三國演義》、《水滸》、《七俠五義》等,聽得入迷;
1952年 壬辰 11歲 插班入西城區第一中心小學,地處少城公園內,讀四年級,嘗於郵局門口見徐悲鴻《群馬圖》招貼畫,摹之再四,畫興日濃;
1953年 癸巳 12歲 遷居北大街,仍在西城區第一中心小學就讀。每日上學須穿城十餘里,途經玉帶橋、西玉龍一帶,是成都古舊書攤、文物商店、裝裱店最為集中的地方,常有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葉淺予、張善等大家真跡,目識心記,如醉如痴,初與大師結緣;
1954年 甲午 13歲 —用午餐節約之錢購舊書舊雜志,收集美術作品資料。加入西城區文化館美術班,吳應銘先生授課(工筆花鳥);
1955年 乙未 14歲 —常創作時事漫畫、生活漫畫,向報社投稿,常被退回;
1956年 丙申 15歲 —不斷投稿,終於在廣東《少先隊員》雜志發表,此事受到學校表彰鼓勵,繪畫興趣倍增;
1957年 丁酉 16歲 —喜歡黃胄的畫,從舊雜志上悉心收集臨摹。石魯埃及寫生在人民公園展出,觀後十分崇拜石魯;
1958年 戊戌 17歲 —家境不堪,生活無著,故勤工儉學,常在建築工地擔磚挖土,一度想棄學從工。經班主任王先知勸導,才將初中讀畢業;
1959年 己亥 18歲 —報考鐵路學校西南師范美術科落榜,分配至第二師范學校讀書;
1960年 庚子 19歲 —創作國畫《牧犢圖》,常去動物園寫生。參加杜甫草堂藝術講座,由畫家伍瘦梅主講;
1961年 辛丑 20歲 —市少年之家輔導少兒美術。創作年畫、水墨人物畫,常在人民南路「群眾畫欄」發表。手錄白石老人日記。立志繪畫,欲「爭一席之地」。4月12日,外祖父曾瑞廷卒,享壽78歲;
1962年 壬寅 21歲 —第二師范學校畢業,分配到龍江路小學任美術教師。4月參觀人民公園中國館藏古畫花鳥人物展,對管仲姬等幾幅印象尤深;
1963年 癸卯 22歲 —熱心於美術教學,業余作畫甚勤;
1964年 甲辰 23歲 —文化宮工人畫室習畫,得觀陳子庄先生現場作畫講課;
1965年 乙巳 24歲 —父彭俊卿去世,卒年59歲;
1966年 丙午 25歲 —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文革開始。11月12月間,「步行串聯」途經南充、廣安、萬縣、奉節、秭歸、興山、光化、武漢;萬縣到奉節沿江羊腸小道亂石河灘,與纖夫、山民同行;進入湖北山區,人煙稀少,山路難行,時值冬日,窘況可想而知,行至湖北與河南交界之光化,同行有生病者,不能北上,才折返武漢。一生未出遠門,此次徒步二千餘里,風餐露宿,做了一次深刻的山水體驗。每當晨昏之際,風過林梢,萬樹颯颯作響,山泉瀉,飛鳥鳴,晚風習習送來悠遠濁重的「牛鈴」聲,叮叮咚咚恍若天界之音,直入心坎,令人陶然忘機。這番圖景,三十年來如一枕幽夢在心中徘徊,至今還縈繞於腦海和筆端,「牧歌」成了百畫不厭的題材。《溪山歸牧圖》的意象、構思,也就醞釀其中;
1967年 丁未 26歲 與沈道鴻一起創作街頭宣傳畫,受邀作大幅毛主席油畫像;
1968年 戊申 27歲 創辦漫畫油印刊物;
1969年 己酉 28歲 調出龍江路小學,分配到區上搞宣傳欄;
1970年 庚戌 29歲 自製油畫箱與畫友熊小雄等外出寫生。借朋友「星火」雜志(前蘇聯美術刊物)臨摹,臨蘇聯小說「決斗」插圖;
1971年 辛亥 30歲 任東城區革委會人民南路廣場宣傳欄美工。繪制大型宣傳畫,創作水粉、連環畫、漫畫。除吃飯睡覺外,成天都在畫畫,幾近「瘋狂」;
1972年 壬子 31歲 任「教育展覽」美工,創作宣傳畫、漫畫;
1973年 癸丑 32歲 與許琳結為伉儷。應邀為成都日報美術通訊員,深入龍泉山畫《學大寨》農村生活速寫,此活動連續三年,創作油畫《毛主席送子務農》、水粉組畫《趙半夜》等;
1974年 甲寅 33歲 調入東城區少年宮,組織、輔導少兒美術活動。愛女彭薇出生。與湯榮新、徐仲偶等畫友赴雲南昆明、大理寫生,此行住洱海海東瓦色大隊,隨漁民出海打魚,日暮而歸,苦中作樂,歸時從海東至下關搭乘運沙船,洱海無風船難行,風浪一來船如箭離弦,驚險不已,幾十公里路程行了三十餘小時,沒帶干糧,又飢又險。此行作畫不輟,畫了一批水粉作品;
