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制宣傳月總結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SPAN><SPAN 英文縮寫AIDS是一種病死率很高的嚴重傳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縮寫AIDS的音譯。它是由於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復雜症狀的綜合症 艾滋病病毒的醫學名稱為它侵入人體後破環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發生多種難以治癒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麼?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兩個: 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乾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或消毒劑(如碘酒、酒精或醫院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葯品)都可以殺死這種病毒,甚至用自來水沖刷,水中的余氯就會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蟲(如:蚊子、跳蚤等)體內存活。 具有迅速變異能力。艾滋病病毒的</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Palatino 外貌經常發生改變,有許多的亞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型病毒(現在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現有個亞型,而且這些亞型還在不斷變化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處? 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沒有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並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症狀,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攜帶艾滋病病毒,都具有傳染性。 不同之處在於艾滋病病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臨床症狀,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外表看起來跟健康人一樣。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數年到family: 'Palatino Linotype'">年甚至更長時間。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徑主要有三條:血液途徑傳播
性途徑傳播
母嬰途徑傳播。
艾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簡述)
由於艾滋病病毒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會致病的細菌、病毒等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會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發生各種感染,而且症狀沒有特異性,表現為復雜多樣的綜合症。常見症狀有:長期低熱,短期內體重減輕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瀉、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結腫大、頭暈、頭痛、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 艾滋病病人常見的腫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見,表現為皮膚出現深藍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結節。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腎癌等也不少見。為什麼說艾滋病是能夠預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非常明確,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體外環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殺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蟲體內生存,不能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關,完全可以通過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被阻斷,是能夠預防的。作為個人,如何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但對個人來講是可以預防。作為中學生來說主要預防措施是: 不發生婚前性行為; 華文中宋;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製品。(如必須使用,要求醫院提供經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製品);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葯棉等用具。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拔牙、穿耳朵眼、紋身、紋眉、針灸或手術。避免在日常救護時沾上受傷者的血液。 不與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膚的用具,如牙刷、刮臉刀和電動剃須刀; Linotype'">目前有可以徹底治癒艾滋病的葯物嗎? 目前還沒有可以徹底治癒艾滋病的葯物。雖然有幾種葯物和治療方案,如雞尾酒療法,能夠治療與艾滋病有關的感染,抑制感染者體內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但這些葯物不能消除感染者體內的病毒,不能治癒艾滋病,只能推遲症狀出現的時間和延長患者的生命。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終生具有傳染性嗎? 就艾滋病來說,從感染到發病死亡前都屬於傳染期。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將終生具有傳染性。因為目前尚未發現任何一種葯物可以清除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
②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每年的12月4日,也就是我國現行憲法頒布的日子。
③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幾月幾號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12月4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中確定:
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即12月4日,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2001年12月4日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法制宣傳日,將憲法實施日定為法制宣傳日,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④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幾月幾號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12月4號。
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回日12月4日,作為每年的全國答法制宣傳日。在這一天中,部分民眾可進法院參觀。
從1986年至2000年,全國實施了三個五年普法規劃,"六五"普法在全國普遍展開。2001年12月4日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法制宣傳日,將憲法實施日定為法制宣傳日,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歷年全國法制宣傳日主題:
2010年:弘揚法治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2011年: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
2012年: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2013年: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2014年: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服務教育科學發展
2015年: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2016年:大力弘揚法治精神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2017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⑤ 法制宣傳月是什麼,以及是幾月份誒
是12月4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轉中宣部、司法部關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規劃的迴文件和全國人答大常委會關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決議的要求,從1986年至2000年,全國實施了三個五年普法規劃。15年來,憲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得到比較廣泛的普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普遍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開,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 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12月4日,作為每年的全國法制宣傳日。歷年全國法制宣傳日主題: 2001年: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2002年:學習宣傳憲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2003年:依法治國,執政為民 2004年: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 2005年: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2006年: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2007年: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⑥ 中國的法制宣傳日是幾月幾日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12月4號。
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即12月4日,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目的是要通過開展系列的宣傳活動,進一步在廣大幹部群眾中牢固樹立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的觀念、國家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觀念、公民權力和義務對等的觀念、依法治國的觀念和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觀念。
(6)法治宣傳月擴展閱讀
2001年以來,我國各地、各部門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過舉辦座談會、書畫展、網上論壇,印發宣傳資料,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製作播出專欄、專版、專題節目等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傳播了法律知識,弘揚了法治精神,促進了社會和諧。
「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正逐步成為我國公民熟悉法律、認知法律、維護權益的有效載體,成為展示中國法治建設成就,樹立我國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國法制宣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