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型H1N1流感掛圖|消防安全標語|社會環保標語|精益生產標語|培訓學習標語
1. 環保標語
2. 校園標語
3. 安全標語
4. 運動會標語
5. 消防標語
6. 宣傳標語
7. 節約標語
8. 廣告標語
9. 消防宣傳標語
10. 企業標語
11. 文明標語
12. 學校標語
13. 安全生產標語
14. 班級標語
15. 衛生標語
16. 品質標語
17. 校運會標語
18. 體育標語
19. 食堂標語
20. 5s標語
21. 消防安全標語
22. 交通安全標語
23. 標語口號
24. 家長會標語
25. 計劃生育宣傳標語
26. 廁所標語
27. 質量標語
28. 企業文化標語
29. 環境標語
30. 學習標語
31. 防火標語
32. 運動標語
33. 節能標語
34. 節水標語
35. 學校宣傳標語
36. 教室標語
37. 節約用水標語
38. 錦旗標語
39. 校園文明標語
40. 運動會標語口號
41. 生產標語
42. 教育標語
43. 交通標語
44. 服務標語
45. 禽流感宣傳標語
46. 環境保護標語
47. 考試標語
48. 計劃生育標語
49. 標語大全
50. 綠化標語
51. 學校標語口號集錦
52. 辦公室標語
53. 禽流感標語
54. 激勵標語
55. 安全宣傳標語
56. 公司標語
57. 歡迎標語
58. 消防安全宣傳標語
59. 英語標語
60. 綠色環保標語
61. 圖書館標語
62. 橫幅標語
63. 實驗室標語
64. 普通話標語
65. 防火宣傳標語
66. 平安標語
67. 校園安全標語
68. 宿舍標語
69. 車間標語
70. 學校運動會標語
71. 環保宣傳標語
72. 創衛標語
73. 施工標語
74. 搞笑標語
75. 校慶標語
76. 學校標語口號
77. 標語集錦
78. 保護環境的標語
79. 運動會宣傳標語
80. 醫院標語
81. 草坪標語
82. 誠信標語
83. 增強團員意識標語
84. 校園文化標語
85. 節約用水的標語
86. 普九標語
87. 企業宣傳標語
88. 奧運標語
89. 科技標語
90. 119消防宣傳標語
91. 運動會標語口號集錦
92. 餐廳標語
93. 幼兒園標語
94. 企業標語口號
95. 寢室標語
96. 119宣傳標語
97. 微機室標語
98. 愛鳥標語
99. 綠色標語
100. 關於節約的標語
B. 在防治禽流感過程中要加強正面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禽流感的防控意識和科學的預防常識,同時要消除市民
衛生
C. 怎麼樣預防禽流感
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家裡,都要注意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勤開窗,開窗換氣30分鍾,每天1~2次。
要勤洗手,無論是飯前便後,還是待人接物後,特別是在接觸禽、蛋等東西後,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無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在家中密閉空間,當要打噴嚏、咳嗽時,要用紙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過飛沫傳播病菌
如果要外出,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帶上口罩還是有一定的預防病毒傳染的好方法。
根據媒體宣傳,h7n9禽流感對外界環境抵抗力不強,100℃的高溫一分鍾便可消滅。因此,對煮食禽蛋類食品,一定要100℃的高溫烹調數分鍾後才能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雞、鴨、鵝及雞蛋等。
如非必要,不要去花鳥園、養雞場等有潛在禽類病毒傳染源的地方,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更不要捕捉,餵食鴿子、野生鳥類等。
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點前,務必入睡。通過高質量的睡眠,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的綠葉菜和水果,如莧菜、芹菜、西蘭花、黃瓜、橙子、獼猴桃、小番茄等,通過攝取足夠的營養來提高自身免疫力。
D. H7N9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衛生部發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
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製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早期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二)規范病例發現、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密切接觸者管理等疫情處置工作。
(三)指導各地開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二、適用范圍
此方案適用於現階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
目前對該疾病的感染來源、感染發病的危險因素、傳播途徑、潛伏期、傳染期、臨床特點以及該病毒人際傳播能力尚不清楚。本方案將根據對該疾病科學認識的深入和疫情形勢變化適時更新。
三、病例的發現、報告
(一)病例定義。
1.監測病例。同時具備以下4項條件的病例:
(1)發熱(腋下體溫≥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
(4)不能從臨床或實驗室角度診斷為常見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與確診病例定義參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1版)》(衛發明電〔2013〕5號)。
(二)發現與報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監測定義的病例後,須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他傳染病」,並在備注欄中註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監測病例」。尚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於24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等)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寄出傳染病報告卡,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報告後立即進行網路直報。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後,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他傳染病」,並在備注欄中註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確診病例」。尚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等)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寄出傳染病報告卡,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接到報告後立即進行網路直報。