1975年 乙卯 34歲 受新國畫風潮影響,創作《學大寨》等主題畫。5月赴延安寫生,11月赴西昌螺髻山等地寫生,收集創作「革命先烈丁右軍」組畫素材;
1976年 丙辰 35歲 常去動物園寫生,醉心田園生活,喜畫牛馬等動物,用功特勤,以至專精。「文革」結束;
1977年 丁巳 36歲 被選為東城區區人民代表。與湯榮新等畫友沿長江寫生;
1978年 戊午 37歲 杜甫草堂因旅遊開發創辦畫廊,應邀開始創作唐人詩意畫,如《兵車行》、《佳人詩意》、《麗人行》等;
1979年 己未 38歲 大量接觸陳子庄的作品,陳子庄首次個展在青羊宮二仙庵舉行,印象尤深,頗受啟迪,推崇陳子庄的美學思想。與畫友錢德華赴九寨溝寫生,搭乘森工局拉木材平板車上山,與林業工人同吃同住,苦中甚樂;
1980年 庚申 39歲 四川省美協舉辦趙蘊玉、李道熙、朱佩君、彭先誠畫展,將三老與青年畫家同台,算第一次以個人面目亮相畫展。《童趣》、《養雞姑娘》《九寨秋色》等二十餘件作品參展。與老畫家馮建吳、孫竹籬等為金牛賓館作畫,在此受到鄧小平同志接見。應四川出版社之邀創作連環畫《獵人格桑》;
1981年 辛酉 40歲 畫展之後深感傳統繪畫功底的缺失和生活基礎的貧乏,一心嚮往絲綢之路之旅,當時正獲畫連環畫的稿費,於是不顧重感冒未痊癒和四川洪災,踏上了西行之路。7月與畫友李煥倫赴敦煌莫高窟和新疆進行美術考察寫生。四川洪災回程寶成鐵路不通,路斷繞行甘肅南部、川西北若爾蓋紅原,一路飽游沃看,所歷艱辛已為笑談,當車過灌縣玉壘關,見蒼鷹在雲端翱翔,心中油然生出一語「天不收我,吾將傾力一博矣。」此行得敦煌畫稿五十餘件和寫生稿三本;
1982年 壬戌 41歲 絲路之旅為繪畫風格形成起了決定作用,將新石器彩陶線形的雄健、北魏壁畫筆法的概括、大唐壁畫的豐韻融於一爐,初步形成自己獨具風格的「沒骨法」,其代表作《牧歌》、《牧場春早》、《牧羊人》、《二泉映月》等。臨趙之謙印譜,試刻自用印章。因外出寫生一路風寒,患嚴重頸肩綜合病一年有餘;
1983年 癸亥 42歲 參與畫家陳子庄在東城區文化館舉辦個展籌備工作。開始創作《長恨歌》。畫家周思聰涼山寫生路過成都,觀其速寫稿頓悟。即帶一卷紙一管筆一個水壺,幾百塊錢隻身一人赴大小涼山寫生,白天悉心觀察體驗,夜燈之下將其傾瀉於筆端。作涼山線描人物寫生長卷兩卷和若干寫生稿。應四川出版社之邀創作連環畫《濟公的故事》(未刊行);
1984年 甲子 43歲 創作《涼山小市》並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9月,調入四川省詩書畫院,成為職業畫家。與副院長魏傳義、畫家劉朴赴西安、北京考察,結識了羅平安、江文湛、劉國輝、杜滋齡等畫家;
1985年 乙丑 44歲 畫家谷文達來蓉,與之拜會,對其新水墨畫風頗有興趣。與劉朴赴阿壩大草原寫生,後住江油李白故居創作。臨曾墨公印譜。治印,主要常用印乃自篆並刻;
1986年 丙寅 45歲 四川省詩書畫院與上海畫院辦聯展,在上海結識張桂銘、劉堅。結識香港「藝倡畫廊」金太太(董建平)。攜學生曾循趕「涼山火把節」,再赴涼山寫生與秦天柱赴西雙版納寫生,創作《南朗河黃昏》等作品。創作《面壁》、《凝神》、《暮歸》、《藏女》、《昔日鹽工》等頗具張力的水墨作品;
1987年 丁卯 46歲 更加關注對書法的修煉,臨孫過庭《書譜》、李北海《麓山寺》等碑;對黃賓虹《太極圖乃中國書畫之秘訣》心領神會,並在習畫中力以實踐。中國美協在北京飯店「藝術家畫廊」舉辦「彭先誠個人畫展」,展出作品二十餘件。參觀北京畫院畫展(中國美術館),為齊白石巨幅《枯荷圖》所震撼,堅信「筆墨」乃中國畫之根本。注重對傳統的回歸,創作《調鸚圖》(中國美術館收藏)、《牧馬天山》、《春風得意》、《尋梅》、《塞上牧歌》(為《中國書畫》封面刊用)、《騎兵進行曲》、《西廂畫意》和《長恨歌》(第一稿)等,「沒骨法」畫風趨於完善;
1988年 戊辰 47歲 參加北京舉辦的「四川畫家八人畫展」,反響強烈,李可染、吳冠中等大師都前來觀畫。參加北京「國際水墨畫展」。同年,陳子庄個人畫展在京舉行。參加深圳新春名畫家聚會,結識華君武、亞明等前輩。參加香港榮寶齋舉辦四川九人畫展。應邀為北京飯店作畫;
1989年 己巳 48歲 台灣時代周刊在北京舉行雅集,結識王明明、何家英等。將畫齋題名為「閑牧山館」,請程十發先生題額。因董建平而結識美國畫家(台灣)趙春翔,於閑牧山館相晤。作品《長恨歌》、《西廂畫意》(組畫)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其中《西廂畫意》獲「銅獎」、《長恨歌》獲四川中國畫大展「金龍獎」。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彭先誠畫集》;
1990年 庚午 49歲 攜彭薇隨畫院西北麥積山、敦煌寫生。創作《西行山水冊》。作品《馬球圖》獲「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香港榮寶齋舉辦個人展覽,並出版《彭先誠水墨畫集》。預展即全部售罄。4月《美術》雜志專題刊藝術隨筆集《硯邊斷想》;
1991年 辛未 50歲 4月作江南之游,頸肩綜合症又發,備受病痛折磨,夜不能寐一年有餘,繪事幾廢。其時香港榮寶齋再次舉辦個展,由夫人代為前往;
1992年 壬申 51歲 下半年病癒。參加深圳《國際水墨畫展》。作品《馬球圖》為英國查爾斯王子收藏;
1993年 癸酉 52歲 創作《弄妝圖》,作畫更精到成熟,心更靜,藝術思考更加自覺。陪彭薇赴考,於四川美術學院桃花村住數月,後赴天津與何家英晤。於北京京豐賓館創作丈二大畫。11月,深圳《蜀報》披露「丹青難寫市場風雲,深圳《彭先誠畫展》盡為贗品」,「中國首宗贗品畫展在深圳發生……」雲雲,事後以「嚴正聲明」了結此事;
1994年 甲戌 53歲 4月,榮寶齋出版《彭先誠水墨人物畫集》。應美國「國際訪問者計劃」邀請與畫家戴光郁、曾曉鋒一道訪美,為時一月,飽覽西方大師名作和美國現當代藝術,同時也拜讀不少中國古代經典石刻和繪畫,是一次體味東西方繪畫藝術的饕餮盛宴。其間於西雅圖造訪華盛頓美術學院院長謝柏柯先生。香港藝倡畫廊舉辦「彭先誠個人畫展」,出版畫集《思古幽情》,並在新加坡藝術博覽會舉辦「『雙美並佇』丁雄泉、彭先誠聯展」;
1995年 乙亥 54歲 參加香港藝術館、香港市政局主辦「二十一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大型巡迴畫展(香港地區及英國、德國、新加坡)。嘗試水墨與重彩金箔相結合,進一步探究傳統墨、色的表現空間及宣紙的包容性,創作《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昭君出塞》、《春怨》、《貴妃出浴》、《待月西廂》和水墨作品《飲馬圖》、《螺髻山尋幽圖》、《天馬圖》等,是創作甚豐的一年;
1996年 丙子 55歲 入圍《中國逸品十家》,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李伯安編著)。偕妻與錢德華夫婦赴九華山、黃山寫生。作水墨絹本《羅漢圖卷》等;
1997年 丁丑 56歲 作品《長恨歌》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2)。創作《西廂畫意》(三條屏)金箔重彩畫,決意不再畫如此有製作性之作品。創作《紅櫻桃》等花鳥力作。榮寶齋出版《當代速寫精粹》彭先誠專輯、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彭先誠古詩畫意》;
1998年 戊寅 57歲 參加「深圳首屆國際水墨畫雙年展」。參加深圳舉辦「當代實力派畫家精品聯展」(劉大為、劉國輝、王鏞、王明明、彭先誠、劉懋善、張復興);對傳統關注研究更加深入,喜歡程邃的枯墨山水,意在追求枯墨與沒骨之間的融洽,試作《寒林牧馬圖》(四條屏);
1999年 己卯 58歲 創作《溪山雪晴》、《山間林響》參加「長江上中游地區七省一市『互動時代』99中國畫邀請展」。出席四川省美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四川省美協理事。歲末開始創作大畫《溪山歸牧圖》,經年方成;