四、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采樣與檢測
(一)流行病學調查。各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轄區內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後,應當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調查方案》(附件1)進行調查,重點了解病例的基本情況、臨床表現、發病前7天內可疑動物(如禽類、豬等)和農貿市場的接觸和暴露情況,以及發病後至隔離治療期間接觸人員情況等,必要時根據個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組織開展病例主動搜索。
(二)標本採集、保存、運送與實驗室檢測。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採集病例的相關臨床樣本。採集的臨床標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標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標本(如氣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組織標本)和血清標本等。應當盡量採集病例發病早期的呼吸道標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標本)和發病7天內急性期血清以及間隔2-4周的恢復期血清。如病人死亡,應當盡可能說服家屬同意屍檢,及時進行屍體解剖,採集組織(如肺組織、氣管、支氣管組織)標本。
標本採集、保存、運送與實驗室檢測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標本採集及實驗室檢測策略》(附件2)進行。
採集病例的臨床標本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病例收治的醫療機構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並於24 小時內送當地國家流感網路實驗室檢測。各地流感監測網路實驗室應開展核酸檢測,具備相應生物安全條件的網路實驗室可開展病毒分離,並將分離的病毒按要求及時送國家流感中心,未開展病毒分離的網路實驗室需將核酸檢測陽性的病例原始標本按要求及時送國家流感中心。
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規流感樣病例監測哨點醫院採集流感樣病例標本數每周不低於15份,並將H7核酸檢測納入常規檢測項目。
五、病例管理和感染防護
參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13年版)》(衛發明電〔2013〕6號),落實消毒、院內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等措施。
六、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管理
(一)定義。
(1)診治疑似或確診病例過程中未採取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屬;
(2)在疑似或確診病例發病後至隔離治療期間,有過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離接觸情形的人員;
(3)經現場調查人員判斷符合條件的其他人員。
(二)追蹤和管理。
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管理,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醫學觀察/健康隨訪,不限制其活動,每日晨、晚各1次測體溫並了解是否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一旦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則立即轉送至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報告及治療。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標本採集和實驗室檢測工作。應當採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的雙份血清標本(開始實施醫學觀察時和間隔2-4周後),當密切接觸者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時還要採集咽拭子,送當地國家級流感網路實驗室進行檢測。
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7天。
七、及時開展風險評估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形勢、病原學研究進展及時組織專家開展風險評估,進行疫情形勢研判,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准時,應當按照相關預案及時啟動相應應急響應機制,並按照相關規定及時終止響應。
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各地要積極開展輿情監測,針對公眾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對該疾病認識的進展,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風險溝通,指導公眾建立正確的風險認識,促進公眾形成正確的疾病預防行為。尤其要加強禽畜養殖場、散養戶、屠宰場、批發及交易市場等的禽畜飼養、捕捉、屠宰、儲藏、運輸、交易和經營人員以及寵物禽畜養殖人員的健康教育和風險溝通工作。
九、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培訓與督導檢查
對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開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流行病學調查、標本採集、實驗室檢測、病例管理與感染防控、風險溝通等內容的培訓,提高防控能力。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對本轄區內的防控工作進行督導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E. 怎樣防禽流感