2000年 庚辰 59歲 《游春圖》參加南京中國藝術節「國際中國畫展」。《溪山雪晴圖》參加深圳第二屆國際水墨雙年展。與龍瑞、姜寶林、陳平赴雅安寫生。7月,《中國水墨仕女畫技法》出版(江西美術出版社),系統介紹沒骨人物畫藝術,意明理透,深獲讀者好評,翌年再版。創作《江海騰波圖》等。《春、夏、秋、冬》(四條屏)等十餘件作品參加成都《世紀之門》邀請展;
2001年 辛巳 60歲 試以沒骨法用筆為核心,兼以大水頭潑墨破墨,使沒骨法在混沌與融洽之間更具表現力,《松蔭論道圖》、《三尊者》、《長青圖》和大畫《太古雪晴》等乃實踐此法之代表作。現場水墨寫生,創作巨幅《勞動者》。巨幅山水《溪山歸牧圖》參加北京「中國百年中國畫大展」,為同行矚目。《太古雪晴圖》參加首屆「畫院雙年展」(西安),《水墨人物系列》參加首屆「成都雙年展」。作品《山間鈴響》參加中、日、韓三國「水墨文藝繪畫展」。與龍瑞、鄧林、徐樂樂等在江西景德鎮畫瓷器。隨畫院赴日本廣島(出雲)辦畫展訪問日本;
2002年 壬午 61歲 赴翠雲廊古道寫生,創作《古道牛鈴》、《高秋牧歌》、《浴馬圖》、《李清照詞意》。創作大畫《春怨》(四條屏)、《松蔭對弈》等。《涼山歸牧圖》參加由中國美協、四川文聯舉辦《西部大地情》並獲「銀獎」。秋,作臨邛天台山之行,觸景生情,擬石壺筆意作山水小景十二開,得蜀山風韻。12月,《東方藝術》、《邊緣》專題介紹彭先誠花卉近作(許宏泉/文);
2003年 癸未 62歲 龍門山消暑,創作《龍門山寫生冊》。與龍瑞、張立辰、陳平等青城山尋梅。創作《室內風景》、《唐人仕女冊》、《渭城曲詩意圖》、《牧羊女》、《剃光頭》、《個山小像》等。與彭薇雙雙入圍「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作品均掛在中國美術館中央大廳,十分矚目。賈德江主編《名家技法精解——彭先誠沒骨人物畫藝術》出版。7月,《藝術界》刊《坐看溪山聽牛鈴——彭先誠山水畫評析》(石青/文),專題介紹其山水畫重讀陳子庄畫語錄,對其所言「化境」感悟尤深。作《渭城曲詩意圖》題曰:「所謂化境,乃筆不是筆、墨不是墨、形不是形、景不是景,然一切又皆是也,大而化之也……」,對題材、章法、造型、筆墨,到達一種熟極而後生的狀態;
2004年 甲申 63歲 9月赴杭州觀《黃賓虹大展》,感慨曰:賓翁繪畫之衰年變法,筆墨得大自在矣。觀賓翁之畫如行夜山層層深厚;石壺先生則盡得蜀山之情愫,與賓翁神遇也!參加隨中國畫研究院赴內蒙呼倫貝爾草原寫生團內蒙寫生。當年與周春芽擔任文化廳藝術委員會評委,歷時五年。常到「鳥市」觀察眾生相或聽老琴師鼓琴,創作水墨人物條幅《玩家》、《廣陵散》、《徐步》、《閑》、《聽琴圖》和大畫《明皇幸蜀圖》等。《麗人行》、《馬球圖》長卷為北京畫院收藏。河北教育出版社《大器叢書?彭先誠卷》出版;
2005年 己酉 64歲 《中國畫收藏導報》被讀者評為當代最具升值潛力的中國畫家。5月,隨畫院百人寫生團貢嘎山寫生。10月,北京香山,11月,四川四姑娘山寫生。作《香山寫生冊》、《四姑娘山重彩寫生金箋冊》,創作《貢嘎山雪晴圖》、《雪晴圖》、《雪原牧歌圖》、《四季畫鳥草蟲冊》(二十餘開)。書法始臨《漢三闕》;
2006年 丙戌 65歲 《中國畫收藏導報》13期發表《彭先誠·清麗·古艷》花鳥畫專欄。3月,隨中國美協寫生團赴印度寫生。5月,赴歐洲考察寫生。7月,隨「中國畫、畫中國」創作寫生團赴新疆寫生。11月,赴大渡河、金口河寫生。創作《歐洲寫生組畫》、《進天山》、《天山牧歌》、《牧馬人》、《印度風情》條幅組畫,創作大畫《大渡河船歌》、《成昆鐵路一線天天塹圖》、《千山萬壑圖》、《關雎(漢風)》等;
2007年 丁亥 66歲 為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同一個世界》。作巴布亞幾內亞共和國《天堂鳥》圖。喜歡八大山人書法,為日課每臨不輟,認為書法與繪畫要成為一個整體一,打破其中之「隔」,即寫字如畫畫、畫畫如寫字;赴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五台山、晉中晉北寫生,拜觀雲岡石窟。隨中國畫研究院川康寫生團赴康巴寫生。創作《懸空寺攬勝圖》、《晚鍾圖》、《康巴漢子》、《川康山水行冊》、《康定喇嘛寺》、大畫《荷塘曉露》和重彩冊頁《高秋圖冊》等;