1.遠離家禽的分泌物,盡量避免觸摸活的雞、鴨等家禽及鳥類。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
3.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去水順暢;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
4.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F. 「預防流感」的宣傳語
防疫情入境。勤洗手,捂口鼻,少摸臉,避患者。
G. 怎樣防治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的傳染性疾病綜合症。禽流感乃國家一類傳染病,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國際獸醫局確定的A類傳染病。根據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高低,通常將禽流感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2003年冬季至2004年春季,在亞洲部分國家爆發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其病毒類型是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病急、傳播快,其致死率可達100%,而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呈隱性感染或輕微的呼吸道症狀,產蛋率下降,不導致嚴重的病變或死亡。
各種品種和年齡的雞均可感染A型流感病毒。產蛋雞的易感性特別高,歷史上多次禽流感大流行,都是從產蛋雞開始發生而引發的。與家禽相反,自由飛翔的鳥類一般都不出現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嚴重疾病,但感染卻很普遍。流感病毒很容易在遷徙水禽特別是野鴨中發現。此外,禽流感病毒還可以感染人、豬、馬、貂、貓等。雖然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並發病的可能性很小,但已有報道,人感染發病並導致死亡,特別是12歲以下的兒童更容易感染發病。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的流行性感冒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渾身無力,有的出現腹痛、腹瀉,有的發生眼結膜炎。大多數患者經過及時的治療後,恢復良好,少數人病情惡化後,可導致死亡。所以,在發生疫情時,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如戴好口罩、手套,穿好工作服,做好消毒等。
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抵抗力較強,故在冬季和春季更容易流行。本病的傳染源是病禽和感染禽。在爆發流行的初期,野生遷徙水禽可能是傳染源。本病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飛沫傳播,以及與污染的物品間接接觸。糞便中含大量的病毒,糞便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凡被糞便污染的飲水、飼料、用具、人員和車輛都能成為傳播媒介。母雞感染本病後,可在所產的蛋中分離出病毒,故本病還可能經蛋垂直傳播給下一代。
本病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為3~7天,最長達21天。最急性者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急性者除了一般症狀,如精神沉鬱、羽毛松亂、食慾下降和體溫升高外,頭面部病變明顯,眼瞼和鼻竇腫脹,雞冠和肉髯腫脹並呈紫黑色,眼和鼻有分泌物;病雞腿部鱗片有紅色或黑色出血;呼吸道症狀較明顯,如咳嗽、噴嚏、呼吸困難,有異常呼吸音,嚴重者張口呼吸或有尖叫聲;產蛋雞產蛋率明顯下降,軟殼蛋、沙皮蛋、畸形蛋增多;有的病雞腹瀉,排黃綠色或白色水樣糞便;有的有神經症狀,走路不穩或站立不動、癱瘓、扭頭等。亞急性的病雞症狀與急性者相似,只是發病緩和,病程長,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
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氣管黏膜充血、出血,有大量黏性的分泌物,氣囊增厚、混濁,有分泌物附著;腺胃乳頭出血,腺胃與肌胃、腺胃與嗉囊交界處有帶狀出血,小腸黏膜及泄殖腔出血;卵泡充血、出血,呈紫色,有的卵泡破裂,造成卵黃性腹膜炎,輸卵管水腫,內有白色分泌物,病程較長者卵泡和輸卵管萎縮;公雞睾丸出血腫大;肝、脾、腎腫大出血,呈紫紅或紫黑,有時有灰黃色壞死。
根據發病特點、症狀和剖檢變化,只能做出初步診斷或可疑診斷,要確診必須由專業人員採集病料、送檢。病料可採集肺、氣管、腦、脾、腎。病料送檢前包裝應嚴密,運輸途中須冷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確診一般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由來自至少兩個不同單位的專家到現場診斷為疑似病例;第二步,由省級動物防疫機構進行血清H5或H7定型;第三步,採集病料送禽流感國家參考實驗室進行病毒鑒定;第四步,檢測結果報農業部,由農業部最後確定並公布。
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不從疫區購買種蛋、雛雞和飼料;禁止雞與鴨、鵝的混養,特別是小型養殖的農戶,應加強宣傳,因為散養的鴨、鵝很容易從野鴨或其他野鳥身上感染禽流感病毒;謝絕外來人員的參觀。使用禽流感滅活油佐劑疫苗進行防疫,滅活苗注射14天後保護率達100%,免疫保護期4~6個月,蛋雞和種雞一般可免疫3次,10~14日齡首免,開產前二免,產蛋中期加強免疫一次。滅活苗免疫後,可使高致病力病毒感染後而不出現症狀,盡管排毒相對減少,但處於排毒狀態,鑒於這個原因,使疫苗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發生疫情時的控制措施包括:發現可疑病禽,及時上報,做到早診斷、早撲殺、早封鎖;一旦確診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則由縣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鎖報告後,應在24小時內發布封鎖令,封鎖疫點、疫區;撲殺疫點周圍3公里內的所有家禽,屍體深埋或焚燒;對周圍3~5公里的所有禽類實施強制免疫,使用規定的疫苗,逐只注射,最好24小時內全部免疫結束;關閉15公里內的禽類交易市場;對受污染的環境、車輛、用具和工作服等實施消毒,消毒葯可用百毒殺、次氯酸鈉、0.3%~0.5%過氧乙酸、3%~4%氫氧化鈉、0.1%新潔爾滅等;最後一例病例處理結束後,超過21天未發生新病例,方可解除封鎖;超過6個月未發生新病例,方可宣布此次疫情被撲滅。
對於禽流感病毒感染,目前尚無切實有效的特異性治療方法。對於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須撲殺處理。