2008年 戊子 67歲 隨美協團赴俄羅斯考察參觀博物館。《藏女系列》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中國當代名家康巴寫生展。創作《雪晴圖》(四條屏)、大畫《雪晴圖》等。為文殊院創作《牧牛十頌組畫》。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彭先誠水墨人物小品集》;
2009年 己丑 68歲 赴雲南大理寫生。常居峨眉山水泉村消夏寫生及帶畫院研修生外出寫生;以現場寫生的方式創作《摩岩晚照圖》、《幽居圖》、《岷江古鎮》、《洱海漁隱圖》、《沙林人家》、《荷塘秋興冊》等。作品《牧馬人》為中國國家畫院收藏;
2010年 庚寅 69歲 作品《昭君出塞圖》參加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廣州)全國優秀作品展。作品《牧牛圖》之一、之二參加十二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大寫意國畫」邀請展隨畫院到澳門辦畫展、寫生。《一線天天塹圖》等二十件山水畫作品參加重慶三峽博物館舉辦巴蜀名家聯展(龍瑞、曾來德、彭先誠、劉朴、陳國勇、陳航)。11月,四川省博物院舉行彭先誠作品捐贈儀式暨《閑牧丹青?彭先誠師生畫展》,向省博捐代表作《游春圖》、《山間鈴響》、《清供圖》三件。與學生戴文赴長江三峽寫生。創作《峨眉山組畫》、《三峽行組畫》、《澳門寫生冊》等。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彭先誠速寫》,選圖六百幅,記錄了畫家的三十年繪畫歷程和筆墨生活,內容生動而充實、玩味雋永,頗受讀者歡迎;
2011年 70歲10月16日至10月23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誠者靈------彭先誠畫展》,並出版《彭先誠畫集》;

⑼ 小學宣傳欄內容使我如何驚喜

宣傳欄啊,同學的作文、美術作品、照片之類的都可以,配色稍微鮮艷些,小學 的話要有童趣,最好配些娃娃之類的插圖,整體不錯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童趣宣傳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農紛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
簡述電子商務安全需求 瀏覽:908
2017年app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125
消防施工質量策劃方案 瀏覽:933
幼兒園全園國慶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6
易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39
潤滑油促銷活動廣告詞 瀏覽:250
五一童裝促銷活動廣告錄音 瀏覽:46
呼吸內科進修生培訓方案 瀏覽:890
貧困對象農技培訓方案 瀏覽:598
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商務部 瀏覽:536
籃球新生杯贊助策劃方案 瀏覽:566
公司處理公關事件的策劃方案 瀏覽:878
互聯網企業新員工培訓方案ppt模板 瀏覽:862
松山湖景區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白酒品牌策劃方案 瀏覽:413
自然教育基地規劃設計方案策劃 瀏覽:715
怎樣學好電子商務 瀏覽:213
教工培訓方案 瀏覽:691
上海宜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